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总结报告

2024-04-28

课业总结报告(共8篇)

篇1:课业总结报告

关于爱情观课业总结报告

————— 酒管2班 第四小组主题:爱情是不是永恒的?爱情会不会转移?

经过我们组员开会讨论,一致认为:爱情不是永恒的,爱情是会转移的。

爱情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因为它牵扯到的是人的情感,而恰恰的是人的情感又是这么地复杂多变,当你感到这份感情带来的更多的是压抑,你想挣脱,想呼吸更多的“空气”,而刚好你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另一个可以让你快乐的人,请问你该如何选择?

通过电视和网络,还有一些专家的调查报告,我们了解到当代社会,有大约80%的人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但现实的残酷又往往会让爱情变得脆弱且不堪一击。因此,我们小组根据这些调查报告,以现场节目主持与外景MV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我们的这次的主题。我们小组的人员工作分配如下:

导演:肖铭燕拍摄:赖江东编剧:简宇婷、万晓芳一号男主角:张伟彬

女主角:吴家欣二号男主角:马子豪

节目主持人:叶瑜MV制作:张柳顺、徐小闲 总结报告:陆晓玲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大学时期就开始相恋一对恋人。四年后,两人毕业参加了工作。女主角高欣(吴家欣饰)因为在与男主角非绿彬

(张伟彬饰)的四年相处里,发现两人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而在此情况下,高欣遇见了蔼子豪(马子豪饰),两人逐渐擦出了火花,之后,高欣离开了非绿彬。非绿彬遍寻不着,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由木鱼(叶瑜饰)主持的一个栏目组。三人终于在节目中碰面,虽然非绿彬与高欣拥有过很多美好的回忆,但逝去的爱情已无法挽回,最后,高欣还是选择了蔼子豪。

当我们谈论爱情这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话题时,我们的心在激荡,爱情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我们向往美好的爱情,可是我们又很无奈。现实的生活把我们的浪漫情怀消融得平平淡淡;有多少爱情故事在继续叙述,又有多少爱情悲剧在上演。在如今的人类社会,没有纯粹的爱情,也没有脱离精神生活的爱情,更没有能脱离现实生活的爱情。一对恋人相爱时容易,但是当热恋期过了之后,就会面临着相处的问题。人们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是两个人的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人相处时要互相谦让,互相包容,不能总是让对方迁就自己,而自己却只是一味地只有享受对方的付出,从不为两人的关系做出一点努力。爱情是两种性格和涵养的互补,磨合——于平淡和危难中相守。但没有了磨合的基础,两人相处久了,摩擦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双方也只会感到越来越难受。所以,当你发现一段感情无论你做了怎样的努力都已经不能经受考验,度过磨合期,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断则断。

爱情就像一碗大米粥,热了烫嘴,凉了又不好喝。所以爱情很难维持,也就很难永恒,也正因为难,人才会老想,总希望。如果是很

容易得到的东西,那谁还会去想。

人们一生都追求爱情的永恒,然而事实绝非如此。就算是两人结了婚,也不能保证两个人的爱情能永恒。有研究结果显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最长只能维持2—3年。然后就逐步过渡转移到亲情上面来了,这就是保持婚姻的一个根本原因。离婚虽然不是光彩的事情,但结束便意味着新的开始,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思想的进步,最起码有这个勇气敢于放弃。可悲的恰恰是一些存续的无爱婚姻,如果夫妻间连点亲情都没有,那么这个婚姻其实已经死亡,充其量仅仅是个名义。倘若没有了爱,没有了亲情,那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何在?爱情不能永恒,婚姻也只是亲情上的维系。

对于恋爱,谁也保证不了结果,也不能强求结果,保证了也只是一时一刻的,谁也没法保证将来,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强求的结果是把恋爱变成一种痛苦。其实“我爱你”三个字摆出了一个明确的道理,我爱的是你,没错。可是你开始变了,你如果变得都不是你了,我干嘛还爱你,于其两个人在一起会带来痛苦,倒不如分手,还对方和自己自由和快乐,让两个人都能找到下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伴侣。

篇2:课业总结报告

沐浴店中心初级中学

为了贯彻落实《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我校主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教导处组织广大教师以级部为单位定期学习文件精神,成立以校长尹德斌为组长的关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李秀好

副组长:朱月军

王惠光

成员:生国福

谭炳涛

徐飞

李绍君

姜诗昱

董丽慧

宋振飞

2.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以提高学生体质。学校还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3.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

要求各学科教师每天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相互平衡,要求课外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5小时,要求教师把布置的作业和需要完成的大致时间写在记录本上,使各学科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严禁 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严格控制教辅资料,学校或教师不向学生发放未经上级审定和批准的任何书籍、教辅材料,尽可能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科目

学校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只进行期中、期未考试,学校对学生实行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不把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学生的好差,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列名次。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大胆尝试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做到“减负提质”,学校通过教学改革——采取“二三四”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课堂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减负”不减教学质量。要求各科教师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优势,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老师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补习班。

6.加强减负工作的督查工作

篇3:课业总结报告

一、渝北区初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 作息时间现状

据调查, 有70%的学生都在8:00以前到校, 其中城市学生中有96.67%在这一时间段到校, 农村学生中有43.33%在这一时间段到校。在8:00准时到校的学生占有比例为26.67%, 城市学生中有3.33%, 农村学生中有50%;8:00-8:30准时到校的学生占有比例为3.33%, 农村学生中有6.67%, 城市学生中则没有。家长卷反映出有70%在8:00以前到校, 16.67%在8:00准时到校, 13.33%在8:00-8:30到校;教师卷统计显示有40.9%的学生在8:00以前到校, 54.54%在8:00准时到校, 4.54%在8:00-8:30到校;综上所述,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渝办发[2010]60号) 中明确规定:“城市 (含县镇) 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30, 中学不早于8:00到校, 学校、教师要求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上课时间15分钟”, 笔者认为渝北区初中学生到校情况正常, 但就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相比较, 城市学生普遍比农村学生到校要早。

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长短, 在当前是衡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 近10%学生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56.67%的睡眠时间在8小时左右, 31.67%的睡眠时间能有9小时左右, 还有1.67%的学生认为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能有10小时左右。家长问卷中有20%家长说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为7-8小时, 46.67%家长说有9小时, 33.33%的家长说有10个小时。教育部在《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 初中学生9小时, 高中学生8小时”。笔者认为, 渝北区初中学生的作息时间情况总体来说良好。

(二) 课内与课外的学习现状

1、每周音体美写字课上课课时数的情况。

笔者分别统计了初中学生每周音乐、体育、美术、写字课的上课课时数, 结果显示, 60%的学生选择了每周有3节体育课, 40%的学生选择了每周有4节;81.67%的学生选择每周学校有1节美术课, 16.67%选择了每周有2节, 1.67%选择了每周有3节以上;36.67%的学生选择了每周有1节音乐课, 61.67%选择了每周有2节, 1.67%的选择了每周有3节以上;有68.33%的学生选择了每周有1节写字课, 26.67%的学生选择了每周有2节, 1.67%的学生认为没有写字课, 还有1.67%的学生认为有3节以上的写字课。音体美写字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统计结果表明, 渝北区初中学校音体美写字课都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 情况良好。

2、早午自习课的情况。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重庆市教委对学生自习课进行了规范, 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取消早自习, 走读生不上晚自习, 并严厉禁止任何形式的午自习。据统计, 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 45%的学生选择了“早自习”和“午自习”都上, 26.67%选择了上“早自习”不上“午自习”, 11.67%选择了上“午自习”不上“早自习”, 16.67%选择都没有上, 教师问卷中可以看出, 28.79%的教师选择了“早自习”和“午自习”都上, 18.18%选择了上“早自习”不上“午自习”, 3.03%选择了上“午自习”不上“早自习”, 48.48%选择都没有上, 还有1.52%不清楚, 家长问卷中可以看出, 60%的家长选择了“早自习”和“午自习”都上, 8.33%选择了上“早自习”不上“午自习”, 3.33%选择了上“午自习”不上“早自习”, 28.33%选择都没有上。

3、在校体育锻炼的情况。

学生课后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是中小学生“减负”后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在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中明确规定:“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据统计, 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后体育锻炼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的是13.64%, 一个小时以上的是60.61%, 有一个小时的是25.76%;学生认为课后体育锻炼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的是3.33%, 一个小时以上的是53.33%, 一个小时的是43.33%。

4、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情况。

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调查显示, 60.61%的教师说自己的教学方式为“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只有1.52%的教师说是“满堂讲授”;有71.67%和50%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总是按照课表上课和按课表下课, 28.33%的学生选择教师多数时间按照课表上课和下课;问卷结果显示100%的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满意, 其中非常满意的有23.3%, 比较满意的有65%。另外, 在学生问卷的统计中, 有81.67%的学生希望教师在上课采用的方法是“多提问让学生思考”, 71.67%的希望“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还有66.67%希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双修日的补课情况。

“减负意见”规定, 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统计显示98.33%的学生卷、95%的家长卷、100%的教师卷认为教师没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由此可见, 教师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比例, 与学生、家长选择的比例基本一致。但在问卷中显示还是有18.33%的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校外补习班, 可见家长利用学生双修日让其补习的情况还是有一定比例。笔者认为,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意愿, 再结合自身家庭的情况适当让其孩子在双修日补课, 但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或者是不情愿, 而家长强行让孩子参加, 不但会伤害孩子的感情, 补习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6、学生掌握技能和艺术特长情况。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特长得到充分的施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卷中63.33%和25%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掌握了1项技能和艺术特长, 16.67%和21.67%的认为掌握了2项及以上的技能和艺术特长。

7、教辅资料的购买以及使用情况。

学生卷中91.67%选择了没有购买, 其中农村学生选择此项为100%;有43.33%的学生和20%的家长选择了学校或班级不要求使用教辅资料, 56.67%的学生和76.67%的家长选择了主要学科分别使用一份教辅资料;在教师卷中, 80.3%选择了所教学科使用了1份教辅资料, 12.12%选择没有使用, 7.58%选择使用了2份及以上。另外, 在对教师是否组织学生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问题统计显示, 98.33%和83.33%的学生和家长都选择没有组织, 1.67%和11.67%选择组织, 城市学生和家长选择“组织”的比例略高于农村学生和家长。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排斥有学生和家长把市教委规定的教辅资料数作为反映数据, 但毕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卷和家长卷反映, 主要学科分别使用的教辅资料等为1份, 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问卷题目理解是清楚的。

8、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情况。

在教师卷中, 62.12%的教师认为经常与家长沟通, 其中城市教师比例高于农村教师;37.88%的认为偶尔沟通, 其中农村教师比例高于城市教师;沟通常用方式的选项为多选题, 有80.3%的认为是电话、短信方式, 城市教师比例高于农村教师;74.24%的认为是个别面谈方式, 农村教师比例略高于城市教师;65.15%的认为是召开家长会方式, 城市教师比例高于农村教师;48.48%认为是使用“家校通”联系, 城市教师比例高于农村教师;43.94%认为是家访的方式, 农村教师比例高于城市教师;36.36%认为是通过学生课外书面作业批阅联系, 城市教师比例高于农村教师;4.55%认为是书信联系, 城市教师比例高于农村教师。

(三) 作业和考试现状

1、学生每天完成学科课外作业所需时间的情况。

统计显示, 学生每天完成学科课外作业时间, 45%选择在一小时, 其中有56.67%的城市学生和33.33%的农村学生;53.33%选择在一个半小时, 其中有43.33%的城市学生和63.33%的农村学生;1.67%选择没有作业, 其中农村学生为3%, 城市学生为0;另外超过一个半小时的选项中, 城市和农村学生都没有选。在家长卷中51.67%选择在一小时以内, 40%选择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6.67%选择超过一个半小时, 1.67%选择0小时。

2、学生完成作业最长学科的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作业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完成所需时间要多, 其中有28.33%和8.33%的学生与家长认为语文学科课外作业所需时间最长, 18.33%和40%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数学学科课外作业所需时间最长, 35%和23.33%的学生与家长认为外语学科课外作业所需时间最长。

3、学生是否被罚抄作业的情况。

罚抄作业也是变相体罚学生的形式之一, 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 有3.33%的学生认为经常有被罚抄, 46.67%和35%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偶尔有, 50%和61.67%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没有, 此外还有3.33%的家长不清楚。

4、每学期学生考试情况。

(1) 考试考查次数情况。问卷统计显示, 68.18%和65%的家长和教师认为每学期统一考试考查为2次, 25.76%和20%的家长和教师认为有2次以上。“考试”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在其学习过程中最痛苦的事情, 考试次数越多学生压力就却大, 也就不约而同地对考试表现出恐惧、厌倦情绪。笔者认为, 本题除了在家长卷和教师卷中设置选题, 还应在学生卷中设立, 因为学生是考试过程中的最直接当事人, 为此他们最有话语权。

(2) 考试排名与公布情况。统计显示, 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并公布情况依然存在。13.33%和11.67%的家长卷和学生卷反映, 教师对学生成绩公布并排名, 39.39%和31.67%的教师卷和学生卷反映公布但不排名。笔者了解, 许多学生表示如果自己考得好就希望排名并公布, 考差了就不希望排名。此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 在排名时只公布前15名或者20名同学的成绩, 其余同学名字不公布。学生认为, 这种考试排名方式不但能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与成绩优秀同学之间的差距, 还顾及到了他们的“面子”问题。

(四) “减负”心理现状

1、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业负担的态度。

统计表明, 98.48%的教师, 35%的家长, 63.33%的学生都赞同“减负”, 另外有25%的学生不赞同“减负”, 还有63.33%的家长担心“减负”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2、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业负担的感受。

问卷统计显示, 在学生问卷中有61.67%, 家长有83.33%, 教师有36.36%认为现在学习负担是一般重, 是合理的。另外, 教师问卷中有46.97%的说在“减负规定”印发前学生的课业的负担有点重, 50%的说“减负规定”印发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 还有48.48%的说“减负”之后其工作负担没有变化;在学生卷中有53.33%的学生说课业负担比上学期有一点减少, 有40%的认为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会让学习成绩提高, 55%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影响。问卷结果反映出渝北区都在实施“减负”规定, 情况良好。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还是要有一定负担的, 没有负担就形成不了高质量的学习, 而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战场”, 教师钻研教材、教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五)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减负”措施情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坚决禁止下达升学指标和简单用升学率奖惩教育工作的做法。”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57.58%的教师认为渝北区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下达升学指标任务, 10.6%的教师对上级部门下达升学指标任务的态度是赞同, 63.63%的教师持不赞同态度, 15.15%的教师持很反感态度, 10.6%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此外从问卷中可以反映出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主要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多元评价、学生成绩以及教育教学的水平能力这三方面考察, 分别占了教师所选项的53.03%, 24.24%和15.15%。

二、渝北区初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现状调查的初步结论

篇4:课业总结报告

一、调查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无需置疑的事实。对于学生来说,减轻课业负担就像海市蜃楼,只是可望不可及的美丽幻想,这和当前的素质教育的根本思想是相违背的。[1]另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减负”成了基础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学生学业负担的轻重问题是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努力追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负担的动态平衡是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共同面临的现实难题。[2]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课业负担主要是指完成学校所设置的课程的学习任务所产生的负担。[3]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学业负担中,课业负担是最主要的。各式各样的课程、作业、考试、竞赛不仅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并对学生的家庭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因而“减负”的核心在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自2008年以来,重庆市綦江区深入践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改革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开创了教育改革的“綦江模式”。[4]因此,本次调研选择在綦江区打通镇第二小学进行,希望在了解当地课改在“减负”真实效果的基础上,对该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全方位的摸底,为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供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打通镇第二小学校长、教师、四五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调查共向学生发放问卷150份。考虑到问卷题目较多,低年级学生做起来较为吃力,因此向四五六年级学生各发放问卷36、40、72份;回收问卷148份,三个年级依次回收36、40、72份,回收率分别为100%;其中有效问卷分别为34、39、69,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97.5%、95.8%,总有效回收率为96.6%。

(二)调查方法

1. 问卷法。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西南大学“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的调研问卷“学生学习与体制状况调查问卷”,笔者随机抽取了打通镇第二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最终的问卷结果做了数据分析。

2. 访谈法。访谈法主要用于对该校校长、教师和家长的调查。在为期三天的调查里,总共访谈了该校2位校长、5位教师、1位学生家长及未做问卷调查的5位学生。

3. 资料收集法。通过搜集当地有关“减负”的报道、学校的“减负”措施、当地的政策文本以及其他资料,配合问卷法和访谈法,丰富调查内容,增加调研的可信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课业负担轻重受学生学习动机影响

对小学生来讲,热爱学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是进行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如果缺乏学习动机,学生的求知欲望便会减弱,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当学习上遇到困难之时,这类学生不是想着如何去面对问题找办法解决,而会因为学习动机较弱选择逃避或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学习上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加上老师和家长的高度期望,这类学生便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压力,课业状况完成的不够好,便导致了课业负担的产生。

调查显示,在“我在学习上积极主动”问题上,有66.65%的学生表示赞同,说明依然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在学习上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在“我可以独立解决在学习中越到的问题与挑战”问题上,有69.22%的学生表示赞同,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选择了想办法自己解决。总体而言,该校学生学习动机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自主完成学业,并且在学习中感到了快乐和满足,但依然有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负最主要的举措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非只是少布置些作业、少进行些考试,或是上级部门以文件的形式各类政策,学生课业负担减轻的核心是要平衡大量练习与保证学习效果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课业负担的减轻不能以降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要求为代价,而要在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又要保证学习效果,最主要的举措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把课后学生需要通过做大量练习才能完成的知识巩固在课堂的40分钟内进行二次强化和巩固。

调查显示,该校学生对目前接受的教育表示满意的人数接近90%;66.66%的学生都认为学习内容有新鲜感,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课堂上教师采取了一系列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82.0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内容与考试有关,这虽然也反映出了农村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当同时也说明了该校教师在课堂中能合理安排内容,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接近考试的要求,从而减轻课后学生的负担。

(三)学生初步具备良好的学习观念

课业负担的减轻,除了要出台相应政策,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多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也是减轻自身课业负担的一种重要方式。

调查显示,该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够主动应用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我喜欢与他们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问题上,71.79%的学生表示赞同。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会及时请教别人”的问题上,69.22%的学生表示赞同。从这一调查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既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向别人求助,也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和积极性。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该校学生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在遇到问题之时能够及时向老师求助,学习上能够运用记忆技巧,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有自身的见解和思考,并非一味听从教师的安排。

(四)师生在减负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

在對发放的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时,笔者发现,在课业负担的轻重问题上,师生之间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问卷和访谈结果均有效,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说假话,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面考虑学生学的过程。师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地沟通,使得师生之间信息传递受阻,教师不了解学生,因而才造成两者在课业负担上认知的偏差;其次,便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通过对问卷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笔者认为,自觉课业负担较重的学生大都是学习动机缺乏、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感到课业负担较重,但毕竟只是少数。

四、对策与建议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打通镇第二小学在落实“减负”上虽然成绩明显但仍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给出如下的对策与建议:

(一)立足素质教育,明晰基础教育的作用

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个别教师对于基础教育的作用并不明晰,依然以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最终目标。“小学教育不仅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而且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他们的素质如何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事。”[6]因而小学教育应当立足于素质教育,而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也应当以此为准绳,努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非简单地看重学生的成绩。

(二)转变教师思维,积极推进新课改

教师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较多,他们因为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新课改的接受能力较弱,教学效果也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针对这类问题,笔者以为,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吸引有活力、有思想的年轻教师补充农村教师资源,以此带动农村学校中老教师群体思维的转变,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三)促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更新

调查得知,新课改在该校的实施力度依然有待加强,而在新课改继续深入进行的同时,教师不仅要着力改变自身的授课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学习动机的加强;而学生也应当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新学习方式。只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同时进行转变,才能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并努力学习。

(四)发挥家庭教育在“减负”中的作用

“要使家庭教育在“减负”中发挥促进作用,重要的是要解决家长的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能辨别和摒除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学习和接受现代进步的教育思想。”[7]在减负问题上,除了学校要做出努力之外,家庭也应当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努力配合学校做好对子女的“减负”工作。家长首先应当客观对待孩子,给予孩子正确的观念引导和充分的时间,让孩子可以自由的健康发展;此外,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断给予孩子鼓励,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能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得到完满释放,自然也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注释:

[1] 张春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种认知负荷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19):54 -57.

[2] 桂荣.中学生学业负担调查报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3] 鲁林岳.综合辩证论”减负”[J].教育研究,2007(5).

[4] 王毅,李罡.开创教育改革的“綦江模式”[N].重庆日报.2009-3-6.

[6] 郝思恭.太原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3).

[7] 宗秋荣.“减负”与家庭教育的功能转换[J].教育研究.2000(12).

篇5:课业负担调查报告

科区铁一小

按照科区教育局《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展问卷调查》的有关要求,我校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我校三到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共980名,占全部三到六年级学生总数的50%。调查采取的方式是回答无记名问卷,共发出980份问卷,收回97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970份,我们对问卷中的各个问题按人次做了统计,其结果作为本报告的依据。

结果分析:

1、在校时间

所有问卷答案都是6小时以内,我校要求学生每天早7:40分入校,中午11:00放学,下午1:50入校,晚上4:30放学,所有学生在放学后均不得在校逗留。

2、是否按课表上课

答“是”的有851人,占87.7%,答“偶尔是”的有119人,占12.3%。我校体音美学科师资严重不足,为开齐课程就不得不大量雇佣代课教师,年轻的代课教师占一半以上,这些代课教师因要参加各类考试等原因经常请假缺课,另外,思品、科学等学科的教师大都年龄偏大,身体多病,缺课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缺课导致了学校有时无法按正常课程表上课。

3、喜欢哪一学科

答喜欢“语文”的有347人,占35.8%;’“数学”的有205人,占21.1%;“音乐”的有103人,占10.6%;“体育”的有198人,占20.4%;“美术”的有62人,占6.4%,“英语”的有55人,占5.6%。从中反映出语文数学体育三个学科较受学生欢迎。

4、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答“动手、讨论”和“教师讲授”分别占62%和35%,这可看出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喜爱,也反映出他们希望教师课堂上能够用清晰的讲解来为他们答疑解惑,这就为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出看更迫切的要求。

5、是否喜欢二课或社团活动

答案是100%的学生都喜欢,说明我们在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上有着极大的必要和空间。

6、布置作业的形式

占比较多的答案是“练习册”和“抄写”,反映出教师对作业的改进创新力度不大,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都不足,这样的作业是不会太让学生喜欢的,也不能够很好的达到我们对作业的预期。

7、完成作业时间

绝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在“30分钟——1小时”以内,部分学生答案是“30分钟内”和“1——2小时”分别占14%和17%,这反映出我校作业量总的来说符合要求。

8、教辅资料

答“1本”的有364人,占37.5%,“2——3本”的有526人,占54.2%。9教辅资料来源

答“学校”的是167人,占17.2%,“自由购买”的有194人,占20%,“教师推荐”的有128人,占13.2%,“都有”的481人,占49.6%。从中看出学生的教辅资料主要就是上级部门为学生购买的练习册,部分家长出于种种原因又为孩子多购置了教辅,当然有些教师在这其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参与,这都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教辅资料较多。

10、书包重量

前两项答案占比为83%,有17%的学生选择了比较重,以我们成人的视角来看,其实孩子们的书包是很重的,其中的原因是现在的书本都较过去厚重,纸张的质量太好,书本的尺寸太大。另外一些文具,包括书包本身的重量也比过去成倍增加,再加上部分学生带着课外书等,学生的书包重的都超过10公斤,孩子们每天背着这样沉的书包上下学单就这个负担就可想而知了。

11、班级组织考试、测验吗

答“经常”的823人,占84.8%;答“偶尔”的154人,占15.9%。学校要求主要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每结束一单元内容的教学之后统一进行各种形式的测验,以检验反馈教学情况。

12、喜欢考试测验吗

答“喜欢”的934人,占96.3%,这说明我们进行的一些形式灵活多样的成绩考察还是需要坚持的。

13、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 答“是”占76%,说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他们认为孩子多做一些作业。家长对子女的未来的焦虑由此可见一斑。

14、家长是否请过家教或补习班

答“是”的为660人,占68%。如果说学生负担过重,补习班绝对功不可没,但孩子们却大都参与其中,这的确值得深思。

15、睡眠时间

答“7——8小时”的438人,占45.2%;答“9——10小时”的419人,占43.2%。学生们的休息时间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16、在校体育锻炼时间

答“30分钟——1小时”的876人,占90.3%。学校严格执行教育局的作息时间表,上下午都安排大课间,体育课也基本开齐,所以基本保证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时间。

17、答“很愉快”的842人,占86.8%。从中看出学生们在校还是比较健康快乐地在成长着。

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反馈来看,总的来说我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是特别重,处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也不是不存在问题,有些苗头也值得我们重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家长角度来看,我校的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存在着过高的期望或有着盲目的从众心理以及攀比心理,这致使孩子们要在家长的指挥下做更多的作业,报一个或多个补习班,从而使学生负担沉重。

2、从新教材角度来看,新教材颁布以后,教材的难度较以往难 以把握,我校教师特别是年纪大的老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就要按老教材的要求来对待学生,而这样就很可能客观上为学生的负担增添了砝码。

3、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质量高,学生课上作业快,效益好,课下就没那么多负担,水平一般的老师课上讲的不明不白,只好靠课下大量的作业一遍遍地轱辘。

4、从评价角度来看,学校没有重视学生动口说、动手操作等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再一个就是考试中命题也偏难,偏单一。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彻底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大力对教师开展各类卓有成效的业务培训以及合理调配师资。尽可能地缩小教师间的执教水平的差异,使教师集中精力于教材教法的研究,把握好课程标准,加强作业的优化设计。

2、改变一张试卷定学生命运的现状,不改变评价体系,要彻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是空谈。

铁路一小

篇6: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孟家湾中学

榆阳区孟家湾乡初级中学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自查报告

孟家湾中学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把“减负”工作和“有效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省、市、区教育局关于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校于近期对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进行了自查,并于2015年5月20日、2015年9月21日分别对八年级一班、七年级一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调查了解,争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把“减负”工作和“有效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关于课程计划的文件,学习了关于“减负”的通知、文件和规定,积极领会了新课改的精神,已经把减负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

二、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编排课表,各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务处编排的课表实施课堂教学,不随意增减课时。

三、学校领导与教研组长能定时与不定时听课,随时检查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及时清楚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与课业负担情况,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

四、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正常开展大课间与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创造了条件。

五、教师备课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用更佳的教法与学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做好了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知道了减负不是不要质量,不是不考试,也不是就没有竞争,而竞争会日趋激烈,但这种竞争是一种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严格控制了课外作业的布置量,对各学科作业时间做出了详细指引,对教师作业布置情况进行了监控;教务处校训:尊师

爱生

团结

守纪

勤奋

爱校

求实

创新

榆阳区孟家湾乡初级中学

严格控制了课外学习辅助资料的征订,不允许教师以任何形式给学生征订教辅资料。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作业题,不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因人制宜,分层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不用作业惩罚学生。

七、保证了学生正常上学、放学,学校不给班级教师下达考试成绩指标,不排列班级考试成绩名次,不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高低评价班级、老师;班级不排列学生考试成绩名次,考试成绩不公布;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课后习题、练习册,基本上在课堂内完成,当堂学习和巩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适当留少量课后作业,但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2小时;保证了学生课间、课后、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按时上课、下课、不拖堂,不以任何形式开展补课活动。

八、根据学生需求,开展了多种适合学生的活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如运动会,艺术节,组织学生进行各类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九、如期召开了家长会,听取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并向部分家长书面调查了各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做到了认真调研,具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十、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未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视同仁,造成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时间过长。

2、作业的形式还比较单一,还存在机械性、重复性,未能真正达到创新。

3、部分家长还未能正确认识减负的重要性,不能理解学校的减负工作。

4、学校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疏于监督,未能将部分工作落到实处,造成了部分工作形式化。

校训:尊师

爱生

团结

守纪

勤奋

爱校

求实

创新

榆阳区孟家湾乡初级中学

十一、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校将继续坚定不移的贯彻“减负”精神,以学生切实利益为主导,以减轻课业负担为主线,加强学校管理,强化监督措施,广纳学生及家长建议,将“减负”工作与“有效教学”有机结合。

校训:尊师

爱生

团结

勤奋爱校

求实创新

篇7: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查报告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在开齐开足课程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校对开齐开足课程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情况自查如下: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首先按照省、市具体的课程计划规定安排课程,学校对学科及课时的设定均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不准随意增减课时,不准随意增减科目。其次要遵循教育规律,严格规定各学科的考试次数,不按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队和分类编班。学校做到不组织学生订购或向学生推荐各类应试辅导材料。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类竞赛,小学每学期在期末进行一次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统测,其他科学校组织抽测。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按规定实行等级制。我校也不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入学测试。第三是为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状况,适当增加些文体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格控制在6小时以内。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的规定确定作息时间表,并坚持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按规定合理布置学生课外作业: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5分钟。回家作业的布置在分层性、活动性、实践性方面进行实践探究。不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用抄写作业惩罚学生。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四、严格控制节(假)日补课

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帮助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确保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包括寒暑假)的休息和活动,学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补习,坚决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的规定。

五、严格学生用书管理

学校严格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审定的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的要求确定学生用书。学校和个人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书籍、学具和其它学生用品,也不为学生集体订购各种复习资料、教学辅助读物,严禁违反规定强行要求学生征订各种报刊的行为。

六、严格教学秩序管理

学校把建立并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作为常规管理的首要任务来落实,平时坚持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指导。严格教学秩序管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和教师绝不随意更改教育教学计划,绝不随意停课放假,更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

学校严格执行“五公开”情况,在校园公告栏醒目位置对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任课一览表、学校作业安排方案及实施细则、考试安排一览表进行长期公示公开。

篇8:课业总结报告

一、学生课业负担现状

1、学习时间长,睡眠不足。

学生在学期间,每天的学习时间普遍超过8—10小时 (见表一) 。

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天早上6点起床,20分钟后进入教室 (冬季,不同学校略有差别,下同) ,晚上9:25左右下晚自习,10点以后就寝。每天一节早自习,7 (或8) 节正课,1、2年级2—3节晚自习,三年级3—4节晚自习。多数学校大多数自习课和晚自习前时间被老师占用 (安排) ,拖堂现象普遍 (其中英、语、数的拖堂率分别达到52.9%、45.0%、38.7%) ,晚自习也基本上有老师上课或考试。一天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除了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9小时,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时。

2、课程科目多,功课难度大。

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过重。目前农村初中开设有文化课9科,音体美电教课程4科,另有各种专题课程。

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考试要求。文科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有些学科还有配套的地方教材。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学生疲于奔命。

3、作业量大,考试频繁。

农村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在2—2.5小时左右,多的达到了4小时及以上 (见表二) 。

由于大多数课内、课外时间都被教师挤占,留给学生的作业时间有限,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因此抄袭作业现象普遍。作业的质量很难保证,练习的目的也难以实现。

频繁的考试又是一个让学生头疼和反感的问题。所有文化学科考试都是笔试。调查发现,县里每学期编发的全科《单元检测卷》,学校要求教学完一个单元必须检测,加上中期、期末统考、毕业年级月考,使每期的考试少的数十次,多的上百次。而语、英、数、理、化考试最频繁。

大量的作业练习和考试除严重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外,实际上并没有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反而导致学生课程发展不平衡。因为这毕竟只是一种不断重复的低效劳动 (见表三) 。

说明:表中数据摘自梁平县教委2006年秋季、2007年春季学期统考成绩统计表。

4、精神压力大,身心疲乏。

广大学生对目前的课业负担现状反应是强烈的。

课程过重、作业过过难多、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学习带给半数以上学生的体验是痛苦而非愉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

上述现状表明,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二、讨论

1、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目前,学校、教师、学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围绕着“升学率”,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还在下达升学指标;学校考核评价教师仍然是以学科成绩和“升学率”为最主要标准;教师评价学生仍看的是学业成绩。加上课程科目多、内容难、要求高,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方法陈旧简单,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疏导、排解,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建议。

(1) 进一步改革课程设置,降低学科内容难度要求。这是“减负”的关键。国家可否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在不减少课程设置前提下,在难度、内容等方面实行分层指导,适当降低农村初中课程要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多数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有所成?否则,要求过高,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毕业时达不到合格水准,既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又没有习得技能,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利于个体发展,也无法实现课程设置的初衷和教育的目的。能否在农村初中普遍推行“普职兼修”课程,或适当开设部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为部分学习困难或升学无望或不愿升学的学生拓开一条学习掌握生存技巧、工作技能乃至发家致富方法的能力通道。

(2)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完善农村初中教育评价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基于这个精神,我们认为要“减负”,就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初中教育评价、中考及高中招生办法,完善相关的评价制度。

(1) 改革中考及高中招生制度。在农村初中,可否增加结业考试学科,减少升学考试科目;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两考合一,降低试题难度。应逐渐加大主观题比重,便于考察学生掌握、运用、创新知识及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比如语文可否以阅读和作文为主,减少死知识的考试比重。考试成绩采用模糊记分法,或等级制,或学分制;毕业成绩是否可加上平时学习记分,高中招生是否尽可能实现生源分类,指标到校,均衡分配。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实现尽快就业,以吸引大量初中毕业生,既达到缓解普通高中教育巨大压力,又能有效缓解因升学竞争激烈给学生带来的巨大课业压力,实现农村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普、职教育双赢。 (2) 减少大规模统考次数,取消统考成绩排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考试次数;考试成绩都只通知学生本人,不排队、不公布,避免再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学以应考的老路,缓解考试压力。 (3) 摈弃单纯以“分”为尺度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做法。初中不是应试教育,评价学校的重点不应该是“升学率”,而应该是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普及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是学校师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学生的学习、成长状况和综合素质形成发展情况,是学校办学条件、育人环境、校风、学风、班风情况,升学率仅仅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评价比重应该降低;学校评价教师不应该单纯看学科考试成绩,“以分数论英雄”,应该从教师的职业操守、工作能力、教育教学态度、工作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进行,避免助长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要注重综合评定,北碚实验区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研究性学习能力、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六个维度对初中毕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做法,值得借鉴。

对此,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可否不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再偏重以升学率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学校不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奖励教师的唯一标准,不再向家长和社会发布喜榜、红榜等变相排名信息,以摈弃唯升学、唯学历为重的功利主义思想,正确导向。

(3) 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减负”的主战场,正如国家教育部长周济所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通过教学活动转化的。”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1) 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人人都有成才的希望。实践中,不能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培养学生,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学生,更不能只把得高分、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当作人才。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家,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教师要加强学习并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积极主动参加专业进修和各种培训,抓住机会系统地学习和扎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大胆吸纳他人长处,构思教学情景,科学设计教案、学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加强教学反思;借助科研活动,广泛涉猎教育理论著作、报刊,及时了解学科前沿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理论信息、教学方法和理念,学习建构自己的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 (3) 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首先成为一股不竭的活水,这就需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善于反思、及时总结,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此,教师必须熟悉和把握“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教学重、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讲精练,提高效率;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习兴趣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 教师要创新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从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课后作业。主科书面作业要题精量少,作业时间总量每天应控制在90分钟内,副科可布置少量识记性作业,不留书面作业,不布置无效作业和惩罚性作业,双休日尽量不留书面作业。可布置手工制作、社会小调查、科学小实验等综合性实践作业为补充,通过小组合作,调动人人参与,完成时间可以是半月或一月,甚至一学期。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参与生活、动手实践,关注现实,理解生活,综合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缩短书本知识与生活现实的距离,转变学生只重书本,不重实践的旧观念。作业评价可以是等级制,也可以学分制,纳入学期总成绩。

(4) 加强学校管理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减负令”。去年,教育部长周济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五不准”,年初,重庆市教委《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又进一步明确了规定,在制度层面上给予了“减负”保障。作为农村初中学校,目前和今后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认真梳理、完善有关制度,把那些过时的办法、规定加以清理和废止,围绕落实“减负令”制订出新的管理及考评办法、激励措施,把该做的事情落实、该做的工作做到位,彻底杜绝把“减负”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或敷衍了事,文过饰非,争取有所突破,有所实效。

(1) 认真执行初中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是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学科课时安排的法律依据,任何学校都只能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突破。一些学校原来已经将一些“副科”课时调整给语、数、外等学科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把时间还给原来的学科——不但从课表上要体现出来,而且应该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课程。 (2) 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休息。农村初中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晚自习、体育活动时间及非住读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参加早晚自习的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锻炼,使学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参加学习;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习前时间安排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课或考试;禁止挤占自习课、晚自习上课或考试,禁止拖堂;禁止学校或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3) 加强教学研究和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农村初中要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和学科备课组建设,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学科或教研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互相听课评课,开展教学竞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4) 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参与度。农村初中要大力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充分依靠他们把校本教研活动和小课题研究活动开展起来,带动广大教师参与,争取人人动手,有所收获。为此,学校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激励制度。 (5) 加强作业考试管理,严格控制数量。农村初中要把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数量真正降下来并控制住,就既要给教师减压,又要给教师加压。所谓“减压”,就是不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考核评价教师工作实绩的依据;所谓“加压”,就是要求教师自己设计作业、试题,学校加强质和量的检查,建立审查与备案制度,杜绝试卷等教辅资料满天飞。为此,各校对作业及考试要做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通过量化记分,最终纳入对教师业绩考核。 (6) 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要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必须开展经常性心理疏导、情绪排解工作。因此,农村初中应该尽快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的心理教师,把这项工作尽快地开展起来,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提早发现、及早化解,避免心理问题的积累、心理疾患的产生。

“减负”需要大环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众所周知,对农村初中办学质量的评价及教学质量的考核、中考的形式与内容的确定和质量的评价、初中生毕业后的分流以及如何满足他们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政策指导,因此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才是实现“减负”的根本和关键。

三、结论

上一篇:柴里煤矿下一篇:散文赞美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