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2024-04-10

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共8篇)

篇1: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简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刘靖琳 201324071XXX

(13音乐学院音乐学2班)摘要: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行多年,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这项政策也造成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等消极影响。

关键词:积极、消极、自然增长率、生活水平、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独生子女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历史的创造者。人口问题不仅是家庭延续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0多年前,我国在正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审慎地把实行人口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步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有效控制两大奇迹。现在,40多年过去了,作为后人,我们今天来审视一下这项改变历史的基本国策到底有何深远影响!

正文

一、“计划生育”的积极影响

计划生育实行这么多年,其积极性影响不容置疑。

中国经过40多年努力,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13年12.08‰,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3‰下降到2013年的4.92‰。新世纪以来,妇女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已由1949年以前的2万/10万下降到1998年的203.4/10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建国初期的1500/10万和200‰分别下降到1998年的56.2/10万和33.1‰。目前预期寿命男性达到69.36岁,女性达到73.11岁。

实行计划生育为人民生活带来实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中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和50元,增加到2013年的26955元和8896元,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每人80元提高到2013年的9453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13年8249万。计划生育的实行还使中国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中国在40年间少生了4亿多人口,对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高、缓解人口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两个战略目标。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将近4年,为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计划生育”的消极影响

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的不良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再延长,老年人口的总数在不断增加。我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新增人口变少,我国老龄化进程提前。与发达国家同水平下的生育率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显然较为落后。而发达国家到了同水平生育率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财富,基本上可以维持了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因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更为棘手,我国养老社会保障的缺口也就更大。

2.男女比例失衡

早在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之初,政策制定者已经考虑到了该政策会带来的男女 比例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还主要是以男性为主,加之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以及养儿防老等观念的影响,在只能生一个的基础上,势必会导致人们选择性的生育男孩。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出生性别比为118.06,这意味着将来这批孩子到了婚期附近面临着每六个男性中将有一个男性不能结婚。

3.出现了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问题以及独生子女将来面临严重的养老负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独生子女现象在我国成为了主流。结论(结语)说到底,计划生育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给我们的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要看国家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电子文献——冯军军.题: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出版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出版年(2000年).

篇2: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09公管仇晶09010700

5一、中国人口真的很多吗?

中国人口真的很多吗?中国的城市人口真的容量超限了吗?环顾全球看看东京,看看纽约、伦敦和巴黎等,这些大城市哪个不是人口超级都市?香港12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700万人,1200平方千米也就相当于东部的一个小县城,而通常一个县城的人口不到100万;新加坡有半个香港那么大,人口三四百万,但是也没有人说新加坡和香港都应该大量削减人口,反而是人口每年都在增加。

即使很多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因为交通不变,而受到冷落。山村占据了多少地盘?大山在现代的社会还算是个障碍吗?我们现在不需要愚公,有的是搬山的工具。有路,有企业,就可以兴起城镇,有城镇就可以容纳人口。提起西藏就是青藏高原,就是高原反应,不适合人居住?真的是这样吗?有人去过察隅吗?有人去过林芝吗?有多少地方是适合人居住的人间仙境?只是我们的目光,过多的集中在大都市,忽视了山区,忽视了边疆。

边疆城市被我们忽略了,去看看伊犁地区,平坦的土地,宽大的伊犁河,难道这不具备一个大城市的条件吗?就因为是一个边疆城市,如果是东部沿海城市,这一地区得容纳多少人口?

二、中国面临最大的人口问题,不是多,而是少。

人口倍减太吓人。打个比方,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人的寿命在75,25岁生孩子。也就是说一个75岁的老人,儿子是50岁,孙子是25岁,曾孙是0岁。这就意味着,当一位曾孙出生,意味着得死掉4个家庭的8位老人。

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平衡,多了就会增加人口。而现在城市里基本上都一个孩子。

城乡生育政策的不同,影响城镇化率。城市里生一个孩子,农村里生两个孩子,如果没有农转非,那么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少。如果城市生两个孩子,农村生一个,即便没有农转非,那么城市化率提高也会很快。

当然国家实行这种政策,是考虑到农村的养老问题。假如,换个思路,把投入到城市里的养老资金,部分投放到农村里,农村的养老问题得以解决,那么谁在意男孩女孩,不在意男孩女孩,农村人为什么非要生第二胎?

而现在的情况是,农村出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都拥挤到了城市,而这些农村出来的青年又缺少城市居民的各种保障,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假如这部分人不是出生在农村,而是出生在城市,他们享受的保障就好的多。

这里就提到一个优胜劣汰的问题,就是有钱的有文化的,就多生几个;穷人就少生几个。不过过去有人提过这种观点,没有被社会认可,也没有被统治者采纳。更不会被人们理解,因为这样明显带着不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这种生育政策,造成了老年人口比例急速上升,从而加重了子女负担,社会负担。未来中国将投入更多的钱放在了养老问题上。过去由平均2个人养一位老人(一个家庭有4位子女,另外一个家庭也是4位子女,8个人养4位老人),后来是平均1个人养一位老人(一个家庭有2位子女,另外一个家庭也两位,4位养4个老人)现在成了两个人养四位老人(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政府负担那么重,有福利高的因素,也有老年人比重过高的因素。将来中国的负担之重,会超出想象。中国政府负担过重,就没有更多资金用于生产投资,没有投资,就不会增加就业,没有工作,就会有人饿肚子;有人饿肚子,就会有人起来闹事。这

是一种恶性循环。

三、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后果

1、使中国未富先老,并且导致大陆未来高度老龄化。现在大陆已经基本进入老年化国家行列,属于世界唯一一例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基本都进入老年化社会,他们是由于富裕,人们不愿意生育,因此步入老年化。而大陆是控制人口生育,也步入老年化社会。社会的老年化会使社会的劳动人数减少,因此年轻人需要交,较高的税负,这样才能养活广大的老年人口。因此经济发展会比较慢。年轻人需要照顾老年人,也需要照顾后代,负担较重,生活紧张而压抑,这样就影响了年轻人的幸福。因为年轻人生存负担太重,对老年人也会照顾不周,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老年化主要有二个缺点,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另一个是人们的生活幸福水平降低。

大陆的老年化问题,由于不同的人口政策,其实就是汉族的老年化问题,其它民族由于生育后代较多,是基本不存在老年化问题的。只有汉族人口一对夫妇平均生育不足二个,才有老年化问题。其它民族的未来的年轻人,由于汉族人的老年化问题,而导致这些年轻人的税负较重,这些年轻人会感觉到不满。因为这较重的负担是由于汉族人的老年化问题而导致的,当然会对汉族人不满。这可能会是民族之间矛盾的一个起源点。

2、人口萎缩的危害。

根据中国现在的生育状况,中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必然会出现严重的人口萎缩问题。人口萎缩对一个国家的潜力具有毁灭性打击,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多少,这个国家的相对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力量,就要减少多少。比如,美国人口如果从现在的3亿减少到一亿,美国力量也会跟着减少到一亿人口所对应的那个力量。既与日本的国力类似,因为.对于发达国家,其国家力量与人口成正比.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相对国力的减少。

3、造成男多女少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限制人们的生育数量,而不限制生育性别.再加上,可以鉴别肚里的胎儿的性别,因此人们为了既满足要儿子的愿望,也适应计划生育的对生育的限制.而有选择的流产。导致生育的男孩多,女孩少。这个现象导致的危害,只有在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并且危害的强度与这样的现象持续的时间,既积累的时间成正比。现在大陆大概只积累了十几年,并且危害还没有显露,因为时间不够,大概再有十年就可以显露出来,并且会逐年严重。从长远上看,会导致大量的光杆汉。会导致未来男青年找老婆困难,男青年之间择偶竞争激烈。导致青少年早恋,影响祖国的未来。导致男青年困惑与担忧增多,心理压力增大。极大的影响了男青年的幸福与发展。也极大的影响了未来人们的综合幸福水平.。

大量的光杆汉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人大概惟恐天下不乱,不需要负责任,当然责任心也较少,没有后顾之忧,一担走上邪路,就很难退出。那时也许人人要自危了。有人会不认同这种看法,因为过去也有很多光杆汉,也不见得光杆汉会多不负责任。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情况变了,过去人口主要在农村,人们以家族而聚集,光杆汉所接触的是自己的乡亲,且养老也需要靠他们。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光杆汉的行为。而未来,人们必然会居住在城市,光杆汉当然也会在城市,此时约束光杆汉的因素就没有了,面对的是陌生的人,面对着众多的犯罪机会,那有不胡来之道理。况且光杆汉们本来就对社会不满的。

因为大陆的人口政策针对的是汉族人,其实大陆的男多女少问题,是汉族的,男多女少问题。因此光杆汉也几乎全部是汉族人,这些汉族光杆汉在犯罪时,是不考虑对象是什么民族的,因此会有许多其它民族的人受到这些光杆汉的侵害。会在其它民族的人的心目中形成一种看法,汉族人好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也是未来其它民族对汉族人不满的一个源泉。

4、导致中国人口素质的下降。

人口素质的下降,主要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宣传,使那些有责任心的优秀汉族人,主动的减少生育,或尽量的不违背政策。因此这些为民族负责的人的后代在逐渐减少,事实上人

们的性格是会遗传的,既那些有责任心的人在减少。这一类人平均智商也比较高,智商也可以遗传,等效于汉族人的平均智商在下降。汉族人的平均智商在下降,这一点,也是不会立即显露出来,需要积蓄几十年,并且逐年严重。到现在为止,如果停止计划生育政策,汉族人的平均智商下降量,已经相当于300年的正常民族进化,所导致的民族素质提高量。换一种说法就是,计划生育到现在为止,已经使汉族进化倒退了300年。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趋利性,导致这些人,对工作对象具有选择性。那些真正需要控制生育的家庭,比如,有某些遗传疾病的,以及智力低下的家庭。由于这些家庭一般都相对比较贫穷,对于这些家庭,由于无利可图,比如,罚不到款。因此,这些计划生育工作者,对这些家庭工作很不积极。对这些家庭生育的控制效果几乎为零,这些家庭恰恰是各个地方生育最多家庭,这导致中国人口素质的下降也很大。

篇3:我国近期货币政策评述

2008年是特别的一年, 因为令人神往近百年的美国梦在这一年粉碎。华尔街昔日的明星银行家和投资人, 无奈的收拾好行李, 黯然落寞的离开。然而, 涟漪效应刚刚显现。欧洲, 英国在危机出现时, 果断的担当最后贷款人的义务, 向个亏损商业银行注资, 实行个别银行国有化, 极大的稳定的市场情绪。但是, 当危机的深度和广度愈演愈烈, 欧洲传统强国纷纷自顾不暇时, 英国也不能摆脱衰退魔咒。这标志着的, 全球经济在美国的强大的衰退趋势下, 开始了新一轮的衰退期。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 一个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繁荣, 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 (高涨) ;衰退, 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 (危机) ;萧条, 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复苏, 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毋庸置疑, 中国经济于去年第三季度已经出现拐点, 由繁荣转向萧条。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理论, 当经济出现衰退时, 国家应当充当看得见的手, 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降低准备金率, 降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增加货币供给。

二、在萧条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无法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 此间需要有一些中间环节来完成政策传导的任务。因此, 中央银行在其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 插进了两组金融变量, 一组叫做中间目标, 一组叫做操作目标。可以作为中间目标的金融指标主要有: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量。各国中央银行通常采用的操作目标主要有:短期利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等。

1.利率水平

中央银行自去年九月开始, 数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然而市场有部分力量认为, 我国利率水平还有下调的空间。针对有人说美国等一些国家目前实施“零利率政策”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为0至0.25%)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 就中国实际情况看, 中国目前利率水平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适当水平。他解释说, 一些人将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与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相比, 这其实是个误解,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其实是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好比我国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 而我国这一拆借利率大约在0.8%。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 而目前美国大型银行一年期定期存单 (CD) 客户零售利率水平在2.14%左右, 事实上是差不多的。

由于目前的经济的困境并非需求不足造成的, 所以较低的利率水平势必刺激经济, 增加投资和消费。2009年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 终止了08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势头, 增速较08年末提高了0.4个百分点。如果从投资的实际增速来看, 虽然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情况并未公布, 但是投资价格自08年四季度就开始明显回落 (08年1-3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增长10.3%, 1-4季度降至8.9%) , 今年1-2月份PPI等上游价格又再次大幅下降, 可以断定1-2月投资价格增速必然继续回落。因此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 今年1-2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的上升幅度应明显高于名义增速。 (数据来自金融界网站)

从居民消费方面看, 受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居民对未来预期支出将增加, 虽然银行利率一降再降, 但居民目前即期消费却难以大幅度增长。主要还是居民的心理预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对未来经济走向不安。

2.我国货币供给量效应分析

目前, 一般情况下各国均运用Ml和M2两种货币统计口径衡量经济的走势, 但不是直接使用绝对量 (即存量指标) , 而是使用若干以货币供应量为基础的相对指标。通常所使用的相对量指标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M1和M2的增长率

据央行数据统计, 2008年12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47.52万亿元, 同比增长17.82%, 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 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为16.62万亿元, 同比增长9.06%, 增幅比上年末低11.99个百分点, 比上月末高2.2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 (M0) 余额为3.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6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844亿元, 同比多投放541亿元。中国央行本月6日表示, 2009年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全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 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2009年中国央行工作会议于1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 要着力货币信贷的总量调控和政策引导,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就是要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 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 保持银行体系有比较充足的流动性, 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单位:%

第二类:货币的流动性指标。主要指标是M1/M2的比值。

M1增速-M2增速更能反映出经济的运行变化, 这一指标和股市一样都会对经济的变化提前做出反应:

(1) 在一般情况下, 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 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 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 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

(2) 如果M1增速大于M2, 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 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 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 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 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 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 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 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 经济运行回落。

(3) 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 都会先于经济做出反应。

本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1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增速为18.79%, 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增速为6.68%, 环比分别增加了0.97%和-2.38%, M1与M2绝对值之比创下了1997年来的新低, 而另一方面一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8.16万亿元, 同比增速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22.98%, 业内人士认为, 存款的猛增导致了M1、M2剪刀差的扩大。这一剪刀差也创下了历史记录。 (数据来自人民网)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衡量物价稳定与否, 从各国的情况看, 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一是GNP (国民生产总值) 平均指数, 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 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二是消费物价指数 (CPI) , 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 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三是批发物价指数, 它以批发交易为对象, 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

(数据来自人民网)

CPI究竟控制在多少算是物价稳定, 这个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也有人认为, 物价水平不增不减是不可能的, 只要我们能把物价的上涨幅度控制在1—2%就算稳定了;还有人认为, 物价每年上涨在3%左右就可以称之为物价稳定。现在, 我们关注的问题, 显然是CPI上涨较慢, 有通货紧缩的压力。显然, 就算一月, 有春节的强烈消费力量, 我国的消费还是没有明显提升。2009年3月10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6%。其中, 城市下降1.9%, 农村下降0.8%。与此同时,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同比下降4.5%。CPI、PPI呈现近年来罕见的双双告负。无疑, 我国已步入98年后的首个通货紧缩时期。

2.经济增长

2008年中国GDP为300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9.0%。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中国9%经济增长率在全球经济中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08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300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四季度增长6.8%, 增幅放缓。第四季度, GDP增速虽然急转直下, 但是, 12月份货币信贷、消费、投资、出口、工业生产等方面, 开始显露一些积极的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出现好势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在出口受挤压、消费难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 仍然要依靠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仍是重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长达20年来的高储蓄, 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利基础。中国经济2009年将呈现介于“V”与“U”型之间的调整, 出现“L”型的可能性不大。依靠较高的投资率, 中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重新回到平稳较快增长的通道, 成为率先走出经济下滑的国家。因为, 那些保证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上升通道的基本因素大都没有发生变化。鉴于我国的高储蓄率至今仍然存在并将延续, 以及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后期、城镇化正在加速进行, 可以合理地判断:今后5-10年, 我国经济仍然可望保持高增长的势头。2009年GDP有望增长8%-9%。

3.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国际

收支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初步估计, 2008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约440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0%, 增幅同比下降约27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11%降至10%左右。2008年全年外汇形势有较大起伏, 上半年, 外汇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 新增外汇储备2806亿美元。下半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影响, 外汇净流入放缓, 新增外汇储备1372亿美元, 约为上半年的一半。

——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 推行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 扶持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根据形势变化提高一般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 为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支持;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外资流入继续平稳增长,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 国际收支顺差由快速增长势头减弱;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修订并施行《外汇管理条例》, 加强贸易外汇资金流与货物流的真实性一致性核查, 加强直接投资外汇流动的监测管理, 实施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 进一步发挥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监管协调机制作用, 打击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

引用胡晓炼的话说, 2008年,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外汇管理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适时调整外汇管理的方向和重点, 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完善外汇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 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 做好风险防范的应急预案, 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四、综合评价

从目前状况分析, 我们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上, 多管齐下, 来刺激经济。今年的目标是全年GDP确保增长百分之八。去年我们的目标也是百分之八。但是, 大环境背景却完全相反, 从防止经济过热到防止经济紧缩。从目前的状况看, 经济处在紧缩的边缘, 积极的货币政策已经实施, 投资在政府“四万亿”计划和较低利率的刺激下, 出现较快增长。但消费水平依然低迷, 要显现明确的效果, 根据市场经济滞后性原理, 我们还需等待一段时间。主要是人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没有改变。这点从持续下降的CPI可以看出。不过, 近期的货币政策果断、目标明确、总量巨大, 显示了中央对宏观经济的决心。中国未来的前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汪小勤, 雷辉.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及相应政策.金融与经济, 2002, (10) .

篇4:我国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政策评述

近年来,在我国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日趋显著,成为多数服务业发展的主导方式。鉴于服务业集聚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就是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本文将就我国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政策作一评述,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所谓服务业集聚区,即服务业企业或相关机构聚集程度较高的特定地域经济空间,通常围绕某一类或某一群服务业主导产业,形成相关服务企业的集聚和功能配套。有些服务业集聚区兼具城市功能区的特征。服务业集聚的高级形态是服务业集群,系由相互联系的一群服务业企业或相关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并在分工协作基础上形成网络化、体系化的发展状态。许多服务业集群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是根植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一、国家层面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简况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涉及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指向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其水平、比重并优化其结构,但对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则鲜有涉及。尽管如此,部分相关政策文件仍在一定程度上潜含着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8号),提出鼓励中心城市“退二进三”,实际上蕴涵着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导向。

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系在国家层面较早开始关注服务业集聚发展。该《意见》将“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依托比较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形成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引导交通、信息、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辐射集聚效应较强的服务行业,依托城市群、中心城市,培育形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和区域服务业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提出,“中心城市要逐步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这与引导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也有一定关系。

但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16号)中有关“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要“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集聚”,并围绕培育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等重点方面进行试点。2012年由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国家层面再次明确提出了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方向,将“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作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目标内容;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依托产业园区、城市功能区和特色区域,建设一批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该规划还在多处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要求。按照该规划精神,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应该是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专项服务业、地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或政策文件,虽然未明确提出引导和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但类似政策意图已日趋清晰。如《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要求“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并将物流园区工程作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的九大重点工程。《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要求“支持特色商业适度集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进一步提出了建设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向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汇集。2009、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文,批准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要求示范城市人民政府“加强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营造环境,增强聚集效应”。

在国务院相关部委层面,几年来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在高新技术服务业方面,从2001年开始原国家计委和原信息产业部就授牌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推进高技术服务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0〕1093号)将促进产业集聚作为做大做强高技术服务业的三大任务之一。2007年,由商务部发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沿海地区和内陆重点城市建成10家左右示范性服务外包基地。有关部门还把物流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带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动漫产业示范基地等,作为引导相关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明确了政策支持的方向。2011年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还提出,“以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引导一批山岳、湖泊、滨海、温泉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聚集区的开发和建设”。2012年由科技部发布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将“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形成特色服务产业聚集区”,并从关键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

与此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进重点区域服务业先行先试和集聚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政策机遇。相关支持措施主要指向对重点区域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财税、金融支持,鼓励开展金融、财税政策和改革的先行先试;完善智力支持,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并强化用地保障,支持重点区域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地方层面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和行动简况

2004年,上海市率先引入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并开展了其认定管理,提出了《关于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工作设想》。江苏省最早借鉴上海经验开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及认定管理工作。此后,服务业集聚发展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国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印发了关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服务业集聚发展和集聚区建设。北京、内蒙古、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四川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还提出培育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专业性服务业集聚区。如北京市提出了“建成能够吸引国际要素、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服务功能区和专业服务集聚区”的目标,要求“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集聚区。引导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服务业集群发展;加快金融后台服务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公共物流区建设;全面提高研发、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专业园区的发展水平;积极主动承接研发流程、业务流程服务外包业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示范区;规划建设好集成文艺演出、艺术创作、旅游休闲等功能的旅游文化集聚区。”

与此同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启动了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工作,并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的管理。2005年,在梳理全市43个服务业集聚区项目的基础上,上海市首批启动了9个全新打造的新建项目和3个拓展提升功能的既有项目。2007年,上海市又确定了第二批8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2012年,《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一五”认定的20个集聚区的基础上,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05年,《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提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方向是“依托‘四沿产业布局,形成生产服务业发展集聚带;依托城市、重点开发区、主要交通枢纽,形成与生产生活配套的服务业集聚区”。2007年,《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苏发改服务发〔2007〕52号)明确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形态、原则、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发展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产品交易市场等6种形态,并挂牌成立了江苏省第一批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08年,为促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优做强,《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苏发改服务发〔2008〕280号)明确提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条件、申请程序和管理办法。2010年,《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10〕117号)进一步提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考评奖励政策,以及对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兴服务业态的支持政策。2012年,为更好地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暂行办法》(苏发改服务发〔2012〕160号)提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考核范围、基本原则、考核方法、考核程序、考核奖惩等。同年10月,为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发展、努力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苏发改服务发〔2012〕1557号)提出,“推动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到2015年,全省重点培育形成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此外,山东、湖北、四川、广东、安徽、浙江、辽宁等省份也相继开展了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的认定管理工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要求,“制定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对有集聚化趋势的服务业企业集中区进行认定,滚动建设3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省级层面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此外,北京市开展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工作。河北省实行了对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的认定管理,首批认定交通枢纽型聚集区、产业基地型聚集区和商贸集散型聚集区共16个。多数省(市、自治区)还把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如天津市专门出台了《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2008—2020)》,提出在“两核两轴两带”总体结构下,重点建设中心城区CBD、滨海新区CBD、文化商贸城、中新生态城、航运城、智慧城、科学城、商贸城、航空城、会展城等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浙江省杭州市提出“为了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就需要在服务业发展上相应地实施‘集聚区优先战略”,为此也制定了《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

地方层面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行动,还表现在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如上海市成立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办公室,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推进协调机构,同时发挥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联席会议的作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由省发改委负责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的规划指导、认定管理和评价考核等工作,市县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推进集聚区或示范区建设和发展。辽宁省由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认定和考核。湖北省由省发改委和省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的评定和考评。天津市由市人民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管领导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中小企业局牵头组织、中心城区各区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

三、当前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政策内容

当前,就总体而言,除有关部委结合自身工作出台的支持专项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外,国家层面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仍较为少见。但在地方政府层面支持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已经较为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动态考核和统计制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提出加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的动态考核,有的还要求对服务业集聚区实行滚动管理和奖励—警告机制,建立集聚区进入和退出机制。上海、江苏、浙江提出建立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集聚区或示范区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形势研判。

二是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的财税支持。具体包括:

第一,通过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国债专项资金和各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等,加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财政投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广西、辽宁、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提出,国家和本省(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发展。山西省甚至要求“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作为环保专项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用于支持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企业和园区内服务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在政策措施上,浙江省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给予了具体支持,对认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通过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给予一次性补助;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内的项目,优先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对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内鼓励发展的服务业企业,报经地税部门批准,1—3年内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优惠等。

第二,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如山东、安徽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认定的服务业集聚区享受工业园区的水电气等价格政策和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浙江、江西两省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内鼓励发展的服务业企业,酌情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提出“金融机构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内企业开展股权、收费权、专利权质押和无形资产等抵质押贷款,财政部门可给予适当风险补偿”。《关于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皖发改贸服〔2010〕617号)提出“鼓励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集聚区基础设施。充分运用财税等政策杠杆,鼓励和支持创投基金投资建设集聚区。支持金融机构针对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企业发展提供适应的金融服务”。

第三,统筹利用各类财政扶持资金,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的公共平台建设。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内蒙古、吉林、安徽、山东、湖北等省提出,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此外,《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吉政发〔2008〕28号)提出“省财政科技基础平台建设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给予适当支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提出“对发展初期的公共服务平台,园区承办单位应适当减免其租金费用”。

三是优先保障服务业集聚区及其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西、海南等省、市明确提出,优先保障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创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98号)提出“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统筹安排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用地空间;对确有用地困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如符合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政策且与当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可办理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修改手续”。

四是加强服务业集聚区的人才支撑。上海、江苏、浙江、内蒙明确提出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人才支撑,如优先落实服务业各类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教育)工程,鼓励服务业集聚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教联合、校企联合。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在集聚区建立人才工作服务站,鼓励集聚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强化紧缺人才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浙政发〔2011〕33号)还提出,“允许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经当地政府批准自建公租房性质的公寓,用于解决引进专业人才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员工住房问题”。

篇5: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结合下文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回答文后问题。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政策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基本国策。而如何结合国情制定适宜的生育政策,无疑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1.新中国早期的生育政策

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总和生育率为6.14。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余人。

1956年9月15—1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

1957年7月,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新人口论》,强调为了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我国六十年代的生育政策

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定的政策。

1968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12月11—27日,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晚”是指男25周岁以后、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是指生育问隔为三年以上;“少”是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3.我国八十年代以及后的生育政策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了争取在20世纪末把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中央号召所有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务院关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并积极负责、耐心细致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的同时,还适当强调晚婚晚育。

1982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指出计划生育工作要继续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具体要求是:国家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群众,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但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对于少数民族,也要提倡计划生育,但可适当放宽要求。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和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将实行计划生育列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1984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指出,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到20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要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政策,主要是:(1)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2)坚决制止大口子,即严禁生育超计划的二胎和多胎;(3)严禁徇私舞弊,对在生育问题上搞不正之风的干部要坚决予以处分;(4)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问题要规定适当的政策。可以考虑,人口在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胎,个别的可以生育三胎,不准生四胎。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有关的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争取今后十年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15‰以内,目标,完成这个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目标,对于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要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现行政策,依法实行计划生育。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继续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争取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该法规定了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八大权利:(1)依法生育的权利;(2)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权利;(3)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权利;(4)获得避孕节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5)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的权利;(6)获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奖励、优待、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7)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其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害的权利;(8)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

2004年,国家人口计生委与财政部联合制定《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试行)》。该制度是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进行直接奖励扶助的一项政策。其目的是通过国家政策性奖励扶助,帮助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的老年夫妻缓解生活和养老方面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2006年12月17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决定》同时还提出了要在2020年将中国人口总量(不含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5亿左右的中期目标。目前,这一政策正在执行中。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有关内容编写。)

问题:

1.从政策调整的角度审视,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体现了哪些特点? 2.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科学性或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本案例中透漏出这样的信息:我国生育政策变迁至今,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社会效应,试结合这些负面社会效应,说明我国生育政策今后可能的调整方向并简要说明原因。

篇6: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一)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改革30多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价值取向趋势上,主要体现了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最高价值取向。把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家基本国策的强制性特征。30年间,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发展从工作思路、内容、方法等都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从工作思 路的变化看,经过了以国家利益为主,到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有机结合,再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几个阶段的变化。从工作的内容的变化看,经历了从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到稳定低生育水平,再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三个阶段的变化。从工作方法的变化看,从主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社会制约抓计划生育的阶段,到是主要依靠地方法规、行政手段和利益导向机制去抓计划生育工作,再到全面进入了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的变化。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的生育革命虽然由政府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推进,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仍是这场革命的深层动因。特别是1992年以来的生育率下降更是体现了生育革命的本质。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价值取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我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生育率转变的人口增长轨迹证明,人口问题关乎到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说是最大的发展问题,涉及个人和家庭福利,关系到社会稳定、公平正义和国家安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人口再生产,使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可以说,解决人口问题,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解决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种人口问题相互交织,盘根错节的形式决定了中国面对的是世界最复杂的人口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式,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正是我国在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取向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有把经济本身作为价值取向的倾向。这给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中国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影响包括,一方面,价值取向由传统的比较一致性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当占主导性的价值取向消失后,价值分化会导致那些曾经占过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同当今的经济价值取向之间产生冲突和一致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重视的问题是,无论价值上是冲突还是一致,都需要回到行为上来判断,由于中国人在评价自己和他人时具有价值评价标准上的两重性特征,进而导致中国人在价值冲突时仍然可能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性倾向和价值一致时表现出行动上的不一致倾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我国建设和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现时我国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应急政策。不可置疑,这种应急政策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对稳定世界人口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也体现了我国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价值取向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一致性。

(三)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对低生育率下降负面后果的中肯评价和政策规避,以致于地方上出现了一种“生育率越低越好”的价值取向。倡导以更替水平生育率为价值取向的“适度生育战略”。也有学者认为,“最多三五年应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笔者认为,在明确持续的低生育率下降合理边界和适度空间,应在确立“适度生育”政策底线的基础上,应该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逐步实现现时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趋同性和渐进性,必须消除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二元性,才能进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人口政策的认同感。

应在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中,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把工作重心放在统筹解决国家发展安全的人口复杂问题上,放在人口发展和事业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重点考虑人口发展调控和计划生育政策制定,提出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快建设人口发展适度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编制人口发展规划时,必须将发展过程中的人均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人口和经济发展评 价体系。

篇7:评述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国家风险部 黄志刚

一、政策出台背景

美国本轮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次贷危机及随后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对其经济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次贷危机的涉及面广、原因复杂、作用机制特殊、持续时间长、产生的影响较大,具体总结如下:

(一)银行业巨亏。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银行业总共出现了10407亿美元亏损,而其中美国银行业亏损就有5826亿美元,占比为56%;在10家全球最高亏损额的银行中,有6家为美国银行;入围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152家美资银行在2008年的税前亏损总额达910.78亿美元。

(二)股市暴跌。美国三大股指在2007年3季度见顶,其中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最高达到14000点左右。此后在危机逐渐显现的情况下,市场开始逆转直下,三大指数开始步入漫漫熊途,一路绵绵下跌,至2009年4月,道琼斯工业指数最低跌到7000点以下,被腰斩有余。而其中处于漩涡中心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公司股价在2008年7月时,仅仅短短一周时间内即被“腰斩”。

(三)金融机构剧烈动荡。2007年4月2日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4月2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新世纪金融公司股票实行摘牌处理;2008年3月14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同年9月7日,“两房”被美国政府直接接管;9月14日,美国 银行44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公司宣布破产预示着美国金融危机全面走向深化。而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美国先后有17家中型以上的地方银行倒闭。

(四)国内信贷大幅度收缩。美国国内信贷月度同比增长率从2007年10月的10.75%开始发生转折,一路逐月下滑,至2009年2月到达谷底的-4.92%。事实上,自从危机显现以来,银行已经收紧所有类型消费贷款限制,并大大降低放贷意愿;约75%的银行收紧优质抵押贷款标准;约85%的银行收紧非传统住宅抵押贷款标准,且少数提供次级抵押贷款的银行收紧信贷标准;约30%的国内银行报告优质住宅抵押贷款需求下降,略高于前一次报告。普遍的去杠杆化行为出现无序化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国内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下降。

(五)失业率上升、物价下行、经济滑入衰退。美国2007年10月总失业人口为677万,失业率为4.5%,自此以后开始一路走高,至2009年6月总失业人口超过1520万,失业率达到9.7%;美国国内物价的转折发生在2008年8月以后,CPI从当月的5.4%开始发生断崖式的逆转后,一路逐月下行,2009年6月CPI为近20多年来最低的-1.4%,美国经济的衰退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了。

图1 美国的失业率和物价情况

(%)1210864201987年1月1989年1月1991年1月1993年1月1995年1月1997年1月1999年1月2001年1月2003年1月2005年1月2007年1月-2CPI2009年1月

数据来源:ECOWIN 统计样本期间为:1987年1月到2009年6月

二、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的应对措施 从次贷危机爆发至今,美国政府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定金融经济环境的政策措施,列举如下:

(一)下调利率。2007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四年来首度下调基金利率50个基点至4.75%,且幅度之大超出各方预期。此后联邦基金利率一路下行,到2008年11月后就一直稳定在0-0.25%之间,利率已经降无可降,操作的空间因而越来越小。

(二)直接减税。2008年初,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第一个以减税为核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总额1680亿美元。一是减免个人所得税约1200亿美元。对年收入在7.5万美元以下个人的应税收入的前6000美元和年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下夫妻的应税收入的前12000美元的税率降为0;有孩子的家庭,可额外获得每个孩子300美元的退税;依靠社保生活的老年人和退伍军人也可获得相应退税。二是对企业提供约500亿美元的税收刺激措施。联邦政府通过一个暂时的税率调整,使美国购买机器设备、软件和有形资产时可节省50%的投资。

(三)救助“问题”金融机构。这主要是通过资产收购、贷款担保和直接注资的方式完成的。2008年3月14日,美联储决定紧急救助贝尔斯登,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并以2.4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后者的收购;7月13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提高“两房”信用额度,并承诺必要情况下购入两公司股份,7月26日 美国参议院批准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两房”股票,9月7日 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发生;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以帮助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摆脱倒闭厄运;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而截止2008年12月19日,美联储总共向42家国内银行注资,总规模为3150亿美元。

(四)收购“有毒”资产。2008年10月1日,参议院通过了总额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措施,其中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规模为7000亿美元,10月首批启动3500亿美元,除用于收购银行不良资产之外,还用于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担保和短期贷款等方面。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备宣布,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的同时,进一步购入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和1000亿美元“两房”债券。

(五)新经济刺激方案。2009年2月,奥巴马正式签署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包括:为个人和企业减税、卫生保健和替代能源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为各州和地方提供财政支援。其中,5000亿美元用于政府公共支出,其余2870亿美元用于减税。

三、美国抵抗危机政策的效果评述

(一)从利率调控到“数量宽松”的转变。

自从格林斯潘时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调控方面,历来遵循自由市场主义的理念,主要依赖于价格手段,即依靠市场利率的起落跌宕,来完成对国内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但是因为考虑到本次危机的严重性和特殊性,这次美国央行一改以往相机抉择、灵活调度利率的传统做法,旗帜鲜明地打起了货币数量调控的大旗,他们通过购买问题资产和向金融机构 ①

① 其实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自2008年11月以后已经基本接近于0,美联储也几乎没有利率操作的空间了。直接注资的方式,向严重失血的国内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由于这一措施直接对准的是危机恐慌情绪下市场去杠杆化行为的无序化现象,这种数量宽松型的货币政策路径,对于挽救濒临崩溃的市场信心,阶段性地取得了积极成效,银行信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商业票据发行市场的颓势也得到基本控制。从表1可以看到,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基础货币巨量投放的情形下,增长态势仍然基本保持平稳,而M1的增长幅度则显著扭转。而危机以后断崖式急剧下滑的信贷增幅,在2009年3月见底以后也开始企稳回升。

同时也应该看到,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这一系列措施,仅仅只能达到减轻危机冲击破坏程度的目的,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危机进程。市场自身的修复矫正,无疑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从实体经济的层面来看,一直到2009年6月,美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形势,仍然无法让人乐观(见图1)。

表1 美国各个层次货币供应月度同比增长率

时间2008年1月2008年2月2008年3月2008年4月2008年5月2008年6月2008年7月2008年8月2008年9月2008年10月2008年11月2008年12月2009年1月2009年2月2009年3月2009年4月2009年5月2009年6月M00.86%1.16%1.18%0.71%1.13%1.75%2.47%2.68%2.70%4.50%5.59%7.50%9.92%11.23%11.80%12.56%12.09%11.55%M10.32%0.99%1.19%0.34%0.05%1.97%2.91%1.38%5.74%6.95%10.77%16.42%14.35%12.86%13.03%15.10%15.34%18.37%M25.77%6.82%7.30%6.66%6.63%6.28%6.43%5.48%6.16%7.54%7.82%9.43%10.11%9.30%9.14%8.40%8.94%8.84%基础货币0.21%0.55%1.98%1.22%0.73%3.79%2.55%3.51%31.76%56.52%82.39%106.71%100.89%96.43%110.64%110.18%117.14%96.52%M1-M0-0.24%0.82%1.20%-0.04%-1.07%2.20%3.37%0.00%9.05%9.60%16.39%25.72%18.98%14.62%14.30%17.73%18.81%25.59%M2-M17.09%8.20%8.76%8.16%8.20%7.30%7.25%6.43%6.26%7.68%7.15%7.83%9.15%8.52%8.28%6.92%7.52%6.72%数据来源:路透数据库

注:M0相关数据为计算所得,M0=Currency-vault cash.(二)用以改善民生福利为着眼点的减税政策来对抗衰退,值得借鉴。

美国政府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通过退税、减税与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助推企业发展,提升国民消费能力,企业发展就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国民消费能力提升则能有效刺激内需,国家经济也就能随之得到康复与重振。美国有关方案紧紧抓住促进企业发展与国民消费能力提升这一稻草,作为该国经济走出衰退的根本举措是十分明智的。

但是同时还应注意到,美国财政赤字至2009年6月已经达到了创记录的8000亿美元,按照目前赤字的增长速度,美国的债务经济具有多大的可持续性,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三)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如何退出?

扩大货币供应量是容易的,美联储所能做的就是印刷美元去购买资产,而收缩货币却要复杂得多,因为美联储没有办法对其印刷和支出多少美元进行有效的限制。为了收缩基础货币供应量,美联储要出售其资产并回收流通中的美元。美联储能够收缩货币供应的额度受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市值的限制。由于美联储在试图恢复金融部门的健康的过程中买入了有毒证券,现在坐拥数十亿美元的未实现损益。这些未实现损益意味着美联储几乎没有多大余地可以使货币供应量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另外,一旦未来美国宏观环境和信贷市场信心逐渐恢复,货币流通速度回到正常水平,则巨量的基础货币意味着将会有非常严峻的通胀隐患。美联储前期大量吸入的问题资产在后期如何有序吐纳,这对于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艺术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篇8: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现状评述

当前, “浮沉”天气和“雾霾”天气现象愈演愈烈, 影响范围由北方逐渐向南方多个城市蔓延, 这严重危害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成果, 但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问题 (形势) 依然不容乐观。“浮沉”天气只是冰山一角, 其它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也在恶化, 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生态问题令人堪忧。因此, 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联动机制,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何桂梅等 (2011) 、丘君等 (2008) 和李文华等 (2007) 研究指出, 生态补偿作为国内迅速发展的热点领域, 是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

2 生态补偿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的内涵

介于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 国内外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 按照大多数学者的观点, 已有的研究结论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观点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环境科学大辞典》将其定义为生物体和生态系统面临外界干扰时, 所展现出的抵抗外界干扰、提高自身状态以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 或者是已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还原能力;亦或是自然环境对生态系统的补偿等, 或自然环境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的缓冲作用。

第二类观点基于社会经济视角。生态补偿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手段。毛显强等 (2002) 认为, 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收费, 提高其行为成本, 以减少该行为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 达到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收费的实质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陈兆开 (2009) 也认为生态补偿就是环境资源受益者, 给予受到负外部性影响的主体一定补偿, 以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王兴杰等 (2010) 将生态补偿看成是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 认为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调节相关方利益关系, 使保护生态系统服务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 以可持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综合起来, 可以认为生态补偿包括自然环境对生态系统的补偿 (缓冲) 和对相关行为的收费 (奖励) 两部分。虽然部分地区的生态补偿实践已取得了喜人成果, 但我国整体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仍不容小觑。

2.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 A (个人或组织) 在对B (个人或组织) 提供某项服务或劳动时, 伴随这一过程, 也对其他人产生了影响 (受损或受益) , 并且还不能对受影响的第三方进行补偿 (受损者) 或取得支付 (受益者) , 按第三方受到的影响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环境和资源利益相关者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容易出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应归咎于外部性。而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 庇古和科斯两位学者分别主张诉诸于政府和市场手段。

2.2.2 产权理论。

生态环境和部分资源大都属于公共产品, 伴随着环境利用和资源开采, 不可避免会出现“搭便车”现象, 甚至引发“公地的悲剧”, 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分析原因, 应归咎于环境资源权划分和界定不清晰。而产权理论可以解决该问题, 并有以下观点:通过产权界定可以明确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权界限, 促进产权人经济效益的提高, 减少“搭便车”和“公地的悲剧”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生态环境问题。

2.2.3 和谐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中都提及了“和谐发展”, 该理念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协调好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属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探寻当代人以及不同代际人之间的补偿方式和途径, 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要实现后者的和谐仍需取决于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归根结底要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综上可知, 保护环境是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前提。

3 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

3.1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 生态补偿研究对象可归为4大类, 即生态要素补偿研究, 主要包括森林和矿产资源;区域生态补偿研究, 集中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功能区补偿研究, 分为水源涵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此外, 较早时期的排污收费制度和传统的环境价值研究严格意义不属于生态补偿研究, 但确是早期生态补偿研究的雏形。归纳起来看, 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补偿原则、利益相关者 (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 、补偿标准、补偿形式和资金筹措等。上述研究以文献梳理法为主, 实证分析法为辅。研究思路一般是首先界定生态补偿的概念, 然后在概念框架内展开相关分析, 有学者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 丰富了国内的生态补偿研究。国内学者对具体生态补偿实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与探讨, 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为我国改进相关补偿制度提供了借鉴思考。如高新才 (2011) 分析了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和实践, 阐述了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最后从法制保障、资金管理和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意见。刘通 (2007) 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利益补偿政策法规进行了归纳总结, 分析了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 指出了补偿范围和标准、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欠缺, 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郑海霞 (2010) 指出,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流域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 有利于协调水资源利用和减少用水冲突, 提出了在建立全国层次补偿框架的基础上实施分层补偿等一系列建议。

3.2 对当前生态补偿政策的评述

我国已经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有: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 (20世纪80年代初) ,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20世纪90年代末) , 公益林补偿金政策、占用耕地和开发矿产资源的补偿政策、生态扶贫和移民政策、自然保护区及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等 (21世纪) 。现行的生态补偿政策在保护和恢复生态, 协调地方经济发展, 建立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 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3.2.1 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研究滞后。

第一, 缺少专门的生态补偿政策。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大多为区域性政策, 多是从当地 (区) 的生态环境出发, 针对某一种或几种生态要素设计的政策, 导致生态补偿的总体目的难以实现。第二, 生态补偿政策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一些补偿政策大多是以项目、工程或计划等形式组织实施的, 存在着确定的影响期限。第三, 生态补偿政策带有明显的部门色彩。在实际工作中, 相关职能部门仅从本部门的生态保护责任出发进行政策设计, 忽视了总体利益。

3.2.2 生态补偿机制亟待改进。

第一, 补偿标准偏低, 且计算方式尚未统一。生态补偿服务的理论价值是补偿标准确定的基础, 但理论价值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较差, 更不能用于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 因而不能形成全国统一标准。第二, 补偿资金利用效率低。地方政府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 能够真正用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仅是一小部分, 相当一部分都被当地政府用作了其他开支。第三, 缺乏完整的补偿原则。现行的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眼前和局部矛盾, 如跨区占用和交易等, 但都没有涉及到如何实现自然资源与人造资本的最优配置和代际公平等内容。

3.2.3 生态补偿开展的保障措施不完善。

第一, 生态补偿的立法和制度缺位。目前中国在专门的生态补偿法规和立法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如在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补偿机制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指导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直接影响了生态补偿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 资金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更多的是通过政府的干涉, 并未形成自发的环境权交易市场,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融资机制。

4 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展望

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梳理文献不难发现, 有关生态补偿的概念、补偿标准、利益相关方的界定和资金管理等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对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定量评价研究也较缺乏, 此外, 对于符合我国国情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上述内容也是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的发展方向, 现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第一, 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强化。学术界对于生态补偿的概念仍没有达成一致, 采用的测量指标各有所异, 生态补偿的支付标准多种多样, 未形成统一的支付标准, 仍需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完善。

第二, 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当前生态补偿重点不突出;利益相关者认定标准模棱两可;有关生态补偿市场融资的配套服务欠缺;资金用途缺乏必要的监督。这些问题作为深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要创新领域, 可以通过大量分析来补充完善。

第三, 关于生态补偿微观视角的定量分析尚需进一步加强。目前, 相关文献主要基于宏观视角来进行研究, 定量分析生态补偿的文献极少。随着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 从不同角度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或许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例如,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利用现行的计量软件, 对具体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成效进行测评, 并探析影响政策和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这也是生态补偿定量分析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步骤。

第四, 关于生态补偿的本土化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研究是从国外开始的, 而生态环境问题却在中国愈演愈烈, 因而基于中国特殊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有待于学界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再加上不同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迥异性, 要充分发挥生态补偿的作用, 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而分类补偿政策也是我国未来生态补偿本土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摘要:近年来, 为遏制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进一步恶化, 政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鉴于此, 首先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探讨了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接着对当前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上一篇:生物专业教学下一篇:高中升学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