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下教案56单元

2024-05-20

五数下教案56单元(共2篇)

篇1:五数下教案56单元

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

第一中心小学:肖爱永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4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的能力。

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基本练习。

(1)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

(2)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成()数和()数两类。

2、导入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

3、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补充成下面的自探提示,请同学

们结合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提出的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第14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在练习本上分别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然后填写14页上面的表格

(2)、什么叫做质数?它有几个因数?再举出几个质数的例子。

(3)、什么叫做合数?它有几个因数?再举出几个合数的例子。(4)、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解疑合探

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教师着重强调: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 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在自然数1—20中:

(1)奇数有————,偶数有————;(2)质数有————,合数有————。(3)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下面的判断对吗?(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做100以内质数表

(三)全课总结。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篇2:五数下教案56单元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13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方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教学重点:

熟练地解含有加或减的简单方程。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不解答,说一说怎样做就可以使下列方程左边只剩下“x”。X+1.5=3 6+X=23 X-1.5=3 X-6=23 学生口答后提问:你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x―20=30 3.6+x=5.7 解:x―20○□=30○□ 解: 3.6+x○□=5.7○□ x=□ x=□ 想一想: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是怎么运用等式的性质的? 3.完成练习一第8题。⑴ 学生独立完成。⑵ 全班交流:

解方程时,先要在脑子里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减去)或乘(除以)一个什么数,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去完成。

4.完成练习一第9题。⑴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填写。⑵ 全班交流:你填写时是怎么想的?

(先把x 的值代入“○”左边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后,再与“○”右边的数比较大小。)⑶ 学生订正。

二、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0题。(1)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2)组织交流:你从各图中得出什么数量关系?(3)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说一说每种解法分别运用了什么等量关系式?可以怎样检验?

(4)组织订正。2.完成练习一第11题。(1)学生看图,明确题意。

(2)全班交流:你从表格中知道哪些信息?表中三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3)列方程解答。(4)全班交流讲评:

① 墨水的单价是多少?你列方程时是怎么想的?

② 钢笔的数量是多少?你列方程时怎么想的?解方程时是怎么想的?(5)组织订正。3.完成练习一第12题。(1)学生独立列方程并解答。(2)全班交流:

①红彩带与绿彩带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电子秤上显示的质量是多少?你从图中得出什么数量关系?

(3)全班交流:展示部分学生的方程及解方程过程,评议不同的解法。4.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学生独立思考,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小组交流想法。(3)全班交流:

① 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② 要让等式左边只剩下一本练习本,等式两边怎么变化? ⑷ 交流小结:可以从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3枝铅笔的钱数。板书:1本练习本的钱数+3枝铅笔的钱数=7枝铅笔的钱数,1本练习本的钱数 =4枝铅笔的价钱。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上一篇:2024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