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2024-05-24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精选8篇)

篇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类措施,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改进,并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本文主要是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困境进行分析,以摆脱以往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善于创新的去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而后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该文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的关键点。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角色的调整。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等理论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考试观、人才观等都要重新认识和进行反思。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以及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及指导者。

2、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转变就是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导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七个重点:(1)重感悟。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会,揣摩语境,训练语感。(2)重读书。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适量齐读,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及快速把握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重积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但要重视课内积累,还要重视课外积累。通过对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段的积累,学生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4)重情感培养。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注重对语文课文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5)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6)重合作。合作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7)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探索语文学习规律。

3、教学结构的转变

教学结构包括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运用。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课堂结构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结构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究合作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的关键点

1、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铺设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化设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内容,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或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平时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课标发生变化后,教师的任务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以往的简单传授到如今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对于学生而言,唯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摒除以往的死记硬背,通过平时积累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获得更深人、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如能在平时积极倡导学生注意知识积累,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启发,双管齐下,定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上述目标。例如,在学习《身边的科学》这篇说明性课文时,教师应在讲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抨顺写法上的脉络,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丰富教学模式,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情境式教学不仅是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如将情境式教学运用得当,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看浪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浪花的视频,通过风景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海恢弘的气势与壮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人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某一典型植物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让书本上的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启发,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出探究课题,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5、以情动人,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情感,并融情感于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如在讲解《小蟒鲜找妈妈入《爱迪生救妈妈》这类蕴含深厚情感的课文时,要感情充沛、以心感人,让学生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获得“亲情无价”的情感共鸣,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没有答案的正误之分,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成果,对于与标准答案不符但独具一格的回答要在适当的场合下给予认可,避免全盘否定甚至当堂呵斥,以维护学生的内心感受。另外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倡导积极、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人情感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升华,能够在体会语文的魅力中快乐成长。

6、探索开放式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的开放性学习,是指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和学生的学习视角,充分开发社会、学校等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的开放式学习可分为故事式学习、辩论式学习以及“导游”式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

新课程标准并非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放宽了对老师课堂教学模式,反而它是是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潜心贯彻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1

[2]武玉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学习[J]。金色年华,2010

篇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汪洙的《神通诗》里有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古人心目中读书是多么高尚、多么重要的事啊。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占领了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承载着知识、思想、情感等多项教学目标,所以,阅读教学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下是我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以“读”为主,抓住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我国古代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因此,“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因材施教,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比如在学习《长城》、《颐和园》等写景散文时应该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学习《巨人花园》、《小摄影师》等记叙性的文章时可以选择分角色读;在学习《蟋蟀的住宅》《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说明文时可以用抓住重点语句读等形式。还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表演地读等。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另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他们的评价和鉴别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优秀的阅读资源,提高阅读的品味。要定期进行一些,如:故事演讲、读书笔记展览、课外阅读汇报会等活动提供交流与展示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理解课文,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给语文知识教学以恰当的地位。一般说来,语文知识包括“文字知识”、“标点符号”、“基本的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写作知识”等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基本涉及以上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将这些知识集中列在一起,也没有把这些知识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而是渗透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中,体现随文学习、学以致用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理解课文内容,随文学习那些必要的语文知识。要抓住课文中那些最能揭示意蕴,最富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融会贯通,从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三、自读自悟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突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一理念充分说明阅读教学中既要发扬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又要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个体特征(即课标中所说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集体讨论或者自读自悟的层面上,而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加引号?”相对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同学集体讨论解决,而有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个体的形式去加以解决。总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好“自读自悟与集体讨论”之间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而不越俎代庖。

四、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充满活力的“对话”课堂。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一、作文教学贴近日常生活, 锻炼小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生活, 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 让小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帮助小学生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找到写作的思路和灵感, 从而写出高品质的作文。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学习能力不同, 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让每个层次的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够得到提升。语文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身边的人, 能够做到随时对地的积累作文写作材料。同时, 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书中的优美的句子等记录下来, 这样以后写作时就不会再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尴尬局面。只有小学生乐于写作、乐于动笔、乐于学习, 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作文写作中。在日常写作中, 要善于培养小学生注重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对生活的细节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作文写作中。

二、作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深度拓展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观念守旧、思想落后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小学作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思想意识, 能够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使小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使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浓郁, 也会极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写作范文或者素材, 让小学生得到更多的写作资源, 掌握多方面的写作技巧。比如教小学生写夏天的景物, 可能听到作文要求以后小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 这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夏天的美景, 通过各种景色把小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欲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也会使小学生能够通过作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作文教学要求真务实, 实施小作文和大作文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

现如今的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写作内容不真实的现象, 稍加推敲就会露出破绽。比如语文教师让写北方的景色, 可是有的小学生却写出了南方的景色;语文教师让写农村生活故事, 可是有的小学生却写出了城市生活的故事;语文教师让写身边的人物, 有的小学生却写出了历史人物或者作文书中的人物等。小学语文作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直抒胸臆, 写真人真事, 彻底纠正小学生胡编乱造、照抄照搬的错误习惯。同时,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小作文与大作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明确小学生写作的目的和方向, 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挖掘小学生的写作潜力。我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小学生每天写一篇小作文, 字数不限, 但是要有中心思想和具体内容, 能够表达写作的意图。然后提倡小学生每周写一篇大作文, 大作文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 将会作为语文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给学生提出改进意见的依据。

四、作文教学以小学生为本, 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如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和写作意识, 并且注重日常素材的积累,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小学生的作文成绩, 通常会要求小学生按照语文教师的要求进行写作, 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类似的, 缺乏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 严重限制了小学生的能力发挥, 甚至有的小学生无论什么样的作文类型和题目都套用教师的模板, 出现作文跑题现象。在新时期, 小学语文教师要大胆放手, 让小学生自主进行作文写作,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对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指导, 锻炼小学生养成扎实的写作功底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作文竞赛或者班级间的征文活动等, 将优秀的作文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或者学校的宣传栏进行展示, 激发小学生的进取心, 让小学生有发挥的平台。

五、作文教学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养成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语文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小学生学会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才能够写出好作文。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 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善于发现阅读材料中的闪光点, 并且记录在日记本中, 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帮助。由于小学生辨别阅读材料优劣的能力不足, 所以我在日常工作中会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 避免小学生阅读不利于成长的文章。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或者阅览室等资源, 让小学生涉猎到广泛的知识, 从而积极扩充写作资源, 逐渐培养写作技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需要语文教师认清现实, 立足长远,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0) .

篇4: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善于创新的去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而后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该文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的关键点。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角色的调整。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等理论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考试观、人才观等都要重新认识和进行反思。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以及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及指导者。

2、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转变就是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导探究式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分为七个重点:(1)重感悟。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会,揣摩语境,训练语感。(2)重读书。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适量齐读,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及快速把握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重积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但要重视课内积累,还要重视课外积累。通过对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段的积累,学生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4)重情感培养。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注重对语文课文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5)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6)重合作。合作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7)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探索语文学习规律。

3、教学结构的转变

教学结构包括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运用。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课堂结构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结构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究合作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的关键点

1、创新教學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巧设问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铺设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化设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内容,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或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平时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课标发生变化后,教师的任务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以往的简单传授到如今的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对于学生而言,唯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摒除以往的死记硬背,通过平时积累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获得更深人、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如能在平时积极倡导学生注意知识积累,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启发,双管齐下,定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上述目标。例如,在学习《身边的科学》这篇说明性课文时,教师应在讲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抨顺写法上的脉络,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丰富教学模式,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情境式教学不仅是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如将情境式教学运用得当,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看浪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浪花的视频,通过风景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海恢弘的气势与壮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人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某一典型植物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让书本上的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启发,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出探究课题,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5、以情动人,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情感,并融情感于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如在讲解《小蟒鲜找妈妈入《爱迪生救妈妈》这类蕴含深厚情感的课文时,要感情充沛、以心感人,让学生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获得“亲情无价”的情感共鸣,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没有答案的正误之分,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成果,对于与标准答案不符但独具一格的回答要在适当的场合下给予认可,避免全盘否定甚至当堂呵斥,以维护学生的内心感受。另外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倡导积极、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人情感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升华,能够在体会语文的魅力中快乐成长。

6、探索开放式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的开放性学习,是指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和学生的学习视角,充分开发社会、学校等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的开放式学习可分为故事式学习、辩论式学习以及“导游”式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

新课程标准并非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放宽了对老师课堂教学模式,反而它是是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潜心贯彻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教学模式,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1

篇5: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师在保证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理想发展水平,要使学生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注重教学教益

教师不能单纯地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多少,要以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为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即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和掌握,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对教学的反思和创新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改进积极主动探索以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又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策略的反思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有效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1.从教学准备入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能够灵活地把握和运用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实现其育人功能,并能够将教学中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在正确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后,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设计出个性化的教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2.保证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在新课改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三维目标”,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这也使教学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教学,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使三维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对亲身体验去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要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拥有积极乐观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灵活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更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老师要能够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并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在情境创设时,教师要考虑要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心理发展特征等特点,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能够被激发,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教师实现巧设情境的作……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出更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在情境发现问题,并提取其中有效的数学知识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结合,通过积极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知识点。这是促进有效教学实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1.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教学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要想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教师要和学生以平等关系相处,才能处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敢于提出问题,能够大胆地假设,以达到教学目标认知过程。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平等关系,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急于否认,而是以引导帮助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师生间的沟通策略,运用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2.灵活运用教学评价策略

篇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在观念、体制、教学方法以及学科设置等方面正经历系统的深层次变革。笔者结合多年教育与教学实践,认为小学语文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这种观念或教学、考核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活动中教师传统角色定位是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完善实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是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搞素质教育首先是搞好教师的素质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面向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指导思想、业务素质、教学方法、“学生观”及人生观等到诸多方面遵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学习、成长的主人”这一原则。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高水平的教育,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把握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它对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目 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的。小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教”的指引下,通过自身“学”的努力,应该达到的标准,表现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造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可呈现、可迁移与可观测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指标。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把教学目标理解得越具体、越明确、越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引导小学生的学习,保障教师指导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教育的效果。

三、对新教材的处理问题

教材是教与学的契合点,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蓝本。教科书编得再好,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教材编排的定型化,课程资源的有限性。语文教师应该主张“用教材教”,反对“教教材”。也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因地、因时、因生制宜,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需依照备好教案对教材知识点照本宣科,详细讲解。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课堂上可尝试运用“导学”、“议学”、“讲演”等教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灵活处理。这样,既发挥出教师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及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习作教学的改革

抓好学生写作,笔者认为要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要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习作,要写实、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重,要重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要把练笔贯穿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此外,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次数有限,教师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延伸到生活之中,因需而写,形式灵活,必能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有效地提高通过练笔服务于生活的能力。抓好 学生习作,关键还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使学生不断获得习作的动力。此外,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观察,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不断拓宽观察的领域,鼓励学生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自己的发现,及至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后,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想明白了再写,要注意习作的指导讲评,要通过讲评使学生增强信心,使全体学生清楚地知道这次习作有哪些成功或进步之处。

五、适当的突出语文课外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组织表达式,课外活动是其辅助表达式。然而,针对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应革新课堂结构,适当的突出课外活动。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与课堂教学相比较,课外教学活动包括各种实践,也能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特点、价值和最终目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参与各种活动,对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思维空间的扩展,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外活动应该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的课外活动除常见的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劳动实践、参观访问外,还包括观看影视、辩论热点、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等形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催化”学生间接知识向直接能力的形成和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篇7: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左振梅 曹艳华

(吉林省敦化市贤儒镇中心小学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编入新教材的诗歌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是各个时期盛为流传的诗歌。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一直是教学关注的重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是一种优雅的文学艺术形式,用简洁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经验的限制,在理解诗歌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因此兴趣也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在背诵诗歌的时候常常是一知半解,这就需要教师先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如可以做游戏、开展比赛、融入情景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赠汪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自己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让学生想想自己会怎么说,朋友会怎么说,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再来理解这一首诗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二、课外诗歌配合补充学生知识面

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需要,对于某些复杂的事物理解起来不是很透彻,因此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诗歌内容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某一首诗歌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类型的诗歌,针对同一题材的诗歌和同一类感情基调的诗歌进行学习,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赠汪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渭城曲》《送别》《别董大》等关于送别的诗歌,通过了解这些诗歌的共同点和异同点,可以强化学生对友情诗歌的理解。

三、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学习诗歌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生学会创作诗歌,小学生虽然没有较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一些简单诗歌的理解还是有自己的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简单的诗歌进行创作。在引导学生创作诗歌的时候,对于诗歌的格式、内容教师不要太过限制,以防止学生的创作兴趣受到影响。例如,在学习《咏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写关于春天的景物的诗歌,小学生对春天比较熟悉,可以模仿写杨树、桃花、草地等景物。

此外,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多朗诵优秀诗歌,最好能够背诵下来,以增加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参考文献:

篇8: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新课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过去片面强调教师、教材的重要性, 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环境等要素的结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积极互动,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指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同时, 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尊重学生的人格,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自身角色的调整。首先, 教师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等理论知识,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考试观、人才观等都要重新认识和进行反思。其次, 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 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以及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及指导者。

2.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学策略的转变就是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导探究式学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可分为七个重点: (1) 重感悟。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对课文的感受、体会, 揣摩语境, 训练语感。 (2) 重读书。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指导, 适量齐读, 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及快速把握课文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重积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不但要重视课内积累, 还要重视课外积累。通过对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段的积累, 学生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 (4) 重情感培养。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教师要注重对语文课文情感的把握, 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5) 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6) 重合作。合作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互补,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 让学生探索语文学习规律。

3.教学结构的转变

教学结构包括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学策略的正确选择运用。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 课堂结构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要注重教学结构的大胆尝试和创新,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探究合作能力。

4.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 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及情感交流, 以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精神上的愉悦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 还要注重讨论组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也要积极参加课堂的讨论交流,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的关键点

1.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 通过巧设问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故事性比较强, 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铺设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例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电教化设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内容, 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或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 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融入情感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之一, 也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淡化和忽视的一点。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通过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融, 教师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以情促情、以情激情, 来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与回应。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正确处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渗透情感教育, 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个人情感的到集体的熏陶而得到升华,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启发, 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还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提出探究课题, 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 对问题进行讨论, 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 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4.探索开放式学习,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的开放性学习, 是指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和学生的学习视角, 充分开发社会、学校等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的开放式学习可分为故事式学习、辩论式学习以及“导游”式学习,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 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总结

新时期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 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准确把握教学转变的关键点, 培养学生兴趣, 融入情感教育, 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个性, 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师观等发生了变化, 培养目标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从课堂、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教师的成长以及以学定教。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及师生关系的变化, 并指出了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学改变的关键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教学观念,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谭甲文.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观念转变[J].池州师专学报, 2005, (8) :19.

[2]刘昭玲.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走向[J].企业家天地 (下半月版) , 2009, (6) .

[3]刘雪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 (教学版) , 2011, (4) .

[4]黄晓兰.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2008, (7) .

[5]蓝启杰.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09, (12) .

上一篇:安置帮教责任书下一篇:教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