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感教学模式

2024-04-13

三感教学模式(通用7篇)

篇1:三感教学模式

没有边界感就好比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危险的。不知道何去何从,更别说危险程度的判断。没有边界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首先你的.思想是不自由的,其次是你的心被束缚了。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让你很难大步向前走!甚至经常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怀疑人生。

要培养良好的边界感必需接受系统的教育,而且必需是一对一的,因为人有天生的良知,所以每个人由于个性、成长因素、教育环境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

篇2:三感教学模式

一、于细微处味辛酸

《说书人》语言平淡却韵味无穷, 将一个技艺高超, 曾对人们心灵有着引领作用的说书人的不幸命运表现得淋漓尽致。经过深入研究及和学生一起仔细品读, 我们在很多细微处品味出人物命运的辛酸感。

先看人物外貌。文中有三处说书人的外貌描写:“他是个中年人, 穿一件蓝布长衫, 脸很黄很瘦”,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 并且唾血”, “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 不住地随着杠手的步伐摆动, 他的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 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比较这三处描写, 我们从长衫和脸色变化中可以感知说书人贫困潦倒和健康每况愈下。

再看旁人的评说议论。虽然小说中的“我”年少时十分崇拜说书人, 甚至梦想长大从事这行业, 但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贱业”, “无疑”二字可见说书人身份之卑微。再看“我”问说书人之死,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 全不作声”, 生命之低贱可见一斑。“我”问说书人病得是否长远时, 人们的回答是“不, 不长远, 七八天前他还说书”, 其实从说书人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已经知道他病得很长久了。又如人们对他的家庭状况是“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可见说书人的孤苦无依和人情冷漠。直至下文破席裹尸, 安葬人的“嘲弄”, “抛下”新坟而去, 这些细节都可以品味出说书人的可悲与辛酸。

最后, 社会环境是人物辛酸命运的深层根源。除了上面提到的冷漠是当时社会人情的典型特征外, 文中另有几处值得细品。“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 后来五个, 再后来制钱绝迹, 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这话结合课文下方对铜元的注释可以感知当时物价飞涨的动荡局势。另外“年少的都长成大人, 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 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 离开了这个小城”, “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又体现出在这一时期小城的变迁和外来文化对小城的冲击。这样的时局, 这样的变迁, 无疑使操持传统技艺的说书人更难营生, 他的悲剧命运就有了必然性。

细微处往往是精气神所在。师陀小说虽然没有浓墨重彩的勾画人物, 虽然没有华丽辞藻, 多变的手法技巧, 但这些经典的细节勾勒恰恰就是他作品的珍奇之处。

二、于模糊中味深意

师陀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大都有着散文化特点。他曾说:“我的短篇小说有的像散文”, 他的曾被选为江苏语文高考阅读试题的小说《邮差先生》和新被选入教材的小说《说书人》都有此特点。这种散文化写法使他的小说呈现出模糊性。

首先, 情节的模糊性。无论是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还是西方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都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铺垫暗示。而《说书人》只是叙述了三次见到说书人的经历, 说书人这三个人生阶段之间没有过渡, 没有某件事情的承接发展, 大大模糊了小说的情节味。再如“我”和杠手的对话, 交代了说书人之死, 这可以说是本文的高潮, 但作者并没有展开这一情节的始末, 只是在不动声色的几句对话中完成这一高潮, 这种并没有让主人公自己展示, 只是用旁人的嘴简略展示人物结局的写法, 同样不具有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但是这种情节的模糊性有时更具有真实性效果。

其次, 人物的模糊性。《说书人》的模糊性更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模糊性。且看说书人的三次出场“他是个中年人, 穿一件蓝布长衫, 脸很黄很瘦”,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 并且唾血”, “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 不住随着杠手的步伐摆动, 他的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 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三次肖像描写, 只是特别强调长衫、脸色。长得怎样, 身高多少, 脸部特征是什么, 都没有。另外, 说书人姓名、住址也没有。甚至小说出现的其他人物, 无一提及姓氏与长相特征或性格特征, 只有“听书的”、“老的”、“年少的”、“杠手”、“他们”这样的称谓。这样模糊性的人物形象恰恰有一个好处, 就是挖掘出人物身上有规律性的或共性的东西, 通过个体表现群体, 淡化人物的特殊性与偶然性, 呈现出类型化倾向, 造成指涉对象的普遍性。所以深入剖析, 小说不仅展现了一个说书人的不幸命运, 而且借此展现了特定年代特定环境下的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不幸命运。它要呈现的不仅是“这一个”, 还有“这一群”。其实文中“有谁看见过乱葬岗吗?一片连接着阡陌的荒地, 累累的无主的坟墓, 点缀坟墓的枸杞和野草”。早就有了暗示, 这就是当时的民生状态。

再次, 环境的模糊性。师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写“小城”而闻名。“小城”是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 小城具体在哪个方位, 叫什么名字, 同样都没有交代。小城既不是都市, 又不是乡下, 但是小城既有都市的元素, 如“俱乐部”, 又有乡下自然环境的味道, 如“枸杞”、“野草”, 再从“寺院”、“鼓楼”、“城隍庙”, 小城似是游走在城乡之间的小城镇, 既有传统特色, 又有外来文化冲击的痕迹。小城的模糊性其实同样具有普遍性效果, 同时具有隐喻性, 因为小城和小城人物的模糊性展现的“寻常性”隐喻了生活背后的“无常”, 从而揭示了人物命运和小城变迁。

正如画图, 有精雕细琢的工笔画, 又有大概勾勒点染的水墨画, 而师陀的小说正如后者, 看上去有些写意、有些模糊, 却极具神韵。或许, 正是这种模糊性、这种韵味, 让人禁不住一读再读, 不忍释卷。

三、于双重角度味叙事之美

小说叙事指小说家对人物、事件和环境做的具体概括的说明、交代和介绍。如何叙事存在不同角度问题。通常叙事角度可以分为三种: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

在全知叙事中, 叙事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 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所以这种视角又被称为“全知全能叙事”, 中国古典小说多以这种角度叙事。限制叙事只允许视角人物行使全知权利, 作者无权超越视角人物的视野, 如鲁迅的《孔乙己》。纯客观叙事作者不但不作主观评价, 而且不分析任何人物心理, 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论, 描写人物的外部动作, 其他则让读者自己理解品味, 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笔者认为师陀的小说《说书人》兼顾了限制叙事和纯客观叙事两种叙事角度。

首先, 我们从纯客观叙事角度分析。作者对主人公说书人的刻画只限于职业介绍, 三次肖像描写和仅有的一次语言描写。这中间没有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 也没有正面对说书人的人生经历进行描写。所以我们无从了解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世界。另外, 对旁人的描写只限于冷静地客观呈现, 如人们安葬说书人, 只是借他们的口介绍主人公的家庭情况和死因。同样没有对他们的深入描写, 我们无从具体确切知晓人们的情感态度, 但是这种纯客观叙事容易产生真实可信感。

其次, 我们从限制叙事角度分析。采用这种角度叙事的小说中有一个“我”的形象, “我”穿针引线, 推进情节发展, 见证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这种视角便于把叙述、描绘与抒情、议论揉合起来, 便于剖析叙述者“我”的内心世界。《说书人》中就有一个“我”, “我”是旁观者, “我”见证了说书人一生的不幸命运。但在这篇小说中作为叙事者的“我”比任何其他人显得情感丰富, 因为有“我”除了用眼看, 用眼见证外, 同时还有三处丰富的议论抒情。

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在这些愚昧的心目中, 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 全随岁月暗淡了, 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 直到现在, 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 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 他们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跟这些人物一起, 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 一直冲上去的殿角, 在空中飞翔的蝙蝠。天下至大, 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 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此处流露出“我”对说书人的崇拜和着迷, 满含感情地赞美说书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启蒙与滋养。

我感到一阵失望, 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 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 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

此处流露出“我”对说书人命运、小城变迁及传统事物衰亡的感慨。

一点不错, 说书人, 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 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 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 你给了人多少幻想, 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 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 在人类平凡生活中, 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黄阵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 全是容易过去的, 一逝不再来的, 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 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

此处再次表现对能起到心灵引领作用的说书人和传统技艺的赞美和逝去的感伤。

这三处可以说是作者借“我”之口非常直接明白的议论抒情, 让读者非常直观地接受作者的情感倾向与评判取向。

所以, 《说书人》正是采用双角度叙事, 既有含蓄真实之美, 又有激情人性之美, 一冷一热, 韵味无穷, 值得细细品鉴。

综上, 我们可以看出师陀作品深沉淳朴, 擅长描摹世态人情, 刻画社会风习, 并且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沉郁。他有意识地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叙述对象, 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和平民关怀意识, 恰恰反映出当时那个黑暗绝望的中国的历史与实况。因此, 乡村中国和平民关怀成了他写作中极有代表性的题材, 最能震撼人心。他叙事简约、文笔纤细, 又入木三分, 他笔下刻画的人物形象虽体现出模糊性, 却具有代表性、普遍性, 可见当时的众生相。在叙事结构上, 又受西方小说叙事的影响, 多角度、多线并行, 使小说情节真实又不单调, 令人遐想又富有吸引力。因此, 具有这几方面特性的师陀小说《说书人》正如碧海中的珍奇, 闪耀而富有吸引力, 让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品评。

摘要:苏教版教材《说书人》是一篇新加入的小说, 是一篇叙事有特色、情感意蕴丰富的文章。本文试从情感、写作特色和叙事方法等方面解读这篇经典作品。

篇3:三感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三感

高效课堂是指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学习,从而达到高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创愉悦感

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这里的“乐”本文暂且理解为学生课堂体验中的愉悦感,可见,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愉悦感,对强化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位诗人,教学内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定然会提高学生身心的愉悦感。以《槐乡五月》教学片段为例,看如何通过诗意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看老师来变魔术:

嗡嗡嗡……

小蜜蜂飞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

孩子们跑来了,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我们举起手来,打着节拍,一起感受这一段。读完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朗读模式,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蕴藏在文本中的诗意。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变换排版和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浓浓的诗意,同时加上诗歌朗读的韵律感,学生身心顿感愉悦,对文本的体会更深。

创新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游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个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将特定的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中,活跃课堂气氛,变静态课堂教学为动态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强化教学效果。

二、角色互动,添新鲜感

低年级儿童的认知具有泛灵性,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有生命,角色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顺应了这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角色互动也是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自然而然变得灵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找到具有典型性的可供角色活动的关键点,或给予儿童模仿的机会,让儿童在模仿过程中体会对文字的深层次理解。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儿童在具体实践情景中感悟文字,更好地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喂,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请你来读好这句话,读过之后,你觉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多高哇,感叹号,很远很远,你呢)想象你是这棵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大山顶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接着,我请同学两人演小松树和大松树,小松树站在桌子上模仿语气说话。演完之后,老师进行采访:“小松树,你刚刚在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同学们,你能感受到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骄傲,自高自大)“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回答,你没有说话,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同学们,这又是一棵怎样的大松树呢?”(谦虚)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一味地自我陶醉,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有时候难免觉得枯燥乏味,通过“角色体验”,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人物等角色,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体会到角色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三、合理追问,增紧张感

合理追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课堂上适时、合理的追问,能给儿童带来紧张感,从而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甚至能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真正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孔子的“循循善诱”,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乃至现在我们常说的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其实质就是追问。合理的追问,造成适度的紧张感,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推进,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达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春到梅花山》第三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梅花的美和报春)(出示人流图片)“看一看,你能想象这条道路上有多少人吗?文中哪个词语告诉你?”(人流、涌动)“你看,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到处都挤满了赏花的人,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想象你是这么多人中的一个,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们的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采用适时的追问,给学生造成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及问题的推进,通过图片及合理的追问,学生很容易明白“涌动的人流”,通过想象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顺利理解了“欢乐的海洋”。在问题的层层深入中,很好地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篇4:三感教学模式

撇开数感丰富的内涵, 仅基于对“数”的认识, 我觉得数感具有数形感、属性感、数值感等多种特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重视对学生的数形感、数的属性感、数值感的培养, 应是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数形感的培养, 有效提高数感的辨识能力

提到数, 当首先想到识别数符号。从早期算筹计数、楔形数字到现在的阿拉伯数, 数的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变化。数作为数学符号体系里的重要元素符号, 其本质是一种人为的规定符号, 以形的区分来区别不同的数。整数、小数、分数、无理数…, 各具形态。在小学阶段, 正确识别数是培养数感的第一步, 强化数的形象感尤其重要。

在教学中, 常常发现学生对数的书写马马虎虎, 有大量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就0~9十个数字中, 易出错的如“0”、“5”、“6”、“8”、“9”等数的书写。写0不封口, 写5歪歪扭扭, 明明是5, 抄写成3。比如:口算0.25×4和0.24×5, 因数的混淆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也屡屡存在。又如:在学生的练习中, 常常能发现这样的错误:“0.7+1.2-0.7+1.2=0”、“”、“0.5×8÷0.5×8=1”, 作为教师都明白, 学生把这类算式和“ (0.7+1.2) - (0.7+1.2) =0”、“”“ (0.5×8) ÷ (0.5×8) =1”混淆, 这种混淆更多的是因式子的形似所造成。同理, 学生能熟练的计算“126×99+126×1=126×100”, 但计算“126×99+126”的算式正确率就明显偏低。从算式的意义和算理上讲, 两者没有太多差异, 但在式子的形上, 两者差异甚大。造成正确率差异的原因既有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不够到位有关, 也与变式对学生造成的思维干扰有关。这其中固然有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作祟, 也与数形感意识薄弱有直接关系。又比如, 在学习分数时, 学生创造出来的分数有多种形式。如: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是多少?不同的学生会创造出形如“”、“2”等不同的数形。这充分说明:形之于数, 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毕德哥拉斯学派认为数不仅有量的多少, 而且还有几何形状。如果能从识数初就能重视数形感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数形和式子结构形态的关注意识, 无疑会对培养数的直觉、敏感及辨别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重视数的属性感培养, 有效提高数感的敏感度

数具有属性。自然数、整数、小数 (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纯小数、混小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因数、公因数、公倍数、有理数、无理数、完全平方数、补数……等等既是数概念, 也是数的属性。同理, 把1、3、6……称为三角形数;1、4、9……称为正方形数也可以理解为数的属性之一。小学阶段, 像2+8=10, 40+60=100这样凑十凑百的练习非常多, 实际上2和8互为补数, 40和60互为补数, 互补也可以理解为数的属性之一 (学生能感受, 不一定要求知道) 。充分而准确地把握数的这些属性, 在计算中能帮助迅速作出判断, 选择优化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从而大大提高计算的有效性。

在习题中, 常发现学生对于一些数的属性区分不清楚导致错误。比如, () 是最小的一位数, () 是最小的自然数。学生需要清楚的知道1是最小的一位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属性才能正确解答。又如:一个数的百位是最大的一位数, 十分位是最小的质数, 其余数位没有数, 这个数是 () 。学生需要清楚知道9是最大的一位数, 最小的质数是2。又如:找出“2、5、7、9、11”中与众不同的数。乍一看, 似乎毫无规律, 如果清楚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就明白9是合数因而与众不同。又如, 找规律填空:4、9、16、25、 () 、49。如果学生清楚这些都是平方数, 就能很快知道括号里应填36。

随着知识的积累, 对数的认识也在进一步扩充, 如果能在教学中适时的对数的属性进行整理巩固, 这将极大丰富和提高学生对数的本质和内涵的理解。比如, 9的属性包括“9是一位数, 9是最大的一位数, 9是单数, 9是最大的阳数, 9是合数, 9是自然数, 9是整数, 9是正方形数, 9是9的倍数, 9是9的因数, 9是3的倍数……。在分数乘法需要通分和约分时, 或者在判断四则运算进行简便计算时, 对数的属性判断准确快捷, 无疑会迅速确定解答策略, 从而提高计算的效率。

数的属性感无疑是联结数学问题与数学思维之间的一枚按钮, 对数属性的敏感能迅速有效的连接对问题的直觉感知和学生的数学思维,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 如果重视数的属性感培养, 学生对于解答找规律、化简、合并、分组计算、简便计算等一系列题目时, 就会得心应手, 从而提高解答的效率。

三、丰富对数值感的认识, 有效提高数感计算能力

从有、无到多、少, 人类创造了数并规定它的值。所谓数值感, 除了理解数表示的量的多少, 还应包括对数的倍、和、差、区间、差补关系的认识, 以及对数拆分 (分解) 、等值转化的能力。学生在计算效率上表现出的差异, 往往是其数值感的强弱的反映。

数的拆分是指形如9=4+5, 9=3×3, 9=10-1, 9=45÷5等一类形式的数的分解。数的等值转化是指形如、4×6=3×8、……等一类的转化。既有数与数之间的等值判断, 也有数与式, 式与式之间的等值变形。学生能熟练的对数进行拆分和等值变化无疑会对灵活解题提供帮助。如:计算25×88, 学生的解答方法暴露学生对数值拆分和等值转化的差异。学情1:竖式计算;学情2:25×88=25×80+25×8;学情3:25×88=25×90-25×2;学情4:25×88=25×100-25×12;学情6:25×88=25×8×11;学情7:25×88=25×4×22;学情8:25×88= (5×4) × (5×22) ;学情9:25×88=20×88+5×88;学情10:25×88=25×2×44;……能否进行拆分数, 能否结合算式特点进行灵活拆分是数感差异的直观表现。

刘德武老师曾执教《9的认识》一课, 其对9的数值感培养可谓用心良苦, 贯穿始终。课堂教学中刘老师组织学生数9, 数台阶, 数门钉, 数天心石, 数九龙柏, 再到祁年殿里找9, 接着提问9是多少?9代表几?18里有9吗?72里有9吗?在数门钉的环节里, 学生提出横着数、竖着数、斜着数、拐弯数, 还有学生补充说按九宫格的规律数, 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9的数值的认识。在关于9的计算教学环节, 当学生得出1+2+3+4+5+6+7+8+9+8+7+6+5+4+3+2+1和1+3+5+7+9+11+13+15+17两个算式时, 刘老师又问“这些算式里有9吗”?这无疑是一枚定时炸弹, 把学生的思维引爆了。在接下来的计算中, 凑九法出来了, 根据补数关系分组求和也出来了, 9的拆分出来了, 倍数关系也出来了, 连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也得了出来。老师用心良苦, 巧妙设问, 以体会与感受9的数值为教学核心, 对9的多、少、倍、补数、拆分、等值转化等一系列的数值感培养浑然天成。

数的数形感、属性感、数值感是数感的三种特性。在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数形感、属性感、数值感的培养, 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数学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明晰数感的这三种特性, 对数的感觉才不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教学也才会卓有成效。

摘要:在数学课程中, 数感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其意义和价值重大。数感是什么?一线教师们纷纷觉得抽象和模糊。本文基于对“数对象”的认识, 从数形感、属性感和数值感等角度对数感进行讨论。结合对数的这“三感”的认识, 进一步讨论重视数感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数感,数值,属性,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篇5:浅谈混合录音的“三感”特点

关键词:混合录音 空间感 运动感 色彩感

一、录前的准备工作

混合录音之前,除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外,还应把每条磁迹的信号分别再审听一次,并对均衡、混响和其他信号处理进行试验。虽然花些时间去检查每条磁迹的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脱离整体感去单个审听则价值不是太大。所以,这时的审听只是检查每条磁迹在内容、技术等方面有无问题,以免混录后修改困难。混录时设备多、工作繁,一个人是无法承担的,应该事先配备好助手,分工明确,而总控制则由一名有经验的录音师负责,并负责整个混录工作,导演也应亲临现场,以把握总体感觉。

二、混录提示单

录音师在混合录音之前,对照画面内容将相应的各条声带上的声音内容一一对应地分栏记录在表上,写明其顺序、位置、长度和连接关系。这个表格就是混录提示单。在混合录音时,录音师参阅此表,对各条声带上的内容就可以一目了然,从而准确地推拉各路音量电位器,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声音的质量,根据需要进行艺术和技术上的处理。

三、混合录音设备系统

如果只有两条声迹,且都录在录像带上,则混录工作就比较简单。混录前,可复制一个工作带,在第1声道上录制音乐,第2声道上录制人物语言。混录时,录像机仁的两条声迹同时送给调音台,将混合后的信号送给母带第2声道,采用插入法录制成混合信号。如果有多条声迹,如1条以上的音乐信号、1条自然音响、1条模拟音响效果、1条大效果(如飞机声、大炮声等)以及人物语言等,妥善的办法是先将音乐和音响效果分别混合在一条磁迹E,再用上述方法进行混录。有经验的录音师亦可一次混录完成。实际上,三条声道的混合录音可直接在一套编辑录像机上进行。因录像机有两条声道,可以把语言和音乐分别录在子带的两条声道上,音响效果录在母带的第1声道上。混录时,将录像机的第1声道关掉,用插入法将三条声道混录到母带的第2声道上。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某些节目有长期保留价值,或提供给少数民族及国外交流用,除母带第2声道有混合信号外,在第1声道上还应有音乐和音响效果的混合信号,以供对方翻译语言后混录。

混录时要注意各声音的平衡。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就总体来说,前后音量要保持平衡,不要忽高忽低。这就是严格掌握录音电平;二是声音要有主有次(主次平衡)。解说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效果音和音乐(特殊情况除外),也就是说语言不能被其他任何声音所掩盖。解说和音乐相比较,音乐电平应低于解说电平。效果音电平也不要录得过高,否则使人感到嘈杂。

混录时一定要监听声音的平衡,而且最好用扬声器监听,因为用耳机监听时可能与实际放音情况有误差。

(一)声音的空间感

关于混合录音的声音空间感,主要是指人耳对声音产生一种立体的感觉,也就是三维空间感。为了使声源达到立体感,录音师会让声音与画面达到一致,从而营造出立体感,给人一种更加亲近和真实的感觉。

声音的空间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感、透视感和方向感。

首先,环境感是指影视作品中声音所处的一个空间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有可能是连绵不断、接连着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声音具有连续性和绵延性。人的眼睛和耳朵有着最大的区别,就是耳朵能够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但是眼睛不能,因此听觉的特性给了我们进行影视艺术创作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具有典型性的环境音响,从而营造出一定的空间环境,让观众感受到这个空间环境,从而营造出环境感。

然后,声音的透视感,也就是距离感,或者称之为远近感和深度感。当人们处在不同的空间环境里,其声音的直达声和反射声也不会不同,还有声音的振幅大小也不同,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声音距离的远近。在影视作品的声音制作中,要重点分析声音的透视感,才能制作出符合听众的声音,增强声音的真实感。

最后,声音的方向感,也就是方位感。当观众处于不同的空间环境里,他所能够听到声音强度和音色是不一样的,包括声音到达他的耳朵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同”,分辨出声音发出的源头和方向,甚至是具体位置,这就是声音的方向感。作为录音师,在制作声音的时候,可以根据声音的方向感来制作声音,使声音更加具有真实感。

(二)声音的运动感

声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就是多普勒效应,就是指声音会随着位置的转变而导致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发生变化,其实这就是指声音的运动感,这种改变,使听众切身感受到声音在运动。

当声音移动得越快,多普勒效应就会越明显,在制作声音的时候,录音师就会根据这个效应来体现影片中人物运动的速度。

(三)声音的色彩感

声音的色彩感主要包括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简单来说,地域色彩是指通过声音来体现出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如运用一些民歌、方言等。而民族色彩就是指通过声音来突出一个民族的特色,如运用富有民族特色的声音来体现这个民族的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等,还可以起到强化艺术性的作用。时代色彩,就是指运用声音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声音来突出这个时代的特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录音的声音制作有三要素,其声音具有三个特点:空间感、运动感和色彩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感”。我们应该遵循声音的三个特点来制作声音,使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使影视作品更加精彩,增强其艺术性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参考文献:

[1]李松林.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声音制作技术[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年.

[2]李松林.声音制作技术的現象学解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李松林.声音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嬗变[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2010年.

[4]叶瑛,刘兵,郑文辉.声音记录存储技术[J].音响技术,2008,(11).

[5]沈雅静.浅谈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石油化工设计,2001,(02).

篇6:“三感交融”方能渐入佳境

将以上概言之, 即 (1) 是一般课堂阅读教学“层层推进”结构的基本次序; (2) 是作者安排写作材料“层层递进”的基本顺序。对于这两点, 我们不难理解也不难操作, 而较难理解与操作的恰恰是 (3) ———抓住词语句子后层层递推进地读什么, 或者说是如何“层层推进地读”?也许钱老师囿于主题或者篇幅着墨较少, 但是我们可以把实录作为一面镜子, 窥探一下其中“奥妙”。

以下笔者拟截取实录中写作者“暴怒无常”部分, 谈一谈“三感”是什么, 为何“三感”交融才能渐入佳境?

【案例1】

师:双腿瘫痪后, “我”的脾气变得怎样了呢?课文有一个词, 一起说出来。

生:暴怒无常。

孙老师这一提问指向的是“意感”。什么叫“意感”? (大致书上没有讲过, 只是凭着自己的理解, 杜撰的一个概念) 概言之就是回答写 (说) 了什么的问题, 涉及到形象、场景、细节、情感、感受、意思、意义等话语内容, 一般而言, 这是阅读与教学的起点。同样的提问或阅读方式体现在另一个问题的设计上:“同学们,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课文第一次提到母亲要带儿子到北海去看花。我们看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 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因此指向“意感”的语言常常是诸如此类“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怎样的××”等字眼、

【案例2】

师: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 能够体会出“我”此刻的“暴怒无常”?

生:“砸碎”和“摔”。

生:“锤打”。

孙老师这一提问指向的是“语感”。所谓语感, 就是回答怎么写 (说) 的问题, 涉及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语法、表达方式等话语形式, 这是语文阅读与教学必不可缺的核心。歌德曾说, “内容人人看得见, 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朱光潜提出:“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 一种思想只能由一种方式精确地表达出来。在思想和方式之间需要寻找桥梁、途径、载体, 就是言语形式, 那就是话语形式。”而这却是多数常人难以注意到和了解到的———然而这恰恰是语文阅读与教学的“秘妙”与“独当之任”。

【案例3】

师:我们看到的是史铁生的暴怒无常, 看到的是他在砸、在摔、在捶, 但我们看不到的是他的内心, 谁能试着来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暴怒无常的背后是什么?

生:暴怒无常的背后是难受、悲伤, 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

生:生活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

孙老师这一提问指向的是“境感”。有人认为, “境感”就是话语意图, 它涉及到言语动机、交际目的、语言环境、文体特征、话语风格等, “境感”是可以回答为什么这么写 (说) 这个问题的。钱老师在点评“咬字嚼字知母爱, 细节之中深情”中写道:“融朗读, 理解内容, 认字解词, 感情体验于一炉。多项学习内容水乳交融, 这是最为可贵的。其奥妙在于教学始终行走在语境中, 在语境中学习学句, 学词学句中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 使品味语言与体会思想感情共同提升”。

笔者十分赞同钱老师的“水乳交融”说, 根据自身的理解, 上文中的“理解”倾向于“意感”;“语境”中的“语”侧重于“语言”“词句”等语感范畴;而“语境”中的“境”则偏于“感悟体验”“体会思想感情”等的“境感”。正是因为“三感交融”, 孙老师的《秋天的怀念》才“使孩子们跟随着孙老师饕餮了精神大餐, 受到了浓郁的情感熏陶, 让他们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做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而这, 恰是许多一线教师“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佳境。

作为一般的阅读, 在其层层推进的路径上大约是这样读的:意感→语感→境感, 然而作为教学的阅读, 特别是针对局部探究“层层推进地读”, 也许还可以在另外的路径上这样读———譬如以“语感”为中心向“意感”和“境感”推进。如《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上的洪卫民文章《〈将相和〉提问设计与分析》在这方面就作了有益的探索。

【案例4】

师:同学们, 看到课题, 老师有一个疑惑, 为什么用“将相和”而不用“相将和”呢?你们谁能帮老师解开这个疑惑?

(生答略)

师:听你们一说, 我明白了, 原来是大将军廉颇跟宰相蔺相如闹不和, 后来又是他主动认错和好的, 所以题目应该是“将相和”。那么, 廉颇为什么跟蔺相如闹不和呢?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这样的例子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能有效引发学生于言语内容与形式的探究, 那么, 是否也可以以“境感”为基点进行“层层推进”?因此“三感”交融就会产生多样的阅读与教学途径———我们的语文阅读与教学就会呈现出何等多彩的境界!这一路的景致是何等的美好啊!

参考文献

篇7:新时代新闻主持人“新三感”之辩

[关键词]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变化的环境

播音“三感”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时代感”,其语言的变化也脱胎于时代。可以从外部与内部环境两方面来分析。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变化的外部环境

1.网络广泛覆盖,网络语言反哺广播电视:2012年年底,在《人民日报》的版面中赫然出现了“屌丝”一词,引起舆论哗然,公众纷纷叫好,认为是党报亲民的重要表现。而在此之前,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中,主持人朱军、董卿频频使用“给力”等网络用语,新闻频道的配音中使用“神一般”的网络形容词。另一方面,网友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与观点,开始广泛出现于媒体之中,并成为重要的评论依据,引起观众共鸣。因此,网络语言对于广播电视的反哺是这个时代相较于之前的新特点,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因此而日新月异,对新词必须深入接受与了解。

2.信息权日趋平衡,受众水平提高:《新周刊》在判断2012年年度词汇当中,将2012称为“微时代”。信息化生活使得观众的信息资源在某些时候甚至大于主持人本身,因此挑剔与高要求应运而生。于是在节目中,新闻主播郑天亮会因将“B2(to)B”念成“B2(二)B”而饱受批评,邱启明会因对公民消费的一句简单评论而倍受争议。由此可见,观众从以往的单向信息接收,到了如今的信息辨别与质疑。这无疑是对主持人语言和播出状态的更大考验。

(二)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变化的内部环境

1.竞争激烈,寻求特色:传统的规整消息播音,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的是信息传播责任。而在目前“主播”时代中,还承担着节目编排、新闻选择、观点评论、嘉宾访谈等工作,除了播得字正腔圆,个人语言特色与风格成为了主持人的标签,甚至于影响收视率的关键因素。人们常说某某主持人“接地气”、“说人话”,不正是在新时代中主持人“亲切感”与“时代感”的体现么?

2.个人风格突破和显现的时代呼唤:不仅是竞争需要,从主持人自身角度来看,许多新闻节目主持人自身角色的变化、语言的突破欲望也相当强烈。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提到:“其实在央视里,想变革和突破的也许比其他地方更多。”例如新闻频道主持人赵普在节目中、微博中屡次提出鲜明观点,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他“奶油小生”的印象。邱启明大胆打断地方官员的“官腔”,直截了当追问灾情……这些都是主持人在自身可控范围内的大胆突破。

二、新时代播音“新三感”的分析

仿佛是武侠小说中的绝世武功一样,“内三”可以称为内功;“外四”可以称为招式;而“三性三感”则是提纲挈领一般的“心法”,决定了主持人的状态、基调,甚至自身特色。

(一)时代感

张颂老师对于播音的时代感给出的定义在现在来看,有了新的意义:

1.外在表现灵活时尚:字正腔圆是播音专业的传统优势,也是播音员的行业特征。而在如今的时代下,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社会压力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表达快捷轻松,部分节目插科打诨,适当引用方言都可以。但就总体而言,播音员新闻工作的本质还是要求我们字音准确清晰,而绝非一味港台腔,满嘴网络味。纵然是严肃如《新闻联播》,最近也在时代感上做足了功夫。今年11月26日,中国J-15舰载机试飞成功,“航母style”一夜火遍大江南北,主持人郭志坚用轻松而肯定的语调进行播报,为节目平添不少亮色。

2.内在根源原于“站得考前,站稳脚跟”:时代感的根源,是清晰明了地知道最新的政策,深入地了解群众审美喜好。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走转改”更加为大家重视;而在十八大结束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也影响着新闻工作者。因此我们的新闻主持人多下基层、降低声调、斟酌用词、忌空谈增实效应当成为“时代感”的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主持人应当清晰认识到,如今群众信息获取渠道广泛,审美情趣变化而多元,因此在语言中播出群众喜欢的样式,也正是“时代感”的重要方面。

(二)亲切感

1.亲切感:用人的方式说人话

亲切感,“平等”的概念被一次次提及,不俯视不高攀,做观众的朋友。这些理念早就被广为重视。而在如今,播音员主持人应当更加从观众的角度思考,将心比心,用“人”的方式说“人话”。

(1)内容选择上的亲切感:“采编播”合一,虽然未必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工作任务上的要求,但是自我提高的必然途径,尤其是在现在主播时代到来的情况下。在自主能动范围之内,播音员主持人选择新闻内容、整合关键词,就必须贴近百姓:第一,对百姓关心热点进行深度报道,做深群众关注而无法得到更多讯息的节目;第二,对热点进行准确预测,在“可听”的基础上做到“可信”,称为讯息上的风向标;第三,内容上“雅俗共赏”;权威政策做好浅显解读,而不单纯“复述”;生活小事提炼“大共同点”,提醒关注。

例如最近的《新闻直播间》中,临近春节,节目中更多报道有关出行、天气、饮食等讯息,又整合进最近沸沸扬扬的“肯德基45天速成鸡”的深度报道,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让观众兴趣大增,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更为警觉。

(2)表达方式上的亲切感:从字正腔圆的“宣读式”,到贴心的“谈话式”;《24小时》前主持人邱启明成为了央视“说着话播新闻”的标志性人物。尤其是2011年教师节的当天,节目中两位主持人借着镜头给老师问好,邱启明还敬少先队礼,让观众颇为温暖。而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主持人在采访孙杨的节目中,代表网友提问,诸如“萌”、“爱情爱好”等轻松问题和网络“民声”接连发出,在结尾时还说“乖,这个玩偶做完节目就可以拿啦”这样的调侃谈话,让网友大呼“央视变了”。而在言语的运用上,白岩松屡次提及“用平实的语言说新闻,不用华丽的辞藻堆散文”,这一观点可以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的一个标准。就连去年新常委见面当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以“让你们久等了”开头,通篇白话,唯一需要查一查字典的也就是“夙夜在公”四个字。

nlc202309051154

(3)观点评论上的亲切感:一方面,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亲切感来源于“可信感”和“权威感”,评论时做到“人人心中有,各个笔下无”。另一方面,评论的观点绝非一味另辟蹊径,而是用更加准确恰当的语言说出观众心里的话,再锦上添花,提出更新的内容;让观众“颇有共鸣”之时,又能时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样的新闻主播,自然让观众觉得亲切可敬,尤其是当播音员主持人感性地表达出理性的内容,就往往能让观众觉得“这个主持人是帮老百姓说话的”。

(三)新鲜感

之所以将新鲜感放在最后,是因为在新“三感”中,新鲜感其实最难把握。尤其是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播的已经是观众从网络上知道的消息,而不是真正闻所未闻的“新闻”。另一方面,繁重的工作往往让播音员主持人在备稿之后没有了新鲜感,于是新闻的表达成了简单的信息传达。

1.新鲜感是话语权的自信与自尊:尽管如今信息获取的渠道似乎相同,只有少数的突发事件与重大新闻还掌握在媒体受众。但话语权却依旧是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所特有。播出新闻时的新鲜感,是来源于主持人对自己话语权的自信与自重,让观众在已经知道新闻的情况下,了解更深更广的消息,产生更多的思考,从而“确信”新闻。这是主持人话语权的职责所在,只有时刻将这份自尊与自信放在心中,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播出新鲜感来。

2.新鲜感需要主播更多思考:以往新鲜感的缺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主持人本身对新闻无所感,也无深入思考。白岩松在讲座中提到:“你准备稿件只是技术性的准备,我准备稿件是内容性的准备,我还看了其他的很多东西。我准备一百,而播出只用得上十,但观众看得到你背后的这百分之九十。”

现在许多大台都提出“新闻立台”,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新闻立身”。在国外,一名优秀的主播往往需要三十多岁的年纪,就连体育主播都出身于著名球星或资深记者。因此,我们的双脚决不能只站在主播台的方寸之地,目光不能只盯着直播间的辉煌灯光和题字器。“用双脚丈量土地”——新闻频道《走基层》给了我们最好的榜样。毕竟,亲切感来源于和百姓的真实接触;时代感来源于和最前沿的共鸣;新鲜感来源于一颗永不停歇的奋进的心。

作者简介

曾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生,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实习主播,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研究。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课标解读下一篇:调研小组个人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