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的组诗

2024-05-02

望春的组诗(通用11篇)

篇1:望春的组诗

结过霜

落过雪

那个季节

就蛰伏在对面山坡

吹过风

下过雨

一根绕树的老藤

翻身抖落了最后的枯叶

古筝瑟瑟

是谁在拨弄春江花月夜

河边的老树

憩一弯亘古的残月

《春,拱出土层》

当春天拱出土层

南风送来温暖的初吻

灵魂敞开梦的翅膀

野花、牧歌、柳笛

甩着浪花鞭子的小溪

与点水的蜻蜓

玩起了鲤鱼跳龙门

播种渴望的山民

目光里流淌的自信

把土地渲染得淋漓尽致

与土地一样肤色的肌体

肥沃着青春的活力

迸溅永远的激情

山泉奔涌着山妹的心事

在不为人知的山谷

倾吐着蕴藏了一冬的羞涩

山中的小树一眨眼

说长高就长高了

枝头上挂满鸟们的和旋

春的序幕从这里缓缓拉开

《感觉春天》

北归的雁阵

用翅膀一行行地

丈量着天空的长度

泥土一般的芳馨鸟语

叽叽喳喳于每棵树的枝丫上

滴翠如新抽出的叶子

你依偎在一棵树旁

如一朵被阳光催绽的

紫色蓓蕾

不必设想

新生事物该如何来临

走出爬满藤蔓的乔木林

步行在铺着绿色地毯的河岸

此起彼落的蛙鼓

淋你一身湿漉

让倦怠身心感觉从里到外

都被切切实实地还原成

一株株咔咔拔节的白杨

《远行的乡亲们》

过年的黏豆包

还没有吃完,心急火燎的

山哥山妹便坐不住“金銮殿”了

掰着手指头数着开工的日期

脚下的这片黄土地

已载不动姑娘小伙的心事

打工的收获,成了乡亲们

茶余饭后有滋有味的话题

于是这群叛逆者们在春天

像野草的种子随风远行

洒在城市的.花盆里

折叠在行囊中的乡音

在城市涂着唇膏的世俗里

是乡下人的标签

而对着春天出门的乡亲

却是神奇的创可贴

在守望家园的梦中

贴在疼痛的伤口

《又见春日》

又见春日

又见晨光中神采飞扬的你

与杨花柳絮携手,共同

绽开蒲公英的回忆

踏青的脚步轻轻

不再向春的深处遨游

在走过和将要走过的地方

已铺满你眼中的暖意

有你就有和风牵动的温馨

那蔚蓝的辐射场内

竞放的桃红、李白多像

步入青春期的妙龄少女

沿着话题咬瘦的小径

不期然就有一双明眸

和黑发飘扬的旗

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

漫若蒲公英的回忆

有月光与蛐蛐的共鸣

望着飘飘欲仙的你

如见春日

篇2:望春的组诗

望春回,望春回李甲,望春回的意思,望春回赏析 -诗词大全

望春回

作者:李甲  朝代:宋  体裁:词   霁霞散晓,射水村渐明,渔火方绝。滩露夜潮痕,注冻濑凄咽。征鸿来时应负书,见疏柳、更忆伊同折。异乡憔悴,那堪更逢,岁穷时节。东风暗回暖律。算拆遍江梅,消尽岩雪。唯有这愁肠,也依旧千结。私言窃语些誓约,便眠思梦想无休歇。这些离恨,除非对著、说似明月。

篇3:望春的组诗

实事求是地说, 《中国教师》杂志举办“诗声”校园征文活动, 有自己的独特定位——从心灵上、情感上关注并展现校园生活中的两大人群, 尤其是教师群体。这也符合《中国教师》“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的办刊宗旨。同时, 也毋庸讳言, 《中国教师》杂志社举办这项活动带有某种程度的尝试性质, 从自身经验和资源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也使本次征文活动与大家的预期尚有明显的差距。另外, 从这次活动应征者的角度来看, 一些作者没有能够充分理解本次征文活动的主旨, 其作品没有体现出“文学”的特征。但是, 值得欣慰的是, “诗声”校园毕竟走过了第一个春秋, 我们无愧而自感不足。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 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认识并参加“诗声”校园征文活动, 随着活动自身的完善和成长, “诗声”校园会成为文学园地中新的靓丽风景。

向所有的征文参加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感谢曲阜实验中学的王玉贞校长, 在他的引领下, 曲阜实验中学全校师生参加了本届征文活动!特别感谢秦皇岛华夏中学的李伟老师, 她和她的学生共同参加了本届征文活动!

向已经在《中国教师》发表作品的文友表示由衷的祝贺!向即将在《中国教师》发表作品的文友提前表示祝贺!

篇4:望春的组诗

望春亭侍游应诏

作者:杜审言朝代:唐体裁:五律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

篇5:望春优秀作文

当时跑办公室很勤,总在是有各色各样的问题要请教,也为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而窃喜。好像一道道难题已经为我垒好了摘得高分的.台阶。然而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在一次测试中,总分120的卷子,我仅得了74分。

那一刻,仿佛我的世界都寂静了。窗口的那棵树,枝叶也色泽黯淡,树枝上不再有小鸟歌唱。终于有一天,她找到了我。

她是我的数学老师,短发齐耳,戴着一副红框眼镜儿,表情严肃,手中拿着我的卷子,目光扫过每一个字。许久她抬头看向我:“从现在起,你不要做难题了,每天做好我布置得作业,将基本打打牢。学习就像盖房子望春,基础是最重要的。”

做题时我总会犯些错误看漏了题干,少读了要求,但是这些问题总是能克服的。听她说,草稿打在试卷上,方便找自己的错误,于是,从此试卷上便是密密麻麻的公式。题目会看漏,所以我总将一把尺横在题目下方,再圈圈画画,关键词便一个也跑不了。我的速度不快,等到第二次复查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每完成一道题,我都不放过刚做完题的那几十秒钟。我宁可少那么点时间与难题较量,也不能让到手的基础分白白溜走。

最后的一次测试,也是120的卷子,但比上次多了42分,116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惊喜,那是个怎样的心情呢?

那一刻,我的世界正在欢呼雀跃,窗口的那棵树,舒展着枝子,叶子也染上了新绿,树枝上的小鸟雀跃,似乎也是在开心着,眼前又浮现出她的笑脸,眉毛弯弯,眼睛微眯,嘴角也大幅度的上扬。

篇6:望春 阅读答案

评分说明:共4分。每空1分。

2. 答案要点:①突出春意盎然的景象,②与下文“望春残葩飘零”(内容)③形成对比(手法),④突出了望春花飘零时冷落、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望春的怜惜之情(作用)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要点1分,④要点只答情感不给分。

3. 答案示例:动人之处:①追求光明、怀揣理想独自出发;②不畏艰辛苦苦寻觅;③当愿望实现的时候,微笑着悄然离开。启示:围绕着“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来谈。

篇7:望春的组诗

依旧历节气时俗, 2月19日是雨水。古诗中所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便是指雨水时节。北京稻香村24节气食品“雨水望春蜜饼”应节上市。

本就乍暖还寒的初春气候, 今年又受到强冷空气影响, 显得格外冷。因此, 在养生上, 应注意以轻松疏散的食品为宜。同时, 随着天气日渐变暖, 人们外出机会增多, 体力消耗加大, 需要更多的能量。但此时节, 由于阳气萌发, 人们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供稿容易“肝强脾弱”, 加之胃肠消化能力弱, 不宜通过大量肉食增加能量。因此通过糖来补给身体所需, 则显得十分重要, 养生专家建议雨水时节多吃甜。

北京稻香村专门针对雨水节气研发的酥松饼皮点心——“雨水望春蜜饼”, 采用蜂蜜和鲜柚做馅, 取蜂蜜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的养生功效, 柚子能够止咳平喘、健脾消食, 适合雨水节气的养生需求。点心入口丝丝香甜, 但甜而不腻, 柚香爽口。

篇8:望春现代散文

过完春节,春天的门扉便徐徐打开了,如同人们封闭许久的心灵,在一个苏醒的世界里,自由呼吸。

每天上班、下班,做点家务、看看孩子的作业,时光就是这样,在穿梭忙碌中平静地过去。即使春姑娘翩然到来,心亦如一口枯井,顽石砌就的光滑井沿上,连苔藓也不长了。对于我最爱的文字,不知为何也疏远了、淡然了。这样的变化,是好还是不好呢?

我每天准时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浏览一下曾经流连忘返的论坛,看看熟悉的名字和文章,或者留个脚印,或者悄悄地看了,悄悄地离开。窗外,春日的阳光暖融融的,透过玻璃窗洒在身上。俯视窗外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也是旧的,比如十字路口那些来来往往的车辆,多像清澈的河里游动的鱼群。川流不息的是时光之河,红色的、深绿的、银白的、橘黄的、淡蓝的大大小小的车辆,就好像是来自不同方向的鱼儿,往各自不同的方向游去,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些车里的人,还有奔波步行的人,他们在忙些什么呢?他们幸福吗?每天,我只看到他们沉默地从我眼底下“游”过,他们或从容或忙碌,他们会不会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会不会想到,在街边的某一栋高楼上,某一扇窗里,有一个人,正在看着他们……

办公室里有时是繁忙的,有时是悠闲的,隔一段时间有打印机的声音传过来。黑色沙发前的一张长条方桌上,有一盆仙客来,叶子是好看的心形,花朵五瓣向后合拢,如跃跃欲飞的蝴蝶。这是同事为装点办公环境特意买来的。

闲的时候,我喜欢坐在这盆花前,把枯黄的叶片和褪色的花朵一一掐掉,让这盆花一直像新开时的样子,生机勃勃。然而春节后花朵是越开越少了,即使褪色的花朵,我也不忍心再掐了。我把花盆挪到靠近阳光的桌面上,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失色的花瓣可以抬起头来,重新焕发娇艳。

如果不能,也不要伤感,就把目光投到窗外吧。仙客来的春天也许就是退隐,守望了整个冬天,她已经疲倦了。而窗外的世界正在春天中拉开帷幕,天地之间的舞台何其大,大自然中有那么多的花,正在积蓄力量,准备摆一场万紫千红的盛宴,有谁会拒绝赴约呢!

篇9:望春思冬作文

冬的到来,春还会晚吗?厌倦了冬的寒冷,莫名的期待春的温暖。没有雪花的冬季甚是无聊,只能感受到冬风的冷刺骨。如果对春是莫名的期待,那对冬的雪花那是无比期待,冬季有了雪花冬季才有意思,不然等于就是一个寒冷而又无趣的一个季节。

不再是初冬,不知期待中的.雪花何时到来?忽然之间感觉厌倦了喧闹,渴望雪花带来的静谧。也许是没有期待中的雪花,欲想春风的温暖,安慰在寒风中的自我。喧闹不一定不寂寞,静谧不一个会寂寞,因人而异而已。也许是在喧闹中久了,无趣了,于是想安静。

期待着,等待着,矛盾着,可能是想得太多,从而感慨万千。也许是自我的要求太多,也许是太过感伤,从而苛刻了。人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奢求太多,不易满足。转进死角,一直碰壁却还不肯离开。死看着看到的这一面,却不知上帝在关闭了你一扇门还给你留了一扇窗。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要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而忘却了已有的,却只盯着未有过的。期待,等待,未有的;就这样被自己的欲望遮住了双眼,福祸焉知。苛求,奢望,却怕前方的残忍回报。

转角遇见死角,却硬要碰壁,硬是要把他碰穿。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头颅碰穿。如此明了却还在那坚持,只因莫须有的颜面给自己带上枷锁,苦苦挣扎着。

望春思冬,却不知身在其中。过于苛求,总想着一切能围着自己转。何必这样苦苦挣扎着,为何不接受这已定的事实,硬是要挣扎着。

篇10:望春公共区档案验收汇报材料

试运营档案验收

望春桥站

公共区装修工程档案情况报告

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日

望春桥站公共区装修工程档案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挥部档案管理的有关通知及规定,切实抓好我部的档案整理及编制工作,提高我部的档案管理及竣工档案编制水平,提升项目部管理人员档案收集意识,依据指挥部甬轨【2013】60号文件《关于要求落实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工作安排的通知》的精神,围绕宁波市轨道交通的档案编制特点,并结合我司及我部的实际情况,目前望春桥站竣工档案已初步整理完毕,现把档案组卷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望春桥站位于望春路与规划支路的十字路口东侧,沿着望春路东西走向。望春桥站为双层岛式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本站为1号线与规划的6号线的换乘站。本站共设有3个出入口和一个换乘接口,车站公共区装修面积2623.2㎡(其中站厅1513.9㎡,站台1109.3㎡)。我部施工范围为公共区所有装修内容、附属地面建筑及结构,工程于2012年12月5日开工,2013年7月10日通过了装修分部工程验收;2013年10月18日通过了子单位工程验收,2014年1月6日,望春桥站完成了单位工程验收。

建设单位: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乌鲁木齐铁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CJJ/T180-2012)2.DA/T28-200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答案整理规范;

3.GB/T11822-2008 科学技术答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4.GB/0609.3-89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5.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的甬轨指„2011‟32号文“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归档文件编制管理暂行办法”;

6.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的甬轨„2010‟5号文“关于印发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7.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甬轨„2013‟17号“关于印发《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的通知”;

三、编制标准:

1、档案文件完整、准确。归档的范围按照“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归档文件编制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归档文件的范围与目录编制”要求凡与本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施工项目等分类组成一定的单位,做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

2、竣工文件档案的准确性。

⑴、竣工图与工程实体一致;所编制竣工文件做到全面反映

工程实际情况,⑵、记录的数据与施工一致;内容真实、准确、有效,完整齐全、图物相符,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

⑶、签字手续完备。

3、凡由本单位编制的竣工文件部分全部用A4(竣工图折叠成A4规格)

本工程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坚持与工程进度同步的原则,施工前完成各项技术交底记录,现场基层隐蔽验收以及材质证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如实地填写各项施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和检查记录,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各项测试,并对记录及时整理,所有记录均完整及时,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在编制竣工图时,及时依据设计下发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技术变更洽商文件进行编制,做到竣工图能看得见、摸得着,记忆清楚,编制准确,保证了工程竣工图的内在质量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真实有效。在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汇总、装订时,严格按照宁波市城建档案及宁波市轨道教团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要求进行,做到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真实、齐全。

四、工程档案组成部分内容:

1、工程档案组成部分:

(1)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文件;(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第一册,主要为单位及子单位工程验收记录、资料核查意见书、施工单位自评报告、设计质量报告、施工总结、相关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回复单等)

(2)装饰装修工程进度控制文件;(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第二、三、四册,主要内容为:开工报审、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施工方案等)

(3)装修装修工程原材料验收及检测资料;(主要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五、六、七册,其中第五册和第六册为望春桥站顶面天花、墙面铝板、地面石材、灯箱、灯具及导向标识等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检查记录汇总表等,第七册为我部对现场材料送至第三方检测站进行复试报告汇总);

(4)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原始记录、现场试验资料及相关质量检查验收文件;(主要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第八、九、十册,其中第八册主要为地面石材铺贴、墙面饰面板安装、顶面吊顶安装等检验批验收记录,第九册主要为现场试验记录、顶面吊顶及墙面饰面板等隐蔽验收记录,第十册主要为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记录)。

(5)装饰装修声像资料;(主要为反应工程实体施工进度有纪念性意义的照片等)

(6)装饰装修竣工图;(一共为8卷内容,分别为:望春桥站公共区装修竣工图、装修I标通用竣工图、望春桥站附属地面结构竣工图、望春桥站附属地面建筑竣工图、望春桥站公共区电气竣工图、装修I标导向点位定位竣工图、装修I标标准出入口竣工图)

2、工程档案内容: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车站公共区装修施工项目(I标段)望春桥站为1个分部,即公共区装修。望春桥站共收

集档案资料19卷,其中文字资料10卷,声像档案1卷,图纸8卷。(具体详见档案目录)

竣工档案整理收集过程中,我部虽对档案编制工作各方面严格控制,但不免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能批评指正,以便我部档案编制水平能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档案工作中,我部会一如既往的服从档案馆、指挥部安臵处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档案室的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整理,优质高效推进我部的档案编制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档案编制整理及移交工作。

篇11:论林亨泰的组诗《风景》

诗歌的题目是《风景》, 由两首结构一致、形式相同的独体诗构成。作者用数字给这两首诗编上了序号:NO.1、NO.2 (有的版本是:其一、其二) 。从这一点来看, 两首诗不是各自分离的, 似乎存在着某种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和贯通性。当然, 即便分开来读, 两首诗也都各自完整, 自成一体。但是, 作者把它们编进一组诗, 起一个共同的名字《风景》, 其中定有某种流通贯彻于全诗的神秘力量。所以, 在欣赏时, 我们不妨把两首诗并作一首诗来看:这道风景不是一幕静止的画面, 它在我们眼前不断地流动转换, 交替呈现出农作物、阳光、防风林、海波等壮阔无边的意象。恰是这些宏大而辽远的意象, 纵横错落, 两相对视, 构成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劳作背景。这组诗, 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 是横亘在天地间最亮丽的一道景致。所以, 作者没有使用可以提取概括诗歌内涵的字眼, 而是采用了仅表排列顺序的序数词来为两首诗命名, 这正是为了不破坏诗歌的整体意境, 不人为隔断两首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保持它们之间沉默守望的距离。

风景入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自古亦然。题目为《风景》, 当有可悦目骋怀、把酒临风的优美景致触动了作者的诗情画意。可该诗中所“罗列”的景物, 却多少有些令人失落和遗憾。第一首诗写的是农作物和阳光, 第二首诗写的是防风林与海波。一般来讲, 诗人在诗歌中忘情讴歌和赞美的大都是自然风光, 特别是那些远离人迹、几近天然、超凡脱俗的幽寂禅境, 尤为诗人所青睐。但这首诗却与众不同, 它独辟蹊径, 所选取的上述景物有些出人意料。农作物与防风林, 无论从那个角度说, 都算不上是美丽旖旎的风光, 充其量也就是作为意象的背景和远景来烘托烘托氛围, 渲染渲染色调。但是, 作者不仅把农作物和防风林写进了诗里, 而且还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些看似枯燥乏味、呆头呆脑的物象, 俨然它们就是诗歌的主角。如果两首诗的后半部没有出现阳光和海波, 读者真的会怀疑诗的题目有些名不副实了。其实, 即便出现了阳光和海波, 它们也仅仅是与农作物和防风林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对照和呼应的关系, 并非作者所聚焦和描绘的风景中心。所以, 《风景》这个题目, 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在笔者看来, 这正是这组诗的诗眼所在。作者写的不是自然的风光, 而是由人的辛苦劳作和生命力量的涌动所创造生成的“人为”的风景———农作物、防风林, 它们是人在天地间与自然积极合作化育而成的“超自然”风景。这道风景被诗人们遗忘得太久了。人类被遗弃在俗世的操劳与奔波中, 慢慢忘记了自己在太阳、大地、海洋、原野中所处的位置, 迷失了方向。这首诗, 道出了存在者 (人) 作为存在的历史性和创造性, 道出了隐蔽在风景背后的人的最基本的在世方式。走进这片风景, 细细寻觅, 也许我们可以找回自己在天地间失落的位置, 洞悉命运的秘密。

作者是如何把人的存在问题深深地沉入进自然的物象中, 灌注在短短的诗行里?我们又如何来摩挲玩味这些不像风景的风景, 思索人的生存与劳作、生命与创造的复杂关系?这是诗人给读者留下的一个空白, 这组诗的诗意就诞生在这里。

第一首诗, 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农作物的旁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片片农作物, 阳光晒长了农作物的耳朵和脖子。同样, 第二首诗, 我们可以概括为:防风林的外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道道防风林, 大海涌起层层波浪。这样散文化的改写, 抽掉了诗歌原文的结构立柱, 原本交错回环、起伏辗转、纵横对照的立体空间也就坍塌在了扁平单向的叙述里。从我们所做的散文化的概括中, 看到的只是一些极其普通而平常的自然意象的随机排列。各种意象纷纷从纵横交错的立体空间上跌落下来, 铺成了没有起伏变化、只能平面延展的文字。它们丧失了在原诗中的语境位置和指称能力, 萎缩蜕变为灰暗单调的词典意义, 由此也就消解掉了诗歌的审美张力和哲学深度。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组诗歌的深层意蕴不是源自于意象本身, 而是源自于意象的空间结构, 换句话说, 我们要从每一个意象出现的结构位置和空间关系出发来建构它的意义及它与整体诗意的联系, 而不是相反, 先对每一意象分别进行阐释, 然后再把它们加在一起构建整首诗的意义。因此, 对于这组诗, 它的空间结构就是它的深层意蕴, 就是它的诗意本体。

一般来讲, 在诗的表层流动的是叙事和意象, 而诗歌的结构 (内结构) 常常隐藏在叙事与意象的背后, 如草蛇灰线, 若隐若现, 只有经过读者耐心细致的寻觅、提取和概括, 才能生成清晰的架构和脉络。在这组诗中, 诗歌的表层意象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被作者出其不意地翻转过来, 原应含而不露的内部结构从诗行背后转过身来变成表层肌肤, 裸露在外, 一览无余;而原应生动鲜活的表层叙述和丰美意象看起来却像沉入了僵硬而单调的形式结构, 被掩盖起来, 挤兑出去。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甚至, 作者为了保持诗歌在结构上的这种硬度和单调性, 竟然拒绝使用形容词, 把修饰性的成分降到了最低的限度。读这组诗, 有时候, 笔者甚至会产生一种幻觉:文字已经死亡, 意象已经消失。如果我们把一个个汉字从诗中取出, 换上与之对应的一方方砖块、一枚枚棋子, 一朵朵鲜花, 一粒粒星光, 按照诗歌原来的结构和布局来摆放, 同样会是一首隽永而美妙的诗。诗人对结构的关注, 对意象的冷漠, 使得在诗中出现的意象几乎都是赤裸上阵, 环绕它们的没有鲜花, 也没有掌声,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只是一个位置。在本诗中, 位置成为决定一切的主宰!这样, 诗歌就在意象内蕴与其结构位置之间制造了巨大的张力。诗的结构愈是机械而固执, 单调而重复, 它所压抑和拘禁的意象张力和情感动力就愈加深厚而绵长。因此, 解读这首诗, 必须逆着意象的位置和布局, 从对诗歌结构的拆解和离析入手, 一步一步地, 有条不紊地, 把被僵硬的结构所围困囚禁的诗情画意的潜流引导出来, 宣泄出来。

我们先欣赏第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农作物的/旁边还有”, 后面紧接着的四行诗句是对这两句的一再重复。按照诗论家巴特的理论, 这是典型的“可写的”诗, 而不是“可读的诗”。可写的文本是一种极乐的文本, 是“一种把失落感强加于人的文本, 它使读者感到不舒服 (可能达到某种厌烦的程度) , 扰乱读者的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各种假定, 破坏它的趣味、价值观、记忆等等一贯性, 给读者和语言的关系造成危机。” (1) 面对文本的断裂和跳跃, 需要读者在阅读时作天马行空般的自由想象, 积极参与到诗歌的二度创作中, 体验与作者共同著述的欢乐。诵读这首诗, 如果我们不果断地跳出诗行的限制, 那么, 在前六行我们就读不出任何一句完整的句子。因此, 当我们每次读到“还有”的时候, 就应跳转到下一诗行开头的“农作物”, 把二者连成一句来读, 否则, 诗歌就会破碎不堪。这是诗人在给我们捉迷藏。诗歌这种前后交错、顶针粘着、复沓回环的结构安排, 使原本机械僵硬的外在结构产生了一种涌动不息、向四周不断扩展的内部力量。当这种此起彼伏的扩张力量推进到最后一句的“旁边还有”时, 接下来出现的却不再是“农作物”, 而是一个全新的意象———阳光, 诗歌复沓回环的节律随即被瞬间打破, 这戛然而止的急刹车, 把诗歌所积攒汇聚的巨大能量毅然决然地遗弃在了万丈悬崖上, 产生了巨大的审美张力。这一句的语法残破, 且不可补救, 陷读者于诗意的绝境, 但也带了诗歌结构的重大转折和诗的境界的柳暗花明。在新的诗行里, 迎面而来是高亢而嘹亮的赞美诗———阳光阳光晒长了耳朵。“阳光阳光”的并置与复沓, 把我们带入了自由欢快、铿锵有力的新节奏, 与前六句的回环往复形成鲜明对比。“阳光”意象的突然出现与瞬间强化, 陡然间转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金色阳光莅临碧绿的原野, 农作物沐浴在灿烂的光辉里尽情生长!“阳光阳光晒长了耳朵”, 诗人热情奔放地把农作物与阳光的亲密关系毫无遮拦地暴晒在读者面前, 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和扭捏作态, 是那样的自信、淡定和坦然!接着, 诗人又说, “阳光阳光晒长了脖子”, 进一步渲染和强化了这一亲密无间的联系。把这两行并在一起来看, 上下左右四个太阳紧紧靠拢在一起, 形成了耀眼夺目的万道光芒, 像旋转升腾的宇宙风, 万物都和着它的节拍——起舞———生长!在我们眼前, 一株株并肩而立的庄稼似乎在竖起耳朵, 聆听来自远方的声声呼唤, 伸长了脖子, 幸福地仰望那温和地俯瞰万物的太阳。它们茁壮有力, 昂扬向上, 虔敬地用舞姿回应着光与影的节律。这首诗, 前六句从横向延伸的视角写出了潜隐在广袤田野里的涌动不息、绵延不尽的生命动力;后两句从纵向对照的视角写出了普施恩泽、惠及生命的阳光与象征生命活力的农作物的亲密关系。在作者所创造的广阔无垠的诗歌空间里, 到处都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到处都回荡着阳光的旋律。这时, 如果我们也能变成一株庄稼, 静静地站在这里, 尽情地沐浴享用这灿烂的光辉, 随着微风摇曳长长的衣裾, 让阳光悄悄地晒长我们的耳朵, 悠悠地晒长我们的脖子, 那该是多么幸福而沉醉的时刻!面对这自在逍遥、怡然坦荡的农作物, 我们也许会心生嫉妒。它们原本只是我们人类生命活动外化的见证, 是我们与自然进行亲密合作的生活艺术, 是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收获之物。但是, 我们却在辛苦劳作的生存状态中逐步迷失了自己在天地间的正当位置, 丢掉了生命创造所产生的快乐和目标。农作物, 其实隐含着一种绝妙的讽刺!当原始朴素、带着农业温情的土语“庄稼”变成了工业化时代的学术名词“农作物”, 我们又岂能保持住人类那朴素而单纯的真!

如果说, 第一首诗通过农作物与阳光的对话, 启发我们进入由天空 (太阳) 与原野 (农作物) 构成的高远廓大的空间里去寻找我们早已遗失的存在位置和生命的价值, 那么, 第二首诗, 诗人则通过对防风林与海以及波的横向守望关系的阐释, 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依恋、共荣共生的缠绵情怀。与第一首诗的手法相同, 前六句依然采用复沓回环、交错粘连的结构, 所不同的是, 作者在偶数句偷偷改换了一个字, 把“旁边”换成了“外边”。这一小小的改动, 很容易被忽视掉, 人们往往以为这是作者为避免前后两诗的单调重复而采用的近义词。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改动放在两首诗歌的大背景来看, 放在农作物与阳光、防风林与海波的空间关系来看, 则会有新的发现。写农作物, 诗人说“农作物的旁边还有农作物”, 旁边还有, 就意味着诗人是以某一处 (株) 农作物为中心向外作圆周式的扩张, 形成的是一圈圈的此起彼伏的封闭的环形波浪。写防风林, 诗人说“防风林的外边还有防风林”, 外边还有, 就意味着诗人是以某行树木为起点, 向着一个确定的方向不断蔓延和扩张, 形成的是一排排的后浪逐前浪式的开放的线形波浪。作者这样写, 不会是无心而为, 当是别有匠心。我们来看, 在第一首诗的前六行,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农作物沿着地平线向远方作圆周式的横向拓展。第七第八行, 阳光的到来, 使诗歌空间突然发生了九十度的向上转折, 打开了纵向直立的深度空间。这是属于太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 太阳是绝对的王, 绝对的中心。阳光是以太阳为中心向茫茫宇宙作圆周式辐射的, 恰似环形的光浪, 这就与农作物在横向空间里的圆周式扩张形成优美和谐的共振。因此, 我们可以把农作物看作是太阳在大地上拓印出的无数个自己的肖像, 是千千万万个孕育着小太阳的生命, 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宇宙精神的倒影。“月映万川”, 太阳当然具有更加恢弘雄伟的力量在大地山川上纵情书写生命的故事。

第二首诗, 诗的前后两部分同样发生了空间转换, 但方向却与第一首不同。前六句的空间结构是沿着与海岸垂直的方向向外拓展。后两句的空间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然而海”, 把我们的目光从防风林的远方拉回到了眼前的海, “以及波的罗列”, 又把目光引向与防风林完全相反的海波方向。这样, 诗歌空间就在林与海彼此对立的方向上形成了持续的张力, 这一方向上的对立暗示了防风林与海波的微妙复杂的关系。在第一首诗, 阳光与农作物的上下对视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 象征着上帝与众生、云海与细流、光明与阴影、崇高与卑微、永恒与短暂、布施与回馈、呼唤与觉醒、滴水与涌泉, 也象征着父与子, 阐发的是光明博爱与自由生长的关系。第二首诗, 海洋与防风林的对峙与守望, 则象征着野性与文明, 摧毁与坚守, 激流与砥柱, 摩擦与渗透, 追逐与爱恋、暂别与厮守, 也象征着男与女, 阐发的是彼此冲突、两相交融和深情守望的动态情爱关系。在这个两极对立而又遥遥相望的开放空间里, 没有绝对的王, 没有绝对的中心。防风林与大海是平等而独立的, 但又并非互不相涉, 形同陌路。一道道防风林深深地扎根在大地纵深处, 纵有翻江倒海的风暴肆虐, 也以自己柔韧的枝叶彼此携起手来, 连成蜿蜒舞动的绿色长城, 呵护守望着狂躁的海, 不离不弃, 用自己的忍耐、坚韧和倔强来见证对爱的信念。因为爱, 防风林不再是柔弱可欺的, 海浪不再是桀骜不驯的。终于, 风暴歇息了, 大海慢慢平静下来, 以自己清脆悦耳的澎湃乐声来抚慰刚刚受伤的林海, 用排排波浪扬起的濛濛水雾来滋润摩挲那折断及裸露着骨骼的枝干。还是因为爱,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浩渺无边的大海所流露出来的极其温柔细腻的一面。

最后, 我们的目光停在了“以及波的罗列”的诗行上。这时, 需要静静地想一想, 奔腾不息的海波, 如何在这里变成了竟然可以被随意“罗列”的“东西”?一般来说, 只有那些静止而彼此孤立的实体才会被罗列, 如书本、铅笔、橡皮、积木、硬币, 抑或如些抽象的名词, 如事实、数据、论点等, 而流动不息的海波, 又如何能被诗人“罗列”?作者不仅在诗中罗列海波, 而且, 最后两句完全重复, 上下齐整, 机械雷同, 其实也是一种精心安排的罗列。在诗中, 能被罗列的只有一排排静穆而立的防风林, 而作者却用来移称海波。在这里, 大海与防风林两个意象发生了奇妙的交融和互射,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防风林变成了涌动不息的海波, 海波变成了行行排列的防风林。排排海波, 行行林木, 相向而视, 默默守望, 涌动着同一节奏, 荡漾着同一旋律, 多么和谐的群舞共振!因此, 我们可以把防风林看作是海波倒映在大地上流影, 看作流光溢彩的千万缕情丝, 看作“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大道遗留在土地上的串串脚印。

蓦然回首, 作者在诗中看似无意间随手写下的“旁边”与“外边”, 不正是引领我们打开层层折叠的诗歌空间, 敞开存在诗意的座座向标?

附:林亨泰《风景》组诗

风景NO.1

农作物的

旁边还有

农作物的

旁边还有

农作物的

旁边还有

阳光阳光晒长了耳朵

阳光阳光晒长了脖子

风景NO.2

防风林的

外边还有

防风林的

外边还有

防风林的

外边还有

然而海以及波的罗列

然而海以及波的罗列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望春的组诗】相关文章:

望春优秀作文04-25

期盼的组诗05-22

迷恋的组诗04-13

情的组诗04-17

夜的组诗05-06

风景的组诗05-07

简单的组诗05-11

梦的组诗05-21

描写更迭的组诗04-10

绝响的恋曲组诗04-20

上一篇:春光优秀作文下一篇:学校竣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