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2024-04-24

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学习心得(精选14篇)

篇1: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1.从课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至少阐述三点?

1.绩效考核是节点,绩效管理是过程。没有过程的节点,让我们联想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PDCA戴明环同样适用于绩效管理。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激励。计划是对目标的策划,辅导就是推进绩效管理,评估是对推行绩效管理的结果的检查,绩效激励相当于绩效的持续提升。3.绩效考核针对过去,属于事后控制。绩效管理是针对未来,属过程控制。4.绩效管理和考核所以要制造差异,是因为差异可以产生激励作用。5.所以说绩效管理的本质是过程管理,是因为研究过程对于企业才有价值。6.要想做好绩效辅导,必须制定出一套让员工不得不做遵守的流程制度。换言之必须形成机制。7.制定KPI的思维方式是CSF(关键成功因素分解),至于BSC、鱼刺图只是不同的工具而已。

2.通过课程的学习,哪些方面可以与实际业务工作结合?下一步您将如何行动?

1关注过程,使绩效管理给企业带来真正价值。2.小处入手、局部入手是获得绩效管理成功的要素,不能贪多求全、舍本求末。3.善用CSF,使KPI指标可操作。

3.您感觉课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

不错

篇2: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一、什么是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单位组织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它包含对人的管理、监督、指导、教育、激励和帮助等功能。

二、影响绩效管理几个因素

1、不知道为什么要绩效考核

目前多数企业的考核目的不明确,有的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甚至是为了发奖金或扣减员工绩效工资和奖金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

2、缺乏绩效考核标准

目前多数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一方面,是由

于某些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不知道怎么考核?考核标准不科学、合理,缺乏依据。

另一方面,有的单位考核目的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钱为本”。“以钱为本”的理念导致的行为则是对员工各方面待遇的极度克扣:工资往底线上靠,加班常常不付加班费;上班打卡,迟到一分钟也要扣钱;完不成任务要扣奖金。培训很少,一旦轮到,则要签署合同:若在培训后数月内离职,就得如数上缴培训费用,一分不得拖欠。如果在合同期满内提出辞职,也得上交罚款。总而言之,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人工开支,节约成本,从而达到单位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然而,单位管理层如此苛刻的举措,只会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反感,而在内心深处拉开与单位的距离,清楚地认识自己与单位的关系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要处于如此心态的员工尽心尽力为单位工作,充满激情地为单位创造价值,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完全不可能实现。

3、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理解

有的单位在制定和实施一套新的绩效体系时,不重视和员工进行及时、细致、有效的沟通,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明晰,常常产生各种曲解和敌意,并对所实施的绩效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客观公平性表现出强烈的质疑,对体系的认识产生心理上和操作上的扭曲。

当然,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考核过程形式化、考核方法选择不当、错误地利用考核资源、考核结果无反馈等等。

三、绩效考核的作用

l、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前提

绩效考核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善任”的前提。经过考核,对人员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等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员的能力和专长进行推断,进而分析其适合何种职位,才能做到因岗配人、人尽其才。

2、绩效考核是决定人员调配的基础

通过绩效考核了解人员使用的状况、人事配合的程度,发现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已超过现职的要求,则可晋升其职位;发现另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现职的要求,则应降职;发现还有一些人用非所长或其素质和能力已发生了跨职系的变化,则可进行横向调配。

3、绩效考核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

人员培训应有针对性,针对人员的短处进行补充学习和训练。因此,培训的前提是准确了解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考核确定员工素质优劣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同时考核也是判断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

4、绩效考核是激励员工的手段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决定奖罚的对象及等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做到奖惩分明,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按绩付酬并将绩效视为调职、晋升、降职或解雇的依据,彻底打破了“大锅饭”,使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中良性竞争,既与别人在同一客观标准下的收入或晋升作横向比较,又同自己过去的收入或晋升作纵向比较。绩效考核还有助于在单位内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使员工能够提高各自的绩效,从而提高单位的竞争力。

5、绩效考核是促进员工成长的工具

工作绩效考核好比一面客观的镜子,一把公正的尺子。把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员工,让员工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帮助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改进。

四、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

1、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运用人才考评系统,发掘员工的发展潜力,按个人特长、意愿安排适当的工作,使绩效考核标准更能真实全面地考核员工的“德、能、勤、绩”状况。

2、发展单位文化,平时多激励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前些年经济界流行“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素质,比素质更重要的是态度”的观念,但在一些单位,员工普遍存在为领导、为老板工作的错误观念,而没有意识到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工作,努力工作不是为了其

他的人或他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干和生存本领、发展空间。

3、各级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以身作则,避免绩效考核成为对一线员工“管、卡、压”的工具。如果各级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只准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甚至绩效考核中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过于模糊,就容易导致一线员工阳奉阴违,难以充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科学考核制度,制订符合单位自身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做到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公平、公正、公开、可行。根据“德、能、勤、绩”的考核要求,合理考量业绩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与权重,对于业绩之外能量化的可尽量予以量化,促进各管理部门员工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避免管理部门员工缺乏服务观念和合作意识,因管理、服务不到位而影响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业绩。

5、提倡全局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相互“踢皮球”的不良现象,清除管理中的一些死角和积弊,避免因个别员工工作上不合作导致其他员工业绩不佳。

6、把绩效考核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契机。每个组

织绩效考核前,不但要集中培训绩效考核的执行者,使他们能真正客观、公正地对每个被考核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减少或避免考核误差,同时对被考核者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更多的被考核者熟悉与自己有关的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主动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素质,减少失误,不断提高自己的绩效,从而为提高部门绩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7、全员参与,实行上级考核与自我考核、下级考评上级相结合。绩效考核通常只是上级考核下级,有些员工对自己的感性定位与绩效考核的结果有些差距。只有让员工自己对照考核标准来考核自己,找差距,才可能加深对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的认识,日后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绩效。同时下级对上级部门、领导采取不记名考评的办法,更能促进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加强合作,搞好服务,为提高单位的整体形象奠定基础。

只有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作用和误区,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出切实可靠的对策,并上下同心去实施,绩效考核才能为提高单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效益发挥重大作用。

朱波

篇3:如何正确认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风险,完善公司风险的管控和预警程序,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以资产和资金安全为核心,以政策、环境、市场、决策、投资、产品贸易、利率汇率等方面为重点,全面加强风险防范。

一、全面风险的概念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公司启动全面风险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全员参与,让管理者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通过辨识评估找出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管控,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辨识、分析、评价公司各层面存在的风险,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和影响程度,确认公司内存在的重大风险,形成公司的风险事件库,为制定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策略和具体风险应对方案提供基础信息。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需要

随着经济的回暖,市场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比较多,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显现,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预测尿素、甲醇、醋酸等主要产品的市场表观需求略有增长,但产能严重过剩,仍然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经贸业务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给国际贸易开展带来一定风险。二是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还本付息、资金来源面临更大挑战,经贸资金融资困难增大。

(二)内部环境需要

公司新产品投产种类较多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导致市场开拓难度加大。经贸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了全面推进贸易工作的开展,成立国际经贸部,致力于国内外经贸业务的开展,国内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市场风险较高;

通过风险评估揭示重大风险,帮助我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更大的地理范围、更广的业务领域配置资源,同时企业也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迅猛的技术演进和更严格的管理政策。

四、公司全面风险的种类及重点风险分析

公司风险包括运营类风险、财务类风险、市场类风险、战略类风险和法律类风险共计五大风险,下面我根据公司情况具体分析一下财务类风险,财务类风险是指对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各种不确定性。公司财务类风险中包含9个二级风险:融资债务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税务管理风险、资金管理风险、成本增加风险、会计核算风险、财务报告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和担保风险。公司财务类风险的管理目标:现金流稳定、资产安全和财务信息真实。

(一)应收款项风险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1、应收款项分析分析

应收款项风险排在第一位,主要是经贸业务中,货款结算不及时,影响资金流动性。由于今年公司经贸任务翻一番,要完成年收入30个亿,所以应收账款的不确定性增大。主要是存在于煤炭采购预付账款和经贸业务预付款项方面。煤炭采购方面的预付款,主要是局内煤预付款较高,结算不及时造成的。

另一方面,应收款项主要存在于经贸业务中的预付款。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市场持续低迷,竞争激烈及客户信誉度较差、考核监督不力等原因,造成部分部门经贸业务一度经贸业务预付款比例大、结算周期长、回款不及时、合同执行不力,形成了较大数额、较长时间的资金占压,造成资金周转一度吃紧。

2、应收款项风险应对措施:

第一,做好事前防范。主要措施有: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收集信用资料,进行客户信用分析;信用等级的评估;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给予合理的信用期限;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建立赊销批准制度。对赊销的控制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起到事前约束的作用;建立责任制,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

第二,做好事中防范,主要包括:建立应收账款的日常监控体系;及时对账、勤于函证,到期前电话提醒,建立与客户定期对账制度。

第三,做好事后防范。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对于应收账款,特别是逾期的应收账款,我们按照欠款不清,不给新货的原则控制出货,以免产生更多的逾期。与销售部门、市场部门应通力协作,建立起销售与收款一体化的应收账款收款控制制度。

(二)融资债务风险分析以及应对措施

1、融资债务风险分析

融资债务风险排在第二位,主要是公司现阶段属于扩张阶段,经贸任务的加大,导致公司现有资金不足,需要对外融资,会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借款较多,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2、融资债务风险应对措施

第一,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所拟定的资金需要量可以用多种筹资方式进行筹资,在资金总额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资金额就构成了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选择其最低的筹资方案。

第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企业应强化预算方面制度的建设。在保持合理负债比率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经营和基本投资需求来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

篇4:如何认识企业的绩效管理

摘要: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及用途;企业绩效管理的的观念定位及理念;企业如何设计,建立,实施绩效管理;

关键词:目标工作管理绩效评价需要员工组织管理者

0

引言

绩效考核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窑,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但其实施过程犹如走过场,结果如“鸡肋”,费时费力的空架子,形式化等评价屡见不鲜,难以有效激励和约束员工。是考核工具不准确,不科学?还是应用效果不佳?

1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因为无论从组织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者或者员工的角度,绩效管理都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从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能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好处

1.1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完成一定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将其分解到各个业务单位及每个职位。由此可见,组织的整体目标实现是要靠员工的绩效来支持的。①它需要全体员工都积极向着共同的组织目标努力。②组织则需要监控员工和业务单元在各个环节上的工作情况,了解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产出,及时发现阻碍目标有效达成的问题并予以解决。③组织需要得到最有效的人力资源,以便高效率地完成且标。为人员调配,培训和发展提供信息,来增强组织的实力。

由此可见,绩效管理恰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目标的设定与绩效计划的过程,组织的目标被有效地分解到各个业务单位或个人,通过对团队和个人的绩效目标的监控以及对绩效结果的评价,组织可以有效的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发现阻碍目标达成的原因。可以为人员的调配和培训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因此,它是组织需要的一项活动。

1.2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需要:绩效管理提供管理人员一个将组织目标分解给员工的机会,并且使管理者能够向员工说明自己工作的期望和工作的衡量标准,也能使管理者能够对绩效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1.3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需要:绩效管理是员工成长所必须的。从需要层次理论看,员工在基本需要满足了以后,更多的高级需要有待于满足。①员工内心希望能够了解自己的绩效,并通过有效途径知道自己做的如何?别人如何评价?②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绩效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③员工也需要了解自己有待于提高的地方,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技能更加完善。④员工需要有一个有效的途径进行反馈。

总之,员工希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表现,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绩效,提高自己的能力。

2绩效管理的观念与定位。不能孤立看待绩效评价

2.1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

2.1.1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区别:

绩效管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伴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事先的沟通与承诺;

绩效评价: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侧重于判断的评估:只出现在特定时期;事后的评价。

2.1.2有些单位的考核不能从绩效评价中获得较大的回报和收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将绩效评价放在整个绩效管理的系统中进行考虑,而是孤立地看待绩效评价,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

2.2系统设计:①评价前的工作对评价的效果至关重要,绩效目标的设定和绩效计划使评价中的不同群体达成共识,避免冲突。②绩效管理系统建立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不同需求。③要建立良好的,系统的绩效标准设定方法,要从工作分析中得出衡量绩效的指标,减少对评价标准设定的主观程度。

2.3绩效管理的过程:在绩效评价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要进行对绩效标准的沟通和承诺。①被评价者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标准,或者对工作标准提出不同的看法。②评价者了解被评价者的绩效,评价要客观,公正。

2.4组织对绩效管理的理念和行动:设定具体的业务单元或个体的绩效指标时要将其放在组织的目标之中。

绩效管理作为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绩效管理应该是每个管理者,甚至是每个人的职责。管理者有责任去管理自己下属的绩效,每个人也有权利和义务去评价为自己提供工作产出的对象。

3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是一完整的系统。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看作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的周期通常分为4个步骤。即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面谈

3.1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计划的主要依据是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绩效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需要在对被管理者绩效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被管理者对自己工作目标做好承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投入和参与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在员工的绩效计划表中至少应包含的内容:员工在本次绩效期间内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制定绩效计划的主要依据是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达成目标的结果是怎样的?这些结果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衡量,判断标准是什么?从何处获得关于员工工作结果的信息?员工的各项工作目标的权重如何?

3.2绩效的实施与管理:制定绩效计划后,在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持续的绩效沟通,二是对工作表现的记录。

3.2.1绩效的评价:在绩效期结束的时候,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主管人员对下属的缋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就是在绩效期间开始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关键绩效指标,同时,在绩效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能够说明被评价者绩效表现的数据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被评价者是否达到关键绩效指标要求的证据。

3.2.2绩效反馈面谈:绩效管理过程并不是到绩效评价打出一个分数就结束了,主管人员还需要与下属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谈,通过绩效反馈面谈使下属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下属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完成绩效目标中遇到的困难,请求上司指导。

经过上面的4个环节,就经历了一个绩效管理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所得到的绩效评价结果具有多种用途。

4绩效管理的目的和用途

①提高企业的价值和竞争优势;②实现员工绩效的改善,使员工现有的能力得到提高;③定义和沟通对员工的期望:④提供给员工有关他们绩效的反馈,将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⑤提供对好的绩效表现认可准则;⑥指导解决绩效问题;⑦岗位轮换的依据,使员工在未来的职位上得到发展;⑧提供与薪酬决策有关的信息;⑨识别培训的需求。

5绩效管理国际战略:在世界领先公司中普遍通过五种模式成功地管理员工绩效。这些模式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点

①紧密挂钩:公司绩效、业务单位绩效和个人绩效之间必须紧密挂钩。②客观评估:企业必须制定清晰的、客观的绩效度量标准。否则,绩效管理体系将变得主观化,易于误用和滥用。③员工参与:员工不仅要对于自身的绩效目标做出贡献,而且要参与对自身绩效的评估。④不断反馈:绩效评估如果时断时续,反而会成为经理人的一项负担,他们会将绩效评估看作是一件一年一次或者一年两次的普通工作而已。⑤记录在案:当一切都以正规形式记录在案时,流程就会变得更加客观化,信息也会变得更有价值。⑥简单明了:绩效管理体系应当易于理解,便于使用。经理人不应当整天陷入文山会海中。

虽然如此,但更重要的是,五种模式都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实际上,绩效管理体系是根据公司总的战略目标、部门的业务目标、以及个人与职业发展目标三者相结合来制定的。

篇5: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31202026 行管1202 刘若愚

一、本人学习过程

整个绩效管理课程我的学习过程可以用2个词概括“实用,充实”。这里也要多感谢钱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和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在前两节课的时候,可以说我是被ERP说的头昏脑胀,脑细胞和神经纤维相互交错抱团缠绕,剪不断理还乱!但在后面几天的学习之后,对于ERP有了个基本的思路,其实归根到底,前期的烦恼都是由于自己没能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但心里又总是惦记着才难受,这也是我一直的毛病。后来经过ERP之后,我深刻的意识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是多么重要(虽然我们组也是做得不到位),整一个过程也算是经历过波澜,体验过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起伏,懂得了一个现代制造业企业运营的基本忧愁,而我所任职的岗位-CEO确实不是一般人想做就能做得,所以别做白日梦了,好好学习,好好强化充实自己的头脑,将来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更伟大的事情。之所以让我们做ERP,我想老师也是让我们体会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模块岗位的工作重要性,一环扣一环,从而体现绩效管理的思路,绩效的概念,也让我们有一个更主观的认识。后来总结课上老师也点到了我们所做得不足,确实有很多地方我们还只是像学生,还未踏入职场的菜鸟,这也是在日后需要不断充实加强的。总体来说,我的整个绩效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很充实的,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和认识。

二、学习收获

1)课堂内容

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模块的专业内容,包含职能定义,工作内容,绩效监控,绩效评估,反馈,合理沟通等等的相关内容,让我更充实的了解到了绩效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推动改善个人效率从而推动企业生产力,竞争力。

2)合作

在ERP过程中,深刻的意识到很多事情是一环扣一环的,不要总觉得自己厉害,可以把很多事情都自己搞定,实际上远比你想象的复杂麻烦的多,更何况在如今这个更新迭代迅速的时候,单打独斗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合作才能创造长久财富!

3)更多对于职场的感悟

光是个ERP就折腾我们不轻,而这也只是纯模拟,实际生活的运营的企业远比这个沙盘模拟复杂多得多,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所以,任重而道远,好好去学,静下心来去感悟!

三、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自己的准备不足。这导致ERP中还是由于自己对规则的不熟悉而使得我们企业的战略出现问题,导致运营结果不尽如人意。

2)对于课本内容掌握不够。还没有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的阅读一遍教材,专业知识肯定还有漏洞。

3)自己比较浮躁,学习过程中心不够静。这应该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一直也是我的老毛病。

四、改进的计划 1)改变自己的态度。踏踏实实走好大学当中为数不多的日子,每一天都尽力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不断充实自己,加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对于学习中浮躁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我长期呆在一个浮躁的大环境中有所影响,我会更多的选择出去走走看看,增加自己的见识和阅历,多经历一些肯定会对我自己的整个心态有所摆正和净化。

3)将一切想做的付诸于实践。

五、建议

篇6:绩效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绩效管理系统分为七大关键环节:绩效管理理念与共识、绩效机制与制度设计、绩效计划与绩效合约、绩效辅导与培养下属、绩效评价方法与实施、绩效沟通与反馈面谈、绩效结果与开发应用。绩效管理过程通常是一个PDCA的循环过程,其中:P(绩效计划);D(绩效实施);C(绩效评估与反馈);A(绩效结果应用)。它是任职者与上级之间的沟通过程;是昂奋对目标有共同、清晰认识的过程;是双方合作、达成协议保证的过程;是对目标实施过程监控、对业绩进行持续改进与发展的过程影响绩效管理效能提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即组织、领导和员工。实行绩效管理首先需要组织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绩效管理及考核体系,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提升绩效管理效能,譬如绩效的改进、员工及各部门的行为激励、人事的调整、工资的发放以及员工培训。领导的作用是帮助以及和下属建立职业工作关系,阐述对下属的期望,了解下属对其职责、目标、任务的看法,取得下属对企业发展及领导的看法和建议等等。员工的作用是首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以工作业绩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工资及奖励,通过绩效考核体系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在公司内的地位等等。实行绩效管理所产生的作用是使组织的效益成倍增长,成本不断降低,公司的业绩增加,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员工及各部门的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给员工一个公平竞争、责任明确、工作起来踏实的工作环境。

绩效管理的流程是这样的:1、绩效标准;2、绩效监控;3、绩效考核;4、绩效反馈;5、绩效改进。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流程,必须全面布局,统筹分工,责任明确,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对绩效客理制订方面,明确具体事项;是否具有可衡量性,比如在数量、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制订;是否具有可行性(挑战性);是否有相关性;是否有时间性;在绩效制订过程中和绩效考核过程中,绩效管理中的沟通辅导工作在整个绩效管理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辅导和沟通,让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就绩效本身达成一致,在对于绩效面谈的技术方面,就讲述了,作为管理者如何向员工做好绩效的面谈工作。关键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展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找出班组优秀人员,以此为榜样,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

在绩效管理模型中,激励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励效应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目标效价指的是目标达成所获得的奖励对个体的激励程度或者目标未达成对个体的惩罚程度;期望值指的是个体达成目标的可能性与组织承诺兑现奖励或惩罚的可能性,只有这两个方面可能性都非常大,期望值才足够高。员工激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激励,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个人素质,造就良性的工作环境,以期能够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推进项目进展,使企业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员工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奖罚激励、榜样激励、感情激励等。总之,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肌体,需要全员参与,通过绩效管理和有效地员工激励将员工工作活动与企业组织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提高员工绩效来提高企业组织整体绩效,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篇7:关于卓越绩效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辅导班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全面、深入理解卓越绩效准则内涵和要点,熟悉卓越绩效评审过程,掌握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和技巧,提供组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思路,培养质量管理奖评审员;培训日程为5.21日-5.24日;培训地点在合肥宜临国际大酒店;培训授课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江家如作了动员讲话,其次由培训教材的编写人段学良对具体培训内容进行了讲授、互动研讨、案例练习和考试。

实行卓越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公司进行卓越绩效管理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

公司实行绩效管理已经有一段时间,从无到有,从粗框到细致,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同时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比如;

1、部分部门责任人认为绩效考核就是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之间的考核,不好做,出力不讨好。个别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中不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只为完成自己的指标,对于工作中同事遇到的困难也不像从前那样施手援助,而是坐观其乱;

2、即使在平时发现了问题,甚至对一些员工的工作状况,很不满意,而真正在纸上做评定时,所有的人员考核结果几乎都是优良,结果造成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见效果;

3、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使员工推谣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

通过这次卓越绩效的学习,作为公司一名员工,建议公司需要在“领导方法、战略策划、市场与顾客满意、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以及评估分析和知识管理”等七个方面,采用的卓越绩效模式相关标准,认真地去找差距,认真地去思考改善的方法和措施,认真地去谋划提升团队的士气和执行力,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非常显著的改进机会,我们在哪些领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优势发挥怎么样?通过学习,对公司的绩效管理目前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首先绩效指标的设定绝不可以用封闭的部门考核指标来设定,而应是以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综合制定绩效指标,这样才能避免部门走向矛盾对立的误区,避免了互相之间的相互扯皮。切实合理、贴近实际情况地设定的指标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绩效的设定要透明,绩效的评估要公正,形成透明公正的绩效管理体制,有助于公司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3、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可以采用PDCA法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在实施的过程中多进行沟通,收集反馈意见并改进绩效考核中的不足;从而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4、如公司对申报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的申报高度重视,建议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做申报材料,公司人员(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予以配合,会增大获奖几率。

卓越绩效管理它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卓越绩效准则是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指导公司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应该在我们以后的工作管理中充分学习、应用,使其发挥真的的作用,从而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篇8: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种子检验

1 种子检验的本质属性

种子质量检验是指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 在考核部门授权其检验的产品范围内, 根据申请人的委托要求, 对省质量争议的种子进行检验, 出具种子检验报告的过程。种子检验是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按照规定的种子检验规程, 确定给农作物种子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并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也是种子检验员按照规定的种子检验规程, 利用经过认证合格的仪器设备, 对种子实施检查验看、测定, 评价检验结果与文件记录 (如国家或行业标准、标签标注值、合同约定、品种说明书或审定公告文本描述的品种特征特性等) 进行比较, 判定是否相符的活动。

2 种子检验的人员

检验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种子质量鉴定结果是否准确。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提高检验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组织检验人员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提高对检验工作的认识, 树立主人翁思想, 本着对农业生产负责、对企业负责的精神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去。

2.2 全面提高检验人员自身业务水平

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 使检验队伍能够全面掌握、严格执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 及时准确地完成所有的质量检测工作并认真填报《结果报告单》。

3 种子检验的内容

种子检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品质 (seed quality) 进行细致的检验、分析、鉴定, 以判断其品质优劣的一门学科或技术。种子品质是由种子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概念, 包括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两方面内容。

品种品质 (genetic quality) 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 (即种子内在品质) , 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真”是指种子真实可靠的程度, 可用真实性表示。

播种品质 (sowing quality) 是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品质 (即种子外在品质) , 可用净、壮、饱、健、干五个字概括。“纯”是指品种典型一致的程度, 可用品种纯度表示。“净”是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 可用净度表示。“壮”是指种子发芽出苗齐壮的程度, 可用发芽力、生活力、活力表示。“饱”是指种子充实饱满的程度, 可用千粒重和容重表示。“健”是指种子健全完善的程度, 通常用病虫感染率表示。“干”是指种子干燥耐藏的程度, 可用种子含水百分率表示。

综上所述, 种子检验的内容包括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净度、发芽力 (生活力) 、活力、千粒重、种子水分和健康状况等。其中, 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指标为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标准, 是种子收购、种子贸易和经营分级定价的依据。

4 种子检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

4.1 种子检验分为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部分

田间检验是在作物生育期间, 在种子田的田间进行取样分析鉴定, 主要包括检验种子真实度和品种纯度, 病虫感染率, 杂草与异作物混杂程度和生育情况, 以品种纯度为主要检验项目。

室内检验是在种子收获脱粒以后, 到现场或仓库直至销售播种前抽取样品进行的检验。在种子脱粒、贮藏运输和播种前, 由于种种原因都有可能使种子品质发生变化。因此, 必须定期对种子品质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种子真实度、纯度、净度、发芽力、生活力、千粒重、含水量、病虫等。种子入库前, 要重点检验种子含水量、种子真实度。种子调运、播种前, 重点检查发芽力等。

4.2 种子检验的主要步骤

4.2.1 取样:

按一定规则和手续从大量的种子 (或材料中插取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 作检验品质之用。

4.2.2 检验:

采用科学方法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对种子各项品质进行分析鉴定, 力求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

4.2.3 签证:

将所检各项结果填入种子检验单内, 检验合格的种子发给合格证明书, 并定出等级, 不合格的签发不合格证书并提出处理意见。

5 种子检验的检测设备

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种子生产必须走产业化、国际化的道路。现有的检验设施已不能满足新技术的需求, 改善检验设施刻不容缓。检验仪器、设备是完成检验工作的硬件设施, 也是开展检验工作必备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先进的仪器不仅测试方法科学, 结果准确, 而且使用方便、快捷。为此, 必须建立一个经省、部级有关质检机构认证的达标检验中心, 配备一套先进的种子检测设备。检验中心本着同国际接轨的原则, 逐渐配备相关的生物技术仪器设备, 满足今后对进出口种子质量检验的需求。具体需要的检验仪器设备:

5.1 扦样、分样

5.1.1

扦样器1套。

5.1.2

分样器钟鼎式、横格式1套。

5.2 净度分析

5.2.1

套筛:1套。

5.2.2

解剖镜 (放大镜) :1台。

5.2.3 电子天平:

感量0.1 g、0.01 g、0.001 g、0.1 mg (0.1 g量程2 000 g以上) 各1台。

5.3 发芽试验

5.3.1

光照发芽箱光照750 Lx以上;控温范围:10~40℃ (精度±1℃) 2台。

5.3.2

种子发芽皿:10 cm×10 cm×5 cm至15 cm×20 cm×8.5 cm透明的培养皿一批。

5.3.3 置种设备:

真空数种器或活动数种板1台。

5.4 水分测定

5.4.1 恒温烘箱:

容积100 L~125 L, 温度室温至250℃2台。

5.4.2

种子粉碎机:1台。

5.4.3

快速水份测定仪:1台。

5.5 其它仪器设备

5.5.1 低温样品贮藏柜 (冰箱) :

控湿65%以下, 控温15℃以下, 容积200 L以上。

5.5.2

干燥器、铝盒、发芽纸、药品样品袋等一批。

6 种子检验需要的数据报告的存档及处理

在种子检验中, 每个检测项目都需要进行数据记载、数字分析计算的结果报告这些程序, 因此, 科学正确地进行检测数据的处理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检验报告的内容如下:

6.1 检验报告的格式

依据《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本条件》规定, 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应当使用印有统一的认可标志和本质检机构被正式批准的全称的检验报告纸填写检验报告 (固定格式) , 字迹要清晰, 一式二份。检验报告的数据、图片、术语等必须准确规范。

6.2 检验报告的内容

《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本条件》第十九条规定的内容是:1.检验报告的总顺序号、每页编号、总页数;2.受检单位名称;3.检验报告的题目;4.样品说明, 包括生产厂名、型号规格、产品批号或出厂日期、取样地点、编号、日期、方法等;5.检验所依据的标准编号与名称;6.实验情况的必要说明;7.实验结果与标准要求作比较;8.检验结论:对样品或整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作出明确判断;9.必要时, 实验结果应辅以图片、图表表示;10.对实验中出现的疑点加以说明, 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或事故;11.检验报告的编写人、审核人和批准人应签字, 并加盖部级检测中心印章;12.检验报告的批准日期。

7 种子检验的目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种子市场的国际化, 国际跨国种业集团凭借高质量的种子、优惠的价格、先进的营销策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抢占中国种子市场, 使我国的种子企业面临挑战, 进而对我国种子企业生产的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子检验是确保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开展种子检验技术的研究, 对于提高种子质量以及种子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种子也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种子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良种特性的发挥, 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歉, 也影响用种者的收入和种子经营者的效益和信誉, 关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 为保证农业生产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种子, 进行种子质量检验技术的研究, 确保种子质量, 对农业生产者使用良种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逐步得到应用, 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为品种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免疫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种子管理和检验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种子检验在检验技术、检验理论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都促进了种子检测学的不断发展。

篇9:如何正确认识验方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中医学以及验方和中成药有个初步的正确认识。

医生治病,必须摸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人体的基本状况,这项工作,西医叫诊断,中医叫辨证。中医之贵,贵在“辨证”。所谓“证”,就是疾病过程中的阶段性病变本质的反映。医生根据对不同病人、不同阶段的辨证结果,制订出治疗法则,选择药物,组成恰当处方。因为中医学具有集人的生物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科学性,所以能真正地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治疗疾病尊崇个体化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容许成药、验方之类的出现。对于一些常见病症,历代医家创立了许多著名的方剂,成为中医的宝贵财富,民间也总结出许多治疗疾病的特效验方。可以说,在祖国医学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验方层出不穷,一直在老百姓中默默地执行着救死扶伤的使命。

何谓验方?《中医大辞典》释为“有效验的方药”。验方之“验”,也贵在辨证。一个验方的形成,要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反复的临床验证,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由初步的组成,再经过医生的临床应用、验证、认同而最后筛选定型始成。验方多组方精练、药物简单,方便易行,人人可用,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普及推广。一般取材广泛,所用药物全为常用或当地常见之草药,价格低廉。

篇10:如何正确认识行政管理工作

一、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型

现代企业要想健康运作、保持生存,有五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 1.战略目标

企业要有明确而清晰的战略目标。2.企业组织

企业的战略目标清晰后,就要进行企业组织内部结构建设,根据组织目标的战略定位,建立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部门。3.岗位角色

组织部门定位好后,各个组织部门的职能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就确立好了。4.业务流程

明确定位后,要重点考虑规范业务流程工作。5.企业文化

业务流程规范化之后,营造团队文化和团队氛围成为保持企业正常运作的最重要模块。

总之,在保持现代企业健康运行的过程中,行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统称,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各种战略性支撑和服务。

二、行政管理工作的目的

行政管理工作有四个基本目的: 1.整合行政架构

行政管理工作集合了整个行政架构,梳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使组织健康稳定地发展。2.提供有效支持

行政管理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最基础的支持和服务。

3.进行监控保护

行政管理工作要监控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提出改善管理的措施和意见,保持企业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4.建立文化支撑

行政管理工作首先是倡导一个有序的文化氛围,然后监控和引导企业在良好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康有序的企业文化。

三、行政管理工作的绩效价值

行政管理工作的绩效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深度

企业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为各个部门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支撑。2.广度

行政管理工作从企业内部辐射到外部,实现各部门间有效联系的同时,保证企业和各外部单位的关系良好而健康。3.重要性

行政管理工作是领导和员工、部门与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4.敏感性

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牵涉到每一个员工的自身利益,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局。

这四个方面的绩效价值,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不可或缺性,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

行政管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事务管理; 第二,办公事务管理;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

五、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

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有四个: 1.服务性

服务性体现在“三办”和“三务”:“三务”即参与政务、处理事务、办理会务,“三办”即办事、办会、办文。2.综合性

其他部门不分管的工作,行政管理工作都需要分管,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关注和处理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事务。3.动态性

行政管理部门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沿部门,会随时关注企业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新问题、新现象,随时为管理者做出预警性的决策。4.前沿性 行政管理部门是连接组织内部领导与员工,以及组织外部公司与其他单位的桥梁,会将组织外部的政策信息、组织内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及时反馈和灵活处理。

六、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无论任何公司涉猎任何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部门。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的运用,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体现为以下方面: 1.管理工作由事务型转为智能型

过去,大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属于事务型管理,行政管理更多地被定义为服务部门。今后,随着行政管理部门地位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办公设备现代化水平提高,行政管理会由事务型向智能型过渡。

2.行政管理工作日益专业化

行政管理工作日益专业化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经验,同时管理工作也更精细化、专业化。

3.行政管理人员的高学历化以及行政工作的永业化

随着管理工作的日益精细化和分工的专业化,这项工作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多年管理经验的人更易上手。行政管理工作的永业化体现在,无论企业发展到何种状态,行政管理部门永远不会被其他部门所取代。

篇11:正确认识绩效考核

通常,人们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是绩效考核就是填表打分,按照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时间,在人力资源部提供的考核表上,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进行打分,然后对员工进行惩罚。这种定位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一些人认为,考核是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控制手段而存在的,直接目的就是给员工挑毛病,借以惩罚员工,同时也多少展示一下上司的权威。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员工会惧怕考核,逃避和拒绝考核,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管理矛盾,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士气和战略发展。正确的认识应当是,考核是员工追求高需求层次的体现,做好考核工作就是为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服务,它是一种激励方式。

人是有需求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就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在企业中,员工在追求友谊、归属和尊重的需要之后,必然会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高层次的需要具体体现为员工对工作的创造性和成就感的追求,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绩效考核的需要。因为,员工希望知道自己的绩效水平究竟怎样,以此来检验和评价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潜力。当考核结果显示业绩骄人,成果丰硕时,员工内心会产生巨大的满足感,由此会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考核是企业改造和强化员工行为的一种方法。考核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改造和转化员工行为,变消极为积极行为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作为考核的指导思想之一,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剌激所做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造外部环境,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根据该理论,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考核的办法来刺激员工,借以达到保持和发挥员工积极行为,减少和消除员工消极行为的目的。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考核来认定员工的哪些行为是对企业发展目标有利的,在这种剌激作用下,使员工感到对自己有利,从而增强以后这种行为反应的频率,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同时,员工考核工作能够为管理人员开展其他业务工作提供决策信息,是指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做好其他业务工作的基础。比如,依据考核结果提拔优秀员工或惩戒碌碌无为之辈;帮助员工了解自身工作状况;为增加工作出色者的工资奖金说明理由等等。可以说,员工考核工作是否得到管理者的重视以及在管理中应用是否广泛,是衡量一家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试想若是没有绩效考核,一方面组织无从衡量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也就无法公平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员工不了解自身的工作状况,自身成就得不到肯定或不清楚自己距离目标的差距,长此以往将有可能导致员工和企业绩效的停滞甚至倒退,从而被社会大潮所淘汰。

篇12: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1、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

(2)其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1)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已演化为人才与设备的竞争。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为了适应当前形势,施工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成“废物”。

(3)还有的企业为了一味追求设备的生产率,盲目购置一些大型设备,但又未能充分考虑所购设备会受到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使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投入使用后的运转费用难以维持,以致设备平均利用率很低,不得不停机处理,这些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未能规范地开展机管工作。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需要。

1.4、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1.5、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要解决上述问题,搞好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2.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坚持设备评优工作

(1)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连,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公里或小时)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2)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2.3、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1)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2)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当前施工企业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因此,施工企业仍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3、结 语

篇13: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高中数学

关键词:知识差异,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和“—3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三角形的计算从特殊到一般等.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们课学生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数学教师将相初中那样监督每名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像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名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但高中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式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我们都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的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压轴题都以函数题为考察方法的.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篇14:如何正确认识天然食品

在我国一般认为,凡是天然的就是好的,但事实是来源于天然资源加工而成的食品或添加剂,未必就一定是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因为,许多天然植物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天然植物由于受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及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害成分会残留在植物内。而且,如果天然植物在种植、收获、储存及制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更难保证它的食用安全性。所以,对食品持有“天然的就是安全的”这种认识观念是错误的。持有这种陈旧择食观念的原因,可能来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膳食观念。

随着营养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类对食品的认识逐步提高,食品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含有一些有毒物质,所以在选择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安全性。如今社会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就是纯天然的水果、蔬菜也都可能残留各种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成分,这些有毒成分不除掉,会危害健康。因此,从维护人体健康考虑,才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

上一篇:1竣工验收备案表下一篇:聋校数学二年级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