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会计教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予以取消这一消息被证实,在会计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引发了热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院校,应紧跟潮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使其满足会计证改革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成长为技能型、实用型和全面型人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创新教学模式会计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创新教学模式会计教学论文 篇1: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摘 要] 教育部明确向各高校提出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要求,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方面,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外部教学环境方面,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评价体系的重建等。由此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协同发展。研究型教学模式能对此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前教学阶段通过宣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阶段通过“问题”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后教学阶段通过评价巩固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学;会计专业

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具有创造能力,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共事,专业水平较高。高校教育期望通过改良原有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即通过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实际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单一的授课和考试模式下,一方面学生缺乏个性和创见,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雷同;另一方面教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建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考量标准。

一 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

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一)学生主观因素

1 学生的创新意识

包括创新意识在内的主观因素是影响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方面。学生对创新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对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实际中,学生对会计创新的领域和具体内容了解不多,甚至认为基于会计专业的技术性和谨慎性特点,所以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在对专业能力认知上,学生往往将专业知识排在第一,实践能力排在第二,而创新型人才最核心的能力——联想和质疑,基本未被考虑进来。

2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和激励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专业研究中,这就要求只能以对专业的热爱而非其余因素作为内在推动力。而实际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动机并非热爱专业,而是认为会计需求量大,择业面相对较广,或者因为家中长辈的建议而选择。在功利心面前,对专业的研究和创新很难被重视。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更是尤为重要。

(二)外部教学环境因素

1 课程的设置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论文以及案例报告撰写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从公共基础课开设来看,文献查找、论文写作等工具性课程存在缺失以及开设时间不当等现象。在现行会计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一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文献搜索课程,只有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的学年论文写作实训。低年级的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浓厚的创新学习兴趣,但缺乏信息搜索查找的初级技能培训;高年级的同学面临考研就业压力,学习时间压缩,学习效果难以保障。

在学科选修课方面,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研究专业发展为教学目标的会计学科史、国际会计、会计基本理论等课程的选择人数较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也不高。说明了学生以就业和实践为导向的学习动机明显,侧面显示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功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教学模式的选择

在专业课教学模式方面,教师的选择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课外教学的投入程度固然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关键影响,但课堂作为本科教学的最主要场所,同样也是创新型人才接受创新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教师大多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存在偏好。在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中,趣味性较强、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学习负荷不大的情景模拟实践操作、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引入前沿动态等教学模式比较受学生欢迎。而学生自主授课、阶段性布置小论文等教学方式,因为参与度低、需要花费大量课后时间进行资料查找并深入思考,学生则表现出相对消极的应对。究其背后,最终教学效果良好与否,能否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与对学生进行外部监督的强度密切相关,而学生的畏难情绪、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现有传统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研究性教学的需求,不能做到充分评估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能力评价指标应该从单一转向多样化。

二 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

基于上述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协同发展。利用外部教学环境的刺激,激发学生主观创新意识,形成良性循环。而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新理念,提倡教学时空由封闭走向开放化、教学过程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创造、教学主体从单向主导走向平等交互,这种对传统大学教学理念的现实超越与应然转向,显示出其在培养创造性人才中的独特优势。我们从三个阶段来看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会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一)前教学阶段通过宣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前教学阶段是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准备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向企业财务负责人、教师征集并确定教学项目载体;二是调整课程设置,在低年级设立信息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或实训。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都通过书面通知、讲座的方式向学生宣传。通过宣传,学生在对创新活动进行了解后,可以主动申请或者教师推荐两种方式參与教学项目,而信息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以及专业课程课堂内的“问题”训练能够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学阶段通过“问题”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教学阶段是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阶段,主要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来展开。研究性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但并非仅在课堂上简单提问,而是教师要担当“问题”的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在教学之前,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进行分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相互合作、分享成果,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教学之后应多与学生进行谈话,或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感受,为下期完善教学做准备。研究性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能有丝毫削弱,教师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而只有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科研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最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后教学阶段通过评价巩固学生创新精神

后教学阶段是教學程序的最后阶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展示、评价教学效果。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评价实际上贯穿了三个阶段,包括对前教学阶段的诊断性评价、教学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和后教学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前两者是为后教学阶段的终结性展示和评价进行铺垫的。成果展示可以是PPT汇报、论文汇报等形式,评价时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专业课内,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除开出勤、作业情况外,还可以考虑学生案例讨论、自主授课、实践操作等情况来给予平时成绩,以及采取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而言之,在校方鼓励、重视的前提下,提供宽松、活跃的创新氛围,赋予教师更大自主权。专业课外,采取参与课题、撰写论文、参与社会调查、参与科研项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培养方案中纳入一定量创新学分要求,全面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师生通过交流会的方式进行会话、交流,反思教学和学习过程,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将创新与质疑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专业学习中。

对教师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差异性,与学生进行日常沟通,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取得创新成果。如奖励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并进行宣传推广,将优秀学生吸纳进入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

总之,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有着严谨客观、谨慎负责特征的会计专业上。只有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校营造创新氛围,教师尊重学生个性而因材施教,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责任编辑:张宏玉)

参考文献

[1]魏慧文,刘爱东,杜秋.基于学生视角的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69-74.

[2]马麟丽,令狐昌应.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21):90-90.

[3]高有华,张丽平.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9):61-64.

作者:陈琴 张德容

创新教学模式会计教学论文 篇2:

“会计证”改革背景下会计实践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 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予以取消这一消息被证实,在会计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引发了热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院校,应紧跟潮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使其满足会计证改革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成长为技能型、实用型和全面型人才。基于“会计证”改革背景对会计实践化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 键 词] “会计证”;改革;实践化教学模式;创新

《中国会计报》就会计从业资格相关问题独家专访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68号),会计从业资格被列为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从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公告中可知,报名条件中取消会计证要求已成为事实,从业证将正式退出会计舞台。

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也应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使会计课程教学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能够科学融合,在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促进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改革,使其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会计证”改革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当今时代,传统的账房先生已经落伍,只有更为专业的懂管理、懂信息化的会计人,才能在改革背景下,占据一席之地。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改革的背景下,转型已成为摆在会计教学和相关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应将会计课程教学和会计行业考试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培养下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再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再教育,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总之,继续学习和深造不仅是会计人的成长必经之路,也是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会计人员应从重复的基础记账中脱离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将账务工作信息化、电子化、高效性,并尝试向高端的财务管理领域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会计人员应多去了解一些财务相关知识,如财务报告、财务分析、风险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并购与重组、税收筹划、内部控制等专业知识,还包括价值管理、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术、营销管理、投融资、企业法律、国际商务、谈判技能、资产管理等。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会计人不应只囿于传统思维,而是要具备跨学科思维,通过学习财务学科相关知识,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会计人。

二、正确认识“会计证”改革与会计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

伴随着“会计证”的改革,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只有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技能的会计人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下占据一席之地。在此背景下,会计教学模式也正在接受新的考验,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账房先生,而是具备较高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技能、懂管理、更注重创新的会计人,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在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想要解决上述问题,职业院校相关工作者可从“会计证”改革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出发,来创新会计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职业院校相关工作者还要正确认识“会计证”改革和会计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会计教学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发展需求,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十三五”的规划,会计行业将逐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且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目前所设置的初级考试科目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缺乏基础性会计知识,其考试内容是在原会计从业知识上进行设置的,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缺乏必要的知识衔接。基于此,就相关院校调整教学策略,从教育新形势出发,来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初级会计分设两次考试,可以设置两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会计B证和初级会计A证,B证聘任会计员专业技术职务,A证聘任助理会计师技术职务。初级会计A证考试沿用现有初级考试内容,初级会计B证考试则与之不同,其主要是承接原会计从业考试内容。想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进行考试。这样的会计证改革不仅考试内容合理,也激活了初级两个级别的社会功能,有利于打破会计考试必过从业资格证考试这一门槛,满足了一些偏远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历低、年龄偏大、非会计专业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能通过考试拿到会计员证又能进入会计岗位。除此之外,一般人员还可通过考试学习最新的经济形势、管理政策,提高其管理技能。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应与最新的会计行业考试相结合,来优化调整会计教学,夯实学生的会计基础,使他们在此阶段,就能通过针对性学习,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增强其核心竞爭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会计教师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计算机这个载体来实现会计实践化教学。教师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教师可以将每个学习任务录制成一个微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或复习;也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群,方便学生课后的交流讨论学习。除此之外,会计教师还可将一些涉及会计行业等级考试方面的内容添加到日常教学之中,并通过健全模拟试题库、建立考试配套习题库、建立网上测试平台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模拟的考试环境,提高其过关率。

三、注重会计“实践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的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在大踏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崭新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来说亦是如此。在信息化和“会计证”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会计教师应更新教学模式,实行“实践化”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依据、以模拟企业为依托。在实践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创造工作任务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该工作任务可仿照企业的真实场景,从而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工作要求的无缝结合,培养其实践技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彻底改变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来制定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教、学、做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学生的实践操作等结合起来,以夯实其专业基础,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提高其会计从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以满足企业需求,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实践化教学课程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将其融入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课下实践等环节,来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符合职业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来设计一些与会计专业考试相关的习题,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模拟会计专业考试环境,让学生熟悉考试模式,从而在考场上能够应对自如。

四、完善人才需求与“实践化”课程教学衔接方案,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

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生源多样,但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或是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因为成绩优秀或中上等的学生其第一选择往往是重点高中或普通高中,中职则成为学生迫不得已的选择。相对于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具有一些特征,如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普遍不浓、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自信心不足等。除此之外,这些学生还存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在面对会计专业课程学习时,如在系统性和理论性方面,与其他类型的院校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些学生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具体体现在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不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态度消极、被动,直接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鉴于以上所述,在当前“会计证”改革的背景下,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重新审视,结合改革对会计人的新要求以及本校的实际教学现状,创建“实践化”课程教学模式,以完善人才需求与“实践化”课程教学衔接,解决上述问题。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而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和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会计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略其应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就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这样完全违背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生后可能会面临畢业就失业的问题。基于此,就需要职业院校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革,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为改革目标,推动中高职会计教学改革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要在第一堂课就讲授大量的概念,因为概念的抽象性、系统性、复杂性会对学生学习造成不利影响,使他们对会计学科产生难学、枯燥等认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有趣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开端,使学生了解会计课程的趣味性、实用性和价值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从股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股票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公司、资产、负债、资本等相应概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总之,在“会计证”改革背景下,职业学校会计教师应转变观念,开创实践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对该模式的创新,来使其更贴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更贴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莹.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5(6).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3]阳杰,应里孟.信息管理导向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J].财会月刊,2012(33).

[4]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

编辑 张 慧

作者:慕勤

创新教学模式会计教学论文 篇3:

应用移动学习创新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 随着移动通讯科技的迅猛发展,高速无线网络接入与智能型移动终端设备的完美匹配使得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成为可能。可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俗称为第三方应用(APP),亦成为相关产业界的研发热点。本文基于一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并探讨了移动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进入高校课堂的难点与策略,旨在拓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设计思路,收获与众不同的教學体验,提高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 掌上学会计;移动学习;移动教学设计

当前会计学专业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这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虽然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实验教学课时,或者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但从总体来看,大学会计教育仍普遍“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是主要的要求和目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困扰会计学专业教师的难题。本文从一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出发,结合高校会计教育现状与特点,探讨了移动教学模式进入会计课堂的难点及策略,以期拓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设计思路,体验全新的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移动学习

得益于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3G/4G无线网络覆盖的逐步实现,以高速无线网络接入为依托、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的移动互联(Mobile Internet)时代已经到来。只要拥有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和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就意味着可以随时随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或交换信息。如此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一种 “4A” (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style)式的自由学习模式,或可称之为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一般而言,移动学习或移动教学被认为是远程教学的延伸。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结合自身的需要来开展学习活动,这与远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相吻合,只是在实现方法和工具上有所变化。笔者认为,移动互联时代的移动学习法或移动教学法亦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以此来增强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巩固其所学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习惯以及移动学习的认知程度,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笔者针对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部分2011级和2012级在校学生进行了随堂问卷调查。该调查主要涉及移动设备的使用、移动学习习惯、移动学习应用软件(APP)偏好等方面。问卷调查的结果汇总如下。

首先,有关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习惯包含4个问题,分别是:

(1)你使用的是智能型手机吗?该手机使用何种操作系统?

(2)你日常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平均每天大概是多少?

(3)你的手机里安装的应用软件(APP)哪种类型最多?

(4)你更喜欢使用哪种方式或工具上网?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被调查的大学生们基本上都使用智能手机,其中接近3/4的智能手机使用Android(安卓)系统,1/4的智能手机使用iOS(苹果)系统,而使用其他操作系统的,如Symbian,Windows Phone的寥寥可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天花在手机上的平均时间为3~6小时。对于手机里安装最多的应用软件(APP)类型排名分别是:社交类、娱乐(音乐、电影)类、游戏类、购物类、学习类、办公类,具体比例如图1所示。图2则列出了学生们更习惯的上网工具,尽管电脑仍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仍然有接近1/3的学生选择了手机作为最喜欢的上网工具。

其次,笔者调查了学生们对使用手机辅助日常学习的情况,涉及如下问题:

(1)现在手机里安装的APP有学习类的吗?大约有几个?

(2)你想过用手机辅助日常课程的学习吗?

(3)你安装或使用过几个会计类的学习软件?

(4)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2/3的学生在手机里安装了1~3个学习类的APP,没有安装的屈指可数。超过2/3的学生安装或使用过1~3个会计学习类的APP,没有使用过的不超过10%。对于用手机来辅助日常课程的学习,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示想过,但是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或者自己喜欢的APP。具体的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只有少部分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日常课程学习的APP。图4列出了学生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大部分的学生偏爱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也有学生在其他选项中列出了自主挑选学习内容、模拟社会实践等方式。

最后,与移动学习应用软件(APP)设计相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

(1)你更喜欢什么类型的信息?

(2)使用APP平均每次的学习时间大约是多少?

(3)如果现在有一个掌上学会计的软件,你希望它能包含哪些内容?(可多选)

(4)哪些功能会吸引你经常使用APP学习?(可多选)

(5)你希望掌上学会计的平台是以什么形式设计的?(可多选)

(6)你希望掌上学会计软件里有哪些模块?(可多选)

经调查,接近3/4的学生更喜欢视频或动画类的信息。学生们使用APP学习的平均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但大部分人表示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学习过程可能随时被打断,时间可短可长。如果有一个掌上学会计的软件,学生们最喜欢的内容排名前3项分别是理论知识讲解、日常会计核算或模拟业务处理、资格证考试相关练习;该软件提供的功能应能够有助于通过资格考试并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这个软件最好采用简洁简单并强调趣味性的方式设计,需包含的模块有理论知识讲解、模拟会计实务以及模拟资格证考试。

3 应用移动学习创新会计专业教学的难点

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在高校课堂中实施移动教学法已基本具备了技术上的有利条件。但是,移动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它强调了学习者可能具备的移动性以及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互動性。笔者认为,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的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习者和教学者对移动教学的接纳能力与适应程度有差别

根据调查统计,大学生们基本上都安装或使用过会计学习类的APP,尤其是与资格证考试练习相关的APP,因此,他们对移动学习是接纳的。然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由于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于新兴技术或应用,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比较年长的教师而言,花费的时间可能更长。

3.2 缺乏合适的课堂教学应用软件(APP)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日常课程学习的软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在于软件开发商以针对游戏或娱乐类的APP开发为主,针对学习类APP的需求毕竟不大,利润不高,自然不会涉足。

3.3 移动学习模式下的教学流程需重新设计

移动学习模式下的内容呈现和教科书或者电子教材一类的学习材料是完全不同的。它可能非常短小,或者琐碎;可能只是罗列会计准则,也有可能只是提供练习题目。每一款软件设计的内容和格式不尽相同,但既然以手机为载体,屏幕的尺寸就决定了内容的呈现不会太多。这就导致学习者可能会在琐碎中无法把握学习重点和相应的知识脉络。因此,针对移动学习模式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流程至关重要。

4 应用移动学习创新会计专业教学的策略

针对上述难点,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移动学习模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4.1 从课堂练习或小测验入手,辅助教学活动

在缺乏课堂教学交流互动APP的情况下,应鼓励教师使用现有的会计学习类APP。这类APP大多以完善的习题库而备受学生欢迎。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些练习或测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

4.2 高校与软件开发商联合开发学习类APP

高校可与软件开发商合作进行学习类APP的设计与开发。目前,很多高校都购买了辅助会计教学或模拟会计实训的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是B/S架构,以网页为基础的。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现有学习系统或平台升级成适于移动设备浏览的格式。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这样既可以省去跨平台开发APP的费用,也可以为自己的软件增加新的卖点。

4.3 移动教学设计中注意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移动学习模式的教学单元短小精悍,所以,教学者一定要注意把握前后知识点的相关性,避免因内容琐碎而冲淡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高校可综合应用以上策略,结合自身特点,鼓励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引入移动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创新与尝试,收获不同的教学体验,提升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Ellen D Wagner. Enabling Mobile Learning[J]. Educause Review,2005, 40(3):46-52.

[2]Tsvetozar Georgiev,Evgenia Georgieva,Angel Smrikarov.M-Learning—A New Stage of E-Learning[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2004.

作者:王译晗

上一篇:节能设计理念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企业劳务派遣员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