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写人作文

2024-05-11

一个这样的老师写人作文(共14篇)

篇1:一个这样的老师写人作文

有一个这样的老师,她高高的个子,短短的头发,两眼炯炯有神,走起路来两脚生风,开朗自信,神采奕奕,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

王老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她上课时总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让我们大开眼界的事情。远古的神话,未来的畅想,广漠的天空,深邃的海洋,庞大的恐龙,细小的蚂蚁……世界上的种种事物,都被她搬进课堂,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王老师也会”忙中出错”哦!记得有一次,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错别字,班上一名”勇猛”的”大将”毫不客气地指出错误,王老师佷高兴地虚心接受,并不为自己开脱什么理由。看着王老师那高兴、得意的表情,我总是怀疑王老师是不是故意写错字,在考验我们是不是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敢不敢把“新怀疑主义”带进课堂。

王老师教导有方,总能用巧妙的办法让我们轻而易举地学会一些十分难记的汉字,古诗等。比如说“美”、”碧”等字,经过王老师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个个童话故事或一句句顺口溜。这么一来,我们就在轻松而有趣的氛围中牢牢地记住了。再说说背古诗吧,老师先让我们记下诗意,并根据诗意来想象它的意境,然后再理解诗人的情感及写作目的,背古诗时就容易多了。每次考试我们班学生的成绩总是令人骄傲。

王老师在上课时是一名严肃的老师,在下课时则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和王老师在一起总能敞开心扉,把不愿意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向她倾诉。只要聊上半个小时,我们的心结就会被打开,紧皱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爽朗的笑声也会从我们嘴里蹦出来

有着不泯的童心,有着会说话的眼睛,有着能说会道的嘴巴,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王老师!

篇2:一个这样的老师写人作文

贾老师不仅漂亮,而且很关心学生。记得四年级的夏天,我自己骑自行车去上舞蹈课。天很热,我穿着及膝的裙子,因为担心裙子夹进车轮,我不时低下头检查。突然“哐”地一声,自行车撞到了坚硬的人行道上,车倒了,我也“飞”到了一米外的地方。我还没缓过神来,感觉膝盖火辣辣地刺痛。我看看身上,尽是擦伤,尤其是膝盖以下一大片,慢慢渗出了殷红的血,被土和沙子混成了褐红色。我艰难地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扶好车,一瘸一拐地走向舞蹈教室。

来到教室换好舞鞋,我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等待上课。练习时,新教的动作我一直做不到位,加之疼痛,我不觉间眼里噙满泪花。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在中场休息时轻轻坐到我身边到我身边,贴心地问:“怎么了?动作不熟,我们慢慢练,不要伤心!”我把腿上的伤口给老师看,老师看着我的伤口,表情忽然严肃起来,眼中满满的着急:“怎么弄的?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听到老师的话,同学们纷纷凑来看我的伤口。“其实没多大事……”“小静,你骑着你的车赶快去附近的`药店,买瓶消炎的碘酒、棉签或是棉球,再买点创口贴……”说着掏出钱塞给小静,并仔细嘱咐着,“你速去速回啊!”

老师安排我到一旁坐好,停止了上课,坐在我身旁询问着我摔伤的过程。她拿起碘酒,轻轻拧开,用棉球蘸着小心翼翼地帮我清洗着擦伤。老师表情专注,边擦边嘱咐着我:“疼的话忍一下,以后做事要小心,受了伤多疼啊,夏天热,伤口一定要妥善处理,不然会化脓的。”上好药,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让我坐在一边,她继续给同学们上课。等到妈妈来接我放学时,贾老师又细心地跟我妈妈嘱咐了好多。看着老师慈爱的目光,一股暖流不禁涌上我心头。

篇3:名人的老师这样教写作

高考作文“60分”“70分”, 事关升学、就业、前程、理想、梦幻、人生……

高考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苦口婆心”“细致入微”“勤勤恳恳”, 是语文教师的“心动”“开颜”“振奋”“沉醉”, 是语文教师的“神伤”“憔悴”“尴尬”“无味”, 是学生不解家长, 埋怨社会“误尽苍生”的指责, 高考作文是语文教师永远的“痛”?

今天的名人们记得昨天的“老师”们曾经这样教作文:

一、以“入”滋“出”

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就读的钱学森老人回忆中学作文时说:“我们那个时候……不死抠课本, 提倡多看课外书。附中的选修课很多, 学生的知识面很广。”

“中国进一步改革, 既得利益者必须做出让步”, 理论的提出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教授:“记得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做文言文。比较特殊的是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一年级在国文课之外加每周一堂‘经训’课,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为:《论语》《孟子》《大学》和《礼记》《诗经》《左传》。高中二、三年级则改为中国文学史。当然只能浅尝辄止,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概念, 不可能真的像旧时那样读经。但是有没有这个概念还是大相径庭的。”

当代作家汪曾祺回顾沈从文沈先生教创作:学生要写一部作品, 沈先生“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

疾呼中国文艺理论“问题意识”的浙大教授王元骧盛誉恩师“戴 (戴汉节老师) 先生除了选教了一部分课文外, 还针对时弊, 选了一些名家名作以及当时报刊上发表的优秀作品, 由他自己刻写、油印出来, 作为补充教材发给我们, 还在讲课过程中不时引导我们自己去找些名家名作来读。”以广泛的阅读滋养作文之输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同样是教授作文, 大方之家不是盯着“写”之输出, 而是着眼于“读”之输入。

二、以“感”缀“文”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的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大师, 自称民国初年任江苏省无锡后宅镇泰伯市第一初级小学校长, 时属文之法如下:

“又一日, 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 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 静观四围形势景色, 各自写下。再围坐, 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忽略了, 何处有人遗忘了, 何处有人轻重倒置, 何处有人先后失次, 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 今有一景, 诸生多未注意, 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 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 此风因穿松针而过, 松针细, 又多隙, 风过其间, 其声飒然, 与他处不同, 此谓松风。试再下笔, 能写其仿佛否。诸生各用苦思写出, 又经讨论, 余为定其高下得失。经半日, 夕阳已下, 乃扬长而归。如是, 诸生乃以作文课为一大乐事。竞问, 今日是否又要作文。”

《那年冬天没有雪》的作者现任《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记忆业师导文之法:

“每当节假日, 我们总是在杜老师的带领下, 到这些名胜古迹去觅奇览胜, 借以增长知识。每天一处, 杜老师便向我们讲述这些古迹的来龙去脉和有关历史人物的业绩。游罢归来, 他总是给我们留下作业, 记述一下游览后的感受, 然后交给他批阅、评判。”

苏轼《题跋》卷二《题渊明诗》:“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 良苗也怀新’, 非古之偶耕植杖者, 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 也不能识此语之妙也。”没有“偶耕植杖”之体验, “不能”写“平畴交远风, 良苗也怀新”之“妙”, 当是钱穆大师、“杜老师”“太老师”等共识否?

三、以“教”从“学”

“无论是上语体文或文言文, 先生是不讲的, 他要学生先看, 先讲解, 然后由他对讲错的加以纠正;对讲得不清楚或不全面的加以补充说明。有时他向学生提问, 有时则要求学生向他提问。他的课堂教学的任务,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近代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讲坛形象在现代翻译家钟子岩脑海中“佛光”生辉。

其实,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大多需借助言语文字等符号, 而言语文字与其所表达的意念之间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而非必然性的联系, 老师借助语言表达的思想, 如果不能为学生所理解, 那么老师的语言, 在学生脑中就是一种无思想的噪音。所以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钟子岩老先生记忆中的虽是夏老教授阅读的情形, 可以想象, 夏老教授作文也必不会逼“学”就“教”。

四、以“文”立“人”

原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徐中玉教授总结早年国文教师马仲殊引导作文之法:“至于写什么和怎样写, 反而要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古人早就感到对青少年作文, 必须教他们‘大胆’‘放’, 否则即使文字清通, 将来不会有多大成就。”

启功老人的作文教师陈垣先生“发作文时, 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 有所进步的, 尽力在堂上表扬。”

沈从文教授创作:“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 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

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批评当时的教育:“于教育的生命, 从未有人培养顾及……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他们‘大胆’‘放’”“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毋庸讳言, “太老师”们当然眼中有“文”, 但心中更有“人”, 如果忽视了那“人”的兴趣、体验、尊严, “文”又何以得作?

篇4:写人的文章可以这样读

阅读写人的文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人物的外表包括容貌、神情、体态、衣着等,往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活动。如《丰碑》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经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段文字正是使用了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位掌握着军需物资,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风雪中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形象,突出了他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内心世界。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展示他的性格和内心。如《灰雀》一文,记述了列宁爱护灰雀的故事,主要围绕灰雀展开对话。这些语言描写表现了列宁因找不到灰雀而焦虑、担心、惋惜的心情,同时体现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动作描写同样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如《凡卡》一文中写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要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开始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去酒店打酒,要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东西就打我。”这里“揪、拖、拿、揍、捞、戳、打”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老板等人残忍的狰狞面目,映射出凡卡悲惨的命运。

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往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目睹邱少云在烈火中时的心理描写,很好地表现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遭受的巨大的痛苦。

三、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

刻画人物,肯定离不开典型的事例,只有把人物放到典型的事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内心世界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件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如《少年闰土》中,就通过捉鸟雀、捡贝壳、看瓜、看跳鱼儿,刻画出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少年。

四、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

写人的文章都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有的是表现人物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反映人物某几个方面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要深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一夜的工作》,作者通过写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来歌颂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崇高品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篇5:一个这样的老师作文

蓝老师,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关心着我们,使我们得到温暖。记得五年级的一天,在课堂上我觉得头很晕,脸上火辣辣的,十分难受。我来到办公室,告诉蓝老师课堂上发生的事,她二话不说摸了摸我的额头,然后在抽屉里翻来翻去,不知道在找什么东西。然后又问旁边的老师。这时,我才明白,老师在找体温计,可谁都没有。于是,老师让我坐下来,倒了一杯开水,捧到我面前,然后和颜悦色地说:“依我看吖,你肯定是发烧了,你先喝杯开水,暖暖身子。我给你爸妈打电话,让他们来接你。”

可是,一连打了好几次,都打不通。天呐!上帝,你对我太卟公平了!——我在心中暗暗地发着牢骚。这时,出乎我意料,老师对我说:“要不,老师送你回家!”我听后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您待会儿还有课呢!”老师却说:“没关系的,走吧。”于是,蓝老师顶着寒风,送我回家。

老师总是不辞辛劳地给予我们知识。那一次,老师为了教我们遵纪守法,把嗓子都喊哑了。本以为第二天老师不会来上课了,可大家没想到,老师,我们尊敬的老师,她居然卟顾惜自己的嗓子,继续来给我们上课。她的声音虽然没有平时的嘹亮,十分沙哑。但老师仍旧努力喊得大声一点,让我们听得更清楚。从这沙哑的声音中,我卟觉得难听,反而从中听出了老师对我们的用心良苦,我的心中顿时充满感动。同学们似乎也知道了什么,卟再像平时那样吵吵闹闹,而是安静整齐地坐着,认真听老师讲课。蓝老师看着同学们那么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听课,心里十分开心,脸上露出了幸福、慈祥的笑容!

篇6:一个这样的老师作文

每一次,一个字上少写了一撇,多写了一点,她总是能把它找出来,让我们不得不心服口服。若名字忘记写了,她总是能一眼看出来:“哦,这是×××的。”好似能看透是谁写的。

我们的老师与怀特森老师(美国大卫?欧文的老师)有一点相同和不同。比如:有一道填空题,我们说应该这样填,她说:“错了。”我们就如沸腾了的水一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一个说应该这样,一个说应该那样。老师止住了我们的喧闹声,让我们举手回答,但是每说一个老师都摇头,同学们只好认输,等着老师公布答案,结果老师所说的正是同学们第一次所说的答案,同学们不满了,明明是说对了你怎么为什么说是错的?老师平静地说:“如果你们真的有把握它是对的,你就应该坚持真理。”老师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主见,不能随风倒。

篇7:一个这样的老师作文

一次,上英语课,我们可敬的小吕对新来的一个同学作自我介绍:“你好,我姓吕,双口吕,以后你就叫我‘小吕’吧!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英语‘小家族’。”那位同学嘴张成了字母“O”型,随即又笑起来。上课了,小吕“呱啦啦”讲着标准的美式英语,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打断了小吕滔滔不绝的“演讲”:“小吕你真在美国住过吗?”小吕眉毛一扬,扯高气昂的说:“当然了,要不我家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的东东呢?”小吕如数家珍地说起来:“烤面包炉,我经常用它来考面包的,有时候水加多了,比例不均匀,烤出来的面包非常hard(坚硬),啃都啃不动;还有手搅的咖啡机……”虽然上课时间谈论别的事不太好,但是小吕的话中经常渗几个英语单词,形成“中西结合”语,让我们对单词有了好的复习与巩固,小吕的方法还真不赖呀!

每当到了下课时间,小吕会搬出她的宝贝――一台果汁机,然后会用几个新鲜的桃或芒果,给我们榨果汁喝。我们边喝边高谈阔论:“你们知道吗,国外的教学方法非常特殊呢,你可以在课堂上纠正老师的错误,也可以随便插话。如今我们的英语课堂也提倡这种教学方法,大家在课堂上要多多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们的英语课堂是互动的……”我们拖长声音应到:“哦――”她打算润润喉,端来一壶咖啡,还征求我们的意见:“谁要咖啡?”“不要!”小吕的脸顿时变的怒气冲冲:“谁叫你们‘哦’得那么难听我把咖啡灌进你们鼻子里!”说完,小吕真提起壶向我们走来,第一个捉住了我。“哇呀!”我尖叫,咦?怎么小吕还不“下手”?还笑盈盈的瞅着大家。“壶是空的呀!瞧把你们下得,还不知道今天是愚人节吗?”我们恍然大悟,都去挠她的胳膊,小吕小的喘不过气来,大嚷:“小心壶!小心壶!啊哈哈……”

篇8:以一个这样的老师为题目作文

在我的眼里,老师从来都只做他分内的事,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上。如果一个学生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他也不愿花更多的口舌来重复这件事。可却有这样一个老师,改变了我对老师的看法。

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对学生负责,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他经常穿一身古朴的衣服,却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他一双坚定而又有力的眼睛,上课时,盯着我们四十六位同学看,仿佛谁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早晨迎着朝阳出发,晚上追着夕阳回家。每天我们要提前10分钟来到学校,听老师讲几何题。当年段室空无一人,当别的老师还在家里磨蹭时当其他班的学生还在追逐玩耍时,数学老师已在教室里为我们讲解数学题,他说过“每天提前用10分钟讲一道题,三年之后我们会比其他班多学一些知识”。老师你不知疲倦的为我们补习功课,牺牲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却毫无怨言。下午放学后,当其他老师一溜烟的回家了,我们至亲至爱的老师还坚守在自已的岗位上,有的同学作业没改完,老师就留下来陪他,耐心的给他讲解,直到同学弄明白,老师每天都要把作业收齐才回家一遍又一遍的复察。

篇9:一个这样的老师写人作文

初次见汪老师是在暑假的兴趣班中,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老师美丽的.容貌,而是他那自内散发的自信之美。在她的讲课中,她从没因为学生的顽皮愚笨而气馁生气。她一直挂着自信的微笑,让人不自觉地对她产生敬意,让人就觉得她是一位良师。吸引我的除了她美丽的容貌,自信的微笑,还有她严谨的教学态度。今年,汪老师的孩子上初中,汪老师也就成了在办公室中待的时间最长的老师。而工作认真负责的汪老师并不想浪费这段时间。汪老师教的两个班共有100多人,每人有了三种作业,加起来就是300多本。但老师为了保障我们的作业质量便让课代表在早自习之前就把作业给她送到办公室去。我们的早自习是7:00开始,8:00正式上课,一般不是班主任的老师8:00之前来到就行,但汪老师经常6:35左右就来了。每当我去办公室之际,看到的,往往是汪老师的办公桌上覆盖着几堆还没有改完的作业,而那剩余的空好像只能够人喘口气休息一下。汪老师则是挥动着红笔埋头不停地改着。不用说,就知道汪老师是位良师。汪老师对待每位同学的态度也是大同小异,从没见过她因哪一个同学成绩差或成绩好就偏待,她就是那么“刚正不阿”所以全班同学都夸赞汪老师是一位良师。

汪老师,一位美丽的老师;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一个自信的老师;更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老师。这就是我的老师,汪老师。

篇10:一个这样的老师

今天月考,试卷很难,特别是英语卷。我考完试,就拉着我的同学――沈如初,直奔英语办公室,因为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问老师一道英语题。

真是不巧的很,六年级老师一个都不在。“他们上哪儿去了?”我们不约而同地问起对方。沈如初说:“唉,要是英语老师张老师在就好了,他平日里是那么和善,和大家总是嘻嘻哈哈的。”我提议:“找张老师去吧(张老师已当语文老师)。”我们又飞奔似的冲向张老师的教室。哎呀,张老师在上课,怎么办?等吧。只听一阵怒吼――是张老师生气了。我们震惊了,这与我们平时嘻嘻哈哈的`张老师截然不同,我们心里都有些发怵。我们等了一会儿,接二连三地听见气愤的声音,沈如初说:“老师可能今天生气了,我们走吧。”“不,我们都等了20分钟了,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再等等吧。”我回答到。“老师,外面有人!”一个男孩叫道。我们相视一笑,在一秒钟之内逃离了这个教室。十秒钟后,我们又悄悄回到了教室。沈如初小心翼翼地朝门里看。我小声地说:“干什么?”“我弟弟在这个班。”她格外小心地回答。哪知她那不争气的弟弟突然站起来,并挥挥手说:“姐姐好!”他疯了吗?这是在上课!我们又一次“生命大逃亡”。老师这一次可有点儿生气,出了教室。我们慢悠悠地低着头走过来,还好,我们班男生来了,才解了围。

放学的时间终于到了,老师走出了教室。沈如初羞答答地说:“老师,我们想问您一个英语问题。”“你们不是有英语老师吗?!”老师不经意地说。“英语老师不在。”沈如初接着老师的话说。老师下面做了一个令人失望的举动――毫不理会,走了。沈如初说:“老师,就一个问题,就一个问题!”可老师还是消失了。愤怒、失望、后悔……我们好不容易等了40分钟,竟是这样结果!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被学生们称为最帅,最好的老师现在……

篇11:《一个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科学的精神”,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是离不开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了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以及具有科学的精神的人物,学习他们身上可贵科学的精神。

《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的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特别的独具匠心的老师的形象。文章在写法上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地方法塑造人物,文章既有对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正面描写,又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学效果的侧面描写,这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点。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文中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击”。首先是视觉上的冲击:怀特森老师别具匠心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冲击:他们没有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真是出乎人的意料。

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击:现在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几乎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长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这是对他们多年来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最后是生活习惯上的冲击: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而且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些冲击有些是源自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但更多的是源自于怀特森老师与其他老师的不同。

根据以上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以“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理活动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这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紧扣文本启发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立体地,丰满地感受人物形象。

这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资料,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科学家还有他们身上可贵的精神,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我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猜猜问号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导课不仅引起了学生学习课文极大的兴趣,还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在开始就有了一个在课堂上提问,质疑的练习,潜意识里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提问的习惯和印象。这很容易的和课文中的质疑联系起来,突破文章的重点。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使学生的质疑更加真实,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误导,是学习更加主动。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通过看图复述课文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进一步加深印象,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生的心理描写的变化,是文章的线索,是读者认识怀特森老师的重要提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阅读分析,了解到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一步步地认识了怀特森老师。和怀特森的学生一起学会了“新怀疑主义”。

通过文章中对怀特森老师直接的言行的描写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可见的使用在这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图片的直观引导,是学深更容易理解和区分文中正面侧面描写的部分。

结尾用叹号与开头呼应,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提示了学生标点符号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通过动态的课件的展示,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回顾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谈出自己特有的观点。

篇12: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

罗雪芬

教学目标:

1、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 响,并写出对他的评价。

2、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怀特森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怀特森老师的做法的真正用意,体会他的人格品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么多感受的呢?作者又是怎样把一个“这样”的老师展现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二、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一).自由读1——10自然段,思考:(1)你认为怀特森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呢?(2)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二)、共议交流。

A、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新怀疑主义”的老师。(让学生学到了探索

精神的、让学生明白书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不一定正确的、用特殊方法纠正学错误的……)

在“凯蒂旺普森”事件中,预计学生对怀特森老师最初的认识可能是零散的,如:他们会认为怀特森老师是博学的、戏弄学生的、教会我们怀疑的……教学时可依照学生的发言顺序教学,而后进行整合提升。

1、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博学的老师。(如果学生先谈到略处理)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师:你从怀特森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森身上觉得他是一个博学的老师。

2、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戏弄学生的老师。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师: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老师的本意不是去捉弄孩子们。而是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3、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怀疑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1)怀特森老师认为我们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知识性的,而

是没有对老师说的话做认真的考虑,发现其中的疑点。)

(2)我们再看看怀特森老师向我们介绍的凯蒂旺普斯,看看我们该不该起疑心?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引导学生把冰川期绝迹和动物头骨结合起来考虑,体会到在冰川期绝迹的动物留下来的应该是化石而绝不是头骨。)

追问: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要教会我们怀疑?(3)从考试成绩登记在册教会我们必须学会怀疑。

过渡::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我”眼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喜欢——吃惊——愤怒——领会良苦用心)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师:读读这些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会怀疑,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新怀疑主义。这也是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小结:一个莫须有的凯蒂旺普斯,让我们懂得了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书本上的内容和老师说的,还能从哪感受到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

B、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探索的老师。(略处理)师: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说这是不寻常的探索?

(引导学生从“小汽车”事件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教我们学会探索的老师)

l、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既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又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师: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质疑,也教会了我们探索。那么在怀特森老师教我们科学课之前和之后,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行为的变化过程:不习惯质疑——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活,感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

相机出示: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师:你们觉的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引导学生从这一段中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教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坚持真理的毅力。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结合下文来谈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

师: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怀特森老师,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和

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以及我们行为的前后变化,加深了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这种通过对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述,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叫侧面描写。

(三)师生总结。

完成填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

„„

四、拓展延伸。

1.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试想如果他在少年时代没有遇到怀特森老师,那么他还是今天的大卫.欧文吗?

2.同学们,你喜欢这样的老师么?那么就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

1、怀特森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他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们带着感激,怀着敬意朗读课文。

2、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注意抓住具体事物的方式,写出人物的特点。板书设计:

24.一个这样的老师 与众不同:学会质疑

学会探索 影响深远:改变学习方式

篇13:一个这样的老师体会

我们的纪老师中等个子,有一抹淡淡的眉毛,衣衫整齐,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双眼睛是一把“双刃剑”,第一刃是用来寻找班里的那些捣乱班里秩序的“害虫”,另一刃是用来寻找班里那些做好人好事的同学的。

那天课间操,纪老师稍微离开了一会儿,班里可就热闹起来了,这可惊动的了副校长,立即批评了纪老师,接着回到班里,纪老师开始训斥我们,同学们认识到自己错误,已经为时已晚了,老师雷霆大发,过了一会儿,纪老师没说话,留下两行泪,说:“我的孩子今天得了小儿肺炎,今天本来不应该来上课的,孩子现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我却在这里给你们上课,有的老师问我自己的孩子重要还是同学们重要,我回答说,你们重要……”这时,我惊呆了,想起以前自己感冒时,爸爸妈妈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来医院陪我,而纪老师呢?她为了我们,把刚不满两岁的小宝宝放在医院里。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体会到了纪老师对我们的爱。

篇14:一个这样的老师改写

新的一年,我被分到六年级,教他们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上,我便问他们:“谁知道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讲台下的他们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噢,没人知道。”我笑了笑,面不改色的说:“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我从讲桌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头骨,向他们介绍起“凯蒂旺普斯”的特征来。我把头骨交给他们,他们轮流穿着看,却没有一个人反驳我的观点,我有些得意,还有些失望。

第二天,我对上次的课堂进行了测验。试卷收上来,我批改着。当看到他们的答案时,我不由得担心的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太死板了!果然,到最后,每一个同学的成绩,都是不及格!

试卷发下去那天,每个人都十分的气恼。我狡黠的一笑:“很简单。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一个同学问道。

“那件头骨嘛,”我笑了,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谎言感到抱歉,“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此话一出,教室里便开始有了许多不满的声音。我很明白他们为什么生气,但是他们的错误也正是这样披露出来的。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技’了,我们顶多只能发现它的骨骼化石。而我却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具体特征,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疑心也没起,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我严肃的解释道。

后来,我把这次成绩记到了他们的成绩册上,我希望他们能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东西。

再后来,我的每堂课都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反驳。我希望他们能懂得书本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一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并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

那天我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布莱克老师叫住我,对我说:“怀特森,可真有你的。现在我们上六年级的课,总会有人在下面喊一嗓子‘凯蒂旺普斯’,然后在开始反驳我们,弄得我们面子上怪挂不住的。不过这样也好,他们错了,我纠正后又加深了他们的记忆。如果我错了,他们又促使我改正错误。”我满意的笑了笑。很高兴那群学生懂得了我的意思。我得知他们称其为“新怀疑主义”。

上一篇:浙江省部分系列破格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下一篇:中学二级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