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答辩式教学模式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介绍了“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开设缘由,论述了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英文双语课程中的应用,建立“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学习及能力培养,探索新模式下项目教学对能力提升的实施及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翻译教学中答辩式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翻译教学中答辩式教学模式论文 篇1:

体验式模型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商务英语强调的是在教学中遵循任务教学和交际教学的原则。而体验式模型正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两者在理念上和目的上是高度统一的。本文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类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从而迎合了商务实践中对于语言实践能力和商务处理应变能力的需求。

【关键词】体验式模型;商务英语;专门用途英语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城市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体验式模型的商务英语实践”(编号:jk15b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关于商务英语,Ellis and Johnson(2002)有这样的界定:“商务英语是特殊内容与基本内容的结合,其特殊内容是指与特定的工作领域或行业相关,其基本内容是指在商务环境下基本的以及更加有效的沟通能力。”因此,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一种。商务英语不但需要扎实的英语基本语言基础,更需要有很强专业性。其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更侧重语言实践和交际技能培训。

二、传统商务英语教学的瓶颈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讲授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课堂的讲课时间几乎都由教师掌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传统英语教学多注重讲解如何遣词造句,以及相关的语法结构。然而,由于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学生仅掌握了基本的英语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在没有了解相关的贸易背景知识基础上,他们有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其正确的含义。由此一来,也就谈不上学以致用地顺利完成该行业的基础操作。

按照书本上的章节照本宣科,学生仅能模仿不同语境下英语语言使用方法。然而因为没有真正的体验认知,所以根本无法真正地融入。因此,他们所学习的基本商务知识,和英语应用表达是相对分离的。通过背诵,在考试中取得的高分,在实际应用中变得没有用武之处。比如根据学生在企业进行商务实习之后的反馈,他们普遍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本校所开设的商务基础课程中,唯有“外贸函电”是与所学习所背诵的匹配度较高的,而其他的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似乎总与背诵的模式不尽相同。

笔者所在院校虽然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安排了商务模拟训练实习和商务口语实习兩个实习项目,旨在加强其对所掌握的知识的实践运用。但是由于贸易公司规模和实习时间的限制,以及现实中的业务风险和时间成本使得学生很难在贸易公司完成这类实践。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从实习中真正完成从理论到应用、从活动到体验的循环。根据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手册和进行实习答辩的信息收集来看,有很多学生,将在翻译社翻译相关文件或是去酒店进行前台接待也划为了商务实习。而超过85%的学生,在为期2~4周的实习中,根本没机会实践完整的贸易流程,遑论成交了。同时对于学校和指导教师而言,因为学生实习的分散性,无法像传统教育实习一样,展开跟踪、反馈和即时指导。

三、体验式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最先提到体验的概念。Willis则在她的专著 A Framework for Task- Bases Learning 中提出了一个教学过程框架,Skehan 描述了学习任务实施的三个阶段,即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任务后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目标。Willis和Skehan的任务教学过程框架为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模式 。

这与首先提出体验式教学法的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David Kolb 在20世纪80年代初构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 → 活动(体验),也是吻合的。然而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应用之间却仍存在一个断层。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无法在动态环境中形成循环。但是实践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不但需要通过实践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更借由实操才能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除了课堂教学流程之外,还可以搭建实训平台来帮助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可以对本地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这样可以对本地相关优势行业外贸发展有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分析和对比,初步了解商务英语在实践运用中涉及的相关操作。同时在调研数据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和相关软件搭建一个半封闭式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该平台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所有相关业务板块,创建大量实例以及相应的操作练习。如此一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外贸操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业务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交易中的各项工作。

四、商务英语类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有大量的图表和公式推导,并且涉及不少數据提取和计算的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可以适当改变传统的知识讲解方式,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协助学生完成自我建构,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我们将理论知识设计成一个具体的现实案例或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商务实践能力。

1. 课程选择及背景

在此笔者选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关于商品报价的教学安排为例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型的应用。在国际贸易流程中,报价为其重要的一环。计算商品合理价格,牵涉到产品成品、银行各项费用(贷款利息,汇款、托收或信用证手续费等)、运输费用、商检、报关费、退税、以及需要考虑汇率风险等等。以往的传统教授模式为教师给定数据后,学生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虽然耗时少、效率高,但是由于学生对于数据没有直观体验,即使能得到正确答案,也常常不知道其背后的原因,更谈不上举一反三。

2. 体验式教学实践开展

采取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可先行筛选1~2个有代表性的商品,并在局域网或开放网络中给定相关信息的查阅渠道。学生以小组形式,从商品中选定自己感兴趣的那个,然后进行分析,讨论:①根據商品性质,采用何种贸易术语和收付款方式最为合宜?②报价时需要考虑哪些相关费用?③利润率和佣金会给报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计算出报价结果后,先进行横向比较,与选取同种商品的小组比较计算结果,交换关于计算过程及所选数据的理由,随后进行纵向对比,与选取另一种商品的小组比较一下诸如贸易术语、运输方式的异同,并交换各自选择的依据。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因为某个环节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出口公司產生多大的损失,也能了解商品贸易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在不同情境下,可以采取的组合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计算、分析之后,对于在报价计算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错误进行提炼和讲解,比如报关、商检、银行费用都应该采用报价价格计算,比如退税金额计算时要注意先行扣除国内消费税等。

最后,还可以变更贸易术语进行再次计算,或是从买方还盘的角度出发,在给定出口价格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利润和成本的倒推运算。

由此一来,学生不但能学会准确计算报价,同时也在体验中,学习到当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灵活处理。他们会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与以往仅仅注重教师讲授的方法相比,更能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3.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以上课程实践,我们不难看出体验式教学的主要优势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通过情境和实际的应用,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与当代教学中一直提倡的任务教学和交际教学关系紧密。②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本校局域网搭建的教学资源平台和广域互联网的即时信息更新。这种交互式学习,内容直观,反馈迅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式教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以下不足之处:①由于体验式教学所要求的情境设计会耗费较长的时间,相应便带来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并且会占用其他教学内容的时间。②体验式教学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课时中,便会压缩传统教学中阅读、背诵、听默的部分。有可能会造成学生虽然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在程式化考试中,却没有分数的显著提高。

五、结语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团队合作的形式。分工合作,设计情境和案例,互通有无。同时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将实践内容在线化,数据化,不但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实现远程自学自练。

体验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商务英语自身的特性,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领悟知识,再将内化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种模式无疑更适合专业英语教学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化的需求。而由于该教学法的自身特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教学模式探索——本科笔译教学创新实验报告[J].外语界,2013,(1):62-71.

[3] 向要立.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的运用[J].高教学刊,2016,(6):133,135.

(编辑:王春兰)

作者:钟真

翻译教学中答辩式教学模式论文 篇2:

基于“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分析双语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开设缘由,论述了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英文双语课程中的应用,建立“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学习及能力培养,探索新模式下项目教学对能力提升的实施及效果。

关键词:项目驱动;能力本位;化学分析;双语课程

一、“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课程定位与存在问题

“化学分析双语课程”是各类化工与分析专业所开设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化学分析”所对应的英语教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基本词汇、语法、文献和工厂化验室常用专业术语。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能认识该课程词汇;能阅读专业文献;能翻译该专业英语文献;能撰写相关的英语文章;能在外企或对应工作岗位中进行简单的专业口语交流,能达到“化学分析”高级工的水平。

从近年来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双语课程学习缺乏兴趣,一是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二是上课效果较差。根据目前存在问题探索新教法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项目驱动、能力本位”出发,探索递进式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能力本位”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项目驱动、能力本位”是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是目前高职教育中倍受关注的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实施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项目驱动、能力本位”教学中的项目的设置、情境的设计以及任务的有效实施是教学的关键,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及效果。教学中所选项目及设计的教学情境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及系统性。此教学法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独揽课堂唱独角戏的模式;二是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应用工程项目为中心,让学生直接参与和企业工作岗位任务对接的项目任务,实现无缝连接;三是由以学生课堂接受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工作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每一项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带项目任务去学习,将学习过程转变为人人都参与、相互合作的一个实践过程,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制订方案、动手操作及合作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1. “化学分析双语课程”项目教学的设计。“化学分析双语课程”基于“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递进式模式进行教学,共设计八个项目和一个课程引导。课程引导采取引领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历史沿革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所设置的八个项目(化学定量分析、常用化学仪器、酸碱滴定、酸碱指示剂、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配位滴定)参照“化学分析”中的教学章节选定常见的八个分析项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每个项目载体中培养的重点不同,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学习各个领域的常用词汇、句型以及科技英语应用技能。

2. “化学分析双语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化学分析双语课程”在教学中除了课程引导采用理论讲授方式外,其他模块学习均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下达项目任务。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工作中学习理论知识。打破传统的教师直接上讲台讲述理论知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2)指导学习。主要让学生带着任务查阅资料寻求所需信息和知识点,教师变换角色为指导学生学习,答疑解惑,指导方向,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地去获取需要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本项目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节课讲到底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教师将项目实施报告发给学生,学生带着任务书来完成项目实施报告。项目实施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任务、子项目考核成绩、专业英语词汇的英汉互译、常用仪器口语、重点文献翻译等项目,每个项目单都有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在项目实施中,将全班学生按照实际状况合理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元,让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相互学习英语词汇,并相互监督,互相翻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每个人把自己的翻译结果公示给小组其他人,这样学生就有事情可做,而且有一个比赶超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专业英语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实施空间和主动性。同时,教师每节课根据该章节所设置项目,将化学分析相关的仪器、设备图片根据实操性展现给学生或把图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对照实物和图形说出其专业术语。在所设置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场所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现场分组实施法等多种方法灵活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应用。此外,采用奖励法来改善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己准备的小礼品分发给在该项目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效果颇好。

(4)项目考核。在每个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小组组长对每个项目进行考评,每个项目的成绩将纳入该课程最终课程的学习成绩,具体见“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效果。

三、“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效果

该课程的考核是基于“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以过程考核为主,按百分制评定学生学习成绩,项目考核80分,由小组负责人和教师共同考评(每个项目10分,其中过程学习4分,报告撰写3分,答辩考核3分),理论知识考核20分,由教师负责考评。共计100分。在项目考核中,各项目负责人和教师公平、公正、公开地评定本组成员,给出子项目成绩,各项目总成绩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之和即为学员本课程学业成绩。

自从本院在工业分析与应用化工专业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化学分析双语教学以来,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以及课堂效果有明显好转,多次受到学院督导组专家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好评。虽然目前国内众多院校的双语课程教学仍在探索和改革中,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只要坚持根据具体的课程及教学内容,结合自身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不断的完善,使“项目驱动、能力本位”的项目教学法灵活应用到教学中,使项目设置更合理、实际教学场所更贴近企业工作坊,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相信项目教学在“化学分析双语课程”中的应用前景一定非常乐观。总之,“化学分析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其朝着更实用、更系统、更可行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孙会宁.化学分析与检验专业英语课程标准[D].绵阳: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

[2]王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10.

作者简介:孙会宁(1978— ),女,陕西宝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及新材料研发。

作者:孙会宁 石建屏

翻译教学中答辩式教学模式论文 篇3:

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将混合式学习应用于高校教学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阐述了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产生的效果,并指出提高混合式学习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学 课堂教学 混合式学习

[作者简介]张玲(1973- ),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网络管理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河南许昌461000)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高校开始建设各类网络课程,将网络引入课堂教学中,但事实上,网络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高校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网络教学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地应用。在网络教学方面,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在这种情况下,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引入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实践证明,混合式学习拓展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空间,并为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指明了方向。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学习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对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新概念。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由此可见,混合式学习是对传统式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超越与提升,它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英国“高校信息系统协会”2008年对164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使用E-learning的高校中,使用同步E-learning(完全网络在线学习)的高校所占比例为4%,使用辅助式E-learning(以传统学习方式为主或以网络学习方式为主)的高校所占比例为48%,而使用混合式E-learning(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学习方式按相同比例结合)的高校所占比例为50%。所以,当前学者们的共识是,只有将完全的网络学习与辅助式网络教学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简单来说,混合式学习就是各种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教”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般来讲,混合式学习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混合:多种学习环境的混合,自学和协作学习的混合,离线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多种学习结果的混合,结构化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等。其实,将Blended-learning解释为混合式学习并不确切,黎加厚教授将其译为“融合式学习”,这更能够表达其潜在的内涵。Michael Orey从学习者、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角度解释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这种解释更能够体现出融合的思想。Michael Orey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Blended-learning指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并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帮助自己达到教学目标;从设计者的角度看,是指组织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是指尽可能地组织和分配一切有价值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从这三者的角度来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是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促使教学目标达成。

二、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及产生的效果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活动,学习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协作意识、协作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不适宜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用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式学习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及转化,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网络学习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如不能充分照顾到学生学习快慢的差异,而网络教学则能使学生自己调整学习节奏,又不增加教师的负担,很好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提供者及辅助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优化课程结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要少讲、精讲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第二,理论知识的讲解要突出重点,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让他们通过实践理解知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学会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三,将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由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组成。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场多看、多动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学习。教师制作出自己所教课程的网站,在网站上除了有教师的教学课件外,还包括教师查找的关于这门课程的参考资料、拓展内容、授课录像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外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查漏补缺或知识拓展。这种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是一个交互的过程,网络课程在课堂外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BLOG,QQ,E-mail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答疑模块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或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进行解答。这样,学习将不再是枯燥的、自己学习的过程,而是大家共同学习、协作学习的过程,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通过在课堂上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的到课率提高了,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了很大改观。如学生上课时不再迟到,而是提前进入教室;课堂上学生也不再睡觉、说话,而是积极响应教师的提问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其次,学生的作业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作业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发,提交作业也有时限,过期后作业就不能按时提交。学生感到这种方式很新颖,但这种方式也给他们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查阅教师的资料,有问题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授课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使学生能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再次,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后,学生的考核成绩比在完全的课堂教学或完全的网络教学中高出了许多。最后,在线交流与非在线交流的结合,拓展了师生的交流渠道。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师生间可以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也搭建起了学习的桥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提高混合式学习效果的对策

1.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加强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的综合培养。对课程中未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或来不及讲完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勇于在实践中学习或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自学,然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相互研讨,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辅导。经过这样的培养、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书及文献资料,而且能通过互联网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

2.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首先,把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变为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将使用纸质试卷进行考试变为使用网络进行在线考试。其次,注重在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最后,考核的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可以采用技能训练、实验报告、口试答辩、笔试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动手能力。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课堂教学中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将“黑板+粉笔”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结合,因此,教师必须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并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教师应将各种教学资源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置聊天、答疑等功能,搭建一个能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

4.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将教学内容设置成具体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有相应的项目以便对学生进行辅助训练或考核。在学期结束时,学生可以依据这些模块完成一个课程项目。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去设计项目训练,并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课程项目来结束本课程的学习。

5.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有可能放弃对某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动态,并经常鼓励学生,鼓励他们不要放弃。

6.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有取舍地进行学习,对那些暂时用不到的知识点可以允许学生先放弃,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主要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使学生“先知道怎么做,再知道为什么”,不能总是先让学生去想,想通了再去做,而是应该先做出来,然后再想为什么这样做。特别是在学习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时,应该遵循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的学习过程。

7.加强师生间的交流。高校学生基本上都已成年,身心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所以,他们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减少了很多。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利用网络等便利的通信方式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现状,以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而且也能为高校带来更多的时间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3]黎加厚.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http://zsslxq.blogbus.com/logs/44353375.html,2009-08-16.

[4]谢涛.网络环境下混合式学习系统研究[EB/OL]. http://www.ourelearning.com/bbs/showtree.aspx?topicid=415&forumpage=1&postid=479,2009-03-03.

作者:张玲

上一篇: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分析论文下一篇:水库灌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