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2024-05-14

饲料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饲料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执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主要措施及整改情况总结

《饲料质量安全规范》是饲料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基本守则,是企业组织生产时的一个强制性标准,是企业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制度。

我厂在执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方面,逐步按照标准进行企业的生产管理,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饲料作为养殖业最大的投入,我们必须做到在生产规程质量的控制,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做到质量有保证,做到质量安全。

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程序化操作,记录化生产,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记录,为达到规范管理要求,并实施如下各项工作:

一、严把饲料原料入厂关,有好的原材料才有好的产品,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原材料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如何采购好的原材料需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在评价对原材料的采购与验收这两个程序。

2、建立了原料仓储管理和库存原料质量监控两项管理制度。为更好的执行如上两项规定了六个记录,供应商评价记录、合格供应商记录,原料出入库记录、进货台账,库存原材料质量监控记录,特殊原料温度监控记录,彻底把握好原材料与管理关,认真做好垛位安排,指导挂牌,定期检验,控制环境,监控库纯原料质量,指导原料使用来保障原料仓储期间质量合格。

二、严格控制饲料生产过程,合格的原材料还要有规范的生产过程:

1、制定工艺设计、生产参数、生产操作规程和记录等四个技术性文件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过程污染和外来污染、3、建立了配方管理和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4、认真做好十五项具体的生产记录,(投料记录,配料记录,小料称量配制记录,小料投料与复核记录,预混料记录,配料记录,中控岗位操作记录、产品最佳混合时间确定记录、混合机发生故障修复后均匀度的验证记录,制粒作业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维修记录,关键设备基本信息记录,包装作业记录,标签使用记录)

5、确保生产设备、辅助系统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

规范以上五点,要求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艺参数。通过对各项记录进行检查,保障各工序工艺质量,严格实时监控,做到程序化操作、记录化生产,保证生产过程质量合格。

三、对饲料产品质量的检测,建立如下管理制度

1、建立现场质量巡查制度

2、建立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3、建立检验管理制度

4、建立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5、建立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详细制定主要检验化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做好七项具体记录(现场质量巡查制度、出厂检验记录、检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产品留言观察记录、不合格产品评价与处理记录)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产品控制的关键是做好产品出厂检验关,把对产品的粗蛋白、水分、粗脂肪、粗纤维、产品外观作为必检项。做好定期检验和型式检验,从而达到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

四、规范饲料产品的销售过程,建立产品仓储管理制度,做好三项具体记录(产品出入库记录、产品销售记录、运输车辆安全卫生检查制度)通过对产品储存和运输过程进行具体要求,进而保证产品销售过程规范。

除以上几点外,我厂还建立了产品召回和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做好产品召回记录,召回产品处理记录,以及客户投诉处理记录,保证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

在其他方面建立了人员培训制度,做好人员培训记录,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

总之《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分布的实施,对饲料厂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会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心尽力,努力创造出更健康、更安全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兴发饲料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做到合法生产、安全生产

2016年1月14日

篇2:饲料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本刊讯]2007年10月18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四届大型企业联谊会在扬州召开,会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山东六和集团副董事长黄炳亮代表177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大型骨干企业庄严承诺:严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饲料广角 英文刊名:FEED CHINA 年,卷(期):2007 “”(21) 分类号: 关键词: 

★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进展及主要问题

★ 安全预评价

★ 安全评价报告

★ 国际商务系女生简历的自我评价

★ 安全评价咨询的合同

★ 安全预评价导则

★ 安全现状评价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 安全预评价是在什么阶段进行

★ 基于PHA的城市控制爆破安全评价研究

篇3:畜产品安全:饲料企业要担起责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时尚, 这对畜产品的生产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生产出让人们放心的安全畜产品呢?首先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严把饲料生产关, 生产出安全的饲料。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由于集约化养殖使得药物饲料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也使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畜禽的生产潜力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 没有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就根本谈不上生产, 更无法考虑饲养的经济效益。畜禽的健康取决于营养 (饲料) 和环境 (生活、生产) 这两个重要条件。与传统养殖相比, 集约化养殖所引起的饲养环境改变、疫病威胁、应激、营养限制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药物与饲料添加剂的介入与应用, 这些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出主要的贡献, 所以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应用是畜禽集约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就日益突出。

目前,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问题不容忽视:1996年英国首次爆发疯牛病给英国百年称雄的肉牛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据研究, 疯牛病传播的主要途经之一是饲料中使用动物加工副产品制成的肉骨粉。疯牛病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公众恐慌, 也为世界敲响了饲料安全的警钟。目前, 许多国家已经全面禁止动物饲料中使用该动物加工副产品制成的原料。1999年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 使比利时的畜牧业及涉及畜产品的食品加工业倾刻间完全瘫痪。在国内, 1998年5月香港居民食用大陆供港猪內脏, 发生“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 造成政治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2008年“三鹿事件”牵出的“问题奶”“问题蛋”使本来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的饲料业雪上加霜。近几年, 欧盟多次考察我国的肉鸡生产状况, 提出的主要问题是疾病防疫, 并对兽医管理体制提出很大异议, 认为只有国家兽医主管部门派出的兽医才能对肉鸡生产实施合法的兽医监督。肉鸡产品中的药残问题, 由于我国的农药、兽药不合理应用、滥用以及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畜禽产品中农药、兽药和重金属普遍严重超标。目前, 我国的药物残留标准虽已制定, 但欧盟认为检测手段没有到位, 没有具体的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和实施方案。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安全问题形势, 作为连接种植业与养殖业中间产业的饲料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1 有效的监督管理, 加强监控、检测体系建设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颁布实施多年, 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管理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当然还应有更详尽的配套法律、法规, 必须加快修订、完善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应该每年定期公布鼓励应用的新添加剂产品, 加速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通过对畜牧生产、饲料和畜产品生产严格的监督管理和严格的执法来确保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卫生, 加快实施以监控、检测体系建设为主体的饲料安全工程。

2 加速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

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制剂等。

3 严禁使用、严历查处违禁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

(1) 首先应明确发布禁止用做添加剂药物的名单, 并应加强、加大宣传力度, 使企业、养殖户家喻户晓, 从根本上铲除违禁药物生存的土壤。 (2) 对禁用药物产品的源头即生产厂家, 进行有效的监管, 防止禁用药物改头换面, 搭车出台。 (3) 严厉查处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或者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的情况。 (4) 按照《条例》从重, 从快查处, 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 从而形成威慑力。

4 慎用抗生素, 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和随意性

抗生素除了在幼龄畜禽、环境恶劣、发病率高时应用效益较佳外, 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 抗生素并不是非用不可, 在许多情况下并无太大作用。我们应改善饲养管理、改善卫生状况, 应用安全绿色的添加剂,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并严格执行停药期, 人畜用药分开, 确保抗生素的使用是明智、安全和负责的。

5 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添加剂污染控制

(1) 药物添加剂剂型的选择。微粒状药物添加剂与粉状药物添加剂相比, 具有有效成分分布均匀、静电低、流动性好、颗粒整齐以及粉尘少等优点, 可以降低加工时对饲料的交叉污染, 减少药残; (2) 药物添加的管理。采购进货把好质量关, 使用时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制度, 配料时专人添加, 并形成完整详细的书面记录, 记清流向, 高浓度的药物添加剂要事先预混稀释, 计量设备使用前要校正, 确保计量准确;含有药物添加剂的预混料应直接投至混合机, 以避免输送设备中的残留; (3) 加工排序, 设备清理。加药的饲料按同种药物, 含量由多到少排序加工, 然后, 用粉碎好的原料对设备进行冲洗, 再加工其他饲料产品, 冲洗的原料单独存放, 并做好标记, 再次生产含该药物产品时使用;定期清理粉碎、输送、混合、储藏和除尘等系统, 避免交叉污染; (4) 对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按照标签标准的要求, 标明药物名称、含量、使用要求、停药期、注意事项等内容, 避免养殖户误用; (5) 对药物添加剂做到日盘点, 即每天生产结束后由专人对药物添加剂的剩余量进行称量, 计算期初量减去使用量是否等于剩余量, 如出现偏差马上对产品暂时封存, 查找原因。

6 针对三聚氰胺问题的处理方法

对当前的三聚氰胺污染饲料问题, 应该从源头即原料、添加剂生产环节上加强控制。 (1) 对三聚氰胺及其相关产品的销售进行适当的控制, 准确掌控其流向, 防止其流入饲料原料生产企业和饲料企业; (2) 完善饲料原料生产过程记录, 杜绝三聚氰胺添加到饲料原料中; (3) 按照饲料标签标准的要求, 加强饲料原料的标签、标识管理, 在流通领域杜绝“三无产品”, 一旦检现三聚氰胺可通过包装上的生产单位进行溯源, 进而对在饲料原料中人为添加的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4) 加强立法工作, 使对人为添加违法行为的处罚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5) 饲料原料经销企业加强进、出货记录管理, 方便原料来源、去向的追踪; (6) 饲料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料供应商的品质安全保证承诺制度, 完善自身检测能力。对饲料原料按品种、按供应商逐一排查, 通过检测确定安全供应商名录, 从安全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原料采购;将问题供应商记入黑名单, 断绝业务往来;对安全供应商进货的原料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测, 一经发现疑似立即对该批货物进行封存, 禁止流入生产环节, 进行进一步确认, 一经确认, 该供应商从安全供应商名录中剔除, 进入黑名单; (7) 完善生产过程记录, 提高可溯性; (8) 新原料、新添加剂的选用必须建立在通过相关检测和安全评估的基础上。

7 加强库存原料管理

篇4:饲料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摘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是饲料安全管理,HACCP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保证饲料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论述了饲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危害的来源及在饲料行业推行HACCP的重要性。关键词:HACCP饲料安全管理一、HACCP安全管理体系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美国pillsbury公司与国家航空航天局为生产安全的宇航食品所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是控制化学物质、毒素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现已被美国食品生产商所普遍采纳,作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依据。其主要有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两部分组成,它是一个鉴定食品危害且含有预防方法以控制这些危害的系统,但并非是一个零风险系统,而是设法使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降到最低,是一个使食品供应链及生产过程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污染的管理工具。HA CCP从生产角度来说是安全控制系统,是食品从投料开始至成品保证质量安全的体系,生产者利用HACCP控制产品的安全性比利用传统的最终产品检验法要可靠,实施时也可作为谨慎防御的一部分。HACCP作为控制认可,并被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HACCP不是反应体系而是一种控制危害的预防体系,HACCP的管理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使食品生产对最终产品的检验(即检验是否有不合格产品)转化为控制生产环节中潜在的危害(即预防不合格产品),用最少的资源做最有效的事情。二、食品安全链中的饲料安全管理饲料作为饲养动物的食品来源,其安全性顺理成章地成为食品安全链中的重要环节。食品安全管理不应该不包括饲料安全管理。从饲养动物的角度来看,饲料安全还应该同时满足动物的安全需要。1. 饲料危害因素及来源1.1饲料的危害因素对饲料安全的危害包括三大类:1.1.1生物的危害,如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弯曲菌、斯特氏菌、寄生虫等。1.1.2化学危害,如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等)、兽药、添加剂(使用违禁的添加剂如瘦肉精、安眠剂等,或超量添加添加剂)及各种有毒化合物(如重金属砷、铅、汞、氟化物和亚硝酸盐霉菌毒素等)。1.1.3物理危害,如碎玻璃、金属异物等。2007年7月在葡萄牙举行的讨论会上将饲料的危害因素总结如下:1、霉菌毒素;2、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3、化学物质(如二恶英、杀虫剂、重金属等);4、传染源(如BSE、GMO)。1.2饲料的危害来源1.2.1原料,饲料原料的安全是饲料最终产品安全的关键,把握好原料关是饲料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所有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在采购时必须加强安全控制外,还要对一些易污染原料进行卫生指标检验,如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验,鱼粉中的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检测等等。对于符合标准的原料方可准许入库,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坚决执行退货制度,并填写检测报告单。杜绝有农药污染、细菌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发霉变质的原料进入原料库,确保原料质量。1.2.2添加剂预混料,添加剂预混料是全价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动物的健康成长、提高生产率有着重要作用,是配合饲料的核心。添加剂使用的品种、使用剂量是通过配方设计体现,设计者要遵循法规、操作要求进行配方设计,不使用违禁添加剂,不超量使用添加剂。1.2.3加工与储藏,原料加工前必须进行除杂处理,加工过程中保证混合均匀;原料和成品必须妥善保管,防止霉变。2. 饲料安全性应作为产品质量特性之一加以量化安全性是产品内在的特性之一,是保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也不能等同于质量,把安全性视为独立于质量之外的特性也是不恰当的。安全性离不开量的概念,评价安全性高低必须量化。我国法制性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以及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对安全性作了一些量化规定,但还不够全面。3. 饲料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动物性饲料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卫生指标严重超标、滥用违禁药品、药物残留等,都直接影响我国饲料安全,应该作为我国饲料安全管理的关键控制点。要做好饲料安全管理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3.1我国饲料标准体系严重滞后,没有科学、统一的使用规范;没有通用性强、权威性高的饲料添加剂和违禁药物检验方法,严重影响我国饲料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3.2我国的饲料检测体系尚不完善。3.3法规不健全,行政管理混乱。三、HACCP在我国饲料行业的应用及作用我国从1991年正式开展认证工作。1991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认证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进入了法制轨道。1993年1月1日我国正式由等效采用改为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制度。1. 认证的对象。认证的对象可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按其性质又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2. 认证的作用。认证是保证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是国际通行的对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认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用于调控和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3. 认证对企业的影响。3.1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3.2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3.3可以扩大出口,促进对外贸易。四、在我国饲料企业实行 HACCP安全体系认证面临的问题1.增加了企业投入。通常饲料企业的产品是系列化的,利润微薄,竞争激烈,多支出的检测费用意味着减少利润。2.饲料企业必须了解国际规则,产品的质量标准也要与国际接轨。3.国家要加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为饲料安全监督、检测提供技術支撑。参考文献:[1]李凤娜,王继成.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中国饲料,2005/0210.[2]李歆,李小玲.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饲料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01

篇5: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1、工人做好本职岗位的安全工作,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

2、要树枝本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3、加强设备维修,经常保持作业场所整洁,搞好文明生产;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操作工具。

4、要根据工艺要求精心操作,各种生产记录要正确,清楚、可靠;正确分析、判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设备检查,严禁带病运转,电工每天上班要对现场用电进行检查。

6、有权拒违章作业的命令。

7、车间要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善。

产品标签管理制度

1、产品标签内容必须符合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标签有关规定,标签上的内容要与实物一致,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内容、样式、文字一致。

2、标签的设计必须经过技术部门批准,预留底稿后方可交印刷厂印刷采购。

3、标签购进时必须查看所购标签与公司预留底稿一致,是否有破损、模糊等问题,大小、内容、形状、颜色是否是符合公司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标签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做退回处理,必须请示主管领导后销毁。

4、标签入库必须专柜、专人保管,并详细做好记录。

5、标签使用时,管理员必须生产、技术部的生产指令,对标签实施定量发放,对每天剩余的标签必须如数退回,并严格做好记录。

6、公司必须每半年对标签内容进行一次技术审计,保证标签合格。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二、适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各岗位职责: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控制;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验证和评审;仓储部负责对不合格玉米、小麦、麸皮、高粱的识别和控制;仓储部负责库内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存放;采购部负责不合格原料的处置;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处置;相关部门参与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四、不合格品制度工作程序

1、不合格品的识别:各相关部门依据《饲料原料采购标准》、企业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

2、不合格品的判定与标识:1)化验室根据原料、成品理化检验或验证结果,判定不合格品,填写《检验报告》;2)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根据自检结果,判定不合格品,填写《半成品自检记录》和《成品自检记录》,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存放;3)仓储部门对玉米、小麦、高粱、麸皮进行判定合格与否,并直接处置;4)不合格品所在部门或工序人员,要及时做好标识、贮存、隔离工作。

3、不合格品的评审:1)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在《检验报告》或《半成品自检记录》或《成品自检记录》重注明评审意见;2)当出现量大不合格(如产品数量比较多,设计金额比较大)时,技术部负责组织采购部、生产部、仓储部及销售部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不合格品的处置:1)不合格原料的处置方法:a)让步接收(限于水分超标的不合格品),经技术部经理批准,入库后再采取晾晒的方法,消除其不合格,并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此类不合格品采购部门采取扣除供方相应货款的方式进行处置;b)拒收(主要含量指标不合格),由采购部在规定期限内负责退货或售出。2)不合格半成品的处置方法:a)返工,由生产车间具体实施;b)降级使用,如作为添加剂使用,由生产车间实施;c)报废,由仓储部具体实施。3)不合格陈品的处置方法:a)返工,由生产车间具体实施;b)放行(适用于轻微不合格的成品),由技术部经理批准,但凡是在适用场合下(如合同规定时)必须由顾客批准;c)降级使用,如作为添加剂使用,由生产车间实施;d)报废,由仓储部具体实施。4)经返工的不合格品,按《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5、在成品交付甚至使用开始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应根据不合格对顾客造成的影响(包括损失或潜在的影响)程度采取适当措施解决问题,如退货、换货甚至赔偿等。

6、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由公司管理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7、各相关部门保存不合格品控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并进行统计报技术部,技术部进行统计、整理。

产品仓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仓库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在存储期间的数量和质量,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原料和产品仓储管理。

一、库区的规划和划分。

根据实际需要,整个库区分为原料库和成品库。原料库按照原料的不同种类分区按垛存放,成品库根据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车间分库分区存放。

二、物资的出库和入库。

1、入库:

(1)玉米:首先由玉米初检员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过磅计量,按照指定的仓位,在“复检员”的现场检验下卸车入仓,净重数量即为入库数量,并分仓记账贮存。

(2)原料:原料到厂后先有化验室取样检验,合格后过磅计量,保管员根据对方送货单据、过磅单和合格的检验报告,按照原料的不同种类安排库位和垛位,并组织卸车进行标识。仓库保管员在卸车过程中随时进行感官检验,根据过磅单和合格的检验报告开具《入库单》同时登记入账。

(3)成品:成品保管员根据经品管员检验后的成品实际生产量分品种每班办理入库手续并登记入账。

2、出库:

(1)玉米:生产结束后,根据当班的实际领用量开具《出库单》,做为玉米出库记账的依据。

(2)原料:生产车间根据当班生产计划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理论使用量,并据此到仓库领取原料。生产结束后,原料保管员根据实际领用量开具《领料单》,做为原料出库记账的依据,同时及时填写垛卡。

(3)成品:成品保管员凭财务部开具的《成品销售单》按照品种组织装车出库,每日成品保管员对当日的《成品销售单》和《成品销售记录》汇总核对后分品种登记、上账,《成品销售单》为成品出库的唯一依据。

三、物资的码放和标识。

1、码放:原料和成品的码放均使用托盘,根据原料、成品的不同品种分区按垛码放,不同垛位之间、垛位与墙壁之间、垛位与库顶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码垛高度最多不得超过三盘,同一品种原料或成品单盘码放包数一经确定后不准随意变更。

待检产品、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要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识。

2、标识:每垛原料或成品均要悬挂垛位标示卡,标明名称、等级、供应商、出入库的时间和数量、包数、质量制定、结存数量及领用人等信息。

四、库存量控制和盘点。

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尽可能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仓储部根据采购部制定的《原料最低库存量表》,当某一原料达到最低库存量时督促采购部及时采购。同时采购部应根据《库存原料日报表》及时组织采购。

库存物资要建立台账,保管员每日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及时记账,月底会同财务人员进行月终总盘点,做到账务清楚、帐物相符。

五、库存原料的巡检监控

仓库保管员应根据《原料质量监控制度》的要求每日对库存原料质量进行巡检监控、并及时填写《库存原料检查监控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化验室应按规定频次和项目对库存原料进行抽样化验监控。

六、仓库的环境要求和安全措施。

1、仓库门窗要完好,库顶不漏雨,墙皮不脱落,地面应硬化无破损,防湿、防潮并保持通风。

2、库房的安全措施要到位,防火、防盗。根据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定位放置、明确标示,时刻保持通道畅通。

七、保管员换任

保管员换任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原保管员对经管的账目签字,新换任的保管员在部门责任人和财务部门的见证下办理交换手续。

产品召回制度

一、制定产品召回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不符合公司标准要求的产品(可能危害公众健康、违反政府法令、不符合公司规定的)维持一个有效的可回收体系。

二、产品召回制度涉及对象:经理、生产主管、质检、办公室客户服务主管、仓储主管、原料接收员、销售部人员和其他被指定的代理人。

三、产品召回的定义:产品召回是指从市场上撤离有如下情况的产品:被污染的、标签错误的,或是违反了政府法令法规的产品。

四、操作程序:

1、质检部、企业市场经理、销售部对反馈进行评估,从而来决定它是否与质量或健康有关。

2、危害健康的要立即提出并采取行动;有质量问题的由质检部与销售部沟通后处理(必要时联系技术部门)并报总经理及政府主管部门。

3、采取召回行动前,召集召回小组会议,通报情报,采取召回行动:1)会议召集、情况通报由协调员负责。企业经理负责原料使用情况,生产情况,受影响产品出库情况的调查;2)客户服务经理根据生产部提供的情报打印可能的客户名单;3)产品联络员/客户服务经理负责客户确认并通知已确认的客户进行产品召回;产品联络员同时负责技术服务咨询工作;4)召回饲料的处理必须按照饲料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理。5)如果技术评估确认威胁到公共健康,应通知主管机构(饲料办等)。

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

为防止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交叉污染和被外来物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对有可能产生外来污染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1、为防止不同品种饲料之间的混料或交叉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将原料库设为饲料添加剂区域、大宗原料区域、药物饲料添加剂区域、矿物质原料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合理安排原料垛位,各原料品种垛位要间隔一定距离(不小于30cm)每个原料垛位要以垛位卡标识清楚。

2、生产过程中使用同一生产含药物饲料添加剂和不含药物添加剂‘无药物在先,有药物在后’,‘低浓度在先,高浓度在后’的生产顺序。

3、成品保管在入库时,根据成品料的类型将成品库划分区域,标识清楚,成品库原料库分开布局。

4、为防止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被外来物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采购原料时运输车辆不得存在沙石、铁屑、秸秆、农药、害虫、化肥、霉变物料等外来掺杂物污染原料,卸车时,控制霉变、杂质、生芽、生虫等外来掺杂物。

5、生产过程中要保持生产现场良好的清洁状态,及时清扫杂物,不得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焊接、气割等作业。

6、车间、仓库有防鼠、防鸟措施,及时清理杂物防止害虫滋生。

7、当发现或怀疑物料受到交叉污染或异物污染时,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质监员,分析原因,做出处理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一、供应商:本制度规定的供应商泛指可以向公司提供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经销商和原料生产企业。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1、职责:原料采购部负责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与再评价,并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评价、与再评价;品管部负责配合采购部对供应进行选择、评价、再评价工作;

2、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最后审批。

3、选择与评价的原则与程序

1)采购部按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根据关键原料的一致性、符合性和有效原则,收集符合供货条件的供应商信息、资质等资料,并对所收集的供应商信息、资料进行初步筛选;

2)采购部在品管部的配合下对经过初步筛选的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及诚信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考核、评估后确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并填写《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记录表》;

3)将经过筛选的合格供应商报总经理审核,将通过总经理审批的合格供应商录入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之中,归入档案,妥善保存。4)采购部应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随时评价、每年再评价。

5)在符合性的基础上,对同类的饲料原料产品,应尽量多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再根据价格原则从中选择最佳供应商。

三、对供应商的评价频次

1、定期评价:公司每半年对合格供应商要进行定期评价;

2、随时评价:对新人选供应商或已经入选但供应的原料质量不够稳定、或信誉、能力一般的供应商应该随时进行评价;

3、再评价:公司每年年底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再评价,对供应能力、质量信誉较差的供应商坚决剔除。

四、供应评价原则

评价供应商主要针对其资质、诚信、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等;对影响程度不同的采购产品可采取不同的评价准则;公司在评价供应商时应全面考虑以下因素:

1、供应商的产品中质量、价格、后续服务、历史业绩等;

2、供应商的诚信度、保障能力;

3、来自外部方面的信息(如同行的评价、主管部门的推荐、第三方认证等);

4、满足规范要求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产品检验报告等;

5、若涉及采购产品中有强制性认证的,还应有认证的证书和质量证明等。

五、供应商评价再评价标准

1、采购部对合格供应商应随时和定期进行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再评价,及时填写《供应商评价再评价刻录》;评价时按百分制,资质评分占30分,质量评分占30分,保障能力占10分,其他(如价格、售后服务等)占30分。

评定标准为:

一年中平均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的给予满分,每降一个百分点扣5分,但质量评分不能低于35分。

交货期都准时交货的给满分,经常送货不及时的,给5分以下。价格在同行业、同质量中相对比较低的,给35分以上。总评分不能低于80分,若低于80分或质量评分低于35分,应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如因特殊情况留用,应报总经理批准,但应加强对其的检验或验证工作。

2、对第一次供应原辅材料的供应商,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

A)新供应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少批量原料;

B)交生产车间试用,并填写《供应商评定记录表》中相关栏目,反馈给采购部;

C)小批量进货验证或试用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小批量试用合格的,必要时再经试用,均合格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3、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采购部应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跟踪,及时与质检部进行沟通。供应商产品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供应部应及时向供应商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如两次发出“通知单“但质量仍没有明显改进的,应取消其供货资格。

采购部时常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当供应商的产品变化会影响获证产品一致性时,供应部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该变化符合认证规定的要求。

记录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追溯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1、设立原始记录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相应的原始记录;

2、生产部的原始记录大致分为:生产、技术、设备、能源、计量、质量、安全、按专业归口管理。

3、原始记录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全面、及时、准确、清晰,不得任意涂改或撕毁,保持原始记录完整无缺。

4、统计人员应加强对原始记录的管理,负责按月收集,分门别类,逐月装订成册,以备查用。

5、所有原始记录和因工作需要印刷表格、原始记录、台账、卡片等,应提供表式,审核后方可印刷。

6、统计负责记录的立卷归档工作,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完成上季度的立卷归档任务。

7、凡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完整齐全,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目、登记和必需的加工整理。

8、记录的查(借)阅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不得擅自抽拆、涂改、勾划、污损记录。

9、借出使用的必须妥善保管,不得带入公共场所。

10、不得向无关人员谈论记录内容。

11、记录必须排列整齐,编号准确。并做好防霉、防虫、防火、防盗等工作。确保记录齐全。

12、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各相关栏目签字不允许空白。

13、原始记录由统计统一管理,各生产岗位负责记录。即原始记录的制订、颁发、整顿等工作,由生产部组织协调。

14、各科室、车间应经常检查原始记录工作,督促各岗位记录员或职工准确、及时、全面、清楚地填写好各种原始记录。

15、各种原始记录,必须要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过时的记录,如认为没有保存价值,应呈请主管科室或主管领导批准,方可销毁。

检验管理制度

为保证原料合格进厂、半成品合格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成品合格出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品管部负责化验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品管员需有相关工作经验或经过培训上岗,饲料检验化验人员需取得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品管员负责对到货原料、生产的成品及时取样送化验中心,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检测仪器,检验过程所用药品试剂按试验要求配置并标识。

3、每周从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抽取5个批次的产品自行检验。

4、化验员依据化验结果编制、审核检验报告,品管部经理批准。签写检验报告单处理意见前,要审核分析数据确认无误后,在填写意见,发放给各相关部门,对不合格数据,要慎重处理,化验员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检验报告的质量负责。

5、建立分析天平、高温炉、干燥箱、酸度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酶标仪、原子荧光光度仪等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档案。

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一、制定客户投诉处理制度的目的就是及时并准确把客户的投诉反馈到公司,通过一些列的调查及时处理好客户的投诉。

二、客户投诉处理制度涉及人员:销售员(包括各级销售经理)、销售助理、销售部助理、质检人员、总经理,电话接听员、办公室等全部公司员工。

三、客户投诉处理制度程序:

(1)公司任何员工接到客户投诉,在做热情解答的前提下,立刻转告客服部。

(2)办公室接到投诉后,请详细记录投诉事项,并做出初步解释。然后正式启动客户投诉处理程序。(3)办公室根据投诉类型进行分类,非质量的投诉由客服部负责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处理。

(4)质量相关的投诉转质检部,由质检部负责处理。(5)所有投诉处理结果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并跟踪投诉处理效果。

(6)办公室每周通报客户投诉情况。

(7)办公室每月汇总一次客户投诉,并通告各部门。

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一、化验室设原料(产品)留样室,由专人负责,留样室要求阴凉、干燥、通风、防鼠、防虫。

二、范围:企业生产所购入的原料、添加剂、生产的成品料,大宗原料及成评料留样须够200g,添加剂留样须够50g。

三、留样要做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采样数量、采样日期、采样人、实施观察日期、观察项目、异常及处理情况、观察人、样品处理或销毁时间、处理人等内容。

四、留样产品应妥善保管,符合储存条件,防止生虫、霉变。

五、留样观察内容: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物理变化,有无结块、霉变、生虫,有无产生异味,并留下记录。当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报告品管部经理处理,并对仍有对应的库存产品进行追查取样检查,已经变质的产品无保留必须要经质检部经理批准,则予以销毁。

六、留样期限:大宗原料一般为两个月,添加剂为五个月,成品料为保质期后两个月。留样记录要保存两年。

七、在留样保存期内,任何人不经批准不得动用样品,经批准后可取出,使用完即放回原处。

八、过期样品,如未发生质变的统一收集回到生产,如已经变质则由质检经理批准后销毁。

配方管理制度

一、制定配方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受控程序管理下发布饲料生产配方,确保所使用的配方为有效配方,并保证配方信息不外漏。

二、配方管理制度责任人:质检部负责人、生产主管、总控室操作人员、小料及手投料配制操作人员。

三、配方管理制度程序

(1)原料进入公司进行抽样分析后,由质检部负责人对分析结果作出整理,制定原料指标中现存各种原料的营养指标表;

(2)将原料、采购部价格报告以及其他相应报表以电子邮件传递给配方人员。

(3)配方系统原料分析数据的更改是建立在对当前批次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原料的利用上,原料分析数据更新,原则上配方也必须进行回顾,必要时进行更新。

(4)配方的制定必须服从饲料药物添加条例和国家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5)所有配方均只能由总经理或总经理授权的配方负责人(质检主管)发布或更换。没有总经理或质检主管批准时,任何人不得对配方进行临时更改或替换。任何配方更改必须通过配方师完成(包括在饲料中加水)。

(6)总经理或配方负责人在对配方进行确认后,由质检负责人将生产配方打印并签名后传送给生产经理,每个配方均应标注配方代码、配方号、发布日期。配方用于生产时,配方代码、配方号必须在生产报表上准确表明。主配方中的重量单位是千克(kg)。如工厂的配方是自动传送的,在保留过期配方时,必须要打印,并具备以上所有信息。

(7)生产经理对配方进行回顾并签名后,传递给中心控制室进行使用。如果将完整配方进行分解(如,手工添加配方),所有分解配方上同时需要由质检主管和生产主管进行回顾和签名。中控室保存完整配方,使用完毕后在配方上标注停用日期后由主管收回。

(8)如果配方的签名授权除质检主管和生产主管外还有其他人员,工厂需要有一份配方批准和确认签名的人员清单。

(9)当新配方投入使用时,老配方必须取走。过期配方标识详细信息后保留在过期配方文件夹重。过期配方需要在文件夹中保管12个月,第13个月时,可将过期配方转移到库存记录中再存放36个月。

(10)如果有产品长期没有进行更换,总经理或指定人员至少每季度要正式的对配方日期和系统里运行的配方进行对比。

(11)临时配方,委托加工产品或者客户定制配方同样执行此程序,并且使用完后立即从中心控制室取出,存在单独的文件夹中,在下次使用时,再从单独文件夹中取出。

(12)配方组分和药物做出调整时,标签上的原料组分和药物含量也必须做相应调整,要确保标签和配方的一致。

人员培训制度

一、制定企业培训制度的目的是为鼓励员工参加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各种培训,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为员工提供其自身发展的平台,公司将举办各种培训并根据业务的需要和员工表现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培训机构举行的各种培训,适应岗位要求,提升公司的形象。

二、培训实施:

1、新进员工培训:新进员工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激发新员工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措施。培训要点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现状和未来,企业的组织机构、员工构成、企业的产品、品牌等。(2)行为规范教育:学习企业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奖罚、岗位职责、安全制度、财务制度、保密制度等。(3)业务知识培训:了解公司各项职能部门的工作要点、作业流程。各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等。(4)公司薪酬、福利情况介绍。(5)培训方式:依新进员工岗位工作性质,采取以下培训方式:集训(每年集中定期)、公司各部门轮训、岗位培训。

2、在职培训:公司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公司内外资深员工或专家举办培训、教育讲座,其中每年对员工至少进行2次饲料安全知识培训。

3、专业技能培训: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挑选优秀的员工参加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

4、特殊培训:对业绩优异的员工,公司将选拔到特定企业进行培训,但须签订协议书,承诺在本公司的一定服务期限。

三、培训考核和要求:

1、各类培训每阶段受训者须写培训报告及个人学习心得。培训资料(报告、成绩、综合评定意见等)存入个人档案;

2、考评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3、办公室将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所接受的培训课程、考评成绩等,此培训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优秀员工、晋升、调整工资等的依据。

四、审批程序:

1、办公室负责安排、管理统一的培训项目及参与并督导各部门的培训。

2、公司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由员工所在部门提出参加培训人员名单,经办公室审核后报总经理核准。

3、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参加岗位技术培训并领取岗位操作上岗人员应由员工所在部门提出培训名单,经办公室审核后报总经理核准。

原料仓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仓库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在存储期间的数量和质量,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原料和产品仓储管理。

一、库区的规划和划分。

根据实际需要,整个库区分为原料库和成品库。原料库按照原料的不同种类分区按垛存放,成品库根据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车间分库分区存放。

二、物资的出库和入库。

1、入库:

(1)玉米:首先由玉米初检员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过磅计量,按照指定的仓位,在“复检员”的现场检验下卸车入仓,净重数量即为入库数量,并分仓记账贮存。

(2)原料:原料到厂后先有化验室取样检验,合格后过磅计量,保管员根据对方送货单据、过磅单和合格的检验报告,按照原料的不同种类安排库位和垛位,并组织卸车进行标识。仓库保管员在卸车过程中随时进行感官检验,根据过磅单和合格的检验报告开具《入库单》同时登记入账。

(3)成品:成品保管员根据经品管员检验后的成品实际生产量分品种每班办理入库手续并登记入账。

2、出库:

(1)玉米:生产结束后,根据当班的实际领用量开具《出库单》,做为玉米出库记账的依据。

(2)原料:生产车间根据当班生产计划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理论使用量,并据此到仓库领取原料。生产结束后,原料保管员根据实际领用量开具《领料单》作为原料出库记账的依据,同时及时填写垛卡。

(3)成品:成品保管员凭财务部开具的《成品销售单》按照品种组织装车出库,每日成品保管员对当日的《成品销售单》和《成品销售记录》汇总核对后分品种登记、上账,《成品销售单》为成品出库的唯一依据。

三、物资的码放和标识。

1、码放:原料和成品的码放均使用托盘,根据原料、成品的不同品种分区按垛码放,不同垛位之间、垛位与墙壁之间、垛位与库顶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码垛高度最多不得超过三盘,同一品种原料或成品单盘码放包数一经确定后不准随意变更。

待检产品、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要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识。

2、标识:每垛原料或成品均要悬挂垛位标示卡,标明名称、等级、供应商、出入库的时间和数量、包数、质量制定、结存数量及领用人等信息。

四、库存量控制和盘点

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尽可能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仓储部根据采购部制定的《原来最低库存量表》,当某一原料达到最低库存量时督促采购部及时采购。同时采购部应根据《库存原料日报表》及时组织采购。

库存物资要建立台账,保管员每日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及时记账,月底会同财务人员进行月终总盘点,做到账务清楚、帐物相符。

五、库存原料的巡检监控

仓库保管员应根据《原料质量监控制度》的要求每日对库存原料质量进行巡检监控、并及时填写《库存原料检查监控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化验室应按规定频次和项目对库存原料进行抽样化验监控。

六、仓库的环境要求和安全措施

1、仓库门窗要完好,库顶不漏雨,墙皮不脱落,地面应硬化无破损,防湿、防潮并保持通风。

2、库房的安全措施要到位,防火、防盗。根据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定位放置、明确标示,时刻保持通道畅通。

七、保管员换任

保管员换任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原保管员对经管的账目签字,新换任的保管员在部门责任人和财务部门的见证下办理交换手续。

质量监控制度

为确保原料在库存期间的质量不下降或不变质,特制订本制度。

一、依据《原料采购程序》和《原料采购质量标准》,所采购原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按制定垛位存放,设垛位卡。

二、库存原料必须储存在干燥、无污染的地方,使用必须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未经品管部批准使用的原料,不得擅自动用。

三、对谷物类、蛋白类及易吸潮的原料,在库存期间,必须由库管人员定期进行质量监控,对库存温度、潮湿度、通风状况等贮存环境进行关注,尤其在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对贮存的原料要增加监控频次。

四、监控人员要认真履行监控职责,做到定时巡检,真实记录并保存备查。

五、监控方法:感官监控和化验室监控

1、感官监控

由库管员每天对需监控的原料进行感官监控,主要包括:原料的颜色、气味、干湿度、霉变、结块、虫蛀等,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情况,须及时做出标示(暂停使用),并通知化验室抽样进行化验鉴定,由品管部提出处理意见。

2、化验室监控

篇6:饲料生产企业管理制度1

生产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适应公司销售需要,在降低消耗减少成本的前提下,生产保质保量的饲料产品,根据生产需要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原辅料进厂制度

1、原料的采购,要以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制定本公司的原辅料采购标准,按标准有计划地购入。

2、原料进厂后,及时通知化验室,进行抽样化验,根据不同原料化验相应的营养指标。化验结果一式三份送总经理、品管部、生产部,由品管部负责人决定是否入库。

3、入库时要求质检员逐包抽样进行感官检查,如色泽、气味、杂质、水份等。

4、入库后,仓库保管员要进行科学库存保管。

1)防潮防湿。堆放原料时,应放在木架制成的防潮货架上,垛堆不能太高太大。每垛之间要有一定间距。

2)要经常通风,以降低温度与湿度,防止发生霉变。如有异常一定要仔细查看,然后采取措施。

3)出入库记录时应仔细认真,每月由财务、采购共同审核、立档。

二、生产加工制度

1、生产科有关领导要全程指导和监督,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1)与其它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好本部门的职工,确保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努力提高产量,为公司增加效益;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搞好各方面的团结,关心职工生活,带领职工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有益活动。

3)监督实施各种记录,并做到清楚、准确、无误;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提出分析意见。

4)督促实施各种设备的检修,保证生产设备完好、正常运转。定期派人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

2、员工必须遵守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

1)配电室、化验室、锅炉房、仓库均为生产重要岗位,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行业证书才能上岗。

2)严格遵守上岗考勤制度,认真记录上岗考勤表,员工迟到、早退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无故不上岗超过半个工作日的按旷工处理。

3)一律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会客或将无关人员、亲友带入岗位。车间人员离岗时必须先向班长请假,得到允许后才可离开。

4)公司一切生产场合包括生产车间、仓库等和院内严禁吸烟。关于喝水、吸烟、吃饭时间厂内必须作明确规定。

5)如遇产品旺季,产品需求量增大,公司设备生产能力白班生产无法满足需求。生产部根据实际情况报请总经理批准,开设夜班生产,有关人员应服从安排。

3、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1)严格抓好生产质量管理,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生产,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对配方绝对保密,对内必须核对好方能生产。

2)加工车间所用原料要质检员审核是否正确,并要严格按配方要求的比例进行投料,投料量不可擅自改动。

3)称料时,要通过保管员准确领料,然后进行批量逐一精确称量、分桶盛装,一批称好之后,送往混合机料台,准备混合。

4)加工过程要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

5)包装时要求称量准确,不可缺斤少两,计量误差不超过50克,封口要规范整齐,要实行专人专管。

6)生产过程中,每天要定点取样化验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库,并认真作好记录。

7)作好投料单、成品入库单,并由生产科进行审核。

三、成品入库与出库制度

1、要按产品类别分别存放到货架上,界限分明。

2、入库后保管员要定时查看,经常检查通风防潮情况,以防变质。

3、产品出厂要严格把关,发现异常的产品禁止出厂。

4、成品包装袋进厂时,要检查印刷、尺寸、重量、里衬、缝合口等是否符合标准,使用时要再次检查。

5、有出入库记录时应仔细认真,每月由财务、采购共同审核,并存入档案。

四、重大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1、如发生质量事故,认真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对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产品质量意识不可松懈。

2、品管、技术部门严格监控,发现问题立即上报,要追究原因,及时处理分析。

3、用户使用本公司产品如发生意外事故,要查其原因,如属使用不当责任自负;如属质量原因,通过权威技术监督部门严格签定,如属我方责任,造成的损失由我方负责。

上一篇: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论文下一篇:描写大海的唯美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