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

2024-05-18

如何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通用6篇)

篇1:如何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

如何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

李延成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处于领导活动的关键角色,对群众起着率领、引导、组织、指挥的作用。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常常以其才华出众,超凡魅力,征服人心,引人称颂。特别是那些叱咤风云,熠熠生辉的领袖之星,则以高风亮节,丰功伟绩,拥有人类历史上永久的感召力,影响力。他们能够从成功走向成功,不唯良好的天赋,更须熟悉领导科学的理论,具备优秀的素质,掌握管理的艺术。而领导艺术是处理模糊、随机性问题的领导方法,即“非程序化决策”,所以这种特殊的领导方法是一种软方法、软技术,是技巧,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照章操作。探索这些成功的规律,发现这些成功的法宝,是本文的初衷。

第一部分

领导者的能力

一、领导者的力量

(一)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1、“跟我来”——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如果没有远见卓识,搞不准方向就必然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古代有个人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马车往北去。有人指出错误后,他却说他的马好,跑的快。结果是马跑得越快,离目的地越远。

2、“看我的”—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对不同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反映,关键时刻站起来,生死关头豁出来,起表率作用。带人应先带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3、“一起干”——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要有良好的品质,处处起榜样作用,冲锋在先,使属下信服,这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领导力不仅是领导者的能力

1、领导力是一种相互凝聚的合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形成核心,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没有攻不下的堡垒。

2、领导力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爆发力。领导的力+追随者的力-阻力=领导力是最大的力。

(三)领导力通过事件发生并延续

1、领导者欢迎事件。领导者不能怕事,不怕落后,也是展示才能的时候。

2、领导者忠于事件。领导力只有在事件中产生,并在事件当中延续,关键时刻要勇挑重担,才能集中精力领导事件。

(四)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体现领导力

1、非权力性影响的来源。产生于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

2、非权力性影响力能突破权力障碍。如领导非权力影响高,就能增加权力。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扶佐阿斗就是明鲜一例。

(五)领导力受追随者认知度的制约

1、用时间来证明。有些决策在一定时间里不一定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过后能验证是否正确。

2、克服盲从。将盲从的因素降到最低点。

(六)领导力伴随着风险和挑战

1、预测风险的能力。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正是领导非凡者脱颖而出的是机。能知道走的路是正确的,领导得要能预见事物的发展。

2、挑战风险的勇气。在风险面前一个好的领导要树立信心,敢于迎着困难上,知难而进。

(七)领导力源于信息处理能力

1、领导力的根本源泉。领导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根据信息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来处理问题。

2、团队信息处理能力。要靠群众的信息,并依据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八)领导力与科学管理相辅相成

1、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者的能力是通过管理来体现的,而管理的好和差则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如导游与旅游者。其中导游就是领导者,旅游者为追随者。旅游者必须服导游者。

2、领导力通过管理发挥作用。在管理中决定好和差的关键是领导者。如美国有一个公司经营非常困难,新的董事长上任后立即调整了领导班子,把35个副总裁换了33个,使该公司起死回生。

二、领导者的素质

(一)领导者的政治素质

1、充分认识领导者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有三点:一是政治素质是其他素质的统帅;二是领导素质的高低反映出领导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是衡量领导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三是在领导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领导者应具备哪些政治素质。有四点:一是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三是有科学的远见和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四是有良好的思想工作作风。

(二)领导者的思想素质

1、为谁掌权。这是根本的。权为民所用。

2、以民为本—公仆心。情为民所系。

3、公众利益—思想基点。利为民所谋。集体至上,人民为核心。

4、从实际出发—根本思想作风

(三)领导者的道德素质

1、领导者遵循的道德原则。就是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加强道德修养,并成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2、领导者的道德品质。一是正直诚实,表里如一。二是谦虚谨慎,不能自足。三是严于律已。四是公正无私。心底无私天地宽。五是廉洁从政为民。

3、领导者道德品质的修养。一是肯于学习。二是反省克已。三是谨慎稳重。

(四)领导者的知识素质

1、“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者知识结构。“知识经济”就是要求有全新的知识。应该掌握。一是市场经济知识。二是金融理论知识。三是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知识。

2、领导者提高知识素质的途径。提高知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知识是获得力量,提高智慧的源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三是向先进学。做到学习超越,实践超越、教育超越、信息超越。

(五)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1、优秀心理素质造就成功领导者。心理素质必须是健康的,最大的快乐是战胜自己。要克服八种不良心态:应付、奴才、补偿、享乐、侥幸、疾妒、报复、冷漠。

2、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构造。一是气质要好,也是典型的稳定心理特征。二是性格要稳定,是人的习惯化的生活方式。

3、成功领导者的优秀心理品质。一是充满自信。二是意志坚定。三是毅力持久。四是乐观远离困境。五是克制是最高的境界心里。

(六)领导者把握全局的素质

1、立足整体,通观全局。凡是要从整体工作出发,站在领导的高度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开展。

2、高瞻远瞩,规划全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观察,对待事物,要有超前性。

3、抓住中心,统筹全局。在许多工作中,要抓住事关全局的工作,纲举目张,同时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

4、把握方向,协调全局。要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通力协调开展工作。

5、着眼目标,控制全局。目标已定,就要盯住,控制全局朝这个目标前进。

(七)领导者魅力的素质

1、领导者魅力的价值。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磁性心理表现。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织心理表现。三是人与人之间隐形心理表现。

2、领导者魅力的产生。一是社会心理因素。二是权力性因素。三是非权力性因素。

3、领导者魅力的载体。一是服饰朴素大方、整洁。二是体貌长相端庄。三是言谈举止得体,谈话文雅,彬彬有礼,表明有文化,有修养。四是领导行为直接反映领导者的能力。

4、领导者魅力的共性法则。一是品格魅力。二是知识素质魅力。三是心理素质魅力。四是口才魅力。五是自我形象宣传和保护魅力。

5、领导者魅力的副作用。一是目标不一致。二是传统的思维定式,阻碍了改变思维。三是个人魅力过于强大,取代了集体的正确决策。四是对领导的崇敬和宽容造成了官僚主义,滋生腐败。

三、领导者的方法

(一)领导者升迁上任的工作方法——新官上任

别开生面

1、新官上任

始于足下。注意:一是做好第一次亮相。二是尽快摸清情况。如人员、组织与地方党政协调等。三是避免议论前任领导。四是稳定干部队伍。五是保持工作连续。六是不要以救世主身份出现。

2、怎样烧好“三把火”。一是确定工作目标。二是建立好自己的指挥体系(主要是班子)。三是选好突破口,打响第一炮,即群众最关心的主要矛盾,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取得上级的支持。

3、三把火之后怎么办。一是注意人们的心里变化,情况要摸透。二是防止突然降温。三是防止引发不满和牢骚。四是注意种种议论。五是如果出错了出漏子,不要惊慌失措,想方法改正。

4、新领导威信从何而来。一是工作上要有感召力。二是对人要有吸引力。三是对下级有影响力。四是单位里形成向心力。要以德取威信,以情取威信。

5、如何对待前任领导。一是充分肯定前任的成绩。二是前任决定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明白再改变。三是坚持正确原则。充分肯定,笼统评价,总体继承,具体修正。

6、新任领导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名利与地位、权力与利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对待前人的工作,处理好继续与创新的关系,不能造成一朝天子一朝臣。三是正确处理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三把火”和“一路灯”的关系。四是找准自己的工作位置,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五是不断提高素质。

7、新领导应避免四个问题。一不要摆官架子。二自我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三不要唯权是抓,权力欲极强,抱打天下。四不要言而无信。

(二)领导者运用权力的工作方法——合理授权

纲举目张

1、领导者拥有五大权力。法定权、强制权(惩罚权)、奖赏权、专长权、影响权。

2、哪些因素会影响权力运用效果。一是领导身份和实际地位。二是组织系统和领导机关优化的程度。三是人际关系。关系好一呼百应,关系不好公开顶撞。四是社会心理与社会价值观发生逆反。五是授权分工和权限的问题,分工要明,责任要清。

3、领导者为什么要授权。一是贯彻分权领导原则的需要。二是领导者抓大事,管全局的需要。三是调动下属的需要。

4、领导者授权步骤。一是慎重物色对象。二是明确授予权内容。三是选择授权方式。四是授权之后得交待清楚,减少干扰,不能含糊其词。

5、领导授权的原则。要合理、要量力适度、带责授权、以信为重、授中有控、宽容适度。宽容大了就是失败。

6、领导者授权容易在哪些方面失误。一是随意性授权。二是主观性(以亲疏)。三是含糊其词授权。四是三心二意地授权。五是截留式授权。六是空头支票式的授权。七是无反馈式的授权。

(三)领导者拍板决策的工作方法——权衡利弊

拍板决策

1、领导者常用的预测方法。一是经验性判断预测,推理的方法。二是专家会议法。三是时间顺序法。四是模拟试点。五是社会调查法。

2、决策者“八戒”。一戒无全局。二戒主观武断。三戒唯书、唯上不唯实。四戒先人为主。五戒公私兼顾。六戒心中无数,有言必从。七戒忧虑不决,优柔寡断。八戒一劳永逸,万事大吉。

3、重大决策应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注意先放探空气球,先放风,也就是先打招呼。二是注意搞好内部协调。注意事先搞好沟通交流、引导、做思想工作。三是注意决策一旦作出,不能轻易改变。

4、怎样运用传统决策艺术。一是民主法,集思广义。二是比较法,权衡利弊。三是筛选法,砂里淘金。四是试验法,先试点,以点带面。五是应变法。

(四)领导者选人用人的工作方法——德才兼备

唯才是举

1、领导者用人应遵循哪些原则。一是量才任职原则。二是用人之长。三是充分信任的原则。四是任人唯贤。五是大度用才,接贤纳荐。六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领导用人十戒。一是滥用人才,用非所长。二是疾贤妒能,压制排斥。三是求全责备,挑剔刻求。四是唯从是举,唯命是听。五是图求表面,忽略实际。六是论资排辈。七是刻板印象。八是领导意志缺少民意。九是任人为派,任人为地。十是模式匹配,一刀切。

3、领导考察下属八种方法。一是直接面谈。二是随时观察。三是有意考验。四是依靠专家。五是考试测评。六是注重实际。七是实用考察。

4、领导者怎样对待“近臣”。近臣即身边人。注意:一是慎重选择,不能以亲故来取人。二是严格要求。三是平等待人。

(五)领导者激励下属的工作方法——惩罚并用

激励有方

1、领导者激励下属的十种方法。一是目标激励法。二是榜样激励法。三是褒奖激励法。四是数据激励法。五是反向激励法(加力反弹)。六是对活激励法。七是评比激励法。八是尊重支持激励法。九是民主评议激励法。十是集体荣誉激励法。

2、领导者怎样进行惩罚。有两种:纪律、经济惩罚。一是惩罚要准确无误。二是公正合理。三是从关心出发。四是以少为宜。五是要及时。

3、领导者表扬下属的要求。一是要真诚。二是要及时。三是要具体,言之有物。四是要如实。五是要多样。六是要适度。七是要看长处。

4、领导者批评下属的方法。一是直接批评。二是渐进批评法。三是商讨批评法。四是参照批评法。五是发问批评法。六是点名批评法(个别的、大会上要用)。七是暗示批评法。八是幽默批评法。九是集体批评法(增加压力)。十是触动批评法。对能正视自己的人可以用此法。不能乘人不备,不能搞突然袭击。

(六)搞好领导班子团结的工作方法——顾全大局

加强协调

1、正职如何处理好与副职的关系。一是全局与局部矛盾。二是会上决定与临时处理。三是听取意见,正确处理全面与片面的矛盾。四是处理荣誉功过不当的矛盾。五是调节副手纠纷产生矛盾。六是闻过则喜,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指出的缺点和错误。七是谦虚谨慎。八是注意层次,分清主次。

2、副职如何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一是摆正关系,主动配合正职。二是大胆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三是以事业为重,切忌争权夺利。四是注意顾全大局,注意横向协调。五是气势宽容,有容人之量。

3、抑制领导班子内部冲突的六种方法。一是要以冷制热。二是黄牌警告法,民主生活会。三是彼此推让法。四是坦诚综合法。五是自我补偿法。六是抑制法。

(七)领导者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协调关系

左右逢源

1、成功协调人际关系四个环节。一是尊重。二是了解。三是给予。四是索取。

2、下级与上级相处十条准则。一是认真听取上级的讲话,这是尊重领导的表现。二是讲话要简明扼要。三是多提供几种方案供选择。四是维护上级的声誉。五是乐观和富有信心。六是早上班,按时下班。七是信守诺言,不虚伪。八是了解和熟悉上级。九是不与上级过于亲热。

3、上级协调下属关系的九个要领。一是尊重。二是信任。三是体谅。四是鼓励。五是商量。六是帮助。七是冷静。八是体贴。九是带头。

4、化解与下属矛盾的八条法则。一是敢于主动承认错误。二是把隔阂消灭在萌芽之中。三是允许下属发泄委屈。四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五是战胜自己,不要刚愎自用。六是发现下属的优势潜力。七是排除自己的疾妒。八是严厉回击放荡行为。

(八)领导者提高领导效能的工作方法——各尽其职

事不躬亲

1、领导者要做领导者的事。抓大事,抓中心。

2、领导者怎样抓好中心的工作:中心带动全局。一是尊重中心工作的客观性。二是分清中心工作的差异性。三是掌握中心工作的可变性。四是对中心工作要抓紧。

3、领导者怎样做指示。一是用词准确。二是要完整。三是因人因时。四是正确途径下达,不要乱了层次。五是指示与督促检查相结合。

(九)领导者检查与指导工作的方法——检查指导

控制平衡

1、领导者怎样部署工作。一是任务和职务要相称。二是交待必须明确。三是与下属进行商量,征求意见。

2、领导者怎样检查工作。一是不要为了检查而检查。二是事先有充分的准备。三是检查要有标准。四是要搞好三个结合:跟踪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上下相结合,专门班子与领导检查相结合。五是既要当先生又要当学生。六是不要乱发议论。七是敢于批评和表扬,是非要清楚。八是防止主观性、片面性。九是在解决问题下功夫。

3、领导者怎样指导工作。一是目标指导。二是思想指导。三是政策指导。四是信息指导。五是方法指导。

(十)领导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方法——讲话得体

口吐莲花

1、现代领导者的语言表达特性。一是准确性。二是精炼性。三是忌生硬性。四是感召性。五是知识型。六是情感性。七是时代性。

2、如何提高领导者的讲话水平。一是目的明确,中心突出。二是精炼贴切,生龙活泼。三是看人讲话,有针对性。四是实事求是,言而有信,少说多干。

3、领导者即席讲话的语言艺术。一是内容专一。二是时间比较短,不能超过十分钟。三是富有创意。A、要有先声夺人,抓住听众。B、审时度势,具有针对性。C、语言精炼,具有概括性。言不在多,达意在理。D、真实诚肯,感情充沛。E、结尾美丽,回味无穷(豹头、熊腰,凤尾是写新闻稿的要求)。

第二部分

领导者的艺术

领导者艺术主要包括统筹艺术、授权艺术、激励艺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筹艺术

统筹艺术主要是指统筹全局的方法和艺术。统筹艺术的要点:

(一)通晓全局。

1、认识全局的相对性。

2、把握全局的有机联系。

3、认识全局的权威性。

(二)抓住中心。抓住中心就是抓住全行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中心工作,是统筹全局的基本方法。

(三)统筹兼顾。

1、统一旋律,步调一致。

2、有主有次,主次配合。总之,领导在运用统筹艺术时,既要注意全局,又要照顾局部;既要统筹,又不能统死;既要抓住中心,又不能放弃一般;既要注意统筹中的坚定性,又要有相应的灵活性。从当前看,要学会“两手抓”的统筹艺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封闭管理,另一手抓基础建设。即业务规范化和党建工作规范化。

二、授权艺术

(一)授权艺术的意义

1、有助于减轻领导的负担。

2、有助于增强全行的凝聚力和整体功能。

3、有助于锻炼下属的工作能力,弥补领导自身的某些不足。

(二)授权艺术的要点

1、把握授权时间的信号,紧握核心职权不撒手。

除了工作职责的核心或关键部分外,其他工作都可以授权。凡是下属能够同样做好甚至能够做得更好的工作都可以授权。

2、做好授权的准备。

一是要确定接受授权的最佳人选。二是通常属于授权应做先考虑的人选: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者,不徇私情的忠实者,勇于创新的开拓者,遇到困难或危机既坚强又富有智慧的人,善于独立处理问题的人,乐于团结协作的人等等。

3、采取相应授权形式,甚至举行相应的授权仪式。一般采用“红头文件”授权形式,授权的仪式一般是召开相应会议正式宣布。

4、掌握有效的控制方法

授权是自上而下逐级开展的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下一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参与人员少,下级参与人员多,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

三、激励艺术

(一)激励艺术的意义

1、可以使职工认识自我价值,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

2、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起到导向作用。

3、可以形成竞争氛围,保证领导目标的实现。

(二)激励艺术的要点

1、精神激励艺术 ①

目标激励 ②

荣誉激励 ③

情感激励

2、物质激励艺术

价值形态的奖配补,如提高职工工资,给予增发奖金 ②

实物配补

四、交流艺术

(一)认真掌握好领导干部的沟通交流交流协调的方法。

在工作中,我们要结合自己工作特点,建立有效工作沟通交流的基本流程:一要确定告诉别人的是什么信息;二要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了信息;三要对方给出一个明确的理解信息,最好是让对方把理解的意思用不同方式反馈回来,以进行验证;四是对方在理解了信息之后,是否认同,是否接受这个信息(比如一项工作),如果接受,就需要给出一个承诺,比如什么时间完成,让工作进展有一个相对的可控性;五要在接近任务完成日期的时候提醒对方,让对方知道完成任务的时间快到了;六是在完成日期那一天不管对方是否完成了任务,都要给相关人员一个汇报总结,即包括对方当事人,也包括自己的上级,对方的上级及其他人员。如果对方完成了任务,就要表示感谢;如果未完成,就要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上级和对方的上级,把事情的原委写清楚,并对接下来如何做提出建议,更利用工作。由此就引出了沟通交流协调的方法问题。

1、与上级沟通交流。与上级沟通交流时,应注意事先整理好要谈的话题,并选择好沟通交流的时机;沟通交流过程中,要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与上级意见不同时,要尊重上级做出的决定,并积极执行;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后,要及时作汇报。

2、在工作执行中的沟通交流。首先要尊重指令传播环节,切记不要越级或绕过上级去报告工作,要遵循指挥—汇报链;其次要遵循行政执行的一般程序,即接受任务、分析并拿出办法、实施并办理、总结并反馈。同时要注意,不要加入到说三道四和流言蜚语中去;要直接与他人沟通交流;冲突时,焦点要针对问题,而不是个人;当处于错误的情况时,千万不要试图顽固到底,而要向人致歉以结束争论;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3、与下属或群众沟通交流。可以采用“和缓”的交流方法。安排和检查下属的工作是职能之一,但我们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们知道,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作为下属,他们更有这种需要。领导习惯于采用命令的方式安排下属的工作,习惯于采用斥责的方式批评下属的工作,这都是非常有害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尽量“淡化”上下级差别,采用“建议”或“安排”的口吻来安排工作一定会比“命令”更有效;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来指出下属的过失或不足一定会比“斥责”更管用。有些人担心自己的“威信”会不会因为自己这种“和缓”的交流方式而变得“荡然无存”,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恰恰相反,您的下属只会越来越尊敬您。

(二)灵活运用好沟通交流协调的技巧艺术。

1、注意场合,选择时机,事半功倍。

与领导干部沟通交流,要注意场所、选择时机。注重方法的变通,方法正确才能减弱或者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要根据领导干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个性而采取适当的沟通交流方法,因人因事地而用:(1)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的方式;(2)旁敲侧击,暗示下属;(3)转移注意,在谈笑之中让下属明白你的意思。避免直接的对立面,好让别人接受。

2、坦诚相待,冷静谦和,切忌急躁。

在工作中,下属要赢得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坦诚谦虚。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对领导保密或隐埋,要以开放而坦率的态度与领导交往,这样领导才觉得你可以信赖,他才能以一种真心交流的态度与你相处。

作为领导,应该降低自己的姿态,真诚谦虚,不要以先知者和必胜者的心理自居,不要老是一副严厉的面孔,用一种朋友间沟通交流的平等心态去和下属沟通交流。

3、了解内心,发挥人缘和情感作用。

不管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作风和习惯。对对方有个清楚的了解,是为了运用心理学规律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处理上下级关系,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种最深切的秉性,就是被人尊重的渴望。与人交往时要永远记住,人都希望别人恭维他、赞扬他。你要找出领导干部的优点和长处,在适当的时候给别人诚实而真挚的尊重。

4、主动沟通交流,加强互动,合理处理下属的合理需求。

平时多关心同事,正式场合的交流能够了解的更多的是下属的工作情况,多安排非正式的沟通交流渠道:闲聊、联欢会、内部活动等互动活动。与人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要知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人交谈时,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倾听胜过长篇大论;别探听别人的私事,无意中知道了,也要放在心里当成秘密;别人的赞美好比香水,闻闻可以,若当了真,喝下去可就惨了;坦然承认别人指出你的不足,这样,他们只会更尊重你而不是轻视你;当朋友悲伤失意时,一定要靠近一些,而朋友高兴得意时,不妨稍微离开一点;与人同行,不要走得太快,不要离得太近,给别人一些进退的空间。建立直接上报的渠道开辟表达需求的空间,满足合理需求,应该让下属看到你的办事效率,增强下属单位的信任,在做出分析后,尽快满足下属的合理需求。

5、均衡关系,着重劝慰,团结为上。

与上级沟通交流的意义在于工作上能得到正常的支持,遇上困难能得到帮助和化解,个人价值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只有相互支持和良好合作才利于搞好工作,至少不能让上级整治下级给小鞋穿;与下级沟通交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调动下级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能力实现目标,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实现组织系统的最佳效能。

与上级沟通交流协调时,应该服从而不盲从,尊重而不奉迎,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尽职做好本职工作而不越位,在上级之间保持中立等距离外交,一样的支持、服从、对待。

与下级沟通交流协调时,应该以人为本、做好服务,要注意拉大能力距离而缩小感情距离,大事要讲原则,小事要讲风格。

正职与副职沟通交流协调时,应该授权、放权、不越权,支持、依靠、不撒手,关心、揽过,不逶过。正确对待领导、下属和自己。我想自己作为副职,上有领导下有员工,更需要正确地对待领导、下属和自己。我们需要“敬以向上”、“宽以对下”、“严以律己”。“敬以向上”是需要我们尊敬自己的领导,但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宽以对下”是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下属宽容,但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严以律己”是需要我们对自己要求严格,但不是只讲奉献不要回报。当部门、个人利益与总体利益有冲突时,我们需要优先考虑总体的利益;当同级部门有困难时,我们需要主动地予以支持,因为“助人实际上就是助己”;当个人利益与下属利益有冲突时,我们需要优先考虑下属的利益。那么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沟通交流协调才能成功。

五、开会艺术

考查历史,我们发现:自从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人类就已经有了会议。在针对不同对象的各种管理程序中,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依赖会议来辅助实现其管理功效。

计划——必须通过开会,来集思广益,形成最优化的计划; 组织——必须通过开会,来明确机构的职、权、利关系; 指挥——必须通过开会,才能进行具体的任务布置; 协调——必须通过开会,才能弥合分歧,纠正偏差; 控制——也必须通过开会,才能全面、系统地贯彻。

领导的其它职能,也经常需要通过会议才能完成。因此,会议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花功夫来检讨自己的开会技巧,提升自己的开会效率,以及培养下属的开会艺术。在许多企业当中,我们发现:许多会议形存实亡,浪费了企业管理的宝贵时间。

掌握正确的开会技巧,是做好领导管理工作的基本功。随着企业员工人数的增长,在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中,通过开会来提升管理效率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调查,企业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总经理,其中70%的时间是主持或参加各种会议。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不懂开会的领导者,决不会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认为:懂开会的领导就是好领导;因为,开好会议是当好领导的必要、而非充分的前提条件。

(一)会议的功能 会议有以下六项功能:

1、信息沟通:通过会议,可以传达上级的意图,公布企业整体状况,了解下属工作情况,明了下属思想情绪状态,及沟通其它信息。

2、生成方案:通过会议的研究讨论活动,可以产生解决问题或展开行动的方案。

3、统一思想:通过会议,可以融合各种不同的见解,达成一致的思想,以指导组织的各个部分,在核心思想指导下协调一致地行动,增强了组织的协调性。

4、产生权威:通过会议形成的决议,常常比单纯的行政命令更具权威性。因为,会议决议含有民主的成份、集体的智慧;反对会议决议,一定程度上就是和众人作对。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就比一份单纯的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强烈。

5、地位象征: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许多人认为,参加会议越多,表示社会地位越高;因此,会议也成为一种地位象征、待遇象征。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之所以反对某项方案,小部分原因是他认为方案本身有漏洞,而绝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请他参加会议,感到自己的地位与尊严受到了藐视。

6、调节情绪:有些会议并无太多的日常管理实质内容,而纯粹是通过会议来调节与会者的情绪与心态,为某种特定的管理需求服务。例如,誓师大会、保险公司对推销员开的早会(许多保险公司通过给推销员开早会,来安慰失败者,鼓励成功者,激励拼搏、振奋精神)、干部任命会议。

(二)主持布置任务会议的技巧

1、布置任务的会议,是最常见的会议之一。布置任务会议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下属的工作效率。未经专门训练的管理干部,在布置任务的会议上,常会犯一些原则性错误。

2、我们主持布置任务的会议,必须注意的“四原则”,即人,责任一定要指派到具体的人身上,并且,一件事一个人负责;时间,必须明确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除非不言自明;标准,必须明确完成任务的达标要求,并且,极具可操作性;检查,要营造——上级会随机监督、检查的气氛。对于四原则,我们结合事例来进行一番分析。

3、责任一定要指派到具体的人身上,并且,一件事一个人负责。

4、一般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除非不言自明。作为领导者,是否养成布置任务的同时限定完成任务时间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下属的工作效率。研究统计表明,领导者养成给下属“限定完成任务时间”的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0%~50%。如果,没有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大多数下属“天然地”具有拖延任务的倾向;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把完成任务的时间,拖沓得遥遥无期。

给下属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必须告知明确的、数值量化的时间概念;禁止出现以下这些模糊的时间概念:越快越好、尽快完成、尽最快的速度完成„„等等。须知:所谓越快越好之类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比如三小时、一天、二周、三个月,都可以划入越快越好的范畴。如果领导无法提供准确的时间限制,也必须预测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范围。也许这个预测的时间范围存在数值上的误差。但是,比“越快越好”更能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5、明确完成任务的达标要求,并且极具可操作性;很多领导者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自己明白任务的优劣标准,下属也自然会不言自明。但是,调查发现:大多数下属并不能准确地掌握上级的意图;这导致任务完成的绩效,与领导的期望值相距甚远,甚至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告诉下属完成任务的优劣标准,必须是可操作性的标准;有的领导告诉下属:一定要做好、效果要好、只能干好不能干砸、一定要让我满意、要有用„„等等,这些标准都属于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标准;因为上述的每一个标准,都可以引发出多种角度、因而也是多种标准的理解。所以,领导者在布置任务时,必须要避免使用语言、词汇的广义性与不确定性。

6、要营造上级会随机监督、检查的气氛。

领导者完成任务布置以后,同时必须让部下感到:领导会随时亲临现场、检查任务的执行进度。如果部下认为:这位领导布置任务,是“前布置后忘记”,并且,肯定不会来检查进展情况,那么,部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偷工减料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了。

所谓”气氛”,就是部下感觉到上级亲临现场检查工作进度,仅仅是一种“可能”,是对员工的一种心态压力;同时,将这种检查定位为一种“可能”、一种压力气氛,还有利于领导者根据自身的日常工作安排,以及对执行任务的部下信任度,决定是否真的亲临检查。当然,形成并维持这种气氛,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有选择地抽查下属的工作,以对全体执行者起到警示作用。

(三)主持讨论会的技巧

所谓讨论会,就是通过开会讨论的形式,求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讨论会是管理工作当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善于主持讨论会的领导者,能够获得尽量多、尽量全面、尽量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议和方法;不善于主持讨论会的领导者,往往不能从集体的智慧中吸取有益的成份,需要做出决策时,也往往是孤家寡人、闭门造车,结果,或异想天开、盲目冲动,或畏头缩脑、妄自菲薄。

主持讨论会的原则,有以下十个方面。

1、主题复杂的讨论会,要提前将议题通告参加会议者,以免讨论缺乏深刻。只有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让与会者对复杂的议题,形成并发表比较深刻的见解。如果临到会议召开时,才将需要慎重考虑的复杂议题提交与会者讨论,通常导致讨论结果流于肤浅,云山雾海而没有结果。

2、营造或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严肃的会议气氛,会抑制与会者的创新思维。因此,召开讨论会的地点,应该选择比较宽松的环境。在开会之前,主持者也应该率先引发一些愉悦心情的话题,发布一些令人鼓舞的讯息,然后,自然而然地转入主题,并激励与会者畅所欲言、坦诚直言。

3、持不要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

首先,讨论会的主持人一般即是领导者。领导者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为会议议题定下基调,限制与会者的思维空间,压抑大家的创新欲望;因为,下属或员工提出与领导者不同的见解,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对领导者能力的怀疑、甚至否定。如此心态和情绪的产生,将导致百家争鸣的讨论会,演变成领导者的独角戏;于是,原本可以博采众长的优秀方案,却在与会者的一致沉默当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次,领导者也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领导者以引发讨论为动议而首先发表的见解,往往布满漏洞;他的见解通常成为与会者内心批判的众矢之的。这种批判心态的深入与扩大,往往引发与会者窃窃私语:“瞧,我们这位领导真是个糊涂蛋,又出馊主意了”;其结果,必然导致领导者形象受到损伤。

如果,领导者处于讨论会尾段发言——将自己对他人观点的认同标准,隐含在总结、补充、修正正反两方面意见的过程中——则必然是最完整、最全面、漏洞最少的发言;这对提高领导的威信大有好处。

那么,作为主持人的领导者其“开场白”应该如何措辞呢?

领导者的“开场白”应该激励大家畅所欲言,阐述清楚会议的目的、背景,以及前期工作总结;在表述以上所有内容时,必须摒弃对讨论主题隐含态度倾向,坚决不能在一字半句当中,提供下属揣摩领导者态度倾向的依据。唯此,才可确保讨论结论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

4、对于好的建议应鼓励,质量不高的建议不能批评。

每位下属,在提出自己建议之前,都是认为自己的建议是有效的,并且,下属并不能确切地预知上级对自己的建议的反应。如果,对于质量不高的建议予以批评,就会堵塞言路,使人不敢发言。因为,下属会认为:“我的发言,说不定会招致批评,何必自讨没趣,还是不发言为妙”。因此,主持者对于质量欠佳的建议予以批评、指正、纠偏,绝对是一个坏习惯;有这样坏习惯的主持者,是开不好讨论会的。

正确的方法是:听到了好的建议,主持者应该通过口头表扬、点头致意、满面笑容、追问细则等行为,来鼓励发言者继续发言。对于所听到的、质量欠佳的主意,只须装作没听见就可以了。

当然,有的人提出坏建议,其动议不是由于思维方法不同或能力问题,而是故意捣乱,那么,就必须予以批评。

5、在讨论会中,常常出现小事情占据大时间的情况,主持者要尽力消除这种弊端。

6、参加讨论会的人数不能太多,控制在5~10人为宜 讨论会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发言的真实性与参加会议的人数成反比。参加会议的人数越多,发言者的顾忌就越多。只要会议的参加人数超过了十几人,发言者难免采用“官话”、“套话”来表述,其观点也就会变得冠冕堂皇、似是而非了。因此,参与讨论会的人不能太多;否则,根本不能得到切实有用的东西。

但是,如果认为“参加讨论会的人越少越好”,那么,人数太少也无法激发起活跃的气氛,阻碍了新思想的产生。讨论会人数以5~10人为宜。

7、开讨论会应有结论

主持者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应对讨论进行状况有明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应尽可能综合了各方面合理成份;用张三的意见,加强李四的意见,用王二的意见,补充麻子的意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没有结论的会议,等于没有开会。如果,一次会议不能做出整体结论,也必须做个阶段性的小结,使得会议的成果有具体的体现。

8、有了结论以后,应把任务分摊给具体的人。按照布置任务的程序进行操作。上述,就是主持讨论会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我们把讨论会常见的错误编成四句顺口溜:

会而不议:开了会却走了题;

议而不决:开了会虽没有走题,但也没有结论;

决而不行:开了会虽然有结论,但没有把任务分摊到具体的人身上;

行而无果:任务虽然分摊到了具体的人身上,但是,却没有效果;原因是,没有去检查。

篇2:如何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

基层领导者的地位作用都是重要的,他的素质、经验、智慧、人格和决策能力,决定着一个单位的荣辱与兴衰。许多单位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也领导者、败也领导者。

领导能力提高

一、必须提高决策的谋略能力。

深谋远虑属于谋略策划范畴,是对领导全局工作的长远规划。提高对上级检察机关决策的科学理解能力,是一个基层院的领导者战略头脑的高层次,它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决策方面和工作好坏的政策界限等。所以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应该在把握上级决策的基础上,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制定本单位检察工作的突破口,这是一把手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基层领导者必须练的基本功。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基层领导者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决策的关键人物,必须具备较高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能事事依赖上级,也不能照葫芦画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拿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工作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的单位的经验也要防止生搬硬套,做到善于移植,形成自身特色。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独立思考,独立运筹,看准的问题及时决策,对以往,或者是前任领导的决策,发现与现实有偏差时要及时修正,防止失策造成损失。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思维的创造性,在改革的大潮推动下,检察工作瞬息万变。决策的特点是:随机因素比较多,变化快,决策的层次化空前复杂,这就要求决策人必须有创新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接触新事物,涉足新领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检察工作如何和世界接轨,将面临许多预测不到的新问题,有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决策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思维的综合性,基层检察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宽,必须考虑各种情况,养成综合性、多向性,思维的习惯,开阔思维视野学会从客观上把握全局,分析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到统筹兼顾,防止漏洞。又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把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静态思维和动向思维,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结合起来,把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综合比较,把局部和全局共性和个性等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思维;把另散的思维成果,加工成为揭示事物本质,简明扼要的结论,提高综合思维、全面思考问题和在复杂工作中的决策能力。

练好基本功要集思广益,注重调查,精通业务,提高对本单位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设计能力,这就要求准确的把握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发展趋势,全体干警的承受能力,紧紧抓住关系本单位工作进度的关键问题进行设计,要严格按决策程序,依靠集体智慧。

领导能力提高

二、必须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能力。

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班子之所以对正确的意见集中不了,对本级分歧意见统一不了,错误认识纠正不了;并非都是领导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导者在领导层和干警心目中的威望不高,这种因不信其人而否其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领导者在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对决策能力有很大影响。

1、做表帅给人以敬佩感。一项决策做出以后,总要有各方面的支持和谅解,总要有许多人去执行,让全体干警对所作出决策持积极态度,是决策成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领导者要以其言正身,说的做的都要为部属作表帅,时刻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如果在处理一个人、一件事上不谨慎就可能在领导和群众面前丧失威信,没有威信,谈何决策能力,提高决策能力必须使群众对领导者有敬佩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落实决策才能有可靠的基础保证。

2、积极进取增长才干给人以信赖感。一般情况下,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与自身的学识才干成正比。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给基层领导者提出一个如何改善知识结构,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的问题。要经常想到自己知识水平与职务需要还有差距,以激发自己求知若渴之感,还要想到机关和广大干警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水涨船高”就有被“群众知识之水”淹没的危险,正确的决策首先需要领导者的知识化,只有领导知识功底雄厚,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决策能力。

3、作风民主严以律己给人以舒畅感。事实说明一个唯我高明,独断专行,文过饰非,妨贤忌能的领导者,是不可能正确发挥集体领导决策作用的,解决好这个问题,基层领导得必须讲信任,始终不喻的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原则。凡属重大决策都是考验领导班子集体智能的一场“团结赛”。每个领导成员对决策问题的智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都可能给正确决策丢失分数。所以在决策论证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不搞个人说了算,只有这样决策才能体现群体意志,才能有号召力。周正业老师,领导力管理专家。团队建设专家南京师大文学学士、法学硕士。上海交大客座教授,历任美资跨国公司高级经理。欧洲最大培训公司合作讲师。现任天下伐谋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营销学院执行院长。严以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敢于推功揽过。在荣誉面前要做到不伸手,在失误面前要主动承担责任。这样能够形成一个思想放的开,互相信任,心情舒畅的领导整体,为正确决策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

领导能力提高

三、必须有工作上的创新能力。

决策是以改变现状为前提的,它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就没有决策,提高基层领导的创新能力是与提高决策能力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问题,应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

1、要弄清求实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把创新建立在讲科学、求实效的基础上。由于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在对求实与创新的理解上,往往有片面性、简单化的倾向;讲求实,往往因循守旧,不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工作措施;讲创新,有时注重在形式上做文章,不重实效。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弄清二者的辩证关系;求实意在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工作效率和实效;创新就是发展。在务实的基础上摸清规律,用新思想,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各执一端,不坚持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的精神去务实,就失去了各自的生命力。

2、注重调查研究善于从广大群众中吸取营养。投身于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提高领导者

决策能力的源泉,决策者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通过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观点接近正确决策。调查研究是决策准备阶段的基础工作,调查研究的功夫不下如何,从根本上制约着决策的精度和质量。基层领导者必须坚持把决策的重心放在深人群众和调查研究上。

篇3: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

关键词:政工干部,领导,能力

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 政工干部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 他们的工作绩效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上, 因此可以说, 政工干部是一个单位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和指挥者, 政工干部是实现单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协调的重要“调和剂”, 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当前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 政工干部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 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政工工作经验, 认为从以下几点出发, 才能真正提高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

一、提高对政工工作的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其他务实的工作, 它会随着工作客体的不同而变换工作方法, 即使是同一客体, 也会随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 应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无形的工作, 但它也是有规律可循, 且不是孤立的。它通过企业的经济活动而穿插在各个管理环节中, 结合各种管理手段, 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但现在有不少领导只考察政工干部的文字报道工作, 而不注重实际工作效能, 这是不全面的, 也不利于政工人才的培养。

二、深刻认识政工干部的领导职能

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包括决策、用人、指挥、协调和激励等方面, 这些都是政工干部需要把握的内容, 但并非事事需要政工领导亲自来做, 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应一一授权给下属各级工作人员去执行。而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应着重把握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事情。然而, 一些政工干部不能分清主次, 没有将各项工作内容授权给下属员工, 而是亲力亲为, 这样的工作效率反而很低, 不但不利于提高其他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不利于政工人才的锻炼的培养, 还会对自身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政工干部在处理工作内容的时候建议应着重考虑以下内容, 如这些工作可否取消, 可否与其他工作合并处理, 可否使用更简捷的办法等等。如此一来, 即可明确划分事情的主次, 将可忽略的事情去掉, 着重于重要的工作内容, 并可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处理, 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负担的减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为政工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筹划重要事务, 从而真正发挥领导的作用。

三、充分意识到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素质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良好基石。发电企业要全面科学地发展, 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政工干部而言, 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 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例如有的单位政工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往往过高或过低, 政工人才数量较少, 质量不高, 且往往得不到企业领导应有的重视。有不少政工干部是从其他岗位刚刚转型过来的, 半路出家导致工作经验不丰富, 处理问题的手段较单一。还有的政工干部对自身职业定位存在偏差,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敬业精神不强。针对此问题, 佛山电建集团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例如“强素质、爱岗位、敬职业”等相关教育, 促进政工干部队伍充分意识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识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是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 从思想到行动、由内而外地提高自身素质, 全面加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健康长远的发展。

四、提高政工干部与下属沟通的艺术

政工干部在工作时, 必须将自身的感受、决策信息传递给下属, 从而影响下属的工作行为, 同时, 政工干部还必须鼓励下属向政工干部反映工作生活的难处、意见等, 实现双方的双向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的实现也是政工干部沟通艺术的体现, 有些政工干部通过相关的文件、报告、以及会议、电话, 甚至面对面的会谈的方式, 效果甚好。而有些政工干部在与下属沟通时, 往往思想不集中、左顾右盼, 表现得非常不耐烦, 其结果不但不能了解下属的想法和感受, 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信任, 甚至会引起双方的冲突和隔阂, 影响双方的有效沟通。

当然, 在双向沟通中, 还会遇到其他困难, 但是只要政工干部能很好的应用沟通的艺术,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沟通效果。比如政工干部在与下属进行对话时, 对其观点即使不相信, 也要用真心和耐心去倾听, 对下属察言观色, 探听对方的内心想法。同时, 在沟通过程中, 要尊重对方, 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 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消除下属的抵触情绪, 走进下属的内心世界, 鼓励下属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在沟通过程中, 政工干部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 善于总结和抓中下属的谈话重点。在下属提出自己的建议时, 政工干部要谦虚谨慎,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 对他们的意见进行谨慎处理, 征求其他人员的意见后, 再负责任地予以解答。此外, 政工干部在工作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控制自身的情绪, 不能将私人情绪带入工作中, 导致下属的不满。

五、结语

综上所述, 要做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 就必须提高对政工工作的认识, 深刻认识政工干部的领导职能, 充分意识到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政工干部与下属沟通的艺术等, 从而提高政工干部的领导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决策、用人、指挥、协调与激励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雷虹.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J].北方经贸, 2010, (3) :15

篇4:浅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行为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因为领导干部的行为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执政水平。领导的行为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行情商修养是领导干部提高行为能力的保证,加强个人素质培养是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基础,重视周边环境是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条件。

关键词:领导干部;行为能力;情商修养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许秀兰(1965-),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钻技一公司信息培训中心党办主任、政工师,研究方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作为党的各项政策的执行者,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执政水平,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行为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认为,能力是个体社会人成功地完成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凡从事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或工作)的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担任着各种领导责任的人也不会例外。影响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因素很多,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

一、进行情商修养是领导干部提高行为能力的保证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个体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智商因素,个体的智商高则其行为能力强。而现代最新研究发现,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情商主宰人生可有80%的作用,智商对人生则仅有20%的影响。这也就是智商高的人往往事业无成,而智力平庸的人却表现非凡的主要原因。所谓情商(EQ),是“情感智商”(情绪智力)的简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把握自己的能力和感知他人的能力。情商作为主观存在,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提高情商修养。

1.自我激励能力。所谓“自我激励”,是指振奋精神,自我进行激发鼓励。作为现代社会的领导者,应当不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下,都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激发鼓励自己不断奋进。一般说来,领导者的境遇不外乎有三种情况:佳境—条件优越、“高人一等”、备受推崇;顺境—条件一般、“饱食终日”、无甚烦恼;逆境—遭遇失败、面对挫折、内心受伤。领导者的“自我激励能力”也应相对有三种主要反映:在佳境中,防止因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走向错误;在顺境中,防止因无所用心、不思进取、混天过日而遭遇失败;在逆境中,防止因悲观愤懑、浮躁冲动、消极颓废而丧失人格。

2.承受挫折能力。所谓挫折,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实践活动过程中,遭遇困难和阻碍或是失利和失败之后的一种情绪感受。所谓“承受挫折能力”,是指领导者对情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心理学家说:“所有成功的故事都伴随着一些失败的故事,两者唯一的不同在于,那些最终成功的人们能在每次失败之后都重新站起来。”这就印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那句俗话,既说明了承受挫折的必然性,又说明了具备承受挫折能力的必要性及重┮性。

3.揣摩他人内心情感能力。所谓“揣摩”,指的是对自身以外的事物(包括人和事)的推测、估量、估计、判断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揣摩虽然是一种心理推测,但绝对不是瞎猜、不是臆断,而是必须以良好心态为基础、以实践经验为依据、以认真分析思考为前提。可以说,能否比较全面、客观和准确地揣摩他人内心情感(或者是事物发展趋向),是现代领导者必需的一种基本功。由于现代领导者面对的生活工作环境复杂多样,面对的人(包括上司、下级、群众等)形形色色,因此研究人、分析人、认识人、判断人,并针对不同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对现代领导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4.人际沟通能力。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的、发展的联系过程。领导者作为面对社会大众且具有相当社会责任的人,其人际交往更为繁杂。而这种人与人的联系能力,一般体现在领导者与自身以外的人(包括家人、亲属、同事、上级、下级、群众等等)进行交流时的语言、态度及其方式上。它能够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一个领导者的内在修养水平和文明道德水准。领导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一是人际交往深刻有益,即与交往对象沟通过程是高层次、高质量、积极有益的,让人产生“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二是不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沟通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等状态;三是沟通交流时语言和态度体现出真实、信任、诚意、谦和;四是交往是出于工作或心理的需要,而非出于相互利用甚至贪占他人利益的需要。

5.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所谓“人际关系调整”,是指领导者为适应领导工作需要而对人际关系所作的妥善协调、调配或整顿的过程。这里的协调大致包括:既要协调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又要协调处理好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种矛盾关系;既要协调处理好自身与社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又要协调处理好不同地方或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二、加强个人素质培养是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基础

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高低还取决于个人素质及工作作风,作为领导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个人素质培养。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指人作为一个政治角色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义务和所享受的政治权利的理解、把握及见诸行动等情况的总和。它包括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技能、政治责任能力等内容。对于领导者来说,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比其他任何领导素质都重要。这是因为政治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的性质和方向,决定领导者站在什么立场、为什么目标、为什么对象而使用领导权力及各种领导资源,具有鲜明的倾向性、政策性和阶级性,关系到领导权力掌握在什么人、什么阶级的手中以及为谁服务等根本性问题,是领导者的核心领导素质和灵魂。

2.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领导者的根本领导素质,主要包括领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生活道德等内容。领导者的道德素质高不高,对领导能力影响极大。确保不了道德素质的质量和品位,就会使领导者个人乃至整个领导集团、整个上层建筑都迅速走向腐朽没落和崩溃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其他领导素质(如能力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如何优秀都不能挽回其覆亡的命运,不需要外力攻击,就可能因为道德问题而自我毁于一旦。

3.科学知识素质。现代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的科学知识: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从事领导工作;熟悉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学习和掌握现代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密切关注和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新发展和新动向;了解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世界史和中国史。现代领导者要努力使自己的科学知识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领导者的知识和智慧在领导活动中的体现。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通常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科学决策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协调关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能力是人生的最重要工具,也是领导的最重要工具。一般人生所应具备的能力领导者应该具备,一般人生不必具备的能力领导者也要具备。这就是说,领导者的能力应是最全面最发达的。

三、重视周边环境是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的条件

领导干部的行为能力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就某些方面而言,周边环境有时对领导干部的影响不容忽视。

1.上级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前提。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是各级领导者实施有效领导的政治环境,更是下级领导者实施有效领导的根本性环境之一,是下级领导者沿着正确方向和轨道实施有效领导的决定性前提。正基于此,毛泽东同志作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论断。实践证明,它的确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基本前提。所以,各级各类领导者在作决策、下指示时,应该特别慎重,保证其正确性和明确性。作为下级领导者,应对上级的决策、指示作深刻理解,正确领会,并结合单位实际,创造性加以运用、贯彻,使之得到实现。

2.上级的信任、支持是实施有效领导的保证。任何一位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从而赢得上级的信任。深得上级的信任,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而且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在目前的干部管理体制下,下级领导纵然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丰富的领导经验、较强的组织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但如果得不到上级领导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他的职责就不能很好地履行,他的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当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没有搞上去时,上级领导仅仅在下级领导身上找原因是不公正的,动辄给下级领导下“素质差”、“能力不强”的结论也是不可取的,而应看看上级领导给了下级领导多大的权力,是否为其创造了一个履行职责的宽松环境,是否帮助其解决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下属的高素质及其理解、支持是领导者有效发挥能力的基础。最终接受并实施领导意图,而且发挥出创造性的,是下级的广大干部群众。所以,我们讲领导行为能力,虽然是从领导角度而言,实际上万万不可忽略了下级的努力和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还要注重下属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4.外部机遇对领导行为也会产生影响。这里的外部机遇,对领导者而言是指重要的工作机遇,它主要指领导者在成长道路上偶然出现的可能导致某种事业成功或个人脱颖而出的有利的工作机会。如比较明显的上岗机遇、组织上的适时重用、上级主要领导的赏识、一把手空缺给副手挑重担的机会、上级领导选调干部的机会、重大场合的表现机会、艰苦工作环境的锻炼机会、处理复杂的突发事件表现才能的机会等等,都是领导者得以脱颖而出,表现出非凡能力的有利时机。工作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每个领导干部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抓住机遇,时刻把握能够为自己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和锻炼提高的机会。

提高领导干部行为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宽广的命题。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优秀领导者既要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敏锐,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人才。

篇5:浅谈如何提高领导能力

来源: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特检中心时间:2011年12月19日14:16

编 辑:

一、注重自我修炼,切实增强“三种意识”

事业要发展,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是各项决策、决定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其领导水平和对全局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当前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切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强自我修炼,自觉强化自身领导能力建设。

(一)增强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特种设备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个充满危险、充满挑战的特殊行业,倍受社会关注。长期以来,特检工作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但是,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仍然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谋全局?这就要求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实践。要站在重庆经济发展、质监事业发展、特检事业发展的高度,积极开展履行职责,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行为,切实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的思想,在科学发展的平台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安全把关与优质服务的关系,谋求与社会经济同步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夯实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深入地把质量、管理、业务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进一步提高中心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增强责任意识。安全责任意识是搞好特检工作的灵魂,集中表现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认清特检事业的发展规律,把特种设备安全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中去思考,不断增强自身的领导能力,恪尽职守,做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积极向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把促进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确保一方平安。要做到:一是认真履职,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规范工作行为,要研究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的具体措施,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查;三是要勇于负责,不回避责任,更不能逃避责任。要全力防止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事故,也要理性地对待,科学地认识,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处理,珍视用血和生命换回的教训。

(三)增强效能意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其精髓就是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突出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要永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成果,必须增强效能意识,继续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部署安排,继续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拿出不解决问题不罢手、不健全制度不松劲、不见到效果不回头的决心和信心,积极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着力在处理好把关与服务的关系上下功夫,狠抓业务工作、质量控制、服务绩效的效能,既要注重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飞跃,坚决摒弃一阵风、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思想,坚持不懈地将提高效能作为“永续工程”、“一种常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要持之以恒地按“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要求抓整改抓落实,使工作效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重庆社会经

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注重自我塑造,着力加强“三个建设”

领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一个只知埋头苦干而不顾团队的领导,绝不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因此,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三个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

(一)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事业的发展程度。要从思想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增强执政兴国的大局意识;紧紧围绕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群众观教育,增强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紧紧围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开展时代观教育,增强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具有突出的推动作用。要从组织上不断注入新活力,切实抓好职工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坚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加强领导班子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要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靠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要坚持选好人、用好人,选拔使用政治上靠得住、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从作风上不断注入新活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办实事,求实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经常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多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推动事业发展。要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办事,清清白白做人,在工作中率先垂范,在生活上以身作则,在学习上争当标杆,充分发挥模范和示范作用,树立作风正派、求真务实的特检领导干部形象。

三、注重自我调节,逐步提高“三种能力”

当今社会,领导干部不再是简单的签个字,开个会了,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而领导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提高领导能力,需要提高决策、执行和管理三种能力,这是时代和发展的要求。

(一)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科学的决策是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和善于集思广益。一是要调查研究。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坚持蹲点调查,学会“解剖麻雀”,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坚决反对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善于啃硬骨头,选择“老大难”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摸索到规律性的东西,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要集思广益。领导干部要善于总揽、不要独揽,要善于决断、不要盲断,凡是涉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决议,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必须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虚心听取大家意见,在吸纳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再做出决定。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二)提高全员执行能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体现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提高执行能力,必须全面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办事,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大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靠文化引导职工、约束职工,在内部形成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不折不扣、优质高效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要严格落实执行责任制,制定详尽可行的工作计划,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执行落实责任体系。要切实增强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严禁推诿扯皮的行为,杜绝“各扫门前雪、不管瓦上霜”的现象,强化沟通交流,加强团结协作,切实提高全员整体执行能力。

(三)提高机构管理能力。强化内部管理有助于规范工作行为、提高管理水平,能增强领导干部掌控全局的能力。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工作监督,严格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财务管理、业务工作、质量管理、工程招投标和大宗物资采购等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监督,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苗头性和倾向性的东西,把监督贯穿到特检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服务促管理,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工作,建立新型的管理服务型检验体系。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加强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及时搞好交流沟通,形成监督合力,完善监督体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领导管理能力和对全局的控制能力。

篇6:如何提高企业高管的领导能力

(一)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要具备以下几点:

1、管理者一般要学习管理方面的必要技能。

2、关注中心点是关注员工所处的生理、心理、工作环境的状态。

3、管理者以高瞻远瞩的角度视察环境。

4、对组织的流程改进与调整、修正、诊断起指导作用。

5、要处理比较复杂的管理事务,在工作任务中招扮演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6、通过洞察力以发现各种事件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7、管理重心关注效率,以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8、权威性来自于管理职位与所拥有的权限。

9、遵从企业组织的目标。

10、内省性与思维性主要以现时的观点看问题。

11、通常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主要角度是方式方法。

(二)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要具备的条件

1、与生俱来就拥有能起管理作用的一些领导特质。

2、关注中心点是把员工们带到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高度。

3、管理者以激情与言行来激励员工,影响员工。

4、在组织中认别人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并对员工们的工作表现进行认可。

5、处理问题的焦点是放在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的事件中,以作正确的决策与决断。

6、在决策中是制定者的身份。

7、以榜样性的言行举止来赢得员工们与利益相关者们的尊重。

8、是组织游戏规则的创造者,主要以建立新的标准为主。内省性与思维性主要以未来的观点看问题。

9、通常是做正确的事,主要角度是事情与事务。

三、如何在管理中提升领导能力

通过选择领导风格来提升领导能力。领导风格主要看当领导者是任务导向还是员工导向。把领导风格按任务导向与员工导向分为四类;一类是高度关注任务,也高度关注员工。二类是高度关注任务,关注员工少。三类是关注任务少,而高度关注员工。四类是关注任务少,也关注员工少。在不同领导风格下,员工们的生产率受领导风格的影响。由于企业组织千差万别,文化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领导风格来提升个人领导能力。有三种领导行为;独裁型领导行为、家长型领导行为、员工参与型领导行为。独裁型领导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与影响流动。家长型的领导是相互作用的信息与影响流动。员工参与型领导也是相互作用的信息与影响流动。在员工受教育程度低或者员工比较喜欢命令的方式工作的组织环境中用独裁型的领导风格比较好些。在员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员工创新思维比较低时,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中用家长型的领导风格比较好些。在员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员工的自由意识和创新意识比较高时,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员工参与型的领导风格比较好些。微软、ibm等国际型企业为什么给予员工高自由度,就是因为员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比较高,所以才给予他们高度自由,采取放任式管理,因为创新意识是在自由与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悟出来的。在很严格的管理环境与封闭式的土壤中是产生不了创新思维的。因此,领导者要在不同的组织文化范围中运用不同的领导风格来提升个人领导能力。

通过开发个人不同的管理能力来提升领导能力。开发领导能力必须开发管理技能,电脑操作、外国语言、沟通、演讲、谈判、写作等等都是可以开发的管理技能。

这些管理技能可以在平素时间内练习或者通过专业培训获得。还要开发认识能力与认识理解能力,这样可认领导者对问题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刻、从短期到长期、从现在到未来。最后还要开发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维、新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持继变革。

上一篇:班主任的自我管理实践下一篇:我的班主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