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

2024-05-18

如何认识(精选十篇)

如何认识 篇1

“毒蘑菇能毒死人”,一般人还是有这个常识的。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鉴别毒蘑菇的“高招”。其实,民间流传的种种鉴别方法,没一个靠谱的。

高招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无毒

这大概是我们最常听说的鉴别方法了。的确,如果在荒郊野地里突然发现一朵极为鲜艳美丽的蘑菇,恐怕第一个反应就是毒蘑菇!相反,如果采到几个其貌不扬的灰色或白色蘑菇,怎么看都与市场出售的食用蘑菇没有什么区别,也就不太担心了。那么,这个办法靠谱吗?

如下图中这种色彩鲜艳的蘑菇,在欧洲被称为“凯撒蘑菇”,传是凯撒大帝最喜欢吃的蘑菇,学名是“橙盖鹅膏菌”。是的,它正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毒王之家”鹅膏菌科,与同科里那帮剧毒的兄弟不同,它一点毒性都没有,很好吃。

反过来,外表朴实无华的、颜色很像我们在菜市场里的食用蘑菇的蘑菇,则是鹅膏菌科的“灰花纹鹅膏菌”,却是如假包换的“世界最毒蘑菇”!

高招二:煮的时候,能使银器、大蒜、米饭变黑的蘑菇有毒

“银器遇毒物变黑”,估计大家也都不觉得陌生。传说,古代用银针刺探食物,如果有毒,银针就会发黑。毒蘑菇当然有毒,用银器鉴别一下好像也挺有道理。至于大蒜和米饭,想必会和毒蘑菇的某种毒素发生反应从而变黑吧。那么,真是这样的吗?

一句话就可以推翻这个结论:右图中这个淡红鹅膏菌位列世界最毒蘑菇之一,用银器皿怎么煮也不会发黑,与大蒜和米饭也不会发生变黑反应。事实上,古代用银器验毒,是用来对付砒霜(三氧化二砷)的。限于技术条件,那时的砒霜不可能提炼得很纯,总会混有一些硫化物。用银针试探的时候,银会与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就是银针验毒的原理,它验的其实是硫。如果某种毒物中不含硫,比如淡红鹅膏菌、很多无硫的有机毒物甚至提纯后的砒霜,都无法让银变色。至于能让某些食物变黑的毒蘑菇,还真是有的,例如胶陀螺科的叶状耳盘菌,俗称“黑木耳”,在水中漂洗的时候,水就会变色,和鸡蛋一起炒的时候,蛋也会变黑。但是,这不能反过来理解为“不让银器、大蒜、米饭发黑的蘑菇就没有毒”。

高招三:不被虫咬的蘑菇有毒,被虫咬的蘑菇无毒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买菜时如果有虫子啃过,就表明“没打过农药”,因而对人是“健康”的。而虫子都能吃的蘑菇,肯定没有毒性。听起来,好像也挺有道理?

看看,如图,好端端的几个鳞柄白毒鹅膏菌被虫子啃成了这个样子,而它可是属于“极毒”级别哟!原来,人和虫子的体内环境、生理机制虽有诸多相通之处,但毕竟还是差得太远了。比如,人体内存在的某种受体能够与某种毒素结合,之后就会引发中毒反应,而虫子体内没有这种受体,自然也就不会中毒了,反之亦然。因此,除虫菊可以让虫子死掉,人却没什么感觉(无毒或低毒);而这种毒蘑菇,虫子啃得不亦乐乎,但人只要吃上一个,基本就回天乏术了。而在自然界,太多的可食用蘑菇从没被虫咬过,而它们本身并没有毒性。其实,更简单的办法是举例子。对人极毒、对虫无毒的,有鹅膏菌科的鳞柄白毒鹅膏菌;对人极毒、对虫也有毒的,有毒鹤膏菌;对人无毒、对虫也无毒的,有前面讲过的橙盖鹅膏菌;对人无毒,对虫却有毒的,则有鸡油菌科的鸡油菌。可见,虫子有没有咬过、是否能毒死虫子,都无法确定地证明某个蘑菇是否对人有毒。

高招四:气味或味道不好,比如腥/辣/苦/涩/麻/臭的蘑菇有毒,否则无毒

吃蘑菇嘛,当然要吃鲜香的。那些气味或味道不好的蘑菇,谁知道里面会有什么成分?很可能就是毒蘑菇!但是,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气味或味道不好,这个标准涵盖了很多复杂的味道,而且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很难逐一定量讨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某种蘑菇没有这些令人不快的味道,而且甚至带有些鲜香,也不能成为这个蘑菇无毒的证据。事实上,很多毒蘑菇在烹制时与食用蘑菇非常类似,也有着鲜美的滋味和口感,在锅里的样子与食用蘑菇完全无法分辨,吃起来也同样是鲜美可口。正因如此,造成了很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隐蔽性和危害性非常大。

特别提示:

其实,人人都知道毒蘑菇很危险,那么为什么每年各地都会不断爆发毒蘑菇中毒事件昵?究其根本,还是“误认”。

第一种误认:不认识,觉得“不会有毒吧”。

第二种误认:根据“民间鉴别高招”,确认不会有毒(但实际有毒)。

第三种误认:觉得认识,它是我吃过的某种蘑菇,没毒。但实际上认错了。

第四种误认:面对混杂在一起的多种蘑菇,只认出了无毒种,而忽略了其中夹杂的有毒种。

实际上,上述的第一种误认,即“胆子大”,相对还少一些。实际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原因,往往是出于后三种误认。比如第二种误认,就是“民间鉴别高招”误人性命的典型例证。前面提过的致命鹅膏菌,位居世界最毒蘑菇之列,广东省90%以上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的肇事元凶就是它。但是,它是白色的,并不鲜艳,也没有什么异味,按照“民间鉴别高招”来看完全可以吃,结果一次次酿成悲剧,比如2013年4月,广东某地就再一次出现了致命鹤膏菌中毒事件,9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第三种误认,与人口的长距离流动有关。某些蘑菇在家乡很常见,无毒,也很好吃。到了千里之外的某个省市后,又见到类似的蘑菇,就放心大胆地吃起来了。但是,这次见到的蘑菇可能已经是另外一种蘑菇,只是外观相似而已。我们无法确定,这次摘来的蘑菇,一定就是我们在家乡见过的那种无毒的蘑菇吗?

第四种误认,其实也很常见。一袋子摘来的野生蘑菇,看着都很像,但未必是同一种。2012年3月,四川某地发生群体性中毒事件,470名余人参加婚宴后,218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蘑菇外观识别金标准

种种“误认”导致了层出不穷的毒蘑菇误食事件。那么,究竟有没有比较靠谱的识别方法,或者说“毒蘑菇外观识别金标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让我们看看,设定“外观鉴别金标准”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实际问题吧。

首先,自然界可能有上千种蘑菇,而中国迄今已经发现了421种毒蘑菇,横跨了39个科。要在这么广泛的范围内、这么多种近似的蘑菇中精确地划出一根“红线”,线的这边是毒蘑菇,那边是无毒蘑菇,而且能总结提炼成简单几条外观识别规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其次,不少毒蘑菇的毒性并不强,量少时毒性作用不明显,量大时才有危险;有些毒蘑菇的毒素在一定条件下(比如长时高温蒸煮后)可能遭到破坏,毒性可能消失。这样的现象,让“毒”和“非毒”、“不可食用”和“可食用”之间的界限本身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外观鉴别金标准更是无从谈起。

第三,关于毒蘑菇的研究还很不够,毒蘑菇的名单未来也可能会有增(新发现了毒蘑菇)、有减(曾认为是毒蘑菇的种被证实无毒)。比如双柱小林鬼笔、五棱散尾鬼笔、蛇头菌、红鬼笔、细黄鬼笔(均属于鬼笔科),以及星头菌、红笼头菌、中华散尾鬼笔(均属于笼头菌科)等等菌种,虽然都已被列入421种毒蘑菇名单,但其毒性究竟如何,都还打着一个个的问号。那么,面对这张可能会动态增减的名单,又如何能制定出一个既能概括当前,又能适应今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外观鉴别金标准呢?

这就意味着,能够“完全准确地将无毒蘑菇和毒蘑菇区分开”的“百分之百精准的外观鉴别金标准”,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

虽然如此,专家仍然提出了两条建议。这两条建议并不能保证你认出所有的毒蘑菇,但在较大的范围内,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第一条建议:“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不要吃!这条建议是说,凡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即有菌盖(头上戴帽)、有菌环(腰间系裙)、有菌托(脚下穿鞋)的蘑菇,很有可能是毒蘑菇。为了安全起见,不要去吃!

第二条建议:只吃自己熟知的蘑菇!这条建议很朴实,但却很有道理。不少人毒蘑菇中毒,就是为了吃“新鲜、没见过的野味”。但是,毒蘑菇种类太多、分布太广,自己熟知的可食用蘑菇总归要保险一些——当然,误认是另一种情况。

如何学会认识自己 篇2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不论文化层次的高低,人生阅历的多少,总有些话语,有些文字,是影响深远的。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真正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正确认识自己?谈何容易。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识时务者为俊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等等等等。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将军、俊杰或是英雄,更多的人是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站在浪尖风口,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搏击长空。

正确认识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过去的成功和失败,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正是过去造就了现在的你,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处境,都是因为过去的岁月历练出来的。正确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现在,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目标。就是你有什么,你希望做什么,你能够做什么一类的简单的逻辑。有人说:“人生如棋”,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过去的失利而过多的自我烦恼,过去的,已经成为 正确认识自己,也应该放在一个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认识。

第一是要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可以成就小我;对别人负责,可以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往往有成就的人,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例如:在一个部门之间,负责人和普通员工最大的差别,也许并不是能力上的,而是一种责任意识,一中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不同。敢于承担责任,意味着要敢于自我批评,敢于忍受委屈,敢于替人解难。当我们面对“权力”的诱惑而内心向往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想到责任。当有一天,真的把你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你是否可以接受呢?是否可以承受呢?有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没有人是天生胸怀广阔的,总是伴随着职位的变化,责任的增加,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所以,不要盲目的好高骛远,因为你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第二是要敢于否定自己。对于人性的善恶本源,古往今来已经有了无数的辩论和争吵,依然没有任何结果。大凡走上工作岗位的人都知道,人人都有“自保”的心理,就是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人们总是在说别人的不是,自己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已经不是自信,而是客观的态度。所以,在公共场合,当有一个人主动说出自己的过失的时候,他应该被尊重。恰如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德国总理的一跪,跪出了一个昔日大国的风采,而日本首相的一拜,拜出的却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态。勇敢地承担错误,主动地接受错误,并加以改正,是一种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个人美德。敢于否定自己,也许是你我得到社会肯定的开始。

正确认识自己,如果你发现自己还不能够当将军,那就做好一名士兵的本分吧,在士兵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一名优秀的士兵,同样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彰显你的价值。也许有一天,你会走得更高更远,那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说:“我并不意外,因为我一直在积累;我也并不害怕,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

还要培养自己准确的判断能力,不是任何事都要去作了才知道结果的,平常知识和经验累积不少,那就运用我们准确的判断力和预见力。信息时代,无时无刻不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如果我们都去应对,结果只能是疲惫不堪,毫无效果。要用大脑,善于选择和提取、取舍。

如何认识“超级终端” 篇3

如上所言,“超级终端”出现在哪个行业(领域),哪个行业就会出现一场营销革命。因此,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超级终端”何以如此迅猛呢?另外,我们又该如何认知“超级终端’’并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呢?下面,请看——

一、发现成功因素:“超级终端”的5个优势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超级终端”现象呢?

其实,这与消费者是息息相关的。在实际市场中,消费者、制造商和商家(终端)构成了一个简单的三角博弈关系。(见图1)

在上图中,制造商、商家和消费者这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反映了制造商和终端之间话语权的竞争。近年,随着市场经济下产生的充分竞争,制造商、商家和消费者这三者已经由过去的不均衡渐渐趋于均衡状态。

当商家的经营方式更适合消费者,就形同与消费者达成了同盟。于是,三角均衡就会被打破,制造商就会处于弱势。如国美、大中等“超级终端”,它们依靠众多的连锁店面,向消费者提供超低价格的商品,并采用送货上门、差价返还等营销策略,借此拉近了与消费者的关系。

实际上,我们从一些成功的“超级终端”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它们具备了5个优势。

1.规模优势。“超级终端”的规模通常不表现在单个门店上,而是在系统规模上。双汇肉类专卖店的每个门店其实并不大,但当它在一个城市开办20~100家门店时,它就获得了其他传统终端所不可比拟的规模优势。

2.成本优势。规模优势通常会带来成本优势。“超级终端”规模越大,与制造商谈判的地位就越高,也就能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更多的政策和优惠。有人估计,“超级终端”与传统的终端相比,价格优势能达到10%,有的行业甚至高达35%。另外,其规模优势同样可以降低制造商的营销成本。例如,家电企业的产品只要进入了国美,就等于同时进入了京津沪市场,而不必像以前那样必须针对成千上万个传统终端进行销售。

3.信用优势。“超级终端”都有自己的信用优势。一般来讲,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放心,制造商供货时也放心。

4.信息优势。“超级终端”通常还具备一般终端所不具备的信息优势,并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获取竞争优势。

5.管理优势。成功的“超级终端”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例如沃尔玛坚持“比竞争对手更节约开支”的宗旨、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正是这些独特的管理方法与理念,赋予了“超级终端”比传统终端更强大的生命力。

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明,消费者的微笑曲线,必将左右着“超级终端”和制造商的未来。谁更能打动消费者,谁就会处于领先的位置。

二、找到营销策略:“超级终端”的四种类型

在各种各样的“超级终端”中,由于各个“超级终端”所处的局部区域的竞争水平和当地的市场发展空间是不一样的,因此要依据统一的标准来划分不同的“超级终端”类型,再根据不同的“超级终端”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资源支持。因此,我们将根据终端市场的发展空间大小和竞争力水平高低这两个纬度来确定“超级终端”的类型,将其划分为利基性终端、竞争性终端、发展性终端和开发性终端。(见图2)

对于“超级终端”市场的发展空间大小,我们主要考虑“超级终端”周边的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市场容量包括周边的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收入)水平等;市场潜力包括当地居民对产品的接受程度等。对于竞争力大小,我们主要考虑我们在“超级终端”的竞争地位和经营状况。竞争地位包括我们产品的销售额、竞争排名、竞品的实力和数量;经营状况包括我们在该处的盈利能力、销售规模等因素。

终端的市场发展空间大、竞争处于优势地位的“超级终端”,我们定义为利基性终端。这类终端是我们主要的利润来源,我们应该采用强势应对策略,进行资源优先投放,做到扩大销售份额,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这类终端的销售增量必须提高单位产出,并采取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最终做到局部的第一。

终端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竞争处于弱势地位的“超级终端”,我们称之为竞争性终端。对于这类终端,应该采用逆势应对策略,主要以竞争为导向,通过打击竞争对手的弱点来扩大单品的销量。其销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对终端“耕耘”和“掠夺”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因此,要合理地投入资源,采用牵引、打压竞争对手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终端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小,而竞争处于优势的“超级终端”,我们定义为发展性终端。这类终端需要我们采用顺势应对策略,主要是以渐进地增长方式扩大销售。通过对周边消费者的教育,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终端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小,而竞争又处于弱势的“超级终端”,我们称之为开发性终端。这类终端我们采取造势应对策略。通过在终端外围造势,进行适当的促销活动等,逐渐提高市场份额。在资源的投入方面.以可能实现的销量目标为主要依据来决定资源投入的数量。

在实际发展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超级终端”类型进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资源投放。

(孙曜)

如何应对“超级终端”

[编辑语]

面对风起云涌的“超级终端”浪潮,制造商将面临多种选择:可以选择与“超级终端”结成战略联盟,例如宝洁在X沃尔驻了一名高级营销副总裁,以统领全球的销售;可以自己挺进商业领域,自建“超级终端”,例如双汇正在建设中的专卖店;可以被动地受制于“超级终端”,例如现在很多的彩电企业与国美的关系则是爱恨交织;可以游离于“超级终端”之外,仍然周旋于传统终端之中。

而实际中,企业该如何应对呢?请看——

从目前看,联合和自建是讨论最多的话题。因此,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方式一:联合

采取这种合作模式时,制造商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明确自己的市场战略,清晰自己的目标市场、市场地位和竞争方式,权衡之后再寻找与“超级终端”合作的契合点;二是在合作中一定要留有主动权,绝不能盲目地迷信“超级终端”,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三大合作原则。

实际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与“超级终端”的合作中,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1.超级品牌型企业

像家电行业的海尔,IT行业的联想、日化行业的宝洁等均属于这一类型。它们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规模与“超级终端”相比,完全可以做到不分伯仲。因此,这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结构特点,将“超级终端”作为自己重要的市场渠道之一。此时.虽然需要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但绝不能完全依赖“超级终端”。

(1)典型的合作策略:建立长期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双方通过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使得生产厂家和零售商的各种资源得以最大化的结合;又如国内的海尔,在大举进入三、四级市场的战略驱动下,采取了与苏宁进行全面合作的模式,借助苏宁的扩张路线向乡镇市场推进。

(2)典型的终端表现:店中店。

2.中间品牌型企业

像家电业中的美的、海信就属于此类,“超级终端”是它们市场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虽然每年的销售规模巨大,但因为在品牌含金量及消费者忠诚度上比超级品牌们稍逊一筹,所以,在合作中它们与“超级终端”的关系更紧密。

(1)典型的合作策略:年度结盟。

2005年,海信就在与国美的紧密合作中尝到了甜头。继国美和海信“流金七月”大型系列促销活动实现5亿元销售规模后,双方又在8月展开了包括电视、空调、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几乎全部主导产品的大幅让利推广活动。这次,它们再次取得了佳绩。

(2)典型终端表现:特殊堆头+专柜形象、联袂活动。

3.中小品牌型企业

众多的小家电品牌和国内绝大多数日化企业都属于此类。它们在与各种“超级终端”的博弈中,只能处于完全的不对等状态。但出于求生存的本能.它们往往是主动“投怀送抱”。

(1)典型合作策略:倾斜性合作。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2005年国美与爱多签订战略合作联盟协议书,国美以51%的股权份额入主新爱多。更多的企业虽然没有采取爱多这样的特殊模式,但在与“超级终端”的合作中,确实是实行“一边倒”的战略倾斜,让出大幅利润,以赢得生存空间。

(2)典型终端表现:品牌联盟形式。

分析能够牵手“超级终端”的品牌,无一不是“边打边谈,边谈边打;以谈促打,以打促谈。”而真正能够赢得“超级终端”尊重的,往往就是那些有着强烈品牌意识的企业。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商家还是制造商,最后都需要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和支持。有品牌意识的厂家,往往在经营“超级终端”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用品牌去打动消费者的心。那些不能深刻理解市场,并一心想凭借“超级终端”的地段资源、较好的产品陈列效果来做市场的企业,结果只能听凭“超级终端”的摆布。

方式二:自建

企业能不能自建终端,除了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风险外,更要特别注意以下4个问题:(1)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品牌号召力? (2)企业是否有良好的现金流? (3)企业是否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销量?(4)企业是否有较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

无论是家电业中的TCL、华帝和格力,还是食品行业中的双汇、雨润和统一,都是依靠自己强大的综合实力,整合企业内外多种资源,才取得了自建终端的初步成功。从这些企业的自建经验来看,企业可以通过以下5种形式来实现:

1.完全自建

企业以全资的形式在各地建立垂直经销网络、连锁门店或商超,如家电中的灿坤模式、食品中的双汇模式等。

2.区域自建

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在部分市场区域或特殊渠道采取自营方式,建立自己特殊的“超级终端”。时下,很多制造商开始在一、二级市场依靠“超级终端”,而在三、四级市场则自行投资建设网络。例如TcL两亿元打造的“幸福树”连锁,则主要面向农村为主的三、四级市场。

3.合作共建

有些企业则联合区域经销商,共同设立股份合作企业。这种经销商往往本来就是当地的流通大户,通过共建连锁终端的合作,既让它分享了利益,更巩固了合作联盟关系。格力就是利用股权联合的方式,将地方经销商与自己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4.联盟共建

这是一种较新的形态,指行业中不同厂家甚至是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如饮料与生鲜食品)结成投资联盟,共同建立连锁商超或便利店,以打造更全面的产业发展链条。

5.收购整合

为了更好地控制渠道终端,有的企业从资本层面上进行整合,对下游的商业流通企业进行收购。例如三九集团大力挺进医药流通渠道,准备发展建立上百家三九连锁药店。

事实上,无论是采取联合“超级终端”还是自建“超级终端”,或者采取其他模式,都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否则企业将很可能陷入盲目发展的沼泽。另外,在这些百花竞放的终端模式的推动下,也必然将传统的终端模式与市场边界打破,最终形成互相弥补、互相竞争和互相促进的发展态势。因此,也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商业发展的进步得到充分地体现。

链接:自建终端的新路径

在关注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发展属子自己的“超级终端”外,还应该注意一些新型的。自建终端模式。

1.电子和互联网终端:海尔前几年大力打造的网上商城、橡果国际这几年发展迅猛的电话呼叫中心等都属子此类新型终端。它既能大幅降低企业开设终端门店的成本,又能完全绕过渠道的障碍。

2.直销渠道:随着国家对直销管理的转变,一些原来侧重在传统渠道销售的企业,如深圳的健康元集团等,则开始尝试利用直销方式拓展销售。

3。特殊的渠道和终端:现在,在不少学校、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已经风行团购模式。会议营销模式等,这也属于企业自建终端的新形式。

4.服务店模式:例如创维集团计划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打造以4S服务店为主体的全新服务网络。即集整机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和信息反馈子一体的服务中心。

(李志起)

如何寻找战略性终端

[编辑语]

由上可以看到,如何应对“超级终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涉及企业未来的战略问题。因此,它是一个事关企业命运的战略性终端问题。那么,我们所追求的战略性终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简单地说,即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终端势分析和评价,从终端收益和价值系统的思考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终端模式,即战略性终端。因此,下面请看——

实际上,经过评价、选择、分析、数据支持和价值判断之后,才可以形成并找到属于自己的战略性终端,以此实现终端的最大化价值。如果要实现这样的跨越性目标,就需要理解中国渠道发展的转型路径,并在一个顺理成章的逻辑体系中找到战略性终端的分析工具,最终通过这些工具的分析找到战略决策的依据。

总的来讲,中国的渠道发展历经了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

其一,从推销到代理

中国大多数企业在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渠道,因为在短缺的经济背景下,生产出的东西都能够很好地卖出去。但随着中国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代理模式开始走向了历史的舞台。因为在这个时期,市场的容量越来越大、企业的成长

性越来越强、市场的细分化越来越复杂、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其二,从播种到海选

代理制推动了渠道的发展速度使产品一下子在中国市场的每个角落开花结果。但是,这种大量播种的方式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空前的难度。例如死货问题、窜货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使企业发展陷入“瓶颈”。不少企业看到这种粗放式渠道带来的致命问题后,就纷纷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需要做渠道的海选和优化,从单纯地注重渠道的数量过渡到注重渠道的质量。

其三,从间接到直接

虽然在代理制模式上,很多企业一直在推进扁平化,但还是与消费者隔着一层。同时,这种间接形式也形成了难以深入洞察消费者心理等诸多弊端。于是。一种更直接的终端形式崛起了——“超级终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依然不少,比如企业需要面临众多深层次的、非常复杂的经营和财务等问题。

其四,从模式到战略

面对渠道问题,一些专家做了很多趋势方面的研究和判断。但是.仅仅就渠道趋势来谈这个问题是没有本质意义的。

例如,格力打造了中国市场上一枝独秀的终端新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是格力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二、三级市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二是企业的产品定位适合,且实力雄厚。格力的终端规则就是:以自身的市场定位为主,以趋势和企业的战略为参考,以终端的持续性和稳健性为导向。最终,才形成了格力自己的战略性终端。

由此可见,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战略性终端的确定需要建立在渠道趋势发展(主要是终端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对发展战略的规律性认识。实际上,在趋势和规则之间寻找平衡是所有企业寻找战略性终端的最为关键环节。

图3就是一个战略性终端的分析模型,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性终端。在这个分析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寻找战略性终端,需要从外部因素到内部因素进行两种因素的深入分析和全面平衡。

一、外部因素分析

在这部分,我们需要对下面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1.终端趋势

(1)终端发展趋势的分析。趋势是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国美的成功缘于对直接终端的洞察。相反,郑百文的失败也是缘于对大分销的没落没有一个很清晰地判断。因此,企业要关注终端的发展趋势,并做好应对与调整。例如前文所讲述的4个渠道演变就是需要企业关注的发展趋势。

(2)市场力量的走向分析。任何终端的发展都受市场发展变化和消费者习惯变化的影响。现在,“超级终端”的兴起就是在消费者需求与行为的推动下形成的。因此,必须洞察市场力量的走向。

2.终端规则

规则是人制订的,是人适应新的市场和趋势后,并能掌握自己或者行业的一种觉悟和行动。以格兰仕来说,与国美这些大终端合作是符合其企业规则的。对TCL来说,在三、四级市场与一些经销商合作可能会更加愉快一些。在这样的权力游戏中,其实就是一个谁掌握规则谁就主动的问题。因此,成为规则的参与者或制订者是我们在终端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趋势和规则的适应性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评估。终端的复杂性在于趋势和规则的矛盾性——趋势是属于行业的,而规则却是属于某些强势力量者。在这个市场中,当然是谁都希望成为规则的拥有者,但如果不能成为这样一个主角,也需要系统地评估自身的得失,并找出最佳的终端解决方案。

3.终端模式

终端模式是基于企业现实的一个解决方案,仅仅停留在终端趋势的分析和规则的判断上,还不能真正地解决我们所关心的模式问题,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比较符合自己的终端模式.这就决定了没有一个完全现成的终端解决之道。

另外,终端模式是建立在组织自身理念之上,同时又必须适合企业自身行动的一个系统化方案。例如,格力的终端模式就是一个适合该公司自身的模式。因此,一个最理想的战略性终端应该是:既能适合未来的终端趋势,又可以在规则的制订上做到主动性和可操作性。这也是对终端的趋势、规则和模式的协调性评估。

二、内部因素分析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对终端而言绝对是真理。再适应趋势的终端,如果对自己没有实质性地帮助也没有用;再重要的终端,如果不适合自己的财务状况,其结果也是枉然。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趋势也不一定就最适合自己,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各种利益的均衡。因此,对于战略性终端的分析,在进行前面的外部因素分析之后,还要进行更加实质性的内部终端价值分析。

1.终端投入

首先,对公司可以选择的终端进行罗列。一般来说,终端有直接的终端.也有间接的终端,基本上每一种终端都可以去做,除了直销需要国家的有关牌照。那么,在我们对终端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时,就可以列出所有的终端,并详细地排列出来,以便更系统地进行分析。这是对终端整合的基础。

其次,对每个终端进行投入分析。对于企业来说,任何终端的变革都是一笔大账,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因此,绝对不能草率、轻易地就做出决策。

再次,分析企业对这种投入是否可以承受。有人说,对现在的企业来说,不与大“超级终端”合作将是死路一条。但殊不知,与他们合作的代价和门槛也是很高的。因此,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全面地分析.如果力不从心就需要再创新终端,例如采取自建终端等,而不是强迫自己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否则,也就不是战略性终端了。

2.终端收益

即盘点每种终端的收益情况。有得就有失,对每个终端进行收益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需要全面地了解各类终端的实际收益状况,从而对终端选择和管理作出科学的决策。

3.终端价值

进行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分析。在这项分析中,对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终端也要给予一定的价值评估,不能因为现在的收益不高,就给它们判死刑。例如,一家企业生产的是高档厨具产品,在建造厨房体验馆方面.虽然造价不菲、销量不大,但从该公司的品牌建设角度来说,将具有很大的价值。在实际中,对那些具有重大战略性价值的终端需要用投资的理念来处理。也就是说,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销量.还需要考虑品牌的综合影响等。

另外,对任何战略性终端的分析都要做到下面几点的权衡:

1.系统性包括对终端趋势、投资收益等进行全面地、系统化地分析和权衡.并且要尽量的详细和准确。

2.专业性:主要是在分析方法上要做到专业,尽量请专业人士用一些科学性的工具来分析和评价,比如对终端的价值评价就应该找到一些相应的工具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猜测。事实上,专业的程度将左右着结果的真实性。

3.现实性:任何的管理问题都必须建立在企业的现实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对终端的分析一定要落地。

基于此,我们会看到,企业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终端模式是一个战略性的、很复杂的过程。对外的战略分析包括对各种终端趋势的分析等,在这样的分析之下,必须有建立在趋势分析之下制定的终端规则,进而形成一个适合公司发展的终端模式。此外,还要进行内部因素的“过滤”,即对公司内部的资源状况做出实质性地评估。如果没有一个完全建立在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评估,就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基于公司战略的终端模式,即战略性终端。这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最应该注意的地方。(尹传高)

[编辑语]

临到专题结束,我还想强调三点:其一,制造商与商家其实是相互选择、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因为这是一个丛林式的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二,“超级终端”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可怕,关键是企业要清楚自己的战略取向和企业资源,并以此决定你的终端模式和终端策略;其三,“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方向”,企业的战略性终端的选择和决策,必将左右着企业的成长质量与速度,甚至生死。因此,一定要慎重对待这个战略决策的过程。

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在这场终端营销革命面前,每个企业都能演绎得精彩。

如何教学《圆的认识》 篇4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于是我这样导入新课:“为什么圆的车轮走起来又快又稳?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圆。”伴着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 我们开始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本节课的新知识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从生活中初步感知圆

课件出示一家人在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边吃月饼边赏月的情景, 让学生说一说你周围的物体哪里有圆?此设计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动手实践, 探究圆的特征

第一步:做车轮, 尝试画圆

让学生拿出画圆工具, 如硬币、绳子等, 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个圆, 并用剪刀剪下来。老师鼓励孩子:“你们真能干, 车轮做好了, 接下来安车轴吧!”

第二步:安车轴, 认识圆心

让学生利用剪好的圆对折、打开, 换个方向反复折几次, 并用笔和尺子把折痕描出来, 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不难看出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由此揭示圆心。

第三步:装钢丝, 认识半径

屏幕出示自行车的车轮, 学生看后会迫不及待地在圆上画出这些线段, 画完后再量一量。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 交流后教师追问:“现在你明白车轴为什么装在圆的中心了吗?是呀, 在同一个圆内,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像这样装钢丝车走起来才平稳。”由此呼应了引入新课的问题。

第四步:认识直径

让学生用另一张圆形纸换方向反复对折几次, 数一数有几条, 再量一量长度,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了解直径的意义及特点。

第五步:解决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当学生说出直径等于半径的2 倍时, 教师不必急于肯定, 马上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圆, 问:“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吗?直径是半径的2 倍吗?”学生恍然大悟, 必须加上“同一个圆”这个前提, 然后让学生板书关系式。

三、精心设练, 应用深化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

如何认识自己2 篇5

期友,你认识自己吗?

俗话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战胜这个最大的敌人首先要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孙子•谋攻篇》也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人们总是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比如,多数交易者不能够很恰当的说出自己的学识和交易水平,要不是估计偏高,就是估计偏低。多数交易者也不能够完全知道自己的性格趋向,要不是强调优点,就是强调缺点。多数交易者更不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理想、坚定性、上进心、道德感等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要不是偏于自傲,就是偏于妄自菲薄。因此,我们每位交易者都有必要经常审视一下自己。

一、我是谁?

曾经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个小毛驴和小猴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一天,小猴玩得起兴,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一个劲地夸小猴灵巧。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爬到了房顶,费了好大劲,但是却把主人的瓦给踩坏了。主人见状,便大声赶它下来,并又打了它一顿。小毛驴感到很委屈:为什么小猴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夸奖,而我却不能呢?小毛驴的问题在哪里呢?是它没有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力的缘故。我们在市场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期货实在难赚钱,甚至就根本没有人能赚钱。任何一行想要赚钱,起码需要具备基本的常识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艺,那些顶尖高手也都是在具备专业知识、预测技能、交易经验后,在制定计划、风险控制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而我们身边的大多交易者,一没有扎实的分析理论基础,二没有丰富的交易经验,三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却整天想着赚钱、赚大钱,这是怎么可能的事情呢?!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认识自己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还是学生,就不要整天想着如何挣最多的钱,而是要想着如何花最少的钱学习最多的东西。

二、我真的领会了吗?

每当谈到市场分析方法,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能谈个一套套的。所以常常听朋友们说:基本分析懂了、技术分析也学了,心理分析也了解了,分析方法不外就是这三种,没啥可学的了。没错,方法就这三种。可是,是不是全面透彻的领会了呢?

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没有任何一行像交易这样,折磨着我们、考验着我们。买也亏钱,卖也亏钱,怎么做都亏钱!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屡屡受伤、我们总是在逆境中,那肯定是我们存在着过错。因此遭遇逆境的时候,往往也是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寻找祸源的最佳时候。对此,日本著名的“销售鬼才”田中道信的经历就最好的说明了这点。

在田中道信出任理光公司董事长的第四年时,他接到来自社长的这样一个决定:“从明天起,你不必来上班了!”这对于业绩一直卓著的田中道信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从事业的颠峰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田中道信有生之年第一次尝到了受挫的滋味。冷静下来后,他开始痛定思痛地反省自己的前半生。他的前半生在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但正因为这样,他的心里一直充满了骄傲自大和高高在上,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上司,他敢于顶撞,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甚至在媒体面前大赞前任社长的英明,搞得第二任社长无地自容;对平级,不论什么决定,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下属,他从来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被免职。这时候,他终于开始反问自己:“我是不是太任性了”、“我是不是太不懂人情世故了”、“我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个人力量的结果,而是因为有公司这样好的平台、有所有同事的齐心协力。回顾所走过的路,以前确实是将自己看得太高,以为仅靠自己,一切都能做得很好。但光有反省还不够,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如何改造自己、超越自己!这时他突然想起,临走时,社长送给他一本《禅宗要典》的书,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读读其中“忏悔灭罪”的一章。

于是,田中道信翻开书读了起来。书中的很多禅理都给了他巨大的震撼,比如书中说,对于做了不符合人之常情、为人之道的恶事的人,只要忏悔反省,那么依然会得到谅解,罪孽自减。有了这样的认识,田中道信下决心改变自己,将原来那个骄傲自满的自己全都空掉,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生活。这时,理光公司派人来和他商量,说原属理光公司系统内的另一个公司——三爱集团,由于连年亏损濒临倒闭,公司希望他能够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田中道信立即答应了。重新走上职场,田中道信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是以前那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田中道信,也不再拒绝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对不同的看法也能虚心接受。心态转变了,脾气也跟着变了。对下属犯的小错,他总是一笑了之,而大错误,则非常耐心地去指导。这样的做法,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大家上下一心,精诚合作,使公司从濒临倒闭,最终发展成为行业中的巨头!

回想自己从被免职到重振三爱公司的经历,田中道信说:“没有那次的事情,我的人生观不会改变,也许已经成为„公司的毒瘤‟。正因为我在饱尝痛苦的同时,不懈地自省自戒,才能够实现现在的一切。”田中道信之所以能再次站起来,与他倒空过去,重新认识自己是分不开的。

虽然田中道信是商场人士,而我们是交易人士,可道理却是相通的。如果我们遭遇逆境的时候,不去责怪别人,而是空掉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转变和超越自己,那么又何尝不会变得出色起来呢?!

四、我干嘛要被他人左右?

一群青蛙在高塔下玩耍,其中一只青蛙建议,“我们一起爬到塔尖上去玩玩吧。”众青蛙都很赞同,于是它们便聚集在一起相伴着往塔上爬。爬着爬着,其中聪明者觉得不对,“我们这是干嘛呢,这又干渴又劳累的,我们费劲爬它干嘛?”大家都觉得它说得不错。于是青蛙们都停下来了,只剩下一只最小的青蛙还在缓慢地坚持着。它不管众青蛙怎样在下面鼓鼓噪噪地嘲笑它傻,就是坚持不停地爬,过了很长时间,它终于爬到了塔尖。这时,众青蛙不再嘲笑它了,而是在内心里都很佩服它。等到它下来以后,记者赶紧去采访并问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你自己爬上去了?答案很是让人出乎意外:原来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那么,假设小青蛙不是聋子,听到别人的议论它还会冒着干渴和劳累继续往上爬吗?在别人的嘲笑声里它还能一如即往地坚持自己的目标吗?结果当然是否定的。

而很多交易者,之所以走错路,之所以放弃努力和追求,也就是因为外来的干扰。比如明明知道自己喜欢波段交易,却还是莫名其妙地做起了日内交易,因为听到了某个高手说日内能尽快赚大钱;明明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错的机会,却始终没有勇气下单交易,因为听到了某个高手说最近不能做交易;明明压根儿就没想过去做股票交易,只热爱自己手头上的期货交易,却经不住大牛市几乎所有人都在赚钱的诱惑和面对不够机灵的指责,结果满仓杀入股票,被死死套在里面;明明知道交易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可是每次还是总要问问别人后,才敢安下心来;明明已经选择了以交易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却常常因为他人的负面意见而一次次发生动摇。

作为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谁都不会漠视他人对自己的建议。但是如果缺乏主见,一辈子匍匐在别人的脚下,或是顾虑别人的想法,或总是想要取悦他人,那我们一辈子都将一事无成。所以当我们认准了目标,并决心要实现这个目标时,就不能太在意旁人的说法和看法。特别是我们有了比较新奇的交易想法,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更是需要顶着舆论的强大压力。要知道,在时刻面临挑战的交易行业中,只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旁若无他的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才能够让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

五、我到底想要什么?

因为交易学习和获利非常艰难,让很多人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炒股票赔钱失败,做期货又赔钱,放弃吧,又不喜欢现有的工作,不放弃吧,又看不到希望。其实,交易也是一门行业,当我们想要选择交易为生时,也就是选择了自己创业。创业成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自身实力和能力,另一个是机会和机遇。对于自身实力和能力来说,是每个新手朋友所欠缺的,几乎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是在没有实力和能力的情况下,去豁出一切乱拼的。即使你真的热爱交易,真的要以交易为生,可是,如果你没有资金实力,你是没有机会学到足够的本领的。如其在这里用几千元的资金胆战心惊的交易玉米(资讯,行情)和麦子,何不去一家公司为人打打工,积攒一定的资金和知识能量后再来呢?!而对那些不能够放弃本质工作、只是把交易作为第二职业的朋友,虽然数年的一次或几次中线、长线也可以让我们赚钱,可是请一定明白,这个本领绝不是一次几次交易就能获得的,它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百次、千次甚至万次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同样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逆境。所以面对现实、调整心态对每个交易者都非常重要。

六、我该如何实现我的理想?

追求成功、实现财富梦想是每个交易者永远的目标。虽然意愿对于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意愿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但期货市场并不是简单投资的地方,它只是一个以小博大、补充收入和资本获利的手段。能否成功,最终还是要由交易者的精力、性格、能力和决策力度所决定。只有花费多年的时间学习和实践,才能完全熟悉成功交易的全部原理、规则、变量和例外。所以当我们进行交易,尝试从别人的口袋里拿钱时,那些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交易方法,绝不会让我们赚大钱。我们要想获取成功,获取财富,只有具备三个条件:专业知识、预测技能、交易经验,同时还要做好三件事:制定计划、风险控制和不断进步。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你认识你的脸孔,因为你经常从镜子里看到它。现在有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觉、动机、嗜好、冲动及恐惧。这面镜子就是关系的镜子:你与父母之间的镜子,你与老师之间的镜子,你与河流、树木、地球之间的镜子,你与自己思想之间的镜子。在其中,不是看到你希望的形象,而是看到你真实的情况。我可以观察自己如何和别人说话,我对能够给我东西的人特别礼貌,而对那些不能给我东西的人却粗鲁又轻蔑。我对那些令我畏惧的人特别用心。重要人物进来时,我赶忙站起来,但是佣人进来时,我却毫不在意。所以观察我自己在关系中的表现,我会发现自己是如何错误地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同时我也能从我与树木、鸟儿、观念及书本等的关系中,发现自己的真相。你也许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学位,但是如果你不认识自己,你就是最愚笨的人。认识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了自知之明,只是收集资料或记笔记,然后通过考试。那只是愚笨的生存方式。你也许可以从任何自认为无比重要的书中引经据典,但是除非你认识自己,否则你只是一只重复别人话语的鹦鹉。然而你一旦开始了解自己,不论自己多么渺小,富创造力的非凡行动已经开始进行了。突然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种新发现,包括看到自己的贪婪、好辩、忿怒、羡妒、愚笨。从这一步开始,你就能愈来愈深入,无穷无尽,因为自我认知是没有终点的。

自知之明是智慧的开端,在其中含藏着整个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挣扎。

----《重新认识你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

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年级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的适应。因此,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客观、公正、有效地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对维护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1、客观地认识自我自知、自鉴是自励、自勉、自控的基础,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建立理想自我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效地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不足、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则有助于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总是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一旦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怀疑自己,产生失落与自卑的情绪。如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在中学,英语课缺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到大学后每当上英语听力课时,面对老师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偏偏老师又记住了她的名字,总提问她,这时她就认为自己不行,变得非常自卑,又怕同学讥笑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 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高自信心。

3、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 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 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 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 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 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 的标准定得太高;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

自我评价是指适当地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可以是正确的,好可以是不正确的,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能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这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心理生活和行为,势必不能发扬长处,好不利于克服弱点,从而造成自己在社会中的不适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丧失信心,遇事畏缩不前,可能使人形成怯懦、沉闷、无生气等特点;如果一个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处处比人强,自我陶醉,孤芳自赏,这样的人容易形成盲目乐观、做作、固执已见、自以为是等不良的人格品质。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而是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与对经验的评价。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的形成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首先需要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但仅仅是关注还不能保证得到的认识就符合事实。常言到“当局者迷”,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会受到来自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与蒙蔽,从而导致自我概念中的偏差。

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空罗宾认为: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而的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机关报改进?我是否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

如果每天都能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人生。真诚地而对这些提出的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的局限,审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反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有写日记,有静坐冥想,只在脑海时把过去的事拿出来检视一遍,有......只要我们关注自身的确发展,我们就无法回避自我。

我们要培养善于自氏 反省的习惯,学会问自己:“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到哪能里去?”茫茫的人生旅途中,只有亮起一盏心灯,时时叮嘱自己,才能让成功之路越走越宽广。

宽容就是以开阔的心胸容纳别人,原谅别人的过错。人们常常对自己的错误不知觉,去对他人的小小过失不肯原谅,大声指责,这都是缺乏宽容心。事实上揭发别的的过错并加以指责,不但很难达到劝人改过的效果,反而会使彼此的沟通更难。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培养宽容的心胸,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已见。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深,事业与生活都更称心如意。

人人都宽容过别人和被别人宽容过,每当我们宽容了别人之后,就会倍觉轻松,每当别人宽容了我们的时候,自然会心生感激。宽容和被宽容说起来容易,可生活中真要去宽容时又难了。心胸要调适,宽容也需要培养。

自我,在心理学上讲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物质自我指生物学上的我,包括人的外貌、身高、体重、衣着等方面;社会自我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精神自我指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即“我”的内部主观存在的意识。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心浮气躁,充满着知和行的困惑,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关键在你能否客观的正确的认识自我。错误的认识自我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自卑。因为有些同学注重外在的自我,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长得不好看,打扮的也不如别人时尚;还有些同学注重内在的自我,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比他人差,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这些都会增加一个人的自卑感。云月华老师说:“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没有人可以替代,所以你要增加自信,客观分析自己。”二是自负。过度的自信,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就是最好的,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云月华老师指出,认识自我是建立在一个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找到前进的动力。

认识自我具体有三个方法:(1)通过自己正确的分析,自己在不同阶段,不同时间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2)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3)寻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与他人比较映射出自己,但这个参照物要符合自己的情况,符合实际标准,不能过高或过低。

如何认识一个人 篇6

电影《一九四二》最后一个情节:翻过一个山坡,老东家范殿元看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趴在死去娘的身上大哭。

老东家劝慰道:“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

小姑娘说道:“我不是哭我娘,而是哭我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我都不认识了。”

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眼泪汪汪。他哽咽道:“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

小姑娘仰起脸,亲切地喊了一声:“爷!”

崎岖的山路上,白雪皑皑,满目萧条。老东家和小姑娘互相搀扶着,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渐行渐远。

影片结束了,但留在觀众心中那份情感,却久久不能平静。一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和孩子,就因为简单的一句称呼,成了一对相依为命的人。那渐行渐远、薄凉的背影,令人感慨万千,柔肠寸断,但又给观众带来一丝慰藉和希望。

冯小刚在这部影片的发行仪式上,对影片结尾这么处理,说了一句话,他说:“尘世间,如何认识一个人,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丢掉矜持,主动向陌生人招呼一声,你们就能从素不相识,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甚至是亲人。”但是,有时就那么一句简单的问候,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迢迢渺渺,错过了多少人生的妖娆和婆娑。

小时候,生性怯懦,看到生人就害羞,大人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叫我喊人家一声,可我就是扭扭捏捏的,开不了口。母亲见了,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她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孩子,鼻子下面有张嘴。这张嘴,除了吃饭,还是用来和人交流的。出门在外,你只要开口喊人家一声,人家就会帮助你,喜欢上你。喊人家一声,你不仅不会低人一等,反而显得懂事,有礼貌。不开口说话,人家永远不会走近你。”

当我终于下定决心,勇敢地喊了陌生人一声:“叔叔好!”尽管那声音很细、很弱,用母亲当时的话说,就像蚊子哼哼。没想到,陌生人听到喊声,立刻蹲下身子,亲切地抚摸我的头,热情地和我说着话。那一刻,我心里感到格外激动和甜蜜,脸上浮现出笑容。

渐渐地,我的胆子变大了,能主动与人说话。上学了,老师在我成绩单的评语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课能积极发言,能主动协助老师搞好班级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每每看到这样的评语,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无形中,也给了我一种信心和力量。与人说话、交流,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关键看你能不能主动与人说话。走出第一步,后面就会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鸟语花香的景象。

大学毕业后,许多同学精心准备了大量的简历,到处投递,希望用这种遍地撒网的方式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只准备了一份简单的简历,信步来到一家慕名已久的公司。我没有犹豫,没有彷徨,直接敲开了公司总裁办公室那扇门:一扇似乎总给人一种威严的门。总裁对我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进了他的办公室,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悦。但他听了我的简单介绍和我对公司的了解,以及对公司的远景展望后,脸上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主动出击,不卑不亢地与他面对面地直接沟通,很得总裁的欣赏,他当即就决定让我留下来。告别时,总裁亲切地说道:“你是第一个直接跨进我办公室推荐自己的人,你大胆主动地与人交流,使我看到你身上潜藏的一种乐观、开朗和自信的精神,而这也正是一个企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精神。”

认识一个人,其实很简单,正如导演冯小刚所说的那样,只要开口和人说话,你们就能从素不相识,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甚至是亲人。

编辑 张金余

如何认识高中体育教学 篇7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体育教学中原有的很多旧观念已不适应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要使学校体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符合新《大纲》的要求, 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 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 单纯的竞技教学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21世纪, 体育教学的内容已涉及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多个学科。 (1) 技术技能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 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 采取全班统一, 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 不利于学习。而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 (2) 理论教学内容。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 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学生通过对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 增强他们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体育史的学习, 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

2. 体育教学组织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教学的效果, 重视教学的过程,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曲是多年的教学组织模式。“铁”的纪律, 整齐的队形是课堂组织好的典范, 学生在这种“死”的教学环境下, 心理长期受到压抑, 他们只能机械地从事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 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呆板是学生爱体育却害怕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当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 就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现代体育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从知、情、意、行入手, 重过程的参与, 重个性的解放, 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重成功的体验,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课堂教学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 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 对课堂上一些学生的“出轨”行为严厉批评, 甚至体罚,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消极情绪, 而且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提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 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4. 教师角色理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传统上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 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 不再充任领导者, 而是引导者, 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体育课当成提供给学生的充分锻炼、充分发展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 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 从而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 保证他们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1. 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 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应重点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 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画、边练习, 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 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 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图示, 培养学生认图、识图的能力, 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

2. 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如何认识否定性事实? 篇8

一 近代哲学史上关于否定性事实的思想:从梅农到维特根斯坦

谈到否定性事实问题, 梅农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梅农发现在知识中, 很多对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使用这些对象来进行表达。梅农的这一想法可以概括为: “不论我们采用何种方式来刻画一个事项 ( 对象) , 都会有一个如是这般地被刻画的事项 ( 对象) 。我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来假设、想象、思考或者讨论任何我们想要 ( 假设、想象、思考或者讨论) 的事项。”[1]比如在文学领域中, 柯南道尔刻画的福尔摩斯侦探在我们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们经常在谈论“福尔摩斯”。按照梅农的理论, 知识的对象有两类: 一类是实际存在的对象; 另一类是虚拟存在的对象。格雷林对梅农关于否定性事实的观点进行过这样的总结: “甚至像圆的方形这类不可能的对象也是虚存的, 正像诸如‘亚里士多德没有30个兄弟’、‘亚里士多德没有31个兄弟’、‘亚里士多德没有32个兄弟’…等等这样无穷多的否定性事实是虚存的一样。”[2]在梅农看来, 否定性事实可以被自由地思考、谈论、想象, 但并不是实际存在的, 而是虚存的。应当指出的是, 在梅农的对象理论中, 否定性事实和“圆的方”并无差别, 它们都是虚存的。因而这样的理论是无法说明否定性事实的独特性的。

与梅农不同, 罗素在逻辑原子主义时期认为否定性事实是实际存在的。罗素说: “例如, 当你有一个假的肯定命题 ( 比如说‘苏格拉底活着’) 时, 因为真实世界中有一个事实, 这个肯定命题便是假的。只是因为一个事实, 一个命题才可能是假的, 因而你会看到要说出下面这一点是极端困难的: 如果不打算承认否定事实的话, 当你做出一个假的肯定性断言时, 确实发生的东西是什么。”[3]在罗素看来, 任何两个具有二元关系R的殊相x、y, 或者存在着一个肯定性事实“xRy”或者存在一个否定性事实“xRy”。对于否定性事实“ - xRy”而言, 其中并不存在与“不”这个词对应的成分。举例来说, 肯定性事实“上海在北京的南方”和否定性事实“南京不在广州的南方”都只包括三个成分: 两个关系项和一种关系。这两个事实的差别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 第一个事实的形式为“aRb”, 第二个事实的形式为“- cRd”。

我们知道, 罗素在逻辑原子主义时期的符合论是不受约束的: “真”需要事实, “假”同样也需要事实。罗森博格 ( Jay F. Rosenberg) 对此就分析指出:“如果我们坚持错误的符合论, 那么除了假设一种特殊的符合关系和一种特殊的符合者来完成这个工作之外别无他法。”[4]这种特殊的符合关系就是反符合关系, 而特殊的符合者就是否定性事实。与此对应, 罗素的符合论中还预设了: 正符合关系和肯定性事实。“真”和“假”以及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有四种组合情况: 真的肯定命题, 真的否定命题, 假的肯定命题, 假的否定命题。用P代表命题“毛泽东是湖南人”, Q代表命题“毛泽东不是江苏人”, R代表命题“毛泽东是江苏人”, S代表“毛泽东不是湖南人”。F1代表肯定性事实: 毛泽东是湖南人; F2代表否定性事实: 并非毛泽东是江苏人。按照罗素的想法, 认知主体判断P、Q为真, 是因为P、Q正符合了F1、F2; 判断R、S为假, 是因为R、S反符合了F1、F2。

罗素的观点遭到了迪莫斯 ( R. Demos) 的反驳。在他看来, “非p”为真并不意味着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与“非p”对应的否定性事实, “非p”本质上是一种描述。对于描述, 迪莫斯做了四点说明[5]:“ ( 1) 描述的形式是‘一个…’或者‘这个…’。任何实体或者处于关系中或者具有属性, 这些关系或者属性都是描述这个实体的, 具有上述形式的短语都叫作描述, 因为它们提及了其他一些客体间的关系或者一些客体的属性; ( 2) 当一个描述仅仅被一个客体满足的时候, 这个描述被称为确定的。当一个描述被多于一个的客体所满足时, 这个描述被称为不确定的; ( 3) 描述的客体并不是描述的组成部分。在描述中, 一些客体是变量, 摹状词则是这些变量的函数, 并没有实际存在的客体; ( 4) 描述是确定地或者不确定地指称一些特殊的客体的工具。不是描述的一部分, 也不是认知主体参考的基准, 更不是命题的一部分。”[5]

在迪莫斯看来, 否定性命题“非p”其实是对一些跟p具有对立关系的命题q的描述。由于可能有几个与p有对立关系的命题, 所以“非p”被认为是不确定的描述。任何否定性命题都是指称一些特殊的肯定性命题的工具, 任何包括否定性命题的复合命题都可以分解为一些描述性的肯定性命题。尽管否定性命题会指称一些肯定性命题, 但是“指称”不等于“提及”, 指称一些肯定性命题并不意味着对某个肯定性命题的断定。否定性的断言从“指称”这个角度来说是肯定的, 但是从内容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肯定的。因而否定性命题的意义是描述性的, “非p”为真意味着非p所指称的一些与p对立的肯定性命题为真。而罗素倾向于把意义和指称融为一体, 并由此认为否定性命题的意义是指称性的, 非p为真意味着非p指称了一个世界中存在的否定性事实。对于否定性事实的存在性, 罗素这样论证: 为了要使得一个否定性命题为真, 同时为了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否定性事实必须是存在的。严格地说, 罗素的这个论证是不充分的, 在这种论证下的“否定性事实”更像一个特设性的概念。迪莫斯和罗素对否定性命题的不同观点可以分别表示为图1 ( p、q、r、s都是肯定性命题) 和图2: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也讨论过否定性事实的问题, 他说: “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即是实在。 ( 我们还把事态的存在称为肯定的事实, 事态的不存在称为否定的事实) ”[6]28维特根斯坦在讲“真”这个概念的时候又提到了否定性事实: “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真这个概念: 设想白纸上有一个黑斑块: 通过指明这纸上的每一点是黑的还是白的, 就可描述这个斑块的形状。一个点是黑的事实, 相应于一个肯定的事实, 一个点是白 ( 非黑) 的事实, 则相应于一个否定的事实。如果我在纸面上指出一个点 ( 即弗雷格所谓的真值) , 这就相应于一个为判断而提出的假定, 等等。但是为了能够说或者白的, 我必须首先知道一个点在什么情况下称为黑的和在什么情况下称为白的: 为了能够说‘p’为出一个点是黑的真 ( 或者假) , 我必须规定在何种情况下我称‘p’为真, 并由此而规定这命题的意义。这一比喻的不足之处在于: 即使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黑的和白的, 我们也可以指出纸上的一点; 但是如果一个命题没有意义, 是没有什么东西与它相对应的, 因为它并不表示一个可以具有可以称为‘假’或‘真’这种属性的东西 ( 即真值) 。”[6]47在维特根斯坦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维特根斯坦认为否定性事实是存在的, 否定性事实就是指是事态的不存在。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 事态是命题的意义也是命题有真值的前提条件。互相关联的否定性事实和肯定性事实其实都是相对于同一个事态而言的, 事态有即是肯定性事实, 事态无即是否定性事实。命题“这朵花不是红的”意味着“这朵花是红的”所描述的事态不存在 ( 否定性事实) , 也即在逻辑空间中规定了一个逻辑位置, 这个逻辑位置不同于“这朵花是红的”所规定的逻辑位置。可以看出, 维特根斯坦对否定性命题的观点也是不同于罗素的, 维特根斯坦是结合事态的概念来对否定性命题进行解释的。而罗素始终坚持命题与事实一一对应的理论, 即使否定性命题和否定性事实相对应很难解释清楚, 罗素仍然坚持这种对应是必定存在的, 只不过否定性命题与否定性事实的对应并不同于肯定性命题与肯定性事实的那种平行对应, 而是一种更复杂的对应。

二 当代学术界对否定性事实问题的探讨

莫尔纳 ( G. Molnar) 同样思考了罗素曾经思考的问题———否定性命题如何为真, 并将这个问题放入到一个形而上学的语境中: “1、世界是所有存在的事物; 2、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肯定性的; 3、一些否定的断言是真的; 4、每一个对世界的真断言的真理性是由一些存在的事物造成的。”[7]在这个语境下, “并非孔明是宋朝人”这个否定性断言有一个真理造成者 ( truthmaker) , 但是莫尔纳反对这个真理造成者是否定性事实, 并且认为我们不应该承认否定性事实的存在性。他给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我们无法说明否定性事实的本质是什么, 肯定性事实是事物、属性、关系的复合体, 而否定性事实不可能是这样的复合体; 第二、否定性事实是不具有因果效应的, 它不可能在广泛的自然主义本体论下存在; 第三、对否定性事实, 我们无法通过直接的、非推理的方式进行感知。

切恩 ( C. Cheyne) 和皮克顿 ( C. Pigden) 仍然在莫尔纳设定的形而上学语境中讨论否定性真理, 这两人认为否定性真理的真理造成者是肯定性事实。对于否定性真命题“在2005年7月4日, S322房间中没有河马”而言, 并不存在着一个否定性事实使其为真。切恩和皮克顿说: “存在着一个否定性事实潜伏在附近来解释S322中没有河马吗? 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我们考虑大的肯定性事实 ( 或者是肯定性事实的聚集) , 这个大的肯定性事实正如在2005年7月4日S322房间实际是的那样。”[8]切恩和皮克顿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如果有一个河马在房间中, 那么这个否定性事实将不会存在。如果没有河马在房间中, 我们实际经验到的全部事实决定了命题“在2005年7月4日, S322房间中没有河马”为假是不可能的。因此, 不管河马在不在S322房间中, 否定性事实都不存在。

按照布劳威尔的哲学———存在就是被构造, 如果可以构造出否定性事实的形式, 那将有助于解决否定性事实问题的争议。杰戈 ( M. Jago) 将λ演算引入到了事实的形式刻画中, 同时给出了事实的形式语言L: “这样的形式语言L建立在简单类型λ演算的基础上, 事实的刻画由一个方括号‘[]’以及‘+’, ‘- ’构成, 例如, a是F可以表示为[Fa]+, b不是G可以表示为[Gb]-。”[9]36L语言的任何类型都可以由f—事实类型和i - 个体类型进行构造。复杂类型的定类型规则:

这是一个递归的定义, “→” ( 函数类型) 后面的不可以是i - 个体类型。对于每个类型τ, 都有可数的变量v和可数的常量C。L语言项的形成规则: 1、如果t是类型τ的合式项, v是σ类型的项, 那么λvt是类型 ( τ→σ) 的合式项。2、如果t是类型τ→f的合式项, u是τ项的合式项, 那么[tu]+是f类型的项。3、如果t是类型τ→f的合式项, u是τ项的合式项, 那么[tu]-是f类型的项。4、如果t是类型τ→σ的合式项, u是τ项的合式项 ( σ≠f) , 那么tu是σ的项。规则1是抽象规则, 规则2、规则3、规则4都是应用规则。杰戈设定: x、y、z是i - 个体类型中的变量, a、b、c是i - 个体类型中的常量, X是属于i→f类型的变量, F和G是属于i→f类型的常量, Y是属于i→i→f变量, R是i→i→f的常量, S是属于 ( i→f) → ( i→i→f) →f类型的常量。在此基础上, 他给出了两张表格:[9]37 - 38λx[Fx]+和λx[Fx]-分别是[Fa]+和[Fa]-的抽象, 由表1可以知道这两个符号谓述的是个体, 其表达了个体的属性。在这个形式理论中, 杰戈证明了[ ( λx[Fx]-) a]+ 和[λx[Fx]+a]-都可以归约为[Fa]-。这就是说, 如果“[Fa]-”表达的是“并非a具有F属性”这个否定性事实, 那么[ ( λx[Fx]-) a]+、[λx[Fx]+a]-也将表达这个事实。

对于否定性事实的存在性, 巴克 ( S. Barker) 和杰戈从“因果关系”、“构成关系”、“感知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因为这三个方面是否定性事实最富有争议的方面。第一、否定性事实具有因果效应。如果将“没有什么 ( which - is - absent) ”和“没有 ( absence) ”进行混淆, 那么“湖里没有河马”就意味着“没有”, 是一种非存在, 因此不会进入因果关系。但实际上, “湖里没有河马”没有的是河马, 而否定性事实作为“没有”本身是存在的。同时, 否定性事实作为一种原因也是符合直觉的; 第二、否定性事实是进入构成 关系的。否定 性事实构 成了“孔洞 ( holes) ”, 并且这是对孔洞最好的一种解释。如果一个否定性事实被一个肯定性事实围绕, 那么这个否定性事实将构成一个孔洞。由于孔洞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因而否定性事实也是存在的; 第三、否定性事实是可以被感知的。性质的特征并不等同于性质的呈现, 有时其还依赖于性质的没有 ( 否定性事实) 。我们正是通过感知否定性事实去感知“边际” ( edges) 的。

三 否定性事实——依附于肯定性事实的存在

可以说, 巴克和杰戈的论证直接回应了莫尔纳对否定性事实存在性提出的三个质疑。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与肯定性事实相比, 否定性事实的特质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巴克和杰戈说: “如果湖水结冰是一个事实, 当这个事实是 ( 个体) 湖水与结冰这个属性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而导致的话, 那么湖水没有结冰则是 ( 个体) 湖水与结冰这个属性以另外一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如果第一种方式被称为例示, 那么第二种将被称为反例示。第一种方式形成了一种非部分 - 整体关系的整体, 第二种方式则形成了另外一种。两种中的任一种联系在一起的方式或者任一整体都不可以归约为相应的另一种。”[10]巴克和杰戈认为上述的这两种方式是本体论纽带 ( ontological tie) 的两种形式, 但都不构成事实的成分。在巴克和杰戈看来, 事实“湖水结冰”与事实“湖水没有结冰”中的成分是一样的, 否定不构成事实的成分, 这两个事实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事实中个体 ( 湖水) 与属性 ( 结冰) 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对于这样的分析我表示赞同, 但是巴克和杰戈却忽视了这两类事实的一个重要差异。举例来说, 我们由“孔明是三国人”这个肯定性事实可以推出“并非孔明是宋朝人”或者“并非孔明是清代人”或者“并非孔明是唐朝人”等一系列无限多个相关的否定性事实, 但是由“并非孔明是宋朝人”这个否定性事实却推不出任何肯定性事实。因此假如历史上没有“孔明是三国人”这样确定的肯定性事实, 那么也就不会有“并非孔明是宋朝人”这样的否定性事实。更进一步来说, 如果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肯定性事实, 那么否定性事实将成为无稽之谈。因而, 尽管肯定性事实和否定性事实都是存在的, 但这二者存在着差异: 否定性事实是依附于肯定性事实而存在的, 否定性事实的存在是以肯定性事实的存在为前提的。现实中, 在事实作为证据时, 这二者的差别也将得到体现。肯定性事实往往可以作为证据来证明某个人无罪, 而否定性事实往往不行。例如, 当你被怀疑杀人时, 你并不可以用“案发时我不在杀人现场”这样的否定性事实来为自己做辩护, 你只有确切地阐明你案发时在哪里, 才能证明你的清白, 而确切的阐明你在哪的事实恰恰是一个肯定性事实。

对于莫尔纳对否定性事实的第三个质疑: 对否定性事实, 我们无法通过直接的、非推理的方式进行感知, 尽管巴克和杰戈已经作了回应, 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回应并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无法通过直接的、非推理的方式进行感知某事物”并不是这个事物不存在的充分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个质疑恰恰反映了否定性事实是一种依附性存在。对于“并非孔明是宋朝人”这个事实, 我们实际上在脑中理解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孔明是三国人”这个肯定事实, 而这个肯定性事实导致了“并非孔明是宋朝人”这个否定性事实。与否定性事实相比, 我们的直觉更易于接受肯定性事实, 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认知偏好。由于这个认知偏好, 我们理解一个否定性事实是通过将其当作一个与其相关的肯定性事实的推出项来进行理解的。

参考文献

[1]程广云.多元2010分析哲学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138.

[2]格雷林.哲学逻辑引论[M].牟博,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53.

[3]罗素.逻辑与知识[M].宛莉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259.

[4]Rosenberg Jay F.Russell on Negative Facts[J].No^us, 1972, 6 (1) :34.

[5]Demos R.A Discussion of a Certain Type of Negative Proposition[J].Mind, 1917, 26 (102) :191.

[6]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7]Molnar G.Truthmakers for Negative Truths[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00, 78 (1) :72.

[8]Cheyne C, Pigden C.Negative Truths from Positive Facts[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06, 84 (2) :255.

[9]Jago M.Setting the Facts Straight[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011, 40 (1) .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篇9

一、情境感悟

即通过影视作品或者学生的书信等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比如,欣赏成龙曾经演过一部电影《我是谁》。在影片中,成龙扮演了一位失去记忆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是谁,非常痛苦。然后,我让学生体会如果我们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那会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我还展示了网络上一位学生的烦恼:“有时我很自信,有时又自卑;有时我爱交朋友,有时我又喜欢独处;有时我性格开朗,有时又陷于苦恼之中;有时我生活充满阳光,有时又乌云密布。多少次我在镜中审视自己,在日记中倾诉自己,但我依然不知道我是谁。”通过这类问题,我反问自己的学生:“你们存在过类似的烦恼吗?我们能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吗?”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引发思考。

二、活动体验

即通过各种自我分析和同伴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

1. 活动一:

现实自我(自画像)。让学生根据提示内容,对自我进行分析。包括:我的外貌方面、我的性格方面、我的学习方面、我的人际方面、我的意志方面、我对自己的总评价等进行自我了解。

2. 活动二:

镜面自我(他画像)。通过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相互了解,增加自我认识。每组选一位学生,结合其自画像,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被评价者听取大家都评价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互动交流使每个成员都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3. 活动三:

完整自我。让学生写出关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句子,尽量能够把自己说明白。完成后,教师总结说明:“完整的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请学生自己分类,进行统计总结,反思你的自我结构有什么不完整的方面。”这是采用高尔顿创造的方法来测量学生自我概念的构成,也就是让学生在10-15分钟的时间里,写出10-15条有关“我”的句子,每个句子尽量短,或用一句话表示,要尽可能地把一个全面的我表示出来。通过本次测量,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学生自我概念的组成。在测试(所有班级)未结束前教师不给予学生提示。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初中生“自我概念”的构成分析如下。

从以上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生自我概念的组成多体现出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物质自我,缺乏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特别是反思自我,只有3%的学生体现出来。在另一种自我概念的分类中,属于积极自我概念的只有7%,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概念是消极自我和混乱自我。这反映出初中生自我概念的不完整,而且存在过多消极的自我评价。

三、认识实践

1. 通过介绍让学生认识自我觉知窗(乔哈里窗),明白认识自我的途径。

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公开区、隐藏区、盲区、封闭区。也就是把自我分成四部分来分析:我知他知的开放区(开放的自我)、我知他不知的隐藏区(隐藏的自我)、我不知他知的盲区(盲目的自我)、我不知他也不知的封闭区(未知的自我)。

教师说明:从自我觉知窗(乔哈里窗)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要认识自己,有两种途径,“自我的反省”和“他人的评价”(同学、朋友、父母、教师等)。

2. 自我探索实践。

师生总结出自我探索实践的4种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这4种方法说明怎样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1)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2)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3)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4)通过对自己内部世界的反省来认识自我。

如何实现“认识方向”的深度建构 篇10

前不久, 我校共有五位教师在校级教学比赛中上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认识方向”。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让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亮点, 当然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的教学问题, 引发了我们对“认识方向”教学实施的整体性思考。我觉得, 对一、二年级学生来说, 要学好前三部分知识, 实现深度建构,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和解决。

思考一:学生为什么分不清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

在第五节课结束后, 参与听课的区教研室教师任意喊了几位听课学生, 问:老师在你的哪个方向, 他们都一致回答:在西南面。学生都是根据黑板上标的图上方向回答的, 而教师问的是实际方向, 此时的实际方向应是东南面。我们不禁追问:为什么学生分不清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

细细分析, 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 教师对实际方向的教学不够重视。比较上课的五位教师, 只有一位教师在教室相应的墙上贴了东、西、南、北, 而且只在课的开始用了一下, 之后就没好好地利用这一资源。而学生对上课的新环境不熟悉, 分不清新教室的东、西、南、北, 对实际方向印象不深。第二, 五位教师都只是在课的开始让学生认识实际生活的四面八方, 当由生活方向引出图上方向后, 都没有再设计由图上方向回到实际方向的学习活动, 课堂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如何认识平面图上的四面八方, 学生的思维也就被定在了符号世界里而不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第三, 学生没有弄清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的区别与联系, 辨别意识和切换能力不强。

对策:借助方向操和方向板打通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的内在联系

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方向”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就是让学生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第二课时才是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在教学实际方向时,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方向感, 我曾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操场上、教室外、教室内、家里等地方练习方向操。如, 让学生面朝太阳落山的方向, 用右手臂边指边说:前 (西) 后 (东) 左 (南) 右 (北) , 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 用右手臂边指边说:前 (东) 后 (西) 左 (北) 右 (南) , 面朝指南针红针所指的方向, 用右手臂边指边说:前 (北) 后 (南) 左 (西) 右 (东) , 面朝树干年轮较疏的方向, 用右手臂边指边说:前 (南) 后 (北) 左 (东) 右 (西) 。同时启发学生:只要牢记实际方向中的两个方向, 如面朝北时的前北、右东, 那与北相对的就是南, 与东相对的就是西了。二年级下学期学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后, 方向操就变为左右臂依次侧举或前举, 再“击掌”指出之间方向。如, 面朝西, 边做边说:西、南、西南, 西、北、西北。这种方向操综合性、娱乐性较强, 方向口令琅琅上口, 学生全身心投入, 玩得不亦乐乎, 学得轻松高效。

在二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方向板的设计。但我觉得, 要想让学生沟通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的联系, 减轻记忆负担, 促进意义建构, 二年级上学期就要让学生学做方向板, 在制作中自然引出图上方向, 感受图上方向规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教学时我是这样实现由实际方向向图上方向的切换的:请大家面朝教室的北面, 此时的四个实际方向分别是——前北, 后南, 左西, 右东;拿一张白纸先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 展开后将此时的四个方向分别记录在折痕中心点的前、后、左、右, 将这个方向板水平放好在桌上不动, 使它的北与实际的北方保持一致, 它就能帮你快速识别实际方向, 做对方向操。现在将这张纸竖起来看, 这四个方向就成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就是地图或平面图上规定的方向。所以图上方向与我们面朝哪里的实际方向是一致的。

在面朝北的方向操中制作方向板, 在方向板由平放到竖放的旋转变化中, 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的内在联系被打通, 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提升为符号世界的抽象知识。

思考二:学生为什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练习青山乡水果园的题目时, 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的填空题: () 在苹果园的 () 面。

当时我眼前一亮, 觉得这样的练习很开放, 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因为观察的中心点已由水库变为苹果园了, 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都能说西瓜园和山楂园在苹果园的北面, 橘子园和樱桃园在苹果园的东面。可在回答苹果园的东北面有什么时, 学生只说出水库和梨园, 未提及桃园与葡萄园。更遗憾的是, 上课教师对这样的回答未作及时的引导。其实, 在苹果园东北面的还有桃园和葡萄园。可见, 学生对东北面在东面和北面之间的认识是有偏差的, 他们潜意识里只认为在东面与北面45度角的方向上才是东北面。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看, 如果说图上东、西、南、北对应的是十字坐标中从中心点出发的四条射线的话, 那东北则是对应两条射线之间的区域, 所以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对应的图形是面而不是线。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单元第54页明确写着——东北方向也叫做北偏东, 西北方向也叫做北偏西。学生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 一方面是由于教师认知引导的缺失造成的;另一方面, 教材在呈现图片时, 可能考虑到对称美的因素, 常常将处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面的图片放在两个相邻主方向的45度夹角的射线上, 机械不变的呈现方式导致了学生的错误。

对策:借助变式学习形成东北方向等指某个对应区域的正确理解

要纠正以上的认知偏差, 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小学里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主要指生活中的方向, 在平面图上对应的是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间的区域;另一方面, 要借助变式教学来打破学生机械片面的思维定势及由视觉感知引起的认知偏差。

1. 变化同一方向内的不同位置。

如在教学人民桥在学校的 () 面时, 当学生说出是在西北面后, 可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 让人民桥的位置在西北区域任意变动, 同时追问学生:人民桥还在学校的西北面吗?为什么?再借助色块将学校的西北区域动态闪烁, 借助视觉感知强化西北面是个“区域”的概念。

2.变化不同的观察中心。如在教学了“ () 在学校的 () 面”之后, 及时进行小结与过渡:刚才是以学校为中心来介绍这些建筑物的位置的, 还可以以谁为中心点来进行介绍呢?如当学生说出可以以体育场为中心后, 可让学生用“体育场的 () 面是 () ”来自由地表述。跟以学校为中心相比, 此时的答案不仅不是唯一的, 而是出现了2个甚至是4个。这样不仅强化了西北是一个区域的概念, 而且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一下子打开了, 促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

思考三:学生为什么说得热闹写得糟糕

从五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还是不错的, 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同学提出的问题时, 个个小手高举, 课堂气氛好不热闹。可如果来个课后测试, 就会有不少学生“上课时说得头头是道, 考试时却昏头昏脑”。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课堂上的好多练习是由看图片到口头的自由表述, 学生凭借的是直觉思维, 如果有些困难的话, 可以及时得到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即使不懂也可以混在热闹的学习情境中滥竽充数。而一旦变为笔试, 就需要学生独立面对由看文字到看图片再到填写的思考过程, 需要学生不仅熟悉描述方向的两种表达句式, 会分析书面句式, 还要根据书面句式找到中心点, 再借助图片找到中心点的四大主方向, 判断出某一物体在中心点的某一方, 最后再回到符号表达, 完成填写。这里涉及到由抽象到形象再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流程, 哪一环节出错, 都会前功尽弃。

对策:借助多元操作完成直观表征与抽象表征之间的转译

数学表征从本质上是数学学习对象的一个替代物, 将数学学习对象设计成多元表征, 学习者通过学习或操作多元联系的表征, 可以实现高效学习数学。“认识方向”的教学中充满了多元表征, 譬如学生的手势表征、肢体表征, 教材中的图形表征等直观表征, 学生的口语表征、文字表征、符号表征等抽象表征。表征系统内的相互转换和表征系统间的转译, 是学习者学会数学的主要标志。[1]

1.变化不同的表达方式, 实现符号表征内的转换。如在给小动物找家的练习中, 当学生借助“ () 在体育场的 () 面”找到了小动物的家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三种表达句式的训练: (1) 用“体育场的 () 面是 () ”介绍小动物的家, 借此巩固两种表达句式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中心的方向。 (2) 变化中心, 用“体育场在 () 的 () 面”再次进行介绍, 借此巩固同一物体在不同中心的方向。 (3) 让学生从中选两个动物, 用“ (猴) 在 (狗) 的 () 面, (狗) 在 (猴) 的 () 面”让学生体会两个物体所处方向的相对性。

2. 借助“手势操作+表述操作”强化认识方向的不同表达方式。

如组织学生进行“石头和剪子”的游戏。游戏步骤是这样的:在学生认识了图上的4个或8个方向后, 教师先在黑板上标出图上方向, 接着在台上用左右手做“石头”和“剪刀”的手势, 其余的人边模仿比划边迅速判断和表述:剪刀在石头的 () 面, 然后不断变化剪刀的位置, 让学生继续判断和表述, 使学生学会在中心点不变情况下的方向判断。接着再让剪刀不动, 不断变换石头的位置, 仍然让学生判断:石头的 () 面是剪刀, 使学生学会同一物体在中心点变化的情况下的方向判断。最后让学生边模仿比划边迅速判断和表述:石头在剪刀的 () 面, 剪刀在石头的 () 面, 让学生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3. 借助“一读画、二指说、三判断”的操作流程实现抽象表征与直观表征的转译。

如在练习青山乡水果园的题目时, 可出示这样的填空题: () 在苹果园的 () 面, 苹果园的 () 面是 () 。要求学生进行以下操作:先读一读这句话, 并用波浪线画出中心点: () 在苹果园的 () 面, 苹果园的 () 面是 () ;然后, 在图上用左手食指指着中心点不动, 右手握笔并用笔尖指出中心点的四个主方向;最后, 用笔尖指着某一对象并判断出它在苹果园的哪一面。以上练习中, 学生综合操作了标记表征、手势表征、口语表征及文字表征, 很好地实现了抽象表征与直观表征的转译, 达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实, 早在一年级教学“认识上、下、左、右、前、后”时, 我就指导学生用这样的流程解决形如“苹果在梨的 (上) 面, 梨在苹果的 (下) 面”的填空题, 学习效果很好。

总之, 只有基于儿童的认知现实、认知困难及认知规律, 有序引领学生进行多元操作和变式学习,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已知走向未知、从经验走向逻辑、从生活走向符号, 最终实现“认识方向”的深度建构。

参考文献

上一篇:餐饮污染综合整治下一篇:《药物分析》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