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教授简介

2024-05-03

施杞教授简介(共5篇)

篇1:施杞教授简介

施杞导师简介

一、基本情况:

施杞,男,70岁,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及上海市名中医,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脊柱病研究所、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导师,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原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批“中医骨伤名师”称号,并被文化部任命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会长、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会长、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咨询专家、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施杞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积极探究损伤的病因病机,传承石氏伤科气血理论,融汇各家学说,强调“扶正祛邪,调治结合,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在石氏伤科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内伤治疗原则;在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慢性损伤修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在中医药防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提出了“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的观点,先后建立了“脊柱痹证病理模型”、“脊柱力学失衡性颈椎病模型”、“脊髓型颈椎病模型”等,并通过病理解剖学研究,提出了“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论点,被国内同行认同。

先后主持召开了18次全国骨伤科学术交流会及10次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28篇,主编《骨伤科学》、《伤科集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实用中国养生全书》等专著26部。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5年制规划教材《中医伤科学》的主审和7年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临床研究》主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上海市 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30余项,并参加国家“973”项目,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直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15项。

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医骨伤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37名,指导博士后4名,带高徒7名。曾先后应邀去美、英、日、德等国及港台等18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脊柱及骨关节退变性疾病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三、对进站博士后的要求

中医、中西医结合各个专业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各个专业;具备良好的科研思路;英语基础好。

篇2: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教授简介

Shaa房n喻xi, 1J9i5a6 o年y u9·月G生ao, j陕ia西o西安人, 汉族, 研究生学历, 教授, 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1998年在英国Lancast er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 副校长。2004年6月起任校长。他兼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胶体与界面学科组成员, 还担任国际期刊“Carbohydrat e Polymer”编委和国内《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及《分子科学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编委。199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 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房喻教授长期从事凝胶类软物质 (Soft Mat erials) 和基于单分子层化学 (Sin-gl e-l ayer Chemi st r y) 的荧光传感薄膜材料研究及其相关仪器的研制工作。先后主持“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教育部重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包括Royal Societ y of Chemist ry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志) 、Advanced Mat erial (先进材料) 在内的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 转让技术4项,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7项, 获准4项, 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出版《Fluorescence Techniques in 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专著1部、《Int ernet化学教育资源与利用》教材1部, 参与编写《物理化学学科新进展》等著作多部。

篇3:于维洋教授简介

于维洋,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1988年相继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校区)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做研究工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

1983年至1998年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会计系副主任、主任,1999年至2003年在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副院长、党委书记,2004年至2009年在燕山大学计划财务处任处长,2010年至2012年在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党委书记,2013年在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院长。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及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8篇,其中,EI收录论文7篇,CSSCI收录论文10篇,全国核心期刊论文13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统编教材1部、其他教材2部。获得“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12年被中国商学院领袖年会评为“中国商学院学子心中最受尊敬教授”。

篇4:施杞教授简介

缪昌文,1957年8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现东南大学) 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1986年~ 1987年赴丹麦留学。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缪昌文院士曾先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现担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兼任国际材料与结构实验研究联合会 (RELEM) 管理与决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区主席、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缪昌文院士是我国土木工程材料研究领域,尤其在混凝土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线。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并在混凝土抗裂关键技术的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服役寿命及耐久性能提升技术的研究、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缪昌文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生3名。并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等荣誉,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篇5:冉光圭教授简介

冉光圭,土家族,1972年12月出生,贵州省德江县人,1995年7月毕业于西安统计学院(现“西安财经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贵州大学),2015年获管理学(财务管理方向)博士学位(西南财经大学)。现任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财务)评审专家。

从教二十年来,主要从事会计学、财务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公司财务。先后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SSCI)、《经济学家》、《财经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贵州省软科学等省级研究项目4项、贵州省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学)1门、贵州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1项、贵州省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项;独立编著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会计学》2部,主编教材《新编会计学》1部。获贵州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贵州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贵州省教学名师”,2012年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称号。

上一篇:懒羊羊之死(转载)五作文下一篇:市级中学美术教学研讨课教案之二-《变体美术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