念秋散文组诗赏析

2024-04-22

念秋散文组诗赏析(共7篇)

篇1:念秋散文组诗赏析

念秋散文组诗赏析

阳光,就这么淡了,一缕风,挥袖成,恰好的温柔。

我的墨,还是有些素,清浅,如风,如我,如薄暮时分,一弯饮水的月。

脚下,一枚尘,有些挣扎。

这个季节,炙热刚过,我便捡拾到了一味秋的凉,清清淡淡。

还好,还好没有冬的寒。

/

烟霞深处,还是有我一眼沉沦的痴念。

我的梦啊,还是在踽踽独行,脚步,却很轻

醉梦,该是好的吧!我只想,守着一笺半笺素字,静静地梦成一朵洁净的莲,与水相依。

耳边的风,轻轻地掠过,把我的梦拖着,飞离了地面。

我没有怪罪,我还是习惯用一双澄澈的眸子,仰望错落在云之巅的念想。

/

微笑,有些浅了。

回首间,影子,被月光扯的有些长,我竟再不忍回头。

我把一些旧忆坠在了风的`指尖儿上,墨,跌进了溪水清涧,化成遗忘,缓缓流淌。

不说回忆吧,谁没有贪恋过旧时光?

我愿把自己也放逐,无关过去。

/

我的笔,好像又瘦了,遗忘还是在变长。

可否,再许我一声轻微的叹息,让我放慢脚步,轻轻怀想。

我不是要怀念,不是要幻梦,我只是,想把我的目光拉长。

远方,有多远?我始终不知。

心,还是在翩飞,轻盈,如蝶。

/

我的菩提花,是何时,悄悄开得败了?

目光,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意,抬眸间,风,便卷走了我噙着的泪,也好。

就让思绪也随着一缕浅风飞吧,摇曳成一枚五角枫的娉婷。

/

那缕风,定是在冲我微笑吧,是不是,又在邀我入秋了?

我坐在静谧的夜里,刚听见风的呼唤,秋,便沿着墨色的藤爬进了心间。

秋的韵脚里是不是还有我痴恋的目光?

我的恋那么深,从春等到夏,从夏等到秋。

你瞧,谁说,我不是恋秋的女子?

光阴,还是静好,我与秋又在对望了。

是不是可以,就容我在这诗意的秋色里沉醉?

/

这样的夜,该是让我灼热的目光继续攀爬吧!

寂静的屋檐下,你可有梦了吗?

你梦里的白月光,是不是依旧清凉?

你的眸子里,是不是又刻入了秋的模样?

你的心,是不是,又在文字里与秋纠缠了?

你的念,是不是又深又浓了?

/

看吧!一枚星子,又在闪烁了,有些缥缈。

静而轻,我好像,听见自己的呓语了。

听:“我与秋恰好相约”。

我知,我来了,我坐在秋里了,带着寂静,带着欢喜……

篇2:念秋散文组诗赏析

四季轮替,不知不觉到了立冬日,可是对秋日的感念却冬日不息。从生理年轮上,早已远离了诗的岁月,步入了散文和纪实文学的年龄。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我竟悄悄地爱上了秋天。今年这个秋季,对秋的感怀最多系列的文字就是例证。

中国古代认为秋季主刑,主兵,所以自古多有悲秋之客。所以秋风萧瑟,秋雨凄厉,秋风秋雨愁煞人。禁不住轻叹一声:怎一个愁字了得!

然而,对于秋情秋趣,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味。且不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丰衣足食的黄金季节,瓜果溢香、温凉宜人的季节,仅那一年一度的秋声秋色,就足慰红尘中众多劳碌悲苦的心灵。尽管秋意中确实蕴含着一股笼罩万物的肃杀之气,失恋或失意的人每临斯境难免悲从中来,但那悲,也是同春愁春怨的悲切有别的悲壮,其情愫,自然是区别于阴柔的那种阳刚之美。

有人赞美秋季为金秋,毫无夸张修饰之嫌。倘若能闹中偷闲,躲到一个清净去处,在红墙绿瓦和苍松翠柏之间,猛地发现两三株笔直挺拔的银杏树,你的眼光定会为之一亮。银杏那一柄两瓣的美丽叶片,像一把黄金锻就的小扇子,金灿灿地挂满一树,迎风飒飒,一棵银杏,就如一柄直戳在大地上的黄金伞盖。经那黄金伞盖滤过来的爽风,会令你突然感悟到中国人称秋风为金风的妙意。

秋景之妙,不只在于叶,也在于花。论花型,我喜爱秋菊。仅此一门一派,便千姿百态:黄菊黄得那么鲜亮高贵,白菊白得那么纯洁幽雅,紫菊又紫得那么雍容沉静。她既高雅,又平易,艳而不媚,敢于迎风傲霜,笑于百花之后。论花香,我喜爱桂花。银桂如雪,丹桂如金,都是山寺月中迎客留客的良伴益友。那盈袖的`暗香,淡淡的,香香的,甜甜的,不怪,不俗,温馨而亲切。

至于临潭,临渊,临江,你很容易发现秋水之美。比较而言,春水浑,夏水腥,冬水寒,只有一泓秋水,一尘不染,是明澈、纯净、深沉而淡泊的。心如秋水的人,大约就快悟着禅机了。

除了秋晴,还有秋雨。倘若你在北国的湖畔塘边听雨滴残荷,或在江淮的小巷深院听雨拍梧桐,或在岭南的客舍小楼听雨打芭蕉,未必都会引起愁绪。也许那时你正独自一人静夜回首五味人生,也许你正同爱人携手相拥作无言倾诉,也许你正与全家老小共聚一室同享天伦之乐,也许你正和几位久违的挚友借雨偷空躲在僻静处小酌一杯神侃闲聊。那时,这雨意,这雨声,这秋意,这秋声,不正是你心中感触的最和谐的共鸣吗?淅淅沥沥,滴滴答答,谁又能尽释这天籁中的喜怒哀乐呢?

篇3:念秋散文组诗赏析

关键词:形影神,生死,超越

个人的思想似乎总是到了晚年才得以真正成熟, 岁月洗去了所有浮华, 终于沉淀下厚重、本质的精华。生命到此, 才真正走向了纯熟圆通。

靖节先生亦不例外, 归隐之初的他心境愉快而满足。田园生活在他的笔下自是一派理想的风貌:美景寓目, 亲情藉怀, 知己娱心。还记得《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它传神的表现了靖节先生怡然自得的心境。他更深入的走向了自我, 感受着自我与自然相通的得生之趣。

影对神言曰;天地长久得不会消亡, 山川亦永恒不变。草木得天地之永久规律, 依顺自然, 秋冬凋零春夏再长。人为万物灵长, 得天地之德, 世间最贵, 却唯独不能长存于世, 比之草木而不如。方在世间, 转瞬即逝, 宛如昙花, 再无归期。世间谁会感觉缺少一人, 为亲友至交而已。

影答神言曰:长生不老之事本无希望, 养身延年又苦无良策。实愿访游仙境, 怎奈虚无飘渺道路阻绝。纵是形影不离亦难长久, 黯然伤神者, 唯同时死灭而已。身死之后名声亦尽, 每念及此, 喜怒哀乐怨五情激荡。立下善德便可留惠后世, 为何不自勉力?酒固浇愁, 比之岂不拙劣?

神言:天地自然, 造化无私, 万物生存, 自有其处。人与天地并称三才, 皆我之故。我与尔等虽不同类, 但生而相依。既生而相依, 怎能不忠言相劝。上古三皇, 人皆称圣, 时至今日皆在何处?彭祖高寿, 命至八百, 亦已谢世, 人间岂能长留?命寿长短, 俱是一死, 贤愚皆同。醉酒终日, 或可忘忧。饮酒伤身, 亦短人寿。善德流芳, 固可慰藉, 身死之后, 谁人赞誉?过分担忧徒伤生命而已, 不若顺随自然, 置身迁化之中, 不欣喜亦不忧惧, 命有定数, 当尽便尽, 勿需多虑。

靖节先生笔录成文, 得诗一组, 定名《形影神》, 其主旨在于对生死问题的思辨。是为汉魏六朝数百年来生死思辨的最高结晶。它承接了魏晋时期作品中那种浓郁而悲伤的人生意识, 提出了一个永恒的生之困境:“天地长不没, 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 霜露荣粹之。谓人最灵智, 独复不如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且显得那般苍白和虚无。

靖节先生是个悲剧意识太重的人。看破了“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的生命之必然规律和无可挽回的结局, 他甚至有意识让自己去体验死亡, 写下《拟挽歌辞》三首和《自祭文》, 这在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这种对生命局限的体认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哀之感并不是简单的悲观消极, 其中不仅深藏着对生命的强烈执着, 还激起我们超越自我的强烈而深沉的冲动。

“我无腾化术, 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 得酒莫苟辞。”面对趋时而在的“有生必有死”的结局和人生短暂、性命无常的悲哀, 纵酒忘忧成了汉末以来士人追求生命超越境界的主要手段, 既然人不能摆脱死亡, 便在绝望中通过纵酒行乐来填补人生的空虚, 暂时忘却死亡的存在。

《影答形》与《形影神》一样为死亡恐惧所折磨, 《影答形》说:“存生不可言, 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 邈然兹道绝。”如果说在《形影神》中“形”对长生不死还有些幻想的话, 那么《影答形》中“影”一开始就打破了这种永生不死的幻想, “影”对死亡的认识要比“形”清明, 能够直面死亡的深渊。尽管死亡作为对生命冷酷的否定, 令人非常痛苦, 但“有生必有死”这是一种必然归宿。

靖节先生与中国古代很多贤哲一样, 对此有着“天地赋命, 生必有死, 自古圣贤, 谁能独免?”的豁达与明智。个体生命只有直面死亡的存在, 才可能返观生命自身, 实现对有限生命的超越。只是人生匆匆百年, 倏忽即逝, 如果连一点痕迹都不曾留下, 那确实很令人悲哀。“影”之所苦正在于此。基于名随身灭的悲哀, “影”主张应立善求名。既然不能使肉体长存就务必要让声名不朽, 而求名的最好途径莫过于立“善”。

“影”的主张带有浓重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生死观的意味, 以“名垂千古”来抵抗“身死名灭”, 注重通过“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不朽的人生价值, 这是是原始儒家人生价值观的精髓。

靖节先生受儒家思想的濡染很深, “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经”是他少年的真实写照。“立善遗爱”一直是靖节先生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没有这种大济苍生的壮志, 他不会在中年时期几度出仕。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不曾有过积极用世的热肠, 只是因为“世与我而相违, ”才走上归田躬耕、洁身守志的道路。

中国古代杰出的诗人多半是仕途上的失意者, 仕途政治和人生理想的不如意激发且成就了他们或伟大或隽永的诗篇。那些在我们今天津津玩味的诗篇中, 蕴含了多少文人士子的辛酸血泪呵。

《影答形》以立善求名的愿望来否定饮酒行乐的方式, 表面看来似乎要积极得多。实际上却不然, 随着形势、处境的变化, 一个人立身不成、求名不得可能转而及时行乐;而行乐饮酒之时又往往不能完全忘怀功名未立, 饮酒行乐也就变成了借酒浇愁。无论是“立善求名”还是“饮酒行乐”最终都掉回到一个悖论的怪圈之中。

况且这都是将有限的生命寄托于外在的形式, 而忽视了主体本身, 因此只要执着于生, 那便无法逃脱生之困境和生之痛苦。“形”之苦在于人生短暂、性命无常, “影”之苦在于功业难成, 修名难立。生命内在欲望永不满足, 人的心灵便永远处于无止境的渴望和追求之中, 故而无尽的烦恼与失落便相伴相生, 永不消逝。

生命不可长留, 命运不可把握, 可人却偏偏要执着于生命, 偏偏想穷尽命运之变化。这就是“惜生”之苦。

人的理智必须对生命存在的优长与局限有清醒的认识, 才能实现对有限生命的真正超越。《形影神》正是在在这一点上显示了其魅力和价值, 《神释》中“神”以自然之理释解“形”“影”惜生之苦, 蕴含了诗人无穷的人生智慧, 体现了诗人洒落旷达的胸襟气度。诗人在超越生死的同时, 也向人们昭示了他生命意识的深度, 展示了他生命存在的高度。

《神释》中, 诗人以五层相互密切联系的意思组织成一个浑融无间的整体, 释解了形影惜生之苦, 实现了对个体生命对有限生命的真正超越, 进入到洒落澄明的最高境界。体现了无可比拟的理性思辩的力量。【2】

“大钧无私力, 万理自森著。”为第一层。秉承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诗人认为万物出于自然,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造化之力而运转不息, 各有其存在形式和存在规律, 这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它不仅否定了天命鬼神对于人事的决定作用, 诗人用“天道幽且远, 鬼神茫昧然。”的诗句否定了传统的天道观、鬼神说。且奠定了生命存在的根基, 生命个体之所以能够存在, 归根结底也是自然化迁之力。因此, 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够得其生。

“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 贤愚无复数。”此为第三层。直面人生, 用自然之理阐明生命必死的结局。唯有直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靖节先生是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智者。唯有承认人之必死才有可能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甚念伤吾生, 不如委运去。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为第五层。几个时代数百年间的全部忧生之嗟在此终于得到最终的消解。

靖节先生这种承受生命终结的态度在其《自祭文》有着最为透彻的表现, 处于死亡的边缘状态, 诗人坦然地说:“万千宠荣并未使我感到荣耀, 死之湮没又岂是我所恐惧?破屋一间, 畅饮作诗。识运知命, 即使如今我将死去, 也再无遗憾, ”正应了阮籍在《达庄论》中曾说过的:“至人者, 恬于生而静于死。生恬

《史记》中“侠”的人格与精神

赵龙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一类社会群体, 它在传统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亚文化圈:侠文化。当我们把它当做一个现象进行观照时, 我们就会发现,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群和文化结构, 中国古代的侠者们确实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道德理想, 参与了传统道德规范和人格精神的构建。成为传统文化中一个隐蔽但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文就侠的人格和精神构成, 从产生原因、“守信”、“尚勇”、“执义”、“重名”等方面做一梳理, 找出其中独特的、不同于传统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特征所在。从一个侧面明晰侠独特的内在人格和精神构成。

关键词:侠;人格;信;勇;义

所谓人格, 作为一种个体内部决定其顺应并支配环境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实际统摄了人的性格、气质等一系列潜在机制。

“古史辩”派代表顾颉刚在《武士与文士之转化》中曾指出:“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 故士之好武者正复不少。彼辈自成一集团, 不与文士混……文者谓之儒, 武者谓之侠, 儒重名誉, 侠重义气。”[1]春秋末, 战国初,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微,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壮大。这种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的结果之一便是:当初作为统治贵族最末流的“士”阶层被迫从统治贵族中分离出来, 不再享有食田和职俸, 只剩下一身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昔日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们成为了一批可以重塑的文化胚子, 一旦某种历史条件成就, 他们中的一部分便会转化为最初的“侠”者。这是侠之所能产生的阶级基础。

而这种转化的条件在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中得到了深刻揭示:“且缓急, 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惜者虞舜窘于井, 伊尹负于鼎俎, 傅说匿于傅险, 吕尚困于棘津, 夷吾桎捁, 百里饭牛, 仲尼畏匡菜色陈、菜。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也, 犹然遭此菑, 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2]这就必然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遭遇缓急之事亟需帮助又不能从官府和国家法令中得到救济时, 他们又能指望什么呢?政治清明世道祥和的时代并不需要游侠, 在那样的时代中, 纲纪不乱, 法令完备, 局部的利益冲突完全可以通过秩序化的“公力救济”得以解决, 当人民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和厄难时。国家完全可以主持公道, 振救抚恤。尽管不能排除仍然会有尚气任侠之人的存在, 但那毕竟是极少数的存在, 远不足以形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 也不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阶层。但是, 如果专制体制政治不修、法令不直, 从而导致社会矛盾和个人矛盾不能通过“公力救济”来实现的时候, “正义”必将走向个人化、私人化。而“正义私人化”正是“侠”得以诞生的历史条件。

除此之外, 当我们把“侠”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来考察时, 不得不看到现实功利对它的形成的影响和推动。侠者做大如郭解一则情不惑, 死静则神不离, 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 心气平治, 消息不亏。”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 不为生之短暂而苦恼;以从容的态度面对死, 不为死之寂灭而忧惧;有生之时但求尽力, 到死之日但求安息。这便是靖节先生生命的高度。他真正超越了生命之于死亡的忧虑。

回归自然是靖节先生顺化人生、超越死亡的途径, 将一己生命融进宇宙大化的生命节律之中, 与造化和同一气, 个体生命才能与天地山川一起得到永恒。诗人曾在《拟挽歌辞》三首中真实而不虚矫地坦露自己的性命之真:“千秋万岁后, 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 饮酒不得足。”“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这是最高形式的幽默, 不忮不求, 了无挂碍, 使诗人的人格和诗的价值最后一次得以提升, 成为一种不可企及、不可再造的真性灵。诗人的自挽诗正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而留下的千古绝唱。

陶渊明对生死的清明旷达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这不仅因为安定闲适的田园生活解决了诗人“仕与隐”的矛盾, 使他不再“违己交病”、“东西游走”、不再“望云惭高鸟, 临水愧游流, 能暗地打通官府、免除差发, 至于本人遇难则更有大批贤豪长者出为救护, 几乎不稍用力就可以化解灾难、逍遥法外。这些可以现实兑现的实惠所带来的吸引力, 对某些人而言, 是比道德感召更为实在和本质的驱动力。

基于人格世界是一个内部与外部冲突的世界, 我们将从行为和情感两个维度, 对侠的人格与精神作一番考察, 梳理出其中的一些核心要素。

“侠”作为一种在独特历史遭际中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 实际上是在由亲缘关系构筑起的宗法社会统治秩序之外, 另外开创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他们游离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之外, 成立了另一个与主流文化大相异趣的亚文化形态——侠文化。

那么在这种独特的社会关系中侠是依靠什么来维护作为侠者的人格归属和意识认同的呢?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在侠交游生活的过程中, 并没有什么外在的恒定秩序可供利用, 能依靠的只有他们凭借自己的行为建立起来的信誉和保证, 具体的说就是“信”。

对人群交往坚持一个“信”字, 是侠者所特有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之一, 也是侠者人格中最为鲜明的一面。“信”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就曾将朋友之间的“信”作为每日自我反省的三大内容之一。在孟子那里, “信”更上升为五伦之一。但侠者之“信”在内涵上与代表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儒家大为不同。侠者之“信”最首要的是绝对的重然诺,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3]总结为侠者的第一信条, 这个“必”字, 正突出了侠在与他人交往时对自己的言行承担完全责任的特点:不管答应了什么, 也不问为什么事而效命, 都要追求绝对的毫无保留的兑现。这种追求甚至到了不惜生命的地步, 即“赴士之危难, 不爱其躯”。如郭解被通缉时, 有一位藉少公助其逃之, 知道他的藏匿之所, 当广利前来盘问他时, 藉少公为了对自己先前的藏匿行为绝对的负责, 他用自尽以示守信, 以此断绝官府想从他身上得到线索的念头, 这样的尚“信”, 可谓彻彻底底, 毫无保留。

相比之下, 儒家虽然也认可“言必信, 行必果”但在《论语·子路》中, 当子项问起怎样才能称作“士”时, 孔子将能用善恶之心约束自己, 完成国君交给的使命列为头等条件;将“宗族称孝”列为第二个条件, 最后才提及“言必信, 行必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儒家看来, 对于一个有道德的人来说, 有比承担个人之间的承诺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那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较而言, 侠者重信不问对象与内容, 他们在意的只是“守信”行为本身。儒者重信, 更多关注的是守信的对象与内容, 为谁守信和内容如何是比“守信”行为本身更为重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孟子才会在《孟子·离娄上》中明确指出:当交友之信与对国家宗族的责任发生冲突时提倡“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为义所在”[4]在儒者眼中, 前述藉少公的死非但鱼”, 更因为回归自然之后的诗人摆脱了功名富贵, 也摆脱了生死的俗网的羁绊。灵魂的自由、心境的旷达使诗人完全投进自然的怀抱, 涵咏俯仰与大自然融成一片, 或“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或“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诗人总能以艺术的心灵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好, 诗人整个的生活已经诗化了。他以哲人的智慧悟彻了宇宙和人生, 又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理趣和人生的真谛, 他所实践的是真正的诗意人生。海德格尔说过, 人, 可以诗意地安居在这块大地上, 不过他又补充了一句, 有了诗人, 人类才有真正的安居。靖节先生使我们真切的看到了诗人的价值和伟大, 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生命所能具有的高度和厚度。

从此, 生命不再是不可回避的悲苦存在, 而是一种可以超越的苦难。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6.第245页

篇4:散文阅读赏析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散文撷取了生活中让人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温暖”的几件事来叙写,无论是雪天里抱起滑倒在马路中孩子的中年女人,还是雪地里帮助拖车的乡亲们,事情虽小,但以小见大,在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热情赞美了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在结构上,作品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文中的“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作者恰到好处地将看似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文中有近十处描写雪景的句子,作者灵活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抓住雪花的特征来写,被感动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抒发了感怀,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譬如“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一句,用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进行对比,有力地烘托了中年女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的品质。文末“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一句,深情地赞美了雪花,进一步抒发对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阳湖名城51幢乙单元1201室

篇5:散文阅读赏析

葛 闪

本地一文友打来电话,说他老家的一个故人明天要来作客,叫我到时过去作陪。

次日上午,我就精心将自己打扮了一番——穿上西装,打好领带,把头发理得一丝不乱,皮鞋擦得是能照出人影儿。和文友同处小城,且住地也距离不远,本可不必如此正统,但是人家有故人上门,我可不能在着装上有失仪态,让人落了笑话。

早早到了朋友家里,他的故人还没来,和我简单聊了之后,他便开始忙碌了起来——朋友说,就在家里炒几个小菜,既经济实惠,又显得亲切温馨,远远比下馆子要好。

朋友在厨房间里叮叮当当地忙活了起来,而我则在客厅里看着电视。无意之间,我瞥到客厅的地板上显得有点脏污,似乎已有数日没有打扫,便准备拿起拖把好好打理一番。正好,朋友从厨房出来,连忙阻止了我,说不用打扫,这样就挺好的。

我微微一愕:老家的故友前来,把地拖得干干净净岂不更好吗?既能窗明几净,又是对故友的尊重,也不至于失礼。

朋友微微一笑,告诉我说,他的这个老家的朋友,一直久居于乡下,且这几年来生活一直很窘迫,混得很不如人意。就连县城,都很少来过。而朋友的家,他更是第一次踏足。所以朋友觉得,还是不打扫了,就这样迎接他的到来。

我被朋友给说懵了——这是否打扫地面,与迎接故友前来难道还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朋友看出我心中的疑惑,便解释道:“来自农村的他,生活一向拮据,到我们城里来,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拘谨不安。我若把地拖得明亮亮的,房间整理得过于整齐,他反而更加拘束,说话聊天,都会很放不开。”

我顿时明白了朋友的用心良苦。

(摘自《彭城周末》2013年11月29日)

赏析:

关于呵护别人的尊严,关于维系自己内心的善良,不在于做多少轰轰烈烈的事。其实生活中,真正的善良和尊严,在于每一个细微处都能替别人小心翼翼地设想到、考虑到。

篇6:中学文言散文赏析一例

【关键词】文言文 散文 赏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赏析文言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但是要对一篇文言文进行赏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下面谨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谈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赏析文言文中的散文。

一、了解文言文的创作背景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出生时“安史之乱”平定20年,此时的唐王朝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正在形成。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任命他的东宫旧臣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叔文与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结成政治上的革新派,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但是这次革新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因此事被贬为永州司马。但是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人生和政治理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这段时间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此间他一共写了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八篇山水游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二、了解文言文的价值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作品画廊似的展示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又有所发展。但是《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都是客观的描写,少有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就是作者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领略文言散文美妙的意境

《小石潭记》这篇散文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为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小石潭在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要见到它还费了一点周折。先见竹林,耳闻水声却不见小水潭的身影。“如鸣佩环”形容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犹如身上所配玉环相互碰撞时发出的清音,待到“伐竹取道”,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水潭的真面目才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显现虽然称不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也有“犹抱琵琶半掩面”的韵味。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悬念和情趣。接下来作者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这个小小的水潭格外清澈,整个潭底就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形状各异,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千姿百态令人惊叹。四周树木葱茏,藤蔓翠绿,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真是曲径通幽气象不凡。

文章第二自然段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传神的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静,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文字没有一个字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但此刻水的透明,鱼的生动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头上,见有人来,有的鱼儿静下来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儿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嬉戏,其乐融融。这些鱼儿多么富有人情味,这不禁触动了作者的情怀,文中的这个乐字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当时柳宗元由于参与永贞革新,改改受挫被贬远方,心中其实烦闷压抑,当时他离开纷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寻到了这样一个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内心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情,鱼之乐终于给柳宗元带来了片刻的欢愉,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继续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和潭上的景物。“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由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小石潭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句“不可知其源”似乎又给人一丝迷惘的感觉。

文章最后说,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这样的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作者感到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这件事就离开了。柳宗元被贬之后心中愤懑难平,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是这种快乐还是转瞬而逝,彻骨的凄怆涌上心头。小石潭的清幽寂静触发了作者的种种联想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竟是立竿见影。作者突然觉得此地凄寒逼人不可久留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意忧实在耐人寻味。

四、掌握作者的表现技法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为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全文不足两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的全过程。文章中的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在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文中还运用了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意境幽深。柳宗元用这种极其精妙的艺术手法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的孤凄悲凉,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赏析文言文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就要因文制宜、因题制宜,灵活运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1999

篇7:韩少功散文《生命》赏析

这是一篇极富哲理色彩与人文精神的精短小品。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被他迸溅的思想火花和直指心灵的毫无矫饰的语言所灼痛。他那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那文字深处浓郁的理想烛照,那活泼泼的流动的忧患情思,都让人每读一遍仍会有一种崭新的愉悦和情难自抑的感动。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极有特点,值得我们深深体悟。《生命》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深度。大家知道,一篇好的散文,需要有一些深邃的思想去支撑它,去浸润它。散文没有思想,就如同人没有灵魂。在《生命》中,韩少功用他那几乎让人无法觉察的空空妙手,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价值评判、沟通与和谐、平等与尊重等多个命题水乳交融在一起,并通过文本,对之进行了一种直指内核的审视和思索。他认为,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人不能自视甚高,而必须“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在“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中逐渐融入“更大的一个家族”。作品撇开了个人的小烦恼、小感慨,把笔触一下子伸向了关注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正因为有了这个高度,《生命》才具有了空谷足音般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文字表述上的清新隽永也使《生命》格外摇曳多姿。“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不动声色的开头,不动声色的叙述,却早已把那深沉的意味刻在你的心上了。这就是《生命》的个性,它挟带着作家韩少功深厚的悲悯,让我们心甘情愿地陷入阅读的沉醉与迷恋,而不想自拔。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念秋散文组诗赏析】相关文章:

苦夏组诗04-08

组诗:早春04-09

青丝组诗04-23

随笔组诗04-24

恍然组诗04-27

行者组诗05-02

果实组诗范文05-16

回家组诗范文05-16

求佛组诗04-10

迷恋的组诗04-13

上一篇: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干元初…有悲往事原文及赏析下一篇:学校上放学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