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2024-05-01

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通用8篇)

篇1: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第四单元 聪明智慧的新疆人 第10课 农业发展出人才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人的聪明智慧; 2.知道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旱; 3.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了解鲁明善编纂的《农桑衣食撮要》,坎儿井的由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了解新疆地貌特征。

教学准备:音乐素材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角——了解鲁明善及他的著作《农桑衣食撮要》。

二、进入新课:

1.同学们阅读“知识窗”

2.引导学生了解坎儿井的由来及作用。

三、知识窗

1、翻开书本的35页,新疆农业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中国-农业认识以及看法。

3、问:为了让新疆的农业更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讨论并得出答案。

四、活动园

查资料,找一下新疆各族人民兴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五、板书设计:

第10课 农业发展出人才

鲁明善 农桑衣食撮要》 坎儿井 地下水引上地上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科学技术的显著。2.知道“克隆”的含义。

3.学会与周围朋友家人探讨科学技术。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信息化的进步普及。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向科学靠近。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角——打开少数民族信息化大门的吾守尔.斯拉木院士。

二、知识窗

1.阅读北山羊的克隆实验,了解新疆克隆实验取得的重大进展。2.新疆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批创新型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组讨论,请小组长代表发言。

小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新疆各族人民积极进取,用勤劳和智慧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活动园

查一查,新疆还有哪些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在班里给同学们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果。

四、板书设计: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打开少数民族信息化大门 北山羊的克隆实验

第12课 民间文学集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民间文学题材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内容丰富的文学形式。

情感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内容丰富的文学形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阿凡提的故事吗吗?

你们知道阿凡提的 故事象征的什么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民间文学集智慧。

2翻开书第39页一起学习阅读角阿凡提的故事。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讲了阿凡提的什么 故事? 5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备。班内小组代表反馈,知道阿凡提是智慧的象征。

他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贪婪,嘲笑 了为富不仁的愚昧、无知,体现了劳动人民智 慧、乐观、豁达向上、富裕智慧和正义感的优秀 品质。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在新疆这个地域 辽阔的民族众多的广袤土地上,既有对平凡人物 的赞美,也有对英雄独特的表达方式,赞扬了英 雄的勇敢、智慧和奋斗精神。

作业设计:把今天学的知识说给自己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听。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热情好客是新疆 各族民族共同特点,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的地方特色。

情感价值: 培养做一个学生热情、真诚、好客的新疆人。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邀请外地的朋友到我们新疆做客? 你们知道我们新疆人事怎样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欢迎您到新疆来。

2翻开课本一起学习阅读角我的新疆行。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新疆人是如何招待朋友的?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备。班内小组代表反馈,哪些现象表现了新疆人热 情好客。为什么说朋友的这一趟新疆行,心灵、行囊都收获满满,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热情好客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特点。每一位来新疆的 人,不仅可以享受鲜美的瓜果、可口的美食,而且还欣赏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民 族风格的歌舞,更会被新疆人的热情真诚好客打 动,都会感慨的说新疆是个好地方。

作业设计:学唱歌曲 甜甜的歌儿迎宾客

第14课 五湖四海是朋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生活着许多外国朋友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

情感价值: 感受新疆独特的风光和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教学难点:继续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情感和理想。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有哪些国家的留学生吗?

你们知道知道他们为什么留在新疆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湖四海是朋友。

2翻开书46页一起学习阅读角在新疆生活得外国 留学生。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新疆有来自哪些国 家的留学生?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留学在新疆?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班内小组代表反馈,近二十年来,新疆累计接 受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5000名六学生。教师问: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省略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新疆以独特的风 光和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他们看 到新疆的变化,也带走了在新疆的见闻,让全世 界都感受新疆的变化和新疆人的热情。

作业设计:如果有外地来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家人会怎样接待他呢?

第15课 互相尊重讲礼貌

知识目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共同生活。

情感价值: 感受新疆得民族团结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的大地上生活了多少个,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将礼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生活着哪些民族吗? 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的学生?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一 起生活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互相尊重讲礼貌。

2翻开书48页一起学习阅读角回族大妈白秀珍家的春节。

3请学生自己读一遍故事内容。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回族大妈白秀珍家里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他们为什么能够团结友爱的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二、新授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

班内小组代表反馈,白秀珍大妈的家庭是有回、哈萨克、汉、维吾尔、俄罗斯、塔塔尔、达斡尔七个民族组成的43个人的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温暖团结友爱,和谐的种子感染着每一个人。教师问:同学们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学生答:省略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国是礼仪之邦,只要讲究礼仪,事情就会做得恰到好处。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作业设计:如果有外地来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家人会怎样接待他呢?

第16课 大家来跳新疆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疆文化生活,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都能歌善舞。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舞蹈的发展,感受新疆舞的独特魅力。

情感价值: 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新疆人。教学重点:了解新疆是一个“歌舞之乡”这里居住的民族都能歌善舞。

教学难点:了解新疆舞蹈的发展,感受新疆舞的独特魅力。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在新疆是一个“歌舞之乡”吗?

你们喜欢新疆的音乐和舞蹈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单元能歌善舞的新疆人大家来跳新疆舞。

2翻开书50页一起学习能歌善舞的新疆人。

3请学生自己读阅读角各民族共跳广场舞。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广场舞蹈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新疆有哪些著名的广场舞?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班内小组代表反馈,广场舞净化的是心灵,美化的却是世界。像《黑走马》、《蒙古舞》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师问:新疆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和影响?

学生答:省略

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新疆舞蹈艺术历史悠久,远在西汉时期,新疆于瞋乐,健舞等西 域舞乐传入新疆,又通过中原传入日本等邻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业设计:课余时间组织一次活动,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感受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第17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及他的音乐作品。2.了解新疆各民族民歌。

3.学会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族民歌,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歌曲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教学准备:新疆民歌的音乐素材以及一些图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达坂城的姑娘,欣赏完后问: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有人会唱吗?会的同学给大家唱一下。

幻灯片出示王洛宾的图片以及歌曲与他的简介让学生了解。二.知识窗

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选一组代表朗读知识窗新疆民歌。让学生给他改正错误并请其他组学生评价。

问:从他刚才读的这篇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歌曲的伴奏乐器有哪些? 著名的民族民歌有哪些?

小结: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所以新疆有“歌舞之乡”之称,新疆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还有好多流传全国的民歌。所以同学们生长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更应该多多学习咱们的新疆民歌。

三.活动园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族的歌曲和乐器,互相说说,会唱的学生给大家唱一唱。四.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达坂城的姑娘 西部歌王王洛宾

第18课 歌舞人才代代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新疆人才辈出,产生一大批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能力目标:知道新疆快乐的舞者 康巴尔汗,能够了解他的故事,知道他的著名作曲。

情感价值: 培养一代代新疆人,成为新疆文化继承和发扬者。教学重点:了解新疆新疆快乐的舞者 康巴尔汗。教学难点:了解新疆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教学方法:示范法

观察法 谈话法 课

型:新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吗在新疆歌舞人才代代出,你们知道快乐的舞者康巴尔汗吗?

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

生:(略)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歌舞人才代代出。

2、翻开书57页一起学习歌舞人才代代出。

3、请学生欣赏《阿娜尔汗》、《划船区》,然后自己读阅读角快乐的舞者康巴尔汗。、指名请学生分段读,并思考为什么一说到新疆 舞蹈家就想起康巴尔汗?

你们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他还受到哪位国家领导领导人的接见?

5、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请小组代表做好发言准备。

6、班内小组代表反馈。

7、教师问:新疆产生哪些音乐家?

他们为新疆艺术作出哪些贡献。

学生答:省略

三、结课

小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新疆不仅有一批老艺术家,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

作业设计:回家查阅新疆产生哪些音乐家?他们为新疆艺术作出哪些贡献。

篇2: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倒数”

教学目标: 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

新的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一个很大的空间,特别鼓励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认识到: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应该由过去的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转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因此,我对本课的定位,坚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实现新课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课我采取了探究式教学法,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理念,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让学生自己提供研究性素材,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主动的参与探究的过程,并给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中得到成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1、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请看:,那么我们就说

是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

是的倒数,也就是说

互为倒数。

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

呢?

2.深化理解

提问:①什么是互为倒数?

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不能说

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

②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1与

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

3.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师设疑:“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①出示例题

例:写出、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能不能写成,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②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三、训练、深化

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出示课件一下载)

2.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出示课件二下载)

3.判断

①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②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③0没有倒数。()

4.提高

会填了吗?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或: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分数: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

整数做分母,分子为1

小数:

先化成分数,再按求分数的倒数的方法进行

(求A的倒数,既求1除以

篇3: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 保卫中国安全, 派出志愿军 赴朝进行 的正义战 争。1950年10月8日, 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 (今丹东) 、长甸 (diàn) 河口、辑安等地渡过鸭绿江, 进入朝鲜作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 , 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 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 歼敌5万余人, 于12月6日收复平壤, 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初步扭转了战局。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 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 志愿军再次发动第四次战役, 歼敌7.8万人。4月11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 由侵朝美军第八军军长李奇微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 志愿军又取得了第五次战役的胜利, 共歼敌8.2万余人。

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 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 同中朝代 表签订了 《关于朝 鲜军事停 战的协定》, 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 其中美军39万人, 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 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 击毁和缴获敌 军各种作 战物资无 数。至此,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后, 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返回祖国。

篇4: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愤 乐坛 享受 不屈不挠

B. 码头 撕裂 游厉 人山人海

C. 赠送 沉寂 残生 波涛滚滚

四、按要求答题。(20分)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a.扶老携幼( ) ①带, ②提着, ③拉着手。

b.惊叹不已( ) ①完成, ②停止, ③已经。

c.严阵以待( ) ①等待, ②对待, ③停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倾诉 倾注

①好久不见,大家在一起尽情地( )。

②妈妈将毕生的精力( )于教育事业。

增强 增进

③他为(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知识( )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心( )诚服 ( )臂一呼 ( )经风霜

夜以( )日 互通( )( ) ( )定自(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化险为夷(含有反义词)

②奇珍异宝(含有近义词)

③浩浩荡荡(AABB式)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阿炳非常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②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篇5: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共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范仲淹的故事》《体育课》《虎口藏宝》是精读课文,《顶碗少年》《失去的一天》是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耐人寻味,从不同角度给人以启迪。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美德,像一把把金钥匙开启成功之门;更像熊熊燃烧的的火炬,照亮了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道路,鼓舞人们不断前进。二.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字,会写36个字。

2、通过学习本单元文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启迪,学习自强不息、刻苦学习、机智勇敢、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美德。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注意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注意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谈话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五.课时安排:教学本单元可用12课时,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四”4课时。《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文章段落,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2.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词语:毫不介意 粗茶淡饭 废寝忘食 贫寒 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出示 划 粥 割 齑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1.读课文。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文章段落,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闭门不出。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2.听写练习。

六 作业: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体育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清层次。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 1.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

2.今天,我们就从中选取其中一个小故事读一读。

二、自主预习1.出示(预习提示): 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2.学生自主预习

三、检查预习1.听写

伤疤 膝盖 碍手碍脚 双臂 碟子 握住

2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默读、分段)2.讨论、交流

五、再次读书,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3 总结全文。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涅利加仑德洛西……)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二)组织交流

1.出示: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涅利太弱小了,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使出全身憋紫汗珠滚落……)

(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学生抓重点词练读)

(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5)读出你的坚定,再来读读这句话

(6)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2.换位体验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出示:

1.对自己说……

2.对老师说……

3.对妈妈说……

4.对同学说……

三、深入探究,引发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2.学生讨论 3.组织交流

四、总结归纳

你能用图形来表示一下人物关系吗?

作业: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17、体育课

涅利:爬横杆——自强自立

老师、同学:鼓励——关心、爱护 《虎口藏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

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蝶”5个生字,学会“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掌握“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等词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预习: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 1.读词

2.“虎口藏宝”的“宝”指什么?(胶卷)

3.谁藏的?为什么藏?怎么藏的?通过读书初步解疑。

四、理清文章层次

1.全文围绕着“藏”字,分几部分来写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为什么又要让我再把它藏起来呢?”)写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

第二部分(从“纳塔莉把胶卷塞进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这部分写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枪走被调了包的胶卷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那两个家伙一溜烟似的离开了……”到结束)写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纳塔莉“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

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抓人物言行、心理,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1.浏览全文,“塔莉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

2.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塔莉玛的动作、心理,仔细读读,谈谈体会。3.小组分角色朗读

(二)朗读体会 1.分角色小组内练习

2.小组汇报,全班同学中你认为谁读得好,为什么?(评读)3.指导后练习朗读 4.师生对读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拓展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四、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3.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作业: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19*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7自然段。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二、指导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 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3.集体交流

(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2)老者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4.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

三、通读深入探究:

1.思考: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1)自读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3)背诵第6、7自然段。

A.朗读第6、7自然段,想主要写了什么? 第6自然段有两个意思:

(1)深信当年那位顶碗少年已成为一名称职的杂技艺术家。(2)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7自然段用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四、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1.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顶碗少年

板书:

第一次顶碗

碗突然掉下来

歉疚,鞠躬 第二次顶碗

碗又掉下来

不知所措,鞠躬 第二次顶碗

终于把碗顶住了

20*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

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2.检查字词

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

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

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2.交流

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讨论: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四、总结: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作业: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写下来。《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目标: 能读写带关联词的句子。通过交流,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3。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 4 口语交际,敢与他人交流,表达字自己的见解。5 习作

我和某某 教学重点: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 教学难点: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读写带关联词的句子。通过交流,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3。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 教学重点: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文。教学难点:掌握深入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 教学过程: 一

理解与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威廉叔叔看上去既疲惫不堪,又忧心忡忡。{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任选一组写一句话。二

拓展与交流 读读书上介绍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小组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怎样才能深入 理解这些句子的。3 全班交流 三

阅读平台 读文章,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林肯给您留下什么印象? 为什么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一片片热烈的掌声? 四

积少成多 读名言警句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2 教师适当引导。3 引导背诵。

作业:背诵名言警句。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电话留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2.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3.能向别人学习,倾听他人的发言或表演。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现代社会打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方式。但有时候电话通了,你想通话的那个人却不在;有时候对方又是录音电话,这就需要你留言,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说话呢? 1.阅读教材中“活动建议”部分,想想电话留言活动内容和要求。2.确定打电话的具体内容。3.设置电话留言的情景。

4.自由组合,模拟进行电话留言活动。

二、进行活动评价

1.阅读教材中“活动评价”部分,明确评价要求。2.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

习作《我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和伙伴之间发生的事情写清楚。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3.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4.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经常与自己的伙伴、朋友、亲人、师长等交往,在交往中也一定会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或让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鼓舞你不断进步;或不断提醒你注意吸取教训,不要重走错误的老路;或使你……今天你就选择其中一个,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小组出代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评价交流标准:1.“我和××”属半命题作文,习作中不仅写“我”还要写“××”,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2.要写出自己和这个人有过怎样的交往?你们在相处中的什么事情给自己留心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交往的事件中,你们之间的感情有怎样的联系或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是互相理解,或是互相支持;是互相热爱,或是互相怀念;是由于误会而导致感情破裂……

三、学生进行习作,教师注意发现有新意的习作,随时向大家推荐

四、学生习作之后认真自我修改,与同学交换习作,互相修改

五、优秀作品欣赏

六、作业:起作文稿。第四课时

篇6: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学会制人选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3.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引起简单的统计图。

4. 使学生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

(二)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及制作的一般步骤。

1. 教学统计表时,启发学生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增加一栏内容(百分数)就可以看出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

2. 教学统计图时,应比较详细地介绍制作的一般步骤,边讲解边制作。教学例2时,应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3. 注意指导学生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案

1、统计表

第一课时

课题: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掌握含有百分数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会计算合计中的百分数;进定步学会制复式统计表。

2. 加深对百分数在统计中的作用的理解,能运用百分数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3. 通过绘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过程: 1. 以旧引新

说说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2. 新授

(1)导入新授

我们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

(2)出示例1:下面是1990年至1992年东山村每年的总收入与村办企业收入的统计表。如果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三个中村办企业心入占全村总收放的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做?

东山村村办企业收入统计表

2001年3月制

全村总收入 其中村办企业收藏 合计

1998年 750万 420万 1999年 875万 542.5万 2000年 1800万 1449万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回答:

1)每年全村总收入和其中村办企业收各是多少? 2)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个中村办企业中村办企业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做?(先讨论,再回答)

(3)教师说明:只要在这个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依次填上每年村办企业收入占体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就可以了。教师边讲边在原统计表在右边增加一栏,就成为例1的第二个统计表了。(见教材页)

(4)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二个统计表,并提问: 1)1992年全村收入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2)1992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3)1992年该村其他收入(包括粮食、副业等)比1991年增加多少万元? 4)1992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5)强调

1)计算百分数时,百分号前的数只需取一位小数。

2)合计这一行的百分数要用三年村办企业收入的合计数占三年总收入的百分比。(6)新授小结

在填写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时,先看清表中的要求,想好怎样计算问题的百分数,然后再填。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52页“做一做” 4. 全课总结

提问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内容?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统计表的练习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2.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 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1. 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2. 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 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4. 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5. 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6. 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 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www.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

1993年1月

项目

件数

季度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完成计划的百分数 合计

第一季度 8000 125% 第二季度

12000 120% 第三季度 1000 12500 第四季度

18200 140%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人数

年级 合计 男生 女生 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 总计 280

低年级 90 47

中年级 80 36 高年级

1、统计图

第一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 1. 复习(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板书:统计图)(2)导入新授

(出示从报刊或图书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表三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条形统计图。(完成板书:条形统计图)2. 新授

(1)教学条形图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2)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出示例1 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毫米)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自学: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1)归纳制作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3)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4)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水年降水量的几倍? 归纳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想一想: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特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3)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75页的“做一做”

注意:画出的直条要准确;直条顶上注明具体数量。

(4)小结: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5)看书并质疑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2题。4.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教学过程: 1. 以旧引新 回答。

(1)统计图分为哪几种?什么是条形统计图(2)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分为哪几步? 2. 新授

(1)揭示课题:这节课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2)学习例2 1)出示例2 例2 下面是前进机床厂各车间男、女工人数统计表。

车间

人数

性别 合计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第三车间 总计 570 110 245 215 男工 325 80 110 135 女工 245 30 135 8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2)看书第57页,思考并讨论。a.例2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b.画这幅条形统计图时,需哪些地方与例1相同?哪些地方与例1不同?

c.在把例2制成条形统计图时,需把三个车间的男工和女工的人数都分别表示出来,需要怎么办?

3)回答思考题。

例2是一个复式统计表,与例1相比二者相同点是 二者不同点是

4)依照课本第58页例2中,第一、第二车间的制图方法,完成第三车间的制图。5)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6)观察例2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a.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 b.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是是哪个车间?

c.在统计图怎样找出哪个车间的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3)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4)看书并质疑 3. 巩固练习教材练习12

第5、6题。4.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三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 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出示从报刊或图书中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2. 新授

(1)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看教材62页完成思考题。

1)幻灯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2)第62页例3的折线统计图,指图说出它包含哪引起内容。(2)教学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出示例3 例2 某地1993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平均气温℃ 2 5 10 16.5 22 28 32 32.5 26 19 11.5 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

a.一年有十二个月,在水平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b.这一年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32.5℃,在垂直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2)说明:在画折线时,先要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指导学生到讲台前来画一画,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两点之间成直线,在各点注上数字 最后写好统计图标题、标明制图日期。

4)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5)比较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3)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看例3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取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4)比较条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想一想: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5)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

(6)小结:折线统计图抽制作方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7)看书并质疑 3.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4.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四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掌握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 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 1. 复习回答

(1)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2)制作折线统计图分为哪几步? 2. 新授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2)学习例4 出示例4 例4

某市无线电一厂、二厂1985年~1983年的产值增长情况如下表。

年份

产值(万元)

厂名 1985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1993年 无线电一厂 4000 6000 9500 12000 18000 无线电二厂 4000 4500 5500 6500 910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看书第64页,思考并讨论 1)回答思考题:

1)例4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2)例4表中表示的统计数据的年份是不连续的。在制统计图时,需要根据实际年份的多少在水平射线上划分出表示年份的间隔,使得表示两年的间隔是表示一年间隔的2倍,表示三年的间隔是表示一年间隔的3倍。这样能真实地比较出产值增长变化的情况。3)可以把它们绘制在一张图上 先用折线统计图描点的方法,描出各点后,再肜两种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线段把它们区别出来,并在制表日期下注明图例,说明每种线段表示的是什么即可。

仿照教材65页例4中无线电一厂的制图方法,完成无线电二厂的制图。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在描出各点后,要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线段把它们区别开来;应在制表日期下注明图例)

观察例4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 2)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最快? 3)比较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

(3)小结:讲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4)看书并质疑 3. 巩固练习1(1)完成教材65页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5题。4.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第五课时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扇区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制作扇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3. 渗透“实践第一”观点。教学过程: 1. 以旧引新(1)回答。

圆周角的度数是什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2)板画

两一个半径为30厘米的图形。2. 新授

(1)导言:前几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长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掌握了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板书:扇区形统计图(2)出示准备题,思考 1)扇形统计图是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的?结合准备题想一想这个整圆表示的是什么?(全班学生的人数)2)通过这个扇形统计田径反映了这个班的学生在活动课中参加了几种小组活动?它们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图形来表示?

3)观察图中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小组人数最多的是哪个组?最少的是哪个组?

4)你能够说出扇区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吗?(师生共同总结出扇区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出示事先写好的小黑板,并找一名学生读)5)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书上图中每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各是多少度?量完以后算一算每个圆心角的度数占整个圆周角的百分之几?你又看到了什么?(这个百分数与统计图中的百分数相同)

阶段小结:要想知道每扇形的面积有多大,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只要知道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占整个圆周角的百分之几就可以了,因此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首先要知道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根据这些百分数算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就可以画出各个扇形了。(3)讲解例5 出示例5并思考

1)找学生读题,想一想制作扇形统计图,第一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边讲解边板书:84+24+12=120(公顷),粮食作物:84/120=0.7=70%;棉花:24/120=0.2=20%;油料作物:12/120=0.1=10%.每步追问,并核对三个百分数相加是否是100%)2)第二步再算什么?(板书并核对三个度数相加是否是360°)

3)第三步怎样做?(板画图中根据圆心角度数顺次画出三个不同的扇形)

4)最后一步怎样做?(标明相应的名称和百分数,把各个扇形用不同的线纹或颜色区别开来,并提醒学生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和制作日期)5)师生共同总结一下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6)阶段练习:完成教材70页中的“做一做”。(都是巡视,个别指导,找学生板画)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的制作步骤是什么? 3.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四中的第一题

(2)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四中的第二题(直接画在书中,并追问图形中不小格相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你是臬算的?)

(3)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四中第三、四题。4. 全课小结(略)

第六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表,折线统计图表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步骤,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 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 1. 讲述练习

上几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统计图表,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要求大家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制作步骤,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并能正确制作它们。2. 复习提问

(1)统计图表有几种?绘制统计图表前必须先做哪些工作?(搜集资料、整理数据)(2)统计图表的纵栏目和横栏目怎样确定?怎样画才能做到美观大方?(3)制作统计图表一般分哪几个步骤?应注意些什么?(4)统计图有哪几种?积肥什么特点和作用?(5)统计图纵轴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如何确定单位长度?绘制轴时应注意些什么?(6)制作统计图一般分几个步骤?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经过整理,总结归纳如下:

意义:把搜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填在一定格式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种类:

单式统计表

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统计图

意义:把统计资料中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达出来 之形象具体,给人印象深刻。

条形统计图

容易看出图中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练习:

完成教材71页练习十四的第6题。

篇7: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教学题:41一天的垃圾

备时间:16

授时间:23

周节次:13周1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板书“垃圾”,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的是什么东西?

一般我们把怎样的东西当垃圾?(没用的东西)

揭题:一天的垃圾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天的垃圾

2、一般家中都有哪些常见垃圾啊?你觉得品种多不多?

(集体汇报交流,教室板书垃圾名称)。

3、师:你估计自己一天中大约会产生多少垃圾?(可用手比划一下)你认为这么点垃圾多吗?

二、感受垃圾之多、祝老师在我工作的采荷一小对五(6)班的同学做了调查?(出示数据)

看了采荷一小五(6)学生人均一天产生垃圾的量,你觉得我们人均一天产生垃圾的量大约多少?说说你的理由。

2、照这样推算我们富阳市永兴小学全校同学一天大约会产生多少垃圾?全富阳市(6万人)一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3、我们除了家里会产生垃圾,还有哪些地方也会产生垃圾?

预设:学校、商场、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

在学校,我们一个班一天产多少垃圾?全年级产多少垃圾?(垃圾装箱展示,体积感受)

那我们全校一天又会产生多少呢?再想像一下全富阳所有学校呢?

三、小组研讨

、组内交流、记录

第 组

日期:XX年6月

日、这么多垃圾被丢弃后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我认为:

2、你知道人们平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我知道:

2、反馈交流

①这么多垃圾被丢弃后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预设:污染环境、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②图片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突出两方面:显性危害(垃圾占据大量的环境资源)和隐性危害(有毒有害垃圾的潜在危害)

③你知道人们平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预设: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垃圾填埋是不是就没事了?焚烧了是不是就没污染了?

填埋(缺点:占用大量的土地,还是要污染一定的土地,这块地很难再利用)

焚烧(缺点:空气污染,产生大量的一级致癌物二恶英)

堆肥有限,回收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投资

3、我国的现状

我国垃圾处理目前采用的是:填埋为主,堆肥、焚烧为辅,还有约30%的垃圾是露天存放未作处理。现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

4、国外现状

记录表

(二)、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的做法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奇的?

请在资料中用红笔划一划

2、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有什么类似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

小组研讨交流:

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的做法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奇的?

预设:垃圾分类处理细致,扔垃圾收费

教师适时补充两国对垃圾处理的图片资料,增强学生的感受

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有什么类似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处?

预设:非常重视垃圾的分类回收;节约资源你

③我们再回想下:什么是垃圾?预设:没用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丢弃的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吗?垃圾回收利用资料显示

④集体讨论划去前面我们刚报的垃圾中哪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

⑤小结揭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四、外关联、我们国内现行垃圾分类的展示(图文资料)

2、赠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垃圾回收即刻从我做起。

教学题:42垃圾的处理

备时间:17

授时间:24

周节次:13周2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节调查统计了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除了生活垃圾,还有医疗垃圾、建筑垃圾,人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被扔到指定的地点后,垃圾车要把它们送到那里去?最后又是怎样处理的?

这节我们就来垃圾垃圾的处理。(板书题)

(二)了解露天堆放的危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北留村的垃圾被运到哪里去了?最后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在农村,垃圾车把垃圾运到山沟里,一倒了事,垃圾就这样露天堆放,大家想一想,不经过处理,露天堆放会造成哪些问题?

2很久以来,人们也想过办法,就是采用在地上挖坑把垃圾填埋起来的方法。(出示图片并板书:填埋)

把垃圾进行填埋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吗?但简单的填埋是否安全有效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垃圾填埋模拟实验

学生读本72页实验说明,出示实验提示:

①组长注意合理安排同学之间的分工;

②用镊子放纸巾时要靠瓶壁放,以便于观察;

③浇水时要浇在纸巾的上方,并注意别浇到瓶外;

④注意观察瓶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⑤实验完成后完成后验记录表。

2小组合作实验,汇报:

(1)这个实验装置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实验中的细石子和清水模拟();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慢慢往上喷水模拟()。

(2)这个实验模拟的是()的变化。

(3)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3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思考后回答。

(四)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直接填埋垃圾对地下水、空气、土壤有危害,我们能想到哪些方法来减少危害?如果让你再来设计一次模拟实验,你会增加哪些装置来介绍对地下水的污染?

教师提示:关键是把垃圾与周围的土壤、空气、地下水隔离开。

2介绍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出示图片)

图中的每一部分设计都解决了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后总结汇报。

衬垫——隔离“垃圾屋”与土壤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收集被垃圾污染了的水并处理

气体排放管——排除垃圾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

监测井——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

3新型垃圾填埋场能彻底解决垃圾带来的问题吗?填埋垃圾的土壤能和普通土地一样使用吗?学生先思考回答再阅读本。

师生共同总结潜在危害:永久占地、地基不稳、土壤有毒

(五)焚烧的利弊

还有一种处理垃圾的方法,那就是焚烧,焚烧是不是就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呢?

学生思考后发表意见,说说简单焚烧垃圾的优缺点。

自学本介绍。

抽生总结焚烧炉焚烧垃圾的优缺点。

补充:建垃圾焚烧设施还需要较多的资金。

(六)总结

篇8:三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四单元 五单元 六单元

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2)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3)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4)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自制支架、橡皮泥、保丽龙球、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

1 创设情境导入

师指着问题墙口述同学们的疑惑提出问题:要解决同学们疑惑,需要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用什么方法可以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

生可能回答:上网查资料、问家长、查阅相关书籍、用天文望远镜观察……

师对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后追问: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什么?

生可能回答: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

师小结并过渡: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这些都需要数据来体现,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数据表,请大家观察、分析数据表,小组交流对太阳系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用前概念建立太阳系模型。2)尊重学生的思考、从学生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建立太阳系模型。

1)解读数据建立太阳系模型。

师给出观察提示:(1)小组合作对比数据表上的每组数据。(2)分析、整理数据,图文并茂记录新发现。

生小组合作3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一共有几项数据?每项数据说明了什么?(2)纵向对比每组数据有什么发现?(3)为什么“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赤道直径”有两项数据?

3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汇报对公转周期规律的认识、我引导认识八大行星运动快慢的认识以及围绕谁运动(生汇报我板书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轨迹)。(2)可能汇报行星大小与引力的关系。(3)汇报大小顺序、排列顺序(我按排列、大小顺序板书)。

指着黑板上太阳系:与你们认识的太阳系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会回答:黑板上是平面的太阳系,真正的太阳系是立体的?

师追问:如何体现立体的太阳系生可能会说:建造立体模型。

师追问:建造太阳系模型主要需要哪些数据?生可能会说:距离、大小。

师追问:怎样获得两组数据?师引导生按照数据来建模的重要性。

师出示材料和要求、学生分小组根据数据建模。

设计意图:(1)分析对比数据,解读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2)通过数据分析、解读训练学生的思维。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处理,建立太阳系模型。师给出提示:小组合作,用数据表、橡皮泥、星空版、直尺、底座模拟建造太阳系5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指导生边看数据表、边建模。(2)各大行星的位置和大小通过什么来确定?(3)八大行星的大小对比?3、太阳的大小?

5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小组展示模型、第二组补充2、生生质疑产生新认识

生质疑中汇报新发现

师对生的发现指导提高到新层次

师聚焦新认识:八大行星大小差异很大、分布不是均匀的……

师板书:

设计意图:(1)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2)通过生生模型评议知道太阳的巨大,以及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3)互动环节,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太阳系模型。师看着太阳系模型问:孩子们与你们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汇报:太阳在发光,其它行星没有发光,除了行星还有小星星

师生总结太阳系的认识:师生共同小结:太阳是唯一能发光的恒星,根太阳比较起来八大行星太渺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4)视频播放,拓展延伸。师播放多媒体视频问:看了这段视频孩子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可能会说:太阳原来一直都在运动,宇宙太大、太宽广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3 总结

上一篇:设计总监竞聘演讲下一篇:煤矿调度员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