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版实践与思考

2024-04-27

导读版实践与思考(精选6篇)

篇1:导读版实践与思考

编辑思想表达的最佳路径

——浅谈做好报纸导读版的实践与思考

每一张报纸都有自己的编辑思想,而如何表达编辑思想各家的做法不尽相同。以往的报纸通常会将最重要、最显著、最具新闻性的稿件放在头版,由稿件来吸引读者眼球,编辑想要表达的思想也一目了然。而随着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版,全国报纸开始了扩版热潮,逐渐进入厚报时代。显然,作为一份厚报的头版,已不再可能囊括所有的要事、大事。可以说,厚报解决了报纸新闻与资讯的丰富性和可读性问题,但在易读性和便利性上有所欠缺。任何报纸都不可能把许多重要或价值较大的新闻全部安排在头版,每个报纸也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读者;目标读者的层次和口味也不尽相同。并且,由于时代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逐步形成“读图”、“读题”的浅阅读习惯,读者希望在厚厚的一叠报纸中,迅速找到个人感兴趣的新闻和有用的信息与资讯。此时,读者的需求与头版的现状产生了矛盾。

于是,报人对报纸的头版进行改革,将头版改成导读版,除刊发主打新闻和图片外,还纷纷借鉴网络的超链接方式,集纳报纸内页的新闻标题,形成导读。因而导读也成为读者阅读报纸的指南,不同的读者对不同的新闻感兴趣,超市货架式的导读,就可以尽可能方便了读者“各取所需”,进入正版阅读。同时,导读也成为媒体推介新闻的手段,编辑与读者交流的桥梁。

所以说,报纸导读版的诞生,是厚报时代的必然产物。

如今,读者通过导读版的图片选择与设计、标题字体的使用和字号的大小、色彩的运用、留白的多少,以及导读标题的内容指向,就可以大体判断一张报纸的风格。有的媒体体现的编辑思想是强势型的、豪放型的;有的体现的是温和型的、婉约型的;有的报纸版面风格是紧凑型的、疏朗型的;有的是粗犷型的、精致型的„„这些都可以从导读版反映出来。当然,编辑思想和版面风格也有混合型的,但无疑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报纸的风格与品质,而其背后自然是媒体思想的附丽。

因此,导读版已经成为报纸编辑思想表达的最佳路径。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导读版,将媒体的办报理念,以及自身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与认识,更好地传递给读者,从而赢得受众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呢?

■实践之一:强调眼球效应

导读版是一张报纸的“脸面”,这张“脸”是否生动活泼,是否精彩抢眼,不仅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更直接影响报纸在零售市场的销量。

因此,导读版的第一要义是能够吸引人,强调眼球效应。

《广州日报》的导读版在形式上,采用海报式的版面设计,像是为报纸穿上了一件漂亮大气的外衣。彩色的跨栏大图片、粗标题,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远远望去,报纸浓眉大眼、气势磅礴、时尚诱人,轻易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成功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和购买欲望。事实上,早在1997年,《南方都市报》将第一版用来做导读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眼球效应:选取重要的、能引起读者关注和阅读兴趣的新闻,在版心位置编排大幅图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今,《南方都市报》导读版选用的标题字号仍然非常大,即使是非头条新闻,导读标题的字号也很大,而其图片的版面安排常常更是足够大方,或者横向通栏处理、或者纵向整版处理,极具强势效果。

可以说,《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把“图片+标题”组合导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冲击力强,重点突出,简洁醒目。报纸要传递的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由此可见,导读版要醒目,更主要的是图片吸引人。再以《杭州日报》2009年7月3日、7月6日一版两则图文并茂的新闻标题导读为例。

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除了头版的通栏标题导读外,就是这两条新闻图文导读。7月3日的《家电以旧换新享受10%补贴》新闻,可以说是广大市民极为关心的民生信息,其图片成为了当日头版的主图,其中的“10%”还用特大号红字标出,非常醒目;而7月6日的《十二生肖卡通形象有了国家标准》标题导读,也是整个版面的主图,且鲜艳夺目,十分抢眼。

上述两标题导读,均登在头版中央醒目位置,既表明新闻的重要性,又是其重视民生的具体体现,编辑表达的思想清晰可见。而这两篇新闻又分别登在A7、10版,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掉,有了图文标题导读,则起到了引人入读的作用,也增加了新闻的宣传作用。

在强调眼球效应的编辑理念引导下,导读版以新闻图表和图片的醒目为终极目标。以前被认为是文字附属的图片,一跃为版面的“视觉中心”,版面编排围绕新闻图片而展开。有时候,对于导读版图片的选择,编辑考虑更多的是版面的面貌和内在特质的需要,而不是新闻本身的深度。

■实践之二:善于创新突破

报纸导读版上的内容,都是编辑根据媒体市场定位、读者取向、编辑部报道思想等,经过分析、比较、取舍后,做出的新闻推介。从导读形式上看,一般是大图片、大标题,加标题速览;从内容上看,本地的时政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国际重大事件、国内抢眼猛料等新闻集纳一版,有的还兼导服务性新闻,引起特定读者阅读关注。

虽然版式不可谓不醒目,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久而久之,读者仍然会出现“审美疲劳”。或者编辑因为囿于某种成法,不善于对特殊题材的驾驭与处理。这就要求导读版能够不断创新,勇于突破。

《楚天都市报》常规情况下,采用的是大图片加大标题的导读模式,内容各方兼顾。但2008年5月13日,该报在一版导读版的制作上,则完全“超常规”。首先,用超粗黑标题《汶川昨发生强地震,遇难人数已超过8000》导出汶川地震事实本身,版心则用三维立体图对地震发生地、人员伤亡情况、地震波及区等作了提要报道。当天的一版,除了地震外再没采用其他导读。这样一来,不仅把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真正做大、做足,也给报纸版面带来全新变革,令读者耳目一新。

当年5月19日,国内许多报纸的导读版,更是勇于突破,有的报纸导读版只用一句话、几个字、甚至一个字进行导读,而导读的新闻主体则是全部报纸的内容——全国为汶川地震殉难同胞哀悼。

这种创意与思维的突破,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媒体人自身对遇难同胞深深的哀恸。可以说,导读一字胜千言。

事实上,这种创新的思维必须潜移默化在日常的编辑过程中,例如《杭州日报》的导读版,除常规的头版通栏标题导读外,还对读者所关注的新闻,多了一种图片加漫画的标题导读的形式,显得生动活泼、一目了然,不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导读版的创新,还体现在标题的再制作,使其更具吸引力,或者表达信息更完整、全面。前者有助于吸引读者深入阅读,而后者有助于读者“读题知文”,帮助其在最短的时候间,获得最主要的新闻信息。

■实践之三:追求规范精致

厚报时代,每一份厚报都像是新闻与信息资讯的“超级市场”。而超市里的货物都是分门别类地陈列,而且少变动,这样,顾客想买什么,就会熟门熟路直奔那个货架,减少浏览

寻找的时间。同样地,有的导读版采用固定的编排形式,分门别类地“陈列”报纸的内容,也会减少读者的流览时间,尽可能快地从版面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在竞争激烈的报刊市场,谁能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谁就是赢家。大众传播学理论将新闻传播的过程,即从记者采写到读者接受的过程解释为编码和译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如果存在“噪音”,就会影响受传者对传播者传递的信息理解。因而这一过程越短、越简明,传播的效果就越好。所以,设计导读版,必须服从于简洁易读这一原则,减轻读者视觉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读者这样的阅读心理,就要求导读版的版式相对规范,减少变化,以方便读者在他熟悉的版面位置,去获得内版链接的新闻与信息。同时,导读版的版式,要尽可能做到精致。从图片的大小到线条的粗细到字体的选择,都尽量规范统一,通过精致的修饰,着力去除阅读上不必要的视觉干扰。

屈原《九歌·湘君》有言“美要眇兮宜修”,是说湘君的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王国维也认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的美也是一种需要修饰的美。作为报纸脸面的导读版,只有做到注重细节,精雕细刻,才能确保版式在规范的基础上,达到精致的境界。

所以说,如果一味强调醒目强势、创新求变,“强迫”读者选择由编辑推介的新闻,已经不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代读者越来越倾向于自己判断与选择新闻,编辑所要做的,就是像超市摆放物品那样,把新闻与信息精心编排好,放在它相对固定的位置,方便读者“按需索取”。

这一点,正在深入影响报纸的编辑理念,并进一步推动导读版的创新与发展。

思考之一:把媒介信息选择权还给读者

导读版既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必然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从1997年《南方都市报》封面版推出导读以来,导读版已经历了从准导读版,到全导读版,以及从双导读版到多导读版的演变。

1997年起《南方都市报》的头版大图下面经常会登载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消息,故这一时期该报头版尚不能称为纯粹意义上的导读版。从2001年1月开始,短消息才彻底从《南方都市报》头版退出,形成全导读版。2006年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又一次改版,除A1版为导读版外,还将AA叠主页版用于刊登新闻速览,向读者推介各叠、各特刊的精华内容,从而出现“双导读版”。

《广州日报》于2006年9月8日率先推出与主报分开的单张两个版面的“导读与索引”。10月3日,《广州日报》尝试将《导读与索引》版与主报连体印刷,10月9日,《导读与索引》版正式与主报连体。《导读与索引》版的推出,是对创新导读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开党报历史的先河。

作为党委机关报,有时一版二版的领导活动或会议报道过多,版面沉闷呆板,毫无生气;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往往也被这类具有宣传价值的报道“挤”到靠后的新闻版面。而《广州日报》在原来的头版之前设置“导读和索引”专页,就是对其报道框架偏于传统的弥补。导读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党报头版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面貌,还大大增加了头版有限空间上的信息量,导读版更是实现了头版信息量的最大化。

“导读与索引”版的推出,更主要的意义还在于,它体现了把媒介信息选择权还给读者的思想。

因为,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不仅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由选择媒体到选择信息。在网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点击网页,然后阅读自己想读的内容。《广州日报》“导读与索引”也为读者的信息选择提

供了便利条件。不仅有利于化解信息愈益膨胀和读者阅读时间愈益减少的矛盾,也顺应了对话、互动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尊重读者,把媒介信息的选择权还给读者的编辑思想。编辑对新闻只是推介,绝不代表读者对新闻的选择。最后对新闻的选择权,仍然取决于读者。国内报纸导读版的发展演变,或许也受到了国外报纸的的启发。美国的报纸大都有很多版面及分叠的板块,报纸对导读的处理极为细致、也极为有效。报纸一版除主打新闻和图片外,最多的就是导读。导读除涉及主要新闻外,还包括一些普通读者关注的彩票、讣告、气象的版面指示。二版往往又是大导读,以提要方式介绍新闻。此外,各板块都有自己的导读,一般放到各叠的首页。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媒体所采用,《新京报》、《扬子晚报》都出现了多导读版,即每一叠都有自己的导读版。它体现了媒体自身应对竞争与服务读者的双重责任,导读版永远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思考之二:导读版的广告量必须严格控制

时下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报纸的广告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正如有人说:“过去是在报缝里找广告,而如今要在广告中找新闻”。话虽刻薄,但反映出读者对报纸太多广告的反感心态。特别是作为报纸重要形象代言的导读版,广告的安排要有个度,不能出现导读被广告全面包围的态势。有一些报纸的导读版,对广告的容量有严格的控制,而有些报纸则对导读版的广告无限制,出现广告“卡”了新闻的“脖子”现象,即导读版(尤其是封面导读版)导读内容只剩报头下方一狭长区域,下面绝大部分全被广告“占领”,出现新闻常常受广告牵制的现象。

如果说,封面版是编辑思想的直接体现,那么,这样的导读版(封面版)是否传递该报唯利是图的办报理念呢?这样的导读版也就失去了服务读者、传播新闻价值的作用,应当引起重视。

篇2:导读版实践与思考

一、《繁星春水》 1.关于作者:我眼中的冰心

找找关于冰心创作《繁星春水》的背景,谈谈这时的冰心给你的印象。2.关于主题: 要求:《繁星春水》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任挑选一个方面选一首小诗作赏析,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3.《繁星》《春水》中,反复出现“人类”“众生”等词。这些诗句产生于世人探索人生的过程中。因此,其中的一部分诗篇寓情于景,努力挖掘其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找出相应的诗句,说说你的感悟。

4.关于艺术特点: 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繁星》。你还能找到哪些哲理性的句子?找出5句以上,说说你的理解。

5.冰心早年艺术上,追求“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你能找到具体的诗歌吗?找出3首,作简要分析。

6.“五四”以后进行新诗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除冰心之外,还有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可以挑选一个作家,简单谈谈他们和冰心的区别。

二、《伊索寓言》 1.关于作者

查查伊索的经历,结合《伊索寓言》,谈谈你觉得伊索是一个怎样的人。2.关于主题

《伊索寓言》共搜集了三百多个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找出你印象深刻的3个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3.我看XX(动物

要求:《伊索寓言》中有很多动物角色,在这些角色中作者没有禁锢思维,而是在不同的故事中塑造了动物的不同形象。你能找出一些吗?找出不同故事中的同一动物谈谈有什么不一样。

4.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5.故事新解: 要求: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伊索寓言》进行新解,可以参看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6.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如: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七年级下册:

三、《童年》

1.关于作者:我眼中的高尔基

介绍高尔基的生平经历,别人对高尔基的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2.的阿廖沙

要求:结合具体的情节(至少三个情节谈谈阿廖沙是怎样的一个人?

3.对阿廖沙的影响

要求: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有各种因素的影响。《童年》中的优秀人物对阿廖沙的成

长有哪些良好的影响?举例谈谈。4.我来看外祖父: 要求:人都是立体的,都不是只有一面。《童年》中的外祖父卡希林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是市井小市民的典型形象。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的剥削手下的工人……但是他有另外一面吗?谈谈你的看法。

5.我身边的“外祖母”

要求:外祖母善良、乐观、热爱生活,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对阿廖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简单写一写。

6.我从《童年》学到的

要求:《童年》就是高尔基在苦难中成长的一部自传小说,你从其中学到什么了吗?谈谈你的感受。

四、《昆虫记》 1.我眼中的法布尔

要求:法布尔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对昆虫太喜爱了,简直和昆虫融为一体,他的一生,是像昆虫一样生活和工作的一生,在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查找法布尔的生平,谈谈你的看法。

2.简述昆虫记的主题。

3.我最喜欢的昆虫

要求:为什么喜欢,阐述自己的理由。

4.《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 5.我印象深刻的场面

要求:《昆虫记》中有很多关于昆虫的细致描写,挑选一两个令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场面复述,再谈谈你的感受。

6.昆虫的爱情

要求:法布尔在许多篇章中都写到了昆虫的爱情,有些甚至是赞美,找一找,挑一些把它们写出来。

7.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八年级上册

五、《朝花夕拾》 题目一:我眼中的鲁迅

要求:介绍鲁迅的生平简历,别人对鲁迅的评价,谈谈鲁迅给你的印象。不少于300字。题目二:《朝花夕拾》是这样创作的

要求:查资料,介绍《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不少于300字。题目三:五猖会的波折

要求:认真阅读《五猖会》,写写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了怎样的波折?你从中看出了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少于300字。

题目四:如此医生

要求:认真阅读《父亲的病》,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笔下的医生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不少于300字。

题目五:的范爱农

要求:认真阅读《范爱农》,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随笔。不少于300字。

题目六:《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要求:认真阅读《二十四孝图》,看看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有着怎样的感悟和思考?不少于300字。

题目七:我看衍太太

要求:衍太太在哪几篇文章里出现过?分别写了她的哪些事?作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看待衍太太这个人物?不少于300字。

题目八:向你推荐《朝花夕拾》

要求:请你用精彩的语言向没读过这本书的人推荐这本书。包括本书包括哪几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阅读价值,等等。以激起别人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兴趣。不少于300字。

六、《骆驼祥子》 题目一:我眼中的老舍

要求:可以查找资料,介绍老舍一生的二、三件事,并根据别人对老舍的评价,谈谈老舍给你的印象。不少于300字。

题目二:祥子的三起三落

要求:祥子一生坎坷、悲惨,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围绕着人力车的得与失,请你概述祥子拉车生活的三起三落。不少于300字。

题目三:我看虎妞

要求:除了相貌丑陋、性格泼辣之外,虎妞性格是否有一些独特之处或闪光点值得称赞呢?请你结合著作具体内容,谈一谈你眼中的虎妞。不少于300字。

题目四:祥子与小福子

要求:祥子与小福子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生活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呢?谈谈你对他们二人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题目五:的刘四爷

要求:刘四爷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但他最后为什么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你眼中的刘四爷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著作具体内容谈一谈,不少于300字。

题目六:“悲惨世界”的老马

要求:老马处于那个时代的最底层,他的世界是“悲惨世界”,老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作为一个阶层的代表?他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征?时代对他有何影响?结合老马的言行举止谈一谈“悲惨世界”的老马形象,不少于300字。

题目七:祥子变化之我见

要求: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变的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你认为有哪些原因造成了祥子的巨变呢?不少于300字。

题目八:精彩再现

要求:这部书里有许多精彩情节或者精彩语段,选取你最喜爱的一二情节,复述并说说为你爱它的理由,不少于300字。

题目九:身边的祥子

要求:你身边有祥子这样的人吗?请你写写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不少于300字。

题目十:向你推荐《骆驼祥子》

要求:一部《骆驼祥子》自出版便震撼人心、广为流传,巨大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请你用精彩的语言向没读过这本书的人推荐这本书,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从具体内容、人

物形象、情感态度等角度出发。不少于300字。

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题目一:我眼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要求: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简历,别人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评价,谈谈奥斯特洛夫斯基留给你的印象。不少于300字。

题目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这样创作的

要求:查资料,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背景,以及你了解此背景后内心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三:学校里的保尔

要求:认真阅读保尔在“学校”期间的内容。概括叙述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你从中看出保尔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谈谈你读完这部分文字后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四:车站食堂里的保尔

要求:认真阅读保尔在“车站食堂”期间的文字,概括叙述这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你从中看出保尔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谈谈你读完这部分文字后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五:引领人朱赫来

要求:认真阅读书中与朱赫来有关的内容。概括叙述保尔与朱赫来之间的交往。你认为朱赫来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保尔有怎样的影响?不少于300字。

题目六:保尔与冬妮娅

要求:认真阅读保尔与冬妮娅从相恋到分手的相关内容,概括叙述其经过,保尔为什么要与冬妮娅分手?表现了保尔此时怎样的心态?不少于300字。

题目七:好书的影响

要求:在保尔的成长中哪部书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查资料,简单介绍影响保尔成长的这部书,并谈谈在你的生活中,曾深深地影响过你的一部书。不少于300字。

题目八:重伤后的保尔

要求:在保尔受重伤后的两年里,他是怎样生活的?他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概括叙述这些故事,并谈谈你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九:失明后的保尔

要求:在保尔失明后,他是怎样生活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概括叙述这些情节,并谈谈你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题目十:生命的意义

要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书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的诠释。试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八年级下册

八、《名人传》 1.我看《名人传》

《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主要揭示怎样的主题?请做简要的介绍。

2.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要求:罗曼•.罗兰把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那么为什么他会称他们为英雄呢?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

3.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填一个可以概括的词语

要求:名人三传中,哪一传给你的印象深刻,为什么?.读了《名人传》后,你对生活中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谈谈你的看法。

4.我看贝多芬

要求: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在你看来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

5.谈谈你对贝多芬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的理解。

6.“痛苦”的米开朗琪罗

要求: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的情节,这些都不是凭空虚构的,那么作者给我们展示了米开朗琪罗哪些痛苦和磨难?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设置情节呢?谈谈你的看法。

7.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要求:请认真阅读《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怎样看待他的家庭生活,他的妻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8.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结合具体的事例。

九、《海底两万里》 1.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3次。

3.我最想说说的(人名

要求:《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选择你觉得有话可写的人物,可能是你最喜欢的,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4.我看科幻小说

要求:《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5.《海底两万里》之启示

要求: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往往会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吸引。关于想象力的神奇魅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看法?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九年级上册:

十、《傅雷家书》 1.谈谈傅雷

要求: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读了《傅雷家书》你对傅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看法。2.《傅雷家书》中的爱 要求: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也是“最好的艺 术学徒修养读物” ;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了傅 雷的爱,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有哪些爱? 3.《傅雷家书》教了我▁▁▁ 要求: 傅雷是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教导了儿子些什么?你又从中学到 了什么? 4.向父母推荐《傅雷家书》 要求: 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 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要你向父母推荐《傅雷家书》,你会怎样做?说明推荐的理由。5 摘抄精彩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十一、《水浒传》 1.简单概括水浒的主要内容。2.拓展故事 要求: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浒》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 施耐庵《水浒》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① 景阳冈武松打虎、②武松斗杀西门庆、③林冲棒打洪教头、④林冲雪夜上梁山、⑤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⑥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3.我看《水浒》中的“义” 要求: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 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你怎么看待这种“义”? 请结合具体事件谈谈。4.施耐庵笔下的英雄 要求: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好汉们性格上

有很多的共同特征,结合具体内容谈 谈这些共同特征是什么?施耐庵笔下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5.“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 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 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四个即可)6.《水浒传》中的武松 要求: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结合具体内容谈谈。7.我看林冲的“忍” 要求: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 州,后雪夜上梁山。在这一过程中,林冲一忍再忍,最后逼不得已才上梁山。你怎么看林冲 的忍辱含垢,逆来顺受? 8.我看高俅 要求:高俅是《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9.我眼中的宋江 要求:根据宋江的出身和经历,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10.《水浒传》中的女性 要求:水浒是英雄的故事,但也有很多的女性角色,如阎婆惜,扈三娘,李师师,顾大嫂,潘金莲等等,选取一两个谈谈你怎么看《水浒》中的女性。11.《水浒》中有三次关于打虎的描写: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试比较三 次打虎场面的描写小对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社会现实的不同。12.简单概括下各位好汉上梁山的类型。13.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14.搜集水浒传的歇后语

十二、《培根随笔》 1.谈谈培根 要求:查找资料,认真阅读《培根随笔》,你能从《培根随笔》中读到什么样的培根?结合 具体内容谈谈。2.读书的作用 要求: 《谈读书》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 “读书足 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你的看 法呢? 3.我看“猜疑” 要求: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 “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 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 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你怎么看待“猜疑”? 4.我看“知识改变命运” 要求: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

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代社会,知识还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5.我也谈友谊 要求: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 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谈谈你身边的友谊。6.我的“拖延症” 要求: 《论拖延》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 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生活中你有 “拖延症”吗? 九年级下册

十三、《格列佛游记》 1.复述《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并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实质目的。2.我最想去(格列佛游历的国家名)要求: 格列佛游历了哪些国家?分别讲讲格列佛在这几个国家的经历。格列佛游历的那些国 家那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又如哪一个国家最有趣、最荒诞?哪一个国家你最想 去?为什么?)3.《格列佛游记》 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4.我谈格列佛 要求: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 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5.的“大人国”国王

要求:认真阅读格列佛大人国的遭遇,分析“大人国”国王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作者塑造这 一形象的意图。6.读了这部作品后,你对书中的哪一个情节有很深的印象?请谈谈你对这一情节的感悟和 理解。自拟题目。7.比较阅读 要求:将这部小说和《鲁滨孙漂流记》进行比较阅读,会有什么发现?

十四、《简▪爱》 1.复述《简▪爱》的故事梗概及人物关系。2.的童年 要求:请简要概述简爱在里德太太家的遭遇。为什么舅妈一家不喜欢简爱?在舅妈家,简爱 是怎样成长的?有没有得到一些关爱? 3.简爱的美与不美 要求: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看到的简爱。4.完美的罗切斯特 要求:读完这本书的人很多评价罗切斯特是完美的,你怎么看呢? 5.海伦与简爱的比较 要求: 简爱在孤儿院唯一的快乐和温暖来自于她的好友海伦和谭波儿小姐,但是海伦的性格 却与简爱截然不同,举出具体例子简要阐述她们不同。6..从这本书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自拟题目,谈谈你的感受。

十五、泰戈尔的诗 1.你了解的泰戈尔 要求:查找资料,查阅别人对泰戈尔的评价,根据你读过的泰戈尔的诗歌说说你了解的泰戈 尔。2.《吉檀迦利》中的爱国思想 要求: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你能 读出来

篇3:地市党报导读版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地市党报,导读版,创新,实践

在报业不断发展过程中, 导读版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大家探寻的重点。如何优化版式设计、如何突出重点新闻、如何提炼标题、如何打造视觉中心、如何避免导读版被广告“侵蚀”……这些都是地市报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办报实践, 通过学习借鉴各地市党报办好导读版的经验, 认为当前办好地市党报导读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版式“活”与“板”的关系、标题“复制”与“创新”的关系、选题“准确性”与凸显“本土化”的关系、图片“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广告“增量”与“可控”的关系。

一、处理好版式“活”与“板”的关系, 使编排既有规则又有发挥空间, 让版面规范简洁, 常变常新。

“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办好导读版, 必须制定导读版版式细则作为操作依据。

在版面编排过程中, 若版式细则定得过“活”, 版式有可能出现随意性, 尤其是值班编委口味不同、值班编辑意识有所差别时, 版式会出现随意性、难有延续性。而版式细则定得过“死”时, 有可能让编辑落入条条框框的束缚, 版面“千版一面”难以创新。如何破解版式“活”与“板”的问题?

“活”的前提是规则。《导读版版式细则》内容可细化到“版面定位”、“区域划分”、“图片使用”、“字体字号”、“线条符号”、“色彩色块”、“选题要求”、“标题制作”、“工作流程”等。

目前地市党报导读版“区域划分”可分为“主导读区和次导读区”, 主导读区一般占据版面四分之三或五分之三的位置, 次导读区一般占据版面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位置, 主次导读区可安排为左右或右左分割, 有时又可以上下分割;而在“字体字号”为保持报纸的统一风格, 导读版的标题字体一般会与报纸内页标题字体相同, 如《佛山日报》、《中山日报》导读版标题字体以黑体为主, 《东莞日报》导读版主标题字体以宋体为主、眉题 (副题) 字体以黑体为主, 《韶关日报》导读版核心标题用黑体、其他标题为大标宋体, 该报还细化到主导读区一级标题 (第一、第二条) 字号为63-66磅、其他标题60磅以下。在要求编辑“按要求编”、“按流程排”的同时, 《导读版版式细则》中应有这种“灵活”的表述:“特殊需要时可用其他切分法分区”、“特殊需要时标题字体可根据导读内容灵活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这种“灵活”的目的是让版面编辑“不拘一格”, 根据新闻内容合理安排版式。

《东莞日报》2013年7月23日版面

以2013年6月22日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为例, 广东各大地市党报在第二天的导读版上均对该新闻作重处理:《东莞日报》以占全版六分之五的竖图作主导读区;《江门日报》将占全版二分之一的竖图置于版面中部, 两侧作次导读区;《韶关日报》以版面上方三分之二区域围框形式作主导读区。这些报纸导读版版式与平常的版式都有所区别, 却又呈现出重点突出, 版式新颖大气的特点。

既“紧”又“松”的细则, 能让版面有规可循保持报纸固定风格, 也给了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的空间。在这种“有形”却又“无形”的版式要求下, 能让导读版做到规范精致, 常变常新。

二、处理好选题“准确性”与凸显“本土化”的关系, 突出新闻“五性”, 做大做强本土新闻。

怎样的内容才能上导读版?如何将最好的新闻“做”到导读版?

地市党报导读版要做到选题准确, 首先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确宣传为主, 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其次要突出新闻的五性:时新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譬如:重大的国内外时政新闻、反映本地重大时政报道的本地要闻、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社会影响面广的经济新闻、趣味性强有一定影响面的娱乐新闻、社会关注度高的体育新闻等。

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 地市党报在不“遗漏”重大国内外时政新闻的同时, 必须打好“本地牌”, 让本地读者透过党报了解本地经济社会新举措、新进展、新风貌, 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地市党报只有做大做强做足本土新闻, 才能体现本土特色和地域优势, 因而更具有接近性, 自然更容易受到读者的喜爱。正是基于此认识, 目前大部分地市党报在导读版的选题上, 除要求全版标题总条数以12至16条为宜外, 提倡多“导”本地新闻, 有的地市报还要求本地新闻条数占全版30%以上作为版式考核的标准。

从以上图表分析可看出, 《韶关日报》导读版在全版的情况下新闻条数基本保持在13条左右, 而本地新闻达到60%左右, 既兼顾了新闻的丰富性又突出了本土新闻。

三、处理好标题的“复制”与“创新”关系, 避免“复制”内页标题, 力求对原标题提炼升华出彩出新。

导读版以标题“唱主角”, 标题制作优劣对导读版的可读性产生直接影响。导读版标题制作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内页版标题原封不动的“复制”也就是目录, 一种是“另劈蹊径”在“内页”标题的基础上再制作。

为让导读版与内页版均能以不同的精彩标题吸引读者, 目前绝大部分地市党报均要求导读版标题避免“复制”内页标题, 个别报刊还明确规定:导读版标题与“内页标题”不能一样、不能雷同;严禁使用“同义”标题;要从新的角度、新的亮点提炼升华标题;不能用“口号式、标语式”的语句作标题。

基于此定位, 导读版编辑必须做到熟读利用内页新闻、原稿素材, 必须找准“新闻眼”, 挖掘最能体现新闻价值和吸引人的要点、亮点, 必须学会“另劈蹊径”, 提炼加工或重新概括制作标题。正是这种创新性的做法, 让精彩的标题在导读版“绽放”, 让导读版真正成为读者喜爱的“新闻荟萃”。

2012年2月20日《韶关日报》A 1版刊发了“韶关市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烟叶加工量逐年递减”稿件, A1版眉题为:因为“吃不饱”只好半年生产半年停工维修, 主题为:韶关复烤企业年年“饥荒”为哪般?, 而导读版主标题为:韶关复烤企业年年“喊饿”, 副标题为:本报记者深入调查探究原因, 两个标题各具特色, 形象生动。2013年7月31日《江门日报》导读版主标题为:南方43个县市日最高温超40℃, 副标题为: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启动, 而内页A04版主标题为:多地进入“烧烤”模式, 副标题为:中国气象局首次启动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 两个标题从不同角度表达了“高温”与“应急响应”这两个新闻点。

四、处理好图片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创新“包装”, 吸引眼球, 让读者“看”新闻。

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 图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把新闻图片置于视觉中心, 让其在导读版“扛大梁、唱主角”已成为各地市党报的共识, 在导读版图片尤其是主打图片的运用上要力求做到新闻性与艺术性兼顾。

新闻图片的新闻性也就是新闻价值:图片必须真实准确反映新闻事件, 必须有时效性、第一时间见报。而在艺术性方面图片要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 做到构思新颖、构图创新, 有“典型瞬间、精彩细节、情感流露、视觉冲击”。

在处理新闻图片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上, 新闻性必须是第一位的, 有新闻性但缺乏艺术性的图片可以成为新闻图片, 但有艺术性却缺乏新闻性的图片不能成为新闻图片, 新闻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图片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新闻图片。

此外, 在导读版图片运用上还要注重“包装”, 力求做到三个创新:

设计创新:横片宽度约占版面四分之三;竖片宽度约占版面五分之二至五分三之间;重大题材可用小全版或通栏图片;对图片增加底纹、线条、色块等元素, 达到烘托气氛、突出主题的目的。

题材创新:以新闻性作为选题第一要务, 同时强调民生视觉, 弱化政务报道;导读版与内页版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同一张图, 力求将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图片呈现给读者;除主打图外, 其他一般性新闻配图不宜过多, 避免版面“杂乱”, 避免图片“侵占”导读内容。

处理创新:对图片进行合理裁剪、局部放大、抠拼叠加、突破分区边缘等, 进一步增强现场感、冲击力。

精选新闻性、艺术性兼顾的图片, 创新版面“包装”将产生良好的版面效果:2012年10月30日《韶关日报》A3版刊发了“罕见怪鱼惊现乳源深山溪流”消息, 当天导读版以“乳源惊现‘山寨娃娃鱼’”为题, 以宽度占版面五分之三的竖片作为主打图, 同时叠加“无斑肥螈”与“娃娃鱼”小图 (以示两者区别) , 大图、小图有机组合, 形成视觉冲击, 深深吸引了读者。2013年6月22日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 《佛山日报》导读版在报道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时, 将灾区受灾场景、群众悲苦景象两幅图片和地震分布图用阴沉的灰黄底纹作衬托, 场面震撼, 令读者关切。

五、处理好广告“增量”与“可控”的关系, 避免广告“侵蚀”导读版, 让导读版发挥积极有效的“导读”功能。

导读版的推出, 不仅丰富了版面也为刊发广告腾出了更多空间。随着报纸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浓, 逐渐出现了广告“侵蚀”导读版的现象, 从8公分通栏到半版到小全版, 有些报纸甚至在导读版刊发整版广告, 导读版只有寥寥数条标题甚至导读版变成了广告版, 如此“商业化”, 导读版也就失去了其导读的功能和意义。

是要广告效益还是要“恪守”导读功能的社会效益?对此地市党报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作为地市党报应当把读者放在第一位, 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突出社会效益, 只有把最有效、最丰富的导读信息传递给读者才能真正发挥党报“传递信息、服务群众”的作用, 真正发挥导读的功能和意义。

为此, 要严格控制导读版广告, 在广告单价上提高准入门槛, 导读版广告面积最大不得超过半版或小全版规格为宜, 全年导读版广告量须有一个控制值;遇到重大时政新闻事件发生时, 宁愿牺牲导读版广告, 也要把重大新闻“做足做透”, 真正发挥其积极有效的“导读”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炎生.努力开创地市党报发展的新空间.岭南传媒探索, 2012, (3) .

[2]阎旭光.新闻图片与我们的报纸.中国报业, 2013, (5) .

篇4:中华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中华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学习兴趣;方法;目的

一、艺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利用歌曲

传道功成易,找到方法难。历史教学,充分发挥这个学科的优势——连带艺术,挖掘情趣,切忌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乃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呵欠连天。在学习《八年抗战》的时候,原先拟定的学习目标如下:

(1)历史知识: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学习方法:课前浏览、自学梳理重大历史事件,把前后历史事件贯穿起来,在头脑当中,画一幅思维导图,来找出学生学习历史的重点、难点。

(3)情感体验:抗战时期,英雄儿女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军民一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学习重点: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找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上课的铃声响起,我精神抖擞,给学生播放在抗战期间广泛流传的几首优秀的音乐。《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感人肺腑,饱含热泪,悲愤交加。我带头领唱,歌声交织在一起。歌声是时代的脉搏,通过演唱歌曲,学生好像看到了抗战的中国土地上,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们。通过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群情激昂,激起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话语一转,书归正传,给学生说:“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八年抗战》,让我们来学习当年的历史,让我们走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兴致高昂,进入了学习情境……

课堂上自始至终情景交融,群情踊跃,学生学习了历史,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快下课的时候,我额外布置了一项作业,规定要找出五首抗战期间涌现出的优秀歌曲进行了解,至少要有一首歌曲能熟练演唱。等学生把作业交上,我看学生找了很多歌曲,比如《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等等,歌曲或者表达了抗日英雄的英勇不屈,或者表达了游击健儿英豪勇猛,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热爱祖国、反对侵略者、爱戴人民英雄等情怀,学生在歌声当中学到了历史知识,在轻松愉快当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2.利用诗词

青少年风华正茂,对五彩缤纷阐述心灵的抒情诗词非常感兴趣,若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这个特点,则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讲到列强的侵略,说到慈禧太后,我在课堂上背诵了章炳麟的《讽慈禧太后七十生辰》,对“老佛爷”“赞叹”

有加: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

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这首诗对慈禧的无耻进行了如描如画、淋漓尽致的展示,让人读后感到义愤填膺、怒不可遏。至于学习万里长征的历史,毛主席的诗词显然最为人所知,很多学生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胜枚举。诗词的语言非常简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这样教学,画龙点睛,学生印象深刻,激起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事实证明,只有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才会良好。

二、学习历史,激发雄心壮志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鉴往知来。先贤往圣,壮怀激烈,无不对我们进行着启示,激励着我们树立远大的目标。智者说过,目标是太阳的人能轻易登上山顶,读书为消遣的人必懒于掩卷深思,意义明显。讲授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时,我进行了如下操作:

1.学习目标:(个人的价值源于志向,远大的目标必能促进非凡的成功)

(1)掌握南昌起义起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缘起、红军长征的主要历程、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的内容,培养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能力。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要仔细查看,能够熟练指出长征的行军路线,培养识图、用图能力,在头脑当中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

(3)通过学习这一段彪炳史册、震惊中外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先烈英勇不屈,顽强拼搏、前赴后继的长征精神,学习红军的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学会珍惜,并且努力学习,学习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来报效祖国。

2.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3.学习难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

长征。

4.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5.学习过程: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独到的见解,展现非同一般的自我。课堂上我首先发言说,志向和努力结盟或可登陆成功,天赋与懒惰为伍也难创造伟业;如果你的目标大于你的才能,你会不断提高你的才能;而你的才能大于你的目标,你会不断降低你的目标,所谓有心艰难能成事,无心顺境不成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一会儿发言,一会儿沉思,都受到了深刻的启迪。

6.课下辑录爱国名言张贴背诵。

7.写一篇学习日记,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的真正含义。我们现在看以前,以前就是历史;以后的人看现在,现在也是历史。历史的滚滚长河奔流不息,伟人逝世留下万代英名,庸人死去带走一件寿衣。学习历史,奉献社会,创造历史,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高目的,这是历史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的精髓。

参考文献:

韩振.激活创造的潜能: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篇5:导读版实践与思考

http://

提供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宜昌市教研中心 李明海 宜昌市第六中学 王英姿

[关键字]初中,研究性学习,基本目标,核心任务,步骤和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2-0046-03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虽然时下人们对此认识因个人理解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根本点上却是一样的,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采用类似于史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历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从我国的国情看,在绝大多数地区,初、高中各学段是分开办学的,各自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考虑初中学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核心任务、实施步骤、基本形式。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初中学段不同于高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儿童,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显然不同于高中学段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

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与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吻合。

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新的“贵族式”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要追求“发展性”,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纯学术”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什么是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历史常识,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过去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次,要知道我国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否定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提出问题。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之一,古代文化是那样的光辉灿烂,四大发明深刻地影响过世界,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明、清以来民族创造性的缺乏。从历史来看,我们不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民族,自明朝开始,极端的君主专制、文字狱,逐渐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麻木和迟钝,不敢说“不”逐渐积淀成了我们的一大民族性格。于是,对任何事物是见怪不怪,习惯于服从和接受,哪里还能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从振兴中华的高度讲,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第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一要务。要完成这第一要务,必须使全体国民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所依赖的心理基础,就是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

围绕培养“问题意识”这个核心任务,我们在初中学段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表述成果”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问题生成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来源。

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如学生在学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通过课文了解了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却对拿破仑称帝以及后期对封建势力的妥协等问题不理解,于是教师将之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再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安排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时产生的。据查,这个问题的生成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这项伟大的工程既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具体体现于哪些方面呢?在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不很清楚和空缺之处,理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时,恰逢学生学到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电视中塑造的人物与教材中的介绍有一定的出入,特别是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出入很大。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不时地提到了电视剧中的事情。究竟是教材中的人物介绍真实还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真实,还是二者都距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于是引导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李鸿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论证教材中对李鸿章的介绍,论证电视剧中对李鸿章人物的塑造,力求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立体的李鸿章形象。再如,学生在完成教材安排的“搜集文革时期实物”活动时,对于大量的粮票、油票、副食票表示不理解,教师就顺势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各类票证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如,伊拉克战争是近几年来学生在历史课上最愿意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事情。有的教师结合世界历史教材“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开展了“巴格达在哭泣”的研究性学习,讨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包含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反映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

“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归纳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记载、描述隋朝大运河的资料不少,但是对隋朝大运河科技含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隋朝大运河贯通南北,不同的地质条件、各异的地形地貌,使开凿所遇到的问题肯定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涉及很多科技问题,但对此前人没有什么记载,后人没有什么研究。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重视对普通百姓劳动成果的记载。

再如学生在探究“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一位学生在研究之前凭着对教材中资料的掌握,他认为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但是随着他搜集资料的增多(主要是读拿破仑的传记),他发现在拿破仑的思想意识深处存在着封建的、个人欲望等因素。于是,他改变了看法。认为拿破仑称帝就其主观目的而言,并不完全是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巩固,而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达。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发布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达”,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察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佳,务必要求人人参加。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我们的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善,以实现新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李明海(1955-),男,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王英姿(1957-),男,湖北宜昌市第六中学历史教师,高级教师。

(摘自:《历史教学》2005.2)

篇6:导读版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现今,社会创新变革的不断推进,青年思维越来越活跃,并且其诉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团的建设也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不断推进党建带团建的进程,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热情、积极性与创造性,这对企业变革的深化、企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企业的稳定具备极其重要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党建带团建 思想引导 真做实干 素质培养 组织整顿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一种群众组织,其成员都是社会先进青年,共青团在党的发展与建设中充当着助手与后备军的双重角色。近年来,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乐电”)党委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使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构成了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的正面、向上的氛围。

一、新时期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党建设的总要求内容,团的建设在党建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是新时代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的必然需求,以党建带团建已然成为乐电党委改革创新、谋求发展的客观需求。截至2017年10月,乐电公司28岁以下团员223名,35岁以下团员青年345名,占全体职工总数的43.1%。

二、新时期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特色做法

(一)把握新时代青年特征,抓思想引导,把青年凝聚在党旗下

一是借助组织青年落实“一学一做”、开展十九大专题报告专题学习、实施形势任务教育等活动,使得团员青年在思想理念上实现突破性的进步。二是把企业两级团组织的团干部成员编入到理论中心组学习小组中去,指引他们主动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强化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促进公司发展。三是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平台,加强青年所喜闻乐见的微信公众号、微课堂、微电影等新媒体工具的作用,指引团员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勇于支持公司的创新变革,促进公司的发展。

(二)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抓真做实干,将青年融入到发展中

一是开展“青年文明号助力新班组建设”行动,青年文明?要争做乐电新班组建设的标兵班组,展示青年文明号的优秀品牌形象。二是开展QC、五小等“创新创效”活动,提升青年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为青年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加大对优秀成果的表彰奖励力度。三是着眼青年整体技能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和发挥出青年岗位能手和各类技术比武获奖者、创新发展青春建功标兵等优秀青年的榜样作用。

(三)紧贴新时期青年需求,抓素质培养,助推青年成长成才

一是把企业改革发展需要与青年成长成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青团选人、荐人的工作职能,深入挖掘、积极培养青年人才。二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以面对面交谈交心的形式助力团青主动筹划未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和发挥出青年岗位能手和各类技术比武获奖者、创新发展青春建功标兵等优秀青年的榜样作用。三是保证青年职工代表的比例,引导青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青工合法权利,为青年搭设与公司领导决策层直接沟通对话的桥梁,推进青年与企业共同进步。四是推动青年群体在乐电改革发展的众多新产业、新项目、新目标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四)紧贴新时代团建要求,抓组织整顿,提升团组织战斗力

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对基层团组织的指导作用,基层团组织设置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需要,确保能很好地覆盖团员青年和履行团的职能。二是把团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部署之中,把团的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企业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三是为团青工作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和改善青年活动阵地。

三、新时期确保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明确工作职责

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明确了抓党建必须抓团建的意识。定期研究共青团工作,乐电公司党委会每年听取2次共青团工作汇报,基层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听取1次共青团工作汇报,及时帮助团员青年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健全工作制度

乐电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

(三)加强考核督查

乐电党委把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其中的一条重要考核事项,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对基层党支部党建带团建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四、结语

上一篇:蟹爪兰开花了的小学作文下一篇:愿将青春铸冀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