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2024-05-08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精选5篇)

篇1: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2010—2011学年

——成功就是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2010—2011学年

——成功就是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2010—2011学年

——成功就是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2010—2011学年

——成功就是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篇2: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编写人:范代诚 审核人:高一政治组

编写时间:2012-04-20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能说出: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能把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会运用: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要坚持无神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法指导】

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往往影响民族团结。由于宗教具有消极作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知识链接】

2008年3月4日以来,在**集团极力策划煽动下西藏拉萨和甘肃甘南、四川阿坝等地发生的极少数不法分子严重打砸抢烧破坏事件,引起湖北宗教界爱国人士的极大愤慨。连日来,湖北宗教界爱国人士通过各种形式,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对不法分子进行打砸抢烧、祸藏乱教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学习过程】

[基础梳理](A级,请同学们浏览教材后从中找出相关知识点,并记住这部分内容)知识点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2)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实施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思想认识问题。在我国,公民无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是,谁也不能强加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方面,既,又。这是一项、的政策。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含义:。

(2)管理的目的是。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原因:是 的客观要求,也是 的要求。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 的。

(2)要求:(两个“要求”和两大“支持”)。

知识点二:弘扬科学精神

措施:1.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 ,形成 社会风尚。

3、作为中学生,要用 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成为。

[核心整合](BC级,请结合教材中相关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知识点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练一练:1.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A.宗教徒到学校给学生宣传有神论 B.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C.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D.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

①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 ②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及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③我国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不受外国势力的控制和利用

④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提醒:“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或自己家中进行的各种宗教活动。(中国的宗教要与政治、教育相分离)

3.贾庆林在会见《宗教事务条例》研讨班学员时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宗教工作开创新局面。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否矛盾?为什么?

(2)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情境探究:

材料一 上海姑娘金晶在巴黎火炬传递过程中遭遇“藏独”分子疯狂攻击,但她死死护住火炬,用脸上灿烂的笑容和残缺的身体捍卫了圣火的尊严。

材料二 巴黎市议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声称,这一决定是为了向一位“不懈提倡人民之间对话”的“和平斗士”表示敬意。此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法关系。

材料三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几十年的言行表明,他不是单纯的宗教人士,而是打着宗教幌子,长期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政治流亡者。**集团是“3·14”拉萨等地暴力犯罪事件的幕后组织者、策划者和煽动者。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宗教问题上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探究拓展: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有多种宗教并存。我们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同时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人说“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予以评析。

知识点二:弘扬科学精神

练一练: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帮助信教群众摆脱宗教的束缚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允许和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D.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当前,在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这是因为()①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②我国的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③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④科学精神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

A.宗教的消极作用消失 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国家提倡信仰宗教,不断扩大宗教影响

D.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思维辨析:既然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思维突破: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纪律的明确要求,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与宗教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不但自己不信仰宗教,而且有义务向群众宣传无神论。

【归纳小结】

请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用知识框架的方式表示出来:

【当堂检测】

1.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相适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②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要求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自己的阐释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一些地方出现得“僧尼”化缘、沿街占卜、借佛事活动敛财等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取缔了上述活动。国家这样做()

A.加强了无神论教育 B.限制了宗教活动

C.没有区分合法与非法宗教活动 D.是对非正常宗教活动的取缔 【学习反思】

2.预习中不明白的弄清楚了吗?课后还应进一步深化哪些知识?

寄语:往前走,决不能把命运的纤绳,拴在青春的幻想上。

1.下列行为,不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公民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原则 C.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或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D.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2.《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些算命摊为了招揽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①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公害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们中有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现

④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政治老师让有关同学谈谈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解。小东说:“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质上是国家鼓励公民信教。”小青说:“国家队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说明在我国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小婷说:“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会割裂与外国宗教界的联系。”小惠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是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这些同学的理解正确吗?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评价。这几位同学的理解均不正确。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要让宗教信仰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力,可以选择信教,也可以选择不信教。所以并不是鼓励公民信教。

(2)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不能理解为我国没有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强调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但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篇3: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13.9万处,宗教团体5 5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神职人员的宗教院校100余所。这一事实充分说明()A.国家保护、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动 B.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是相适应的

C.宗教团体可以有组织地到学校开展传教活动

D.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解析:D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并不支持,A项错误;B项“与制度相适应”错误;宗教团体不能到学校进行传教活动,C项错误。

2.几十年来,国家为了满足西藏信教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妥善保护文物古迹,不仅把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列入全国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拨出大量专款进行维修。自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国家累计为西藏文物维修的总投入已经达到了13亿元。这说明()①国家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②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国家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④国家积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D ②材料中未体现。③说法错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在我国的宗教中,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圆融和谐”;道教倡导“慈爱和亲”“齐同慈爱”;伊斯兰教倡导“两世吉庆”“维护公道”;基督教倡导“博爱宽恕”“众人和睦”等。积极挖掘宗教中这些古老而独特的理念,能够使()①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宗教徒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 ③我国宗教团体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 ④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相适应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B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挖掘宗教中的和谐理念,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②④可选;宗教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①错误;③夸大了挖掘宗教中的古老而独特的理念的作用,排除。故选B项。

4.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 1 策。这一规定的出台()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 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B 《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②说法不准确。材料未体现③。鼓励、规范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参与慈善活动,有利于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对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的尊重与保护,故①④符合题意。

5.十一世**说:“我从坐床起,就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现在,这种责任感更强了。”从**的谈话中可以看出()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解析: C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感更强”说明了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某班同学围绕“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互联网传播宗教极端思想音频视频的管控”等问题进行探究。下列最合适的探究主题是()A.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研究 B.信教群众放弃信仰宣传的研究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实践研究 D.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研究

解析:A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排除D项。B项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舍去。围绕探究主题可推出A项。C项与主题不符。

7.在西藏,随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和各族群众,到处悬挂着经幡,堆积着刻有经文的玛尼堆,信教群众几乎家家设有小经堂或佛龛。目前西藏的各类宗教活动场所有1 700多处,僧尼46 000多人。这说明()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支持和鼓励人们信教 ②西藏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③国家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的人权 ④政府应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B 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并不是说我国支持和鼓励人们信教,①错误。④不符合我国的宗教政策,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项。

8.2017年5月19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见亚洲宗教和平会议(简称“亚宗和”)负责人时说,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与世界性、区域性以及各国跨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交往,广泛凝聚宗教界的智慧与力量,共同维护和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说明我国()A.依法加强对各种宗教活动的管理 B.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鼓励公民信教 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D.重视发挥宗教界在促进和平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解析:D 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故排除A项。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公民信教,排除B项。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排除C项。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6月2日发表《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社会相适应,坚持走本土化道路;宗教间的共存共融,必须包容互鉴、和睦相处;实现宗教信仰自由,必须远离宗教战争与冲突。上述要求充分说明()①我国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②我国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宗教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必要的管理 ④我国推动宗教领域开展对外平等交流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B “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社会相适应”说明我国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②正确; “实现宗教信仰自由,必须远离宗教战争与冲突”说明宗教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必要的管理,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没有体现中外宗教交流问题,所以排除①④。故选B项。

10.《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6)》显示,我国90%的宗教场所建立了以民主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现代管理制度;30%以上的宗教所有教职人员在各级人大、政协等国家机构参政议政,以宗教人士的身份实践着公民的政治权利;60%的宗教场所负责人认为宗教政策松紧适度;40%以上的宗教场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这说明()①我国宗教已经基本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③我国宗教界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

④我国宗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宗教界人士实践着公民的政治权利,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说明我国宗教已基本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②不选;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这表明我国宗教界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宗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④不选。

11.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广大信教群众也是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要加强信教和不信教、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要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怎样理解“广大信教群众也是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2)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1)①在我国,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他们能够把爱宗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②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③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广大信教群众也是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

(2)①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篇4: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主题探究等活动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教学思路: 多媒体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然后安排课堂活动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最后小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

教具学具: 教案 教材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体验 交流 讨论 引导 拓宽延伸: 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计划。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

1.随着社会历史 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过去和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3.现代家庭的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4.现代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5.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6.以良好的心态面 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现代家庭面面观

探究一:教材P83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下面 的图示,说说现代家庭还有哪些特点。在空白框中列出你观察到的现象。答案提示:还有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善于自我设计,尊敬爱戴长辈,参与社区活动等特点。

探究二:教材P84探究与分享 结合以下场景,说一说,你经常使用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你更喜欢哪些方式?为什么? 答案提示:经常与家人沟通的方式有:打电话,写信,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一起看新闻,电视剧,等等。更喜欢通过手机与家人沟通,也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聊天,因为使用手机与家人沟通方便快捷;和家人在一起聊天,有助 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促进家庭和睦。知识模块二 和谐家庭我出力

探究三:教材P85探究与分享(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探究四:教材P86方法与 技能(1)设置模拟场景“家 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分小组进行表演。(2)对各小组表演情况作评析。(3)分享教材P86“我是小小‘黏合剂’”,制订出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或冲突时的一般策略。答案提示:结合具体情况,言之有理即可。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 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化的。过去的家庭一般为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现在一般为(A)A.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B.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 C.三世同堂和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和核心家庭 2.下列关于现代家庭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D)①交流方 式多样 ②成员关系平等 ③学习型家庭 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可以(D)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优点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家庭生活中,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应该(A)A.主动与父母有效沟通 B.尊重父母,绝对服从 C.坚持以自己的意见为准 D.回避问题,漠然置之

篇5: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本框学习,学生要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并且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要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三)学法指导

1.比较法。宗教与封建迷信以及邪教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可以从信仰、活动方式、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讨论法。宗教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宗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消除了其消极作用?这些问题是学习中容易模糊的问题,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来澄清。

二、知识点拨

(一)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首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护人们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人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两个方面。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属于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其次,宗教组织和教徒的活动,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不得干预政治、教育和司法活动。

3.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注意的四个问题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我国已不再具有消极作用。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它和科学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只要宗教存在,其本质就不会改变,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对宗教制度进行改革,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通过对教徒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利用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宗教的消极作用可以限制到最小程度。

(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首先,在我国由于宗教存在的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所以我们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其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把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基于这两点,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政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仍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3)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意味着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在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护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护人们不信教的自由。为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不正常的宗教活动,如在宗教活动的场所外传经布道,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仅不受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打击和取缔。

(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不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和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其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的管理,有利于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政府对宗教的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可以防止不依法规、不讲政策的行为发生,以便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这也有利于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例题: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就“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解析: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它既保障信教的自由,又保障不信教的自由,所以A是错误选项。B项和C项的错误在于对“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理解有误,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正确答案为D。

(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1.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联,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我国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政策符合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例题: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来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多教派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如索马里、卢旺达、利比里亚、苏丹、波黑、车臣、安哥拉、阿富汗、科索沃等因在这两个问题上处理得不好导致了社会的动荡甚至国家的分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这些国家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解析:回答此题需要理解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涉及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知识。

答案要点:(1)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2)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4)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出现“风景这边独好”大好局面的政治保证。

三、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藏自治区县乡换届选举中,选民的参选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在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80%;近二十年来,国家先后拨专款3亿元维修和保护寺庙,全区藏传佛教等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以上事实说明()

①西藏人民充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西藏自治区已实行全区范围内直接选举 ③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④西藏自治区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是因为()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②正常的宗教活动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③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06年4月,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举行。37个国家和地区的3 000名佛教高僧、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论坛。从这一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宗教交往是各国人民交往的途径之一 ③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可以和谐相处 ④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论或无神论的辩论 C.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参加宗教仪式 D.在所有场所宣传唯物论或唯心论 5.下列对宗教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其中道教影响最大 B.宗教在本质上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D.宗教其实就是封建迷信,对信教群众应进行无神论教育

6.据统计,我国现有上亿的信教群众,有30多万宗教教职人员,有3 000多个宗教团体,10多万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还有74所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这说明()

A.我国宗教已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B.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尊重和保护 C.我国支持和保护宗教活动 D.我国宗教的本质已发生了变化

7.某公民因笃信宗教,常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并因去公园、广场、学校等场所向群众宣传宗教教义而受到同事指责。这说明()

①在教堂以外的场所向群众宣传宗教教义是不对的 ②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同事指责是不对的 ③公民没有宣传有神论的自由 ④宗教无固定的活动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条款主要说明了()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正常宗教活动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C.国家工作人员无权干涉宗教活动

D.信仰宗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我国法律保护

9.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既是一项基本的宗教政策,也是一项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政策。因为在我国()

A.民族矛盾的根源在于宗教信仰不同 B.解决宗教信仰问题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D.宗教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10.近年来,从“大卫教”到“奥姆真理教”,从“恢复上帝十戒运动”到“法轮功”,邪教组织侵犯人类的罪行罄竹难书。面对这一社会毒瘤、国际公害,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熟视无睹、袖手旁观。这表明()

①邪教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②打击邪教是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具体表现 ③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对邪教组织进行打击 ④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不得人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的尊重。

对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多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四万多人。

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

请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内容,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四、能力拓展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宗教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根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较低。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在解放初约有八百多万人,现在约有一千多万人;天主教在解放初约有七十万人,现在约有三百万人„„在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还是全民信仰宗教,佛教和道教在汉族中现在还有一定的影响。

(1)针对我国信仰宗教人数多的情况,“我们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这是因为()

A.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是相适应的 B.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C.在我国,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没有完全消除,宗教将长期存在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宗教发展的现状,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相关信息

(一)关于宗教 1.宗教的产生、本质

第一,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宗教的产生有它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在自然界的压迫下,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这是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是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除了自然的压迫外,阶级压迫和剥削所造成的社会苦难,是宗教产生和存在的主要社会根源。

第二,宗教的本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2.当代世界的主要宗教

在当代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都是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产生的,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世界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3.我国的宗教概况

①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我国的五大宗教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道教外,都是由国外传入的世界性宗教。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 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佛教在中国已有近2 000年的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1 700余人,寺院3 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 600余座。

──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 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1 500余座,乾道、坤道2.5万余人。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所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 800万,现有清真寺3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人。

──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 000人,教堂、会所4 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1 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

在我国,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基本消失,宗教已不再是剥削阶级用来麻醉和控制人民的手段。

第二,我国宗教界摆脱了外国教会的控制,实现了自治、自养、自传,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宗教事业。各宗教组织都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第三,我国废除了宗教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绝大多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在《反社林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其麻醉人们精神的工具,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强调宗教和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是对立的,不能让宗教思想影响和侵蚀党的肌体,反对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认为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人的事情,解决宗教问题要服从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总任务,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要彻底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同时也提出了要向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

(二)宗教、迷信、邪教之间的区别

宗教(religion)和邪教(cult)在英文中是两个词,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贬义词。两者不同之处是:

第一,信仰不同。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宗教有一定的神学理论、经典和戒律,有其组织体系。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是神,在传统宗教中,神职人员只是按神的意志行事,但自己绝不能超越神成为崇拜对象。邪教的历史则都不长,并常以各种形态出现,它的思想构架比较原始和粗糙,又往往比较极端和激烈,邪教的教主往往自称上帝或其他神的“下凡肉身”,邪教崇拜的神即“教主”,对其信徒施加极强的精神和组织控制。

第二,活动方式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宗教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制度和祈祷形式,活动是公开的、开放的,教内教外人均可参加、了解。邪教则十分诡秘,内部组织严密,一个人一旦加入,就很难摆脱出来,即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第三,社会功能不同。宗教要信徒爱人,劝人行善,拥护政府,遵纪守法,在追求来世的同时强调现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无视法律,对抗政府,破坏社会秩序,对社会起危害作用。

由于邪教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所以一般来说,所有国家均对邪教采取警惕和防范态度,一旦邪教出现直接危害社会、违反法律、对抗国家权威的情况,即采取查禁等措施。当今不少国家都对邪教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美国各地警察局内部都设有一个专门监控邪教组织的部门,一旦发现他们有违法行为,就立即采取措施。在法国,人们对邪教很反感,对于如“太阳圣殿教”教徒集体自杀、有的邪教组织私藏武器等非法、残酷行为表示忧心忡忡,一些环保主义者及受害家属都明确表示应该将这些人绳之以法。在日本,奥姆真理教已是臭不可闻。日本政府一方面运用法律手段对该组织的有关人员进行审判,同时警方严密监视奥姆真理教的一举一动。在东京都居住区则不发居留证给任何与该教有关的人,还有一些地区的居民公寓自发组织了“奥姆对策委员会”,禁止邪教信徒入住,不给他们以任何生存空间。

我国政府对待宗教和邪教的态度是有明显区别的: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反对邪教并坚决取缔邪教组织。

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联系是:封建迷信与宗教信仰都是有神论,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不符合科学。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1.从概念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封建迷信活动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通过装神弄鬼,占卜算命等手段,愚弄群众,妖言惑众,骗钱害人的活动。

2.从组织状况看,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义和教规,有它的信仰和哲理,有正式的组织和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教义、教规和戒律,没有正式的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场所。

3.从活动方式看,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祈祷形式,有一定的节日、活动。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制度,其活动方式荒诞无稽,粗俗低级,甚至野蛮残忍。4.从活动目的看,宗教活动是为了宣传神的威力,使信仰者信仰神,按神的意志办事,教徒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行善积德和修身养性。封建迷信活动是迷信职业者骗钱谋财的一种手段。

5.从作用上看,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封建迷信活动,骗钱害人,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从国家政策上看,国家保护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对封建迷信活动,则坚决制止和取缔。

(三)**转世和金瓶掣签

**转世是藏传佛教寺院为解决其首领的继承而采取的一种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藏语叫“朱古”,本意为“化身”。**转世出自佛教灵魂不灭、生死轮回等观念。

1793年,清朝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颁发两个金瓶:一个用于**、**等藏区大**转世灵童的认定,置于拉萨大昭寺;一个用于蒙古各部大**转世灵童的认定,置于北京雍和宫。凡在理藩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童”的名字写于象牙签上,置于金瓶中,由理藩院尚书在雍和宫或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主持抽签掣定。

上一篇:工会捐款倡议书下一篇:股市对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