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2024-05-01

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共14篇)

篇1: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

作者/年福祥

摘 要:信息技术是新时期人们所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初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研究,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篇2: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由于师生深受传统应试心理的影响,信息技术又不在中考考核的范围之内,导致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薄弱、教学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势必让教师和学生忽视该科目,使信息技术教学长期处在一个放任自流的状态之下。但新时期下信息技术又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是我们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故而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得到重视。

二、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探究

1.在教学中融入竞赛活动

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最符合争强好胜的初中生年龄性格特点的教学活动模式。竞赛不仅是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知识、自主创造,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为学生学以致用开辟时间和空间。比如,在教完画图后,组织以“我的校园”为主题开展计算机绘画竞赛,作品形式不限,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这种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竞赛中汲取知识,斗出自信、拼出创造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还能从实践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

2.各学科相互交融

信息技术其实是非常灵活的一门学科,这也赋予了它可以广泛联系其他学科的优势。比如,教指法时单纯的打字练习本身是十分枯燥的,但如果借助一些游戏软件练习指法,则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掌握人机交流的计算机基本方法。比如,在教Word某一向导的用法时,我让学生使用Word给自己做一张奖状,学生有了兴趣,就为着自己的奖状忙碌去了,结果是:奖状类型五花八门且极具特色,如,“世界英雄”“第一名”“最佳人气奖”等等。

3.了解学生爱好和需求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他们想要的。结合教材内容,多视角地处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细致,更富含趣味性。因为学生中的主要群体是“中等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了解学生所需时,必须着重调查“中等生”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最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案。

4.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所谓活跃课堂,并不是让教师放纵学生,而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符合他们兴趣的学习氛围、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踊跃思考,积极提问。要想构建活跃课堂,教师就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灵活驾驭课堂,创造独具魅力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汲取营养,快速成长。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起信息技术这个科目,教师要善于反思,注重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每节课后做好总结工作,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竭力开拓教学中的每一寸可提升空间,坚持生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沟通, 我们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信息技术课程, 但是课程教学现状是不乐观的。一些学生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 利用上机时间聊天, 有说有笑, 在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甚至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自由活动。通过这些现象, 我们看出, 学生不根据课堂教学安排学习, 没有融入课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改革方向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有效提高信息素养。

2.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校课堂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初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一个主体, 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适应社会的智能化发展, 更需要熟练掌握一些信息技术, 提高操作能力。虽然它在初中不是主要课程, 但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能够使学生得到锻炼,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 只有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方式, 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程得到更大发展。因此, 我们要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知识,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3.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3.1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开展有目的性的教学。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能够起到协调和评估作用。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 这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措施。明确教学目标需要做到以下方面:第一,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确定;第二,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 做到有的放矢;第三,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最后, 教学目标必须满足实际教学, 难度适中, 可行性强。

3.2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点, 然后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教师的积极性需要提高, 要善于利用现有技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用电脑给学生演示一些应用效果, 播放一些活动视频剪辑, 还可创新方法,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 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动画, 讲述比尔·盖茨的故事。此外, 还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老师可以用Excel表格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 用PPT开班会等。同时, 教师也应该掌握语言艺术, 使得教学语言起到激励作用,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3.3加强课堂实践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是掌握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在一些实际操作中。它不同于其他课程, 它的实际应用主要取决于操作的性能, 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不进行实践是不够的。教师需要提供一些参考,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学习实践中的重要因素, 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在实践中, 我们要对每个学生的成果进行综述, 指出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示范,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 有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4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 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可以应用案例研究、角色转换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例如, 实施任务驱动方式, 教师针对一个知识点提供一个学习任务, 然后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独立研究, 最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论证研究。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结语

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 而且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掌握相关信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不断实践和总结, 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亮.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 2012 (10) .

[2]李德刚.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信息与电脑, 2013 (07) .

[3]朱娜.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3) .

篇4: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果逐渐在各级学校的教学课堂上得到广泛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也非常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尤其在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创建中,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本文通过对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实践,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以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就有了创建高效课堂的呼声。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其具有丰富的资源以及多种工具手段,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变得多样化,现已成为课堂教学比较重要的辅助设备。尤其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也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

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高效课堂的优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尤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不仅可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以及增强创新思维。同时,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得学生更加愿意自主学习,这就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力,特别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高效课堂的对策

1.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做好的老师,也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便于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塞翁失马》这节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播放一段关于课文内容的动画片,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和故事情节,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课文的内容逐步回忆动画片的画面,增强学生对于故事情节与画面的印证理解,这样就比较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生动的动画效果,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非常有利于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文字,就会极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有效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还会提升高效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节课文的时候,由于很多农村的学生没有见到过瀑布,所以对于课文的内容理解不深。这就需要教师在课文讲解之前,利用计算机技术播放一段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到瀑布的壮观和雄伟,有了这样的视觉感受之后,再让学生去阅读书本上的文字,那一句句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发出湍流的回声,这样更加便于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理解。故而,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增强其对于社会自然的观察能力,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加具有感官一体的认知,这样就会比较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效率,便于构建高效课堂。

3.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自学动力

课堂氛围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可以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就会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学的动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例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节课文的时候,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关于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信息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那个时代学生的思想情感。同时,对于教学任务的安排,没有太多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加充分自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身到查找资料以及进行语言组织表达的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比较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提升。同时,这样也会更加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

【结 语】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张高华.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

【2】李 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篇5: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整体的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深,教师也应该通过信息化的技术进行教学,特别是初中的英语教学,尤为英语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创新。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创新

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与创新能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提高初中生英语的综合水平。分析如下: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计算机相关的应用程序子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多媒体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对于生活一个信息时代的初中生来说,对他们进行教课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是很难引起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获得更多的初中英语相关的信息。信息化是现今我国及全世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这使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开始在中学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初中英语教学是最适合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初中英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好时间,所以进行更好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理论上说,就是指在进行英语教学课堂上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关的英语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相结合,并通过有机的结合来完成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一些教育学家认为通过先进的理论思想进行指导,来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使相关学科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现阶段最为先进的理论思想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下有效的融合到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并进行相应的创新应用,能更好的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此可见,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与创新是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体现在诸如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更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想融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进行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相结合的进行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相融合是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进行想融合的教学方式,为初中英语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行构建其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现实模型,探索适应初中英语教学的新型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更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英语教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者和主导者。教育学相应的理论指出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的主宰,更多的时候教师应该是进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要对学生起到指导者的作用,并且要和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教师也是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先决条件。要是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初中英语教师就要勤于钻研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并能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熟练的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初中英语的教学,并能自制相关的信息技术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的信息技术,追踪相关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研究和成果,这样不但能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还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整体水平。最终既可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初中学生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英语学习,又可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创新

(一)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进行情景创新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机制,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信息技术的电教手段来进行情景的创新,从而更好的建立起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的创新,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信息技术的电教手段的应用能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学习英语的求知欲望。在初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情景的创新,可以有效的培养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信息化技术使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创造性思维,有了创造性思维就能更好的强化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初中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能更加喜欢学习英语这门学科。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信息化技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设计出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作为引发学生想象力和自由联想的素材,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形象思维,形成了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这样一来能更好的让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初中学生们在通过一些自主的形象思维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英语课文的对话内容,通过不同情境的设置,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会被提升到一个高度,但是这个注意力和兴趣的可持续性并不是很强,这个时候初中英语教师就应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制作一些课程有关的图片,加深初中学生的对课程的记忆,让学生在上完每一节初中英语课后,就能记住所学的知识点和英语单词,在课后只需稍加复习,就能完全的掌握所学的英语教学内容。

(二)灵活运用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相融合

篇6: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论文

一、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作为学生时期个人发展和知识面扩增的重要阶段,更加有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身及社会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社会进程的加快让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所以也对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高效的课堂、结合实际情况、了解信息的前瞻性,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二、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

(一)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施展课堂分层教学法。由于信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施展教学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用以不同的教学方案,注意分层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尊重每个个体的文化差异,做到不歧视,不排挤。另外,教师也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施展教学方案,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设定一定的目标,并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进而帮助信息技术水平靠后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带动学生积极性。常言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要施展高效的课堂既要学生在学习上持续拥有极大的热情,还要积极的在课堂的教学中与同学互动。当学生表现出主动地学习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才会更加深刻的记忆所学到的知识点,学习效果和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因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可操作实践题目,丰富并扩充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增加图片以及影片的播放,多角度、多方面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再讲解教学时以小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让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增强实践应用。在科学上有一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学习上的漏洞,并且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弥补,做好课本知识的整理疏漏。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考量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能力水平去发现并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教师可以让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到课堂的前面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操作,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个人信心。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电脑网页的独立制作、电脑绘画接力比赛、电脑游戏闯关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教师还要指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再将总结的问题做深入的讲解和演示。这些比赛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信息系技术“教与学”的课堂上,教师实施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只是扮演知识的梳理和灌输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知识的获取和接收者。这样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而新型课堂教学就克服了这些弊端,不仅尊重每个个体的个人能动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增强课堂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把班级的所有学生分成合理的若干小组,并分给每个小组相同或者不同的学习任务,让组员进行相互的学习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然后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各学习小组进行细致的演示。通过学生讲解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做到互动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与默契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以及彼此合作的能力。

三、结语

篇7: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下要求各校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课堂上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在高效课堂中实现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轻松的效果。初中物理作为一门探究事物存在规律的自然学科,建立物理高效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本文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着手,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指的是在初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和互动,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物理教学目标。这里最有效的方式不仅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注重教育成本和教育负担的降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营造生动热烈的物理课堂氛围,始终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呢?

一、把握教学目标,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把握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向进行了一些调整,这就需要初中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和初中物理考试大纲,切实把握物理教学目标的方向,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是一门探究事物内部存在规律的自然实验型学科,这就要求初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高效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课堂,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

二、创设情境,增强高效课堂的活力

为改变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物理情境的方式来增强高效物理课堂的活力。这种创设物理情境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实验情境和讨论情境的创设上。以学习初中物理中的“沸腾”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进行该知识点的授课之前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沸腾的视频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沸腾现象?在满足什么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沸腾现象?通过视频的播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思考中。接下来进行“纸锅烧水”的实验,将用硬纸做成的纸锅中装满水,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一段时间之后水沸腾了,而硬纸并没有燃烧。学生一定会对此实验现象产生疑惑,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物理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后,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沸腾问题的讨论。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测假设,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来综合学生的讨论意见,并对沸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总结,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完善课程体系,实现高效教学

要想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高效,就必须完善初中物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体系首先要重视物理课程的课前预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是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物理学习开展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例如在学习杠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跷跷板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杠杆的力量。通过对知识的预习,学生能够大致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心进入课堂,这样也能集中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此外,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备课是教师有效率地进行授课的前提。在备课中,教师要将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机结合,确立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和解决思路,并对难度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适当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巧用课后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课后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后的反思和检测,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课后评价中,教师不能片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作出综合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提醒和解决措施。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自己进行评价,这里指的是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需要总结物理课堂上的得失,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

篇8: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备课是达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 教师课前必须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将围绕这两个要素进行。其中, “教什么”是首要的, 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么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怎样才算目标制定准确, 我认为在目标把握上首先要做到站位要高, 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对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梳理出本课要让学生达到的信息素养目标。其次立足点要低, 切口要小, 即具体教学目标制定时要符合学生实际, 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情况做到准确把握。

课上四步教学推动高效学习

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 我校根据实际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改模式——四步教学法。笔者归纳总结出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四步八环节教学方法, 即第一步:自主学习, 包含自主学习与完成学案;第二步:合作探究, 包含出示目标与小组讨论;第三步:展示点评, 包含分组展示与质疑追问;第四步:检测提升, 包含反思总结与归纳提升。

第一步: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以导学案为学习路线, 预习教材、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完成学案:完成导学案上的训练题目, 检验自学效果, 找疑难, 找不足。

在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中, 我采用先把导学案发下去, 由学生自主完成, 学案的内容多为填空题。要求学生完成学案后, 通过网络提交导学案, 教师及时查看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第二步:合作探究

◇出示目标:即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目标要设计科学、表述清晰、准确。

例如, 在学习第四章第二节“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中, 及时出示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两种智能工具处理信息;2知道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3尝试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手写板”输入文字;4使用翻译软件或在线网站进行英汉互译;5自主探究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

◇小组讨论:1明确讨论内容:着重讨论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每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背后承载的能力及方法、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2讨论方法: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讨论, 再组内集体讨论。3教师全面掌控, 巡回指导。4问题反馈: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

第三步:展示点评

◇分组展示: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鼓励每一位参与展示的学生, 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在分组展示中遵循一个原则: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都会的不展示, 困难比较大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将是展示的重点。在展示过程中, 由学生讲解, 学生点评, 学生反馈, 展示完后, 负责总结的学生一定要作出明确结论, 以便通过展示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

◇质疑追问。一方面,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 质疑本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问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示范, 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善问的能力。

第四步:检测提升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总结知识、方法, 并评出优秀小组。

◇归纳提升:教师归纳方法、规律, 总结、提升。

高效的前提是有效, 每一位教师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每一节课的有效, 只有持续的有效, 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

教学组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动力

1.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动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 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 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 激发学生思考, 保持学习的动力。而进行任务设计时, 教师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 统筹兼顾, 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2.课堂反馈练习维持学生学习动力

篇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效;情境;自主;评价;展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目前,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所有中小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应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热情,又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笔者十多年来处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线,在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方面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课前先“热身”,训练基本功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效率的基础是让学生熟悉键盘上每个键的位置及功能,较快的打字速度。因此,每节信息技术课笔者要求学生提前5分钟到微机房,进行“5分钟训练”,这5分钟里,一是安排学生进行打字练习,下载指法软件,让学生进行指法练习或指法游戏或打字比赛或打字表演,要求学生在练习时注重养成良好的打字素养,即做到“坐姿端正,指法正确”;二是进行盲打游戏,熟记键盘上各个功能键的位置及作用,先是同桌比赛,进而小组比赛,最后班级展演,一个月下来,学生就循序渐进地熟悉了键盘;三是进行EXCEL软件中数据的处理、WORD软件中页面设置等基本功能的运用小竞赛。这样的课前“热身”,既训练了基本功,又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同时充满竞技性的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

二、课始要“入境”,明确新任务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在课始就为学生提供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的信息资源,创设一个恰当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可能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例如,七年级的《用画图程序绘制图形(一)》的课始,笔者利用画图程序绘制了由简单图形组成的动物、植物,它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一副鸟语花香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漂亮动感的页面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他们不禁发出“真漂亮啊!怎么做出来的?”的感叹声,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入新课,让学生看显示器,观察画图程序窗口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与作用,再讲演常见的几种鼠标指针形状名、画直线、画正方形、画圆可以与Shift键配合使用以及如何设置画布尺寸、选择前景色与背景色等,再以窗口操作歌曲强化学生新教学内容的记忆。 最后让学生组队进行画图程序的综合应用,要求“对象生动活泼、页面结构合理、画面色彩协调”,在班级进行评选再上传到学校网站,让其他学生、教师及家长都能看到。由此,单调的学习变成了充满乐趣的过程,变成了积极动手的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下,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课中重“自主”,体现主动性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展示能力,每个新内容的学习都设置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环节,其目的一是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三是在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上机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思维创新的能力。

例如七年级《使用Web方式收发邮件》一课,在教师讲解并演示登录到自己的邮箱后,教师布置自主探究任务:①自学阅读邮件的方法,并阅读自己收件箱中的新邮件;②在小组内演示阅读邮件的操作方法;③在班级内讲解“阅读新邮件后,怎样操作可以返回到登录邮箱后的起始页面”;④和同桌交流“阅读邮件后,怎样回复邮件”;⑤自学发送新邮件的方法,给你的好朋友(或亲人)发一封节日祝贺信,并在全班进行演示操作。在自主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恰当运用评价语,给不同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以激励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面对完成学习任务快的同学,可以这么说:“你的上机操作能力很强,你能下去帮助那些还没完成的同学吗? ”等;面对那些学习很认真的同学,可以这么评价“今天***学的最认真,任何困难都怕“认真”二字!”“***同学今天完成的作业很有创意!”等;面对平时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可以这么评价:“***虽然比别的同学慢一点儿,但是老师坚信‘慢工出细活’这个道理!”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老师评价得当,在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定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末需“展示”,渗透延伸性

在学生自主设计的作品完成后,教师还要组织小组内或全班的作品交流展示,互相学习他人作品好的经验、学会欣赏他人作品的精彩之处,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以便共同进步,增强团体意识,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有所探究和延伸。

例如,七年级第4单元《建立网站》,通过前4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网页技术初步熟悉的情况下,教师先演示几个自己制作的网页,再布置任务:参考别人制作得较成功的网页再次修改自己的网页,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数人组队。任务布置后,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修改任务中去,遇到问题他们花香讨论、集思广益、各取所需。课结束前,大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这种状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的小组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网页的基础上修改,直至变成了一个小网站。老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必将从课内走向课外,“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总之,教师从课前、课始、课中、课后入手,让信息技术课不断焕发活力,才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卢久军.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初探.《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5)

[3]王亚娟.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网友世界》2013年第1期

篇10: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李海锋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时期,倡导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标准。任务驱动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新模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定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这是一大进步,然而,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在当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我们该如何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已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当堂课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它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达能力的培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它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发展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需从任务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管理等诸方面来进一步努力和探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熟悉学情,确定合理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在层次性的任务中“因材施教”,从而完成有意义的学习。

1、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

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一个班集里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于是出现了“会的学生玩游戏,不会的学生也玩游戏”的局面。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要求。比如学习八年级第一单元第六课《分析居民收入情况》排序及建图表这一节课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力争让学生在原有的Excel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从另一个高度学会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恰当得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挖掘出新的信息,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借鉴;重点是如何根据需要将表格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图表信息;难点是如何将EXCEL数据转换成图表。这时我们就会碰到学生会排序,但是排序后创建图表总是不正确。所以,我们设计任务的时候,应该就考虑到这一点。基础差的就让他完成排序,基础好的让他完成创建图表。这样所有的学生如果都完成任务,都会有成就感。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低层次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感,而高层次的学生面对自己在班集里脱颖而出的成果,充满自豪,激发了他进一步探索的激情和信心。

2、了解学生和教材实际情况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情况。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目中有人,心中有数。

其次,要熟悉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学开展起来教师就胸有成竹,能够融会贯通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之目标。例如:在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建立住户的通讯录》时,我首先广播的方式展示事先已经设计了好的文字,然后请学生从这段文字中找出所有数据,看谁找的最快、看谁找的最多,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然后对找的最快、最多的学生进行表扬。之后,我再展示我根据展示文字中数据设计好的表格,请同学们分析,是文字还是表格更能说明教师所展示的主题内容。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表格表示数据”。这就是老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环境的导引下,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创作能力,最终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的很好,教学有效性就得到充分体现。

(三)采用适当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有效性。

1、适时单独或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演示、讲授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指出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然教无定法,学法更加不是单一的,平时我们熟悉的讲授法、演示法都可以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更加明显。所以,任务的设计就变的尤为重要,而且任务的设计就决定了我们一节课是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任务的设计上下功夫,如任务的设计要有联贯性、层次性、针对性等等。例如,我在八年级第一单元第六课《统计用电情况》EXCEL图表设计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四个学习新知的任务,这四个任务分别是“建图”“美容”“变脸”“整容”。“建图”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帮助,完成教师给定表格的数据的建图任务。“美容”让学生根据任务“建图”所得出的结果,依据帮助完成“图表修饰”。“变脸”让学生根据“美容”任务的结果,依据帮助完成“改变图表类型”知识的学习。“整容”让学生根据“变脸”任务完成的结果,再次求助帮助完成“图表类型”与“源数据修改”知识的学习。这四个任务我在设计上是层层递进,但主要数据源自一个表格,使得任务联贯性强,更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2、合理采用组内协作、组间竞争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这里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也就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需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3、建立合理的帮助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建立一个完整的帮助体系,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置创设自己的帮助体系。例如:“EXCEL图表制作”这一学习内容,我设计了三种帮助方式,一种是“视频帮助”即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的操作视频。第二种“文字帮助”即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一些操作技巧和操作方式。第三种“对比帮助”即教师把结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一个目标。总之,帮助体系的创设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1: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教学小结

新城小学 黎顺启

从某个意义上讲,高效课堂教学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下面是我对如何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

目前,很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教材,不知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我认为,我们不应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正确理解新教材。新课程教材是以信息活动为主线构建的,营造信息文化环境,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我在开展信息活动”,而不仅仅是在进行“技术”学习,这种编排有利于全面落实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2.重组教材。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做适合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较强的重组。

二、采用半成品加工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半成品加工”,尽可能地减少技术零散带来的难题。“半成品加工”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举例来说,五年级上册制作幻灯片,要求学生在幻灯片中灵活运用自定义动画,设置背景,建立按钮。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制作好数张幻灯片,在其中插入文字、图片、自选图形等基本媒体元素,然后由学生插入视频、声音,设置图片的动画效果、播放顺序、幻灯片的背景及幻灯片间的超链接关系。这样只针对作品的部分进行讲解与实践,能对作品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三、实行分层教学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题。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将差异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分层分类的教学方式,使所有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

1、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学习任务,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工具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使用特点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2、小组互助学习。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强弱搭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让那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充当同学的“小老师”,既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又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辅导工作。这样人人学有价值,有所发展。

高效课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新城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阶段性总结

信息技术备课小组

篇12: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摘要] 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课程,本文提出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键词] 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 “软”环境 “硬”环境

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给予革新、提升和深化。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德兴市教育局把2010年确定为“高效课堂建设年”,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这股高效课堂改革之风袭卷开来,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十一年,也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去。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大家都深知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每个人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打造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当务之急。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下面我将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打造“软”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主要考试科目,是副课,许多学生和家长不是很重视,在学生眼里,信息技术课就是他们玩游戏、上网冲浪的时刻,在他们的心中,或许想当然地就有这样的一个等式,那就是“信息技术课=上网+玩游戏”。这个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上网和玩游戏只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形式而已。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来创新学习、辅助学习的能力。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落实新课改的培育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科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点上不存在差别。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创新授课模式,活用教学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再现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良好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眼界,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比如:在教学《Excel2003的函数计算》一节时,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求一组考试成绩数据的总分、平均分为开始来导入新课,师生之间开展计算竞赛,使学生亲身体验电脑计算的奇特,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老师竞赛时的演示去自主探索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计算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Excel2003的公式》一课,课程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利用Excel2003的公式计算日常工作的各种报表,教育学生要公正、准确地做好各种报表;不要弄虚作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演示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中间穿插任务驱动、赏识教育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

(四)、运用评价激励,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激励式评价,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总之,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二、改善“硬”环境,服务高效课堂 目前,虽然大家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硬件设施的不足。比如我校组建的微机室,由于学生多计算机少,上课时经常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根本无法实现人手一机,部分学生只能“望机兴叹”。信息技术教学很难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去打造高效课堂。要想打造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首先要做到人手一机(每台电脑要有显卡、网卡、声卡、硬盘和光驱等配件),由于机房电脑不带声卡,学生经常会抱怨无法播放音频或视频资料;其次,要有投影仪和黑板,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没有投影仪,教师只能通过一张嘴,无法进行准确的演示操作,有的机房甚至连黑板都没有,在上理论课时,教师无法进行板书。

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如果要顺利开展,机房硬件环境的改善事在必行,也希望在以后的学校建设中,我们的决策者们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环境,从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温饱”问题。

总而言之,要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性,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计算机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办的目的;二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多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三是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灵活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将学生吸引到有意义的学习上面来;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激励式评价;五是改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硬”环境。以上几点是本人归纳的粗略的意见,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要打造成功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还有待我们不断去努力,去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13: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决, 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最后由教师总结具体方法。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本节课的新知, 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可以说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探索新型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信息课堂效率

信息课是新型课, 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展现方式之一。对于这门课要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 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上多法并用, 依靠用理论去指导实际的原则, 学生利用上机的时间不仅把操作技能掌握了, 而且顺便也复习巩固了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知识;不仅问题的分析过程得到了体验, 而且问题的解决流程也在其中了, 可以说既没有失彼又顾此, 学生感悟体验了整个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个学习行为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非常重要。

例如: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关于Word的学习内容, 主要涉及如何插入文本框?怎么把图片插入到文本文件中及如何调整它的大小及环绕文字的方式?怎样把Word中的自选图插入到文章内?利用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中的任务驱动法, 我没有分门别类地把定义、用途、操作流程简单介绍给学生, 而是将涉及到以上学习内容的所有课堂任务按一幅图片的形式加以设计, 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的是一个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按照任务要求去完善图片,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使其掌握本课教学内容, 这就反映出实际上授课的顺序就是以制作图片的过程加以体现的。这样的认知规律显然符合学生的求知特点。由此看来, 利用这种方式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层层明确, 清清楚楚, 很容易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就会显得非常疲劳, 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 碰到问题就会知难而退, 无进取之心。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影响极其大。而这种以任务来驱动教学的方法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去参与课堂,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使我们信息课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利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以“可操作任务”的形式把问题展示在每一位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一种“任务感”, 进而能驱使每一位学生去尝试探究, 去积极开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从而激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进而达到提高信息课效率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信息素养

要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必须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信息社会每个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 就是各种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在旧的教学观中, 学生的基本任务就让其机械的记忆各种知识点, 这显然有悖于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不能适应新信息时期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当今信息时期关键是让学生学会一套技能, 当然对传统的技能要取其“有用点”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河北迁西●韩向杰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这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是县级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自2004年从教以来, 特别是担任班主任七年多的实践, 笔者深切感到: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者, 要改变“教师教的辛苦, 学生学的痛苦”的现状, 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必须做到“三要”。

要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首要的是热爱学生, 主动地接近学生, 了解学情,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去影响学生。中学生常常处在家庭溺爱和学业压力困扰之中, 他们渴望理解, 渴望得到帮助, 不希望老师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动辄训斥。因此,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注意与学生交心,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班主任对待学生的过错要处之有度, 千万不要动辄请家长,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 还会使师生矛盾激化, 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自暴自弃, 甚至弃学。教师必须怀有博爱之心, 无私奉献, 像家长一样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一味迁就, 而是爱中有严, 严而有度。师者, 传道、授业, 解惑也。“道”不一定是解题之道, “业”也不仅仅是作业, “惑”可以来自于所接触的任何一个领域。要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就必须放下架子, 在新鲜事物、新变化面前, 虚心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实, 对不懂的东西不要简单地否定, 凡事不能“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法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就整体而言, 教师的知识全面、系统, 学生不如教师。但就认识发展而言, 学生思维天生更具活力, 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性,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规律。

要坚持以身作则。“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切言行无疑都会影响学生, 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往往是全方位的, 这在中学尤其突出。特别是班主任要不断自我完善。“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要身先士卒,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楷模, 赢得学生的尊重。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 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教师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仪表习惯、道德修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在客观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教师形象, 关系未来。只有良好的素质, 才能给学生以积极和向上的印象。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应有任何“特权”,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求学生注意的, 自己首先必须注意;要求学生

除其“无用点”。作为教师要各法并举, 充分发掘其智慧, 着重培养其主动性、辨别性与创造性能力。如在Word学习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原件库”, 鼓励他们据其需求到“库”中查找有用的“件”, 对于“库”中一些“图片”“表格”等学生大部分都能有效地利用。再经过其一番加工处理, 有的制作成一份结构合理、美观大方、排版适中的美丽贺卡;部分学生还制作成漂亮的课程表、班委成员分工一览表、班级好人好事或违纪事件记录卡片等。在当今社掌握的, 自己首先必须掌握。同时, 说话要有尺度、有分寸, 不但要在学生做出成绩或自己心情好时能把握好“度”, 在学生犯错时也能言而有度, 切不可“气”不择言。要以诚相待。如果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并注意改正, 使学生愿意从其师、信其道, 在轻松、友爱、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加强自身修养,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 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 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 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 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要注重教学质量。新课程要求以教师为主导, 那么课堂操作能力的高低也就直接决定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 上好每一节课, 还要学会观察琢磨学生, 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思想状态有效地开展工作。我在西部支教中曾经历这样的现象:有一位男同学上课要么玩东西, 要么说话, 总之是小动作不断。批评、训斥对他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经过观察发现, 当我鼓励表扬其他同学时, 他眼里总是充满着羡慕的眼神。我抓住他这一细微表情传出的讯息, 随时给他机会展示自己, 予以鼓励赞扬。慢慢地我惊喜地发现:他上课不再乱说乱动了, 并且主动提问题, 英语水平也提高得很快。他的进步使我感到:在教学中, 尊重信任、鼓励表扬远比任何批评训斥都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更能优化师生关系。

笔者始终认为,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学生愿意上你的课, 就会有投入的表现, 才会学得有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应讲究说话的语气、音调、神态, 把亲切的微笑和目光、关爱的手势以及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带进课堂, 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创新的学习环境。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也是自然的。因此, 需要老师怀有爱心, 怀有耐心,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没有包袱, 没有压力, 敢问敢说, 积极去找资料, 查字典, 扩大词汇量, 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个“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教”的良好氛围, 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迁西县第三中学)

会可能进行文化学习时有的学生能力要差一些, 然而这部分学生在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非同一般, 这正符合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篇14: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初中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学科,它起步较晚,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以借鉴参考,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研究和探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是人们必需掌握和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发展速度极快,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打造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择恰当的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联系教学实际,重新对学生进行定位,认真审视、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以下几方面教学实践经验和策略,以期打造高效课堂。

一、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同一个班级内的初中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过程,其对计算机的认知和个人的悟性也都有所不同。有的初中生因为家里有电脑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一窍不通,甚至没有掌握最基本的打字、浏览网页等能力。因此,针对学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开展具有差异性的分层分类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获得学习提高的机会,实现最高的教学效率。分层教学并不是说要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再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因为我们不能把情况相似的学生都分在一个班级,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所以没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开教学。因此,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让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座谈、问卷调查、班会调研等方式,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创新、提高、基础等三个档次的教学目标,让不同水平档次的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避免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消”的现象。

例如,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最基本的“复制、粘贴、剪切”等操作,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我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但是考虑到有部分对电脑一无所知的学生,就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操作题。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把桌面上的一个文件移到本地磁盘D里,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完成,我针对部分不会操作的同学,作了简单讲解。接着又提出了第二个难度升级的问题,让学生将刚才移至本地磁盘D中的文件通过键盘和鼠标操作移到本地磁盘E,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掌握快捷键“Ctrl+C”“Ctrl+X”“Ctrl+V”的应用,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以提高,树立自信,激发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陶行知先生说: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初中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爱动,对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比较乐于接受,因此,我们要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扩大。首先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网络学习、互动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比较新颖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提升。

例如,在鼠标操作的练习中,我利用初中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利用windows自带的扫雷和纸牌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探索过程中熟练的掌握住了鼠标的操作要领与技能,在探索游戏的过程中,鼠标训练不再枯燥、乏味和单调,而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

三、强化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性,操作性强。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学习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有强化信息技术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方向,也能让老师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恰到好处的调整教学。一节课有45分钟,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30+15分钟两个部分,教师讲和演示操作用30分钟,其余的15分钟作为学生自主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在完成对知识点的讲解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在旁边适时指导,以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图文混排”的知识时,我将理论知识讲解过后,在多媒体等应用设备上,播放一些当下最流行的电视剧里的片段图片,以及我们学校的照片和一些明星的照片,鼓励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自主设计海报或学校简介,学生马上兴趣高涨,用认真的态度去热情主动的进行实践,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梳理和掌握。

四、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

新课程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前我们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摒弃教师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学生只负责被动听讲、死记硬背的局面,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意识,最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一般常用角色转换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模式和学案导学模式等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以任务驱动模式为例,我在每堂课最后几分钟都会留下一个学习任务,让每个学习小组轮流主持,把自己的认识讲出来,同时作为小老师还可以提问其它学生,这样一来,每个学习小组在私底下都会主动去整理或搜集知识,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以求让自己的小组表现更好,这样不但能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意识,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信息素养。

五、建立全面的课堂评价系统

初中生心理比较敏感,对教师的评价很是在意,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对学生采取客观公正的评价,尽量多采用鼓励式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灵活的综合性评价。比如,有的同学性格大大咧咧,教师可以直接开玩笑式的评价,告诉他做得好与不好之处,督促学生继续努力。有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没有自信,教师应首先肯定他这次学习任务完成的不错,但是在某些地方再稍做改进会更加完美,并认真告诉他老师相信他以后会做的更好更棒。总之,教师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让学生能够从中吸取力量,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更投入地去学习。

六、小结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涉及颇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充分兼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欲望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模式,为学生搭建更为恰当的学习载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散创造思维,激发创新火花,有效提高和锻炼自己。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最终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赵红梅.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之管窥\[J\].时代教育,2015,(08).

上一篇:我植物朋友仙人掌作文下一篇:对于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报告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