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2024-05-08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精选6篇)

篇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讲座稿)

思政部时美英

导入:

十八大召开在即中国迎来“关键时刻”

判断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久的走向,将于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观察窗口。在这个全球“大选年”,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中共的最新动向,对它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兴国之要”,带领中国继续和平崛起,并以何种方式影响世界格局,怀着获得答案的浓厚兴趣。

目前,深受严重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疑难重重。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创下奇迹的中国正在进入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中共十八大都迎来了关系中国未来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

过去的一个世纪跌宕起伏。中共这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成立91年来发生的变化,超出了外界的认识和想象。

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到十八大召开前夕,党员人数已增至8200多万,相当于共产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出生地德国目前的总人口。

中共成立之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五千年文明古国,在列强入侵下四五分裂,濒临崩溃。中共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又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一步步把中国带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

经过三十多年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在外界的描述中,中国的“头衔”不断变化: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到“世界工厂”,全球金融危机后又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复苏的新引

擎”“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等称号。历次中共党代会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

这期间的种种风风雨雨、波折顿挫,都没有阻挡住中国沿着自己的道路昂首前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也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年均增速,经济总量相继超越德国、日本,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4.4%升至去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世界政经版图因此逐步改变。

本次讲座概括地介绍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两个伟大发现”——和“马克思主义”的涵义。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共产主义,或者说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的学说,所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集中和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的著作,主要是三部: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二是马克思的稀世巨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至第四卷及手稿;三是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在一生中有许多重要发现,但最突出的是:“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前者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和共产主义事业所起的作用,完全可以和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作用相媲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但恩格斯认为,“两个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马克思;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表达,都是属于马克思的,因此这个理论应当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

一、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两个伟大发现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通过剩余价值解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二、马克思的《资本论》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还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斯密在讲到这一点时,总是谆谆地开导人们,国家大事相比个人更重要。

(二)《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甚至至今动荡不安。这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资本主义,让《资本论》又一次在西方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少西方舆论指出,“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增加”、“马克思当年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奇迹般地率先回升向好,总量达到3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三位。2011年,世界经济艰难前行。欧债、美债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致使全球股市大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引发世界各国对全球经济会陷入全面衰退的担忧。覆巢之下,中国经济却以其超常规发展让世界注目,一路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联系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同样奇迹般地保持了世界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这也让国际社会热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这些实质上又一次向世人生动而深刻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科学真理。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一)《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英、法等国取得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斗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家爆发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7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在这些斗争中,无产阶级已经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因为缺乏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

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并且期望在运动中创立共产党组织,并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846年,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初步准备。此后,又把国际性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彻底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之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雏形。1847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草拟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宣言》。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

《宣言》包括七篇序言、引言,四章正文。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

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首先,着重论述阶级斗争学说,说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分析各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特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但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社会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其次,考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仍然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其自身无法解脱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灭亡是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再次,考察无产阶级的发展过程,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也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无产阶级的日益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和通向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

首先,阐明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具有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在理论方面,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目的,具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这就使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长远目标是顺从阶级斗争的历史,推动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批驳资产阶级攻击共产主义的谬论。资产阶级从其阶级私利出发,认为共产党要消灭私有制,就是要消灭个人财产,消灭自由和个性,消灭家庭和教育,取消祖国和民族,废除“永恒的真理”,等等。针对这些谬论,《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主义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共产主义要消灭建立在私人发财基础上的家庭;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共产主义的实现使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最后,《宣言》从意识形态有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批驳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主义废除宗教、道德、自由、正义等所谓“永恒真理”的攻击。

再次,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和通向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权,就可以利用它来一步一步地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生产资料,把它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极大地丰富社会物质财富,为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十个方面的经济措施,来完成全部生产方式的变革。在那时,“代替那存在着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社会,即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其社会阶级根源和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

首先,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主要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批判资产阶级的目的不是为了社会前进,而是为了停止不前或者把历史拉回到过去,这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所以是反动的。

其次,批判了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是在无产阶级日益强大并向资本主义制度发动进攻的时候出现的,是以消除社会的弊端,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为目的的。他们或者认为资产阶级统治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或者企图通过某种改良来改善社会制度,以便使无产阶级放弃一切政治斗争,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再次,批判了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反映了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在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不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力量。因此,他们设计出一些理想社会的方案,并把实现这种方案的希望寄托在上层人物的身上;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希望用和平途径和示范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他们的著作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宝贵教材。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失去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四章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从共产党对待各种反对党的态度上,集中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说明共产党在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前斗争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并且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未来。阐述了在不同国家领导革命时,要坚持党的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在《宣言》的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气势磅礴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宣言》结束时,提出了充满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三)当代启示

《宣言》公开发表已经过去160多年了。在这160多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运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重读《宣言》,会有许多的启示和感想。

首先,《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说过:“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最主要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即唯物主义历史观;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迄今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代替那存在着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等等。《宣言》阐述的这些基本原理,有的已经被后来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有的被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等国家的革命胜利所证明,有的将会被未来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证明。所以,对于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坚信其正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恩格斯在世时多次提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后来又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曾说:“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应用,也是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五、中共十八大是读懂当代中国的新契机

读懂当代中国,的确如同打开一个世界级的“秘匣”。各国媒体通过深入采访报道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寻找自己的钥匙。

10年前,500多名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年前,700多名外国记者参与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世界正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期待瞩目北京,聚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国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就逐渐升温,相关评论和分析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正式公布后,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重头新闻。

各国媒体为什么如此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这首先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各个章节的“引言”,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里程碑。

读懂当代中国,须从读懂中国共产党开始。聚焦中国共产党,就是聚焦中国道路,聚焦中国的创造力。实际上,即使是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记者,也知道只有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认认真真地观察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应对发展进程中巨大挑战的清晰思路,更加真切地感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开放性,获得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褒奖。

篇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才会有实践的成功。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又成果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品。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历史也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理论成果,代表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地挑战,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才能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这种统一,既要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宝库曾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他们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篇3:如何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

一、所有制及所有权概念需要深化和拓展

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系指“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其内涵和外延相当于生产关系范畴。后者仅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相对于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而言的,它只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广义的所有制包含狭义的所有制。

然而,自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以来,我们大多仅仅从狭义上来把握所有制。而且,在所有制的客体问题上,我们只讲有形资产———生产资料,并且通常仅仅注意经营性资产,严重忽视事业性资产特别是资源性资产。

近年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引进了西方经济学的产权概念,例如,1993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提出了“产权清晰”的要求;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即财产权利,是人们对一定经济物品所拥有的一组内容广泛的、由政府或法律规定的、可以与他人交换的权利。

产权概念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所有制以及所有权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产权概念由原来狭义所有制及所有权概念只注重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细化为“所有、占有、使用、受益、处置”等多种权利。这是有重大意义的进展。其二,产权概念由原来所有制及所有权概念只注重生产资料即有形资产(实际只注重其中的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拓展到无形资产(技术专利、商标、企业信誉等)。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也表现在无形资产方面,不讲无形资产的所有制及所有权概念,已经不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了。

二、从所有制狭隘的二分法到多维视角

对于所有制问题,我们长期习惯于用公私二分法来分析它,似乎所有制非“姓公”即“姓私”。从而导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更要强调公有制,实际上,认识所有制还有其他多种角度。

1. 国家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角度。

过去,我们把国家所有制看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是存在很大缺陷的。一方面,按照马克思和列宁的设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将逐步消亡。因明目张胆,国家所有制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形式或暂时形式,决不是它的高级形式。另一方面,国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机构。所谓国家所有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上层建筑包办经济事务、政治家代行企业家职能,这是同现代社会分工规律背道而驰的,因而通常是低效率和低效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更基本的形态应当是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使用过这一概念。而社会所有制,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非国家所有制。我们现在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适当收缩国有经济规模,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合理选择。

2. 微观所有制与宏观所有制的角度[1]。

所谓微观所有制,是指企业等经济组织层面的所有制,而宏观所有制则是指国家或社会层面的所有制。它们之间并非总是一致的。例如,现在北欧一些国家,就企业层面看,它们的资产90%归私人所有,是私有制占主体。然而,它们新创造的价值(国民收入)的50%以上被收归国有,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并且主要用于为全体国民提供社会福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各阶层收入平均化的实际结果。从宏观层面看,这些国家实质上是公有制为主体。

3. 直接所有制与间接所有制的角度[2]。所谓直接所有制,

是指以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为主要内容的所有制,而间接所有制则是指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却享受其效用的状况。换言之,前者强调“所有”,后者强调“所用”。这二者也不总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私有公用”最普遍的现象(如私营经济为社会服务),“公有私用”也很常见,所以,不能只问“公有私有”,还要问“公用私用”,这才比较全面,才算抓住了重点。

4. 官有制与民有制的角度。

我们过去的国有经济名为全民所有制经济,但生产资料主要为少数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支配,普通劳动者基本没有所有者权利(选择管理者、重大决策、资产受益等权利),实质是政府所有制或官有制。而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基本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经济,民用、民享的经济,即广大群众共同决定、共同受益。这里所说的民,可以分为个体、较小群体、较大群体甚至社会整体等多个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有制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一般地说,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没有前一层次的充分发展,后一层次就不可能稳固地建立起来。我们无疑要以全社会所有制为发展方向,但必须审时度势,注意条件和阶段,分步骤进行,使其水到渠成,逐步得以实现。

“公有、私有的关键在剩余价值归谁所有。”[3]如果剩余价值大部分归社会占有并用于向全体居民提供社会保障,那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剩余价值大部分归私人占有,则是私有制。我们不能只重所有制之“名”,更要重所有制之“实”。所有制问题的实质,是资产为谁所用、为谁谋利,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我们既要注意终极所有权,更要注意实际收益权,因为后者是所有权的最终实现。而且,公有制与私有制决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的两极对立关系,它们常常是亦此亦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远非泾渭分明。尤其在产权细分并不断流转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多种所有制成分互相交叉、置换、重组、融合,情况更为错综复杂。

三、当代所有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当代世界,传统的典型的私有制———小农和小业主式的私有制、传统的典型的公有制———“归大堆”式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日渐式微,已经不占主要地位。现在,大多数企业的所有者已不再是少数个人,而是公民大众,企业主要资本由私人资本转变为各种“基金”、“社会化的资本”。

当代所有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以股份制为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它兼容公有、私有、国有、民有等各种所有制成分,具有很大的“杂交”优势:在股份制企业中,即便全部股权都归个人所有,这是私有制的成分,但私人所有的资产却为企业法人即集体和社会所用,谁也不能拿走,这又是公有的因素。就其内部机制而言,一方面,它保留了私有制中所有者对其资产关切度高的优点(私有制之所以能够存在数千年,这大概是主要原因之一),又克服了私有制的经济规模小、私人能力有限、彼此利益容易抵触等缺陷。另一方面,它解决了传统的“归大堆”式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无人关心和负责、损失浪费严重等痼疾,但又保持了公有制集体协作、收益共享、规模经济等长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有所有制,犹如经济理论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始终无人能够破解它。历史经验证明,那种名为“公有”甚至“全民所有”,但无人负责的所有制不是好的所有制。而且,如果劳动者没有个人可以直接支配的财产,基本生活要都受制于人,就失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经济基础,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是有人真正负责、能够保值增值的所有制,必须是劳动者个人有一定支配权的所有制。现在,以股份制为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提供了可行的基本形式。

所有制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适应生产不断社会化的要求,逐步走向所有权的社会化:“一是所有权规模的扩大(包括所有者的增多),二是所有权的分解和制衡,三是生产经营效果同所有者、经营者的个人利益有直接的密切联系,四是所有权的自由流动组合即自由交易。”[4]

我们既要注意发挥资本的作用,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更要着重维护劳动者的利益,逐步实现“劳者有其股”、“人人有其股”,在保证劳有所得的基础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摘要:所有制问题是困绕我们多年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所有制,我们不能只从公私的角度认识,不能只重所有制之名,应更注重其之实。所有制问题的实质是资产为谁所用、为谁谋利,这才是根本。因此,我们不必过分关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问题,而应更多地注意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是经济发展成果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所共享。

关键词:多维视角,社会主义,所有制

参考文献

[1]林水源.论新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53-354.

[2]刘新宜.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首届“社会主义论坛”综述[J].中国改革,2006,(11).

[3]刘福坦.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首届“社会主义论坛”综述[J].中国改革,2006,(11).

篇4:如何认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49-001

后现代主义根据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分为两个派别,分别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解构性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文明,对现代文明采取一种全部否定的观点,摧毁现代文明的一切成果,认为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代表人物有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重申前工业的生存智慧和更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避免回复到前现代的落后和愚昧状态, 也相信人民能够欣赏传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感激在人类生活中共同体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格里芬、罗蒂、霍伊等哲学家。本文重在介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概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一词由大卫· 格里芬发明。格里芬在纽约州立大学编辑了有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系列丛书,名称为《桑尼丛书》或者《过程思想》, 建立的机构名称为过程研究中心。它是克莱蒙特神学学校和克莱蒙特大学中心及研究生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其创始人为小约翰·B.科布和大卫· 格里芬,他们分别任主任和执行主任。中心经常召开会议,出版物有《过程研究》和季刊《通讯》,该中心鼓励对阿尔弗雷德· 诺斯·怀特海、 查尔斯·哈茨霍恩及相关科学家的过程哲学进行研究和思考,致力于对这一世界观在其他所有领域的思想和实践中的应用和检验。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彻底批判现代文明不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通过对现代前提和传统概念的修正来建构一种后现代世界观,而不是消除现代文明本身存在的可能性。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直接来源——怀特海哲学思想。虽然怀特海并没有用过这个词, 但早在20年代,他就出版了一本书, 题为《科学与现代世界》。在该书中,他明确指出,现代科学已经被替代了,这与科学无法为自己辩护这一实在观相关。我们的使命是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新发展的基础之上,重构一种科学世界观。由于整个现代文化与这一相同的世界观密切相关,因此变革就成为普遍的要求。怀特海在该书中指出了变革的方向,并在其后来的著作中充分发展了他的观点。而他的这些思想就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直接来源。

2.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就影响力而言,格里芬等人所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更好的证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生命力,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从科学的层面出发讨论问题的。格里芬认为现代性及其西方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问题的出现,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致力于解决的根本课题。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是王治河。通过翻译和出版后现代主义的相关著作宣传这种思潮。 王治河在克里福德·柯布的访谈记录里写道,柯布认为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有着亲缘关系,理由有二:一是它具有一些与传统的儒学和道家思想相似的特征;二是它提出了一条双赢的途径, 既解决意识问题,又解决实践问题。现在我们从三个方面具体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进行总结。

1.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会主义的角度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要坚持生态建设,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们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中国传统社会提倡天人合一,强调要遵循自然界原有的一些规律,而不应该肆意的破坏自然界,一味的获取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生态环境。

2.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角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前现代、现代化和后现代的交织体,而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都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并合理利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因素,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

3、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互联网遍及各行各业,我们要运用好这一新媒介,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部分为80、90后,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知识有很好的创新整合能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关怀从IQ、EQ逐渐上升至SQ,即理想信念,这一思潮给当代青年带来了灵性关怀,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情感上共鸣、功能上互补。

基金项目:本研究成果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别一种后现代主义》[J]《求实学刊》,1996年第4期,第15-19页

[2]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20-227页

[3]王治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J]中国学术期刊,第9-12页

篇5: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思想指导下, 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朝两国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就,相比于建国之初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都为社会主义国家,但两国的发展状况却大为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2)市场经济;3)共同富裕;4)中华文化;5)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不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鲜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上强调主体社会主义特色。按照“主体思想”朝鲜劳动党首先抓思想革命,其次抓技术和文化革命,多次强调“主体社会主义”就是主体思想的体现和运用。第二,坚持 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在全党全国推行“先军政治”思想。先军政治的基本内涵是“军事先行,先军后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先军领导”,经济上推行“先军经济路线”,外交上实施“先军外交战术”。1998 年,金正日又提出建设思想强国、军事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强盛大国”的战略。第三,经济上坚持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实行有限开放政策。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减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内涵,金日成进一步指出: 树立主体,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 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1970 年朝鲜劳动党五大通过的党章中 明确把“主体思想”定义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的现实。1972 年朝鲜社会主义宪法也规定: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主体思想”作为自己的指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1992年朝鲜在修改宪法时把马列主义删除,并写入主体思想;2009年,朝鲜又在宪法中除去共产主义一词并强调先军思想。现在,朝鲜在宪法中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以主体思想,先军思想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指导方针”。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随后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曾不断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强国富民之路,一条希望之路。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都从马克思主义出发,但其实际指导意义与情况却不同。

在经济建设上,朝鲜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朝鲜领导人都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性,认为离开计划,经济就无法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有计划的发展。朝鲜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计划要实行“一元化”与“细部化”,反对市场经济。而且在对外开放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朝鲜的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是与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相对闭塞,虽然后来加大开放区的范围,出台了一系列的大胆的经济调整政策,但是总的来看,朝鲜还是实行有限开放的政策,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不同于朝鲜,它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同时实行对外开放,这些举措有力的加大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突出表现。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和迫切要求,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勇气在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回答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终于找到和开辟了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标志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运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主干上嫁接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这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经济体制,它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篇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过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相应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具体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而且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如高质量的医疗、教育还是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刚刚起步,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要”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其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既有的“硬需要”没有消失,并呈现升级态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生的“软需要”则表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对共同富裕,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可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巨大的,也是极为深刻的,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

上一篇:电子口岸系统操作指南(出口退税学习)下一篇:金融专业实习报告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