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就是小学生——在期末复习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体会

2022-09-12

多年来,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在期末复习过程中, 他们的负担就更重。在这个时候, 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考试得到“优异”成绩, 厚厚一本书, 学校里教师满堂灌;放学后, 几大张练习题, 家长监督着做。不少学生放学回家就开始, 直到夜间10点左右才能完成, 搞得整天头昏脑胀。

教育部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 以减轻小学生过课业负重担为突破口。”在近两年的期末复习过程中, 我认真思考并作了一些探索, 现简述如下。

一、认真学习小语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 进一步弄清各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复习考试的目的, 认真制订好期末复习计划

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复习前, 我都要认真学习一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学习过程中, 我发现我们长期存在不把小学生当小学生的问题。在组织复习时“超纲”要求, 评价学生的时候“拔高”等级等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并没有系统掌握知识的要求;但是, 在期末复习时, 我们要系统地制订复习提纲, 要求学生按拼音、字、词、句、段、篇、写作方法的系统记住所有知识;再如, 国家历来是把学生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四个等级, 然而, 每当考试完毕, 我们总把“优等”成绩以下的学生视为差生, 心目中根本不承认“及格”学生的“合格”地位, 他们的作业常常被强制一遍一遍地重作重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教育思想问题, 是对人才标准的理解出现了片面性。目前社会招生、招工都要考试文化知识, 录取学生, 录用人才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分数的制约。我们就误认为优秀人才就是分数高;不承认人才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这就使得我们从认识上违背了儿童成长和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揠苗助长, 适得其反。

基于上述认识, 我毅然地改变过去组织学生复习的惯例, 除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过复习提高自学能力,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 我的复习计划不太复杂。我紧紧抓住各单元的重点, 给学生提示复习方法, 指导学生随课文复习, 不另搞复习提纲。

二、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重要内容妥善安排好复习时间

根据学校要求, 一学期一般只用一周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在这一周中我又主要使用语文课随堂随文进行复习, 一天复习一至二个单元。放学后回家主要安排学生读课文, 一般不布置书面作业。抓得比较紧的学生, 都能在晚饭前完成当天的基本复习任务, 大多数学生都不必在夜间进行复习了。

三、认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期末复习的方法归纳起来, 主要是以下几点。

1、学生自行复习。

这一步安排在课前进行。要求学生熟读教师建议的本单元的重点课文, 全面理解、掌握其生字词, 并解答课后问题。通过自学不能解答的问题, 用笔勾画出来, 准备课堂上提问讨论。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这一步安排在上课时进行。一般用组织听写的办法进行。听写结束后对照教材订正。这个环节一般安排十分钟左右。

3. 快速阅读课文, 再次复习课后问题, 进一步准备提出疑难问题。

接着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组的讨论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长组织。有问题的学生将问题提出来, 大家共同解答。实在不能解答的, 由小组长记录下来, 准备在课堂上提问。这一步大约安排二十分钟。

4、师生共同解答疑难。

各小组将讨论后还存在疑难的问题向全班提出, 让大家参与解答。同学们实在不能解答的, 由教师解答。这一步一般用十分钟左右。

5、精读重点段落。

教师有目的地将重点段落指示给学生, 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 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阅读和复习, 尽量做到会读、会讲、会背、会用;同时着重学习课文要求掌握的写作方法。

四、初步效果

两年3次期末考试已经过去了。我将这一段时间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考试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现在初步看出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学生复习课的负担明显减轻。

由于教师给学生指明了复习的内容和重点, 同时书面作业也很少, 他们感到比较轻松, 一般学生能在晚饭前完成当天的复习任务;不必在夜间苦苦做题了。

2、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由于这种复习方法较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提问, 自己解答, 接受同伴们的相互评价, 他必须在课前认真准备, 课堂上积极动口动脑。因此课堂上十分活跃, 往日不太专心的、不太爱发言的学生都一反常态, 踊跃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地得到了提高。

3、大多数学生知识掌握较好。

2004年至2010年8次期末考试题目均由县和学校统一制订。考核的内容比较全面。包括拼音、字词、句意、修改病句、写出古诗作者以及作文基础、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一般涉及到该学期学习过的20多篇课文, 还有一部分课外学习的内容。但大多数学生掌握情况还是比较好, 成绩一直居于同年级前列。

综合上述实践和体会, 我认为在这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 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尤其注意“小学生就是小学生”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普通的命题, 要承认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千万不要再做哪些拔苗助长, 劳而无功之事了。否则将事倍功半, 乃至于事与愿违。当然, 由于自己水平和经验的局限, 肯定有一些做法还是违背科学的。让我们共同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上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探究下一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环境监测优化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