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22-12-24

目前, 中学生 (含城市小学) 课业负担特别繁重,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学期要学十多门课程, 必须参加期末考试的也有七、八门之多, 并且有的课程一学就是两三年, 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学生也好, 老师也好, 不加班加点又怎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要求学校、老师要减少学生作业量,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不但收效甚微, 而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更有甚者, 这一压力有向小学传递的态势, 特别是城市小学。究其原因, 各级各类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应是头号罪责。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主管部门的严令禁止下, 不惜以处分校长, 解聘教师等严厉措施相威胁, 学生在校内的作业量倒是减下来了, 在校内补课的现象也基本绝迹了。而校外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犹如雨后春笋般兴旺了起来。为什么呢?家长认为学校老师在校内不能给自己所教班级学生补课, 因为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明令禁止, 至于是否合法, 姑且不论, 但可以理解。那我们作为家长自行将孩子送到校外合法成立的家教公司, 培训机构去补课你总管不着了吧!这样, 我的孩子比那些没有参加补习的孩子多做些练习, 先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总让我心里平衡一些。至于交补课费的问题,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 等价交换, 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有需求就有市场, 只要不违背现行有效的国家法律、法规, 谁又有权干涉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我不能在校内利用学校的教室等资源为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我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合法培训机构给自愿交钱来参加补习的学生上课也是合理合法的, 教师校内待遇很低, 月入抵不上一个在工地上干活的建筑工人月收入的一半, 为养家糊口, 利用自己会教书这一技之长去挣点合法收入又有什么过错呢?尽管主管部门全方位禁止在职教室参与有偿家教, 为什么教师们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干这个事呢?除了生活所迫外, 教师们也质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的文件的合法性, 为什么医生在本医院以外兼职就是合法的呢?凭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外出上点课挣点钱就不对了吗?当然, 拿人钱财就要替人干事, 并要好好地教书。那我就要严格地要求学生, 为了学生考取更高的分数, 就要多练习, 多考试, 甚至不惜采取题海战术。这样一来, 学生的分数上去了, 教师的收入上去了, 家长也满意了, 可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家长有需求, 教师有供给, 校外培训辅导兴旺发达, 本是无可厚非的商业行为, 也是市场经济繁荣的良好表现。但是, 谁又去问过这一繁荣景象背后的压力承受者—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是否愿意呢?应该说绝大多数是被家长所迫, 中考、高考所迫。不然的话, 哪个孩子会愿意放弃节假日去痛苦地参加补习, 做那些离了中考、高考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试卷呢!哪个家长又愿意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节衣缩食存起来去付那一节课几十上百元的培训费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被扭曲的现象呢?我想应该是中考和高考了。

既然大家都不太喜欢中考、高考, 国家又为什么要组织呢?据我所知, 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解决我国因“文革”造成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恢复了中断了十年的中考和高考, 为改革开放选拔、培养了一批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 解了国家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也让那些在“文革”中没资格上学的成绩优良的平民子女圆了上学梦, 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原则, 作用是正面、积极的, 得到了全国人民绝大多数人的拥护。由于当时国家财力有限, 每年招收的大、中专学生数量很少, 采取的是精英教育, 主要是为了培养一些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高、精、尖”的高端人才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此目的, 举全国之力, 陆续办了一批重点大学。也在各省、市、区、县办了一些重点中学甚至重点小学来与之配套。这样的学校, 谁有资格就读呢?只有那些在高考、中考或小学毕业水平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 或家长有能力交得起十万、八万择校费, 或者家长手握大权的少数学生才有资格去享受这些由国家用公共财政资金培育起来的优质教育了。这公平吗?显然, 这对广大受教育者是不公平的。有人又说了, 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高、精、尖人才。果真如此吗?据专家统计, 恢复高考、中考三十多年来, 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理科状元到现在为止, 没有出现一个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等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即使有一定成就的学生, 也大多数去海外了, 到异国他乡为别人服务去了, 能安心地留下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少之又少啊!这难道不是国家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吗?这并未达到当年恢复高考、中考和设置各类重点学校的初衷, 当然也不怪当年的决策者, 谁能预料到三十年后的结果呢?

时代在进步, 教育已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已被大众化的普及教育所取代, 三十年前的思想意识早已进步了, 基于当年的指导思想的做法也应改革了。用高考、中考来选拔接受优质教育学生的办法也应该废除了, 因为那有失公平。基于旧的教育观念而人为设置的那些重点大学、重点中学甚至是重点小学也应该取消了, 将其不利于公平竞争的牌子收起来吧!国家已逐渐制定出各级各类学校标准化的软硬件标准, 让学校走向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 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 有平等上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更好更大地发挥个人才能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

重点大学、中学、小学不要再搞了, 这对学生、教师、学校都公平, 我们的学校应全面展开对受教育者的通识教育和特长培养。没有必要去搞什么全国或全省的选拔性考试了, 也没有必要用高考、中考者种落后的手段来为他人培养精英了, 学校应回到教育的本位:为树造人, 培养人办教育。

有人要问了:废除了高考、中考, 那学生又该怎样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或专业呢?又怎样体现教育的公平、有序的竞争呢?我认为可以这样来解决:改革课程设置, 不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所有课程均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学校以学年为单位, 根据自身条件尽量多开设不违背当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课程, 每年同一年级开设若干门课程供该年级学生选择, 也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选课, 不设固定班, 实行导师制和走班制教学。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修若干门课程, 学年结束时参加全省或全国的结业统考, 统考为国家级考试, 严格按国家级考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 否则, 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结业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即为合格, 不合格或分数未达到理想效果的学生可以参加下一学年同名学科的考试, 以最高分记入学籍档案, 作为申请就读大学专业的计分科目成绩。改革毕业合格条件:减少结业考试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的科目, 初中三年共9门课达到合格就可以了;高中三年共6门课达到合格就可以了。学生可以考合格更多的科目有利于后面升学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样, 平均下来每学年最多考合格三门课程就行了, 比起我们现行的每学年平均8门课以上的课程并参加期末考试, 从数量上少了三分之二, 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考试难度:结业考试各科的合格率应在80%及以上, 按这标准来倒推试题的难易程度, 否则, 按80%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减少计入升学成绩科目:在取得毕业资格的前提下高中录取新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方向确定2-5门课程的结业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低于现行标准近一倍。大学录取新生计入总成绩的结业考试科目应控制在1-3门内。尽量要求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科目上, 不要贪多求全, 不要受过多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外因素的影响。如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只看语文一科的成绩就基本可以了;数学专业就看数学一科的成绩就可以了;外语类专业就看外语和语文成绩就行了;医学类专业就看化学、生物成绩就行了;美术、音乐、舞蹈、武术、体育 (可更细) 等艺体类学科只看本专业的结业考试成绩就行了。那些与本专业用处不大;联系不直接的科目完全没有必要去浪费青年人的大好时光。这样, 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 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科目的结业考试, 最后以申请上一级学校时以最高分计入总分。以便尽早地发现学生的特长, 学校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让学生尽快、尽早地成长起来, 成为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专才, 早日为社会服务。

总之, 只有废除当前的中考、高考才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培养出有一技之长者的社会各方面而需要的人才。

上一篇:分析市场营销的演进及营销管理的变革下一篇:镇痛泵、双氯芬酸钠对下尿路术后膀胱痉挛的镇痛作用及护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