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2024-04-20

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共9篇)

篇1: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疆中职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范成芳

来源:《教育界》2013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疆职业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学生存在的常见英语语音错误以及新疆中职英语语音教学现状,找出原因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改善对策。

【关键词】新疆中职院校 语音问题 语音教学现状分析 原因 对策

篇2: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语言 (Language) 是人类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其中人们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被称为“母语” (mother tongue) 或者“第一语言” (the first language) , 而“第二语言” (the second language) 则指一个人除了母语之外学习而掌握的第二种语言。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语言迁移 (transfer) 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James (1980) [2]将语言迁移定义为第一语言的学习将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dlin (2001) [3]认为迁移是一种影响, 这种影响源于目的语和已习得 (或未完全习得) 语言之间的相似或相异。语言学家一般将积极的母语迁移称为“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 把消极的母语迁移称为“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在这些迁移之中, 语音层面母语的迁移作用体现得最为明显, 原因在于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语言符号系统最直接的载体。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的就是语音层面的迁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 汉语是其母语。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 (2006) [9]数据显示, 2004年我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 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86.38%。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1987) [8], 山东全省都属于北方方言区 (官话区) , 但分属官话内部三个不同的分支, 即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另一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分类是钱曾怡在《山东方言的分区》 (1985) [7]一文中提出的, 将山东方言按照语音特点, 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细分为东莱片和东潍片, 西区细分为西齐片和西鲁片, 下文所做的分析, 都将以这一分区方法为基准 (本文如无特殊说明, 注音均采用国际音标。) 。

近年来, 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山东方言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如孔见 (2001) [6]认为, 英语中某些辅音在普通话中不存在, 却能在某些山东方言中发现, 这恰可供我们掌握英语发音做参考。陈桦等 (2008) [4]认为, 建立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库时, 在语料库中适当兼顾方言区域, 有利于为后续母语方言在学习者英语口语中的迁移 (L1Transfer) 研究搭建平台。但对英语语音与方言关系的研究较多限于理论研究, 对山东方言的认识较为笼统, 无法综合考虑山东方言的独特性和与普通话的同一性。

为了解山东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笔者于2012年9月以山东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2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英语语音语调进行采访录音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录音结果与分析

(一) 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东某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 由于他们尚未进行系统的英语语音学习和训练, 其英语发音中的母语痕迹较明显, 具备调查的典型意义。笔者在“四片”中分别选取一个典型的方言点 (烟台/威海、青岛、德州、济宁) , 各选取来自这四个地方的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两名, 按如下顺序, 分别记为发音人1到8号。

在调查过程中, 有两位发音人 (2、3号) 坦言他们已经不会说本地方言而只会普通话, 笔者通过录音发现, 他们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地受到本地方言的影响, 和标准普通话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两位发音人虽然不具有调查的典型性, 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研究总结

录音所得到的结果大体符合录音前所做的预估, 通过总结, 笔者有了几点新的发现, 具体如下:

(一) 语调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 被调查人无论是读单词、句子还是语篇, 基本都是一个调且降调占绝对多数, 而真正的英语母语者并不是如此说话或朗读的, 在现实交际中语调全部一样绝无可能, 因此模仿英语母语者的语调十分重要, 在今后一定要重视语调的学习。

(二) 普通话的影响大于方言

前文已经提到, 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青年一代的普通话水平比前辈大大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是方言水平的下降。笔者发现, 被调查人的方言与汉语方言学著作上所描写的相比已经十分趋近普通话。调查的八位发音人当中, 有两位完全不会说方言, 只会说普通话。另外, 在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之下, 山东方言之间的内部差异在不断缩小, 都在向普通话不断趋近, 之前预想的很多不同方言片之间的差异只零星地出现。

(三) 外语语音的习得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3号发音人王同是此次调查中的一个亮点, 他的英语语音是“山东味”最淡的。通过进一步接触, 笔者了解到他的父母均在高校任教, 因为父母文化层次较高, 有让孩子从幼年开始学习外语的意识, 再加上他具备一般同龄人不具备的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他的英语语音自然比那些从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更标准一些。而相比之下, 受条件的限制, 很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师本身的语音就不够标准, 教出来的学生的语音自然也不标准, 所以提高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仍然任重而道远。

(四) 美式英语/美式口音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

此次调查的对象, 无论英语语音标准与否, 基本都和美式口音趋近, 被调查的八个发音人当中, 无一例外地都有卷舌r, 发音最标准的3号的口音很明显可以听出来是模仿美音, 这与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力密不可分。就传统而言, 中国的英语语音教材以教授标准英国英语 (Received Pronunciation, 以下简称RP) 语音为主, 对于美式口音 (General American, 以下简称GA) 只是略提一二, 但近年来此种情况发生了较大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美式口音。虽然笔者是以标准英国英语 (RP) 的语音为基准展开讨论的, 但在调查之后却发现被调查人全部使用美式口音 (GA) , 所以在笔者在分析中加大了对美式口音的注意。对于教师来讲, 适当地让学生了解英语不同口音尤其是英美口音之间的差异十分必要。

四、结语

英语语音面貌是一个最能直接反映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Brown, 2007) [1], 口语不佳, 英语综合水平也不可能高。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肩负教授下一代英语的任务, 必须从自身做起, 努力消除母语对英语语音的消极影响, 力求让自己的语音准确、地道, 才能将准确、地道的英语语音教授给下一代。而只有了解自己母语的语音特点, 才能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地克服母语语音对英语的迁移作用, 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说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是一个合格的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英语并非中国学生最先习得的母语, 所以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 经常会受到母语的各种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抽样调查、采集录音及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山东籍英语专业大学生展开调查, 结合掌握的汉语和英语语言学知识, 对山东方言对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影响做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语音,山东方言,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3rd edition) [M].NY: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2]James C.Contrastive Analysis[M].London:Longman, 1980.

[3]Odlin, Terence.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

[4]陈桦, 李爱军.创建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音库的必要性及构想[J].外语研究, 2008, (5) .

[5]戴炜栋, 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2 (6) .

[6]孔见.谈山东方言对英语辅音习得之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2) .

[7]钱曾怡, 高文达, 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 (04) .

[8]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 (远东) 有限公司, 1987.

篇3:二语语音习得与教学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语音 语音习得 语音教学

一、二语语音习得问题的研究成果回顾

国外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有人根据脑神经系统和语言习得的关系,以及大脑伸缩性与年龄相关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说,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也就是说儿童具有学习语言的生理优势。语言学家针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支持者(Penfield & Robert 1959,Lenneberg 1967)与反对(Snow 1978,Harley 1986)都不乏其人。尽管目前有关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仍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儿童学习第二语的年龄越早,其语音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就可能会越高,这或许是由于人脑中枢语音识别的神经元较其他神经元更早专业化。

心理语言学家 E. L.Thorndike 以大量的实验和测试也证明,儿童与成人相比在第二语言语音获得方面比较有优势。因此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儿童阶段语音学习的优势,帮助儿童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对其将来系统的英语学习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国外语音实验研究开展较早,在语音感知、声学、生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数量较少,依靠实验手段的研究较少。世界知名的美国言语与实验室Haskins Lab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致力于语音能力与阅读困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James Flege 和他的学生们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做了大量的二语语音感知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语音学习模型 ”语音学习理论(Flege 1995,1999,2002)Barry(1989)考查了母语为德语者的英语元音的发音后提出这样的假设:“良好的语音感知范畴可能伴随着良好的发音”,即可以用语音感知能力来预测发音的准确性。

国内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经历了从音段习得探讨到超音段习得研究,从朗读语料分析到自主话语分析,从比较简单的人工数据统计到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或实验语音学分析,从单一分析到以英美母语者的朗读口语作参照的对比分析,从实证数据推理到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共时;研究到历时研究的发展过程,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进,层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二语语音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展望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相对滞后。二语语音习得研究在二语口语习得研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近10年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第一,二语语音习得结果研究与习得过程研究严重失衡。26篇研究论文中多是对二语语音习得结果的表征分析,涉及习得过程的研究及学习者因素分析的文章很少,总体上是重产出结果分析,轻习得过程研究。第二,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一些研究涉及多种不同教育层次的学习者,却鲜见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语音习得研究成果,这是一大缺憾。第三,研究方法和手段存在一定不足。研究手段、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第四,语语音习得策略专题研究缺乏。关于如何克服迁移,有效习得英语语音,多数研究只是做了粗略论述或几句话带过。时至今日,二语语音习得策略研究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英语语音教学尚未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语音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有研究者认为英语语音教学长期以来被我国英语教师和学生忽视。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中,很多教师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语音教学往往是虎头蛇尾,只在开始阶段被英语教师象征性地强调一下。语音教学常是孤立地完成,并不在语境中进行实践,结果语音知识虽是教完了,而学生无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胡玉伟,语音训练的时间比较有限。

三、结语

目前国内外语音教学总体发展趋势是将教学重点从音段音位转向超音段音位,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重视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超音段特征的教学。近年来,国内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进,层次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诸如习得结果研究与习得过程研究严重失衡、研究对象有限、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二语语音习得策略专题研究缺乏等问题。今后需要在儿童英语习得研究、语音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研究、语音习得策略研究、二语语音评估、二语语音习得的跨学科研究、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马照谦.中国EFL学习者语音感知的功能音系学分析[J].现代外语,2007,(1):79- 86.

[2]王初明.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英语语音水平[J].外语界,2004,(5):62- 67.

[3]王立菲,孙小坤.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25- 28.

[4]王茂林.中国学习者英语词中塞音发音分析[J].现代外语,2009,(2):186- 194.

篇4: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关键词:温县方言,英语语音,负迁移

一、语言迁移理论

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 语言迁移 (Language Transfer) 理论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它由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 其基本含义是:先前的知识或技能对后来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影响。 (吴蓉2011) 语言的迁移分为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当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促进或加速作用时, 迁移是积极的, 称为正迁移。否则称为负迁移, 也叫干扰。早期的语言学家Lado曾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当母语规则与目的语规则相同时, 产生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之间出现差异时, 则产生负迁移。 (石峰2009) 两种语言的相似性越大, 就越容易学; ;相似性越小, 就越难学。语音学习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相互作用的最初的领域, 也是母语迁移最为明显的领域。语音上的迁移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普遍的。本文集中研究温县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

二、温县方言

温县地处黄河以北, 与山西省南部接壤, 在行政区划上虽属于河南省, 但其方言却不与河南方言同属一区。而和黄河以北的晋派方言更为接近。 (张晓宏2008) 温县方言系属汉语北方官话冀鲁方言怀庆次方言+ 和旧怀庆府属的沁阳, 博爱, 济源, 武陟等县的土话, 同出一流, 和北京话的共同性很强 (徐承俊1958) 。调查材料证明, 汉语拼音方案中所有的因素, 除自成音节的er以外, 温县方言全都具备。另外, 还要在辅音方面加上:舌面前鼻音[ŋ], 唇齿中浊擦音[v]等等。

三、实验设计

(一) 研究问题

朗读语流中音段层面的温县方言对英语元音, 辅音和重音的负迁移现象。

(二) 研究对象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十名本科一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年龄均在18-20 岁。他们都来自温县, 其所说的方言均属于怀庆方言。

(三) 实验语料及方法

研究语料为含有五个基础元音的十个英语单词。首先, 十名学生分别大声朗读这十个英语单词, 然后用采用录音软件 (Cool Edit Pro 2.0) 对十位被试的朗读进行录制并保存, 然后使用Praat 4.4.20 软件对录音进行处理, 编辑, 得出其声学元音图, 并根据共振峰来判断学生元音的发音情况。

四、温县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

4.1 元音的负迁移

4.1.1 元音的舌位的负迁移

在英语中, 能够单独组成音节或单独出现在辅音之后组成音节的单音节词中的单元音是基础元音。英语中的单元音共有12 个, 包括/ɑ、ᴀ、i、ɪ、u、ʊ、ɒ、o、ə、ə、æ、ɛ/ (J.C.Wells 1990) 。在这12 个单元音中, 元音/ᴀ、o、æ、ɛ/ 不能出现在单词末尾。所以这四个元音不属于基础元音。元音/ɪ、ʊ、ə/ 只在弱读时可以单独组成音节或单独出现在辅音之后组成单音节词。一般情况下弱读音节不被视为基础元音。因此美国英语的基础元音只有/ɑ、i、u、ɒ、ɜ/ 五个。 (石峰2009) 其中/i、u/ 为高元音, /ɒ、ɜ/ 为中元音, /ɑ/为低元音。实验分析得出:温县学生在发元音/u/ 和元音/ɑ/ 时, 母语的负迁移起了作用。这是因为在汉语发音中, /u/ 比较靠后, 第二共振峰 (F2) 数值较小;/ɑ/ 元音比较靠下靠前, 第一共振峰 (F2) 数值较大。但在英语发音中, /u/ 元音比较靠前, 第二共振峰 (F2) 数值较大, /ɑ/ 元音比较靠上靠后, 第一, 第二共振峰都比较小。因此, 负迁移使得中国学生所发的元音/u/ 在格局中的位置相对靠后, 而/ɑ/ 元音则多为趋下趋前。汉语中的/i/ 元音属于前高元音, 与英语中的/i/ 元音的位置相似。因此, 中国学生在发元音/i/ 时, 母语的正迁移起了作用。汉语的中元音/ə/ 具有游移性。因此, 中国学生在发在发这个元音时游移程度比较大, 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4.1.2 长短元音对立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在实际的发音操作中, 长元音发的不够长, 短元音发的不够短, 把握不好长短元音的时间, 尽管在理论上他们知道长短元音有时间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在温县方言中, 韵母没有时间长短之分。因此, 温县学生容易将sheep[sʃ:p] 发成[sʃp]。

4.1.3 开口度把握不好。学生在发元音时, 开口度要么过大要么过小。例如, said应读[sed], 但多数学生都读成[sæd]。

4.2 辅音发音错误

4.2.1 由于温县方言中没有/θ/、/ð/ 等辅音, 所以温县学生很难发好这些音, 将there [ðεə]发成[zεə], think[θiŋk] 发成[siŋk]。

4.2.2 温县的学生发不好英语中的/r/ 这个辅音, 他们往往用汉语中的声母“日”来代替/r/。因此, 他们常把英语中的road/rəud/ 错读成/ 日 əud/, 把great/greit/ 错读成/g日eit/。

4.3 词重音的错误

词重音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多音节单词中。如interesting, percent。到底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还是第二个音节?学生在实验中受到母语的影响, 缺乏语感, 错误率极高。仅以“interest”一词为例, 实验对象中错误率高达65%。

五、负迁移的原因探析

1、因素空缺

因素空缺指的是在英语中有而温县方言中没有的因素。对于英语中所特有的因素, 由于温县方言中不存在, 温县的学生发起来就有很大的困难。遇到空缺的因素, 他们不知道正确的发音部位及方式。长久以来, 这种根深蒂固的地方音发音习惯, 对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很容易就产生了负迁移。例如, 英语元音[æ] 在温县方言的韵母中根本不存在, 所以温县的学生往往喜欢用近似的温县方音来代替这些空缺的音。这样一来温县的学生在英语发音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偏误。

2、因素不完全对应

因素不完全对应是指温县方言因素与英语中的有些因素有一些相似之处, 但又不完全相同的音。这类音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相似性大, 相异性小, 学生往往无法正确而地道地发出英语的音, 再加上他们已经固化的发音习惯, 在发这类不完全对应的因素时, 只要稍不小心, 舌位及口型就会出现错误。例如英语中的双元音/əu/ 与温县方言中的/ou/ ;英语中的辅音/dʒ/ 与温县方言中的/ji/。正是这种形似实异的发音让学生产生了错觉, 忽视其差异性。因此, 学生们除了要有灵敏的听辨能力, 还应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 运用正确的发音部位及语音知识。努力克服原有发音习惯的负迁移影响。

六、总结

综上所述, 温县方言对温县人的英语语音学习具有负迁移作用, 主要体现在元音, 辅音及重音等方面。因此, 我们在语音教学中要注重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重视方言对英语学习的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Wells, J.C.1990.Longman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London:Longman Group Ltd.

[2]吴蓉.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石峰.实验音系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徐承俊.温县土话与普通话简说[A].方言与普通话集刊[C]第五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114-117.

[5]宋杨.豫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 1:110-112.

篇5: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建筑;中亚;丝绸之路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招标课题“中亚古建筑壁画和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比较研究”,批准号:13XSQZ0526。

新疆克孜尔石窟坐落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附近的大峡谷中,属于古龟兹国的疆域,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邦。它受到波斯文明、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原文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化,其石窟建筑艺术也因在中亚艺术中独具一格,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克孜尔石窟分为四个区域: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目前编号的洞窟有269个。石窟开凿于明屋塔格山悬崖上,始于公元3世纪,衰落于公元9世纪末。它有着完整的建筑体系——悬崖上坐落有致的洞窟,包括供僧尼生活起居之用的僧房窟,供僧尼和佛教徒供养和做礼拜之用的礼拜窟,存储日常用品的仓储窟,等等。这些建筑群体俨然一个气势宏伟的寺院。在吉尔吉斯斯坦国楚河南岸托马城西南面有两座6~8世纪的佛寺,寺院由僧房门厅、长廊庭院和回廊佛堂组成,此建筑反映了通过丝绸之路,克孜尔石窟建筑对吉国的影响。

僧房窟是佛教僧徒修禅的场所。窟顶有横劵顶、穹庐顶、复斗顶、套斗顶、纵劵顶、平顶等不同样式。僧房窟一般是一层,唯有克孜尔第35、36窟属特别的两层僧房窟。石窟门道后方一侧开甬道,没有柱子,甬道内为僧人休息的主卧室,左面凿一明窗。印度最早的僧房窟位于奥里萨邦兰尼卡努,其室内布局为: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柱子围绕,三面再凿一些小房,小房一分为二,房内凿有石床,后来为了建筑的巩固性和安全性,又建有柱子,没甬道。由此可见,克孜尔石窟建筑是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印度文化,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改进的结果。

僧房窟有一部分逐渐改成礼拜窟——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窟中有中心柱及其四周回廊走道。它的原型最早来自于伊朗拜火教的火神庙,其建筑格局是庙内筑一拜坛,围绕着拜坛建行走回廊。因此,说克孜尔石窟建筑也受到伊朗文化影响是对的。又如克孜尔石窟的穹庐顶和拱劵顶建筑结构源于古巴比伦,穹庐顶结构运用在坟墓建筑中,拱劵顶结构运用在宫殿神庙中。到了公元前226~651年,这两种建筑形式广泛出现在伊朗不同建筑中,这进一步说明克孜尔建筑受到伊朗文化的影响。

佛殿是供佛徒做礼拜的地方。它又分为窟室高大、正壁塑大佛像的大像窟和主室为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大像窟指特别高大的中心礼拜窟(47窟是最大的),这类石窟的前室都凿出露天大佛像。此窟分为前后室,左右两壁各凿出的五排方孔。从正前壁残存的大圆孔石台的大立佛像站立的情况来看,这里曾放置过一个高达16米的大立佛。这与巴米扬大佛像窟一致。考古界认为,巴米扬受到龟兹石窟影响,克孜尔石窟大像窟开凿于公元4世纪左右,而巴米杨石窟相对要晚了许多。中心柱窟有抹角叠砌式的斗四顶、圆顶、平棋顶三种窟顶构造;一般分为主室(正壁大龛内原有坐佛)、后室和中心柱三部分。

方形窟包括佛坛、讲堂、杂房等。主室前砌有佛坛,安放塑像。穹窿顶是方形窟最为常见的形制,其中有种建造方式比较特殊——四壁垂直,窟顶四周连接壁面处折成平顶,然后在顶中间形成圆周穹窿或窟顶用重复的正方形叠加构建而成(165、166窟),这是克孜尔石窟建筑的特色。9世纪撒马尔罕波斯萨曼陵墓正门两边的门印图案是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错落重叠组成,这和克孜尔石窟方形窟窟顶建筑造型极为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

有一些石窟因壁画内容独具特色,又被后人赋予其他美名。如38窟因绘制众伎乐演奏跳舞,称为音乐窟;67窟窟顶绘有色彩丰富的孔雀,栩栩如生,称为孔雀窟等。除单独石窟外,克孜尔还有组合窟。分类如下表:

经过笔者实地考察,对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建筑作出分类:门、墙、塔、栏杆、座、柱子、楼、床台、壁炉。

克孜尔现存的只有甬道门,石窟正门经岁月洗礼、年代更新早已毁坏,但可从一些考古资料得知,石窟外门初建时是木质结构,如今石窟的窟檐、栈道及墙上的孔洞多少还留有一些木屑痕迹。

石窟内的门楣形状大部分是圆拱(13窟)和弓形拱(99窟),也有三个圆拱重复一起(100窟),这和巴米扬大佛建筑中的门楣一样。而81、229窟壁画上所留下来的门拱是尖的——龙骨拱,这属于印度后期犍陀罗建筑风格。印度马图拉石雕中存在大量尖拱、洛马斯里什石窟窟外立面呈尖拱与圆拱结合,而克孜尔更多的是圆拱,尖拱极少且只出现在壁画中。这可能跟建筑材料有关,印度石窟是石头雕刻而成,克孜尔石窟开凿的地方沙土较多,尖拱易塌。但如今尖拱门楣在中亚清真寺建筑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建筑。

克孜尔石窟主室的正面图大都是左右两边各凿一门,形成对称关系,但门的位置不一,以以下几个石窟为例:

在克孜尔不同石窟佛教故事中可以看到许多佛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据统计绘有佛塔的洞窟一共23个(7、13、17、34、38、43、80、97、107A、114、129、163、171、172、175、176、184、186、188、192、193、205、227窟)。佛塔起源于印度,称为“窣堵波”或“浮屠”,佛塔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印度阿旃陀建筑桑奇佛塔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由一个半圆形覆钵、方形平台、塔剎及基座所构成。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出现的佛塔基本是由基台、塔身、半圆形覆钵、圆柱或凹边的扁柱、相轮、“山形”宝珠的尖顶刹、悬幡或挂有宝珠等组成。有单独出现在壁画故事中的佛坐塔、托塔、礼拜塔,也有连续排列组成的千佛塔。佛塔虽由印度传入新疆,但龟兹画师也不是照搬全抄,而是学习后衍生出更多花样。

早期的佛塔画工工整,上色精致,到了晚期克孜尔,如193石窟壁上出现的千佛塔,千篇一律,如同一模子复制,颜色低沉,已失去往日的朝气与气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晚期克孜尔石窟建筑逐渐走向没落。

克孜尔壁画中的附建筑:栏台和椅子。38窟众伎乐演奏前的栏台由三角形和柱头组成,又称垂杖纹,还出现在8、67、83、186、188、189、199、219窟。在76窟中,天宫伎乐身前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组合为单位作栏台,头上以圆形作为屋檐,再现犍陀罗石窟浮雕。克孜尔建筑主要受印度笈多时期佛教艺术的影响, 由于克孜尔与印度自然条件与气候的差异,前者保存最多的是壁画中建筑, 而后者保存的则是石雕建筑, 两者的建筑造型质地与表现技法不同, 但造型往往是相同的。因此有些克孜尔建筑可能采用的就是笈多佛教艺术传来的样本。

椅子: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带手柄形及带靠背形。38窟正室同一面墙上就可以看到三种以上椅子类型。114窟《本生故事》佛所坐的椅是由柱式柱头组成,菱形座背。76窟,佛所坐椅两侧有六边形把手。8窟主室劵顶众佛所坐椅为长方形,长方形内分为绿白两色块。有的椅造型相似,但色彩丰富多变。

在石窟壁画中菩萨所坐的椅子扶手中出现了古希腊柱式。如114、 76、110、207、38窟主室正壁佛所坐的椅子右下方的柱子属于犍陀罗——科林斯式方柱;特别是38石窟椅子下的白色小柱则显得细腻精致;另一椅子柱头,较前者的平面化,它已如西方实体建筑有三维空间,立体感强,造型精准。

城墙有三种表现手法。第一种在77、81窟壁画中,以三角形为单位做连续组成带齿轮状的城墙,气势磅礴。在山奇第一塔西门浮雕桑奇佛塔浮雕中也出现过带有齿状的城墙。第二种是以三个长方形从大到小从下到上排列组成一个单位,而后做连续方式(224窟)。在窣堵波(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巽伽王朝,在今印度中央巴尔胡特)建筑中相似之处比比皆是。第三种是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组成一个单位,做连续方式。城墙建筑上还有层楼和层面式的雉堞,如4窟西甬道内侧壁画中,出现拱形的城门和雉堞(正面内侧为白,底色为蓝)。

石窟居室内的附属建筑:床台、壁炉。在2、5、6窟内能见到清晰的石床。在15窟居室东壁建有壁炉,炉台为长方形,西侧中部向外突出一弓形台;壁炉柱有南北两个,中间构成火膛。柱由三个突出立方体构成,立方体之间束腰状段,三面均形成弯面。

抢救记录现存新疆克孜尔石窟建筑至关重要,它是我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瑰宝,也再现了中亚和印度佛教建筑对它的影响。2014年,克孜尔石窟建筑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请“丝绸之路,长安—天廊道网”中的一处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象征着克孜尔石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引起了众人瞩目,其建筑可以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交融的典范,在未来艺术舞台上,必将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萧默,敦煌建筑[M],新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1992.

[2]王建林、王功恪,龟兹古国[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篇6: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简称克州)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 地处北纬37°41'28”~41°49'41”、东经73°26'05”~78°59'02”之间。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 边境线长达1 195多千米;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毗邻。全州东西长约50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 面积7.25万平方千米。[1]截至2012年末全州总人口为560 627人, 其中, 农业人口389 079人, 占69.4%。柯尔克孜族150 826人, 维吾尔族360 792人, 汉族41 764人。男性人口285 761人, 女性人口274 866人, 性别比为104:100。全年出生人口13 370人, 人口出生率为24‰;死亡人口5 365人, 死亡率为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4‰。[2]由此可见, 全州的主要人口为农业人口, 人口增长具有着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

数据来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03年至2012年统计年鉴

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教育发展现状

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由表1可知, 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5年以前克州没有中专和大专院校, 中专院校从2006年起的4所增长到2011年的9所, 中专在校人数从744人增加到2 400人;大专院校从无到有, 在校人数从2006年的802人上升到2011年的1 650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和其他地区相比还是非常落后的。

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原因分析

1. 历史文化原因。

以柯尔克孜族为例。由于柯尔克孜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 游牧业是柯尔克孜族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 也是反映柯尔克孜族文化特点的主要标志之一。该地区主要是游牧民族, 居无定所, 科技水平低, 教育发展滞后, 主要表现为口头传授。

2.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等社会公共设施比较落后, 成为柯尔克孜族实现现代教育的阻碍因素。柯尔克孜族日常生活没有固定场所, 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定居率低, 居住分散, 导致学校、卫生院、医疗诊所、商贸网店设置困难, 这些资源利用效率低, 设置的成本也很高。在教育设施条件方面, 由于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 定居率低, 以往的“马背小学”“帐篷小学”也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3]

3. 经济发展水平过低。

从表2可知, 从全国来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靠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GDP为8 360.24亿元, 全国排名第25位, 排名第1位的广东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7.44倍;2013年人均GDP为36 926.85512, 全国排名第18位, 排名第1位的天津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64倍。2013年全国人均GDP为46 837.92773元, 而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均GDP为13 294元,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排名第1位的天津市人均GDP是克州人均GDP的7.34倍。经济发展水平过低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对教育的投资, 进而导致该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一直较低, 伴随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四、提高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对策建议

客观地说, 教育的发展对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区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柯尔克孜族地区教育事业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问题。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我国社会现代化实践角度而言, 我们都应该加快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实施现代化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克州地区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1. 落实兴边富民的各种政策措施, 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1) 在克州地区要加快落实定居政策, 鼓励更多的人定居生活。由于克州地区定居率低, 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建设, 即使建设了, 由于定居率低, 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只有让更多的牧民定居生活, 建立固定的卫生医疗机构和学校, 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各方面素质, 给人们提供好的教育环境, 逐步解决牧民的就医难、购物难的问题。建立寄宿制的学校, 让儿童就近入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由定居前的70%上升到90%以上, 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吸引和巩固一部分教师来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使各种资源都能有效地利用, 提高劳动者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2) 进一步落实南疆地区免费从小学到高中的优惠政策。实施从小学到高中的免费入学教育, 不断完善贫困生支助体系, 加大对该地区贫困学生助学基金的投入力度, 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 帮助和支持贫困学生去读书和完成学业,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进而促进该地区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2. 在克州地区加强双语教学。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主体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各级自治机关必须在工作中注意运用民族形式。事实上, 在边远落后民族地区由于人口居住分散, 民族成分众多, 许多地区汉语还不能形成主体的交流手段, 政府行政管理需要两套人员, 九年义务制教育也同样需要配备两套人员。双语教学是克州从传统的民族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根本途径。因为一是克州地区人民主要是以柯尔克孜语和维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二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 不懂汉语, 对于升学考试、就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 充分利用对口援疆资源, 大力发展现代化教育。

截至2010年年底, 对口支援省市援助新疆教育基本建设项目开工30个, 建筑面积17.88万平方米, 支援项目资金达6.78亿元。去年共安排219名援疆教师赴当地任教, 自治区已有12个受援地州派出教师和管理人员708名赴内地培训, 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53名;安排对口招生计划3 000名;对口支援省市已派入教师和管理人员219人, 分别赴对口地、县学校挂职、任教。[4]对口援疆对于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也不例外, 我们要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的优势资源, 大力推进该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不断提升该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发展能力。

4. 政府要加大对该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提高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

克州地区的办学条件差, 办学设施落后, 环境恶劣, 需要政府加大对该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改善该地区的办学条件, 更新教学设备,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要加大对该地区居住环境的改善, 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 让各个教育工作者能有更大的热情投身于该地区的现代化教育事业中去。

5. 加快发展该地区的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水平。

克州的就业水平很低, 大多数是过着游牧的生活, 定居率低, 人民的收入低, 生活水平低。而且, 克州只有9所中等职业学校, 没有一所专门的大专院校, 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比较落后, 因此要大力发展该地区的职业教育包括大中专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技能, 加快克州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提高克州的就业水平, 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6. 应该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防止人口盲目增长, 坚持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教, 杜绝近亲结婚, 大力宣传村内联姻的危害性, 以防止不良传统和先天性疾病的蔓延和传播。[5]在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会导致本来就不充足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导致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而阻碍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新疆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要改变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长期落后的发展局面, 要增加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农牧民的收入,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化教育, 努力提高该地区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进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柯尔克孜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2]阿布力孜·玉苏甫.新疆生态移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篇7:大学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探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音学习 语音负迁移现象

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都进行了七八年的英语语音学习,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各项能力的同时也很少注意均衡发展。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一直以应试作为学习目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虽然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难以全面发展,但是也培养了一定的口语、写作、阅读、翻译能力,并且为大学的英语学习打下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通过一定的调查我们发现,参加过学校口语考试的学生,其成绩测评并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且大学生卷面考试的分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即听力分值特别低。这就证明在大学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音学习是不过关的。比如说:我们在一些学校的英语角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生在交流,他们说的英语不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发音方式不同,即便是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发音方式也各有迥异。到底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笔者做了以下探究。

一、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探究现状

美国学者于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就是以拉多(Robert Lado)和费里斯(C·C Fries)为代表所提出的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及对比分析研究(Comparative Analysis)。拉多曾在《跨越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理论学说,并成为语音负迁移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在此书中拉多指出:“学习外语的难易,关键在于把本族语和外语进行比较”。

二十世纪 70年代至80 年代,语言迁移研究重新得到发展。认知理论为语言迁移开拓了新领域,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了语言迁移。Faerch和Kasper(1983)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学习者通过激发其母语知识去使用中介语,这个过程会产生学习中的迁移。研究者们还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运用了一些认知策略,可能选择性地迁移某种母语现象,而回避另一些现象。

直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实证研究不断发展,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受到很大重视。

国内对语音迁移理论的研究要晚于国外。赵元任(1933

年),发表过英汉语调对比的论文《英语语调(含美语)和汉语语调研究初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相继在母语迁移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这一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比较少。中南民族大学吕万英;新疆师范大学的全鸿翎和田茂松等人,他们主要从英语语法,英语词汇,英语语音为研究的嵌入点,深入探究大学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为这方面的探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二、英语语音学习中受汉语语音负迁移影响所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1.汉语声调、节奏负迁移。在汉语学习中我们经常讲究声调,声调不同,说出来的语言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经常把汉语语言说成是声调语言。而英语却不同,英语是一门语调语言,且语调和节奏不同于汉语。这就导致一些中国学生的语音语调平淡,或带有地域特征,说出来很不自然,中国味明显,严重受汉语语音负迁移干扰。

2.汉语区域方言的负迁移。中国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方言众多,有一些来自重庆或者贵州的学生们由于母语的方言中没有n的音,所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n的音都是用l来代替。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让人迷惑不解:

A:I havent seen Rene for a long time, how about her?

B:Work all day. She needs(leads) a busy life.

A:???……

三、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的解决方案

1.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举个例子来说,在幼儿开口说母语前,都经历了一个长时间感知他人言语声音形式的过程。其实那就是在一个孩子的语音辨识能力,并在练习中能够让孩子学会这一门语言,形成自己正确言语声音形式。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一种方法,多找机会对英文原始音进行感知,比如平时多听英文广播或英语电影,多多体会他们的语言环境。在足够的语音输入后,系统地做一些口语和听力练习,特别是应针对一些与汉语音位系统中易混淆的词或短语。

2.增加英语口语重视度。英语分“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其中应用到嘴巴的部分就占据了两个,可见其重要性。各高校应给予语音课足够的重视,不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语音课,而是面向相应学段的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语音。英语教师也应多考虑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语音学习造成的困难,并对此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参与中都能逐步改变自己的语音面貌,也让每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在生活中也能常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它严重阻碍了学生们的英语语音日常学习,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选择正确的英语教学方法,把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吴蓉.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周晓婷.初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篇8: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英语是当前国际通用语言,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国际口语交流频繁使得英语口语成为衡量当代人才主要的技能标准之一。语音是口语的前提和基础, 准确的语音更是口语交际的先决条件。因此, 英语专业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重视英语语音的学习。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专业新生学习语音出现的普遍问题, 旨在找到提高语音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二、英语专业新生存在的英语语音问题

第一, 单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受地域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和习惯影响和干扰。例如, 受粤语方言的影响, 广东学生在发/h/ /d//g/三个塞音结尾的单词时, 往往只形成阻塞, 而不让气流爆破出来。容易混淆/v//w/这两个音, 且发后者的时候唇不圆。此外, 发单个音时, 倾向于读汉语中的四声降调。

第二, 辨音及辅音连缀问题。由于因素没有掌握好, 对相近的音辨别能力差, 长短音分不清, 口型张开度模糊。辅音连缀时, 倾向于在两个辅音之间添加元音, 或吞没一个辅音。

第三, 音节、词句重音及重读问题。新生在学习音节和重音时, 普遍存在音节划分和发音障碍, 对于非重读音节, 难以把握发音高低变化。实义词和虚词的重读和弱读掌握的较为不好, 导致重点不清晰, 造成理解性障碍。

第四, 语调、语速与节奏问题。英语语调是表现语音的重要方法, 主要为降调、声调和降升调三类。新生对于任何句子类型, 多用降调, 语调模式单一不地道, 影响句子表达效果。语速也会影响发音效果, 语速过快导致发音失准, 过慢导致加音多音现象。多数新生发音时语速过快。新生在未掌握音节情况下, 学习语音和节奏有障碍, 生接硬拼会使语句既不流畅, 也无节奏感。

三、解决英语语音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 学校应对英语语音教学足够重视, 开设特色语音课程, 编排专门的语音训练内容, 增加语音课时数量, 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同时为新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音学习环境, 把新生置身与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中, 多读、多说、多听, 去感受地道的英语语音。

其次, 注意加强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全面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以正确的发音口腔部位发音的方法, 使学生知道每个音的口腔部位, 并如何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这个音。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 提高话语的流利程度和节奏感, 重点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连续、同化、爆破、重音、弱读、语调、节奏等规律。

再次, 加强节奏训练和语调训练, 提高节奏感和辨音能力。节奏和语调训练在语音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高校英语专业一般只开设一学期, 学时少, 因而教师只将重点放在单音训练上,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节奏训练课加强学生对连续、同化、失去爆破、句子重音、弱读、停顿的训练, 帮助克服不良发音习惯, 提高他们英语话语的自然和流利程度。规范的语调还可增强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及言语本身的感染力。

最后, 把语音教学贯穿于全过程。语音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语音教学的终结。由于学生一些错误的发音及不良的语音习惯已经固化, 要纠正和克服不是一学期做得到的, 因此, 语音教学仍要贯穿于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三、结语

总之,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的新生而言, 要从实质上去解决语音问题, 改变语音现状、提高语音能力, 应综合考虑学校环境、教师与教学、学生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因素, 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应地采取合适有效的策略, 从而达到实际的语音学习标准。

摘要:语音是外语学习的首要内容, 语音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词汇的记忆, 还会影响到实际语言交际。拥有扎实的语音基础对英语专业新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英语专业新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他们的语音现状和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水平, 并为省内其他高校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语音,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大学新生英语语音现状与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 2013, (1) 19-19.

[2]赵咏.大学英语专业语音[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8) :280-282.

篇9:新疆柯尔克孜语语音研究

【关键词】智能手机 英语语音 移动学习 英语配音

语音是任何语言的基础,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忽视语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大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音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和汉语不同,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它对语音的依赖度远高于汉语对语音的依赖度。在英语中,音素和字母基本是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音素和一个或几个字母相对应,形成一定的发音规律,如果学习者建立了比较好的语音对应意识,就能比较容易的把单词拼写出来;英语语音知识掌握比较好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听说水平,无论从应试角度还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语音学习现状和问题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民办三本普通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为例,学生的语音学习现状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学生对英语语音普遍掌握不到位,为数不少的学生音标无法识别,音素发音不准,即使是英语较好的学生在朗读英语句子或篇章的时候语流语调无法把握甚至不忍卒听,从而直接导致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2.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精读为主,不太注重英语语音知识的学习和英语朗读能力的的培养。教师苦于课时有限,无法抽出大量时间对学生的语音错误有针对性的纠正和辅导,使学生对自己的语音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大量的朗读和正音训练,从而无法真正的提高语音水平。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提高语音水平,在目前英语课时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而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学习正好可以弥补由于课堂教学的不足造成的语音学习方面的缺陷。

二、移动学习和智能手机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缩写为M-Learning、MLearning或mLearning),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可携技术的学习方式。学习者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利用无线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并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 目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已经完全普及,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娱乐的必备品。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最基本的通讯功能外,更以其独立的操作系统,让用户可以到应用商店根据需要自行安装由第三方手机应用开发商提供的软件。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機应用的开发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优秀的英语学习应用。根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学生在会在英语学习中熟练使用手机词典或背单词应用,但是利用智能手机用来提高英语语音的同学的比例比较小。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语音移动学习模式及其优势

1.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语音学习模式的特点。笔者以某款英语配音应用为例。该应用主要是通过给视频片段配音的方式练习英语口语,让用户在逐句跟读录读的过程中反复模仿操练,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配音作品。该英语配音应用有如下特点:(1)材料丰富,形式多样。所选视频短片都是时下比较热门的,既包括最新的好莱坞大片片段,点击量最高的热门视频,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也有主流考试的真题情境和视频课程等等。学生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和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反复操练。(2)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该应用功能齐全,设计合理,有屏幕取词功能,视频搜索缓存和收藏功能,让用户实现离线操作,摆脱时空限制。(3)社交功能。用户可以对其他人优秀的配音作品点赞,评论及关注等,还可以把自己的配音作品分享到自己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使学习社交化。

2.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语音学习模式的优势。(1)灵活性。智能手机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随时随地利用零碎时间段进行学习。(2)个性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选择学习材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英语课堂无法因材施教的弊端。(3)趣味化。种类丰富的视频学习材料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把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游戏化,学生容易坚持。

四、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语音学习实践和反思

首先,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专注学习带来巨大的干扰和影响。这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强的自控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第二,英语学习应用尤其是以视频为基础的配音应用对网络的依赖比较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但是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移动数据资费的下调,这种限制应该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第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放任自流,有疑问也无法及时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

总之,随着智能手机和相关应用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英语移动学习肯定将更普及。作为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应该学习不同的教学手段,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颖.浅谈大学英语语音教学[J].湘潮,2007,6.

上一篇:体育场馆充分开放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的论文下一篇:坐以待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