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画写意情结论文

2022-04-15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画最早出现的画种,呈现出不同于西方艺术而独具东方品味的人物画科。工笔人物画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了一套完整的表现规律和格法,展现出独有的中国画审美特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笔人物画写意情结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笔人物画写意情结论文 篇1:

新疆女性艺术家工笔人物画创作探析

摘 要:八十年代以来新疆工笔人物画逐渐繁荣起来,一些女性工笔画家开始斩头露角并活跃于画坛,本文对新疆女性艺术家的工笔人物画创作进行探究,重点分析新疆女性工笔画家的艺术特征,包括色彩的运用,题材的选择以及造型语言的创新,并举例几位女性工笔画家的代表作品,对她们的工笔人物画创作进行探析并对未来新疆女性工笔画家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女性艺术家;工笔人物画;新疆

一、新疆女性工笔画家发展现状

新疆的工笔画作为一项事业发展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一大批内地专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以及专门从事美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来到新疆,为新疆本土工笔人物画家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女性画家开始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是从内地院校毕业的武漫宜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武漫宜1968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工作,曾任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教研室主任,这些分配或志愿来到新疆的画家,随后一直在新疆发展,培养了一批新疆本土女性画家,为新疆工笔人物画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女性工笔画家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艺术见解和表达方式,尝试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加强,她们开始真正自由充分的表达自我。九十年代以来为新疆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时期,女性工笔画家也逐渐增多,工笔人物画艺术创作不断成熟,女性工笔画家开始活跃于画坛,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一、新疆女性工笔画家的艺术特征

1.对民族女性题材的偏爱

新疆具有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厚的少数民族风情资源,这是新疆画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地的少数民族女性是绝佳的美术创作题材,这里的少数民族女性在品格、感情、风俗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并且女性工笔画家的作品多为自身女性生活的呈现,褚晓莉的《云过高原》创作于2009年,这幅作品描绘了七个塔吉克族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有的正在翩翩起舞,有的弹奏着乐器,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之中。她描绘的塔吉克族女性往往充满了青春浪漫的气息,和那些专注于民族风情表现的前辈画家不同,她很少描写具体的情节与事件,而是以梦幻般的想象来组构画面,使少数民族女性具有青春与母性的爱意。姜伟玲的画作与新疆其它女性工笔人物画家作品的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她的作品《丝路佳丽》、《花帽》都是以维吾尔族舞女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但不同的是她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出了埋藏在她心中多年的西域佛教艺术情结,画面中的造型是她长期以来对于新疆女性题材人物形象的积累所产生的写意性表达。

2.厚重亮丽的色彩运用

新疆的工笔人物画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新疆的少数民族艺术特色,在色彩的选配上就要把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加以运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的特点,如明度、纯度、冷暖等也被应用在新疆女性工笔画家人物画的色彩搭配理念中,此外,画家们有时会利用新的绘画材料、技术,如岩彩颜料的使用等,拓展了绘画语言。娜乌拉·加汗她擅长创作工笔重彩作品,在长期研究中国书画,又借鉴西洋、民间工艺等绘画种类基础上,实践摸索总结出在生宣纸上进行工笔重彩画创作的崭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的作品《永恒的歌》画面展示了在明朗月光下的草原上,一对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各骑着骆驼,男孩弹着冬不拉,姑娘唱着歌,画的意境很美,五彩缤纷的色彩烘托出哈萨克族青年对美的追求,用更丰富的色彩 ,烘托艺术主题,在造型上融装饰性等、能体现一种宏大的艺术形式。

3.趣味抽象的造型表现

新疆的女性画家立足传统,并结合西方绘画的抽象表现观念,运用工笔的手法来表现事物,一部分新疆女性工笔画家抛弃了严格的造型法则,用意象性的手法,轻松的笔调,去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这种手法既可以增强画面的形式感与艺术感染力,又能够实现形与神的高度统一。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绘画潮流又呈现出更加开放、多元趋势,受西方抽象主义绘画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客观写实的创作方法已不能满足画家的需求,画家开始重视形式,突破传统,寻求新的造型手法,艺术不是单纯的照搬生活,而是对生活的再创造,将新疆工笔人物画推向一个新高度。新疆工笔人物的人物造型,借鉴少数民族艺术造型的原则,根据画家的主观审美意识,把抽象的美感与人的客观形象结合在一起,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创造出生动的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强烈的形式美感的人物画。

三、新疆女性工笔画艺术的前景展望

近些年来,新疆女性画家一起举办联合展览的机会增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一些美术机构或者画廊应当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女性画家专题展览,提高女性画家的知名度和学习交流机会,同时,新疆女性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强调观念的创新,这是艺术家在创新探索时最关键的因素,突出强调画家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新事物创新探索精神的艺术品,这就需要女性画家在艺术理念作为支撑的前提下,用心感悟生活,体会当下,提高思想的深度,提升自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不断融合各种优秀的绘画元素,给作品的创新探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推动和充实自己艺术的发展。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成就了新疆画家的豪放的气质,新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使得新疆画家具有与内地画家所不同的艺术气质,新疆女性工笔人物画家的创作要想表现出与内地工笔人物画家的不同风貌,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不能断,在文化内涵上面不断突破,才能创作出新疆独特风格的工笔人物画作。

四、總结

新疆女性工笔画家不断突破自己,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其作品的创作就带有地域视觉性与跨地域艺术形式之间的艺术融合,以及对当代艺术绘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最新理解,将笔墨语言、构图形式、色彩运用等做出一些调整,艺术创作本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和真情的流露,而对于女性来说,感性思维是创作灵感发挥最好的基石,新疆女性工笔人物画家注重将生活感悟和民族绘画语言结合,形成她们独有的艺术创作特点,为新疆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文霞.当代语境下的女性工笔人物画家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史晓明.西域风情的心灵再现——姜伟玲绘画艺术回眸[J].美术.2004.03.

[3]闫晓丹.新疆工笔人物画特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4]陈哲.建国以来新疆工笔人物画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作者:张语涵

工笔人物画写意情结论文 篇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画最早出现的画种,呈现出不同于西方艺术而独具东方品味的人物画科。工笔人物画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了一套完整的表现规律和格法,展现出独有的中国画审美特征。工笔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主体精神的表现,追求一种超物质精神本源和自然具象的束缚;其次是“以形写神”的法则入画,追求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意象”造型观;三是“以线立骨,尚骨气”的主要特征。线是工笔人物画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线是中国画特定的语言符号。工笔人物画是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艺术,补充和完善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文化艺术呈现出活跃状态。由于佛、儒、道的相互影响,玄学应运而生,中国绘画美学因此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正因为如此,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论”是明显带有佛教思想印迹的美学理论,并在技法上用“春蚕吐丝”的笔法创造了“高古游丝描”。开创了一代画风,确立了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特征,成为中国人物画开创性的人物。而唐朝为适应儒家理论主义者教化功能之需要随着封建统治的极盛而达到高度写实风格的极端。画家们在创作中注重个性的发挥和技法的完善,也使艺术技巧更为丰富与多样。阎立本变顾恺之的“春蚕吐丝”描为更加浑厚刚劲的铁线描,确立初唐工笔人物画风。吴道子则在中国人物画史上承先启后被誉为“历代画圣”,有“吴家祥”之美称。而周防以“浓丽丰美”的造型,飘逸厚染的设色,以现实生活为本创造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唐代妇女形象,成为仕女画的楷模,被称为“周家样”。张萱则开创了工笔人物画绮丽华滋的重彩画风,对周昉的影响很大,成为“吴家样”的开拓者。五代顾闳中成为该时期人物画的杰出曲范,其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极具有史学价值,两宋时期白描则已形成为独立画科,李公麟虽不是白描的开创者但把白描的创造归于他,他开创了以文人士大夫审美意趣基调的透逸、疏朗、简雅、放达的一代画风,给中国画的“骨法用笔”添上了精彩的一笔,成为后来的必修之课。艺术的发展当随时代,而赋予时代意义的艺术总是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在与外交流融合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工笔人物画也是如此,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再次证明了其存在的艺术价值。在这一时期,一批工笔人物画家给衰落的工笔人物画带来了新的希望,其杰出的代表有徐悲鸿,他开工笔人体之端,把油画写实的造型方法、中国人文化的笔墨结合起来,以素描为基础,把传统线描推向一个新境界,为濒临绝境的工笔人物画开拓了新路。林风眠从西方现代派绘画入手,他的作品既没有传统形式的空白,也看不到传统的文人笔墨,更没有文学式的比兴寓意,而是追求绘画本质属性的回归,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崭新广阔的道路。潘挈兹一生坚持工笔画事业,他入手明清后宗法宋元,广泛吸取异域绘画的精华,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拓宽工笔画的领域,为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何家英作为工笔人物画新生代的代表,他的工笔人物重彩画能从传统艺术中把握底蕴,又能恰到好处地吸收采纳外来艺术的营养。把工笔人物重彩画的表现力在当代被第一次全面完整地发挥到了极致。唐勇力则较何家英更具“写意”倾向,他在体会古人的审美情结后把自己的艺术推向一个极致,他那迷离扑朔的意境更体现了画家个人情绪的诠释,有着古典的文人气质。当代陶瓷艺术家在传统和现代艺术之间选择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

作者:马涌

工笔人物画写意情结论文 篇3:

工笔人物中女性形象色彩的发展与创新解析

摘要: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创作和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特殊的形式,其在发展中始终秉承着传承艺术精髓的理念。在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创作十分关键。本文主要对工笔画人物中女性形象色彩的发展与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女性形象 发展 创新

一、女性工笔人物画发展概述

从战国帛画作品到两晋时期形成,至明清不断发展的仕女画,传统女性工笔人物画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仕女画作为女性工笔画的重要画科,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在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充分展现出人们对女性美的认知转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仕女画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顾恺之笔下的女神形象,清瘦且仙气十足,采用高古游丝描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法,线条均匀,且极具弹性,画家笔下的人物充分展现出当时大众对于美人的解读。唐代是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仕女画的代表人物有张萱和周昉,在他们的作品当中人物体态丰盈健硕,面部圆润,彰显出唐朝仕女雍容华贵的气质,并且以生动和谐的画面加以点缀,采用鲜明的色调和细腻的渲染手法,全面展现出唐朝兴盛时期女性的雍容华贵,同时也凸显出当时大众对女性的审美观点。

二、工笔人物中女性形象色彩的发展与创新

工笔人物画创作发展中,色彩的应用从浓彩逐渐过渡到淡彩,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是距今时间最长的女性重彩画,由于该作品年代久远,因此很多颜色已经模糊不清,但从画面中仅剩的几块颜色来看,该画作是一幅重彩画。重彩画创作中主要用线描手法在纸上勾勒形象,之后在画面上填充重彩。

当代人物工笔画家张见强调画作的神秘感,他认为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相较于人物,画面效果更为关键,这也是张见神秘论的核心思想。张见提出,虚幻是博大生命的最终去路,该理念也是他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主要追求。从他的作品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工笔技法元素,在实际创作中,张见多应用传统的高古游丝描。张见认为,线是为表现整体服务的重要元素,依据画面构造的需要,实现线面融合统一即可。

在张见的创作中,独立跳跃的线并不常见,这种创作技法也给人一种虚幻缥缈的视觉感受。在张见的作品中,欣赏者可以体会到最为简单和质朴的快乐,这与他在创作中的设色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张见的作品中,画面的整体性强,不同颜色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这种视觉效果主要是由于张见在上色的过程中大胆地调和了不同的颜色,降低了颜色的纯度和明度,形成了高级且有质感的灰色。可以说张见作品的画面既是一个整体,同时也像在画面上笼罩了一层薄雾。

张见的创作手法受到西方画种的影响,因此颜色更倾向于西方的绘画作品。人物肌肤处理中主要采用单色调设计手法,画面统一的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元素。唯美的画面为观赏者带来了内心的愉悦与宁静。创作中出其不意的大胆用色使人深陷其中,但又无法抵挡对美的追求。該风格画法也是在传统工笔人物画基础上大胆创新的典型代表,以大胆的用色彰显时代特性和人文特征。

三、女性工笔画发展的思考

自古以来,工笔女性形象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女性工笔画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展现出生活中丰富的情感,在创作的过程中色彩及表现手法的应用表现出,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创作者潜意识中的女性意识和思想,在作品中传递出更为深刻的内涵和理念。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创作者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造型和设色十分独特,能够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和魅力。以想象的画面为基础,绘者可合理应用植物色展现明亮之感。在造型设计中,可选择现代女青年充满活力的生活动态,以树、山和水作为配景和点缀。基于现代造型的主要特点,在选取变形手法的同时,也可展现以形写神的意蕴。创作中,可使用传统的创作技法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生活理念。构图方面合理利用L、大C和三角构图等方式完成画面布局,多次调整和修改画面中的元素,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四、结语

女性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且创作理念和技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在现代女性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绘者应继承传统,与现代绘画创作理念与技法有机结合,从而在保留创作精髓的同时,全面彰显时代的特征,深刻表达现代女性之美。

参考文献:

[1]朱郁翔.陶瓷工笔人物画创作实践研究[J].陶瓷研究,2015,30(04):102-103.

[2]黄静.工笔人物画造型特征[J].大众文艺,2011(21):67.

[3]张永全.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用线与造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2):78.

[4]刘泉义.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情结[J].中国美术,2010(03):108-110.

[5]刘芹.画外之音——试析沈宁的工笔人物画[J].大众文艺,2009(24):118.

[6]卢静.线条的魅力——谈工笔人物画中的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143-144.

[7]朱冀州.线与色的律动——中国工笔人物画线条与色彩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0(07):77-78.

(作者简介:陈林,女,硕士研究生,河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责任编辑 刘月娇)

作者:陈林

上一篇:基于霸权的西方文化论文下一篇:高中物理案例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