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推荐理由

2024-04-23

导读与推荐理由(精选6篇)

篇1:导读与推荐理由

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无需多言了。虽然马克思留下来的文字很多,但很多是马克思的最亲密的同事恩格斯所写或者整理遗稿时补充完整的,恩格斯的好意有时反而为后世对马克思形形色色的发挥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有极端者,诸如上世纪中叶一些西方马克思研究者喊出了“剥离恩格斯”的口号,《资本论》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本人独立完成的唯一一部系统性著作,正是这部著作奠定了马克思彪炳千秋的思想巨人的地位,我们今天习惯于称呼马克思为各种“家”,但所谓的各种“家”最终只有唯一的一个起点——《资本论》。

对《资本论》的阅读我们有如下建议,请同学们参考。

首先,从我们所列出的辅助书目中的戴维的《马克思传》读起,因为马克思在过世后他的名字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性内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今天淹没在各种马克思的主义中的我们来说,只有剥离后世在马克思身上所塑就的各种历史外壳,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马克思,这本传记是本很不错的还原马克思个人体验和马克思时代真实的杰作。

其次,我们阅读《资本论》时一定要注意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分析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正如我们所注意到的,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注意将这两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区别开来,只有以这个差异为基础,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马克思作为一个思想者的伟大或者独特之处,诚如其墓志铭所写的那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句话一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马克思作为一个思想者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其思想中强烈的入世关怀,马克思与黑格尔,或者与其同时代其他思想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马克思不仅能建造一个论证严密充满思辨征服力的思想天堂,更关键的是他把把这个天堂就造在了欧洲的街头,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思想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应该是统一的。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能以一个跨时代的人道主义者形象穿越20世纪为东西方普遍接受,我们辅助书目中所选择的熊彼特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所编撰的那本书以及阿伦特的书可以作为这种接受的一个注脚。

最后,《资本论》确是一本难啃的书,其遥远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式的枯燥的经济术语,以及马克思所显示出来的超强的思辨能力都会增加阅读的困难。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有点左愤味道的网络版本,批注者很有见地很用心,而且蛮可爱,希望这能增加同学们读这本书时的现场喜剧感,排解阅读时的寂寞。

篇2:导读与推荐理由

班级 姓名:黄成 学号:

摘要

摘要内容:

1.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五种职能(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4.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利。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监督者地角色,通过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作为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相关员工。有时也因特殊原因而隐藏特定的信息。管理者地最后一种信息角色是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第一种决策角色是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或分明新工艺等。第二种决策角色是冲突管理者,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如平息客户怒气,调节员工之间的争端等。第三种决策角色是资源分配者。第四种角色是谈判者角色,其谈判的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等。

5.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具备以下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各层次的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是不一样的。6.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所主张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额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有所有的个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7.行为管理 1)、梅奥(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只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8.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1)、学习型组织:即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2)、精益思想:根据用户的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的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的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3)、业务流程再造。4)、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五个条件: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5)、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关键词:科学管理 资源分配 决策计划 领导控制 组织创新

目录

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3 1.1管理活动······················································4 1.2中外早期管理思想··············································9 1.3管理理论·····················································12 2.决策与决策方法···················································97 2.1决策与决策理论···············································98 2.2决策过程····················································101 2.3决策的影响因素··············································104 2.4决策方法····················································108 3.计划与计划工作··················································124 3.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125 3.2计划的类型··················································128 3.3计划编制过程················································134 4.组织设计························································163 4.1组织与组织设计··············································164 4.2组织的部门化················································176 4.3组织的层级化················································182 5.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204 5.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209 5.2管理组织变革················································212 5.3组织文化及其发展············································220 6.领导概论·······················································235 6.1领导的内涵··················································236 6.2领导风格类型················································239 6.3领导理论····················································242 7.激励···························································251 7.1激励原理····················································252 7.2激励的需要理论··············································254 7.3激励的过程理论··············································260 7.4激励实务····················································264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 管理的定义

关于管理的定义有多种。福莱特的经典定义为: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在我看来这句他更加侧重与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显然,这样定义管理是不够全面的。

罗宾斯和库尔塔认为:管理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有效的完成工作的过程。这一定义很明显强调了人的因素和管理的双重目标,即既要完成工作,又要讲究效率。

刘易斯等人指出: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之立足于组织资源,当然资源是属于管理内容的一部分,但很明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普伦基特和阿特纳把管理者定义为: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在此基础上把管理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实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加具体,突出了管理的职能。

徐国华等指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 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管理具有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来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以上三层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整体,是比较完整的定义。

杨文仕和张雁认为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该含义与前一定义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它强调人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其他资源的作用。而本书则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这一定义则又对管理作了进一步解释: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很显然这一定义的对象是比较完整,这样也同时把管理的范围扩展到诸多领域。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些职能很精确的概括了管理的功能,让管理定义更加完善。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在现实中往往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这也就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1.2 管理的职能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写道,所有管理者都行使着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两位教授孔茨和奥唐内尔在教科书中,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以下五种: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当今流行的教科书一般把管理职能压缩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而本书则将其定义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可以理解为: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管理者在行使其他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1.3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3.1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额、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与泰罗同时代的人,如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研究步骤是: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个人的操作动作、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动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制定标准的操作程序。

1.3.2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包括六种基本的活动: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和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指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谐和协作的气氛)韦伯的贡献

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对于权威,他认为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合法的权威。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或理想行政组织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存在明确的分工、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行政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组织关系与外界关系也是这样。

二、决策与决策方法

2.1 决策与决策理论

2.1.1关于决策的原则要想达到最优就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了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但是在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是得不到满足的。

2.1.2 决策的依据

管理者在决策是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水平。但在现实中管理者在决定信息的收集以及如何处理信息时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分析。信息量地过大或过小都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的。2.1.3 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决策者要充分了解相关备选方案的情况;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机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理论的决策者事是完全理性的,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能正常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所以逐渐地被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行为决策理论

关于行为决策理论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理论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提出的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即人是有限理性的,在我看来人们由于现实复杂的外界因素,思维和想象力具有局限性,而且很容易受情绪所影响,由此产生的知觉上的偏差,生活中决策者也只能尽量地了解信息并指出决策,所以决策者选择的理性也是相对的。2.2.1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主要包括诊断问题(发现机会)、明确目标、拟定方案、筛选方案、执行方案、评估效果这六大过程。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决策是一种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以上的过程步骤层次鲜明,层层递进,只有很好地处理了这些过程的执行效果才能有更大的希望达到预期的决策效果。2.3.决策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的因素包括了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这些知识一般外界因素,影响的因素当然还包括了其组织自身的因素。但这些外界因素其影响又是很大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决策者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使其受到的影响达到更小。组织自身的因素

自身因素包括了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根据哲学思想之内外因学说,内因起决定作用,虽然决策不完全是内部因素,但一个组织自身的内部条件以及文化对决策者作出的决策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因而在现实决策中必须重视组织自身内部的建设。决策问题的性质

一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对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这是一个是重要的问题,关乎组织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那么这个决策就必须在大量的决策信息参考基础上去斟酌,才能做出决策,和一般的决策当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过程。决策主体的因素

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包括了风险厌恶性、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者在决策中的情况,因而是十分有影响的,像我本人就是一个风险介于中立和爱好型的,因为在我看来决策就是针对机会的一种把握,机会是很容易溜走的,因而我更偏好与去冒险试一试。2.4 决策方法

2.4.1 定性决策方法 在人们面对信息不完全决策问题时,比如对新环境里出现的新问题,就难以使用对数据依赖很高的定量方法。著名的头脑风暴法就是一个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方法,对这种问题是非常有用的,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它是集众家之长去解决新问题,对于突发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定性方法还包括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管理者有时需要对企业或企业某部门的经营活动方向进行选择,可以出去“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导矩阵”法。其中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把企业经营业务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即瘦狗、幼童、金牛、明星。企业可以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然后再针对自己的企业或部门进行相关的决策,这样的话对决策有着更加正确的指导性。2.4.2 定量决策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了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性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三种。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其中涉及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的内容就不做解释了。2.4.3 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 2.4.4 决策模拟演练

三、计划与计划工作

3.1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3.1.1 计划的概念

所谓计划内容必须包括“5W1H”,即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地做?地点。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做事,但是我们如果不按计划做事则只能听之任之于自然了,所以我们在现实中还是需拟定计划做事!

3.1.2 计划与决策

计划和决策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这是因为:计划是决策的前提,计划是决策逻辑的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3.1.3 计划的性质

计划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在我看来,任何组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使命,决策活动为组织确立了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并且进行了实现方式的选择。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进一步展开和细化。组织正是通过有意识的合作来完成群体的目标而生存的,因此组织的各种计划及各项计划工作都必须有助于完成组织的目标。如果说决策工作为组织生存确立了组织的生存目标和使命,那么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连接我们的彼岸和要想抵达的此岸,给组织提供了通向未来目标的明确道路,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基础。计划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促使组织的目标实现。至于管理人员从高层到第一线基层管理人员都要进行计划工作。高级管理人员计划组织总方向,各层级的管理人员还须再据此制定相互协作的计划,从而达到组织的总

目标。

33..2

2计计划划的的类类型型

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孔茨和韦里克的分类: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预算。3.3 计划编制过程

计划编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虽然可以用不同的标准把计划分成各类型,计划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管理人员在编制任何完整的计划时,实质上都要遵循相同的逻辑和步骤。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四、组织设计

4.1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机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所谓知识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构架,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组织机构可以用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行三种特性来描述。

组织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柔性经济原则。在组织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环境的影响、战略的影响(梅尔斯和斯洛进一步考虑到外界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形象地总结了四种战略类型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类型)防御者型、探险者型、分析者型和反应者型。反应者型一般也是出于动荡的变化的环境之中,但限于决策者的市场判断能力、内部管理能力、主动应变能力,组织很难及时对外在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只好采用被动反应的战略以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种战略明显是低效率的,组织往往面临强大的变革压力。

4.2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部门精简高效是每一个部门设计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作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应当贯彻在部门设计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项活动过程中。部门设计应在保证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下,力求人员配置和部门设置精简合理,不仅要做到“事事有人做”,而且要做到“人人有事做”,工作任务充裕饱满,部门活动紧密有序。4.3 组织的层级化

企业层级化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完成任务需要设定的层级数目,有效的管理幅度是决定组织中层级数目的最基本因素。所谓的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这些下属的任务是分担上级主管的管理工作,并将组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然后付诸实施。有效的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地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等。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权与分权。为了提高职权的有效性,在做出决定之前,管理者必须对职权的范围进行界定,并且在此范围内谨慎的行驶职权。职权在被接受之前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在做决定时,下属必须能够理解沟通内容;在做决定时,下属必须深信他的要求与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在做决定时,下属必须深信他的要求跟他本人的兴趣是一致的;在做决定时,下属在体力和精力上应能给予配合,职权的行驶不能逾越他们的能力和服从范围。职权分为三种形式: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含义:所谓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这些权力或职权委派给了下级之后,下级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自由决断,灵活处理问题,但同时也负有完成任务并向上级报告的责任,上级仍然保留着对下级的指挥和监督权。授权的含义有:分配任务、授予权力或职权、明确责任。有效授权的要素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信息共享,组织中的信息作为一种共享资源,组织如果能够使员工充分地获取信息资料,就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必须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进行自主的决策,提高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并为组织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放权,组织若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就必须真正地放权给团队中的各个专家和基层人员,使每个成员都能根据工作过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这样,各种类型的权利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励绩效,组织应该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对组织成员绩效贡献给予奖励,这种奖励系统应该既包括工资和利润提成,也包括一定的股权比例,如职工持股计划(ESOPs)等。

在授权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几个重要的原则:重要性原则,组织授权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所授权限不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要敢于把一些重要的权力或职权放下去,使下级充分认识到上级地信任和管理工作的主要重要性,并且把具体的任务落到实处。适度原则,组织授权还必须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授权过往往造成主管工作量过大,授权过多又会造成工作杂乱无序,甚至失控,所以不能无原则授权。

五、组织变革及组织文化

关于组织变革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赶上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其内部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得到最优化的组合。

组织变革可以分为至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梯形改革两种。至上而下的改革可以优化领导结构,实现管理分工更加明确,但是同时又容易造成多头领导,不利于企业领导者的集权,易造成组织层次冗杂,对于一个命令变化会产生很大影响,高层领导的决策不能很快的传达到基层中去,从而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合理化发展。

六、领导概论

关于领导概论,“霸权主义”要不得,“无为而治”也是不行的,在我看来,“甩手掌柜”才是好领导,许多管理者有的可能是出于“身先士卒”的心理,有的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总是喜欢替下属想办法、拿主意。没错,不是出主意,而是拿主意,别看这一字之差,它们的含义可是大不相同,出主意是帮助员工想办法,目的是启发员工的思路,用的是商量的语气,而拿主意则是替员工想办法、做决定,已经没有员工的事了,基本就变成了领导一个人的戏。实际上,逼下属自己想办法也是一种育人之术,而育人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个不想育人、不会育人的管理者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其实,许多管理者之所以不想让下属抢了自己的风头,是因为没有享受过育人的快乐,看着自己花心思培育出来的人在舞台上大放光彩,那种兴奋劲儿和欣慰感可比自己在舞台上出彩得多。

关于抓权与放权

“无为而治”这四个字顾名思义,说的就是以近乎“不做事”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达到做事的目的,这四个字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懂得“放权”,尽量避免事必躬亲。但是,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有很多管理者总是过分追求忙碌,似乎只有忙起来,并忙到不可开交的程度,生活才算充实,企业才会好,心里才会踏实。当然,勤劳并没有错,勤劳致富的理论也没有错,问题是勤劳不一定等于忙碌,这是两码事。一个企业不能全是忙人,因为忙会带来乱,而乱则会导致效率低下。人在忙的时候往往容易注意力过于集中,视野就会变窄,只知道埋头拉车而不知道抬头看路。这样就容易忽略掉大局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和无效劳动的产生。这时企业里的“闲人”就显得非常重要,他们的工作就是静静地“观察”与“思考”,站在比劳动者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协调各种事物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大局,这恰恰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这种“闲人”一个小时的工作成果,其效率可能抵得上十个“忙人”忙活一个星期。

管理要分层

尊重层级管理

中国现今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完善或是运作机制的不成熟,经常会发生越权管理的事情。

在私营的小企业中,尤其是那些只有10个人左右的企业,很多事情如果老板不亲力亲为,根本找不到人来做。这时过于严苛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就会栓往企业的手脚,使企业丧失小规模特有的“灵活性”。因此,越权管理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它积极的一面。只是要把握好度,如果领导管的“闲事”太多,甚至完全忽略了中层,就会造成权力不清晰、章法不明确的混乱局面,对企业的管理效率带来极大的伤害。

所以,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的领导未必是好领导。管理者应该善于用人做事,而非自己做事,层级管理一定要得到尊重与坚持。实行层级管理有以下几项优势:

(1)管理层次得以简化,领导重心下移,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管理从宏观粗放向微观细致方向发展。(3)有助于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4)有助于改善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5)有助于各部门之间竞争局面的形成。(6)有利于青年干部的迅速成长。

层次不在多,而在精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应该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的扩大、制度规范化和人性化、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素质提高,而不是表现在管理团队越来越复杂、庞大,一个“臃肿”的管理层不仅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还会成为企业的累赘和负担。简化管理层次,鼓励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是优化管理的核心。一般来讲,企业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在业务量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越多,所需的人员就越多,企业运行成本就越高,所以企业能正常行驶其管理职能的前提下,管理层次越少越好。

管理层次减少表现为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层次越少,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指导和沟通越紧密,工作视野也就越广阔和直观,这样有利于把握市场经营机会,使管理决策快速准确。

2、有利于精简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必然要精简结构,特别是一些不适应市场要求,能被计算机简化或替代的部门与岗位。

3、有利于培养管理人才,组织结构的层次越少,一般管理人员的业务权限和责任必然放大,这样可以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有利于培养下属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造就一大批管理人才。

4、有利于节约管理费用,管理层次减少,人员精简,加上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和替代功能,实现办公无纸化、信息传输与处理网络化,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办公费用及其他管理费用。中层不能太“胖”

我曾经在一些资料上了解到,有人对美国39家公司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成功与不成功的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单纯与否”。只有单纯的组织才最适合销售复杂的产品。事实也的确如此,大部分优秀公司的管理层员工相对较少,员工更多的是在实际中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审阅报告,它们的结构形式只有一种关键的特性:简单。只要具有简单的组织形式,用很少的员工就可以完成此项工作。管理学家们对优秀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型公司的核心领导层没必要超过100人,及“百人负责”。麦当劳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正符合雷·克拉克那句经久不衰的格言:“我相信公司的管理应该是‘人越少越好’。”全球零售业大王沃尔玛公司,其创建者萨姆·沃尔顿说,他相信总公司总部空无一人的规则:“关键在于走进商店仔细倾听”。卡尔森认为,中层管理人员是一层海绵,如果中层人员少一些,亲身实践管理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全美最受崇敬的经理、美国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在给通用减肥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削减中层人员。

所有复杂的组织都会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它使得管理者无法把目光专注在应该关注的事上。相反,却进行着数目极其庞大的昂贵的、无生产力的活动,因此,要想使组织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就必须给你的中层领导减减肥。现代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机构臃肿带来的管理成本增加,有时管理成本甚至会超过交易成本,而机构臃肿带来的另一个问题:不能灵活的采取行动。所以中层管理层不宜太臃肿,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可以让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机动而富有成效。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应善于启发员工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善于支持员工创造性建议,善于集中员工的智慧,把员工头脑中蕴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人人开动脑筋,勇于创造。

篇3:导读与推荐理由

1.网络文学及其代表作者与作品

在此领域, 一些学者这样解释此概念:网络文学, 其含义涵盖网上写作、网络内容为中心、网络传播为主流的文学作品;还有许多狭义和广义的届定及说法, 在这里笔者不去甄别这些说法的正确与否, 但有一点是作者及读者受众公认的即:网络文学在内容上是与网络资源、网络媒体、特别是“播客”、“博客”、“微博客”息息相关的。

这里笔者主要探讨一下网络文学中, 比较有影响的早期作品。首先, 《第一次亲密接触》, 可谓第一部网络作品, 同时, 也是最火爆、最经典的一部网络作品。继蔡智恒之后, 又涌现出几拨网络文学作者, 通常情况称他们为“网络写手”, 这些作者大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 他们幸运地回避了文革的冲击, 伴着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秩序与宽松环境成长起来, 作者自身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 并且, 从这些作者的名字即可看出, 他们是一群追求个性与特立独行的一群人, 他们对网络尤其熟悉、且应用自如, 在网络文学创作上, 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例如, 创造出一些网络语言:FT (faint) 晕倒;BC=白痴;[1]。

针对此种动态, 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读者很大一部分对此有较深的研究, 比较熟悉这些网络语言, 作为图书馆的馆员老师要对学生读者群进行健康、向上的疏导, 务必给读者及用户正能量方面的教育, 使之在社群网站、起点中文网站等, 健康地、理性的阅读, 作为学习生活的合理补充, 思维灵感的智慧激活。

2.新时期网络文学的几大凸出特点:

网络文学作品自诞生到风糜以来, 就呈现出“新鲜”、“清爽”、“可读性强”的特点, 不仅反映了现在刚刚成年及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的生存状况与价值取向, 而且, 还一直具有稳定和特定的读者群!为此, 笔者认为, 文学就是人学, 阅读, 就是浏览各种大相径庭的人生, 诚然, 在当今的图书馆, 还包括“真人”图书的阅读!至于它的整体思想引领及价值取向还应积极的逐步的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 在此方面, 高师图书馆应发挥好自身的教育职能, 进一步搞好纸本阅读及数字化阅读的指导与推广工作:馆员老师要做好网络作品的导读与导航, 仅以本馆为例, 要结合专业评估为大学生读者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书目揭示、数字化作品的导读工作, 涵盖经典E-book的导读。

网络作品通常是先在网上发布, 当其收到网友的普遍好评时, 或者文学性、艺术性较强的时候, 才从网络回归到纸质出版物, 这种媒介的回归, 反映了网络文学作品也可登入大雅之堂, 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的出版物, 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与此同时, 馆员老师要施予读者健康网络素养的培养,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打造, 尽力使大学生读者远离暴力、悬疑、声色犬马。达到使之能鉴别真伪、区分粮莠的境界[3]。

3.多种媒体与网络文学的交相互动现象

3.1首先是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当影视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后, 反过来推动网络文学作品的市场份额。相对于这些书籍作品而言, 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在音频、视频上更具有生动的直观度, 推动了文学作品的畅销;另外, 此种状况, 很容易产生“马太效应”, 一个作家的书畅销、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受观众欢迎, 这也为他后来的作品销售开辟了畅通的渠道, 例如池莉的作品又再度成为广大受众的关注热点, 高校大学生们尤其汉语言文学院的读者也在持续关注这些当代文学的可度读性与思想性, 首选仍是思想性。

3.2其次, 还有一种情况, 根据影视作品, 攫取一部分人对影视作品的喜爱, 出版有关演员小传、拍摄过程的花絮之类的书籍等等。各家出版社争先恐后地出版了主要演员的小传式书籍, 这些书里都插有大量的惟妙惟肖的演员照片, 内容一般为作品的主要章节, 其读者面也大多为青少年和大学生、及20来岁的“追星族”们, 他们对于喜欢的人物具有近乎狂热的热情, 这和其年龄段、心理及价值取向实密切相关的, 随之发生的一种现象就是排着长龙似的大队去购买偶像签名的售书, 仅风云人物“佟大为”就来过长春联合书城两三次, 为青少年读者群签名售书, 诚然, 大学生中只有少许低年级的学生还在追随偶像, 图书馆老师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以教育和疏导, 使其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主旋律保持健康和向上的状态。

3.3最后一种情况是纯粹将剧本出版成出版物, 诚然, 这种情况不很多见。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信息环境里, 网络文学及网络阅读, 可谓互联网时代的一支“奇葩”, 在高校图书馆推广网络文学, 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小的侧面, 旨在弘扬网络文明与网络文化, 并聚焦在进行健康向上的阅读疏导上, 图书馆的馆员及学科馆员的导读任务应该落实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铸造及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化发展的理念上。

摘要:阅读是当代大学生一门艰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 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 近年来在国内许多大学已风靡起来;笔者从网络文学作品的特点切入, 探讨了网络文学的特色以及网络文学与影视媒体的互动, 并指出了馆员老师光荣且长期的导读职责, 与同仁切磋共享。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文学,媒体,阅读,导读

参考文献

[1]安妮.D小调进行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 2008.2, 218-220.

[2]胡大敏.载体媒体视阈下大学馆阅读推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 (3) 96-99.

[3]张妍.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3, 90-93.

篇4:导读与推荐理由

或许你会觉得奇怪,为何要特别称呼这些人为“导读/推荐序作家”?毕竟,欧美等国出版新书时,也大多委请专人撰写导读或推荐文章,两者有什么不同?

的确,欧美等出版先进大国在推出新书时,都会找人写导读或推荐序,不过,普遍程度不如台湾出版界。此外,需要撰写导读文章的作品,多半为学术专书或者经典名著。至于“推荐序”出现的情况就比较频繁,不过,大体上来说,也多由与该书主题有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来撰写。

反观台湾则不然,不少导读文章并不是由专门研究该书主题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而是由社会、文化评论、观察家来写,甚至由本书的版权代理商、编辑,或同本书领域相关的台湾作家来撰写。

举例来说,一本翻译自欧美的畅销小说在推出中文版时,往往会找来一位台湾本地的知名作家来撰写关于此书的导读或推荐序,然而,细看原书,感觉并没有类似的需求。

通常这类被安置在翻译书前头的导读文章,大都是作者与该书主题的简单文献回顾,另外也顺便谈谈这本书籍的重点内容。也就是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经历,告诉台湾的读者,为什么这本书由这个人来写是值得阅读的?值得阅读的地方又有哪些?

至于推荐序,推荐的人大多和原作者不认识(少部分认识),只因推荐人也出版过同类型作品,或其工作与该书所谈及的领域有关,而此人在台湾的社会知名度又高,就被找来推荐。

导读/推荐序文章除了找相关领域的社会贤达来推荐背书外,还有一批台湾本土的写手(特别是文人作家、社会/文化评论/观察家)。这些人在台湾的报刊媒体上主持专栏或定期供稿,写作领域不拘一端,可以称为专业作家,且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否定或嘲笑这些导读/推荐序文章的存在。

在翻译书充斥且高居畅销排行榜的台湾出版界,某些书之所以能被读者青睐,与这些导读/推荐序作家的精彩文章不无关系。圆神出版集团的简志忠就曾说过,《佐贺的超级阿嬷》第一炮之所以能打响,后来还推出系列作品,吴念真先生精彩的推荐序功不可没。

由于台湾的翻译书多,因而需要大量的引介文章来帮助读者认识这些作家、作品,于是造就了一批替翻译书籍撰写导读/推荐序的作者群,否则怎么知道该不该买某一本书,纵然这本书在海外已经是畅销书,但是,其适合当地读者阅读吗?毕竟文化的差异让不同社会的读者对于不同的阅读类型有不同的关注。

由于台湾的内需市场较小,除了少数畅销作家之外,靠写作为生并不容易,大多数作家不是另有专门职业,就是过得很清苦。由于台湾出版市场的特殊生态,对于导读/推荐序文章的需求量不小,也直接、间接帮助了本土写作者,至少多了一些发表文章的园地(有些人甚至还将导读/推荐序集结成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大陆当代知名/畅销作家的作品引进台湾地区之所以叫好不叫座,甚至不叫好也不叫座,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台湾地区的读者无从认识这些作家,不知道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如果仔细比较某一些欧美知名畅销书的中文译本在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销售情况,可以发现,有一些在台湾地区畅销的图书,在大陆却没能激起什么涟漪。再仔细分析双方在图书编制与发行营销上所下的心血,我发现,台湾的出版人在以文案和推荐序包装一本翻译书的用心程度,普遍比大陆高一些。封面与排版设计部分,我认为两岸出版水平差别不大,只是各有美学偏好。

篇5:导读与推荐理由

科幻类小说,我本身不是很爱看,总觉得天马行空,有的没的,感觉把

有一次,翔翔说他想看《查理九世》和《哈利波特》,被我义正言辞的严厉拒绝,当时孩子那双委屈的眼神,我至今记忆尤深。我总想让孩子读好书,但什么是好书,难道只有远离我们的时代,被时间所印证的才是好书吗?我让孩子读三国,看水浒,成套的四大名著买回家,却被孩子束之高阁。难道《哈利伯特》真的有那么好看?那些不切实际的胡喷乱凑,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记得在一位老师的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故事讲述了一岁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秘地出现在姨父姨妈家的门前。哈利在姨父家饱受欺凌,度过十年极其痛苦的日子。姨父和姨妈好似凶神恶煞,他们那混世魔王儿子达力――一个肥胖、娇惯、欺负人的大块头,更是经常对哈利拳脚相加。哈利的“房间”是位于楼梯口的一个又暗又小的碗橱。十年来,从来没有人为他过过生日。

但是在他十一岁生日那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信使猫头鹰带来了一封神秘的信:邀请哈利去一个他以及所有读到哈利故事的人――会觉得永远难忘的、不可思议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为了继承父母的遗志,哈利来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魔法、巫师是已经被众多作家写过的老题材了,但是罗林无疑是写的最好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哈利伯特》系列中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所有梦幻的开始。把魔法界写的如此真实,无数的细节交织成一片魔力的网。书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每一次的结局都让你如此意犹未尽,拍案叫绝。书中到处是伏笔,谁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结局就隐藏在众多的细节中。正是这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人爱不释手。整本书充满了幻想、神奇、惊异,甚至疯狂。让人读后不禁佩服作者超凡的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的感觉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神奇”。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国度。在那里,有一个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们在阅读时,也随之掉入了一个魔法的时空。通过反反复复的阅读,在自己的心中构建一个不一样的魔法世界。

篇6:名著导读推荐书目

1、《沁园春

长沙》配套作品阅读:

①《毛泽东诗词鉴赏》 吴功正 江苏古籍出版社

②《毛泽东传》特里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①《志摩的诗》徐志摩中国青年出版社

②《徐志摩传》韩石山广东教育出版社

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白落梅 中国华侨出版社

④《新月飞鸟——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郑振铎译 哈尔滨出版社

3、《大堰河——我的保姆》

①《世纪文学经典·艾青精选集》 艾青北京燕山出版社

4、《烛之武退秦师》

①《春秋左传注》“中国古典名著释注丛书”系列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出版

②《君子时代的争霸——〈左传〉二十讲》何晋新华出版社

5、《荆轲刺秦王》

①《史记

评注本》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岳麓书社

②《读史有学问——王立群讲史记》 王立群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③《大秦帝国》孙皓晖人民文学出版社

6、《鸿门宴》

①《英雄项羽》 李清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②《刘邦与项羽》 朱永嘉中国长安出版社

③《司马迁评传》 张大可 南京大学出版社

7、《纪念刘和珍君》

①《鲁迅小说、散文、杂文全集》(全四册:小说、散文各一册,杂文上下册)鲁迅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②《人间鲁迅》 林志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野火集》龙应台著三联书店

8、《小狗包弟》

①《激流三部曲》 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随想录》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④《中国人的品格》罗家伦著工人出版社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①《大家小集—梁启超集》花城出版社

②《梁启超自述》人民日报出版社

10、《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旅程》

①《中国优秀报告文学读本》李炳银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

②《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美)卡尔萨根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表达交流部分: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长江文艺出版社

②《目送》龙应台三联书店

③《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

必修二

1、《荷塘月色》

①《朱自清散文精选(增订版)》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从清华到联大》朱自清江苏文艺出版社

2、《故都的秋》

①《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浙江文艺出版社

②《寂寞的春朝》郁达夫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③《郁达夫传》方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3、《囚绿记》

①《囚绿记》陆蠡江苏文艺出版社

该单元补充介绍:

①《梁实秋散文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

②《老舍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

③《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文化艺术出版社

④《梁衡散文大学生读本》同心出版社

4、《诗经》

①《诗经注析》程俊英 蒋见元著中华书局

②《闲坐说诗经》 金性尧北京出版社

③《美丽诗经》鲍鹏山 王骁著黄山书社

5、《离骚》

①《楚辞》林家骊译注中华书局

②《楚辞笔记》张炜中国青年出版社

③《楚辞解读》张向荣天津古籍出版社

④《屈原传》崔旭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6、《孔雀东南飞》

①《传世文选:玉台新咏》谭国清主编西苑出版社

7、《诗三首》

①《三曹——璀璨星座》 刘跃进 王莉编著中华书局

②《曹操》

伊沙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③《陶渊明传》 钱志熙中华书局

④《陶渊明诗文选评》 曹明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中国文学之美从诗经到陶渊明》蒋勋主讲

8、《兰亭集序》

①《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王羲之》 谢建华南京大学出版社

②《建安风骨与魏晋风度》史卫 中华书局

③《一本书读懂魏晋南北朝》尚永琪,薛海波 中华书局

9、《赤壁赋》

①《苏东坡传》

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苏轼诗词选》孔凡礼,刘尚荣选注中华书局

③《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三苏》康震中华书局

10、《游褒禅山记》

①《王安石传》梁启超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王安石散文选集》洪本健选注百花文艺出版社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①《蔡元培教育名篇》蔡元培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②《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岳南著中华书局

③《中国人的修养》蔡元培 著,张剑释 译哈尔滨出版社

④《美育人生》蔡元培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2、《我有一个梦想》

①《所有劳工都有尊严》[美]马丁·路德·金著,迈克尔·K.哈利编辑,张 露 译海南出版社

②《马丁·路德·金(英汉对照)》(美)达尔比著,顾岳译注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①《马克思》罗范懿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本单元补充书目:《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大全集》华文出版社

必修三

第一单元

1、《〈红楼梦评论〉笺注》王国维 中华书局

2、《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胡适 上海古籍出版社

3、《论红楼梦》俞平伯 上海古籍出版社

4、《纪念与研究》(上海鲁迅纪念馆编)

5、《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M].著名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 贝克,林基海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6、《海明威在中国》杨仁敬厦门大学出版社

第二单元

1、《李白研究》周勋初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2、《杜甫评传》金启华 陕西人民出版社

3、《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李立湖北教育出版社

4、《李商隐诗集疏注》 叶葱奇疏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5、《李商隐研究》吴调公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三单元

1、《孟子家世》王轩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2、《孟子的论辩艺术》王泽宣 济南出版社。

3、《孟子正道》王耀辉 长江文艺出版社。

4《荀子微言》惠栋

续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5《荀子评注》傅山

续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6.《韩愈评传》刘国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7.《韩愈诗文评注》张清华中州古籍出版社

第四单元

1、《外星球文明的探索》卡尔·萨根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必修四

第一单元

1、关汉卿戏曲选人民文學出版社

2、关汉卿研究论文集古典文學出版社

3、《曹禺自述》曹禺京华出版社

4、《小说与戏剧》刘绍铭::京华出版社

5、《莎士比亚研究和考证》郑土生江苏教育出版社不败神话 dongding

6、《莎士比亚研究》王雨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二单元

1、《柳永词新释辑评》李培中国书店出版

2、《柳永词选》王羽立中华书局出版

3、《柳永》赵长征五洲传播出版社

4、《苏东坡全集》王文诰注珠海出版社

5、《苏东坡全集》邓立勋编校黄山书社

6、《稼轩归隐心迹新论》李青唐中华书局出版

7、《辛弃疾诗词版本研究》徐汉明中华书局出版

8、《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张忠纲、綦维江苏教育出版社

9、《李清照评传》王延梯 陕西人民出版社

10、《李清照》程千帆徐有富江苏古籍出版社

11、《李清照词赏析》郑孟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第三单元

1、《走进当代的鲁迅》 李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

第四单元

1《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著。上海开明出版社

2、《司马迁研究》,韩城司马迁学会编

3《班固文学思想研究》吴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4、《张衡诗文集校注》张震泽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选修——先秦诸子

1、《论语》

①《论语别裁(全二册)》南怀瑾 著述: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丧家狗》李零 山西人民出版社

③《论语心得》于丹中华书局

④《孔子传》钱穆三联书店

2、《孟子》

①《孟子》方勇 译注中华书局

②《孟子传论》 罗根泽著东方出版社

3、《荀子》

①《荀子》 方勇李波 译注中华书局

②《荀子传》刘志轩,刘如心著花山文艺出版社

4、《老子》

①《老子的智慧》林语堂湖南文艺出版社

②《老子传》余世存海南出版社

③《老子——中华经典藏书》饶尚宽译注中华书局

5、《庄子》

①《庄子》孙通海 译注中华书局

②《庄子传》王新民海南出版社

③《庄子諵譁》南怀瑾讲述上海人民出版社

6、《墨子》

①《墨子》方勇译注中华书局

②《墨子》作

者:郑文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③《墨子与墨家》任继愈 著北京出版社

7、《韩非子》

①《韩非子》 陈秉才译注中华书局

②《韩非子说故事》杨先举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补充书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①《时文选粹——唐诗之旅》东方出版中心

②《唐诗人研究》巴蜀书社

③《宋代大夫的非正常生活》网络连载

2、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①《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诗经往事》 闫红天津教育出版社

3、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①《中国的礼乐风景》 胡兰成中国长安出版社

②《中国诗学——鉴赏篇》 黄永武新世界出版社

4、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①《史记选注》

②《苏东坡传》林语堂

5、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①《古典文学名家名作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上下)》新世界出版社

6、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①《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②《晚唐小品文选译》凤凰出版社

本书补充书目:《人生若只如初见》(安意如,天津教育出版社)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

选修——人物传记

1、《人类群星闪耀时》

2、《拿破仑传》

3、《月亮与六便士》

4、《梵高传》

5、《巨人三传》

上一篇:前期物业准备资料下一篇:图论学习的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