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提高自身领导能力

2023-03-21

第一篇:校长提高自身领导能力

如何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工程创造学论文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

学 生 姓 名: 韩 卫 学 号: 20132281463 学 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 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指 导 教 师: 郭 业 才

二O一四年

四月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

韩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南京 210044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中华民族科技事业的兴盛。所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1. 绪论

1.1引 言

如果在二十年前,可能大家不敢奢望开上自己的汽车去工作或旅游,不敢奢望在电脑“冲浪”时商购物或聊天,不敢奢望拿起自己的手机随时实地的交谈,不敢奢望买得起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改善生活,但是去21世纪的今天,我们都实现了。这些方式生活上巨大的变化,都是来源于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研究生,顾名思义,是要做研究的。“研究”的涵义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现代汉语词典》),是“以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辞海》)。21世纪的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因此,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

创新一般指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思想与方法。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其国家的进步就难以实现,只能一直受制于人,因此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是进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反之,优秀人才也会促进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而研究生又是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承担者,可以说,目前中国几乎90%的具体创新研究工作都是由研究生来直接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1.2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老先生提出了关于中国教育创新的迫切问题给国人敲响了警钟的“钱学森之问” 2005 年,已是94岁高龄的他关于教育创新问题的谈话说起。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记录,钱学森的最后次系统谈话是2005 年3 月29 日下午在301 医院与身边工作人员谈的,主题是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钱学森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的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伟大的“两弹元勋”之父钱学森同志曾在有生之年甚至病危之际共先后六次问及温总理:中国为何不能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的确,这个问题虽平实但饱含真情,发人深思,国家的发展依靠科技,科技的创新依靠人才,而如果培养不出杰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何谈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2]

2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缺乏创新的动机。问到许多大学生为何要读研,大多数在读研究生都会回答我们“研究生还就业”。创新动机是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的动机还很缺乏。从研究生入学动机来看,很多研究生完全是为了文凭而读研的,他们仅仅满足于修够学分。另外,研究面临着生存、学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这种在外部驱动力下进行学习和科研,缺乏对学科、科研的真正兴趣,因此很难发展创新能力。 2.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有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有理论的创新和活跃的思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搞理论研究时不要脱离实践,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创新需要灵感,但灵感不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

3.原创成果少。我们一般把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的好坏作为研究生的创新成果的主要标志。但目前只有少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论文课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足。在选题上,研究生缺乏冒险探索精神,对于发展前沿比较有挑战性的课题都是望而却步。在论文研究方法上,很少有人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总是一味的总结别人的研究结果,因而很难有原创的作品。

3浅谈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 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一流的大学完全有责任、有能力培养出一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诚然, 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与上述一流大学尚有差距,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已具备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基本条件。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去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3.1学科交叉带来科研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重视“专”。但是研究生教育同时是一种以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教育,因此又应该强调“博”,因为只有具备较宽厚的知识面,刁一可能厚积而薄发。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不重博”的倾向,从而出现了“硕士不通、博士不博”的现象。相关调查表明,73.8%的导师和85.29%的管理人员认为研究生知识面偏窄,有64.89%的研究生也感到自己知识面偏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国家大力鼓励的方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分方向发展,鼓励开设专题研讨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进展往往是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的结果,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交叉研究的涌现也是解决现代社会综合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问题等。这些综合性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广,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各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3.2加强实践,推动研究科研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许许多多创造性的成果都来源一十在实践中对所出现的现象反复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见解,获得创造性成果。通过科研实践,研究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独立地处理在实践中或实验中接触到的感性材料和各种矛盾,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根本前提,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掌握创造的方法。我国数千年的旧文化体系,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唯“理”是从,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采取承认与赞同的态度非常普遍,研究生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对于书本上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决能力,然而一旦要求有所发挥和创新,就明显不行了。学生的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力,只能以既定的规则来解释问题,而不擅长通过新的问题思考旧有规则的不合理性,更不曾想过通过思考来推翻它在看待问题及从事科研方面,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保守、谨慎,不敢创新。研究生教育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来支撑。研究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不然就会成为“知识篓子”。科研项目不仅能为研究生提供经费支持,更能锻炼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调查,在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中,约由70%的研究项目有研究生参加。学校应当为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导师应带领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个人觉得在我们研究生阶段在校的实践机会极少,在整个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基本用于理论课教学,研二就要开始准备发表自己的论文,研三还要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所以在短短的三年硕士研究生阶段里根本学不到很多“硬”知识,这样必然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影响了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3.3导师的正确的引导,加快研究生科研创新脚步。

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在创新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与其素质密切相关。研究生培养方式现在还是师父带徒弟的单向传授,研究生所学的知识长期局限于导师本人熟悉的领域,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在课程学习阶段,导师把研究生当本科生对待,以讲授为主,缺乏启发式的教学。现在有部分导师自身的知识严重老化,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没有能力解答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有的导师社会活动多,带的研究生也过多,就没有精力去认真指导研究生。有的导师的科研项目很少,又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也就无法给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往往更能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导师自身应当不断充电,努力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导师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外,要有为社会、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导师应当努力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从学习到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将自己的好思想、作风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的导师,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3.4研究生团队合作,加强交流,提高科研质量。

加强团队合作研究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灵感,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可以避免个人独自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导致的局限性,突破个人思维的框架,萌发新思想,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可见,加强学术交流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因而无论是理论课、实验,还是设计、写作,大都是一个人或与少数几个同门“师兄弟”一起完成,学习、生活、研究相对分散、封闭,与其它专业、其它学科研究生交流得很少:即使参与一些集体科研项目,也不是许多人在一起直接协作,而是各自承担一部分后去独立完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研究生不能参加更多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学校面向研究生、为研究生开展的学术活动也很少。很多开设此专业的高等院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是个别的培养方式,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校对研究生的这种个别培养和指导以及研究生缺乏学术合作与交流,使得我国研究生既无交流、表达的机会,创新欲望、思想等也不能相互激发,从而导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缓慢。

3.5.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培养与科研创新

科学素质包括:求异思维、科学思维。求异思维,即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教育的结果。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美国布法罗大学曾对三百三十名学生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刚刚听完一个学期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有听过这一课程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科学思维不仅要求逻辑严密,数据真实,经验可靠,判断准确,而且还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大胆假设。因为,科学就是要不断地发现、批判、创新。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再多的苹果在你面前落地,你也是无动于衷;再多的异常现象在实验室里出现,你也不会有所发现。

3.6兴趣推动科研创新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即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主动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图形实物等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要强化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意识;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改革与创新;强调和规范研究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4.总结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领域骨干和中坚,这更要求他们有高出普通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既是研究生教育的天职, 又是人民的呼唤和时代的要求。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我们研究生自身要能够积极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严格自律,加大跨学科学术交流和团队精神。但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研究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学期开设的郭业才老师主讲的工程创造学这门课程,让我对工程创造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方法改进,以及对于新世纪的研究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提高创新能力的几大原则去实践。积极提高创新能力。在实际项目中,勇于开拓,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晔.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 163-166..

[2]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N][D]. , 2009. [3] 范晓樯, 刘艳琼. 钱学森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思想[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8(4): 103-107. [4]孙洪滨, 单连杰. 浅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01S): 149-149. [5] 颜建勇.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3(2): 20-22.

[6]宋晨晖, 王悦芳, 朱玉山. 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南京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理工高教研究, 2006, 6: 017.

第二篇:如何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对国家,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扰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拓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科研,开展学术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实施课堂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情感,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习能力,注重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正文:创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已经生活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创新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提升自己,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创新思维立足于更高的平台,倘若受知识的局限我们做了前人早已经实现过了并成了历史的创新,那就没有意义,虽然精神可嘉。所以创新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能因循旧规,不能“受习惯和群体意识的限制,别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思坦的经典名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禁锢自己的想象力,而应放飞自己的想象,在想象的空间找到不同于别人的感觉,这就是创新!所以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或打破常规性的思维往往是创新的开始,但创新不能脱离于也不能背于前人的经验和总结,否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兜了很大一个圈却回到了起点。

创新要有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一个人如果老是不停地忙碌,他就失去了想象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像老驴拉磨一样地机械地工作,“一个疲劳的人哪有精力去灵机一动”,所以适当地创造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留出一部分想象的精力,才有可能有所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失去了创新,社会将停止不前,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无不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认为,要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注意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任何一项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如何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智慧在创新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如此,创新工作才可以少走弯路,才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创新工作的基础,通过借鉴前人的工作,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注意发现和总结前人失败的创新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谁都不能否认,但是如果一味的失败而不去考虑失败的原因则对我们的工作没有任何的帮助。通过前人失败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变方法和途径,成功的解决一些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

三是要学会借鉴和组合。借用别人的“经验”和“成果”而自己却不努力是不行的。借鉴可以是思路,也可以是方法,更可以是产品。我们不要认为“拿了”别人的东西而觉得对不起别人,我们只是知识借用而已。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不是要我们用“拿来主义” 精神去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嘛,这叫做“取长补短”。国家的政策也是如此,要借用其他国家的好策略,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再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路线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向世界强国迈进。而其他比较落后的国家也“借用”我国的经验,使自己的国家不断进步„„

借用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创新,那才是我们发展自己的上上之策。所以,要想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借用别人的经验和成果很重要!关健要看你怎么利用!

四是遇到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单纯的为创新而创新,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只有从多方面考虑和解决问题,才能出现解决问题的灵感,才能创新。千万不要把灵感放走,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灵感的,一旦产生就要记录下来,时间一长,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自然就出现了。

此外,要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战胜自我,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不可想象,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责任心的人,会积极主动地开动思维机器,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其次,必须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任何创造都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必然要以知识的占有作为前提条件。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思维就不可能产生联想,不可能利用知识的相似点、交叉点、结合点引发思维转向,不可能由一条思维路线转移到另一条思维路线,实现思维创新;

第三,必须坚持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思维的相对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在思维实践中不迷信前人,不盲从已有的经验,不依赖已有的成果,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在独辟蹊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三篇:努力提高自身履职尽责能力

——我的履职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征文

履职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履职能力,也就不可能做好工作,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履职能力又直接与员工个人素质修养相关,一个人的履职能力实际上是他素质修养程度的一种展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关键提升年。此次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省直机关“我的履职能力是从哪里来的”有奖征文及演讲比赛活动,是巩固深化近年来一系列工作成果,深化争先创优举措,做出的重大决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倍感自豪。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和总结,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想干事的履职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党的十七大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一个重大主题,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充分说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而“想干事”是一个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如今,质监事业迎来了最佳发展的挑战机遇期,这为我们机关服务中心搭建了宽广的“舞台”,为我们每一位中心员工创造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珍惜岗位、立足本职,始终保持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态。要有 1

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甘于平庸,不安于现状,不畏惧困难,不计较名利,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认真履职。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勇赶超,激发干事创业的更大的履职动力。

二、进一步砥砺精神,增强敢干事的履职魄力

敢干,是干事的胆量,有干事业的胆量是每一个干部必备的素质,因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会遇到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诸多问题、困难与矛盾。能否敢于正视问题、触及矛盾、解决困难,是需要有一股克难攻坚的勇气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这就需要在实践工作中、现实生活中,不断砥砺自己的精神,使之坚强、坚韧,不断培养自己的作风,使之不言苦、不怕累。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准备得充分、思考得周全、从容镇定,有章有法。在困难面前不动摇,挫折面前不低头,待遇面前不攀比,责任面前不推诿,遇到难题敢下手,碰到麻烦对着走,大胆干事,勇于担事,开拓进取。

三、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会干事的履职水平

会干,是在实际工作中,善于运用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会干是一种技巧,只有会干事,才能干成事。我们的事业要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具备有会干的本领来实现赶超。会干事犹如鸟之双翼,要想飞之高,就要有一双能够翱翔蓝天、搏击风雨的坚强翅膀。过硬的履职本领从哪里来?唯一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学习是一个人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勤于学习,让学习成为工作的内容、

生活的必需,才能持续地增强工作的能力,提升自我的履职水平。只有学得深、悟得透,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先人一步,在破解难题时技高一筹,在化解矛盾时胸有成竹,在摆脱困境时独辟蹊径。

四、进一步持之以恒,达到干成事的履职业绩

“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干成事是一种结果要求,只有干成事才能对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只有干成事才有事业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看似都在做一些小事,其实身边本无小事。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办法、事后有总结”,扎实工作、用心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干一件事成一件事,我们履职的素质和能力就会得以提升,各方面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就一定能够实现。

诚然,履职能力的提升不是把能力素质本身绝对化,仅仅根据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来选择人,而是强调要重视对岗位角色履职能力素质的开发管理,不能脱离能力素质这个前提去要求岗位角色,强人所难。如果认为任何一个人的意愿和态度都是可以通过管理给予协调、诱导、改变的,也就必然会把选择的重点放在能力素质上。因为能力素质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一定能力素质的人才,不是一日之功。所以一个组织内部,如何才能保证所有岗位角色具有履职条

件所要求的能力?其途径有三条:

1. 强化选聘管理。即在对岗位角色的选择聘用上,尽可能选择能满足岗位履职条件要求的人,使所选择的人本身具备与其履职条件要求完全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2. 强化培训管理。即通过对岗位角色进行培训,开发提升其能力素质,以使岗位角色的能力素质得到改善提升后满足岗位履职条件的要求,并且能随着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同步发展,以保证岗位角色的能力素质一直能满足岗位履职条件的要求。

3. 强化员工发展管理。即通过对岗位角色的意志欲望、价值偏好、知识技能和事业成就的发展进行管理,引导员工对自我发展进行设计,促使员工自主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最后达到全面适应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的目的。

总之,对于我们每一个职工,都应该不断加强学习,积极进取,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个人修养,充分利用中心提供的各项资源,全面提高个人履行能力,为更好的履行好岗位职责,为机关服务中心各方面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第四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五事”能力

陈建国

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宏观调控,维护稳定的责任和压力很大。在当前这种法制、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的条件下,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如何、形象怎样一直被地方党委政府所关注,国土资源系统既是一个位置重要的部门,也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部门,要全面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建设一支符合国土资源管理要求,敬业、创新、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优秀团队。

想干事,是一种信念,体现是一种觉悟,没有这个觉悟,什么事都干不成;会干事,要有一手好的技能、办法和本领;干成事,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好共事,才能形成合力,是一种美德;不出事,是大家希望的结果,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家的幸福。

想干事是人的秉性,人出生是赤条条空着手握着两个

拳头来到世上,只为来到世上干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就,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干事,才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面对机遇才敢于争先,面对困难才迎难而上,面对落后才敢于奋起,而对发展才敢于创新,一样的任

务,一样的事情,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思想境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局面。因此,我们的干部职工都要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发展改革的机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党和人民做番事业的理念。

会干事就是指把科学理想付诸实践,会干事的人总是

能把理想和任务付诸于行动,不会干事的人总是敷衍。要想会干事,一要谦虚好学,既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又要系统学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还要虚心学同行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二要勇于实践,结合自身岗位的工作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理出国土资源管理规律性的东西来。干成事是我们工作目标所在,皆大欢喜。要想干成一

番事业,要力戒浮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墨守陈规是干不成事的。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干事的氛围,干事的导向、干事的气候,让干成事的人受褒奖,受重用、受提拔;让那些干不成事或说三道四的人站边沿、没市场。

好共事就是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为人为官之本。我们

国土系统的干部群众都要有一种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胸襟,每个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维护团结,班子成员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与人共事,不要太算计,太精明、太猜疑,要

与人为善,与人为伴,与人为友。一把手要做到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果断不武断,爱护不庇护,信任不放任;副职要摆正位子,做到帮办不包办,带头不出头,补台不拆台,参谋不乱谋;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为补充,互为条件。这样才能形成好的共事环境。

不出事就是在干部队伍中不出现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不出事在我们国土资源系统尤其重要,一方面我们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从严从紧,另一方面国土资源涉及方方面面,量大面广;再是我们现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天生不足。这样我们的干部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问题。要做到不出事,要靠经常性的教育来提高大家的觉悟,完善监督机制体制,个人的廉洁守纪来保障。

想干事是德,会干事是能,干成事是绩,好共事是勤,不出事是廉。让我们一起来相互勉励,加强自身修养,做一名德能勤绩廉的好干部、好党员。

第五篇: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能力

文章标题: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能力

进入统计局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正逢全区开展“责任、能力、效率、形象”大讨论活动。说句实在话,以前在企业做技术工作,谈到的往往是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接触到的往往是具体的业务知识,政治上的学习比较少。在这次讨论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相关材料,使自己在解放思想、服务水平、工作能力、

自身形象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作为刚刚踏上统计战线的新兵,如何围绕责任、能力、形象和效率开展统计工作,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拓展统计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是我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记得上班的第一天,在新进人员座谈会上,几位局领导都说了同样的一句话:“进了统计门,就是统计人。”“统计人”这三个字明明白白地说明了我们的工作职责和历史使命。我们的职责是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提供分析报告,为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朱镕基总理的“不出假数”、温家宝总理的“真实可信”这八个字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计工作也许是枯燥的,整天要面对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报表;统计工作也许是辛苦的,它需要我们走村入户,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它可能没有人前人后的追捧,没有事前事后的觥筹交错,没有节前节后的门庭若市,但统计工作的意义是重大的。国家和政府的决策依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统计数据,因而我也可以说:责任重于泰山,统计工作无小事,统计工作必须零差错。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认认真真核对好每一个数据,仔仔细细做好每一份统计报表,我们才心安理得,才问心无愧,才对得起统计人这一神圣的称呼。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是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语。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必须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业务水平和能力过得硬、拉得出、打得响,才可以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是一名统计新兵,尽管有九年的工作经验,但刚刚跨入统计行业,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没有跨入统计门,我以为,统计工作很简单,无非是数字的加加减减;进入了统计门,初步学习了很多期的统计分析,突然有了畏难情绪:那么深奥的分析报告,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我行吗?通过这次政治学习,我意识到,能力不是天生的,勤能补拙,尽管我是新手、尽管我起步晚,但我可以通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要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一是向身边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以他们为镜子,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向本系统的行家里手学。学习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和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学习他们遵章守纪、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勇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尽快缩小工作转变中存在的差距。三是向书本学。力戒浮躁心态,克服厌学情绪,警惕和杜绝应付差使的“假学”现象,树立学习就是工作、就是职责、就是境界、就是素质的观念,强化勤奋学习、提高工作本领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在坚持学好理论知识,提高思想境界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需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弄懂弄通,工作中思路清、情况明、一口清、问不倒。

效率就是活力,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是机关作风中要重点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机关形象的直接体现。效率低,就是人浮于事,就是办事拖拉,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效率高,就是各司其职,就是雷厉风行,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要在整体协作的融洽氛围中,研究各自的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统计工作者的崭新形象。

要使工作效率得到保证,还要求我们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详细的工作职责,严格按计划行事,每天定时完成日常工作,坚决不能养成“我生待明日”的习惯。要使工作效率得到保证,还要求我们要不断总结工作,写出工作总结,既总结成功的经验,也总结失败的教训,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少走弯路。少走弯路,就是增加了有效劳动,效率和质量就必然提高了。

泰山是个儒者的形象,它巍峨高峻,蓄养万物;大海是个智者的形象,它灵动变幻,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与启迪;青松是个强者的形象,它历经风云雨电,锻炼成一副钢筋铁骨,力薄云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应是什么形象呢?我的眼前浮现出张云泉、任长霞、吴仁宝等人高大的身躯,他们或刚毅或慈善或睿智眼神在凝望着我,看我作出怎样的回答,看我如何付诸于

行动。作为统计新兵,我将把教育活动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履职,强化素质,牢记宗旨,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办事效率,倡导求真务实的统计风格,努力做到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

为开创统计工作的新局面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来源于,欢迎阅读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能力。

上一篇:校长三八妇女节讲话稿下一篇:乡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