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2024-04-2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精选6篇)

篇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播,需要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各自差异选取适当的施教模式,从而在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已经由传统的基础知识学习逐渐发展成为了对学生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德育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理应积极结合教学实际,立足于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传递和德育渗透,从而为学生良好素质品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生字、词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生字、词的学习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作用。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对字形、字意发展过程的探索和学习,便可以很好的理解和体会到许多深刻的道理。

例如,在汉字“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将“生”字形象地转化成为一株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的方式,在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去理解破土而生的艰辛,充分培养其扎实刻苦、努力向上的耐心与恒心。再如,在汉字“孝”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孝”字的古文形状的方式,进一步向学生展示出“孝”字的真正含义,进而加强学生对于父母亲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就小学生群体而言,由于其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接触和学习到的生字词大都较为简单基础,因此教师在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就更应该不断加强德育教育与日常生活实际之间的相互结合,从而在促进学生更好的对字形、字义进行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智慧与德育渗透的影响作用,更好地促进其自身良好道德素质品质基础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由于小学生年龄、生活经历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多数都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短小精炼、语言优美、立意突出等优势特点,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经典课文《开国大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围绕“开国大典”这一中心主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故事引申和拓展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新中国建立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艰辛,以及老一辈国家建设者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和毫不退缩的勇敢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更好的珍惜眼前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养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再如,在课文《丑小鸭》的讲解过程当中,教师便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出要坚持自己理想追求,并勇于?樽约旱哪勘旰托拍畈欢系钠床?奋斗这一主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勇于面对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干扰促进其养成坚强独立的良好意志品质。

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还存在着众多优秀的德育教育素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理应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切实立足于文本内容,选取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品质进行渗透式教育,从而为学生在今后良好素质水平的养成打下重要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由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因此与上述两种渗透方式相比,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相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语文写作作为小学生自身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对于发掘学生内心思想,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同样意义重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最重要的是要在不断增强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不断养成记日志、记录心得体会以及生活感悟等方式,及时有效的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自身情感与情绪充分的表达出来,从而在不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增进教师对于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程度,进而帮助教师在课堂德育教育的开展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的贴近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对于德育渗透的接受程度,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加游刃有余的进行展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理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小学语文的生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展开,促进学生在日常基础学习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情感品质及道德素养水平,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水平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171.[2]施春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77.[3]高京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74.

篇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围绕着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我们的教科书琳琅满目——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汇总全国新课程的新教材版本,应该不下于20种,教材出来了,但与教材相匹配的德育教育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教师的眼中,对于化学学科的德育渗透,我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常常思考的几点作法:

1、德育目标的制定策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德育教育的依据。它反映了教育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规格,它制定得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在教学中,知识传授是我们课堂内外的主线,但德育教育却是我们教学中贯穿学生的灵魂,我觉得知识的遗漏,我们可以查漏补缺,但是由知识所衍生出来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以及该时代的人们所留下的优良传统,错过了就无法让学生再融入其中,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当今我们国家的国情、我们的社会潮流等等,我认为,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宏观化的制定束缚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工作要开拓创新,就要彻底改变原来学校德育目标宏观制定的做法,进行中观化厘定。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目标没有得到科学的定位,这主要由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这两个概念把握不准,经常混用。德育目标只能处在德育目的之下的一个层面里,不能和德育目的处在同一个层面。实现德育目标离不开德育内容的具体实施,不同的个体,我们所制定的德育目标通常不一致。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化学》(必修二)中的化学键时,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就要根据我们学生的个体来制定,可以这样来制定德育目标:通过对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体谅父母、感恩父母高尚情操,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因为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至于农村,班上80%以上的同学都是留守儿童,都是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很有意见,他们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就要联系到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化学键是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而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比化学键更牢固的亲情相连,化学键可以被破坏,但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血溶于水,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苦心,以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2、德育内容的选择策略。德育内容是实现品德教育目标的桥梁,是学生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高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德育内容的选择,对于构建科学而和谐的德育内容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对学生进行

品德教育,目的是要让他们时时刻刻以人为本,随时想到人性善的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生活时时沐浴在春风中,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今社会,由于改革开放,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拼搏,人们的物质文化大大提高,但是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没有提高,还有倒退的迹象。比如,网络传的沸沸扬扬的宝马女马诺,就是一个贪图物质享受而缺乏精神依托的典型;所以对我们的学生及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反。当代德育内容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德育内容“一脉相承”,并指向未来;后者要求该体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但又不能离本。如果德育满足了个体精神需要就会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而无数人的个性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制定德育内容时,应重视和研究学生个体的精神需要。比如我们化学学科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最近媒体报道的癌症村事件、上海黄浦江的死猪事件、以及杭州居民花钱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等等,这些反应了我们的国民在享受物质生活提高带来的愉悦时,也产生了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这与我们的主管部门一手遮大是分不开的,当然也与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时时普及当今社会的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热点,可以以讨论、演讲等形式出现,我们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在这些方面也要埋下伏笔。

3、渗透方法的选择策略。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选择时既要考虑所选定的场景、还要注意选择德育渗透的对象,通常的渗透方法有语言熏陶法、榜样启迪法、推荐读物法、开展活动法、审美教育法、参观教育法、教师(学生)演讲法、组内讨论法、竞赛法、观看影片、课外分组调查等等。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以本学科为主,达到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感触灵魂,当我们的行为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时,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德育渗透方法的选择,一定不要过于盲目,可以事先对学生行为进行个别摸底,然后备课组集体讨论采用什么渗透方法,在课堂上,我们面临的是几十人的群体,我们的渗透方法要具有普遍性。化学学科,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起好第一节课的头,往往情况下,化学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都是在介绍如何学习化学,让很多学生找不出本学科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在上第一堂课是就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本学科,提高其吸引力进行渗透。在教学中,我在第一堂课是应用多媒体手段,先应用化学来解释我们生活很多他们不知道的现象,比如魔术吐火的原理、滴水生烟的实验,黑面包的实验、木炭跳舞等等,然后介绍当今社会的前沿科学中化学的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最后给他们介绍一些因为不懂化学而失去生命的典例,这样既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又增加了他们的兴趣,终身难忘!所以德育的渗透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

4、渗透过程的实施策略。德育的渗透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渗透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会让我们的教师在过程中精疲力尽,其实这也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地方,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半途而废。在德育渗透中,我们要带着学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在准备化学教材和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着力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德育工作,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如:我在准备《化学》(选修三)第一节教学内容‘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时候,我会大量的查阅并运用了以前积累的一些有关化学在微观世界的应用等多方面的例子,涉及到农业、工业、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还例举了我国关于微观化学方面的灿烂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在微观化学、催化化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上课时就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组与组之间再交流、补充,这样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较好的完成了德育渗透。另外,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更应该在日常性活动中充分挖掘德育素材,加强随机引导,强调思想升华。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渗透德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总之,我相信,我们德育渗透的过程在于实施,如果实施过程是好的,那么德育渗透的结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5、渗透效果的评价策略。德育渗透的过程是好的,那么其结果是不是一定非常好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德育渗透的效果有一个评价机制。化学学科如何来评价德育渗透的效果,其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1)、评价多元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我们的现实中不胜枚举,其实是有很多途径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证明自身的价值的,只不过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帮他们寻找到,我们不能单拿成绩来看待学生。评价多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评价内容多元化②、评价主体多元化③、评价标准多元化④、评价方式多元化。(2)、过程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属于终结性的评价,它通常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内容也是结论性的。这种终结性评价,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评价,缺乏对学生成长过程应有的关注。相比之下,过程性评价能充分体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终极关注。过程性评价应具体体现在

收集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3)、人文评价。理解、容忍、接纳和尊重,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都应在评价中得到体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上的困难者都应算作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包括。这部分学生,由于认识比较浅显,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头脑中他们是绝对的“差生”。对这部分学生,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要及时、到位地关心和关怀这些学生,给予真诚的关爱。关爱每个学生是每个老师的天职,是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4)、在评价的同时,还需注意什么?对于高中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注意这四个词语:真诚、适度、明确、针对。现在的高中生,都是在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孕育、熏陶出来的,大道理比谁都懂,对他们进行评价,既是对事,更是对人,真实诚挚的语言比什么都重要,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生长的时期,心理的敏感程度相当大,我们更应该学会与他们民主、平等的交流。

篇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一、在学习字、词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当中, 有大约2500 个常用汉字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认知, 德育就可以渗透于对汉子的认知及书写阶段, 学生可以借助观察, 探究字形和为人处事的联系, 由此将这两方面有机融合, 令受教者带着浓厚的兴趣探究字形明晰其结构, 体味为人之道。比方说, 在“孝”及“乳”字学习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将历史上和“守孝悌”或者“羊跪乳”等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 分析“乳”于甲骨文中为手抱着孩子进行哺育之形, 之后拓展令其思考母亲的伟大。“孝”在金文当中, 蕴含着子女对老人的敬爱。在小篆当中, 孝又蕴含着子女背着双亲, 体现着子女对父母的绵绵敬爱之意。上述随之延展相关故事的授课策略, 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些字字形的识记, 同时, 着眼于思想品质, 更能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从而水到渠成的进行德育渗透。

二、立足文本, 活用教材

小学语文文本中所涉及到的篇章, 多数都兼具着思想性及文学性。假如施教者在授课环节植根文本, 借助赏析词句, 体味其中所蕴含内容, 掌握篇章的思想主旨, 诚然, 德育教育的意义便能彰显出来。几年前的一件事情令笔者记忆犹新,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名老师在讲授《军神》篇章的时候, 令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 并以此为基础将问题提出, 之后在其进行自主诵读探究之后, 择取整个班级学生问题集中点, 也就是: 沃克医生为何要说碰到了会说话的一块钢板? 为何要将军神的称号给予刘伯承?进行授课环节, 教师引领学生在刘伯承拒绝注射麻醉剂, 于手术之中却不发出呻吟, 手术过程中以无比的坚强忍受巨痛等方面体会其意志品质。最终, 全班学生近乎异口同声的慨叹, 刘伯承真是一位军神! 此外, 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锁定“大年夜”这样特殊的故事背景, 用故事形式将主人公在这样的喜庆时分却赤着脚卖火柴, 之后擦燃火柴取暖并产生美好的幻想, 最终却寂然的死去。对文章学习之后, 令受教者感知资本主义之中穷人们的遭遇。文章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畅谈而今自己的新年是怎样渡过的, 讲述一下家人团聚的场景等等。在对比之后, 令其更体味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内涵, 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上述教育方式即为将文本作为基点, 继而进行德育渗透。德育应当具备一定的说教价值, 具备吸引学生认知的特征。伴随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形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文本活用, 彰显德育教育的活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文本中有着众多德育素材, 语文教师应当在施教的过程中根据文本当中的内容, 着眼于本阶段受教者实际, 选取适当的授课策略, 对其实施传统、爱国及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令其自幼便滋生出为人之道, 为今后良好品德机制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 施教者能够将文本作为根基, 将多样化的授课方法运用其中。比方说讲读《妈妈的爱》这一儿童诗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将其中所包含的五个和妈妈共处的生活场景予以概括, 前三节依次为暑天母亲给子女扇扇子, 雨天将伞送与孩子手中, 以及抱着生病的孩子去医院三个场景, 由此, 令学生在边回忆自己的妈妈给予自己的关爱的同时体味文章中所蕴含的伟大母爱;之后的两节, 可以带学生体会母爱于思想关怀上对孩子成长的帮助, 进而引领学生感悟感恩的意义。整首诗在讲解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带孩子们回顾生活场景, 令其尝试进行自主诵读, 对文章进行品味。在诵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感情进行诵读, 带着感情进行体验, 继而在这种浓郁的爱的氛围中, 产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 施教者借助小学语文文本, 进行对学生潜能的挖掘, 将其内在情感及理性能力导出, 在日常训练中渗透德育理念, 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形式, 令其在进行文字练习环节, 深味其中内涵, 将受教者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 实现传道授业的目标。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 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水平。

摘要:素质教育之于小学教育之中, 由于小学生年龄、认知等特征的制约, 加之其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现实, 施教者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环节, 应当着眼现实, 采借助具有实效的施教策略, 令日常教学之中便能找到德育的影子, 其关键就在于择取科学的施教策略。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环节, 需要根据每一篇文章的差异采取各异的施教方法, 由此令学生能够对教师所讲知识更为主观性的接受, 进而得以熏陶。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站线中的一员, 笔者长效坚持实践摸索, 依据这一施教阶段, 本学科的特殊性, 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着眼文本

参考文献

[1]李永刚.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 2010, (08) .

篇4: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中的“真”,不仅指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很好地体现了陶行知的教育精神:《新课标》“课程性质与定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人文性”必定包含思想道德方面的内涵。同时《新课标》“总目标”中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里就更加明确具体地指出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所以,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社会糟粕”也迅速“增长”,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黄”、“黑”、“赌”……随着改革开放之门的打开而涌入。所以当今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洗礼”,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不断地遭受腐蚀。这决定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单纯的“语文教学”是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的,也是难以生存的。这样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课程性质与定位”中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除了它的工具性之外,还有人文性。而“人文”的含义是丰富的,从广义上讲,“人文”包含了人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就包含了德育了。我们再看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以一篇篇课文的形式而呈现的,而每一篇课文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课文有的能使人们的观念得到匡正,有的能使人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有的能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而教学这些课文的人(包括老师和学生)也是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融入自己的思想,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所以语文教学和德育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课标》的“总目标”中更明确地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三)学生个体的成长决定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担忧的四个问题,而“道之不修”被排在首位,这充分说明德育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成长,首先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成长。思想道德品质达标了,其他素质就算不太好,这个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反之,一个人就算有丰富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如果思想道德败坏,却极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罪人。由此看来,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德育。虽然在学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课时有限。再说思想品德课这种直接的、灌输式的德育也不一定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果能在其他课上进行渗透,效果肯定会更好。而在上文中讲道,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与其他课程(特别是理科)不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最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但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语文课还是“姓语”,是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那我们必然要付诸行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呢?下面仅谈谈我个人的思考与理解。

二、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渗透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利用学科教学的契机,渗透德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要素。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语文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德育因素。有的包含爱国主义思想(如《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晏子使楚》等课文),有的则体现至爱亲情(如《背影》《我的母亲》《父母的心》等),有的则展示大自然美丽风光,给人以美的熏陶(如《阿里山纪行》《鼎湖山听泉》《美丽的西双版纳》等),有的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两小儿辩日》《陋室铭》《错过》等),有的能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鱼我所欲也》《敬业与乐业》等。

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早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比拟的,因此生硬的灌输和说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为了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热情,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了两幅画面,一幅是当时钱学森生活的美国(别墅、汽车、花园、草坪等)。另一幅则是当时的中国科学工作者生活情景(简陋的房间、自行车、破旧的衣服等),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然后向学生提问: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这么优异的生活条件回到这么艰苦的中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展开讨论,以体会钱学森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要比教师简单的陈述钱学森爱国效果好。endprint

第三,以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熏陶学生,渗透德育。陶行知说,教师应当“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绝对不能向学生传达错误思想或感情倾向。教师的言行应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熏陶感染学生,这样才能够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通过语文自主阅读渗透德育

《新课标》“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第七条说道:“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这里强调了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光指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独立阅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条要求很具时代特色:如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造就的必然是“开放的人”,学生在45分钟之外都在进行阅读,这些阅读有的是主动的,如学生本身喜欢阅读、看名著(考试要考到)等;有的则是被动的阅读,如新闻媒体、网络、社会的各种信息的“轰炸”都充塞着人的耳目。就算你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他也在自主阅读或“被阅读”,而且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空间时间比课内更为广阔。因此,教师应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增长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比如:教学生如何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书海中辨别“精品书”与“垃圾书”,如何对待网络中的“糟粕”,怎样在浮躁的世风中坚守自己的节操,还可以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质优美的书籍,可以布置学生写读书心得……当然,由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具有灵活性、分散性、不统一性等特点,这既是缺点,也是优点。缺点是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优点是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空间广阔,自由灵活。只要教师平时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的。

(三)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似乎离学生很远,其实不然。“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也贯彻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每册教材都有一到两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就为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提供了契机,教师大可以利用着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

如八年级上册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活动”。我们可以按照教材上设置的教学内容,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从下面的活动中任意选择)。活动一:收集古今中外的爱国主义诗词,开一次爱国主义诗歌交流会;活动二:收集当地的爱国主义人士的事迹,开一次爱国人士交流会;活动三:开展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己先收集准备材料,然后小组内进行演讲并推选出一位最优秀者,各小组优秀者再进行全部演讲比赛,最后评出优胜者);活动四: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到公共场所进行宣传活动(如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进行“怎样维护祖国领土”的宣传活动等)……

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必定要花费心血,投入情感。可以说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思想就受到了教育,品德得到了熏陶。这种渗透是自然的,也是有效的,它不需要像课堂上那样教师生硬说教或者想方设法地进行引导。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经常开展此类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应该说,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远远不止这些,要注意的地方也还有很多,由于笔者认识、研究有限,不再赘述。

篇5: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汪洙的《神通诗》里有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古人心目中读书是多么高尚、多么重要的事啊。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占领了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承载着知识、思想、情感等多项教学目标,所以,阅读教学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下是我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以“读”为主,抓住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我国古代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因此,“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因材施教,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比如在学习《长城》、《颐和园》等写景散文时应该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学习《巨人花园》、《小摄影师》等记叙性的文章时可以选择分角色读;在学习《蟋蟀的住宅》《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说明文时可以用抓住重点语句读等形式。还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表演地读等。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另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他们的评价和鉴别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优秀的阅读资源,提高阅读的品味。要定期进行一些,如:故事演讲、读书笔记展览、课外阅读汇报会等活动提供交流与展示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理解课文,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给语文知识教学以恰当的地位。一般说来,语文知识包括“文字知识”、“标点符号”、“基本的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写作知识”等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基本涉及以上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将这些知识集中列在一起,也没有把这些知识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而是渗透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中,体现随文学习、学以致用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理解课文内容,随文学习那些必要的语文知识。要抓住课文中那些最能揭示意蕴,最富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融会贯通,从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三、自读自悟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突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一理念充分说明阅读教学中既要发扬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又要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个体特征(即课标中所说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集体讨论或者自读自悟的层面上,而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加引号?”相对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同学集体讨论解决,而有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个体的形式去加以解决。总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好“自读自悟与集体讨论”之间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而不越俎代庖。

四、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充满活力的“对话”课堂。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内容提要】

“理想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孩子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理想课堂”创设的是情感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人文的课堂。走进理想课堂,关注学生发展,我们将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真谛!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让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也是研究者。这就是说,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操作”,更要善于“研究”。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任务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完成这一任务,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把改革的理念和思想融进课堂教学,并以此统摄和改造教学过程,再好的课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课堂教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也只能是无本之花。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教师像演讲家一样眉飞色舞,用高金英老师的话说:“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像疯子一样。”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局面,被动的接受,被动的模仿,“学生在讲台下听的像傻子一样。”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内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生成性实施课程的目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条分缕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将对课堂教学的更好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课程改革对课堂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而且也发展了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再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虽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袖手地旁观,更应积极地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师范作用。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二、课程改革下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环节和程序,“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解决好“生成”问题,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和多门课程的融合能力。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应力行简约,要有较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生成应机智把握,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

教学目标的预设而言,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要有适当的预案。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甚至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课堂是复杂的,运动变化的。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预设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所有可能的变化。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教师除采取积极鼓励态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外,还得适当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即使偏离预定目标,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鼓励继续生成。

当然,课堂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是确定的。如果学生的生成对课堂教学无价值,或需今后解决等,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做出合理取舍的同的,对学生的生成也应小心“呵护”,善于倾听和引导,至少要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是课堂上能否讨论和解决的,只要是我提出的,老师都很重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不至于被消灭,反而有可能激发他们自行去研究,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一味求他,否则课堂成为预设演绎的舞台,准确把握生成,体现课堂的动态变化,体现课堂的亮点,这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把握四点:

1、解读文本,心中有数;

2、预先料测,从容应对;

3、关注学情,穿针引线;

4、充实自己,稳坐泰山

三、课程改革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但是与教师的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教学形式的问题,更是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应该树立起教师是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自主学习—发现质疑—讨论辨析—总结升华—发展探究”五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比较适应新课程理念。

自主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预习,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自主学习能力不可能自然生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

发现质疑 :发现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讨论辨析 :讨论辨析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组织好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展开和适时地结束,让学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

总结升华 :总结升华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总结,让学生是在新形式中的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探究 :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这是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通过发现探索就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迁移。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简单地用某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上面所提到的“自主学习—发现质疑—讨论辨析—总结升华—发展探究”五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只是各种模式中的一个主要模式,或者说是主导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下,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模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百花齐放的局面。

上一篇:深冬的微笑优秀作文下一篇:穆店中学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