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在尼赫鲁思想的引领下,通过采取一系列如计划经济、土地改革、采用议会制等经济改革的政策措施,以期实现印度的经济独立。基于此,本文就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采取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加深我们对印度独立初期的制度安排的了解以及对其他国家经济改革在制度安排方面提供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私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私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篇1:

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发展规律的探讨

摘 要:以新加坡两所大学为例,分别从该国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成为著名大学的发展规律,从中可以借鉴一些经验教训。

关键词:新加坡;大学;发展规律

教育发展规律是社会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内部普遍的、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教育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1]。学校的发展规律既有内部规律,也有外部规律。如大学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规范指引、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文化思想的促进;与此同时,大学内部师生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与大学发展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大学的发展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2]。在此,主要探讨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以下分别简称国大和南大)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其成为名校的发展规律。

一、两所大学发展与其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政府逐渐放权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着手对大学进行改组。如在1980年将原来的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为国大,并对其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调整与充实;1982年又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并于1991年7月又将其升格为大学,扩充该校的规模。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把国大建成亚洲的哈佛大学、把南大办成亚洲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为此,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资源来弥补自身劳动力和资源的限制,积极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留学生,力争发展为国际学术文化中心[3]。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努力将两所大学发展成世界顶尖大学,逐步建立一些高科技研究所和国际领先的实验室,同时为那些从事高科技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以此协助新加坡成为世界性的、充满活力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业环境的东方波士顿[4]。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在较长时间与两所大学的关系在总体上表现为政府对大学较强的控制和干预,其政府成为左右两所大学发展的一种主要力量。因此,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5]。

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新加坡政府着手改变对大学的管理体制。如该政府更加强调政府与大学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同时,注重权力运行的多流向、权力空间的多维度等。新加坡政府的这种行为模式逐渐使其与大学从以前的控制转变为一种彼此制约且较为平衡的合作伙伴关系[5]。当然,大学作为一种学术机构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只有大学拥有一定的自治、自主和自由权力,大学才有自尊和灵魂,才能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登攀,探寻高深学问[6]。为此,新加坡政府积极设法引导大学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机构。如新加坡政府于2005年5月正式颁布《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大学自主”的报告书,其目标是赋予两所大学拥有全部自主权利。同时,新加坡教育部还成立了以常任秘书林泉宝为首的“大学自主指导委员会”,来监督和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此后,国大和南大将在公司法令下,拥有自己的组织纲要和章程,以非牟利、有限公司的形式注册[7]。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新加坡两所大学的管理模式也逐渐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其政府对大学干预的权限也从“全能”变为“有限”。这种角色的分化较好地平衡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更能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大学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有关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权限往往与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关系比较密切。如果一所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越大、公有成分越多,政府对这所学校的控制就越严格,学校受到政府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一所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越少、公有成分的比例越小,政府对这所学校的控制就越宽松,学校受到市场的影响就越大。由于新加坡政府向学校提供大量的资金,因此,新加坡的教育由政府干预的力度很强,很多政策方针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1980年以后,为了更好地配合大学的发展,新加坡政府也逐渐改革其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具体措施为:一是鼓励通过建立校企结合以促进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教育发展需要的经费日益增多,该政府决定采用市场机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高大学学费;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鼓励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鼓励私人企业投入教育经费,尤其是高校科研经费。此后,新加坡的大学积极走出校门,通过与私营企业、尤其是新工业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来筹集其科研经费[8]。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对两所大学的拨款逐渐由80%减少到70%—60%。二是推行等额筹款资助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开始为两所国立大学推出大学筹款基金的政策。为使大学更积极地向社会筹募资金,当大学筹到1新元捐款时,政府就会为各大学所设立的捐款基金投入3新元,借以加快大学筹款运动的发展速度。通过这种经费筹集措施,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大学筹款的积极性,逐渐摆脱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使大学能够在筹款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其自主性和主动性。三是赋予大学在经费管理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自独立以来,新加坡两所大学的经费管理权限不断地放宽。如2002年以后,新加坡教育部允许大学根据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来拨款,同时将大学的策划期从1年延长到3年,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教育部的拨款,落实更长远的计划。这样一来,两所大学在财务的整体管理方面则有了更大的伸缩性。

二、两所大学发展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程度与大学获取资源多少的制约关系

新加坡两所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大学,除了国家领导高度重视而使得大学快速发展外,还与其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投入高等教育的费用也就越多。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创造性知识以及服务成为个人财富增值、经济竞争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新热点。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新加坡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占其总教育经费的26%—28%,其中,国大和南大的教育经费支出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8%[9]。1990—1991年度,国大总的教育经费为39 935.239 2万新元,其中,由政府拨给的教育经费总数为32 591.8万新元,约占总教育经费总数的82%[1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新加坡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其投入的经费也不断加大,让更多适龄人口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大学由于有充足的经费,可以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招聘优秀的教师,可以为新加坡社会各界培养优秀人才。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有效地促进了该国政局的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国家越稳定,其经济文化越发达,投入高等教育的费用也就越多。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制约关系

经济发展战略与大学人才培养计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大学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水平的高低和运用之广泛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综合国力的强弱[11]。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创造性知识以及服务成为个人财富增值、经济竞争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战略制约大学的课程设置。如在199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跨世纪战略——《新的起点》,确立了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首先该政府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在学科设置上不搞小而全,不平均财力,而是有所侧重地发展那些与该国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工商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医药学等[12]。

三、师资队伍与两所大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营造自主、自由、宽松、和谐、从容、安静的环境,为多样性、个性化、有思想的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创造性、思想性工作提供保障条件。这是因为大学教师是一群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一方面,大学要依靠他们去创造先进的教育目标和凝聚目标的力量;另一方面,大学是文化较高的社会结构单位,需要建构能够发挥主体最佳创造力的环境,如知识分子政策和劳动人事政策,对教师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创造性能起明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大学只有创造优良的用人机制,设法将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能力、先进的思想道德等转移和凝结到教育对象的身上,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 单江林.办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J].西北医学教育,1997,(4):200.

[2] 廖春华.高等教育发展现实与规律的哲学思考[J].社会纵横,2008,(5):139.

[3] 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EB/OL].http://www.stehr.sh.cn/web/content.aspx?id=6587,2007—03—20.

[4] 陈秀梅.新加坡高等教育及其启示[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1.

[5] 龙献忠.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2.

[6] 刘伟,张万红.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历史与变革[J].煤炭高等教育,2008,(6):31.

[7] 茹宗志.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新动向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7,(6):83.

[8] 促进教学科研社会化 新加坡高校将与产业界联手[EB/OL].http://www.networkchinese.com/region/spore/unifund.html/2000—10.

[9] Education Singapore Table of Contents [EB/OL].http://countrystudies.us/singapore/26.htm.

[10] 新加坡国立大学[EB/OL].http://www.losn.com.cn/world_university/Asia/Singapore.htm.

[11] 陈文.金融危机后新加坡高等教育新战略[J].东南亚纵横学术,2000,(增刊):103.

[12] 王威.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45.[责任编辑 高惠琦]

作者:曹惠容

私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篇2:

尼赫鲁时期印度实现经济独立的制度安排分析

摘要: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在尼赫鲁思想的引领下,通过采取一系列如计划经济、土地改革、采用议会制等经济改革的政策措施,以期实现印度的经济独立。基于此,本文就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采取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加深我们对印度独立初期的制度安排的了解以及对其他国家经济改革在制度安排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度;经济独立;制度安排

1947年印度政治独立后,印度政府为实现印度经济独立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在历史的篇章中,尼赫鲁时期在经济方面的制度安排使印度能逐步走向经济独立,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那么,尼赫鲁时期的经济制度安排具体有哪些?

一、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实施的经济改革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工业基础和民族工业体系,以公营经济占领国民经济制高点

尼赫鲁认为,必须建立由国家掌控以重要工业、金融业和基础设施为主的公营经济。政府先后于1948年和1951年出台了两个将基础工业、重工业基本上划归公营经济,而轻工业划归私营经济的工业政策决议,进一步确保和巩固了公营经济的主要地位。此外,国家必须实行计划和管控其他重要工业,并有权对其进行接管。1951年,尼赫鲁政府颁布的《工业许可法》还规定:所有新建或扩建的企业必须获得中央政府的许可才能建立,进一步将工业的发展和部署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

(二)在国外援助和对外贸易上坚持民族经济独立

印度欢迎外国投资及外国援助,但尼赫鲁郑重表示:“我们必须记住,我们不允许任何国家操纵我们的经济,这是印度人的信念。”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同时,提高印度本国的独立能力。当然,这样的环境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反作用的,但它为印度国内的民族工业建立、发展提供保障,使得印度的工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民族工业体系。

二、尼赫鲁民主主义思想的经济改革措施

(一)大胆采用议会民主制,为实现经济民主奠定基础

自宪法生效以来,印度历史进入共和国时期,印度大胆采用议会民主制。1951年10月25日至次年的1月21日,第一屆联邦人民议会成功举办。参与选举的政党包括印度国大党、印度共产党、印度社会党在内的70多个政党中,多数是地方性政党,还有不少是为参选刚刚组建起来的政党。由于实行成人普选权,全国21岁及以上的登记选民总数为1.73亿人。在印度历史上,这种盛况是前所未有的。

(二)进行土地改革和乡村建设,为实现经济民主创造条件

1、废除柴明达尔中间人制

根据1948年12月全国省税务部长会议决定和国大党土改委员会1949年报告,各邦开始废除柴明达尔中间人制度并重新进行法律的制定。废除柴明达尔中间人制的整个过程充满曲折,也存在很多弊病和缺陷,但发展农业,废除落后的寄生地主制是非常必要的。柴明达尔的取消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初步实现了产权和经营权的结合。其部分缓解了英国殖民时期残留下来的农民和地主间的矛盾,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改革租佃制度

中间人制度的废除使得耕者有土地,但并未解决租佃的问题。随时可责令其退租的佃户和转租佃户的处境是极其贫弱的,在尼赫鲁民主主义思想的指导下,1948年起到50年代上半期,各个邦陆续制定了改善佃农地位的法律。有关租佃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

1)固定租金。独立前,由于高额的地租原因产生的问题纷繁复杂,影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制定固定租金的法律是刻不容缓的。印度政府在制定法令时基于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投资利润的考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租金不超过总收成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2)租佃保障。政府在制定立法考虑的基本目标首先是,不能大规模地驱逐佃户,其次持有者以自耕重新收回土地是允许的,但在重新收回占有时要规定留给佃户的最低面积。

3)授予佃户所有权。在“二五”计划中规定了持有者重新收回土地的条款,对收回土地面积的权利加以限制,以期解决持有者借口重新收回导致大规模地驱逐佃户的问题,对佃户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

废除柴达明尔中间人制度和改革租佃制度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向现代化的转变,但由于地主势力在国大党内外有很大的影响等原因,土地改革困难重重。

3、实行土地持有最高限额制度

1961年末,政府宣布开始实行土地最高限额法规。1972年7月,政府又规定以五口之家为一单位,最高限额水浇地为18英亩,旱地为54英亩。印度土地改革方案提出由国家对地主超过一定限额的土地进行接管,分配给无土地者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分配给持有的土地是经济来源的所有者。政府征收限额以上的土地是有偿的,而大多数邦限额标准都定的过宽,大土地所有者顽固抗拒,更何况各邦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国大党人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大土地的所有者。基于此,缺乏来自联邦足够压力的改革措施进展的十分缓慢。

三、尼赫鲁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改革措施

(一)编制“经济计划”,促进经济发展

用国家的权力将财税等物资合理地归入政府,之后按国家的意志进行分配是印度计划经济的重要方略。计划经济可以让地方政府只有合作的权利,没有使用的权利,从而使财富更集中。这种做法加固了中央政府的地位,削弱了地方政府对经济管控的自主能力。强大的计划经济确保了印度的早期统一。虽然财富分配的集中统筹进一步加剧了中央和富裕的邦的矛盾,但它在资源配置上是相对公平的,为穷的邦提供保障,从而保护了多数邦的利益。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4月—1956年3月)

独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订立及完善由尼赫鲁政府于1950年3月成立计划委员会主要负责。虽然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法规不够完善,相当于简单的应急,但它并非没有印度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这一目标体现了尼赫鲁经济发展思想,即发展经济、保障社会公平。中央和邦政府共同负责实施五年计划,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6年3月圆满完成。农业恢复发展成效显著,但粮食短缺问题只是得到缓解,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工业方面,工业生产在这五年增长了25%,公共部门重工业增长显著。

2、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年4月—1961年3月)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建立了公营和私营发展的混合经济体制,具备了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基于此,尼赫鲁在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加快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取向发展战略。

该计划充分体现了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优先发展公营部门;第二,私营部门主要发展轻工业;第三,逐步实现民族自身产品的自给自足,降低对外国产品的依赖程度。政府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和制造业,为实现国家自给自足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政策实施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受到了左翼、资产阶级、美国和世界银行的指责和批判。

3、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年4月—1966年3月)

尼赫鲁政府不受外部干涉,不屈服于国内外压力,坚持最初的目标和战略。“三五”计划发展战略是“二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延续。其目标是继续扩大基础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以实现未来进一步的工业化。第三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实施“二五”计划和“三五”计划后,有效填补了独立时期工业体系的薄弱环节,大大降低了印度对国外设备和产品的需求,基本实现了政府自力更生的目标。

(二)实行“混合经济”——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并举

“混合经济”是指允许私营和公营企业共存。但是,私营企业应统一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在某些情况下,私营企业的生存应立足于为公众服务,而且不允许私营企业在各个经济领域中占据突出地位。在混合经济中,政府可以在经济活动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受到英国等外部国家的启发,尼赫鲁提出了以“混合经济”为核心的战略方针。1948年4月,尼赫鲁政府颁布工业政策决议,不仅允许了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而且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公营经济,使印度独立后的经济成为混合经济。

结语

在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民主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印度政府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基础和民族工业体系,以公营经济占领国民经济制高点;明确了外国援助和对外投资的态度,坚定民族经济独立的立场;颁布了各项法律和规定进行土地改革和乡村建设,为实现经济民主創造条件;实施了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改革,改变印度的经济结构,发展印度的经济,让印度人民具备不依赖外国势力,发展自身经济的能力。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在印度经济独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达特,桑达拉姆.雷启淮:《印度经济》,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9页,第63页,第244页。

[2]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3]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4页。

[4]诺曼:《尼赫鲁:第一个60年》,伦敦版第二卷,第45页。

[5]徐亮:“印度的计划经济”,《国企》,2014年第12期,88-89页。

作者简介:金书玉(1998-)女,汉族,硕士在读,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

作者:金书玉

私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篇3:

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

摘 要:区域金融支持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强调效率的“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兼顾公平的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金融研究就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所以选取美国、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以求从中获得启迪。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支持

一、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的金融支持经验

美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历史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不平衡性。在开发欠发达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和新兴工业区的开发方面,美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就金融方面而言,美国在整个金融制度的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的特点,从而使其实行的金融政策既能保证金融业宏观统一,又能使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集权与分权相对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即联邦储备制度颇具特色,这一制度实现了对全国金融业的分层次管理。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一国的中央银行总行,负责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美国50个州共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既要执行中央银行分行的职能,又要负责组织和管理各自辖区内的金融活动,并可以在各自辖区内的一些重要地区设立相应的分行。联邦储备银行独立性很强,可依据辖区内的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本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2.灵活的银行注册双轨制

美国商业银行(包括储蓄机构、信用社等)的设立,既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注册成为州立银行。州立银行一般不得跨州经营,主要立足本州,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银行注册双轨制造就了数量庞大的地方性银行,使各州经济发展都能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3.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在美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银行规模的大小不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标准也不同。例如在1935年,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的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高为26%,其他16个城市较大的国民银行最高为20%,而不发达地区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德克萨斯的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4%。此外,美国的再贴现政策也根据经济区域不同进行差别化管理。这种差别化的货币政策便于对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4.政策性金融扶持

为缩小地区差距,美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些政策性信贷机构,直接参与存放款业务活动,对落后地区进行政策性金融扶持。尤其是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加快当地农业的现代化,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介信用银行、生产信用协会、合作银行以及农场主之家管理局等多个农业金融机构,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美国政府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的私人银行提供高达90%的贷款保险,既保证了区域经济开发的资金需求,又保证了商业银行贷款对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促进了资本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

二、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的金融支持

1.设立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

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日本通过专门的金融立法,结合区域开发的总体规划,设立专门服务于某一特定开发区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日本政府金融体系的10个金融公库中,有两个专门服务于落后地区的开发公库,即根据1950年《北海道开发法》成立的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和根据1972年《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法》成立的冲绳振兴金融开发公库。在北海道的开发中,日本政府以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为平台,实施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借贷措施。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不但提供项目贷款,而且从事企业融资债务担保,其债务担保以资本金在1 000万日元以上的公司为对象,担保额可达债务余额的80%。除此之外,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公库以及农林中央公库等政府金融机构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为北海道开发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上述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北海道地区的成功开发。

2.设置非盈利性的、投资于重点产业的开发银行

1951年,日本成立了开发银行,专门为经济开发区域的重点产业培育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一般而言,主导产业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导产业的充分发展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导产业往往是区域经济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开发中设立非盈利性、向重点产业倾斜的开发银行,可以通过对重点产业的积极扶持,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开发银行对北海道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创立“财政投融资”制度

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金融手段筹集资金,并由专门的政府投融资机构以有偿方式加以运用。财政投融资制度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区域经济开发措施,它使区域金融政策能够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投资、贷款的发放对象只限于特定开发区域的法人实体,资金用于对基干产业的重点扶持、弱小产业的救助、夕阳产业的转移以及道路、港湾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巴西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鲜明。在主权独立前后几个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巴西素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8世纪是东北区域橡胶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橡胶业衰退后的19世纪东南区域的挖掘业得以发展,20世纪南方区域的制造业又成为巴西经济的主导。由此导致巴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改变这一现状,巴西政府在金融方面主要通过组建区域开发银行以及通过财政刺激来增强区域金融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1.组建区域开发银行

巴西根据本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组建地区开发银行,以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巴西不仅建立了国家经济开发银行,而且还在各州政府的协助下组建了若干地方开发银行,以便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提供资金。其中最早的是1954年成立的东北部开发银行,以后又成立了南部开发银行和一些州开发银行,还设立了“亚马逊投资基金”。巴西的开发银行主要是为所在区域提供项目发展资金,并不直接提供区域发展所需物资。巴西的区域开发银行至今仍对巴西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以财税刺激手段为区域开发银行筹措信贷资金

巴西政府规定,公民购买巴西东北银行和亚马逊银行发行的新股获利时,可以免交50%的个人所得税,以此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为区域开发银行筹措资金提供便利和支持。正是由于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激励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加速,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缩小。

四、印度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金融管理政策倾斜和区域“银行规划”措施来实现。

1.倾斜性的金融管理政策

印度储备银行通过在边远落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及时了解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并且通过信贷配额的利率差别化计划,引导资金流向欠发达地区,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和农业的发展;同时,印度政府还要求银行向欠发达区域提供信贷的份额在1985年3月前达到其资金运用总额的40%,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应达到60%。此外,印度政府根据1976年地区农业银行法令,成立区域性的农业银行,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向这些地区注入资金,极大地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区域 “银行规划”措施

所谓区域 “银行规划”,是印度储备银行根据国民信贷委员会小组的建议,于196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根据这一规划,全印度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国有化银行以及部分私营银行对其所负责的区域提供金融支持。区域 “银行规划”要求由各银行深入其责任地域开展经济和社会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明确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重点、资金流向和资金供求缺口,形成金融支持规划。规划需要经过政府的批准,各银行按照规划负责协调责任地区内的信贷资金流向和份额。区域“银行规划”措施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有效地发挥了金融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成功经验启示

上述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一是区域金融支持要有明确的区域金融政策目标。国外区域金融政策大都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减贫富分化为目标。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域金融政策是在邓小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以促进有条件的地区经济超常发展为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应成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目标。

二是要构建完善的区域金融支持体系。以美国的经验来看,在金融制度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通过集权与分权相对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和灵活的银行注册双轨制。美国的金融体系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得心应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或差别化的金融管理政策。从日本、印度和巴西的经验来看,通过设置为特定区域、特定产业服务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同样效果不错。

三是要制定差别化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国经济尤甚。因此要实现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别化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实乃必然。

四是要实行倾斜性的区域信贷政策。倾斜性的信贷政策支持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潘卫红

上一篇:码头环境监理建设项目论文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现代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