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2024-04-20

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精选8篇)

篇1: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深圳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论文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致使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及污染日趋严重。深圳市位于中国南部海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濒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是我国沿海经济特区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主要问题就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但是总体而言,深圳市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尤其是涉及到重要民生问题的地下水利用情况基本不清。

1.地下水资源状况

1.1储存量及分布特征

深圳市境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多以泉的形式泄露汇入河溪,水务部门根据降雨入渗法计算得深圳市地下水第四系孔隙水储存量约3.38亿立方米,基岩裂隙水储存量约1.86亿立方米,岩溶水储存量約5.10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总储存量约10.34亿立方米。各类型地下水储存量及分布见表1至表3。

1.2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基岩断层裂隙水允许开采量0.73亿立方米,岩溶水允许开采量1.19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允许开采总量为1.92亿立方米。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深圳市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历史悠远,从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较大规模地开采地下水,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进入高峰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来水的普及,开采利用地下水逐渐减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特区、宝安区大量开采地下水,沿海部分地段发生了海水入侵现象,致使该地段的地下水资源丧失了供水功能。龙岗岩溶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不合理开采以及基坑施工抽水,引起房屋塌陷和地面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损失。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地下水被停止开采,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得到明显控制。特别是在11月16日,深圳市水务局发布了《深圳市水务局依法取缔私自开采地下水和自建设施取水行为的通知》,并于4月17日在特区报上再次发布了《深圳市取缔私采地下水及填埋自备井的通知》,通知发布以来,各区积极采取行动,按照工作部署和安排,开展了大规模的摸底取证和取缔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全市共查封、填埋非法开采地下水井3000多口,收到明显的成效。

此外,根据发布的《深圳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国家版)》[2],全市现存地下水取水井4143眼,其中灌溉井3126眼,供水井946眼,人力井1017眼,并有规划地下水水源地1处,规模为中型水源地(1万方<日取水量<5万方),目前,根据《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大鹏新区葵涌地下水示范工程项目总概算的批复》(深发改〔〕950号),市水务局计划在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建设日供水量为2400立方米的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该工程作为葵涌街道补充水源,主要向庙角岭水厂供水。依照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到和2030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达到1.0亿立方米。

根据《深圳市水资源公报》[3]有关资料,深圳市20全年供水量19万亿方,同比增加4748.05万方,其中利用地下水量789.51万方,占总供水量的0.41%。就地下水资源利用量而言,坪山新区最高,为235.33万方,占41.1%,其次为宝安区,为148万方,占32.5%,盐田区最小,为0.12万方,占27.4%。地下水利用量具体数据如表4。

对于地下水用途,根据《深圳市水资源公报》记载:农业用水量463.88万方,城市工业用水量52.88万方,城市居民用水量272.74万方,由此可见,深圳市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工业用水以及城市居民用水。

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地貌

深圳地区地貌类型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组成物质不同。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其次为台地和平原,可分为四个地貌带,即平原台地地貌带、丘陵谷地地貌带、海岸山脉地貌带和半岛海湾地貌带。地面坡度较为和缓,全市最高的山峰梧桐山位于东南部。

3.2地层构造

广东省属于东南丘陵水文地质区,划分为两广丘陵水文地质亚区和珠江平原水文地质亚区,深圳属于珠江平原水文地质亚区。深圳市位于华南褶皱系中的紫金—惠阳凹褶断束的.西南部、五华—深圳大断裂带南西段,高要—惠来东西向构造带中段的南缘地带。区域内构造形迹比较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北东向的五华—深圳断裂带斜贯全市,是市内主导构造。褶皱构造多与断裂相伴产出,由于受到多次断裂作用及岩浆侵入的破坏,多数不太完整。由于受多期复杂构造运动,形成了以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为主,兼有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构造。

3.3地下水特征

深圳市地下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深圳市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另一个为河流侧向补给,当丰水季节,地表河流水位高于其两侧平原地带的潜水位时,河水通过砂卵石层侧向补给;此外,水库,农田灌溉,坑塘积水都会对地下水进行补给。深圳市内地下水径流方向受地形控制,由高山或丘陵区流向河谷盆地,最终由南面流入大海,或由背面入东莞、惠阳境内。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泉水溢出、向地表水泄流、蒸发及人工排泄等几种。

4.地下水保护对策与措施

4.1防治地下水污染

在全市范围内,要严格控制区内污染物的排放和排污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补给区的污染源企业进行梳理排查,防止其排放的污染物进人地下水层,防止地下水污染。要建立地下水保护区,严禁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等废弃物,排水管道必须采用硬底化措施,防止污水透过地表进人地下水。做好废井、旧井管理工作, 防止污水通过井管下渗对于地下水污染。

4.2构建地下水防治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以人居委、财政、发改、旅游、林业、住建、水利、国土、交通、农业等各厅局为协调单位的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居委,负责日常工作。实施领导小组按时间节点进行地下水防治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的调度,组织审定重要成果,并协调地下水保护或污染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督促项目组织实施计划,并对相关地下水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监察、检查。

4.3建立地下水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地下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在市域范围内严格执行红线管理制度。同时针对水资源管理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制度。

4.4形成地下水保护目标责任制

根据市域范围内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及保护相关项目,分解具体责任分工和责任目标将地下水保护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进行年度考核;任务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实施部门,签订工程目标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地下水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按时完成。

4.5加强科技攻关与技术支撑

强化对地下水污染控制、地下水修复、面源污染控制、污水排放标准、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开展地下水保护先进适用技术试点,通过试点示范选择出工艺操作相对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投资节省以及低运行费的适合本市的先进技术,逐步进行推广。组建地下水专家库,以加强技术指导、试点示范和创新,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金达表, 章少华, 李艳兵等. 深圳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 29-32.

[2] 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国家版)[R].2013

[3] 深圳市水务局.年深圳市水资源公报[R].

篇2: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一)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资源供需矛盾是目前榆林市水资源持续利用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然而,解决这一问题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首先,由于长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榆林市在水资源的勘测和数据的管理分析上有较大不足,目前许多数据还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获取的。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自然条件的演化,水资源数据势必会有了较大改变,这一现象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榆林地区水资源造成了巨大阻碍;其次,水利工程基础薄弱。榆林市各地水利工程的规模普遍较小,而且在实际利用中供水规模难以达到设计理论水平,大大影响了日常的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改善已有的水利工程,夯实榆林市水利工程基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用水缺口巨大。榆林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核心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于全市的供水缺口非常巨大,“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的供水缺口达到了4.5亿立方米,导致生产、生活用水的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榆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环境污染严重

榆林市的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工业污染,特别是矿区污染。榆林市是一个各种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煤、气资源特别丰富。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超高速发展,对于矿产和能源的需求量日益上升,这也为榆林市的资源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多年来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环保效益,导致目前资源矿产区域的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直接影响了农业用水和居民用水安全。目前,全市的水污染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达标排放量不到20%。

(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首先,在榆林这样水资源极度匮乏区域,全市内对于节水的宣传不强,市民的节水意识比较淡薄,这不利于水资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许多水资源利用政策也难以普及;其次,缺乏执法。无论是从专门的水资源保护法规的制定,还是基础的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相关规定的落实,榆林市都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水资源保护法规,加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构建一个保护水资源的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最后,缺乏新技术的应用。目前榆林市在水资源保护领域采取的还是相对落后的传统手段,主要依靠用水规划和水资源的外调来解决全市的用水问题,缺乏对于节水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例,榆林市范围内农业灌溉平均用水定额为322m3/亩,灌区渠系利用系数在0.5以下,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低。

二、虚拟水角度的榆林市水资源压力分析

虚拟水概念最早由以色列的农业研究人员提出,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所需的水资源的数量。虚拟水概念的引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榆林市实际的用水需求总量。此外,结合虚拟水概念,学者又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将人类消费和水资源系统联系起来,并直接反应一个地区实际的水资源消耗量。水足迹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环境用水。这三部分的水资源量之和为该年的总水足迹,其与人口的比值即为该年的人均水足迹。总水足迹与总可用水量之比可以表示出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压力状况,正常情况下,水资源压力的数值小于1,说明该地区的水资源理论上可以自给自足,并且可以通过较为方便地手段缓解水资源压力。当该数字大于1时,则表明该地区的水资源匮乏,处于缺水状态。利用算模型,我们对榆林市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用水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榆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调查

目前榆林市的水资源整体状况仍并不十分明确,许多数据亟待更新。因此,首先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全面摸查全市的水资源状况,通过科学手段对水资源的存量、用量、可开发量等一系列数据进行调查整理。此外,对于重点的水源地,要加大研究调查力度,并且编制长期的水资源数据调查规划方案,逐年逐步完成。这些数据可以为榆林市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也是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相关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采用新技术,改善工农业用水现状

对于现有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榆林市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和重点管理,在其生产中的用水量、采水方法和排水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旦不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律要求整改,并且通过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监督、处罚。此外,还应该帮助这些工农业生产组织和个人,引进相关的节水和污水处理技术,由政府牵头,组织和个人参与的方式,加大整改榆林全市的水资源相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对于未来开工建设的工农商业组织,应该有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准入门槛,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引入更多地健康、绿色产业,改善榆林市整体的用水环境。

(三)虚拟水调配促成产业转型

篇3: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贵州省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 全年降水较为充沛, 但是由于其岩溶区地表水漏失较为严重, 致使贵州省岩溶地区地表水较为干旱, 存在较为突出的工程型缺水问题。截止到2012年底, 贵州省仍然存在1000万人左右面临饮水安全问题, 工程型缺水日益成为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因素。因为岩溶地区地下水相对较为丰富,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饮水问题, 促进贵州省经济发展。因此, 对贵州省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岩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优势

1.1 开发利用的潜力大

2010年贵州省岩溶区地下水开发的总量已经达到25.031亿m3/a, 其利用率仅仅占枯水季排泄量的10%左右, 地下河与岩溶大泉开发条数少于1/4, 因此, 其具备较大的开发与利用潜力。

1.2 岩溶区地下水量较为稳定喀斯特地下水量相对稳定

我国贵州省岩溶区地表主要河流流量年际变化时0.22~0.35, 例如:乌江下游年际变化为0.26, 红水河为0.31。但是, 岩溶区地下水流量的变化却相对较为稳定, 例如:流域面积为67km2的乌江二级支流普定后寨河其流量年际变化仅为0.12。因此, 开发利用岩溶地区地下水具备供水较为稳定、保证程度高等等方面的特点。

1.3 岩溶区地下水水源点较多、分布较广

贵州省为典型岩溶地区, 地表破碎崎岖, 山多坡陡, 大多数村庄和河流分布在高原或山坡上, 取水较为困难;除了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城镇, 针对较为分散的村寨与耕地而言, 运用远距离、高扬程的地表水进行集中供水既不经济, 也不利于管理, 并且供水的成本相对较高。而岩溶区地下水特别是山坡或者高原面上存在的层间水与裂隙水具备水源点相对较多, 水源面相对较广, 与耕地、村寨高差较小的优点, 便于就地开发、分散用水、就近利用, 也方便管理。

1.4 岩溶区地下水的水质较好

因为埋藏于地下, 与地表水相比较, 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几率相对较小, 岩溶区地下水的水质优于地表水, 依据有关抽样调查发现, 地下水p H值、Pb、Cl、F、Cd、As、Mn、溶解性总固物、总硬度等等19项指标达优良级别占70.1%, 属于极差与较差一级的指标仅占6%, 地下水安全性较高。

1.5 建设周期较短、投资较少

相比于地表水工程而言, 岩溶区地下水工程可以运用地下天然洞腔进行蓄水, 建设周期较短, 工程量较小, 投资也相对较少。例如:普定县的马官岩溶区地下水枯仅用时三个月, 就建成库容为120万m3的地下水库一座, 单位蓄水的投资小于2元/m3;平塘县巨木的地下河库容为260万m3, 估算投资约为672万 (含水库提水泵站等配套设施) , 平均单位蓄水的投资成本为2.5元/m3。

2 岩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

2.1 钻井取水, 开发岩溶管道承压水

对于出现隔水层的岩溶盆地或者是洼地, 因为管道的承压水压力相对较大, 只要打通承压水上部的隔水层, 其地下的承压水会自动溢出, 例如普定县马官镇的玉官屯水井。

2.2 筑坝引水

在地下河的出口处修筑堤坝, 从而提高岩溶区地下水位, 再运用明渠或者是管道引水, 例如平塘县的巨木地下河开发等。巨木河的流域面积为110km2, 丰水期的流量为6.88m3/s, 枯季流量为0.2m3/s, 预算岩溶区地下水允许的开采资源是1688.69万m3/a, 将地下河出口处的水位由815m抬升到830m高程, 形成库容为260万m3的岩溶地下水库一座, 能够基本解决800hm2农田灌溉用水、1.6万人与1万头大型牲畜的饮水问题, 平均每年为当地增加收入约1267万元, 工程投入相对较少, 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3 堵洞成库

运用岩溶区地下洞腔发育的特征, 在洞穴的出口处进行修坝拦堵, 将岩溶区地下水蓄积, 进行丰水与枯水的调配, 例如:马官镇母猪洞地下河堵洞成库、马官镇岩溶区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等。马官岩溶地下水库是运用地下河管道与地下河源头的冲头洼地联合蓄水的地表, 大坝修筑于岩溶区地下水洞的洞腔中, 是一个全封闭圆筒拱坝, 水洞中地下河向冲头洼地延伸, 灭尖在洼地中, 并且与洼地中的竖井、落水洞相通, 接纳洼地与附近集雨区的地表水, 地下河和洼地形成统一蓄水库盆, 库容达到120万m3, 有效解决了马官镇5000人与1200头大型牲畜的饮水问题、乡镇企业的用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农灌用水问题, 粮食单产也增加了20%左右;人均收入增加了1.5倍左右;库周石漠化面积明显减少, 获得了较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2.4 围泉引水

运用地形的落差, 在泉水或者是裂隙水的出口附近修建集水池, 运用管道湖综合水渠自流将水引至海拔较低的村庄的调节水池, 以供生产与生活用水。例如普定县坪上乡呐叭岩村人畜饮水工程, 此村水源非常匮乏, 石漠化非常严重, 运用村庄与泉眼的高差, 架设1000多米的引水铁管, 将隔河谷山头的浅层裂隙水引到村寨的调节水池, 再经过橡塑管引到各个农户, 基本解决了村寨1000多人与1200头大型牲畜的生活用水。

3 岩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要点

3.1 开展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

有关部门应该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类型、开发利用的潜力、赋存特点与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条件和效益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对地下水环境的功能区进行划分, 为确定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最佳模式与途径提供一定的依据。

3.2 岩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岩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岩溶区含水介质的特性和浅层地下水赋存关系、不同典型岩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雨水等之间的转换规律;2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优化模式;3岩溶区地下水库成库条件、库容的估算方法;4岩溶区地下洞腔蓄水渗漏和防渗漏技术、防渗漏材料;5岩溶采矿区地下水污染扩散规律与阻隔技术;6小水窖、小水池储存地下水之后的水质保护的技术;7地下水、地表水、雨水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8基于3S技术的喀斯特地下水资源勘察、动态监测研究及喀斯特地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等。

3.3 加强管理与管护

1要加强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与调配, 岩溶区缺水季节主要集中于每年1~4月, 特别是3月下旬~4月, 不仅是贵州省每年最为缺水的季节, 还是育苗期, 用水量相对较大, 用水特别紧张。所以, 水池或者是其他水利工程收集水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调配, 保证此时间段居民生产与生活用水。2应该加强地下水工程和配套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 受到岩溶区特殊水文地质特征影响, 贵州省岩溶区水池等等小微型的蓄水设施非常容易出现渗漏, 如果缺乏有效管护, 水利设施仅能维持2~3年, 所以应该加强水利设施的管护和维修:如在最干旱的季节, 水池低部应至少留有5cm厚的水、水池墙体的细微裂缝可用高分子材料进行补漏处理等, 以提高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综上所述, 贵州省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开发利用的模式相对较多, 但是在开发利用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关部门应该进行相应管理。合理开发与利用岩溶区地下水资源不仅能够保证贵州省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贵州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资源量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广泛。我国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据有关数据统计, 多年天然平均补给量约为478.41亿m3/a。本文主要对贵州省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以供有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郑长统, 梁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 2010 (02) :12~13.

[2]王威, 张鑫, 胡笑涛.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J].人民黄河, 2010 (07) :25~26.

[3]袁子勇, 梁虹, 罗书文.基于指标权重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 (01) :9~10.

篇4: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鄂州;建议

自然资源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威胁。“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句醒世恒言无疑是对中国当前自然资源使用状况的最佳表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选择,其核心是要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率,维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能力,引导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对于提高鄂州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1、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不同空间范围内一切可供人类需要和可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它给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能源,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源泉。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资源的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然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的资源利用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最终达到或趋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鄂州市自然资源特点及现状

(1)矿产资源

鄂州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铜、钼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硬石膏、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硫等。现已探明铁矿储量为2.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伴随铁矿石的开采,现保留有铜金属量约21万吨。现已探明硬石膏矿储量为4280万吨,硫矿储量为226.3万吨,煤矿总储量为2784万吨,膨润土储量为2000万吨。膨润土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34万吨,居全省第四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冶金、建材、机械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从五十年代开始逐步开采,开采方法简单,规模小,安全系数不高。程潮铁矿地面塌陷严重,导致成片房屋搬迁,田地无法耕种;粱子湖地区膨润土年开采量20万吨左右,主要是小型企业开采,粗放经营,工艺简单;承包后的采矿业主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不按开采设计方案开采,而是在矿区范围内乱采滥挖,有的甚至越界开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形成了“一矿一证多主”开采的局面,矿产资源开采市场亟待整合。

(2)土地资源

鄂州市国土面积1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0万公顷。土地资源耕地面积61.8万亩,山地面积30.0万亩,水域面积65.1万亩;林地面积51.72万亩,森林覆盖率16.0%。据鄂州市国土资源局资料:鄂州近几年的用地量均接近于8500亩,而自2007年开始,每年分配的用地指标仅只有近3000多亩,远远不能满足项目用地需求,许多项目只能望地兴叹,土地利用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水资源

鄂州市为“百湖之市”,梁子湖、红莲湖、鸭儿湖、三山湖、洋澜湖等大小湖泊129个,全市现有水域面积65.06万亩,精养鱼池面积23.2万亩。有80多个水产品品种和100多种水生植物,为水产品的养殖和深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已建成武昌鱼、红尾鱼、河蟹、珍珠四大生产基地。据统计局资料:水资源总量06年9.38亿立方米,07年5.3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2.91。

洋澜湖是鄂州的“城中湖”,其水质污染程度众所皆知,水质严重富营养化。近年来,梁子湖旅游发展对梁子湖的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工业污染、围网养殖、旅游活动造成的大量生活垃圾等引起梁子岛近岸水质恶化。

(4)旅游资源

鄂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丰富,以“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葛洪、元结、李阳冰、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西山、梁子湖、洋澜湖、红莲湖、天平山、沼山、莲花山、白雉山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使这座江南古城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近几年来,鄂州城市建设虽然在传承吴都文化,突出山水特色,创造人文景观,修缮历史建筑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都与其他发达的地级市相比说明:目前鄂州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的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健全,鄂州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5)动植物资源

鄂州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市有鱼类21科、106种,其中鲤科63种,占鱼类总数的60%。其他稀有鱼类在本地也有生长,产于梁子湖的银鱼,畅销国内外。有家禽10多种,家畜20多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多种,飞禽40多种,还有爬行类和虾贝类动物数十种。

鄂州林地土壤肥润,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各种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高效经济林,按照城郊型林业、环保和生态林业的要求,植树造林有巨大的潜力。全市有经济价值的树木计80科188属352种,其中,乔木类176种、灌木类135种、竹类8种、木质藤本33种,药用木本植物169种。全市有百年以上的古树220株,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4株,二级保护古树30株,三级保护古树176株。

据鄂州林业局资料:2007年度统计,全市林地面积已达到3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12.5%,占60%。木林面积2433公顷,疏林面积133公顷,新造幼林4667公顷,其中,以胡柚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867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667公顷,花卉苗木基地建设400公顷。宜林荒山荒地(包括宜林洲滩)7435公顷,森林覆盖率14.1%。

3、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针对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引起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只有一个,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从资源实际状况出发,讲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采取科学态度,使资源能够永续利用,具体建议如下:

(1)保护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

保护自然资源,是指保护它的再生能力,而不是保持不变,保护是措施,利用才是目的,因此必须搞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的平衡。对于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森林、草原、水生物等,采取保护和促进更新及充分加以利用的措施。

(2)节约利用非再生资源、开发替代品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节约,是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三重需要。鄂州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正在承担着人口和发展的压力。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寻找新的替代品。如:节约用煤、石油、天然气,用工程塑料代替金属材料等。

(3)科学利用垃圾资源,变废为宝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旧物品威胁着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垃圾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一部分。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的废物回收,无论是从经济出发,还是从环境出发,都有着积极的一面。废旧物品通过人工进行分类回收,不仅解决了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还可解决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吃饭问题。如金属材料、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节省了制造金属材料、玻璃制品、塑料的矿产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是潜力很大的生产技术和经济领域。如美国钢产量的70%和铝产量的32%来自于废钢铁、废铝材。

(4)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为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需要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使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不同性质的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是不同的。为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必须重视资源在企业间和多种利用方式间的合理配置,能够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对于规模小的矿业企业,因分散及开采粗放、无序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状况,应积极引导资源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并购、联合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改善管理,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5)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加强资源的管理

再好的规划、制度和法律,如果不能贯彻执行,就是一纸空文,所以,政府的率先垂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明确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责权、财权和事权,规范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实行政府职能部门在统一领导下的分工与合作。对于其任何可能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建立的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中,建议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通过“排污费”收取,生态破坏损失通过“生态环境补偿费”收取。这类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税费体系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体系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这种分工可保证各项收费之间关系更加明晰。

4、结语

篇5: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中正式确立的.但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尚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统一定义.本文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土地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但有利于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这种稀缺资源,而且对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余跃 孙建雄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刊 名:当代经济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

篇6: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纪乃武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海口,是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569.3平方公里,其中厦门本岛土地面积131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225万,国内生产总值1030亿元,工业总产值2099亿元,财政总收入210亿元,耕地面积21724.19公顷。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城市发展已由封闭的海岛小城变成一个各项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人民生活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海港风景城市。

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厦门的水资源十分贫乏,曾多次出现供水紧张的局面。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厦门迫切需要建立优化配置的水资源安全供给体系和完善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厦门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

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缺水的压力下求平衡

厦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公元九世纪在同安、集美分别修筑了石盘陂和陈婆陂。1926年,兴建了上李水库及日供水能力5000吨的赤岭水厂,但因水库集雨面积小,遇干旱则无水可供,城市居民用水十分困难。20世纪50年代兴建了石兜、坂头、汀溪水库和莲坂水厂等一批供水设施,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1971年夏旱水荒,20多个工厂停产,市民用水苦不堪言,12006公顷农田也因缺水而减产,极大地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发展。1972年国务院批准兴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该工程左干渠于1980年5月通水到厦门。20世纪90年代厦门市先后兴建了厦门特区供水管道工程、大嶝供水工程和城镇供水设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基本上得到满足。

至2005年底厦门市共兴建小(Ⅱ)型以上水库108座,总库容2.43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5座,总库容1.66亿立方米;小(Ⅰ)、(Ⅱ)型水库103座,总库容0.77亿立方米。另有小塘坝14242座,引水工程达到1045处,小型提水工程2300多处。

至2005年底厦门市城市供水设施有高殿、莲坂、杏林、集美、上李、莲前、天马、梅山等8座水厂,供水管网总长1500多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06.2万吨,最高日供水量达85万吨;此外还有同安、杏林、集美等乡镇水厂16处,日供水能力达到14.1万吨。

2005年厦门市淡水用水总量为6.17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供应量为4.22亿立方米,占68.4%,跨流域引水量为1.95亿立方米,占31.6%。另外火电厂冷却和城市内湖冲污利用海水为8.94亿立方米。根据用水情况,比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包括农林牧渔用水)为60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GDP)用水量为8.7 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2.1立方米,农田亩均用水量为756立方米。以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水资源量为718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74 立方米,城镇人均综合日用水量为207升,农村人均综合日用水量为164升。水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全市4条主要河流、5座重要水库以及北溪引水取水口水质监测成果,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尚好,一般都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但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水质水环境恶化的趋向,北溪上游部分河段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个别项目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4条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Ⅳ类及劣于Ⅳ类的断面占到总数81.2%。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属有机污染。

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应清醒看到,厦门市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存在不少问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还十分艰巨。

1、水资源数量和分布存在先天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厦门市境内无大河和过境河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以2004年常住人口(包括暂住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为576立方米,考虑未来人口增长,2010年和202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减少到515立方米和412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降雨量和径流在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汛期(4~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 径流占85%以上, 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3.2倍。枯水年及枯水季径流很小,枯水年份为多年平均值的46%。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差异,且与土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状况不一致,本岛、海沧、集美人口占全市的7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8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市的30%。

厦门市河流集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水量集中在汛期,开发利用难度大。厦门市最大的河流东西溪流域面积494平方公里,第二条大河流后溪流域面积209平方公里,其余河流面积均小于150平方公里,还有占全市总面积40%的地区,降雨后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渲泄入海,难于利用。如今厦门市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为3.5~3.8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30%。

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厦门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逐年递增,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显露。2002年厦门市发生春夏连旱,有12673公顷农田受旱, 市区城市供水也曾出现紧张,甚至启用应急水源,如遇到特枯年份,厦门市旱情将更加严峻。据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预计到2010年,特枯年缺水1.39亿立方米,到2020年,特枯年缺水

3.87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直接导致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各区之间争水矛盾突出,生态用水被严重挤占。

3、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较严重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发达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较严重的用水浪费。输水管网及渠道的水量损失较大,城市供水管网输水损失超过20%。农田灌溉仍为粗放型,用水没有计量或计量不精确、缺乏用水统计资料、水费的收取也欠公平合理,一些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农村灌溉渠道“漏、阻、卡”现象也较普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国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5%左右,发达国家已达85%。2005年城市中污水处理量13034万吨,回用量仅为50万吨, 回用率为0.38%,而使用范围仅用于城市绿化和冲洗马路。此外,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4、水资源供给存在安全隐患

厦门本岛及海沧区、集美区用水,主要依靠跨地区九龙江北溪调水,目前北溪引水尚能满足厦门市的用水要求,但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问题和隐患:一是在干旱年枯水期北溪自流引水的保证率不高,需要新增调蓄库容发挥“以蓄补引”的作用,目前坂头、石兜水库由于种种原因,尚无法按设计要求发挥作用,今后随着厦门市城市用水量的增大,需要更大的调蓄库容,承担以蓄补引的作用,坂头、石兜水库难以承担;二是本岛的原水供应存在水源单

一、管渠进岛通道单一的弊端,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差,难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水污染、地震、战争破坏等突发性事件,可能造成高集海堤上的管、渠输水同时中断,岛内的100多万常住居民及工业生产将处于断水困境。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厦门市水资源管理存在条块分割,多部门管理等问题和弊端,难以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在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存在着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同资源生态保护的矛盾,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突出,水体水质出现了恶化的趋向,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九龙江北溪引水是厦门市重要供水水源,随着上游龙岩、漳州两市用水量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也增大,出现水质污染加剧的现象。由于九龙江北溪引水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存在跨部门、跨地市间不易协调合作,造成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不足,将给下游厦门市的引水带来直接的影响。

破解水资源瓶颈问题的对策措施

随着厦门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厦门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

1、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厦门市水资源问题根本出路,是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厦门市的具体情况,节水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维修保养,减少管网输水损失和浪费;二是推广普及节水器具,节约生活用水;三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实行一水多用、分级使用和串联使用等;四是因地制宜推广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水稻“浅、湿”灌溉等技术;五是拓宽污水处理回用途径,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六是大力提倡利用海水,减少淡水利用量;七是建立水价综合调控机制,调整水价,改革水费收费制度。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未来城市发展和二、三产业部门用水占社会总用水的比重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部门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用水效益和缓解供需水矛盾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推动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平。对纺织、造纸等非支柱产业和高用水定额部门的产值增长及配水额度予以适当的限定和约束,对电子、机械、运输邮电业等产业及低用水定额部门的产值增长及配水额度予以适当放开。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改变现存的“多龙管水”格局,建立水资源统一配置和管理的机构;其次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加强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社会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建立统一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加快节水型社会步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厦门市循环经济发展。

2、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第二水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保护优先的原则,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厦门市水资源分布及供需状况,确定 “优化配置当前水源,开发建设新水源,修复应急水源,开发替代水源”的水源开发利用战略,即确保当前九龙江北溪引水、汀溪水库群、石兜水库等已建水源工程的有效供给,并进行“以蓄补引适当联网”优化配置,适时开发对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莲花水库、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新水源工程,治理湖边水库、杏林湾水库等应急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原水岛第二通道,研究利用雨洪与海水等替代水源。

合理布局原水工程及岛外输水系统,建设厦门岛内湖边水库调水补水工程(厦门岛内应急水源),确保岛内供水安全;建设翔安供水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满足厦门东部新设的翔安区开发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对全市给水系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有利于水源地保护、地区的整体开发以及优质服务的要求,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合理地规划给水系统,以高保证率的优质水源及工程完善、调度灵活的给水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供水保障,适应厦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加强水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

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小(Ⅰ)型以上水库是厦门生命之水,上游山区生态环境是水源地的生命线,要严格加以保护。根据现有水体水质达标率逐年下降实际情况,要以小流域为单元,配套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近年来,厦门市已开始启动大帽山、黄地许庄、汀溪大麦畲工程移民工程,是扶贫、城镇化和水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

九龙江北溪引水是厦门市重要供水水源。北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干旱年份枯季径流量却很小。北溪枯水径流出现时间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严重枯水年份也可能在4月、5月和6月出现。随着上游龙岩、漳州二市用水量的增加,北溪下游枯季径流还将出现进一步减小的趋势,对北溪引水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上游用水量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也增大,若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强治理和管理,改变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将会出现水质污染加剧的现象,给厦门市的供水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此,对于九龙江流域,厦门市应积极参与北溪水资源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4、认真落实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安全

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必须具有较高的供水保证程度,一旦出现供水危机,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政治影响。要吸取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安全。

厦门市可能发生供水危机的情况,一是指由于市内出现特殊干旱年形成的当地水资源匮乏和由于九龙江北溪发生特殊枯水年形成的引水能力衰减所造成的非正常供水;二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水污染、地震、战争)破坏了水源或断毁了输水渠(管)道而造成的非正常供水。为了减轻干旱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危害,须建立非常情况下的应急供配水制度。在干旱和突发事件发生并出现供水不足时,要根据可供水量的紧缺程度,执行非正常情况下的约束供水制度。

为增加可供水量,对从外区调入的客水资源,包括北溪引水,要力争按不低于厦门漳州分水协议规定的配额引进水量;在市内要充分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在供水方面,要在节水前提下,按生活、工业、农业优先排序的供水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随着干旱缺水的加剧,对商品菜田的需水实行低限供水,对农作物需水,实行限供和停供;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部门,实行限供,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小和耗水量大的行业和部门,实行限供和停供;对城镇和农村生活用水,实行定时供水、定点供水和定点限量供水等非正常供水制度。尽量保证人们的最低生活需求,维持社会安定和减少所造成的损失。

5、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高效的水务一体化管理

由于厦门市多部门管理所形成的“多龙治水”,政出多门,不可避免地造成各部门职责之间的交叉,增加了市政府的协调工作,不利于水资源的合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所提出“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着力解决矛盾比较突出的职责交叉问题”的改革要求,参考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水务改革的成功经验,改革厦门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务局,对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处理回用等诸多方面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

篇7:翁牛特旗-库伦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广东新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一、新兴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全县土地总面积228.11万亩,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表:

作 者:傅洪勋 秦培枝 谢继红 高云华 陈飞香 胡月明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新兴县国土局刊 名:南方农村英文刊名:SOUTHERN RURAL年,卷(期):“”(6)分类号:F3关键词:

篇8:辽西地区沙棘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1 辽西地区沙棘资源现状

全省现有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3.33万hm2,辽西地区拥有10余万hm2,占沙棘人工林总面积80%。辽西地区大规模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已近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典范。沙棘资源的发展,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解决贫困地区生活用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沙棘果实经济价值的提高和开发利用,每年采收沙棘果实4000多t,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格局。以沙棘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沙棘果实加工业,给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但近年来,由于受经济需求增长的影响,一些地方重索取轻投入,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保护,满足现状,经营管理粗放,致使沙棘林生态功能脆弱。大面积沙棘纯林由于根蘖萌生,林木密度过大,在连续遭受特大干旱,加之林龄老化,过度放牧,掠夺式采收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沙棘资源遭到破坏,病虫危害接踵而来,造成辽西地区沙棘林大面积死亡。据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对辽西地区不同林种、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大面积沙棘人工林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平均死亡率达58.6%,亦就是说,全地区沙棘死亡面积近6万hm2,存活沙棘资源面积只有4万hm2,以往大面积沙棘人工林的壮观场景面貌已荡然无存。其中沙棘雌株由于掠夺式采收,造成雌株生长衰弱,死亡株数所占的比重较大,雄多雌少的局面日趋加剧。沙棘果实的收获量由过去每年收购4000多t,现在每年仅收购500多t,因原料缺乏,有些加工厂家被迫停产。仅沙棘果实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加工业经济损失600万元以上,严重的制约了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面对大面积沙棘人工林的现状,辽西地区林业部门采取了既有林的更新改造,病虫害的防治,恢复和重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将为沙棘事业的重新崛起发挥重要作用。

2 沙棘林死亡成因调查分析

2.1 不同沙棘林种与沙棘植株死亡的关系

不同林种树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立地条件的改善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混交林通常林分较为稳定,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辽西地区营造的主要混交类型有油松+沙棘、沙棘+杨树、山杏+沙棘、樟子松+沙棘、沙棘+白榆等,混交方式多为不规则的行混、带混和块混。在混交林分中乔木树种占比重较大时,混交初期,树种间未产生激烈竞争,基本能够保证沙棘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起到了保水改土、涵养水源、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的作用。待乔木树种达到郁闭后,沙棘因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需要的营养面积而逐渐死亡,直至退出。据调查,建平镇大窑沟20年生沙棘纯林,平均树高3.5m,平均地径6.1cm,死亡株数达75%,惠州乡郑营子后山的杨树沙棘混交林,株行距1.5m×4m,杨树(小青杨)平均树高5.5m,平均胸径6.4cm,沙棘死亡株数40%;张家营子乡迎风地后山沙棘与油松、樟子松块状混交林,沙棘死亡株数为20%;罗福沟乡六州沟沙棘油松混交林,油松单位面积保存株数1556株/hm2,平均树高4.5m,平均胸径8.0cm,沙棘平均树高2m,地径4.5cm,单位面积株数533株/hm2,沙棘几乎全部枯死,形成了油松纯林林分。

2.2 沙棘死亡株数与不同立地条件的关系

通过调查综合分析,河沟、河滩、平地、地下水位较低地段较山地沙棘死亡率低,林缘较林内沙棘死亡株数较低,经水平阶及其它整地条件下营造的沙棘林死亡率较低。深井镇金沟北山,土层厚度100cm以上,沙棘死亡株数近50%,林下沙棘萌蘖苗长势良好。张家营子经水平阶整地营造的4年生沙棘林,死亡株数仅2.3%;建平镇山地末整地造林,沙棘平均树高1.7m,平均地径3.5cm,沙棘死亡株数为56.8%。

2.3 沙棘死亡株数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任何树木的速生、成熟、衰老是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沙棘为灌木或小乔木,阳性树种,在土层较薄的山地,一般在15年后长势开始衰落,树体下部枝条枯死脱落,逐渐死亡。在水肥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沙棘可形成小乔木,寿命可维持在30a以上。沙棘结果的盛果期出现在4~8年,以后随着林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沙棘的死亡株数也是在8年以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死亡的比重逐渐加大。据调查,4龄沙棘林死亡株数2.3%,16年生沙棘纯林死亡株数40%,20年生沙棘林死亡率高达75%。

2.4 沙棘死亡原因

2.4.1 连续3a特大干旱造成沙棘的死亡

水分不足对植物的伤害和植物对缺水的适应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沙棘最初在强烈的阳光和干旱日增的气候条件下,长期的衍生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叶器官逐渐形成了旱生结构的特点。沙棘为浅根性表土层分布特征,在长期干旱下,造成表土层严重缺水,其生长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而深根性植物较易生存,但沙棘这个浅根性植物在一般缺水环境条件下同样可以存活。在同等条件下,沙棘的耗水系数与刺槐、杨树、柠条、油松、侧柏相比是最低的,说明沙棘是一个高水分利用率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质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 mm,且年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7、8、9月份。特别是近3年来,年降水量仅350mm 左右,不足正常年份降水量的70%,年蒸发量一般在1600~1800mm。连续3年春季长期持续干旱,导致表层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且长时间高温。沙棘虽以耐干旱,适应性强而著称,但沙棘属浅根性,根系多为水平分布,集中分布在20cm土层内,由于长期干旱,沙棘得不到水分的供给而逐渐死亡。从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死亡率来看,致使沙棘大面积死亡的主导因子是水分,长时间的干旱和高温是造成林内因林木密集通风透光差而成片死亡的重要原因。

2.4.2 沙棘林龄老化造成的自然死亡

辽西地区沙棘资源集中分布在建平县境内,约占全区沙棘资源的70%。既有沙棘资源多为20世纪70和80年代营造的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少部分的生态经济林,林龄多在10年以上,已步入衰老阶段。由于建平沙棘资源多分布在建平北部的蹦河流域的丘陵山区,一般土质瘠薄,立地条件较差,是造成沙棘提早自然成熟、衰老、死亡的重要因素。混交林分因严重缺水和沙棘在其乔木树种树冠的蔽荫下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以及适宜的营养空间等因子综合作用下造成沙棘逐渐死亡。据初步调查,自然死亡面积占总死亡面积的30%左右。

2.4.3 沙棘病虫危害造成的死亡

根据多年我们对沙棘的栽培经营及调查认为,沙棘病虫的危害是随着树木老化、树势减弱而随之产生的,由于病虫的危害,加剧了沙棘死亡的进程。在沙棘幼林阶段和生长发育旺期,沙棘的病虫危害较轻。危害沙棘的主要害虫有舞毒蛾和木蛾,因虫害造成的死亡面积占总死亡面积的20%。

2.4.4 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死亡

辽西地区沙棘人工林面积较大,由于认识上的偏见,满足现状,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群众受眼前利益的驱动,掠夺式采收,沙棘的资源遭到破坏,树势减弱。没有处理好林牧二者之间的关系,沙棘林地超载放牧,牲畜的啃食和践踏是造成沙棘根蘖苗不能成活生长的关键因素。

3 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3.1 分类经营,实现沙棘资源的永续利用

(1)处在高山、远山、坡度较大、土层较薄、立地条件较差的沙棘林列为公益林经营,采取封山育林,重视森林演替规律和自然生产潜力的合理运用,要保护好天然更新的幼树。保持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分;对自然地块复杂,沙棘死亡严重,采取小块状水平阶或大鱼鳞坑整地,补造油松、樟子松、柞树、色树、锦鸡儿等树种,使之形成不规则的以沙棘为主体的块状混交林。

(2)对集中连片,坡度在15°以上的地段列为生态经济林经营,在保持原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上,采取带状清除(带宽10~15m),经整地后营造山杏、小青杨、油松、樟子松、柞树、色树。对保留的沙棘林带,采取清理死株,更新复壮,去雄留雌(雌雄比8∶2左右),去劣留优,恢复树势。在被清除死树的林隙空地,充分发挥沙棘改良后的土壤潜力,也可种植矮状作物、生草、林药,形成稳定的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

(3)既有的混交林,辽西地区的沙棘混交类型主要有杨树+沙棘、油松+沙棘、山杏+沙棘、榆树+沙棘等,混交方式分别为行混、带混和块混。这些混交林分中,由于沙棘的保水改土作用,与沙棘混交的树种通常生长表现较好,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态林分。在与沙棘混交树种占比例较大的类型(如油松+沙棘混交林),虽然沙棘已逐渐死亡或退出,但其混交树种郁闭成林,目前无需进行改造。对与沙棘混交的树种占的比例较小(如榆树+沙棘混交林),需对死亡沙棘进行清理,改造更新,封山育林,成片死亡地块,死树清理后,采取近自然林业和生态林业经营方法,经整地可随机聚集式(每穴2~3株丛栽)栽植杨树、油松、樟子松等,人工诱导成为不规则的复层混交林。

(4)对土层较厚(50 cm以上),坡度较小,交通方便的地段列为经济林进行经营,以突出经济效益为重点,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选择适应性强的经济树种做为沙棘的混交树种。树种可选择山杏、大扁杏,沙棘亦可选择经选优的中国沙棘优良类型或引进的大果沙棘良种作为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改造可采取宽带状混交模式(带宽15~20 m),对现有沙棘林进行隔带清除,经细致整地后营造经济树种,保留沙棘带,采取彻底清除死株,去雄留雌,去劣留优,恢复树势,补栽经无性繁殖的沙棘良种,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的果实产量。同时根据社会经济条件、沙棘果实的加工和产品的生产能力及市场的需求、单位面积的沙棘果实生产力等,有计划地改造和发展一定比例面积的沙棘经济林,以满足沙棘加工业对沙棘果实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3.2 提高造林质量,调整林牧结构

沙棘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这是与其它树种相比较而言。任何一种植物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忍耐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沙棘也是如此。从沙棘死亡的特点来看,基本是实施高标准整地工程地段沙棘死亡率低,反之死亡率较高。因此,为了避免因遇特大干旱给沙棘资源造成的损失,应做到不整地不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同时,根据林牧业的发展状况,有计划的改造一定面积的林草结合的放牧林,沙棘品种可选择近年来选育出的叶用型沙棘,草种选择苜蓿草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管理。实行封山育林,改牲畜放养为圈养是恢复辽西地区沙棘林最可行的有利措施,在水分条件得以改善的情况下,其林内的根蘖苗将迅速成林。

3.3以科技为依托,进行高效沙棘种植园的建设

在恢复和改造沙棘资源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草地”沙棘种植园模式、全生态和多树种栽培经营模式的研究,积极引进和选育区域化栽培良种,有目的的培育经济型、生态型、放牧型、观赏型沙棘品系,加速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立良种繁育圃和繁殖力度,保证生产对沙棘良种的需求。采用良种建立高标准沙棘种植园,进行集约化栽培管理,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为生产提供良种保证和技术支撑,确保沙棘资源的持续发展。

3.4 关于发展大果沙棘经济林

3.4.1 关于发展大果沙棘

所谓大果沙棘的提法一般是指从俄罗斯及其它国家引进的众多沙棘品种的统称,果实的大小是与中国沙棘相比较而言,大果沙棘的的提法笔者认为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标准没有科学的界定。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引进了俄罗斯、蒙古沙棘品种,这些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果实大、无刺或少刺,产量高。介于盲目的利益驱动,缺少品种的适应性和区域化试验,在一些地区造成很大损失。据多年的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在我国的生长表现与纬度的增高成正相关,随着纬度的增高生长表现较好,反之较差,在我国的发展最适区域在北纬40°以北地区。

辽西地区的沙棘栽培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市的建平县、北票市;阜新市的阜新县和彰武县,均处在北纬40°以北地区,适于大果沙棘的栽培。大果沙棘作为经济林来发展,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立地条件、品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社会生产力、经营管理水平等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有计划的发展。大果沙棘经济林的建设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层较厚、壤土或沙壤土,最好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品种应选择经区域试验筛选出的适于本地栽培的品种。适于辽西地区的大果沙棘品种如向阳沙棘、楚伊沙棘、巨人沙棘、橙色沙棘、乌兰格木沙棘、芬兰沙棘、欢乐沙棘(授粉树雄株选用阿列伊沙棘)等。栽培株行距为1.5m×3m;2.0m×3m,雌雄配比8∶2或9∶1。采用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采取沙棘种植园内早期间种,间种的品种采用矮棵作物,注意间种不要与目的树种过近,以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间种品种可选择大豆、土豆、花生、芝麻、药材或饲草等。

3.4.2 沙棘杂交品种的利用

随着大果沙棘引入我国的栽培和利用,国内一些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针对大果沙棘具有的果大、无刺、产量高等特点,同时存在的适应性差、果实成熟期早、病害严重等弊端;中国沙棘特有的耐旱、耐热、适应强、分布广泛等优点以及存在的刺多、果小、产量低的不足,试图利用二者的优良特性结合,选育出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无刺或少刺、果大、产量比较高的生态经济型品种,对此开展了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工作,现已选育出在生态特性、经济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介于二者之间的生态经济型新品系,无疑对我国沙棘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将对我国北方地区营造沙棘生态经济林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利用中俄沙棘杂交选育的后代介于两者之间,杂交后代的单株在着刺量、果实大小、适应性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变。但就果实而言,成熟期虽较俄罗斯品种有所推迟,但仍没有摆脱果实成熟后破浆落果的缺陷,果实采摘劳动强度大,果实加工储存难的现实。为此,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随着沙棘遗传改良工作的快速进展,一些适应强、果实经济性状好、果实成熟期同中国沙棘同步的新品系将很快应用于生产。

3.5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的选择与利用

多态性是中国沙棘的一个主要特征。辽西地区大面积中国沙棘人工林经过长期的天然杂交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突出表现在果实的颜色、果实的大小、形状、着刺量、树体形态等差别,从中选择果实大、少刺、生长健壮、抗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类型,进行无性繁殖,推广应用于生产,对恢复和重建沙棘资源,提高沙棘的生态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在搞清现存的中国沙棘类型的基础上,初选出9个优良类型,采用综合比较法评估初选各类的优劣,从中选择出了中黄果沙棘,中红果沙棘。选出的两个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具有果实大、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采用经过筛选的中国沙棘优良类型进行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按科学的雌雄比例设计,在同等经营管里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果实产量。辽西地区采用中国沙棘优良类型进行资源的恢复和重建,将是沙棘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取得显著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3.6加大科技投入,以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建设的发展

加强沙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带动和促进整个沙棘产业向纵深、高效发展的关键,也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沙棘资源快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加强资源建设的同时,加大资金、人才、技术的投人,注重沙棘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沙棘的新功能、新功效,研制科技含量高,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打破地区、部门、体制界限,采取联合运行机制,寻求有资金和技术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建设沙棘资源,使沙棘这个小灌木、多功能、大产业的树种发挥出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摘要:针对辽西地区现有沙棘资源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大面积沙棘人工林的死亡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将现有沙棘资源根据立地条件划分为不同林种,按不同林种进行分类经营的技术措施。同时,针对沙棘大面积死亡的经验和教训,对不同林种的更新改造及沙棘种植园和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及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沙棘资源,经营管理,生态经济林

参考文献

[1]黄铨,关于中国沙棘种质资源类型问题的研究[J].沙棘,2003,(03)1-7.

[2]惠兴学,建平县沙棘大面积死亡成因调查分析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2,(02):53-55.

[3]孔繁轼,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择初报[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6,(01):18-22.

[4]黄铨,沙棘的杂种优势季杂交种源营建[J].沙棘,2004,(03):1-4.

上一篇:攀登教案下一篇:承兑汇票介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