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

2024-04-30

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精选10篇)

篇1: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

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目标责任书

为搞好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学生健康,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特制定本目标责任书。

1、所购疏菜、肉类、调料新鲜、质优、卫生、无毒无害。有购买物品按日期按类别的详细记录。

2、菜蔬、肉类按要求洗涤清漂,必须使用农药残留检测仪进行检验。蒸、煮、炒必须熟透。不制作出售凉拌菜。

3、销售食品组织有序,定时、定点。不得销售未经学校允许的食品和饮料,禁止学生进入厨房,购买饭菜或就餐。

4、购进的疏菜、粮食、调料专柜存放,存放有序,能防鼠防蝇、防菌。生熟食品分开分类存放,冷藏冷冻,保鲜。

5、坚持每天食物试尝留样,并按要求分类存放。

6、厨房炊具定期消毒、灭菌、灭蝇、灭鼠,随时保持整洁卫生。

7、按常规关好门窗,保存好物品,防火防盗。

8、爱护公物及设备设施,损坏照价赔偿。

9、遵守用电法规,爱护用电设施,确保用电安全。

10、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定期到指定医院检查身体,并将检查结果交学校存档。

11、以上要求,请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遵照执行,若有违规,所引起的经济、民事、刑事责任,概由承包者负责,并接受学校相关处罚。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校 长(签字、章):

伙房、小卖部承包者(签字、章):

石道乡初级中学

年月日

篇2: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句话应该改为“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由于饮水造成的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结合我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现状,特制订饮用水安全责任状。

一、学校建立健全饮水卫生管理制度,保卫科从事饮水卫生管理。

二、管水人员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和有效健康证后方可经营,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和有效健康证的,不得在学校担任此工作。

三、严把饮用水卫生关,禁止下列饮用水进入校园:

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水。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饮水。

3、超过保质期的饮水。

4、无生产厂商、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三无”的饮用水(只要一项无都为三无产品)。

四、要热情服务、要坚持原则,服从学校管理。

五、自觉接受学校校长、保卫科以及上级行政执法机关检查监督。凡学校检查或学生举报出的违反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学校将立即要求停止送水,凡造成后果的,由国家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人,并负所有民事及刑事责任。

六、发生学生饮用水中毒事件,要立即上报不得隐瞒,并保护好现场。

校长:责任人:

篇3:学生安全的学校责任之辩

有人认为, 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 学校自然成为孩子的“监护人”, 应像家长一样履行监护职责。基于这种观点, 只要孩子在学校受到伤害, 一些家长就会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学校, 甚至把学校告上法庭。而一些学校对自身义务、责任的认识并不明晰, 往往担心名誉受损而屈从。

作为中小学, 尽全力保护好学生安全是应尽责任和义务, 谁也不愿看到安全事故的发生。但若发生事故, 学校选择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 体现的是公平公正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精神, 也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推动基础教育法治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面对中小学生安全学校应承担何种法律义务

【案例】一晚, 某校17岁的学生寇某与几名同学在宿舍喝酒。第二天早上, 寇某身体异常, 被送往医院, 抢救无效死亡。经认定, 寇某因饮酒过度而死。寇某父母认为学校管理不到位, 学校应负赔偿责任, 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学校赔偿4.9万元。而学校称, 学校规定学生不准酗酒, 就在寇某出事的前几天, 还对酗酒学生进行了处分。寇某即将成年, 能够认识酗酒的后果, 学校不是寇某的监护人, 对寇某的死亡也没有过错, 不承担赔偿责任。

【结果】法院驳回了寇家的诉讼请求。

【法律解读】新疆双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李宪生:

学校的法定义务由法律规定, 不能作扩大解释。《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 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 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 依法接受监督。”

就学生伤害事故而言, 学校的法定义务是“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就是杜绝学校、教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维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方式包括事前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和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学校的法定义务是有限义务, 而监护人的法定义务是无限义务, 不能也不应该由学校承担超越法定义务的监护责任。判断学校是否履行法定义务需要证据支持, 不能滥用“推定过错责任”。

学校有怎样的法律义务,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确定。学校作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履行法定义务, 也应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学校应尽哪些安全保护责任

【案例】某中学高一学生王某于下午课外活动时在操场踢足球, 接球时跌倒, 后脑勺着地, 但未见明显外伤, 回家后未告知父母。第二天, 他仍到校上课, 也没和同学说起头晕症状, 下午体育课上踢球时, 他头晕加重, 老师才得知他曾摔倒, 立即将他送至医院, 一面抢救, 一面通知家长, 但王某不幸死于脑积血并发症。

【结果】本案不属于学校责任事故, 王某受伤是其在课外活动时偶发, 次日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并无不当。此案中, 因王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学校没有义务举证证明自身没有过错。

【法律解读】新疆双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李宪生:

中小学生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主要分布在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 约占中小学生总数的60%。我国法律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小学生的学校安全保护责任有明确规定。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由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 并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因此, 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那么, 中小学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安全保护负有何种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 应当承担责任。”

此类案件如何处理?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 承担举证义务的主体是学生及其监护人, 学校无需提供证据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如果学生或其监护人不能提供证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证据, 学校就不承担赔偿责任。

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学校应尽哪些安全保护责任

【案例】8岁的王某在寄宿学校就读, 夜里练习后弯腰, 中枢神经不慎受伤造成腰部以下瘫痪, 就医花去10多万元。王某父母均为外来务工人员, 举债无门, 遂向学校提出损害赔偿要求。因协商无果, 王某的父母将学校起诉到法院。

【结果】本案中, 学生王某受到的伤害是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 学校不存在过错, 不应承担王某的治疗费用。但由于王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案首先推定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学校有义务举证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王某的监护人无义务举证证明学校未尽教育管理职责。只有在学校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已履行教育、管理职责, 才能免除赔偿责任。

【法律解读】新疆双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李宪生: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这是一个受到法律特别保护的群体。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小学一至四年级, 由于其法律地位特殊, 需要中小学校给予特别保护。承担小学低段教育教学任务的学校必须明确应履行的法律义务, 认真做好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学校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负有何种安全保护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学校应尽的安全保护责任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既有安全教育的职责, 又有安全保护的职责;既有建立安全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的要求, 也有采取保障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的要求;既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要求, 也有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的安全要求;既有制定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要求, 又有配备设施进行演练的要求;既有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要求, 又有及时处理事故、向主管部门报告的要求。

如何处理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受到伤害的案件?《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 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 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 不承担责任。”

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 但基于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保护,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 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 法律规定由学校承担责任;如果学校认为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不应承担责任, 就需要提供证据。监护人无举证责任。

第三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某日上午大课间时间, 马某与胡某两伙学生动手打架。马某将胡某、卡某和塔某砍伤。三名受伤的学生被送到医院, 救治过程中学校垫付医疗费27000元。胡某被鉴定为七级伤残, 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结果】一审法院审理认为, 学校虽然尽到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职责, 但此案件发生在校园内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因此, 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赔偿损失的15%。学校以胡某受到的是第三方的侵害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 学校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对胡某受到的伤害不承担赔偿责任。在法庭主持下, 胡某放弃对学校的诉讼请求, 学校考虑胡某家庭的实际困难, 不再向胡某追偿已垫付的医疗费用。本案以调解结案。

【法律解读】新疆双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李宪生:

近年来, 第三人侵害学生事故时有发生。这里的“第三人”主要是指中小学校教职员工以外的人员, 中小学校教职员工实施非职务行为时也被视为“第三人”。

第三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情形有: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活动, 因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 或者因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的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由于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 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造成学生人身伤害。

学校在第三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包括不承担责任和承担相应补充责任两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第三人损害, 学校尽到管理职责, 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学校不承担责任。补充责任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第三方侵害的情况。第三方对学生造成侵害的, 由第三方承担责任, 家长有证据证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 学校就应承担补充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无过错责任有哪些

【案例】张为 (化名) 和刘波 (化名) 系某小学学生。某日中午放学下楼梯时, 张为不慎踏空向前倾倒, 将走在其前面的刘波碰倒。刘波门牙被碰掉, 刘波的监护人将张为的监护人和学校起诉到法院。

【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 张为、刘波和学校对刘波受到伤害都不存在过错, 张为和学校不应对刘波受到伤害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伤害的发生与三方都有关联, 判决由三方分担医疗费用。

【法律解读】新疆双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李宪生: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 经常会出现学校没有过错仍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 不考虑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有无过错, 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法律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有专门规定, 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不得适用。

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无过错责任的情形有:教职工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事故。校车肇事导致的学生交通事故。学校从他处购买而出售给学生的食品、药品等存在缺陷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饲养或管理的动物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设施脱落、坠落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下, 学校只能以不可抗力、受害人故意或第三人的过错主张免除或减轻责任, 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主张免责。

有过错方的, 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学生伤害事故是由受害人或第三方过错造成的。无过错方的, 学校承担公平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支招】

学生伤害事故中中小学校如何依法维权

新疆双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李宪生

中小学校常见学生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类型:不可抗力型, 如地震、雷击、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学生意外伤害;责任事故型, 如食物中毒、校园交通事故;违法犯罪型, 如校园内暴力, 校园性侵害等;意外伤害型, 如拥堵挤压、运动伤害;人格扭曲型, 如学生自杀、自残。

中小学校维权的基本途径, 首先是事前预防、事后补救和转嫁风险等。事前预防最为关键, 包括社会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事后补救包括应急处置, 及时救助, 调查处理。转嫁风险即学校要积极参加相关保险, 最大限度降低教育管理风险。学生平安保险和校方责任险是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后的重要救济途径。

从法律层面讲, 学校维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要熟悉法律。学校领导、广大教职工不仅要学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类法律法规, 还要学习《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

第二, 要收集证据。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 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学校是否有已尽到教育管理责任的证据。具体来讲, 一要建设人防技防设施, 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多发生在校园内,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学校要加强人防技防设备投入, 扩大校园监控覆盖面, 为及时发现异常、消除安全隐患、认定伤害事故责任提供视频材料。二要充实教育管理过程材料, 准确反映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多半与教育管理职责未能认真落实有关。如:新生入学报到时, 需要家长提交学生是否有不能参加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情况的书面材料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 需要有安全教育记录并由接受教育的学生签名认可, 需要家长配合的还需要由家长签字认可;对学生进行的日常谈话、家访也需要制作记录并由学生或家长签字认可。三是全面收集事故处理的过程性、终结性材料, 特别是由当事人、证人等签名的第一手材料。当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后, 要及时开展调查、处理, 并保存相关调查、处理材料。

第三, 要进行调解。在调查的基础上, 学校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依据《人民调解法》, 在合法、自愿、公平的基础上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 制作调解协议书, 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后执行。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 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篇4:浅谈中小学生体育卫生与安全防范

关键词体育卫生;体育教学;安全措施

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在教学实践中深感体育卫生及运动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适当的锻炼方式和过量的运动不但对学生健康和学习不利,还会使体质下降,甚至造成创伤。因此,教师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遵循有关卫生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进行施教。

一、体育卫生方面

中小学生的骨骼没有完全钙化而富有弹性,不易骨折而易发生变形。因此,要注意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预防发生脊柱弯曲或异常:要加强弹跳练习,以增强足弓承担自身体重的能力,预防扁平足。由于中小学生神经系统发展较快,视、听觉发展也很迅速,体育教学应加强平衡协调、反应、灵活等身体能力的训练。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即使在同年级同性别的学生中,健康状况有好有坏,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强有弱,因此,条件允许时教师应对学生采取区别对待,实行分组教学。健康分组的依据是:学生的发育程度、健康水平和学生的运动能力。对有心脏功能性杂音、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硬结钙化期、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等疾病的学生(应有医院证明),上体育课时教师应采取措施,灵活掌握他们的活动量。少数发育和健康有显著异常或患病初愈的学生,可免修或暂不参加体育活动。

由于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应允许学生适当饮些凉开水。里面最好放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但是,运动中或体育课后不宜大量饮水,以免使血容量骤增使心脏负担加量。特别是体育课后,教师应教育学生不喝生水,少量饮些白开水。

另外,教师应教育学生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要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教学内容多种多样,防止单一,并注意严格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要加强体育教学的安全防范

要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和保护,特别是在学习新动作时比动作熟练后更要注意安全措施。因此教师除注意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外,对学生的衣着鞋帽,运动器械的稳固状态,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必要医务监督和急救措施等,都要有所了解。所以,保障中小学生的体育安全,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还应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各项教学要求。

(一)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1了解体育运动和解剖学知识,根据其原理指导教学和安全教育。

2掌握医务监督的方法和运动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

3了解各项教材的动作要领,关节活动过程,保护和帮助的方法,遇见可能发生的危险以便正确指导和实践。

4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动作的难易程度,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可讥讽嘲笑,使其忿然冒险;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不可过分激励,使其忘乎所以。

5教学过程中,要事先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教学时,应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教师要认真进行保护。

6对新授教材和复杂的动作,应采取分解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二)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措施

1田径教学

(1)跑的项目

快速跑时,避免学生相互碰撞,每个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米。严禁学生穿硬底鞋,高跟鞋跑步,通过障碍时,障碍物应放置稳妥、整齐,方向要正确。

(2)跳跃项目

助跑道要平坦,以防止扭伤踝关节。起跑板必须与地面平齐,板上不得有石子,沙土等物。沙坑要宽阔、松软,沙坑四周的木板与地面平齐,每跳几次后,要翻松沙土。利用小海绵垫或体操垫练习时,只能做短距离助跑的跳跃动作,并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落地方法。

(3)投掷项目

必须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听到教师口令后方可投掷,投掷前必须看清落地区有无其他学生,投掷未完毕前,任何人不得踏入界线内。

2体操项目

(1)器材安全

要检查地面及悬空器材是否稳固,器械上的螺丝、接缝是否牢固、是否有裂缝、脱焊、生锈、螺丝松动等现象。器械安放的位置应合理,注意间隔距离,防止碰伤,撞伤学生。器械周围应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如体操垫等),学生着地处必须平整,器械的高度,远度等要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练习时的组织纪律教育,注意保护帮助,留意观察学生的疲劳程度。

(2)技巧项目

着装应符合要求,严禁装有硬物,加强组织,避免碰撞,加强保护,传授自我保护方法。

篇5: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

1、食堂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和环境卫生,保证仓库、操作间、配菜间、售饭间、就餐桌整洁、干净卫生,并采取消灭苍蝇、老鼠和其它害虫的有效措施。

2、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使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卫生。

3、食品经营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生产出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出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4、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做到四勤一不:即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不戴戒指和易脱落的首饰。

5、餐具卫生做到“四过关”,即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食品做到“三隔离”:即生与熟相隔离,成品与半成品相隔离,食品与杂物相隔离,原材料做到一拣二洗三切四烧成。

6、食堂内部物品陈列有序,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三小扫,一大扫,垃圾存放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7、严把进货关,禁止购进价廉物次,腐烂变质的食物,禁止使用过期原材料,禁止出售变质食物。对米、面、油、酱货类、肉制品、蛋奶制品等,必须定点采购并索证。严禁使用潲水油、地沟油。

8、出售的食物必须洗净,烧热、烧熟、烧透。严禁经营凉菜、四季豆、麻辣食品,土豆必须削皮,不得出售发芽土豆。

9、食堂必须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和总结,不断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和思想素质。

学校将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限期整改。若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事故,将依法追究责任人法律和经济责任。

篇6: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

乙方: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14号令)(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做好局直属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强化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严防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特签定责任书:

一、甲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管理规定》的规定要求,加强对局直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行政管理,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考核指标纳入教学督导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定期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局直属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评比。

二、乙方必须建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学生健康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并指定专人分管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各施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三、乙方必须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按《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严防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乙方必须强化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通过不断培训,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五、乙方校内的小卖部由校方按食堂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管理,小卖部不准向学生供应自制饮料,学校内不得单独设立小食店。

六、乙方要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课时,要经常性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常识教育,特别要开展防止食物中毒常识教育。

七、乙方积极配合,并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篇7:食品安全卫生安全责任书

公司根据安全卫生相关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责任书。

一、餐厅经理职责与义务:

1、餐厅经理及时向厨师长传达上级有关食品卫生方面的指示精神,定期向厨师长布置厨房食品卫生要求。

2、由餐厅经理定期对厨师长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检查监督其做好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3、根据厨师长的工作表现和能力,餐厅经理定期安排厨师长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

4、厨师长若缺乏工作责任心,不能履行食品安全、卫生制度和职责,一经查实公司有权立即作出辞退处理。

二、厨师长职责与义务:

1、厨师长接受每年的健康体检,做到持证上岗。

2、熟悉和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3、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不佩带金银首饰,在工作岗位上不吸烟、喝酒。

4、上岗前加强自身检查,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头发放入帽子内),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患有妨碍食品卫生疾病者必须服从领导安排,调离本岗位。

5、严格把好食品验收关,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

6、做好物品进出仓库的索证、登记工作,储存食品必须挂牌明示,拒收三无产品及过期食品;食品存放必须隔墙、离地、分类、分架。

7、食品加工做到分池、分台,工用具分开、不着地操作;操作时做到先洗后切,避免营养素流失。

8、洗刷餐饮具必须用专用水池,餐具洗净无残留食物,容器用具等必须有生熟标记,并严格分开使用。

9、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在操作前做好餐具、工用具的消毒,做好事后清洁工作,并做好有记录。

10、冷荤间间专人管理,做到“五专”,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保证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不少于2小时,保证食品在做好两小时内食用,食品出冷荤间间必须加盖,并做好食品留样(200G/样,48小时),并有记录。

11、保持厨房环境卫生,做好除四害工作。

12、非厨房工作人员不得进人厨房,确保厨房安全。

本责任书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餐厅经理(签字):厨师长(签字):

篇8: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全部在校中小学学生,人数共计1 864人。随机分层选取市直管学校4所,按地区分,城区2所,调查学生954人,郊区1所,调查学生462名,农村1所,调查学生448名。按学生年级分,小学2所,调查学生926人(四、五、六年级);初中1所,调查学生479人;完中1所,调查学生459人,其中初中生250人,高中生209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自行设计学生用品使用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1)来源渠道:包括大中型超市、校内外小卖部和路边摊点;(2)使用品种:包括油画棒、蜡笔、水彩画颜料、水彩笔、橡皮擦、修正液、修正带、修正笔、橡皮泥、书写笔、记号笔和铅笔等;(3)学生卫生安全评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4)学生对学生用品的健康知识:是否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分小学、初中、高中三层,使用上述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核对无误后收回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 864份,收回调查表1 864份,应答率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2进行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常见学生用品来源渠道调查

被调查的1 864名学生中,在大中型超市购买的人最多,有1 344人,占调查总数的72.1%;在路边流动摊点购买的人最少,有111人,占调查人数的5.9%。见表1。调查学生用品来源渠道的目的是为下一步制订抽检方案,了解抽检比例作准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用品来源主要是大中型超市、校内小卖部、校外小卖部、流动摊点,比例为12∶8∶4∶1。

2.2 学生用品使用频率调查

对1 86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小学中使用频次在前5位的分别是橡皮擦、书写笔、铅笔、水彩笔和水彩画颜料。初中生中使用频次在前5位的是书写笔、橡皮擦、铅笔、修正带和记号笔。高中生中使用频次在前5位的是书写笔、橡皮擦、铅笔、记号笔和修正带。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用品中使用前3位的都是橡皮擦、书写笔和铅笔。其中小学生使用橡皮擦频次最高,达到92.8%,初、高中生使用书写笔频次比小学生要高,这与各阶段学生使用习惯常识相一致。见表2。

2.3 学生评价

学生觉得卫生质量较差的学习用品主要有修正液、修正带、橡皮泥和油画棒。反映修正液有卫生质量问题人数最多,占调查人数的44.4%。见表3。

2.4 学生用品健康卫生知识

学生对学生用品健康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包括购买卫生(看标签、闻气味),使用卫生(不用有香味的文具、不含咬文具、使用文具后洗手)。调查结果显示,看标签的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81.6%,闻气味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1.2%;使用后洗手仅占21.3%,未含咬文具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6.7%,未使用有香味文具的学生只有31.3%。见表4。

3 建议与对策

3.1 安全隐患不容勿视

本调查显示,有44.4%的学生均认为修正液存在卫生质量安全隐患,这与税伯平调查的基本吻合[4],提示应对使用人群的健康危害开展评估,以提醒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学校卫生用品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3.2 购买和使用需规范

尽管72.0%的学生会选择超市购买学生用品,但仍然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小卖部和流动摊贩进行购买,这些进货渠道不明的小商贩常常是不合格学生用品的根源所在。所以,相关部门应强化学校学生购买及使用学生用品的科学习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学生用品,注意标签标识,闻一闻有没有刺鼻味道,不购买和使用有香味的文具,不吸吮手指,不咬橡皮泥和笔头,养成使用文具后洗手等良好习惯,将劣质学生用品对学生健康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5]。

3.3 完善监管体系

本调查显示,学生反映市场上的学生用品感官质量参差不齐,大型超市的学生用品质量感官检查发现好于小卖部和流动摊贩,这说明国家对学校学生用品未行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对小卖部和流动摊贩的监督未做到全覆盖,同时也说明国家对学生用品的法律约束滞后,希望本次调查能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4 健全法规标准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但发现不合格的文具卫生行政部门只能提出警告,不能起到有效的惩戒作用,这与当前依法治国不相称。再有《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07)》[6],未对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进行规定。建议国家加快对学生用品法律法规的修定,完善相关标准制度,确保学生用品卫生安全[7,8]。

参考文献

[1]卫秦芝,何春拉,曹青青,等.香味文具对广州市小学生健康危害的初步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482-1484.

[2]钱亚玲,蒋世熙,陆龙根,等.修正液中有毒物质的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3):232.

[3]学生用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J].文化用品与科技,2011,4(15):14-17.

[4]税伯平.谈谈修正液对学生的影响[J].新课程(中旬),2014-4:66-67.

[5]陈海波.警惕飘“香”的毒文具[J].质量探索,2013-4-25:3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学生用品通用安全要求(GB21027-2007)[S].2008.

[7]张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176-177.

篇9:学生卫生安全责任书

【关键词】支教;法律地位;安全责任;救济模式

一、支教活动各主体及其法律地位的分析

1、高等学校在支教活动中的法律地位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在学理上有不同的定义,具有多重身份,归结其原因,在于高校在法律主体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高校作为不同性质的行为主体所作出的行为要根据其扮演的不同角色来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以行政法和民法为出发点,探究高校的法律地位。大学生支教活动是指高等学校的学生利用假期对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的学生进行短期教育的一项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该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全国各在其指导下组织各高校的学生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的规定,高等学校被赋予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权利,支教活动在高校属于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一般计算学分,是大学生取得学位证书的条件之一。从这个层面上说,学生有服从安排的义务,否则学校有不予颁发学位证书的权利。因此,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高等学校是支教活动的发起者,在其中具有重要的行政性的法律地位。

同时,高等学校在支教活动中的也扮演者民事性的法律地位。《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该条适用于大学生在参与高等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时发生的安全问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高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学生参与其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当尽到对其科学管理和提供必要帮助的义务,从而保障大学生的权益,如果没有履行相应义务,应当承担民法上的过错责任。

2、受支教学校的特殊法律地位

《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了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支教活动期间,大学生担任教师的职责,全部或者部分教学场所的设施、设备并不完善,也没有教学的资金以及经费来源,因此受支教学校很难称得上是法律上的“学校”。发生事故也难以适用《处理办法》《教育法》等有关学校承担学生安全事故的条款。此时受支教的学校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不能独立承担责任,从而出现没有对这种法律关系进行规范的漏洞。

3、支教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

《教育法》第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支教活动往往发生在落后、偏远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则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利对其进行组织和监管。即该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利为受支教学校和支教团体进行对接和接洽,有权拒绝部分不合格高校支教团体的支教申请,也应当为支教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及必要的经费予以支持。由此,支教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行政主体统筹本地区的支教活动。

4、大学生的双重法律地位

大学生在支教活动中往往扮演双重的法律角色。一方面,大学生与高等学校具有密切联系,在高等学校的组织下参与支教活动。根据与支教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我们能够明确的是:大学生受高等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同时享有受获得指引、支持权以及安全权。即大学生在支教活动期间接受高校的统一管理,同时享有接受来自高校在支教方面的指引、支持和帮助的权利,以及接受高校为保护其安全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权利。另一方面,大学生去当地支教时,成为支教活动的组织者,是受支教对象人身安全最直接的保障者。不过,大学生不能担任受支教学校的老师、也不是承担学校的教育管理责任的主体,其权利义务与真正的学校相比具有不完整性。但是,大学生在组织支教活动时必须课以一定的义务来保障支教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例如基本的安全保障义务等。因此,本文认为,为保护受支教对象的人身安全,大学生在受支教学校应当承担能力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二、保障支教活动安全有序发展的法律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部门规章

有关支教活动的相关立法,我国在现阶段的教育行政法领域尚未规定。根据《立法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支教活动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可以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有关支教安全的部门规章,从而对支教期间保障人身安全等事项做出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在立法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相对完善的教育法律制度,可以规定支教活动的法定程序以及支教期间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从而使支教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有法可依,为支教安全提供明确的依据。

目前支教审批流程多样化,没有一套统一的模式,实践中多出现无人监管或者监管没有依据的情况。若要受支教对象的人身安全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保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和监管;若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高等学校的救济,需要高等学校代表大学生出具推荐函用以证明同意和支持大学生去支教地区支教。因此,将支教审批流程通过部门规章确定有助于支教安全责任的承担。

2、构建支教活动的权利救济模式

从上文可以看出,要使支教活动能够获得高校、受支教学校和支教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保障,必须明确支教活动的救济途径。支教期间的权利救济,主要是对受支教学生以及大学生的人身权利的救济。针对受支教对象的人身安全,主要是基于支教活动没有发生在正常的教学期间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根据“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一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其管辖区域内的学校与高等学校支教团体进行支教活动,就默示承担支教期间发生的人身安全责任。但是如果一味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责任会降低其对参与支教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穷尽他人承担责任可能时,对受支教对象的人身伤害的损害进行补偿。其次,大学生支教团体去支教地区进行支教,成为支教活动的直接管理者,参与组织教学活动,但是不能依据此而认为其具备与学校同样的法律人格,承担与学校在教学期间相同的责任。本文认为,尽管大学生都为成年人,但其不可能像学校一样有能力尽到“最大注意义务”,大学生应当按照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来承担责任。即,如果大学生在组织受支教对象开展教学活动时,因故意或过失造成受支教对象的人身伤害时,应当对安全事故承担责任。如果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仍没能避免事故发生的,则按照公平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补偿。最后,支教活动所在的学校也应当课以一定的义务。由于支教活动是在当地学校与大学生支教团体之间产生的,当地学校有义务保障支教活动期间教学设施的安全以及对支教团体进行指导,并为支教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果由于受支教学校的过错而发生的人身伤害事件,受支教学校应承担过错责任。

针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高等学校要依据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即高等学校在组织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时,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根据《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一款:学校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安全教育,并提供相应帮助。例如对支教学生进行安全应急培训。如果没有尽到义务从而发生大学生伤害的,高等学校应当赔偿大学生的人身损害。(如果发生第三人侵权的事件,则按照一般侵权理论来讨论即可。)

3、建立支教活动专门保险制度

篇10:班级安全卫生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安全、卫生管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师生健康水平,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方针,实行主管部门、级组、班级安全、卫生责任包干负责制,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切实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和校园管护工作,特制定本安全、卫生工作责任书。

一、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控制各类不安全事件发生,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对学生法纪教育、道德教育,使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公德,团结友爱。教育学生不得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或校内外学生聚众闹事,不得参与偷盗、赌博,不得打架斗殴和进行不法侵害。

三、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习交通规则,教育其遵守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不要在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攀援玩耍。汛期不得强行过河渡水。

四、确保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时不发生意外伤害和责任事故。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集体组织春(秋)游、商业庆典等校外活动;禁止学生在校园、教室及搂道打狂;禁止学生下河洗澡;禁止学生进入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厅、网吧。

五、体育课、实验课、微机课、学校放学后,各班必须关好窗、锁好门,发现门窗及把手不牢固及时报告总务处处理,防止盗窃案件发生。

六、安全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育学生爱护电教设备,保护室内各种设施。电教设备要专人负责,防止损坏、丢失和被盗。

七、建立和完善卫生打扫制度,落实学生定期打扫教室及清洁区卫生,保持教室及清洁区整洁。各班教室要有果皮箱,教育督促学生养成果皮、纸屑等废弃物入箱的习惯,纠正学生乱丢乱扔的坏习惯。清洁区内垃圾箱每天必须清除干净。

八、做好校园管护工作。定期给清洁区内花草树木浇水施肥,禁止学生攀折树木花草,倡导每班养3—5盆花卉,美化教室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九、加强常规保健工作和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工作。建立学生健康卡,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有传染病疫情流行〔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名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在24小时内报告学校,并按学校要求进行防控。

上一篇:跟离职同事告别句子下一篇:0岁至3岁儿语言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