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政务服务工作

2024-04-19

建设局政务服务工作(通用6篇)

篇1:建设局政务服务工作

规划建设局政务服务工作自查总结

按照市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做好xx年年政务服务工作目标任务

总结的函》(泸政中心函14号)要求,现将我局xx年xx政务服务工作自查

总结

如下:

一、强化认识,服务窗口的组织

领导

进一步加强

我局历来十分重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的建设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市政府和各级

领导

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我局已把此项工作作为特别重要的工作来抓,明确了单位主要领导为政务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定了分管领导。为了切实抓好政务服务工作,下半年,我局专门组织局系统负责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到德阳、绵阳实地考察,学习借鉴经验。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专门成立了行政审批科(在局办公室挂牌子)和具体管理人员。局系统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关于进一步做好选派干部到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通知》精神,选派了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3名

公务员

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

二、认真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做到了应进必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局再次对应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及分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平均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压缩了60%以上,所有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办理。现进驻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包括部分便民事项合计共36项(以泸规建123号为准,原进驻29项中风景区选址已被取消、廉租房备案未进入中心),受理信息已全部录入电脑,并通过我局内外网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三、加强规范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

为了建立健全各项政务服务规章制度,我局根据政务中心进一步规范窗口工作的要求,制定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职责》等相应的管理规定,建立了局机关与窗口的对口负责制,由局办公室负责,加强与中心及窗口的工作沟通和联系,保证了信息畅通。对窗口人员严格实行市行政服务中心和规建局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对纳入政务服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了办事指南,实行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

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投诉渠道“七公开”。

四、抓好办公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实现了网上并联审批

根据政务服务中心对规建局窗口办公设备的要求,我局对窗口的办公设备进行了更新,购置了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根据省政务中心要求,安装了网上并联办公的相关软硬件设施设备,实现了行政审批通用软件中心规建局窗口与各二级局业务科室的联网运行,并开始逐步由传统报送件转型为网上受理、审批,严格按照

“公平、公开、阳光政务”的要求,努力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优化行政服务工作。最近,为了建设并联式审批和绿色通道,我局专门派出人员学习有关并联审批有关操作程序和技术,确定受理并联式审批工作人员,参加了市里组织的相关培训工作。

篇2:建设局政务服务工作

打造便民高效政务中心

——小议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规范运行

2013年中青班学员:夏江波

党的十七大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目前,我县政务服务中心(简称政务中心)自2012年8月搬迁至行政中心以来,在功能上有一个根本性提升,办事大厅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38个单位已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承办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82项。县政务中心作为江永县各单位集中开展审批服务的窗口单位,也是优化政务环境的第一窗口,是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领导对此要求高,群众对此期望大,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这就要求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要顺应发展要求,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为主旨,切实采取措施,通过建立公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可问责的服务机制,实现县政务中心窗口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中心。

一、推行政务服务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务中心发展迫切需要实行服务规范化。政务服务中心都是近几年建立的,各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进驻单位越多,功能越全,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一方面,窗口人员均来自不同的单位,还要定期轮换或者不定期调换;另一方面,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服务质量的优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的规范,让办事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加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政务服务规范化的实质是制度化的提升。政务服务的总要求是便民、利民。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2012年湖南省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

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2‟16号)、《湖南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规范》,我县也陆续出台了《江永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通知》(江永政函[2011]87号)、《江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权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通知》(江永政办函[2012]124号)、《江永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江永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AB岗位代理制”等工作制度的通知》、《江永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办法》、《关于县政务中心办事大厅和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收工作正式运行的通知》(江永政发[2012]18号)等相关制度,始终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政务中心引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对进驻单位窗口实行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发布信息、统一收费、统一协调、统一考核的规范化管理,努力把县政务中心建设成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配臵、效能投诉、信息公开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政务服务平台。

二、我县政务服务规范运行的主要内容

1、进驻项目规范化。《江永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通知》(江永政函[2011]87号)明确规定了什么样的单位、什么样的项目应该进驻中心,没有法定依据的项目坚决取消,进驻中心的管理方式以及进驻中心的要求,为增强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部分窗口单位取消和调整了税费项目:县房产局取消了“城市房屋安全鉴定费”、县国土资源局取消了“采矿登记费”、县环保局取消了“农民在集体土地上自建住宅噪音超标排污费”,凡保留的审批服务项目一律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中心网站统一公示;结合实际,90%以上的审批项目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并全程被网上电子监察系统监管。

2、流程规范化。按照定岗、定责、定人、定时的原则,对审批服务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明确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法定时限再缩短三分之一)、办事结果、办理责任人、收费依

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配套落实国土、税务、工商等业务专网进中心、主管领导轮流到窗口审批办公制等措施,对简单的审批事项,各单位要充分授权窗口直接受理、直接审批、直接办结。规范文档管理:登记有台帐、管理有专人、保存有专柜,交接有手续。建立和完善县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工作机制。如对房地产税费一体化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审批的事项,实行联合审批工作机制,就是由牵头单位统一受理、统一组织审批、统一发放审批结果。

3、制度规范化。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提升效能的重要手段,在窗口统一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制,审批专用章与单位公章具有同等效力。全面推行首席代表制、窗口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分项目确定标准办理环节、步骤,科学设定整体办理时限和各环节标准办理时限,并分解细化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对审批环节多、程序繁琐、周期长、群众意见大的项目,以县政务中心为协调平台,试点部分单位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重组审批流程,缩短总体审批时间。对项目按照即时办理件、承诺办理件、联合办理件进行分类,逐个项目编印办事指南,办事指南及其相应表格应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保证服务对象能在网上查阅、下载和申报。相对人办理流程必须同步录入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系统自动监控生成黄牌红牌,并对超时办结直接生成问责;还可依托系统加强对审批事项办理情况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审批效率、贻误审批工作以及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的,由县监察局严格效能问责。

4、服务规范化。切实搞好主动服务:在政务大厅增设咨询导办台,中心实行专人值守,负责接受申请人咨询并指引、引领至单位窗口;严格窗口管理:切实做到办事指南、申请表、示范文本和审批台账等办公物品摆放规范、醒目,工作人员规范着装、亮证挂牌上岗,每周由县行政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考评一次,违反的扣分罚款;各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延伸服务范围。今后计划开办全程代办制:接受申请人委托全程代办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这一块主要是县招商引资的项目;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适时组织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和边远乡镇开展上门服务。

5、工作新创新。完善并联审批,从今年起,涉及到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收工作的房产、地税、国土、规划、人防、环保、消防等单位窗口联合办公,实现了房地产交易与房屋登记一体化,实行一站式服务,服务对象足不出大厅,全部事项在就办事大厅直接办结。开辟绿色通道,将灾后重建项目、县重点项目等一律纳入绿色通道审批,开展预约办理、上门办理、全程代理等特色服务,实行特事特办,特事快办,限时办理,全程督办。加强政务建设,共投资约65万元建设政务办事大厅(含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设备)。工商、税务、公安、林业等多个单位业务专网全部进中心,且与中心窗口互联互通。开通电子政务大厅,建立政民互动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咨询、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和办件查询、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在线服务,进一步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办事。

6、税费收入增。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收工作启动以来,以票管税管费、先税费后办证,税费应缴尽缴,有效杜绝税费跑、滴、漏,一季度中心办事大厅共归集非税收入1461.58万元,税收520.66万元,二季度归集税费1515.12万元,其中非税收入 1228.12万元,税收28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税费大增54%。不仅减少征收环节、公平税费负担、推进阳光行政、提高办事效率,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还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征收,此项工作获得了县主要领导的好评。

7、服务程序规范化

(1)中心工作流程。政务中心对进驻单位及窗口人员进行监督、协调、管理、服务,的职责,现实行每日指纹考勤和每周卫生文明行政考评,每月对人员和单位计分,作为季度和年终评先评优的标准。将来还计划每个窗口装臵服务评价器,仿效银行、公安等单位由服务对象对窗口人员进行“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评分。

(2)窗口业务办理程序。中心统一标准,建立纸质台帐。将每项业务的办理过程划分成咨询、收件、审查、受理、办理、收费、办结、评价等八个环节,各窗口在按照中心的业务办理程序运行的同时,都必须遵循每一个项目的办事规程办,从项目办理主体、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依据和咨询投诉渠道等方面,每个环节做到明确、清楚,服务规范。

三、保障政务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的具体措施

1、从人员管理上提供保障。《江永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管理与考核办法》(江永政办函[2012]83号),规范了窗口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调换要求,同时对人员考勤考核、人员培训、请假管理、优先提拔进驻人员等进行了规范,《江永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江永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AB岗位代理制”等工作制度的通知》对AB岗位制和进驻人员补贴的发放标准进行规范,要求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按人均不低于200元/月的标准给予交通、加班补贴,鼓励大家争当进驻人员。

2、从基本设施上进行保障。政务中心请专人负责大厅的保洁工作;全新的饮水机、空调运行良好;新购臵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资料柜;全新装修了大理石台面、百叶窗帘、玻璃大门等;同时在政务大厅建立了报刊阅览室。计划不久的将来为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购买健身器材,建立职工“健身园地”,让进驻人员身心愉快。

3、从监督考核上进行保障。在监督方面,有巡查监督、回访督查、投诉监督、社会监督员监督,形成了完善的监督系统;在考核奖惩方面,建立了《窗口单位和窗口单位人员考核办法》,按照服务规范化要求,对进驻单位和窗口人员实施量化考核。每季度评一次红旗窗口,每月评一次优质服务标兵,每年评一次先进窗口单位和先进个人。日常监督与月度考核、考核挂钩,窗口人员考核与窗口考核、窗口单位考核挂钩,日常考核与评先树优、岗位津贴挂钩,窗口单位在“中心”的考核结果与全县的行风评议、行政效能考核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挂钩。优秀窗口按25%的比例评选,窗口工作人员按照20%的比例评选。得分95分以上或年终考核前8名的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荣誉称号;75分以上为“称职”,60分以上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为“不

称职”。考核结果由政务中心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各窗口单位,记进本人档案。

4、从科学评价上进行保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一事一评”,服务对象对窗口工作评议满意率98%以上。每一事项办结后,服务对象都要在服务评价卡或服务评价器上对窗口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公正。评价结果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汇总,作为考核进驻单位和窗口的重要依据。对评价“不满意”的,立即回访,查摆根源,积极整改,从而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大幅提升。

四、政务服务规范运行取得的成效

(1)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人员素质得到提高。窗口工作人员对如何行政,为谁服务的问题有了深刻认识,思想观念有了转变,逐步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和从“官员”到“服务员”角色转变。

(2)审批行为明显规范,服务质量更为标准。每个行政事项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审批服务过程上的全程监控,防止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实现了行政审批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消除了自由裁量、故意推迟办理等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遏制了单位利益合法化、单位利益个人化的现象。一是各类公示更加标准。中心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及服务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内容进行了修正,对窗口办事告知单的格式进行规范,如受理各类办件均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审批专用章的受理通知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办事指南统一制作,在各窗口柜台公示,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对办理事项一目了然,提高了办事透明度;二是接待服务更加标准。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做到亮牌办公、佩证上岗,咨询电话与投诉电话一目了然,与服务对象交谈时使用文明规范用语,受理办件时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地解答咨询。各窗口柜台上还准备了纸笔、眼镜等便民用品,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办件质量更加标准。窗口制定了统一的“七公开”办事指南,对每个审批事项的名称、法定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标准、存档资料都进行了规定,确保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

服务事项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窗口工作人员都按规范化要求进行操作,保证了各项工作不因窗口人员流动轮换导致服务质量改变,不因管理人员的调整造成工作的波动,不因服务对象的不同造成工作质量的降低,从而杜绝了行政审批行为的随意性,规范了行政行为。

(3)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机关作风逐步改善。对审批服务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从根本上改进了工作作风,改变了行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堵住了办事过程中“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抑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从而确保了即办件的当场办结率和承诺件期限内兑现率。目前,进驻服务中心各类事项的按时办结率98%,即办件当场办结100%,承诺提速100%以上,群众评价满意率90%。

五、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1、只进驻部分事项,主要业务仍然在原单位办理。如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工作,相关单位只进驻与房地产有关的事项或只进驻收费项目,如环保局、物价局等单位;房产局查档、审批等主要业务仍在原房产局大厅办理,办事大厅的房产局人员只负责收费制证,致使服务对象在政务办事大厅和房产局两头跑,监察局和政务中心多次要求房产局整改,但房产局主要领导认为不应站在老百姓一边说话,给他们工作添麻烦,认为自己单位办理事项多、人员多,抽不出人员进驻中心,甚至提出给房产局一层楼的无理要求,单位整体进驻政务中心。由于部分单位领导的特权思想严重、思想僵化,致使房产服务对象多次投诉“两头跑”现象仍然无法解决。反之,县国土资源局所有项目全部进驻,台帐健全,主管局长常驻中心大厅审批,局长及时主动到大厅审批。

2、综合窗口明进暗不进。综合窗口一、二共有17个单位,由各单位窗口人员轮班,具体负责咨询、受理、通知承办单位人员前来办理事项,但很多单位有事项不在大厅办理,对县政府决定进入县政务中心办理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仍在原单位办理,有些老百姓经常找不到办理单位和办理人员,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影响政府形象。

3、部分人员不服从管理,不接受指纹考勤。多次向进驻单位领导反映

不进行指纹考勤的情况,但领导觉得进驻大厅办事委屈了员工,对员工的散漫听之任之。

对策:

(1)要求各进驻单位对办事环节多、审批股室多的内设机构职能可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原则进行整合,设立行政审批股(室)统一行使行政审批职能,把审批职能、审批项目、审批人员向政务中心集中,并派出足够的业务骨干进驻中心,明确一名分管负责人为窗口首席代表,坚持在中心坐班,全权负责本单位在窗口受理事项的审批工作,统一刻制行政审批专用章替代单位行政章,用于“中心”窗口审批专用。

(2)对“明进暗不进”,把进驻政务中心的单位审批窗口办成许可审批件“中转站”和“收发室”的,建议由县监察局牵头,组织县政府督查室、政务中心有关人员对至今仍不按江永政发[2012]18号文件要求进驻政务大厅受理、办理业务的窗口单位进行一次督查,必须坚持“人进、事进、权进”的原则,该进必进,杜绝形式主义,,接受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对进人不进事、进事不进权、进小不进大、明进暗不进或拒不进“中心”的单位,实行行政问责制,限期整改到位,县纪委、县监察局从严追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3)政务中心协同优化办、作风办、效能室、督查室不定期明察暗访,公布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12342,建议每周对服务不到位、态度生硬冷漠、乱作为不作为等行为由县电视台曝光,表扬先进,鞭挞落后。

相信县政务中心只要把“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让全县人民群众办起事来更方便,人民群众也一定会对县政务中心的工作更满意,政府形象也将大大提升。

篇3:湖北:打造阳光政务建设服务政府

武汉市人民政府: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优化服务机制, 促进行政审批集约化

落实应进必进, 实现审批部门集约化。推进各区审批部门统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 实行“一门式服务”。

推行职能归并, 实现审批职能集约化。将部门内部分散的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 向一个科室集中, 向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集中。

推进网上审批, 实现审批过程集约化。

二、创新服务理念, 促进服务措施人性化

推行预约服务, 延长办事时间。民政、公安等14个窗口服务部门推行节假日预约办公制度,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坚持在节假日提供全程服务。

推行全程代办, 提供贴身服务。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办, 设立全民创业咨询台和服务窗口, 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证照代办等服务。

推行超时默许, 严守承诺时限。对除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外的行政许可事项, 试行超过审批时限即视为默认许可的办法,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三、加大服务力度, 促进服务平台多元化

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 出台相关意见及配套政策60余项;设立了15个全民创业示范基地;每月举办一期“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等。

搭建对话平台。开通“企业便利直通车”服务平台, 市、区覆盖企业1105家;建立市、区领导对口联系企业和定期对话制度。

搭建资金平台。设立市级全民创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区级1.4亿元;累计安排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建立市级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教育中心、信息化推进中心等机构。

四、规范服务行为, 促进权力运行透明化

深化政务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咸宁市人民政府:深入推进阳光政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注重优化服务机制, 在效能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立足“便捷、统一、高效”的基本要求, 深入推进效能政务建设。一方面,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力求做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环节最简、申报资料最省、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另一方面, 加强行政效能机制建设, 努力实现“提质、提速、提效”的目标。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 严肃查处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二、注重完善服务平台, 在便民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取向, 深入推进便民政务建设。一是全面提升服务中心建设水平。着力抓好各级服务中心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土地招拍挂中心、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五位一体”。二是不断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系统推进政府网站、市长信箱、行风热线等政府公共网络平台建设。三是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市教、科、文、卫等方面支出年均保持45%以上的增幅。

三、注重改进服务方式, 在透明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以“利于决策、利于管理、利于服务、利于监督”为重点, 深入推进透明政务建设。

四、注重严明服务纪律, 在廉洁政务建设上求实效

篇4:论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工作发展

【关键词】:电子政务档案工作发展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服务型和企业型政府为核心,并借助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理念,以实现政务信息化、公开化、高效化和服务网络化等目标的过程。当前,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逐步广泛和深入,作为公益事业的档案馆应该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以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目标,将档案建设纳入电子政务工作,积极拓展电子政务时代的档案社会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笔者认为,档案工作者应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发展契机,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档案工作发展。

一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加快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基础工作

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已经把电子政务建设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决定优先推行电子政务行动计划,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将会得到充足的物力和人力支持,进入黄金的发展时期。

我国党政机关及其相关部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办公自动化普及过程,为多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这些都为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对于档案馆来说,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放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平台中考虑,充分利用本地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基础工作,以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作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服务的技术支撑。运用远程通讯、数据库、联机检索、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网上传输实现档案收集、编目的数据采集等环节接轨,使档案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减少重复工作量和数据转换误差,节约资源成本,有效提高档案收集、整理“三率”,即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的质量,改变手工条件下低效率封闭式的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建设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基础,利用电子政务的成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快完成档案信息采集,为档案工作带来高效优质的管理效果。

二利用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

电子政务直接涉及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核心。所以各级政府单位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过程中必然要求针对各自的行业特点和业务功能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各种系统能够基于通用的信息平台,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存储格式和传输格式都符合国家标准,能够顺利地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我国现在采取的是分阶段实施,分类别发布的建设方式。基于时间的维度整体规划的考虑,需要在当前的建设阶段为下个阶段做好准备,不但包括硬件系统的预留接口,而且要重视数据和经验的积累。如果采用了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格式,信息系统就具备了强大的扩展性,可以在利用原有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规范对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政务时代的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电子政务实施与建设活动的绩教。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信息形成、收集、存储、检索、开发、利用的正常运作已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为此,应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契机,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要采用统一的法规标准规范工作,从文件的形成、流转、收集和归档以及档案的整理、编目等各环节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精神和要求,制订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办法、实施细则、技术标准、包括电子档案保真、保密和保存等关键问题。使档案工作这个“人类记忆工程”在现代科技时代同样得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在电子政务的新环境的推进下不断创新发展。

三利用电子政务环境,提升档案馆服务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在电子政务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依托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不仅可以实施网上移交、实时传递、联机编目,还可以利用电子政务的信息平台,实现馆藏资源优化整合与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档案资源的利用服务是档案事业的永恒主题,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资源的利用,满足社会需求,使档案用户足不出门就可在自己的电脑终端上查找利用权限范围内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因此档案馆的根本特征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使馆藏档案资源为全体公民所共享。

档案馆应根据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的信息资源独特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馆藏信息特点,为经济建设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选准若干个信息整合方向,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从文献单元深化到知识单元,开发不同层次的知识信息产品。例如组织特色信息资源上网,开展有主题特色、用户特色的信息服务。通过开展信息交流、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对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还可以采用现行文件服务、举办主题展览、建立教育基地等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拓档案馆的文化、休闲、教育等社会功能,把档案馆与社会和公众紧密联系起来,使档案馆的信息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提升档案馆在社会化服务中的核心竞争力。

四利用电子政务信息化教育平台,加速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教育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极其重要的问题。政府机构中所有使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及政府服务对象的相关人员都需要参加与电子政务工作相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在这种提高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教育活动推动下,无疑大大促进了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档案部门要特别注意把档案业务工作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需要,在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

对于档案信息化人才,应注重以下方面的培养:一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即具有制定有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和标准、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能力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型人才。二是档案信息化实用操作型人才,即能够胜任运用文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收集,采集、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工作的实用操作人才。三是档案信息化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的技能工作是网络技术、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等有关IT技术层面的管理、开发、维护和培训。建设复合型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组织、培养和协调管理,并目有一个可行的目标,良好的运行机制。档案部门的管理者应当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信息化教育平台,加速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以便承当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五利用电子政务的宣传氛围,重视档案意识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实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是推广普及电子政务的重要宣传工作之一。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档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也涉及到信息的归档、管理、保密、安全、利用等问题。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倡导电子文档信息利用社会化的同时,还必须向公众宣传教育规范利用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电子政务的网络宣传,重视并制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利用行为,倡导信息利用的社会公德。例如,遵守信息公布相关法律法规,利用者行使利用权限但不得越权或篡改,不得利用档案信息进行违法活动,不得攻击档案信息数据库等。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等宣传媒体,教育公民认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重要性,严肃性,增强公众对电子文档关注、重视和管理的社会意识。

篇5:建设局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汇报

建设环境保护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围绕“保速度、扩总量、惠民生、促和谐”的12字发展目标,从推行政务公开入手,打造阳光政务,促进廉洁高效的机关建设。

一是确定政务公开“十项内容”,给群众一个知情权。这10项内容包括:公开各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联系方式和信访、投诉举报方式;公开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公开各行业有关方针、发展战略、社会管理等重大政策;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依据、标准;公开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的审批结果;公开工程建设标准与定额目录;公开房地产、建筑和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发展、改革和监管措施与结果;公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监督管理情况;公开建设系统牵头调查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有关情况;公开有关行政许可的内容、依据、条件和其他应公开事项。

二是建立政务公开“四个平台”,给群众一个参与权。建设环境保护局积极探索政务公开的形式,方便群众参与,主要建立了“四个平台”:一是建立网络公开平台。组织专人对全局多个行政权力事项和社会服务项目情况在《xx县政务公开网站》上公布。二是建立电视公开平台。通过新闻发布的形式,适时发布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三是建立政务服务大厅平台。建立政务服务窗口,对各项服务项目进行集中公开。四是建立公开栏平台。全系统建立政务公开栏16个,对重要事项一律在公开栏公示。

篇6: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意见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呈现出不断深化、规范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及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这项工作开展不平衡,行政审批数量过多、程序繁琐、效率不高、个别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实效性不强,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构建作风整顿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尽快实现“四个跨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

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优质服务、规范高效、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的特点,展示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范例。各级人民政府务必把认识统一到省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作风整顿建设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本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把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为同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政务服务行政机构,选派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办事认真、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干部充实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要将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展示政府为民服务形象的窗口,建在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地点,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运行经费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由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对窗口充分授权,增强窗口办事能力,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窗口工作人员,把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为联系基层和群众、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重要场所,定期研究解决窗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规范审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关键是要转变职能,建立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行政审批运行方式,为群众服好务,为企业服好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好务。省审改办要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22号)要求,依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对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次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能下放的一律下放。

(一)各地、各部门自行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二)对虽有法定依据,但与现实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三)对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予以取消或调整。其中,可由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进行自律管理的,一律交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四)对通过质量认证、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五)对一个审批事项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必须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调整,其他部门和环节相应取消。

(六)对下级行政机关可以实施的,必须按照方便当事人、便于监管的原则下放管理层级。凡由下级行政机关作实质性审查,上级行政机关只是作程序性批准的审批项目,一律下放到下级行政机关。

(七)凡规定为备案审查的,一律不得搞成变相的行政审批,备案必须当场办结。清理结果6月底前报省政府审定公布。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以省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为基础开展清理工作。各地清理结果由市(州)人民政府初审汇总后报省审改办,由省审改办牵头,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全省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数量、申报材料、收费“四统一”的要求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清理工作要在今年9月底以前完成。

凡行政许可事项以及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起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包括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必须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有特殊情况不进政务服务中心的,省级部门的项目要经省政府同意,市、县级部门的项目要在征求上级政务服务中心意见后由本级政府决定。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在原单位受理和办理,各部门也不得擅自将审批事项从政务服务中心撤离。上级部门不得干预下级政府集中受理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

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制定办事指南,实行法律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投诉渠道“七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承诺时限应在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收取费用的,必须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直接在政务服务中心银行窗口缴纳。禁止一切乱收费、搭车收费。行政审批事项较少和发生数量较少的部门,经政务服务中心审查同意,可以纳入综合窗口统一管理。

为方便办事群众,节约行政成本,已经设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地方,部门不得再另设办事大厅或分中心;已经设立的,应限期归并。确实不宜归并的,应征求上级政务服务中心意见,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三、大力创新,建立便民高效服务机制

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制创新的产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各地、各部门要以便民、高效为核心,从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在构建新机制、新体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与“一站式”服务相协调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各部门要尽可能地把行政审批职能调整到一个内设机构,成建制进政务服务中心,使行政审批的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向窗口转移。要通过向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部门领导定期到窗口现场办公、行政审批首席代表、联网办理等途径,使窗口既受又理,增强窗口办事能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要建立完善机关和窗口、机关内部行政审批事项高效运转机制,分解落实办理流程及时限。审批权在省级以上部门的项目,省级部门必须明确本机关及下级机关的审核审批时限并向社会公布。对所有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会同法制、审改等部门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对不需要现场勘查、专家论证、技术检验检测,只进行形式要件审查且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项目,部门应授权窗口当场办结,实行即来即办,即收即办。对不能当场办结的项目,要尽可能地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项目,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其他部门支持配合,实行联合办理。政务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必要时由同级政府组织协调。

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延长服务链,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努力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综合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根据便民服务的要求将流动人口婚育证、外出人员务工证、农民建房证、零星树木砍伐证、结婚证、老年证、身份证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下放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整合服务职能,对相关证照的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强指导;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流动服务、下乡服务等方式,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村民委员会、社区应设置便民服务代办员。代办员要按照“三少一多”(让群众少进一次城,少进一道门,少找一次人,多献一份爱心)的要求,实行免费代办服务。

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政府新闻发布、政策咨询、重大决策听证会、房产登记、跨辖区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等群众最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事项,必须按照“公开、便民、高效、规范”的方式运行,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地在政务服务中心进行。

四、落实责任,建立作风整顿长效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检验和展示本地、本部门作风整顿成效的重要窗口,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努力克服行政权力越位、错位、移位、缺位现象,严肃惩治“顶门杠”、“中梗阻”、“下搁浅”等问题。

各级监察机关要认真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和《**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93号)的有关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派驻监察机构,加强对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授权不力、办事效率低下的,要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对项目和收费应进不进、两头受理、吃拿卡要、搞弄虚作假以及擅自设定行政审批项目、擅自增加行政审批条件和申报材料、擅自将项目和人员撤出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纪依法采取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当地政府应对该部门班子实行问责谈话,仍不改正的,对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做出组织处理并给予纪律处分。

各级法制部门要加强对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的指导和检查。省政府法制办要定期清理公布现行有效的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以及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方案。各级人事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公务员的基地,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根据行政审批管理、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管理、网络建设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合理确定政务服务中心的编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在保障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经费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投入;要设立政务服务专项事业费,用于解决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级目标督查部门要会同政务服务中心抓好省委、省政府决定和《**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99号令)的贯彻落实,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弘扬先进,唱响主旋律,积极营造全省良好发展环境,展示和维护党委、政府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

上一篇:竣工会组织议程下一篇:斯人已杳姗姗尘缘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