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2024-04-08

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精选14篇)

篇1: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读《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一书心得体会

廖荣文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细细品位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教师也是普通人,整天把“爱”挂在嘴边,到底爱孩子的覆面有多大,爱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

那教师对学生的爱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又该如何来理解呢?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是呀!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在这些语词,让我感受到了清新与自然,诚恳与真实,科学的思维方式下“爱”的理解。

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作为教师不可避免的会有私人的情感选择倾向,但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都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的爱,这就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职业的爱。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 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其次,当代的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再次,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

以上就是我读完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后不成熟的心得体会。最后套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的要求我自己,尽早的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2014年4月10日

篇2: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一)禁言(38条)

老师,请您不要这样说:

1、“你真笨!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

2、“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呢?”

3、“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你脑子有毛病啊!”

3、“别看你眼睛瞪得那么大,其实不知道在想什么呢。”

4、“你耳朵聋啦?你眼睛瞎啦?”

5、“不会不要瞎说。”

6、“你的脸皮怎么这么厚?”

7、“天底下就找不到像你这样的!”

8、“你就不是个读书的料。”

9、“看着你就不顺眼。”

10、“看见你我就够,你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你哪样行?。”

11、“你老这样,我没法教你了。”

12、“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只能扫马路、捡垃圾。”

13、“我不要求你学得多好,别给我惹事就行。”

14、“你学不学与我没关系,只是你不学不要影响别人。”

15、“你连XX都不如,你这样的学生已经无可救药了,没希望了。”

16、“你天天来学校都做了什么?还不如早点回家算了!”

17、“谁都不要和他(她)在一起,和他(她)在一起一准会变坏。”

18、“教你们这样的班,我真倒霉!”

19、“现在的学生,一拨不如一拨!”

20、“不想上课就出去,不想待在这个班就给我滚。”

21、“去,叫你爸爸妈妈来!明天你爸妈不来学校,你也别来了。”

22、“你爸妈都不管你,我凭什么管你!”

23、“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回去让你爹妈好好管管!”

24、“我要是校长,早把你开除了!”

25、“有本事你去校长那里告我啊!”

26、“不用给我讲,我懒得听!就你事多!”

27、“没教养,没家教!”

28、“人有脸,树有皮!你呢?”

29、“你是不敲打就不行!”

30、“除了干坏事你还会啥?!”

31、“老师就是老师,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不听就不行!”

32、“闭嘴!只管听我说!”

33、“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别人的事你少管。”

34、“你真的让我非常失望。”

35、“你怎么老不长记性啊!”

36、“回去把这题抄X遍!看你能不能看清题!”

37、“站着吧,等你想通了再找我!”

38、“我才不信呢,你有一句是实话吗?”

(二)禁行(23条)

老师,请您不要这样做:

1、下课了,还拖堂。

2、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上,给学生脸色看。

3、不会回答问题,就让我们站着。

4、对我们的认识总是一成不变。

5、只关注好学生,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只偏袒好学生。

6、犯点错误就叫家长。

7、不让迟到的学生进课堂。

8、学生不会做题,老师就不耐烦。

9、在学生面前抽烟、吐痰。在课堂上接手机。

10、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

11、你是班主任,就随意占用其他课或我们的自习。

12、用粉笔头掷学生,用指头戳(敲打)学生。

13、要让我们的父母去办那些为难的事。

14、照顾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

15、学生问好时,你却视而不见。

16、对我们的父母不礼貌,有时还指责、训斥。

17、用打扫卫生等班级劳动惩罚犯错误的学生。

18、当着办公室其他老师的面批评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呵斥、批评学生。

19、让学生打扫办公室,给老师打开水、干私活。

20、从事有偿家教。

21、强制学生订做校服、入保险、订报刊资料。

22、穿戴不端庄的服饰。课堂上说不负责任的话。

篇3: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上课后, 我饱含激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 说明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 可为什么编为自读课文呢?我想编者可能是出于对你们自读能力的信任吧,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这篇课文。今天我们采取一种新方法来读, 让你们也来做一回老师, 每桌出一份关于这篇课文的试题, 然后前后桌互考, 最后批改讲评。”学生们都感到很新奇,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我继续说:“要想考出别人的水平, 你的题必须要出得有水平, 要出好题首先要把课文理解得深, 理解得透, 所以首先要自学课文, 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读懂它, 达到字字落实, 句句落实, 整篇精通。 (我提的要求很高, 目的是要学生们尽量仔细地钻研课文) 最后我们看谁出的题最有水平, 最有创意。”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 都跃跃欲试。

我接着提出试题的具体要求:“要从字词的音形义和句子的翻译以及文章内容的理解方面去出题, 题目不超过十题, 不少于五题, 出完后拟好参考答案。”然后问道:“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学生们回答得很响亮。“那就开始吧!”

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学课文。我细心地观察, 发现他们个个都兴致勃勃, 连平时喜欢睡觉的同学这时也很专心。有时个别同学有点走神, 同桌会马上提醒他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了) , 他们有的专心研究注释, 有的查字典, 有的拿出自己买的参考书查阅, 有的甚至拿出《语文报》来研究上面的相关文章, 同桌间还不时进行小声地讨论……我巡堂查看, 对比先前他们对自读课文麻木冷漠的样子, 现在这种主动积极的状态真令我欣慰。

大约过了十五分钟, 有的学生就开始出题了。其实出题过程也是钻研学习的过程, 又因为是一桌 (三位同学) 同出一份题, 所以学生们都在讨论, 有的互相试着考对方, 不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交流的气氛很热烈。我巡堂参与学生们的讨论, 不时插话鼓励他们, 用“不错, 像模像样”、“很好”、“很有创意”之类的话给他们的兴致推波助澜。

大约再过了七八分钟, 学生们都已出好题目。于是我就“下令”:“前后桌同学交换做题, 三人共做, 一人代笔, 时间七分钟, 不能看书。”学生们迅速交换, 很快讨论着做起来, 特别是关于内容理解方面的题目, 讨论得最是激烈。

七分钟之后, 我就让大家把卷子又交换回来, 出题的“老师”用五分钟进行批改, 并指出“学生”不对之处。学生们都煞有介事地用红笔批改打分, 俨然一副“小老师”模样。这五分钟里也出现了热烈的交流气氛。

五分钟过去了, 已到了下课时间, 我让学生们把试卷写上出题人、做题人姓名交上来。

课后, 我组织语文学习小组成员评选出最有水平, 最富创意的作品四份。评选试题时, 我们考虑的是试题体现出的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程度和挖掘的深度以及创新性等方面。

第二节课, 我让这四份试题的出题者选代表来讲评。学生们讲得有板有眼, 看得出他们自学得很深入, 很到位, 这个自学课效果很好!讲评后, 我让学他们写一篇《<劝学>读后感》, 把自学的心得写下来, 从心得来看, 学生们这两节课的收获还真不小。

篇4:做这样的老师

【关 键 词】 老师;温情;善良;不过期

近日在《教师博览》中看到一篇文章,名为《老师的样子》,面对这篇趣文,不禁哑然失笑。字里行间,虽说表现出老师对学生殷殷关切之情,但却也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关注得更多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学生的眼中,老师永远是教学者,而非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老师一贯夫子式的教导使自己在孩子们的心目定格了,“师生平等”早已被这种夫子式的教导淡化掉了。朋友相见,学生会举着手中的漫画书:“可有趣了,你想看吗?”而师生相见,回答却只能是诚惶诚恐的“我的作业做完了”。其实,老师的样子不只一面,做老师就要做这样子的。

一、做一个温情的教师

温情是一种武器,一种通常比“凶”更锐利的武器;温情是一种责任心,爱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理解他们却不纵容;温情是一种期望,对学生永远有期许,永远给他们机会;温情是一种境界,平和地看待和解决问题,不会庸人自扰;温情是一种氛围,感染了教师,也感染了学生,于无声处滋润心田。

我始终觉得学生是弱小的,他们永远是弱势群体。在学校里,他们是被动的,他们等着被你安排座位,等着你宣读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准备好接受你上课的方式,接受你布置的各项任务,他们极看中你的评价,他们害怕被批评,渴望受表扬,这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们有太多的被束缚的无奈,却因为你给他们的一点点自主的权利而快乐满足。

学生是善良的,他们从不记仇,他们单纯而重感情。在我一次盛怒批评学生之后,我在走廊里又遇到了他,我说:你跟我到办公室来一下。他站在那里,眼神凄楚而幽怨,我永远忘不了那样的目光,那一瞬间,我被打动了,像夜晚的月亮一样,温情从心底深处升起来,融化了我。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刚才老师太生气了,说的话太重了,不过你真的要努力了,不要再让老师失望,好吗?他点点头,很恭敬地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目光,早已经变得柔和。

二、做一个善良的老师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激动。所以,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充满爱意的关切,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因此,我们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心境,用一个词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去善待每一位学生。

我们班有一位借读生小丰,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捣乱,让邻座的孩子听不好课,下课和别班的同学打架,学校违纪扣分记录本上总少不了他。放学后,常常不及时回家,在学校附近的小店里玩游戏、打台球……一个学期来,我对他软硬兼施,却无济于事。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的敌对力量,他的一切行为都带有敌对性质。他会用刀子在桌子上刻划,拿笔尖对着同学的眼睛,用毛笔蘸上墨汁在教室里乱摔,弄得同学们桌子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改正,但几次提醒,效果仍都不大,每次他都当面应承得很好,可出了办公室的门,照样如此。

我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丰的这种种问题必定有它由来的根源。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同龄孩子的天真、率直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他家。通过家访,才使我了解到,小丰在原来的学校里也是个问题学生,经常犯错,班主任对他无可奈何,家长对他更是恨铁不成钢,但却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尤其是他的父亲,每次小丰犯错,轻则骂,重则打。

家访以后,我知道我该做的首先是要以我的尊重、信任去换取小丰的信任,并帮助他树立自信。于是,一方面,我努力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主动找小丰谈心,多次肯定他进班级以来的努力和进步,并及时地把他的进步反馈给家长。在班级中,也经常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适时地给予表扬。渐渐的,他对学习有了些兴趣,做错事也敢于承认了。看着他一点点的进步,看着他一天一天地学会去面对现实,我心里真为他高兴。

三、做一个“不过期”的老师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浇灌学生的心田。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为了具备“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业务。不光需要对教材内容深刻和透彻的理解,而且还须系统地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著作,以及教学法参考资料,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对此我常常在进行反思:自己有没有这“一桶水”?几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这“一桶水”水质如何?是优质矿泉水还是普通自来水?是活水还是死水?“一桶水”是否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学生的那“一杯水”是让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既然选择了老师,就有责任去当好,就有责任不断反省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发自内心的有一个一生的追求和目标:当好一名老师,当一名好老师!

让我们用心、用情、用意“耕耘”在教育事业中吧,做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 卞东华.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 荆志强. 幸福地做老师 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篇5: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师德学习有感

大沥镇横江小学何国星

打开记忆的大门,曾记起我有过很多很多的梦想。儿时曾梦想成为一名伟人,长大后发现:那决不可能;于是梦想成为伟人的爱人,成家时才明白:只能成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不经意间走上三尺讲台,渐渐地我喜欢上这三尺小天地,并定下宏愿:我一定要做伟人的老师!

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事传道授业,洗涤灵魂的职业是快乐和幸运的,因为这是一份有关梦想的职业,这是一份有关心灵的职业,更是一份成就人才关于爱的事业!面对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面孔,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总是一次次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但做一个理想的老师是多么不易。这需要知识和高于知识的智慧,需要修养和高于修养的人格力量,当中的关键是要加强师德学习。

本周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师德师风教育的主要内容,收获颇多: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

篇6:学习《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学习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朴实而自然的观点我让我深受启发,读《做最好的老师》的书就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做最好的老师》的话使我备受启发,信心增强,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把简单平凡的事做好,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通过读书,我感受到了《做最好的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无比赤诚,要对学生的无比热爱,我也希望自己能以这样的一颗教育者的心,用这种爱心成就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作为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作为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作为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我们每一个人或许不可能成名师成专家,不能名垂青史,但我们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尽我所能做得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老师。

篇7:学习心得2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之一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然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个有思想的人。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机器,不是植物,而是活生生的有头脑有个性有感情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并且个个不同。如果没有思想,只把学生当作容器,简单灌输现成的知识,以为只要把教材规定的知识点讲完了就万事大吉了。或者为了考试出高分,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加班加点,采用强硬高压手段超量布置作业,并且都是以为了你们好的名义,弄得学生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趣味可言?

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观念的更新。一个教师,应时常思考:我的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它的新客船?倘若脑子里总认为是“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那恐怕还是“涛声依旧”了。

做有思想的教师,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能时常地反思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因此,我们应常常“三省吾身”,认真地解剖自己:

当学生违纪时,我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 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我的课上得不好;

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是否由于上课未听懂根本就不会做„„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何等的涵养、雅量、气度、胸怀,以及对教育事业何等的热爱!

然而,一个可悲的事实是,极少有老师站出来勇敢地承认“我”做错了什么。我不知道,是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那份责任,还是压根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应有那份责任。如果是前者,说明我们对职业准则的放弃;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这种敢于认识自己、反躬自省的勇气恐怕是必不可少的。当你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做有思想的教师,会使我们变得更具有思想,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记得初登讲台,非常羡慕特级教师的讲课水平,常常比葫芦画瓢地把人家对问题的设计,对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表情和语言都力求模仿得惟妙惟肖。至于方法背后的理论支撑、思想底蕴,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去学习思考和探究的。这些剥离了思想根基的操作方法就像折断的树枝,很快就枯萎和断裂了。现在自己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方法重要,方法背后的思想更重要。

俗话说教无定法,只要得法。我们教育界是提倡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我们不应该只崇尚经典迷信某些人。要批判地有选择地吸收。

有人说,做个称职的教师难,做个有思想的教师更难!我们都在呼唤创新,但创新首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如果老是跟在大众后面人云亦云,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谈何创新?要培养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的存在而生机勃勃。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者,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也是普通的人。在思想的原野上,既需要参天的巨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也有思索的权利。不能苛求每一位教师都是思想家,但每一位教师至少应该是一个独立思考者。滚滚而来的红尘,滔滔不绝的名利,面对这样的社会,教育是一块静静的乐园,乐园中的你我,应该是积极地参与到教育中来,让我们共同去营造,用心去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让阳光洒满大地,让美好永驻人间,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让我们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吧,醒着读书,醒着思考,醒着教育!

王旭霞

篇8:“读经典做临床”学习心得

我院特别聘请了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为我们讲授《伤寒论》, 张琪教授从医近70载, 熟读经典, 治疗无数疑难杂病, 是将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杰出代表。张老讲了柴胡汤和桂枝汤证的组成和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胸水、胸膜炎;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气虚、肝胆郁热及抑郁证、癔病;四逆散治疗肝气郁结之胁痛、肋间神经痛及肝炎。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之热, 大柴胡汤治疗实热证, 四逆散治疗肝气郁结之无热证。跟随张琪教授临证以来, 深深体会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 特别是疑难杂病。张老用五苓散治疗神经元性膀胱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神经元性膀胱可概括在中医癃闭范畴之中, 小便的通畅, 有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 但从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来看, 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 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的通调、转输、蒸化。癃闭的病位在膀胱, 但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指由控制排尿的中枢神经 (脑或脊髓) 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后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此症若不适当治疗, 可引起尿路感染、肾积水及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五苓散在《伤寒论》中, 原治太阳表邪未解, 内传太阳之腑, 以致膀胱气化不利, 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方中重用泽泻为君, 取其甘淡性寒, 直达肾与膀胱, 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 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 转输精津, 使水精四布, 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 一药二用, 既外解太阳之表, 又内助膀胱气化。本方治以温阳健脾化气利水。桂枝通阳, 白术健脾运湿, 以助膀胱之气化;猪苓、泽泻、茯苓利水渗湿。诸药配合, 共奏温阳, 化气行水之功。

通过“读经典做临床”活动, 令我在中医经典理论方面有了一定提高, 收益非浅。经典是中医学的根, 其赋予中医学两千多年不竭的生命力。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精华, 汲取其唯物辨证的思辨方式, 熟读经典、透彻领悟, 启迪思维, 用理论以指导临床, 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优势, 更好地治疗疾病。

篇9:学习语文可以这样做

这样的课堂教学,割断了母语与生活的联系,阻碍了母语与心灵、生命的交融。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许能有效地传授知识,但常常要以牺牲生活悟性和生命灵性为代价。有学者尖锐地指出:“课程、学科教学的内容缺乏生命色彩,这是造成学科教学育人价值贫乏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体验的课堂教学,就必然缺乏生命色彩。

一、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依据

体验式学习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种优良学习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提出“圣人以身体之”。宋代朱熹则把“切己体察”作为白鹿洞书院的院训之一,要求学生“事事都用心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在我国传统诗学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吟诵”“品味”“体味”“妙悟”“入神”等,也都包含了体验的过程。

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尊重体验,突现主体,有效激发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思想,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爱学、乐学。

2调动体验,搭建“桥梁”,深入理解文本。从主观上看,学生的知识层面、个性气质、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都会影响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从客观上看,文本年代久远或国度陌生产生的时空距离感,也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和审美水平均高于学生的教师,观察到学生的解读障碍时,应相机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巧妙搭建文本与学生体验之间的“桥梁”,扫除学生的解读障碍。

3.重视体验,养成习惯,切实提高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三、体验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或体会,通过听读欣赏、表演模拟、联想移情和想象感悟等方法,用自己的心灵和文本对话,从而体验感悟文本的形象、情感和意趣等。

1.听读欣赏,感受形象与情感。文本是静态的,我们不能直接对语言文字符号本身进行体验,但我们可以通过包括朗读吟唱、描声绘图、渲染烘托等听读欣赏方法,激活文本的形象和情感,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充分感受文本的语言和内容,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头脑中生动鲜明的形象,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物)。

2.表演模拟,体悟形象。就是深入文本的某一角色或场景,进行感受体验,进而理解文本。在昕读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模拟,再现文本的“此情此景”,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3.联想移情,体验情感。“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现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提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广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

4想象感悟,体悟意趣,超越文本。在语文学习中,情感体验与意趣体悟常常是不可分离的。然而,文本的情感与意趣还是有区别的。意趣指向的是文章的意蕴,它是作者思考的结晶,同时它又引发读者思考生活表层以下的东西,是透过情感的外在表现去追寻更深的那一份本真或真谛。

篇10: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

王华

2013年10月20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书院院长赵国忠院长的《今天可以这样做老师》的报告会,他以丰富生动甚为感动震撼的案例为我们诠释今天可以怎样做教师。我会尝试从名师们昨天怎样做老师的经历中提取一些名师的特质,并以此自勉。

一、学习

爱读书,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读有字之书,提高自己的理念,读无字之书用心领会运用别人的长处。要学习别人的长处,结合自己的优势,组合成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艺术。河北的李金池老师能把一个民办的学校办成十大名校之一,就是运用了“高效课堂6+1模式”这种模式全部借用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引导测试、探究高效等方法);魏书生老师则提出学习的时候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一点一滴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我想:正是他们运用了学习,借用别人的优势,结合自己的长处,才能做得这样优秀,我应该借鉴和学习他们。

二、创新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但是创新其中包含了一个整合的过程。王崧舟老师90年至95年之间观摩优秀课例200多节,听一般教师的课300多节,研究小学语文的历史、研究小学语文的诗意,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取得了自己的成就。我想:自己不正是缺少创新的整合吗?

三、教学

报告中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孙维刚老师注重了思维的训练;余映潮老师注重了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李成良把教科书全部背完,能得心应手。我想:自己应该在当中学点什么,受到点启发,要学会提升自己,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四、教育

俞玉萍老师的开学前一天、第一天、最后一天做的事情和别的班主任做的事情截然不同;丁榕老师被称为“母亲教师”;桂贤娣老师的“三问”充分体现了名师们的“爱”的教育,他们在用心做教育。我想: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爱”的教育还远远做得不够,有时

还会对学生发脾气,甚至还埋怨自己所教的班级总是那么差呢。今后我应该多学习优秀教师,用心做好教育。

五、成长

自己总在设想什么时候自己的班级是一个优秀的班级?自己什么时候能成为一个好教师?今天听了报告,感悟颇深:“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关键不在学校,不在社会,不在外部的环境,关键在于自己。”我想:自己应该定一个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自己做好老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篇11:今天,我们这样做老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这个家乡杏花烂漫时节,我们聚于栖凤山掩映的美丽校园中,畅谈自己的杏坛人生故事,这是无比的激动与自豪的。

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今天,我们这样做老师》。首先,来说诚信。诚信,即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诚在于仁,信在于义,细数包括了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张弧《素履子〃履信》中提到: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君不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天下,身死国亡;君不见,亲商鞅,城中立木取信,民富国强,统一天下。这个传统美德放到我们教师身上更是尤为重要。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中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好好学,这次单元测验结束,我要发“认真听课奖”“作业书写整齐奖”“学习进步奖”等等,我给奖项起了些很多好听的名字。听了我的说话,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可高了,我打心眼里高兴。可是在不久之后,我找不到这种高兴的感觉了,孩子又恢复以前那种回答问题有气无力,做作业拖拉的状态中了。我勃然大怒,在教室里破口大骂。我的骂声换来了孩子们的窃窃私语,我不由得侧耳细听,孩子们说,自己答应别人的事都做不到,还好意思骂人。陡然,我不好意思起来了,是啊,这个局面的确是自己的造成的。我忙于其他的事情,把那次承诺奖励的事情给抛到九霄云外,孩子正是以这种方式在抵抗和提醒我。当我履行自己的承诺,孩子们认真积极性有重新焕发的时候,我感激孩子们给我上了一节关于“诚信”的课,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诚信是一个做老师的基本素养。诚信,能让课堂充满生机;诚信,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其次,我想说廉洁。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功绩不像政治家那样显赫,教师的名字不像科学家那样名垂青史,教师的形象也不会像影视明星那样路人皆知,教师更不会像暴发户那样腰缠万贯。属于我们的永远是“清贫”二字,正是这二字,昭示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抵得住了诱惑,撑得住了信念,这是不能用金钱所能衡量的。这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清贫”,这正是彰显我们廉洁的灵魂所在。君不见,我们教师廉洁从教,不向学生摊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君不见,我们教师不要求家长为自己说情、办事,不做任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君不见,我们能经得住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

今天,我们这样做老师。我们骄傲!

最后送一副对联与大家共勉:

春风初度,众志成城树诚信之本铸千秋伟业;

山花绽放,万众一心歌廉洁正气传清直世风

篇12: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内容摘要: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过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树一代良师典范,誓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洒热血,奋斗终生。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篇13:像他们这样做教师

要敢抒己见。作为教师, 要将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 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而不能只知拾人牙慧, 亦步亦趋。当然, 作为领导, 也要有宽广的胸怀, 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并积极应对, 妥善处置。只有形成学校管理合力, 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930年, 钱穆到燕京大学任教, 校长司徒雷登问他对燕大印象如何。他回答道:“起初听说燕大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中国化的大学, 心中特别向往。我来燕大一看, 才发现并非如此。一入校门就看到M楼和S楼, 这难道就是中国化吗?我希望将燕大各建筑都改为中国名。”不久, 燕大专门召开会议, 决定将M楼改为穆楼, 将S楼改为适楼, 贝公楼改为办公楼, 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称。钱穆还为校园的一个湖取名叫“未名湖”。

要懂得呵护。吴宓有“红楼”癖, 自比“怡红公子”。在西南联大时, 他见昆明有牛肉馆名“潇湘馆”, 认为亵渎了林妹妹, 竟去砸馆, 直至人家改名才了事。

从世俗的观点看, 吴宓的行为似乎有些唐突, 有点过激, 但他的这种做法彰显的是他骨子里的对文化的膜拜。因为爱得深, 懂得呵护, 也就不容许别人去践踏。因此, 身为教师, 不光要有保护人类文化的意识, 还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 以捍卫文化的尊严。

能专心向学。有人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教师还是少一点对人情世故的关注, 多一些做学问的心思才好。要能够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坚守信仰, 致力育人。有了对教育教学的痴情, 才能远离圆滑和投机, 逐步走向纯粹、理想的人生境界。

1929年, 刘文典在安徽大学当校长, 支持进步学生闹学潮。蒋介石到安庆召见他, 责令他交出共产党员的名单。刘文典说:“我只知道教书, 不知道谁是共产党。”蒋介石说:“你这校长是怎么当的?不把你这学阀撤掉, 就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刘文典毫不相让:“提起总理, 我跟他在东京闹革命时, 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呢!”

人要有傲骨。教师要有面临压力时的独立人格, 要有面对强权时的铮铮傲骨, 要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不丢失维护学生利益、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这样, 才能在关键时刻, 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 哪怕就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如此, 师魂才能永远光耀我们民族的天空。

李宗吾曾在四川任中学校长及省监学等职。有一年, 中学学生毕业, 省府派李宗吾为主试委员。他认真考试, 学生恨之。一夜, 学生多人手持木棒哑铃, 把李宗吾拖出痛打一顿, 临走时还骂道:“你这狗东西, 还主张不主张严格考试?”李宗吾被人扶起, 大声说:“只要打不死, 依然要考。”后裹伤上堂, 继续考试, 学生不敢再抗, 一律就试。

能固守底线。教育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更不是不负责任的纵容。对于学生的过激行为, 教师要能够固守教育底线, 以严明的态度来对待, 用果敢而不失尊严的行为加以处置。不迁就、不妥协的教育, 才是诠释了大爱的真正教育, 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敬畏有加。

篇14:做这样老师学习心得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最直接的交流,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如何在一个又一个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这就非常讲究教学的策略。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有效教学的一点感悟。

一、加强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1、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让学生着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学生最容易喜欢和效仿,甚至崇拜的人,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受学生喜爱甚至崇拜的教师一定具备很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是能力,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学生喜欢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已经得了一半。有些教师业务水平很高,但是学生就是不喜欢甚至反感,课堂教学往往很难得到学生的配合,从而课堂的有效教学更加无从谈起。所以,教师不能因为觉得初中美术教学简单,就用“吃老本”的态度去对待课堂,而不花时间去继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要知道,学生对教师的上课态度是非常敏感的,也会做出正确评价的,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态度,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让学生能感到教师的不断进步,学生才会更加喜爱教师,从而认真学习,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进行。

2、了解学生年龄特征,加强自身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美术教学专业词汇较多,如何让学生能明白,教师必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简单、形象的比喻将许多抽象的内容讲授出来。在和一些教师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有些教师自身专业很好,总想将所有的内容在课堂上全部传授给学生,但学生的配合和反馈结果往往让自己很失望,自己在讲台上讲的汗流浃背,学生却似乎听得云里雾里,甚至出现有学生开始睡觉、讲话或做其他的事情。追其原因,我个人认为和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表达有较大的关系。教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必须清楚知道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大群初中学生,更要清楚初中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而不是针对专业型的教育,初中美术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水平,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并将较难理解的专业词汇进行深入浅出的加工,通过形象的比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有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快乐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教学一定是提高有效教学最有效手段。初中学生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每个班级人数大多在50—60人左右,在这么多的人数中进行美术教学,必然有部分学生是喜爱美术的,有部分学生是不喜欢美术,但是另外的大部分学生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大纲》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能设计出能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得到较大的保证。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广泛的参与同时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呢?

一般来说,在每一节课中对学生的实践操作任务只有一个,如:设计字体、画一个二方连续等等,而往往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反复擦拭,但是下课时间到了作业却还没完成,这种看似很有效的课堂但是课堂作业却未完成,什么原因呢?学生到底在做什么的?原来是学生出现了东张西望、自己不带工具长期靠借工具过活、边画边说等等,极大地阻碍了教学的进程,使课堂有效性降低。

于是我也在课堂中调整了学生的课堂练习任务,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一课的《变体美术字》一节中,由原来的设计一个字改为“设计自己的名字”,进一步给学生明确了设计的方向,学生的名字基本上以3个字为多数,这样既增加了作业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也极大的得到提高,并能在下课后完成自己的名字(3个字左右)。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经常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己很明白要抓紧时间完成,说小话的人少了、长期靠借工具的人少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认真画的人多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好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美术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的视觉艺术,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有效性。例如,在《纹样的欣赏与设计》一课,在欣赏纹样的过程中,多媒体提供了大量的欣赏图片,配合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一幅幅美丽的纹样图案,甚至有学生还在纸上不由自主地设计起来,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演示纹样设计、颜色搭配等内容效果明显,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 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送初中同学的中秋节微信祝福寄语下一篇:附录从2011年10月1日起开始适用基本薪资额的地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