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论文】

2024-05-06

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论文】(精选11篇)

篇1: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论文】

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

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须为所有适龄少年獐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应当说是一脉相承。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搞“小班化”教育,眼睛盯着学习成绩好的所谓“尖子生”,提供特殊的学习生活条件,安排最好的老师进行教学,却忽视了大部分的普通学生。甚至有的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强行要求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参加中考。

这种教育就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剥夺了其他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这种现象必须坚决加以消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他们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

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就助每一个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实现个性成长。

古人讲“六艺”,重视的便是全面发展。在国外,美国教育强调动手实践、团体协作和交往能力的培训,他们的课程比较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但这并不影响美国大量的杰出人才的涌现,仅一个芝加哥大学就培养了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世界之最。法国和俄国是公认的数学大国,但他们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没有冗繁的演算和沉重的课业负担,更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合理的素质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它要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也不是面面俱到,不等于德智体美的简单相加;不是指每个学生都平均发展,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潜在的天赋能够发挥出来。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忆,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就是帮助他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尽量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将原来各具特点的学生,经过我们的多年教育以后,都变成了像一个模具里面压出来的“产品”。

第 1 页

共 3 页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和身心健康,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克服这种只重视智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片面以取人的倾向。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社会责任感

民的社会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须引领青少年学生形成报效祖国、服务人任感。

中国有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有事怕传统,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德国的教育有七大培养目标,其中就有:帮助学生发展成熟和对社会负责的人格;发展学生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明确提出了“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可是如今我们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历练。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难与他人分享权利分享成果;有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报答之意;有的孩子价值观念模糊,对学习对他人对社会都不感兴趣,缺乏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切实承担起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责任,要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教育就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育、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狭隘地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就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青少年儿童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甚至用繁重的课业负担来填充他们本该丰富多彩的世界,遏制他们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在美国,学校普遍把创新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是从中小学就开始形成并坚持的。考察过美国教育并观摩过几十堂中学教学的学者是说,第 2 页

共 3 页 美国中学教学,老师基本上只讲三分之一,剩下的就是跟学生讨论、互动。他将这种教学方法概括为“精讲多问,研究讨论式的教学”。认为这样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堂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新思路、新方法。

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就避免“高分低能”现象,通过实践体验,增强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助其成为优秀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就是有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一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越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贡献社会的能力也就越强。社会实践能力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提升,学校就要在搞好课堂教育、书本教育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把社会实践纳入必要的教学计划。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以灌输式教育、知识性教育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较为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虽然分数很高,但是动手能力很差,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实践教育、实践体验,增强青少年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活动实践能力,成为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第 3 页

共 3 页

篇2: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论文】

集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苏州市副市长于一身的朱永新先生,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动起来。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教授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说,好多人都问他:你的身体怎么这样好呢?他说不是身体好,是精神好。自己也有高血压、高血脂。但有了好的精神,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先生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惟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

如此。朱教授荣登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人物榜,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他透过历史的眼光,长久以来一直探问社会人心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深切感到在万众一心发展经济,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异常匮乏的当下,人心的异化、社会的失衡以及城市的病态繁荣已是愈演愈烈。正是源自于这种“社会良心”深处的忧虑,朱永新一直在大力倡导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民族精神的变革。这就是个性,就是特色。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教授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老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外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每一个“行动”都有着独具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现在只就“营造书香校园”略作铺陈,但愿读者能够从中窥一斑而见全豹,并进而领略这六大行动的无限风光。

朱永新先生相信“名师出高徒”这一古已有之的名言,但屈指可数的名师,往往令你投师无门。但他说并非无路可走,人们

可以借助一个中介,去聆听名师的教诲。这中介,便是富有文化品位的中外名著。通过这些作品,穿越时空,去索取其思想文化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名师就在你的身边,就教于名师的机会俯拾即是。他说,在读这些作品时,他往往为先贤哲人出奇制胜的警策之语惊叹不已,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哲人之言,恰与自己所思所想不谋而合,这会令你激动不已,有一种与伟人心灵对话的美感体验,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所以,几乎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读书,成了令朱教授心迷神痴的精神之旅。他说这是父亲送给他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他年仅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让他每天书写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这种持之以恒的练习虽未成就一个书法大家,但每天5时起床的习惯却沿袭至今。他说,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时间流逝,不知烦琐纷争,惟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可谓一语中的,读书是一道教师必须跨越的坎。所以,朱教授在新教育实验区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要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共读100本课外书;小学生背诵一本中华经典,中学生背诵一本属于美文的英文书。他说,如果背诵了这些书,就会将其精华内化在学生的头脑里,后劲无穷,受益终生。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

篇3:农村教育发展的五个“软肋”

一、校舍改造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改革, 学校减免学生的学杂费, 办公经费由政府拨款, 这些都为学校改善校舍和硬件设施配备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我们中心小学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完备, 但是近年来的危房改造工程已彻底消除了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隐患。学校领导定期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漏雨情况和门窗、玻璃的损坏情况, 并及时维修。现在一走进中心小学的大门就有一种整洁庄严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 我校已被上级部门批准, 实现教学楼房化, 学校沿街的门头房已拆除完毕, 教学楼的修建工作已全面展开, 下学期即可投入使用, 各种硬件设施也将逐渐完善。

二、教学设施配备

农村学校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的确存在诸多硬件或是软件方面的困难。但我校领导意识到, 要开展好素质教育一定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仅要上好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五科, 还要把以前形同虚设的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课上好。年近60岁的马庆福老师担任我们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 别看马老师年龄大, 却弹得一手娴熟、优美的电子琴, 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都惊叹不已。再看40多岁的刘仁兵老师, 一到操场上上起体育课, 像是20多岁的小伙子一样敏捷、干练。50多岁的邢金堂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专职美术教师, 他不仅教学生画画, 还拿出一些时间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为此, 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了配套的音体美器材, 为这些课程的开设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 学校还响应上级号召购置了两台用来接收远程教育信息的电视机和30台电脑, 由计算机系毕业的专业教师李志敏老师担任教学, 虽然学生们不能每人一台电脑是一个遗憾, 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和信心是显而易见的。

三、安全保障

没有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 家长不放心, 学生不安心。近几年我国发生多起伤害师生生命安全的暴力事件,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如果一个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怎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呢?从那时起,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工作日, 每个通道处都安排两名教师课间值班, 一旦发现可疑分子及时处理, 同时便于发现学生在课间玩耍时造成的磕、碰、摔、滑的伤害,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学校还要求班主任每周为学生上一节安全教育课, 如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火防电等安全小常识等, 增强了学生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意外事故明显减少。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工作, 教师是根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培养, 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各级农村学校教师的老龄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县领导意识到了这一点, 近三年来, 县级部门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共向农村学校新分配了近三百名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仅分配到我镇的就有二十五名。另外, 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开办的继续教育学习和业务培训, 特别是在2011年秋季, 我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加了山东省各学科的远程教育培训, 这次培训确实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加强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使教师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把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变成现实。从而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的受信任度增强了, 学生流失率明显减少。

五、课程改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单纯是一套教科书的改变, 而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彻底革命。这场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突破口, 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 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 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学带来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件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到教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代教育离不开科学理性的教学研究, 我校每周安排三到五节公开课使教师观摩研讨, 每周六的校本培训时间, 我们还会观看一些优秀教学光盘。这样, 年轻的教师能大胆实践, 年老的教师也更新了观念,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一些实际问题, 如班额大、教师编制紧、课时任务重、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受限等等。这些还需各级领导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 但笔者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以上所述种种现象, 都是在近五年内出现的, 能不说是一种进步吗?我校就是其中的一个个例。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还有更多像我校一样处于发展阶段的学校。难道我们的进步不值得肯定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农村教育落后的背后不就是进步吗?

篇4:战略规划的五个核心问题

根据业务特点做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业务特点和企业总部在业务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一个成熟的、均衡发展的企业应该制定长期的、积极主动的战略规划。相反,在企业环境动荡、多变、不成熟的情况下,则需要更加深思熟虑有技巧地去进行企业的战略规划。

企业总部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扮演具有影响力的角色。在积极的、高度集权的企业中,总部要更多地参与到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通常会自上而下地规划企业方向,提出从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到业务层面的具体计划,以保证公司的企业总部和业务部门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都能使用相似的概念工具和数据来管理公司的业务组合和业务绩效。然而,如果企业总部仅仅起到财务上的控制作用,就不需要业务部门过多地参与战略规划,因为此时企业总部的任务仅仅是保证各业务部门在制定长期业务决策时在企业总部的控制范围内,并对最基本的整体绩效进行持续追踪。为了实现富有成效的战略对话,企业总部和各业务部门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健康的弹性关系。

设计情境检验方法

复杂的战略规划过程应该考虑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境,来更好地设计并检测战略选择。通常来说,三到五个情境对于建立一系列的合理预测就足够了。战略规划团队要学会使用不同的关键驱动力的组合来构建情境:例如,一个情境可能包含一个突破性的新科技,另一个情境可能是经济环境的逆转(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对每个情境的描述都应该包括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在构建过程中,要注意不确定性的基本来源,综合考量内部和外部因素。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要结合对消费者、销售渠道、竞争对手的客观合理的理解,利用多种外部数据来源,并咨询外部意见。然后逐步调整关键价值驱动力来测试你的战略提案,想象在未来发生多种可能的前提下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每一次调整都会出现一个新的结果,而这个过程可以使你更好地检测战略规划的可行性,并对主要变量的敏感度引起重视。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鼓励业务管理团队和公司战略制定者进行战略对话,这样做将建立一个评估机遇、增加战略一致性应答的沟通平台。现如今,企业更多地应用模拟演习的方法来测量企业在面临不同情况的适应性。

注意绩效管理

当战略执行达不到预期,很多时候是绩效管理出了问题。这时可以利用战略规划开始一个新的绩效管理的周期,设立可测量、可监控并能体现在绩效奖励和绩效报告中的绩效目标。

你的规划应该要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中包含的价值驱动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内外部的关键绩效指标。某些指标将帮助展现战略规划的进程,偏离规划的早期警告可以为组织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去适应、调整关注点。

定期召开面对面的会议可以加强绩效管理。会议讨论要包括对战略规划和不同层级绩效表现的建设性批评,发现绩效偏离的根本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

好的绩效管理,有助于企业通过战略规划过程提高组织能力。例如,在销售部门和运营部门间,可以通过定期会议讨论预期收入和真实收入的差别来建立两个部门在规划过程中的正式联系。

以规划实施为导向

很多企业都奋力地去追求战略中制定的企业目标。然而,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般是组织中很小一部分战略家制定出来的,而战略执行从广义上来说需要组织内部的全员参与。博斯公司的研究显示,一家企业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到四个组织构建模块的影响:决策权、信息流、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

在战略执行中,信息流的传递和决策权的分配至关重要。因而在战略规划过程中,也一定要考虑到这两点。为了促进信息的传递,应该从企业战略规划的开始就引入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人员。这样可以加强洞察分享、战略思考、公司内部一致性,以及公司内的部门合作,从而提高对公司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企业还应严格、清晰地划分决策权和责任制,将相应的责任分配给合适的人选,并适当地放权来鼓励基层员工。同时,要将绩效鼓励与决策权、责任划分相关联。

提高效率

战略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任务,必须确实高效运作。提高效率的关键是要综合利用自上至下和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在规划过程中强调战略讨论,使各方对于关键商业举措的看法达成一致,并在实施具体的规划前设立战略目标。这种自上至下的一致性和方向性为设计具体商业计划界定了明显的界限,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协调业务部门和企业总部意见的频率。

通过简化流程、标准化数据结构可以更好地优化规划流程。企业应该专注于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忽略一些与企业目标无关的干扰性细节。同时,良好的IT系统可以整合数据,将数据与真实的报告相统一,支持各流程,提高数据真实性,并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

篇5: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论文】

为企业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必须了解企业,银行的产品必须能够切实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通常客户有“采购、销售、融资、理财、管理”五大需要,设计产品必须从这五大需要入手,切实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便利销售、低成本融资、实现理财、强化集团内的资金管理。

(一)采购环节

企业普遍对此非常重视,希望降低采购成本,便利采购的管理。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一般都成立集团采购中心,对外进行招投标,进行集中采购。在采购结算工具的选择上,采购企业有决定权。

企业需要:降低支付成本;延缓现金的流出;必要时提前囤货;进行集中采购。

银行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

(二)销售环节

当今企业日益重视销售的重要性,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将本企业的资源向销售部门倾斜,企业非常需要银行促进其产品的销售。

企业需要:加快销售资金的回笼;支持销售体系的建设:提供对经销商的金融支持;提高销售质量:通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安排。

银行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保兑仓、仓单质押融资、保理、买方信贷。

(三)资金管理环节

现在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现金管理,通过银行将系统内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需要:尽可能降低资金的闲置(虽然银行可能不情愿);实现系统内调剂资金;集中管理系统资金(下属公司基本没有存款);对下属公司的资金进行监控(有可能的话,直接代理支付)。

银行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法人账户透支、现金管理、网上银行、委托贷款、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债券投资。

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三种现金管理模式: 1.“零余额账户”管理

 账户结构:集团设立一个集合账户,并具有透支功能;各分公司设零余额基本账户,并具有透支功能。

 资金清扫:营业日终各成员单位账户资金全部归集至集团集合账户。次一日营业日开始将各成员单位的资金由集合账户全部划回,不影响成员单位日间的正常使用。

 账户透支:每日营业终了,当集合账户资金不足时,可在额度内提供透支;日间可在额度内为各成员单位提供账户透支,日终仍有透支的与集合账户清算。

 投资服务:如集合账户资金富余,日终则转作投资。

 方案益处:可以协助集团公司对内部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整个集团的资金冗余,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集团委托贷款

 账户结构:集团设立一个集合账户,各子公司开设一结算账户。资金调拨:集团根据需要,将资金较为充裕的成员单位账户资金全部或者部分归集至集团集合账户,从集合账户将资金调拨给资金紧缺单位。资金的调拨全按委托贷款核算,资金划出方为委托贷款委托人,资金划入方为委托贷款借款人,银行帮助客户计算利息。

 方案益处:可以协助集团公司对内部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整个集团资金冗余,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团内部企业通过市场资金价格内部调剂资金余缺。

3.“收支两条线”管理

 账户结构:总公司设一结算账户,用于与分公司和外部客户的结算,设一协定存款户,用于隔夜投资;分公司“收入专户”和“支出账户”分设。

 收款:协办行定期主动将“收入专户”资金划至总部结算账户。 付款:总部从结算账户统一向分公司“支出账户”拨付资金。 投资:对总部结算账户集中的资金,日终超过留存额度的资金转入协定存款账户,次日营业开始再全部转回,提高存款收益。客户也可以进行其他投资。 账户管理:协助客户监督“收入专户”的资金用途和“支出账户”的资金来源,“收入专户”的资金只能付给总部指定账户,“支出账户”资金只能由总部统一拨付。 内部融资:提供委托贷款服务,总部调剂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余缺。

 方案益处:可以协助集团公司实现对分公司的快速收款,以及对分公司支付的有效控制。 集团统一授信:由总公司作为授信申请人,银行核定统一授信额度,分公司可以切分额度使用,授信额度由总公司牢牢控制。

(四)融资需要

融资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需要,中国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缺乏,需要银行提供融资支持。

企业需要:降低融资成本,融资票据化、信托化、债券化;强化系统内融资的集中管理,总公司统一申请授信,切分使用;避免融资与存款并存的现象。

银行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集团网银、法人账户透支业务、集团统一授信。

银行可以选择的融资工具:

1.流动资金贷款:是最传统的融资业务,可以便利企业的使用,但是对于优质大型客户营销流动资金贷款越来越难。流动资金贷款受到严格的利率管制,因此基本没有可炫耀产品设计的地方,银行可以比拼的只有与客户的关系。2.融资票据: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融资方式,可以为企业大幅降低财务费用。票据已经成为大型企业使用的主要融资工具。票据融资方式操作非常新颖,国内商业银行在票据创新上层出不穷,创造出买方付息票据、协议付息票据、回购式贴现、代理贴现、商票保贴等新产品,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

3.法人账户透支:目前仅限于特大型客户使用,对客户降低闲置资金、满足突发性的融资需求效果明显。

(五)理财需要

篇6:求职成功的五个素质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笔试阶段引入性格测验或心理测验这一单元,凸显企业对于毕业生性格和心理素质的重视。而这归根结底,是企业衡量毕业生是否认同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融入公司文化的标尺。企业所期待的员工,不仅要能力出众,更要认同企业文化。

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专家提示:大学生求职前,要着重对所选择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并看自己是否认同该企业文化。如果想加入该企业,就要使自己的价值观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相吻合,以便进入企业后,自觉地融入团队中,以企业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了解企业文化,既是增加就业的砝码,也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

二、敬业精神

优秀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非常注重实效、注重结果,因此敬业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敬业精神,其他素质就相对容易培养了。

据报告数据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尽管初入职场,但却表现得并不敬业。该网站培训发展部负责人认为,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发展和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具有更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以及根据现实环境调整自己期望和心态的能力尤为重要。而“80后”毕业生很少经历挫折,面临竞争压力时,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对工作产生失落感和受挫感,因此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够敬业。

毕业生要想适应当今的职场环境,必须具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强烈的责任心,带着激情去工作,踏实、有效率地完成本职工作。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果,有良好的态度才有可能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获得同事、上级及客户的信任。

三、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即让若干细丝拧成一根绳的意识。优秀的企业都很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将之视为公司文化价值之一,希望员工能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成为可信任的团队成员。

许多刚走上职场的毕业生,往往满怀抱负,血气方刚,在团队中常常流露出个人英雄主义。在一些企业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员工:在市场上敢拼敢打,是一名虎将,而自恃学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销售业绩好,在同事和领导面前狂傲不已,作风散漫,不愿遵守劳动纪律,还经常在公开场合反对领导的意见。而这样的员工业绩再出色,能力再强,最终也会被企业淘汰。

四、学习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学习能力并不等同于毕业生在学校里所取得的专业成绩。“终生学习,成就终生”。只有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才能成为有潜力可挖,有发展前途的员工。

国内一家知名网络通信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我们公司不苛求名校和专业对口,即使是比较冷僻的专业,只要学生综合素质好,学习能力强,遇到问题能及时看到症结所在,并能及时调动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制定出可操作的方案,同样会受到欢迎。”

五、工作经验

篇7:国外教育的五个典范

点评: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已经成为国内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经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五)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 国外奥林匹克教育研究

★ 国外家长怎么进行财商教育

★ 高中英语模板作文

★ 国外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 高中英语范文

★ 国外银行 邀请函范文

★ 国外名人名言警句

★ 国外诚信经典故事

★ 国外名人名言英文

篇8:素质教育的五个核心词【论文】

20世纪90年代,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在过去20年中, 世界各地共发生过50 000多起空难事件, 其中, 只有1/5是属于机器故障, 其他均源于人的问题。这项调查报告发表以后, 立即受到各大航空公司的重视, 并促使他们着手改变过去只从技术、自立和飞行时速方面对驾驶员进行测评的惯例, 开始引进心理测验, 甄别和录用飞行员, 考察其智力高低、能力大小的同时, 还鉴定飞行员的个性类型, 以便组合成最佳状态的飞行班组。

当代人才测评, 正是人类随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人才鉴别、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是选贤任能的一种科学手段, 是全球经济急剧变革和人才激烈竞争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际方面, 西方国家很早以前即已经开始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 近几十年来, 人才测评技术在西方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大多数跨国公司均有选择性地使用了人才测评的某一方面, 而且目的性很强。在美国有1/2以上的公司在招聘时都通过人才测评了解求职者。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和大公司使用测试工具, 中小企业对测试工具的使用率也不断提高, 67%企业称他们使用在线测试工具, 13%企业称他们使用传统的纸笔形式的测试。海选、初选、职业发展、培训、后备经理规划, 几乎所有领域都在使用测试工具。最常用的测试是技能测试和人格测试。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测评机构, 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 , 很早就将英语水平考试 (TOEFL, GRE, GMAT) 输入到中国, 成为中国人进入国际大循环必须取得的通行证。步其后尘, 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商务英语考试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ion, BEC) 和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 (Londo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Examinations Board, LCCIEB) 的职业资格考试又紧急登陆中国。LCCIEB是国际性的考试机构, 它创办于1890年, 在世界上约90个国家设有考试中心, 它所颁发的证书和文凭在这些国家受到普遍承认, 特别是在英联邦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一直享有“求职通行证”的美称。

国内方面, 由政府职能机构主办的测评机构主要有四大系统。一是以高考和自学考试为主要测评项目的教育考试系统, 隶属于教育部;二是以专业技术资格 (职称) 考试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为主的人事考试系统, 由人事部管理;三是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进行鉴定的职业技能鉴定系统, 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管理;四是以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拔考核为主要测评项目的组织部门的测评系统。除此以外, 还有一些部委设立的专门进行行业专业人才测评的测评机构, 如卫生部考试中心、财政部考试中心等等。这些测评机构在设立之初都以自己传统的管辖范围为服务对象,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他们也在寻找新的测评市场。比如,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对于现代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劳动和人事三大部门的测评机构都开设了计算机水平测评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测评的需求不仅仅是量的增长, 而且会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最近几年, 我国人才测评工作已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欢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地先后开展了人才测评服务, 运用人才测评手段来选拔中高级管理人才, 不少地方在公务员考试中也采用了人才测评技术和面试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减少了过去公务员录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应用程度上, 也从最初的招聘环节, 逐步扩展到员工考核、员工培训、员工发展、团队问题诊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环节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在中国内地, 有37.2%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了人才测评技术, 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上市公司中, 超过一半的企业应用了人才测评技术。尽管大多数国有企业还沿用传统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但是人才测评仍然是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现有的测评机构、项目、方法、技术远远满足不了事业的需要, 必将被新的测评机构、项目、方法、技术所替代。

二、必须组建人才测评教育专业教学机构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春季教育论坛上, 专家指出: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不够科学、不甚合理的问题, 包括准入准出制度、课程与教学模式、学生评价等, 培养的大学生还存在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善, 动手能力弱, 创新意识不强, 环境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不足的问题, 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一项教育教学任务的进行, 没有组织机构保证是不可能完成的。人才测评教育也应当像其他专业一样, 综合大学考虑设立人才测评学院, 一般院校可以设立系 (科) 如数学系 (教研室) 、中文系 (教研室) 等, 组建设立人才测评教育教学专业机构,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测评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例如清华大学2004年春季学期开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逐步开发出一套受到业内广泛认同的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 继而开始开设了学生职业测评室, 开设了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免费的网上大学生职业测评, 同时推出面对面辅导形式。2006年, 清华大学参加就业的毕业生总计约4 000人, 在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超过2 000家用人单位提供的20 000多个需求职位, 这一年, 清华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设立了人力资源部, 领导管理人才测评教育教学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几年来, 人力资源部充分发挥部门作用, 为领导提供宏观决策建议, 提供人才测评教育教学计划, 狠抓具体落实和实施, 切实加强了人才测评教育工作。通过“外语+专业方向+技能”的办学模式, 成功培养了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得到了社会认可,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

三、必须设立人才测评专业课程

无论院校是否设立人才测评教育的专业机构, 都可以先设置人才测评教育的专业课程, 因为开设专业课程是提高人才测评素质的基础和关键性工作, 但是课程设置一定要切合实际, 一定要贴近市场, 或者说要模拟实战, 根据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及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

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有:心理测验 (包括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其他心理素质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评等) 、综合知识考试、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如心理测验的特点是通过观察人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 了解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对胜任职务所需要的个性特点进行测量的工具。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设置“心里测验课程”。同样道理还可以设置“综合知识考试课程”“结构化面试课程”“无领导小组讨论课程”“情景模拟课程” 等。当然, 也可以结合院校实际, 区别不同情况, 设置综合性的人才测评课程, 如清华大学通过各种鉴定方法而成为ACP Computer Training School、韩国乐天集团等在技术和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合作伙伴;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也设立了综合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多种特长课程, 增强了学生参与人才测评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先后有4名学生获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13人获三等奖;2名学生入围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全省总决赛;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四、必须建立人才测评实训基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才测评教育是准就业教育, 侧重的是实战, 不能纸上谈兵。这就必须有实际操作的空间和场所, 必须建立实训基地。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就在全国建有30多个实训基地, 其中有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英语培训基地、河北省创造创新示范基地两个省级基地。当然还可以设立一些准基地, 如进行校、厂 (场) “联姻”, 校校联合等。

五、必须加大人才测评教育投入

在美国, 每年有100多万管理人员参加人才测评开发活动, 20世纪80年代开发投资达到100多亿美元, 目前已经上升到450多亿美元。虽然我们目前的人才测评教育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但应从现在开始, 真正重视这项工作, 逐步加大对人才测评教育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投入, 形成规模, 形成产业, 逐步赶上发达国家, 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摘要:人才测评, 是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 来衡量、评价人的思想品德、知识程度、专业水平、身心素质等综合能力, 与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目前, 国内职业院校还没有普遍设立人才测评专业 (系、科) , 职业院校提高学生参与人才测评能力的教育工作, 发展速度快慢不一, 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起步, 但是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有的没有起步, 人才测评教育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高质量对接。为此,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提出五个“必须”来加强高等院校“人才测评教育”。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才测评教育,人才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1]人事劳动教育工作, 2008, (2) .

[2]电力人力资源, 2009, (1) .

篇9:优秀教师成长的五个核心要素

【关键词】教师 优秀 成长 要素

教师怎么才算是优秀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以笔者的理解,优秀教师应该是在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教师本身也能够在引领学生的整个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在漫长的等待中等来的,不是学生考出好成绩后才得到的那种短暂的快乐和幸福,而是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常常体验到那种快乐和幸福。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不只是一本证书,不只是一种荣誉,优秀教师是一种职业幸福的体验。那么,如何才能成长为优秀教师,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

《左传》上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优秀教师,需要有善良博爱的情怀、有悲悯宽容的情怀。教育的艺术有时候不是教,是唤醒,一个优秀的老师特别善于用这种情怀去唤醒学生的良知和觉悟。

我任课的五(2)班有一段时间女生宿舍总是有同学丢新鞋,而且每次都只丢一只。大家都怀疑是曾玲玲干的,班主任黄老师做过她好几次工作,都不管用。我把曾玲玲叫到家里来,通过交谈,我发现她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在家里还常常受到奶奶的数落和体罚,很少得到零花钱。她说她真的没有一点幸福感,说话的时候,眼里充满忧伤和怨恨。我安慰她,并希望她好好学习,快快长大,自强自立。但对丢鞋事件我只字不提。她走之后,我又找来三个女生,一个是班长,另外两个是在班级中人缘最好的学生。我对她们说,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和曾铃铃同学做成最知心的朋友,并提出具体的要求:1.常和她聊家常,听听她的烦恼和苦闷,千方百计别让她感到孤单;2.课余时间有什么活动一定要带上她;3.生活上她遇到困难要能帮就帮,帮不了的要来找老师商量解决;4.带动全班女生团结她。做完这些事情,我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个星期过去了,有人发现宿舍后面的草丛里躺着几只鞋子。一段时间来,女生宿舍里常常丢东西的现象没有了。再后来,从曾铃铃的眼睛里,再也读不到以前那种由忧伤、怨恨和愤怒交织的神情。

丢鞋事件成功“告破”。我想,如果老师没有一种善良悲悯、爱护宽容的情怀支撑,是很难收获这种教育效果的。在许多情况下,生气急躁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速教育的失败。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写道:“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这话说得好。

二、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对课堂突发的“意外生成”,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随机应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发问题”的特殊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第一次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当有学生说邱少云是个傻瓜时,王老师生气地训斥这个学生,让这个学生整节课都灰溜溜的不敢再讲一句话。事后,王崧舟老师极为内疚和不安,绞尽脑汁寻求应对课堂中意外生成的灵丹妙药。

他第二次教学这一课时,又再次遇到学生提出邱少云是个傻瓜等类似问题。这次,王老师不生气了,他说:“孩子,你不希望邱少云死,是吗?”男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我理解你的心情,将心比心,谁想死啊?谁不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活着,是吧?这种生的希望,不光你有,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有强烈的求生意识。但是,作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面对残酷的战斗形势,一定还会有另一种声音在邱少云的内心深处响起。大家听,另一种更加强烈、更加坚定的声音在对他说——那种声音是——”全班学生小手如林,包括刚才说邱少云是傻瓜的学生,也再次高高举手:“我听到有声音这样对邱少云说,邱少云,你可不能动啊,你一动,身后的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都将被敌人发现,战友们将会遭受重大伤亡,你要坚持住啊!”

从焦躁尴尬到从容得意,前后两节课,王崧舟老师从愤怒走向从容,靠的是深度反思后得到的智慧和机智。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建立在教师扎实的功底、丰富的知识、博大的胸怀等基础之上的”。多阅读、多实践、多反思,有了教育智慧,才能得心应手的驾驭瞬息万变的课堂。

三、做一个有底蕴的教师

文化底蕴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和学识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当一个教师的阅读量达到一定峰值,他的精神修养和学识修养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他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就会更加深刻细致,他对课堂的驾驭会更加潇洒自如。

同样是教柳宗元的《江雪》,有一位老师遇到学生提问:“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教师无法回答,只好交给学生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因为这个老人心情不好,所以出来钓鱼。第二位教师遇到这样的提问时,反问学生:“你们说,这位老人真的是来钓鱼的吗?”然后,教师把作者生平资料交给学生阅读,然后讨论,通过阅读资料,孩子们醍醐灌頂,终于明白了:作者不是在钓鱼,是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沉思;作者是带着特别孤独的心情出来钓鱼的;作者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因为,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老师说,是的,作者政治上受到迫害、受到排挤,那种孤独、那种郁闷可想而知。他一定是在思考、在静观、在守望,希望有一天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继续能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第二个教师的课上得非常成功,靠的是厚实的文化底蕴支撑。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就有底蕴。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

四、做一个有情趣的教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对其有兴趣的人接受得快。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公开课《草》这首古诗时,最后设计这样一个课本剧:师生分别变换角色扮演妈妈、哥哥、奶奶,女儿、弟妹、孙女,一起背诵和复习古诗。在分角色背诵古诗的过程中,于永正老师诙谐风趣、妙语连珠,寓教于嬉,寓庄于谐,这个课堂教学的戏剧化奇妙设计,把教学推上了又一个高潮。于老师的整节课情趣盎然、回味无穷、出乎意料,全场不时掌声雷动。教学中,学生兴趣盎然、全心身投入,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在师生欢愉的笑声中得到强有力的落实。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得愉悦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乐学爱学,教学的有效性才得到最好实现。

五、做一个心境健康的教师

心境是一种情绪状态。焦虑、烦恼、悲观,是一种消极的心境;平和、安详、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境。我们要学会为自己构建一个平和、健康、积极的心境。

(一)改变思维方式

对同样的事情,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就不一样。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心态去应对一切。“你的一切烦恼均来自你消极的思维方式,你需要换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去应对身边的人和事。”屠呦呦说:“快乐有三法,舍得、放下、忘记。”

(二)滋養宽容的心

面对犯错的学生,心态平和,学会宽容,学会期待,学会守望。一个老师带一个问题学生来找李镇西校长,说不想带这个任性调皮的差生了。李镇西说:“恭喜你,你有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于是,这位老师用了两年时间来研究和引导这个学生,后来这学生考上了清华。因为这个学生,这个老师积累了一些转化差生的宝贵经验。

(三)放下攀比之心

很多时候,幸福不是物质,幸福是一种心灵的状态。盲目攀比会让人沮丧。古人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就是劝告人们,知足常乐!是的,要是我们的思维也是这样平和的意态,心境就会平静许多。

一个教师,拥有一种平和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境,就会专注于专业的发展进步,能够正确引导和影响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

篇10:少儿教育中存在的五个错误

一、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因而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然而有一点必须承认,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可供复制的成才之路。家长要基于孩子的实际,发挥孩子所长,让他成为一个可能成为的人。

二、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少

当孩子没有考好或经过辅导仍对问题不理解时,有的父母便不冷静地说“笨蛋”、“猪脑袋”等。当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或没达到父母要求时,有的家长不分情由地指责孩子“没出 息”。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有的家长甚至说“你就不是念书的材料”。这些忌语会把孩子引入误区,产生负作用,导致孩子得不到认同和肯定,缺乏自信,更易产生 对抗和愤怒情绪,使亲子关系往更差的方向发展。孩子的自尊心很强,过于苛责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正面鼓励,肯定孩子的长处,才能树立孩子的信心,令孩子获得前进的动力。爱是有艺术的,训斥、打骂、放 弃等“恨铁不成钢”的爱不是真爱,袒护、迁就、姑息等溺爱也不是真爱。真正的爱是激励。

三、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它方面成长

有很多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这样说“只要成绩好,其他怎么都行。”教育标准的倾斜,导致一些学生成绩虽好,却品德欠佳。笔者认为,待孩子长大后才发现,重才轻德的教育育不出真正的人才,而有才无德的人也不会受到尊重。随着包括品德在内的综合评价纳入某些省份高考评价体系,品德已成为衡量教育效果和人才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没有做好孩子的好榜样

一些家长给孩子立起各种规矩,提出种种目标,自身言行却不端,这样的教育对孩子而言不但毫无效果,更可能误导孩子的是非观。作为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身首先要勤奋,无论对工作还是家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父母自己应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利用晚上做些诸如看书等静态活动,给孩子良好的示范;要求孩子玩耍后归放用具,父母也要注 意家中整洁、不脏乱,让孩子潜移默化受到良好影响。

五、总是强迫孩子学习,忽略孩子兴趣

篇11:高中美术特长教育的五个误区论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美术在学校的“小学科”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美术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美术特长教育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产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各地学校相继创办高中美术特长班,其中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有:青岛市第六中学,大连市第十五中学业,杭州市第七中学,长沙市第十八中学,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江苏省办得较成功的学校有: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原无锡市华庄高级中学)。苏州市第六中学等。这些学校为高等艺术院较输送了大批美术人才,在其办学过程中,已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的成功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人才评价机制影响下,许多中学面临很大的办学压力,虽然素质教育呼声高涨,很多中学为了生存和发展,暗里扎扎实实大搞应试教育。“美术特长教育”正可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于是“美术特长教育”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因此,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是紧密围绕高考的,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美术特长教育存在许多误区,现分析如下:

一、美术特长教育培养目标的误区

综观全国几所著名的美术特色学校。其美术特长教育的培养目标往往局限于为高等美术学院输送合格学生上(如杭州市第七中学),注重专业技能的继承和发展。立足于造型基础训练,忽视了学生真正的美术素质的培养,走入了技能教学的误区。对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影响较大的目的论有:国外夸美纽斯的“技法中心论”,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及艾斯纳的“科目中心论”。中国当代学者根据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也曾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如王大根先生在《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一书中提出超绘画性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将学校美术教育目的分为社会性和个体性两大类。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先生在《美术及其教育》中提出“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全面实现他所论及的情感、智力、技术和创造四种价值,并强调这种综合目的论的有机性和即时性特征,南京艺术学院顾平博士也提出了“果体结构目的论”。这些理论为我们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指明了方面。即要以实现人的终身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一方面为学生进入高校打基础,另一方面要适应其终身发展的要求,美术特长教育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待专家的研究论释。

二、学生及家长认识的误区

艺术高校扩招给许多有志的青年带来机遇,对促进美术事业的繁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艺术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般是普通本科线的60%左右,要比别的专业低100至200分。这些因素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把读大学的希望寄托在艺术高考上,据有关部门统计山东省有近十万名艺术考生,江苏省也有二万四千名美术考生。许多学生抱着“报考普通大学无望,只好学习美术,去考艺术院校”的想法纷纷涌入高中美术特长班学习,为自己寻找升入大学的机会。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许多没有美术天赋、文化成绩不佳的学生进入高中美术特长班后,感到学习非常吃力,由于对美术本来就没有什么兴趣,不可能有学习的主动性,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这些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虽然有人能侥幸考上高校,但大多是一些较差的学校,有的只能考个大专,有许多学生名落孙山,进入高校的那部分学生其今后的发展也较困难,而真正爱好美术的学生其求知欲,刻苦精神及志向抱负均非不爱好的学生所能比的。他们往往能主动去探究,其学习效率较高。那些考上名牌艺术院校及大学毕业后有所建树的学生大多是热衷于美术的爱好者。

三、专业课程设置的误区

课程设置涉及到办学的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目前许多美术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一切为高考服务,高考考什么内容,课程就安排什么内容,走入了课程设置的误区。如长沙第十八中学专业课程是这样设置的:高一第一学期总课时320节,其中素描256节,设计64节。第二学期总课时304节,素描128节,色彩112节,设计64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320节,素描144节,色彩96节,设计80节,第二学期总课时320节,素描160节,色彩80节,设计80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320节,素描128节,色彩112节,设计80节。第二学期总课时384节,素描色彩共256节,设计128节。而青岛第六中学围绕以“培养美术特长生应具备的对形象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情感为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掌握一定层次的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和表现技能,并达到高校入学和适应于终身发展的要求”这一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分为三部分①美术专业必须修课:包含素描、速写、色彩、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②美术专业选修课:以服装、工业、环境、装潢、电脑美术设计为选修内容。③美术课外活动及创作活动。这两所学校都没有把美术欣赏课列入其课程计划,而南京宁海中学在高一年级加入了“美术文化与作品欣赏”的内容,还穿插了室外写生,艺术实践活动。我们认为美术特长班的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要覆盖美术高考必备的基础课程,又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体现科学、合理、多而不杂、目的层次分明,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教学评价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对评价的消极影响认识不够,产生许多评价误区,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美术特长教育容易走入过分强调评价标准统一的误区,一切以美术院校高考评分标准为依据。中学任课教师不断教学生该如何适应不同院校的“画风”,熟悉其绘画“路子”,限制了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科学注重“求同”,艺术注重“求异”,“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另外,过分强调评价结果的量化,迷信数字,忽视了难以量化的诸如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艺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唯一。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评价的消极影响,高中美术特长教学主要目标是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直面高考,不可回避染上功利色彩,但我们应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既注重基础教学的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又关注基础教学向上街接,导向未来的发展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目前以考试要求作为惟一评价标准。师承喜好带来的门户之见,左右着教师的判断,使我们在面对个性纷呈的学生作品时,作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判断,产生误导。我们应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确立合理的评价标准。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我们应以“求同而存异”、“忘我而有生”为原则。“求同而存异”。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艺术的共性,又要遵循艺术自身规律,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忘我有生”要求评价客观公正,摒弃门户之见。以学生发展为本。另外我们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抑贬扬褒,要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五、特长教学走入“特点”教学的误区

笔者曾到南京宁海中学及苏州市第六中学及省外一些学校去参观学习,发现有些学校美术特长班的教学搞得轰轰烈烈,而同一所学校普通班美术教育则仍得不到重视,艺术楼盖得豪华、气派,而普通班学习美术的设施设备却得不到保证,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美术、音乐欣赏课必须提前结束,让路给其他学科复习用,学校舍得在特长教学上投入人力物力,而忽视普通班美术教学,使特长教学成为“特点”教学,这些学校在普及型美育上做得还是不够的,究其原因还是美术特长教育可以产生高考升学效应,可给学校带来其他学科比不上的经济效益,于是两种“本是同根”的美术教育却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而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在特色与普及教育方面作了“普特互动”的尝试,即普通班除开设国家规定的美术欣赏课外,可选修特长班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特长班学生可转入普通班学习,普通班学生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通过选修及兴趣小组活动,掌握一定基础后可转入特长班学习,学校尝试以特长班教育带动全校的美术教育。而不是搞纯粹的“艺术特长应试教育”。

美术特长教育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国各地的美术特色学校都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美术特长教育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美术特长教育,如何走出美术特长教学的误区,这需要专家及同行共同努力,不断研究和探讨。我们应发挥其在美育中的以点带面的作用,为开创新世纪的美术教育新局面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杨力《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回顾与21世纪的展望》《中国美术教育》第1期

5.吴应良《管理与研究并重、普及与提高结合》《中国美术教育》第6期

6.向祖德《关于学生艺术特长线的思考》《中国美术教育》20第3期

7.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年第3期

8.宁海中学课题组《高中美术班专业课及高中欣赏课教材编写与实践》成都三中课题组《艺术特色中学办学模式》

9.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课题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研究》

上一篇:景区门票调价若干思考下一篇:幼儿教师新学期展望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