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2024-04-24

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通用5篇)

篇1: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曾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枚一分钱硬币不知何故躺在马路中央,人流穿梭,它被踩踏致的满身污垢。直到一名小男孩看到后将他捡起。周围的人告诉他:孩子,那只是一分钱,什么也买不了,他多脏啊,把他扔了吧。但是,那个男孩却用手帕将他擦净,大声的告诉大家:这上面印有国徽,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多么稚嫩的脸庞,多么朴实的语言,赋予了爱国最真切的内涵。要复兴中国,首先要从爱国做起 爱国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源泉。打开历史的长卷,因为爱国,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因为爱国吉鸿昌“恨不抗日死”;也因为爱国,周总理每天只有两小时睡眠。再翻开新中国的创业史,我们又看见了新中国的英雄。有钱三强、邓稼先、杨振宁等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有焦裕禄、任长霞、杨利伟等兢兢业业的军人干部。更有王进喜、徐虎、李素丽等艰苦奋斗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各行各业的战线上,释放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热,这就是爱国。我们不能忘记,昔日的圆明园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我们不能忘记,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曾沦为欧美列强的乐土,我们不能忘记,驻南斯拉夫使馆曾硝烟弥漫。我们更不能忘记,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今天,祖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新的时代赋予了爱国新的内涵。那么,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呢? 我们尚未成年,也许,还不能像周总理那样,为人民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还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样,用鲜血和生命去换取光明;也许,还不能像运动健儿那样,用汗水谱写祖国的光荣与梦想。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爱国。具体的说,尊重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爱国。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缓解国家日益紧张的资源危机,这也是爱国。我们每人都多植一棵树,多栽一株草,多参加一次环保活动,祖国的环境定然会更加美丽,这是爱国。关爱家人,关心集体,热爱家乡,崇尚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这也是爱国。当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做一个尚礼明志,博学善思之人,这更是爱国。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爱国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源泉。打开历史的长卷。因为爱国,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因为爱国,吉鸿昌“恨不抗日死”;也因为爱国,周总理每天只有两小时睡眠。再翻开新中国的创业史,我们又看见了新中国的英雄:有钱三强、邓稼先、杨振宁等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有焦裕禄、任长霞、杨利伟等兢兢业业的军人干部;更有王进喜、徐虎、李素丽等艰苦奋斗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各行各业的战线上,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爱国。

我们不能忘记,昔日的圆明园现在已为一片废墟。我们不能忘记,拥有5000年文明的大国沦为欧美列强的乐土。我们不能忘记,驻南斯拉夫使馆曾硝烟弥漫。我们更不能忘记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今天,祖国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新的时代,赋予了爱国新的内涵。那么,做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呢?

我们尚未成年,也许,还不能像周总理那样,为人民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还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样,用心血和生命去换取光明;也许,还不能像奥运健儿那样,用汗水谱写祖国光荣与梦想。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爱国。具体的说,热爱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是爱国。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缓解国家日益紧张的资源危机,这也是爱国。我们每人都多植一棵树,多栽一株草,多参加一次环保活动,这也是爱国。关爱家人,关心集体,热爱家乡,崇尚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这也是爱国。当然,努力学习知识,心系国家安危,前途以及命运,做一个明礼仪、知荣辱、会感恩之人,这更是爱国。

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在场的各位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我们要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去学习,去积蓄力量,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最后,我想以一首小诗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我的心中,有一幅美丽的图画:爱我校园,美我国家,好学乐学,奉献奇葩。

我的心中,有一幅美丽的图画:爱我中华,美我国家,大唐盛世,再现荣华。

我的心中,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巨龙腾飞,复兴中华,东山再起,满天彩霞,千年铁树定开花!

篇2: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德国,我曾经遇到一个热爱茶文化的老太太,她叫做吉塞拉(Gesila),她的人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她9岁的时候,她的邻居开了家贸易店,她很喜欢这家老店的家具味道和茶叶味道。于是9岁的她就有了个梦想:将来要办一个茶博物馆。

9岁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过“收藏”的癖好。卷笔刀,橡皮,铅笔盒,芭比娃娃,小木偶……吉塞拉也是,她从9岁起就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茶具。她的第一件收藏品就是邻居家的一只茶杯。邻居搬家时清理家具,把她向往已久的美丽茶杯给了她。从那一天起,那只茶杯就一直留在她的生命里。

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收藏能有多认真?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梦想可以有多执著?

吉塞拉没有读过大学,父母都是平民阶层。办一个博物馆这样的梦想于她似乎遥不可及,但她从来没有觉得办博物馆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策略。

吉塞拉开始在一家瓷器贸易公司工作,在那儿完成了三件事情:了解关于瓷器茶具的知识,珍贵茶具的收藏,和茶叶公司联络。

为了实现梦想,每一步吉塞拉都考虑:要去哪里?必须要做什么?谁是自己想进行沟通的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和这些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不需要太大的经济负担?她总是先建立一个小小的人际网络,再在其中拓展新人脉。

吉塞拉为此进入过茶叶贸易圈,在全球旅行采购茶叶和熟悉茶叶贸易各环节的同时,搜罗未来的展品。此后,她开了一个成功的贸易公司,后来又卖掉了这个公司,开始做财务和贸易咨询。她长袖善舞,热心参与地方商会的工作,从地方商会代表渐渐成为一个州商会代表,并得以进入高层商会,那是“商业大佬们的活动空间”,有她想接触和沟通的人们。

在一次商界首脑的会议上,吉塞拉遇到了德国产业贸易集团的老总。吉塞拉居然毫不留情地把对方批评了一顿。她说现在人人都喝茶,可没有人关心这后面的文化。东弗丽斯兰的茶文化这样下去会渐渐凋零,作为一家从这里起家的商业集团老总,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这个德国北部最大的商业集团的老总震惊了,马上问她有什么好的想法,并提到他们集团当年卖茶的铺子那里还有几间空闲的老房子。

“我立刻对他说,办一个茶博物馆吧。” 吉塞拉微笑着说。——为了这个历史性的会面,她从9岁开始,准备了将近40年。

吉塞拉在桌上画了两个点,说:“这是我,这是目标,如果直线不能抵达,就只能曲线。虽然可能有几个点你不喜欢,但为了下一步,必须这么做。就像画圣诞树一样,只能一步步曲折地向上前进。我如果在20年前突然跑去跟那个集团的老总说,我要建个博物馆,谁会听我说呢。他们只会嘲笑我。”她选择了最恰当的时候,和最合适的人,谈了最恰当的事。

为了抵达圣诞树的顶端,她准备了近40年。这是梦想的力量。

梦想不是想想就可以的事情。吉塞拉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准备。吉塞拉在印度做茶叶生意时,看见对方的仓库里堆放着打算扔掉的杂物,立即说:“如果你们不要那些东西,我很乐意接收。” 所以如今博物馆的展品中甚至拥有当年东印度公司的票据和账本。她甚至搜罗到了19世纪印度街头的巨大水龙头,这些在一个激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因失去实用性而被当作垃圾的东西,却在茶博物馆里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宝贝。“我不买首饰,也没有什么奢侈品,钱都用在买各种各样的茶具上了。” 吉塞拉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

对历史的毫不顾惜不单单在谋求极速发展的国家中存在,即使在后工业化的德国,人们也渐渐遗忘了过去的文化。吉塞拉的茶博物馆就是为了呼唤那份渐渐消失的记忆。其中一个展厅,完全按照19世纪末的欧洲茶室来布置,有壁炉的房间里,茶桌上摆放着珍贵的瓷器茶具。另一个展厅也充满了怀旧情怀,完全按照20世纪初的欧洲家庭茶室来布置,木制的家具,铜制的烛台,让人恍惚置身另外一个时空。

这种精心制造的氛围是吉塞拉的刻意设计。在这个属于茶的梦幻时空里,她给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做讲座,表演茶文化礼仪,教授茶的配方。

吉塞拉用德国西部的传统茶礼仪接待了我。她点亮了蜡烛,摆出茶具,泡茶,然后在茶杯里加一颗巨大的冰糖,缓缓地倒入茶,再用特制的小勺子沿着茶杯的边缘缓缓地加入奶油。重点在于整个过程不用搅拌,最美的环节在于等待和看到奶油在茶杯里如浮云一般升腾而起,那一瞬妙不可言。平常的喝法是轻轻吮吸,因为这茶里有三层味道,奶油一层,茶一层,糖慢慢融化之后成为了沉在茶底的另外一层味道。

宛如梦想,要有耐心,才可能品尝之后到来的甘美。

如果哪天你在飞机上看见一个背着竹篓的欧洲女人,说不定她就是吉塞拉。她就是这样从中国台湾扛着一个采茶叶的竹篓回到了德国。“如果你有一个vision,你就会有一个属于你的命运。”她说。千万不要忽视你9岁时的梦想,也不要遗忘它们。

吉塞拉现在忙着做电视节目,参加地区的文化节,介绍茶文化,传授茶的知识,还经常被邀请去世界各地做各种演讲,这一切都是办茶博物馆的意外收获。

而最初的最初,那只是一个9岁女孩的小小梦想。

篇3:我有这样一个梦想

我和舞蹈有着不解之缘,从小开始,我只要听到悦耳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看到电视上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面翩翩起舞,观众们的掌声如雷鸣般,一直都羡慕不已。渐渐的,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舞蹈,妈妈为了圆我的舞蹈梦,便送我去舞蹈学校学习拉丁舞。

一开始,我学舞蹈学得十分开心,交了许多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习跳舞也是很艰难的,每一次上课都是汗流浃背,难度高的动作做得不好还要接受老师的批评。记得有一次课上老师教我们劈叉,大多数同学都顺利完成了,我排在最后一个心扑通扑通地跳着,忐忑不安。终于轮到我了,我叉开腿,忍住疼痛勉强往下压,可是老师没有手下留情,他将我一把按了下去。“啊!痛!”我在心里暗暗地叫着。脸上的汗珠止不住地往下流,五官也因为突如其来的疼痛而变得扭曲。我想半途而废,就此放弃了,但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名言,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我咬咬牙,打消了这个念头,课后加紧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长的鼓励下,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参加了学校舞蹈队,代表学校多次出去参加比赛,当我站在星光闪耀的舞台上,炫丽的灯光下无数双眼睛盯着我看的时候,成功的喜悦从我心底喷薄而出。

梦想就像是生命中一双隐形的翅膀,它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学会了自信,懂得了坚强,也感悟到了关心和鼓励的重要。我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个当舞蹈家的梦想,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美梦成真。

篇4: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题记

前些日子突然接到《求学》编辑的约稿,让我写写“对梦想的坚持”或者“求学路上的故事”。身为一个80后大龄屌丝男青年,这让我突然间有些惶恐——八年前的高三故事对如今的小朋友们还会有多少吸引力?更麻烦的是,在大学毕业后的第四个年头,我还能回忆起那些曾经的梦想吗?

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刚搬进梦想中的新居不久。这是一套高层小公寓,拥有两个南向的大飘窗,以及客厅里两米高的大书架。在羊城气温骤降的年末午后,辽远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打在大书架上,带来些许暖意。

这样的日子,实在太适合回忆。八年前的我,也曾有过无数个这样的午后,在埋头苦读之后,陷在书桌前的椅子里,望着阳光想象着自己的未来。所不同的,只是那时的我是一个苦闷的“偏科生”,想象中的大学宛如世界彼岸的象牙之塔,可望而不可即。

高一结束的时候,我以年级排名五百多名的成绩,毫无悬念地进了被重点班班主任讽为“差生天堂”的文科班。尽管经过高二整整一年的悬梁刺股,我仍旧在全班十五名的位置上徘徊,而按照我们学校历年的高考排名经验,这只是一个能勉强上二本的成绩。

我并不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在聚集着艺术生、官二代和富二代的文科班里,我大概算得上最努力的那一类人。在初三突然觉悟奋发数月挤进那所全市最好的省重点高中之后,我曾经站在当年高考的荣誉墙前,发誓三年后要让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

问题在于,从初中就已经落下的数理化早已成了我的阿克琉斯之踵。在纷繁涌来的众多新知识面前,薄弱的基础让我应接不暇,挂一漏万。在我们那所以升学率为头等大事的省重点高中,三年的课程被压缩在两年里完成,然后在最后一年进行系统性的全面复习与应考准备。加速进行的日常课程占去了我绝大多数的时间与精力,为过去荒废的基础补漏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是这样,尽管我的历史和地理始终是班里的头几名,作文也常常被老师当作本年级的范文,但每次大考排名中却总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数学和英语拿高分的同学将我远远抛在身后。

多年以后,突然走红的《老男孩》里这样唱到:“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里……”虽说筷子兄弟唱的主要是朦胧的初恋,但这几句歌词却立马唤起了我这个老男孩对那段苦闷岁月的回忆。

如今回望,再大的风雨其实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少年眼中难以撼动的大山也就是略微高一些的土坡。我无意在这篇文章里讲授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学习大法,因为八年前的学科知识和复习方法或许早已过时。更何况,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逆转成绩的速成秘技,问问你身边成就优异或进步迅猛的同学,大概能得到更为有效的答案。

于我而言,咸鱼翻身的经验无非就是扎扎实实地补课,以及背后支撑自己能够静下心学习的信念与梦想——事实上,比那些个人化的方法论更为重要的,还是能够支持你坚定前行的梦想。正是不曾动摇的梦想,才让我在看不到成绩反弹曙光的漫漫长夜中依旧能坚持默默努力。

说到梦想,一本名为《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的书是不得不提的。这本由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凌志军写的断代史大气磅礴,恣意汪洋,极大地开阔了一名高中生的眼界。正是这样一本“闲书”,让我萌生了读新闻系做记者的念头,并将新闻专业位列国内前茅的人大、复旦、武大等高校作为高考目标。

在我的故事里,《求学》也是绕不开的幸运星。高中知识已经淡忘的今天,我依然记得当年我在《求学》上看到的两篇励志文章:《高五生上浙大》和《我的光荣与梦想——一个少年作家高考圆梦的艰辛旅程》。

这两篇文章中,前一篇让长期看不到补课效果的我焦虑大减——既然有复读两年考上浙大的先例,我为什么就不能淡定地等待自己的春天呢?整个高三,我和几位同样偏科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数学和英语老师在家里办的补习班。或许是因为我的心态最好,在高三最后阶段的一系列统考中我的两门弱势科目分数加起来提升了差不多五六十分,我的数学甚至从当初勉强及格到高考时窜上了130分。

后一篇,则更奇妙一些。我以文史科目为强项,但从未指望自己能像著名的偏科生韩寒以及这篇文章的作者胡坚那样,通过诸如“新概念作文大赛”之类的“旁门左道”实现大学梦。没想到的是,最后我在高考中成绩爆发,竟殊途同归地进了胡坚就读的武汉大学文学院。

上了大学之后,我才知道当初让我雄心万丈的“光荣与梦想”一词,来自美国记者兼作家威廉·曼彻斯特的名著《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而当初震撼了自己的《变化》是《光荣与梦想》影响下的同类著作。

也同样是在樱花烂漫的武大校园里,我报读了新闻学的双学位,重拾这个最初填报志愿时放弃的专业,然后在一系列的实习与实践之后明确了从事传媒行业的理想。再然后,我通过校园招聘进了号称国内新闻界“黄埔军校”的南方报业,真的成了一名记者。

如今,信马由缰地写来,那些曾经巨大的苦闷与喜悦似乎都已是波澜不惊的故事。过去的2012年,我刚刚拿到了广东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在得知作品获奖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恍惚,因为这些所谓的业内最高奖,好像还没有当初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站在高中荣誉墙前让人激动。

篇5:我曾这样教鲁迅的作品

学生提出了问题:作者写三味书屋时为什么要特别介绍这幅画?

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了学生提出的问题。画中有鹿,有古树,“鹿”与“禄”谐音,“伏”与“福”谐音,鹿之肥大则预兆福禄满盈,“古树”含有常青之意。那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当寓意家人世代将受福禄的庇荫。匾下的画含蓄地为孩子们提出了求学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勉励他们勤奋攻读,学有所成,将来在科场得意,仕途通达。而“三味书屋”的匾指出了学习的内容,即读经、史、诸子百家之味。他们分别向孩子提出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苦读四书五经,以求其功名利禄,光耀门楣,世代享有福禄庇荫。处在天真烂漫年纪的小孩被迫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这是对童心的压抑,对人性的束缚。这也是作者感到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不同,百草园让人依念、怀念,三味书屋让人感到枯燥。而这种枯燥的感觉是当时封建的教育制度造成的,这可能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之一。

2005年,我进入高中教语文,在教学鲁迅的另一篇文章《药》时,有一位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课文的倒数第三段,‘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华大妈为什么‘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呢?”

此时我觉得学生已经走进课文了,我引导着:“这挑重担是什么呢?谁能说说?”马上便有学生发言了:“因为华大妈已经上完坟,她觉得自己已经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我再次提示学生:“从上下文来看,华大妈早就给儿子上完坟了,为何在此时才觉得‘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呢?”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又有学生开始发言了:“我觉得与上文的‘一圈红白的花’和‘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不再发言了,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这一节的开始,作者写到: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瘦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我们可以感受到,夏四奶奶因为自己的瑜儿是死刑犯,有些羞于见人,因为自己的儿子做了大逆不道的事,连右边的穷死人都不如,可以想象夏瑜的革命,夏瑜的死,对当时的人们影响是何其微小,这是何其的悲哀!华大妈带着一颗优越之心,善良之心来劝夏四奶奶,夏四奶奶指给华大妈看瑜儿坟头上的花圈,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花圈是革命者送来的,但夏四奶奶却认为这是瑜儿受到冤枉后的显灵,站在旁边的华大妈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曾吃过这个死刑犯的血,但是如果夏瑜是被冤枉,那么这个人血馒头可就不该吃了。这种忐忐不安的心里就像一挑重担,压着华大妈。“许多工夫过去了”,乌鸦仍“铁铸一般站着”,没有飞向坟头,在她看来,这花圈的出现显然不是瑜儿冤枉而死的显灵,于是自己也便没有必要感到不足和空虚,人血馒头也就吃得心安理得了,所以华大妈“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由此,我们看到这种来自良心的不安,突现了人物的善良本性,而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理所当然则反映了人物的愚昧无知与麻木,使革命者的死显得更加悲哀!

到了2014年,也是湖北省高中课改的第五年,我们学校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课堂结构改革,我在教学鲁迅的作品《拿来主义》的时候,采用学校倡导的“四步教学模式”,第一步激趣导入,明确目标;第二步出示问题,合作探究;第三步展示质疑,追问点拨;第四步,就让学生给拿来主义下定义,讨论探究了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讨论探究文章的论证方法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比喻、对比、摆事实、讲道理等论证方法,用这四步进行教学我觉得教师都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教学效果比之前好很多。

鲁迅的作品,语言深刻,选材细小,在阅读中会感到晦涩、琐屑,如果再加上教学参考书中的传统结论,学生更是感觉枯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先走进文本,结合教学参考书,读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联系作品背景来复原生活,带着人性的思想来分析作品,在晦涩、琐屑的文本中体会作品深厚的意蕴,感受作者的忧患情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应该寻找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教学方法改变,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明白:教学创新永远在路上。

上一篇:《陌生人的红苹果》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卖鸡蛋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