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科研论文

2024-05-05

初中生物教学科研论文(精选8篇)

篇1:初中生物教学科研论文

**中学教学教科研发展三年规划

一、面临挑战

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面对目前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文化内涵与综合竞争力,成为学校面临的新挑战。综观学校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方面: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亟待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德育课程的特色创建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完善。

2、教学方面:“生本教学”少讲多练课堂教学改革尚需深化。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待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需要继续探索有效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3、教科研方面:在教育的整体格局中,教育科研处于上面重视、下面漠视、个体忽视的“边缘化”地位,参与者不积极,为科研而科研,工作低效,面对教育现实无力改变,科研成果无法推广,科研的地位无从提高。

二、教育理念

以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为宗旨,构建“生本教学”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从内容到方式的基本转变,以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构建“励志教育”为主体的德育课程体系,拓展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 “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最新科研理念,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应用研究为主,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教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决策咨询的作用,求真务实,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不断提升我校办学质量,为实现我校总体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课程文化建设理念

学校课程文化的核心是“为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服务”,学校的教育性主要靠课程实现。未来三年,我们将通过优质的课程体系来确保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实现,以优质的课堂教学和德育课程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科学的方法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建设起能符合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课程文化。

2、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以“生本教学”的课改精神为指导,以“励志教育”为抓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创设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的教学环境,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教育科研理念

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管理水平,规范教科研行为,实现过程管理制度化,认真落实“服务、求是、人本”理念,做到管理出成效,管理出质量。学校和教师申报的每项课题都必须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具体目标

1、课程建设目标

(1)构建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完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全体学生创设求知成才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未来社会对公民的要求,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对每个学生实施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为使每个学生将来成为人才,打下必要的人才基础的角度去开设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也即励志校本课程。

(2)提高课程的研发能力。以校长室为指挥中心,围绕课程的开发研究,系统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完成励志校本课、主题活动课、研究型课和社团活动等课程的开发,并初步配套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实施方案、评价方案及管理方案等。

(3)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具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形成一支具有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力求每位教师都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4)探索学校课程管理的新途径。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探索和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育教学水平监测体系。

2、课堂教学改革目标

(1)形成“少讲多练”的教学新理念。以外力推动向内在需求转变,重塑教师教学新理念,促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2)构建“生本教学”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参与为核心,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基本转变。

(3)促成学习方式改变。以“励志教育”为平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全面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3、教育科研发展目标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营造科研氛围,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使学校教研工作、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同时培养出一批在市、区各级都较有影响的名教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品牌学科,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同时,使我校成为科研氛围浓、办学特色显、办学品位高、教育质量好的学校。

四、主要措施

1、课程实施的措施

继续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以教科室、教务处和政教处为主的课程职能机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设置、管理等。

2、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原则为:少讲多练,学会学习。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制定“生本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大力改革教学常规,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行政领导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一线,率先上示范课,帮助教师实现理念和行为的转化;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率先开展“少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以此为基点,在整个教师群体中产生辐射效应。

(4)建立评价与监测体系。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初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制度,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3、教育科研措施:

(1)建立阶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对一些积极性较高、业务素质较好的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培养,使他们在学校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取学校每个学科都有教师能够成为区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力争推出在区级有影响的名师3—5名,名班主任1-2名。实 3 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实行“师徒结对”制,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2)加强教研队伍的建设,创设多元而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研组;进一步加强备课组的常规管理和特色建设,实行教研组长述职考评制度,力争学校教研组建设经验能够在全市产生影响,在本城区辐射与推广,创建品牌教研组。实现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良性互动,定期外聘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3)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教育科研评估体系,完善教育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制度,完善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制度,注重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结合,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个人反思、绩效分析与学生满意度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反思,实现提升。

(4)完善教师聘任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聘任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并积极培养青年干部,创设更多的锻炼平台,让优秀教师与管理者脱颖而出。

(5)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注重与先进学校、高校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相关领域的对话。做好各级课题尤其是市级课题的申报和结题送审工作;加强课题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通过学校重点课题成果的推广带动广大教师了解、掌握和参与教科研工作;通过子课题带动全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科室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总结,通过结对、帮扶、理论研讨、公开展示等活动,总结整理科研经验,出版学校办学成果,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五、实施计划

1、课堂教学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1.9—2012.2)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机构,制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定各学科的实施方案。

(2)设计“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和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及不同课型,建立的课堂教学模式。

(3)建立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方式及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建立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物理环境模型。

(4)继续展开和改进校本教研,完善教科研制度。(5)创设多维平台促成教师的有效成长,完善并推进“名师工程、名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各项工作,推出在全区有影响的品牌学科教师。

第二阶段(2012.2—2013.6)

(1)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培训相关的教师,在七年级开设实验班。

(2)具体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措施,实施“验课”制度,合格上岗。(3)继续通过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成长,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二是举办名师示范研讨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落实“师徒结对”。

(4)有效落实、调整并完善教师发展的“四大工程”的工作,通过调研和评价,总结改进此项工作。

第三阶段(2013.6—2014.8)

(1)对实验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2)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推广普及。(3)全面总结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经验。

(4)总结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成果,努力做到教科研管理的常态化,让广大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觉地进行教科研,并使之成为他们习惯的“行走方式”。

篇2:初中生物教学科研论文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作业内容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本次培训作业分三批发布,您需要完成6份作业。

《初中化学教育科研》学后感

学完《初中化学教育科研》这门课程,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中学化学新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我对本门课程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作好准备,对于一个中学教师,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好的印象。即教书又育人,除对自已严格要求外,还利用一切合适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班上学生的思想觉悟,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同时热爱家乡,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们要切实做到: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加强实验教学,平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三人行,必有我行焉。我注意平时和其他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面的好的经验、方法,学习管理学生方面的好的办法。

在教学之前,先必须认真阅读所有新课改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整体把握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要求。做到这一点,不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素养。才能保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要当一个好教师,就要终生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但中学教师工作紧张,如何进行学习以更新知识呢?首先,要向书本学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杂志和一些新书籍进行学习。其次,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一是学习间接经验,就是学习已经发表在杂志上的关于新教材教学的教研论文或资料。他们的针对性强,对新教材的教学有现实指导和启示作用。二是学习直接经验,就是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篇3:初中生物教学科研论文

近几年来, 上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使教师科研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 特别是一些骨干教师在科研方面已有很深的造诣, 但多数教师的科研水平还处在有待发展阶段。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研认识存在偏差, 科研意识比较淡薄, 科研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科研成果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多数教师参与科研的状态还处于自发或自由状态, 缺乏高素质的教育科研引领, 缺乏理论指导, 缺乏经费保证。良好的科研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有待各方面的努力。

二、成因分析

1. 从社会层面看

(1) 职前教育对科研能力培养的缺失

目前师范大学的课程结构很难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 课程结构不合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如:专业课程设置比例过大, 教育类的课程设置较少, 而且形式单一, 内容陈旧。

(本表来源见 (辛涛等)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 (6) )

由上表可见, 与国外相比, 我国师范教育中比较忽视教育实践, 造成师范生问题的研究意识和能力欠缺。近年来由于温州地区教师的多元化, 从非师范院校中招收了许多毕业生到教师队伍中, 也使得他们适应教育行业的过程变得更长。

(2) 缺乏有效的在职科研知识培训

由于之前的不足就必须要靠之后的培训来提高。虽然有许多教师想做科研, 但却不能进入具体实施和操作的阶段,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科研的基础知识。通过调查问卷 (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80份) 我们发现:

数据显示:有84.0%的教师参加过科研进修, 但就培训效果而言, 只有21.0%的老师认为提高很快, 48.4%的老师觉得有提高, 有14.6%的老师不能确定, 还有1 6.0%的老师认为没有提高。

目前教师职后培训的形式有“师徒结对”、研修班等。青年教师普遍反映“师徒结对”的形式有利于他们迅速地适应中学的教学, 但由于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相差较大, 因此新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 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要求是上好课, 课题研究几乎把新教师排除在外。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学科研修班对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参加的人数非常有限。教科研培训班大都是课题负责人或学校的教科室主任, 很难推广到普通教师。

2. 从学校层面看

(1) 科研真正落到实处难度较大

当前温州市大多数学校对教师从事科研都提出了要求, 基本上都有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写一篇论文, 在教师的年度考核中也将论文课题获奖进行加分。科研部门每年也都有开展各项论文评比, 因而大部分学校都比较重视, 也有相应的奖励机制, 但作用有限。学校领导的科研理念也是影响教师科研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说影响了教师的发展, 凡是学校领导对科研重视并支持的, 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就高, 参与的也就多。从我们对“学校科研氛围”、“学校科研管理”及“科研在教师评价中比重”情况调查 (同上) 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数据显示:虽然有59.3%的学校对科研有明确要求, 但没有付诸实践, 表现为学校对科研没有指导的占了50.5%, 只有1 0.8%的学校有专家指导, 28.6%的学校在教师评价中占的比例很小, 教师认为学校科研氛围淡薄的占了11.1%。

(2) 学校教研与科研相分离

目前学校教研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 主要负责教学研究工作, 结合科研较少。近几年来各校课题还存在着重立项轻研究、轻成果推广、淡化后续研究的问题。对教师的科研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重视不够。

科研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研究, 解决当前教育教学问题以及今后学校发展的问题, 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率, 最终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但一些学校把科研当门面, 急功近利, 成为向外张扬、宣传的一张名片。对从事科研目的认识的错位, 导致了不少中学科研效果不理想, 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脱离, 因而教师认为搞科研是纸上谈兵, 不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与研究互不相干, 从而失去了做教科研的积极性。

(3) 教学任务繁重

初中教学中长期存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 初中教师要备课、改作、还要个别辅导、学生管理等。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校的各种检查和评比, 即便是有进行科研和教改的想法, 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校烦琐的工作给教师带来了职业倦怠, 这种职业倦怠感如果长期积累, 就会演化成“思想懒惰”, 当然也就会远离教育研究。在教育方式的转型期,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将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 教师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3. 从教师自身层面看

(1) 科研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书就行了, 教科研只是评定职称的“敲门砖”, 不能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平时和教师的谈话中, 一些老师认为科研不会对教育教学有帮助, 反而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负担。这些观念根深蒂固, 对教师从事科研起了严重的制约和束缚作用。这种对教师职责的狭窄和片面化的理解是造成当前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低效的思想根源。

(2) 科研能力欠缺

很多教师的科研方式停留在总结教学经验的水平上, 缺乏一定理论指导下的高层次的科研活动, 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相距甚远。在搜集资料, 分析处理资料方面也处于较低层次, 存在重复和无效研究;不少教师撰写的论文没有理论色彩, 很难把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从中提炼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改进教学工作。总体来说, 教师的科研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科研所需要的教育统计学、测量学、研究方法等专门领域的知识对很多教师来说还是一片空白。

(3) 缺乏内在动机和需求

动机理论表明, 一个人能否自觉、积极地参加某项活动, 并取得活动实效的关键是对这一活动产生内部需求, 并以此来形成活动的动机。通过调查表明教师从事科研的要求还处在被动的阶段, 缺乏从事科研的内部需要和自觉性, 一旦评上职称, 就失去了做科研的热情, 就封笔了。一些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离职称的时间尚远, 就把科研工作搁在一边。

三、提高初中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1. 社会要重视教师的成长

(1) 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研要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离不开科研机构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科研有必要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共同构建支持型的科研平台。只有多方的协调配合, 才能实现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要完善教师科研奖励机制。

(2) 减轻教师的家庭负担

家庭负担是影响已婚教师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解决教师生活冲突上, 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老人的照顾上, 可请外劳动力或者是老人安养机构;在小孩托管上, 可充分发挥社区或物业管理的作用, 由他们组织社区内的退休老人或下岗工人进行管理。由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 让他们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

2. 学校要搭建教师科研的平台

(1) 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学校环境会影响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任何一项教育改革, 都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同和参与。学校领导可能很难直接改变老师的内在动机, 但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因此, 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 营造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学校”。

(2) 加大校本教研和培训力度

当我们从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 校本教研就实现了其真正的价值。校本培训的方式要以课题带动培训, 引导教师面向教学问题选择课题, 并在课题实施中, 主动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从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选择研究中的共性问题,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 提升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 为今后开展科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他们在课改中进行研究、提出问题、由问题提炼专题、从专题中确立课题的教研方式, 促使其形成正确而稳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能力乃至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3) 建立科研的评价奖励机制

学校应建构起科研的激励机制, 给科研提供必要的经费, 对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 把教师科研绩效与选优评定、晋级升职挂钩, 并使之制度化。对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 并把他们的成果加以推广, 使教师有成就感, 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科研;要对发表的论文成果采用积分、存档的办法, 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 推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建立奖励机制就是要为教师做科研提供必要的物质、信息和时间等方面的支持。

3. 教师要重视积累、学习和反思

(1) 注重资料的积累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 有大量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 所以平时要反思、提炼、重视积累, 把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 如:写教育日志、教学反思等。

(2) 加强科研理论的学习研究

理论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冲破习惯和经验的束缚, 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并及时地了解前沿的教改信息。学习的内容有基础理论的学习, 如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等;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法、调查法、比较法、查阅文献资料法等。学习的方式多样化, 如:带着问题学习。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普遍存在的厌学问题、减负问题、德育问题等等。带着问题学习教育理论, 既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使理论学习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又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课题, 变吸收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围绕专题进行比较学习。这种方式可以促使自己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可以帮助自己把握正确的选题方向, 避免重复研究。在围绕专题进行比较学习时, 要注意从多方面收集专题性的资料,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问题。

(3)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 提升科研能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她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甚至有所滑坡。”为此,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不断地对其进行计划、评价、反馈和调节。

反思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自我反思;二是与他人就共同性问题进行合作性反思。教师要在校内外寻求有共同研究志趣的人员合作,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补, 通过协作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因此, 教师要重视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重视科研群体的建设。

从辩证的角度看, 问题与危机同样会带来变革与创新的契机。我们审视教师科研的现状, 冷静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的只在于以新课改为契机, 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但科研素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除教师自身的努力外, 更需要社会、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

摘要: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温州市初中教师 (为表述方便, 以下教师即指初中教师) 的科研水平已有了较大发展, 但教师的科研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 如:科研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高, 科研动机异化等。根据上述情况, 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这三个层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教师,科研,教学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宁红.教师成为研究者:国际运动、理论、路径、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叶澜, 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4:对农村初中教科研的忧思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科研;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50-02

现存的主要问题是:教科研工作还没有真正承担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出路的重要任务;教科研工作在学校的传统地位依然带有巨大的惯性;教科研工作在广大教师心目中具有显性的功利色彩;学校评价考核机制淡化了教科研的时代紧迫性;教科研必需的条件保障在农村初中难以一步到位;农村初中的师资基础和人才外流使学校缺乏一定数量的领头羊和足够的教科研骨干力量。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

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视追求基础上的时效性。教科研崛起、竞争乃至生存的需要贵在神速,尤其农村初中在年复一年的大比拼中,如果不能在沉默中爆发,必然在沉默中消亡。而学校教科研这样一个“智囊团”、“开发部”的研究工作是长期而坎坷的,很大程度上带有尝试性和风险性,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学校竞争的眼前需要。因此,教科研成果就学校需求而言总是略显滞后,很多的成果形式也只是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的阶段反思和经验总结。对于已有的先进理念、举措,学校借鉴唯恐不及,又怎敢独辟蹊径呢?看来,农村初中要将教科研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戏,既需大智,更需大勇。

2.传统观念的扭转非一朝一夕。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以往的十几年、几十年中,教科研还仅仅是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附属品来看待,即便在学校综合评估中,教科研的比重也是微不足道的。“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考试成绩是教师的命根”,类似这样的观念直到现在也是很多学校、诸多老师坚持默认的。就学校而言,没有硬性的教科研制度保障、没有明确的教科研任务、没有统一的教科研时间、没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等也就难以周全;就教师而言,只要能够教好课、只要拿得出统考成绩,其他的也就无关紧要了。“一白遮百丑”嘛!何况对一个老师的评价,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社会、家长,也就考试成绩是最惹眼的了。可见,大众观念的根深蒂固,其惯性余势未衰。

3.不管怎么样,学校教科研工作还是要进行的,教科研活动还是要搞一点的,毕竟教科研成果总要拿出来点。然而,这难不倒诸多学校,因为自然会有毛遂自荐者。何以见得?评先进需要课题、评荣誉称号需要资本、评职称需要论文……不参加课题就有阻碍,不写点东西就没资格,即使学校不着急,自己总要对得起自己。何况,每年一度的职称晋升、评比、考核总会涉及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也正因为如此,每年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在教科研领域冲锋陷阵,总能或多或少地拿点“成果”为学校添光彩。可惜的是这种功利本位的个体教科研缺乏持久的动力,一旦这些人完成既定目标,就感觉功德圆满,他們也就不愿意再做“无用功”了。不难理解,“有用”与“无用”的界定如果以功利为标准,“英雄造时代”式的教科研必然只是昙花一现。

4.从各农村初中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评先评优中几乎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考核奖金以学科奖比重为首、评先评优向职称晋升者倾斜。那么,教科研到哪里去了?谁也说不清,谁也不想说,谁也想不起学校机构中除了教导处、政教处,居然还有教科室;谁也记不起新课改环境下“传统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型的时代呼唤了。好像新课程改革是一回事,评价是另一回事,似乎学校就应该在评价方面“高度自治”。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有意无意中所造成的,其实就是一种舆论导向,如同间接地告诉大家——教科研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是可有可无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第一轮,更新的时期又快来临,时代的紧迫性告诉我们,教师理念的转变固然重要,学校评价机制的更新和评价理念的转换也许更应首当其冲。

5.农村初中教科研的弱势也有不少客观上的无奈。如:搞好教科研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场地设施、加班贴补、考核奖励等都是保证教科研工作长期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而这些经费等物质的获得却有较大难度,尤其是在财政上交、“一费制”盛行的今天,学校各项开支都有数额限制,教科研经费的投入似乎没有在正常开支的预算范畴,因此这方面的投入困难、报销更难。教师的奉献精神虽然可嘉,但久而久之其热情终究会有所下降的。又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现象在农村初中尤为盛行,这里暂且不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与孰是孰非,总之,有资本、有资历的教师大量流向高中和市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且大有经久不衰之势。这些外流教师以前或是学校教科研领域的重要骨干,或是学校某学科的权威,或是教科研的后备力量。骨干教师的大量外流,极易导致学校教科研工作产生断层,阶段工作青黄不接,研究力量后继无力,甚至培养科研“领头羊”都已经成为学校的燃眉之急……重重阻力使学校教科研工作一直如履薄冰,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明确要求和检查、评估,兴许教科研早就在很多农村初中被打入“冷宫”了。

以上是我个人对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了解和理解,难免有片面之嫌,但不管如何,现存的各种问题终究还是不容置疑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问题归问题,解决才是硬道理。然而本人见识浅陋、人微言轻,如何解决问题实在不敢妄谈,只能胡思乱想一番,暂做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之一:增加教科研在综合评估中的比重,增加教科研在各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增加教科研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的分量。理想主义之二:加大教科研成果的舆论宣传,加大对教科研者的表彰力度,加大教科研考核奖励的提升幅度。理想主义之三:严格控制教师流动的随意性,确保各校师资力量的稳定;减轻教科研工作者的课务、凸现他们的重要地位。理想主义之四:自上而下地设立教科研专款或基金,确保各级各校教科研经费投入的专款专用,为学校教科研的物质基础保驾护航。

篇5:初中语文教科研计划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继续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扎实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树立“大语文”观念,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济南市教学研究室提出的“构建有效课堂”的工作思路和“服务、研究、指导”的指示精神,在新的学年中将继续团结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改进,进一步提高我市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二、工作重点及思路

总体规划:构建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民主语文——快乐语文——美丽语文

1、继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理论,领会其实质,克服教学随意性,积极开展富有建设性的教研活动,拓宽学校教研工作的思路和形式,通过课例比如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带动教师形成教学上的共识,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继续加强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其在有限的时间里形成自己的阅读指向。在六中继续进行语文大阅读实验,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去学习经验,根据本学校的实际加以借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加强有效考试的研究。从对概念的认识、命题思想、命题原则、命题范围、命题技术、答案的确定性指数以及讲评环节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集体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

4、加大作文教学研究的力度。加强有序作文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改变目前部分学校作文教学混乱的局面,改变义务教育阶段作文的实际操作与课程标准不相符合的作法。作文要有一定的写作趋向和写作序列。初中作文总的趋向是:要求学生作文体现出“生活的情趣”、“真挚的情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根据各年级的不同要求进行引导训练,形成写作序列。教师对写作技法可适当点拨,不必泛泛去讲。作文要重修改。一篇作文的多次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方法,将“面批”、“互改”,“自改”相结合,对不同水平的作文要采用不同的修改方式,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篇6:初中教科研工作计划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将加强校本研修工作,激发科研服务教学,统领课堂,提高质量的内在作用。深入教学

方式改革,努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努力创建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全力打造实效课堂、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发展目标

(一)建立健全以教研组为主要阵地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找准适合自己的教学教学改革突破口,努力实现学有所成,创出特色的良好课堂教学改革局面,为实现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二)注重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服务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要遵循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及成果的原则。要重视市级小课题(1个)和县级规划课题(1个)县级小课题(4个)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全体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微型课题研究。

(三)充分利用科研载体和联片研修平台,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把研修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上,不为搞科研而搞科研,而是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使教师们认识到投身教育科研是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工作要点:

一是以开展“教师基本功大练兵”和“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入手,继续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将任务根据教师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结构特点,分层次具体细化到人,每学期末进行考核。

二是要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开展课堂研讨、专题讲座、赛教等校本培训活动。

三是落实校本教研,每个教研组要以研究课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研究课、示范课、随堂听课等)为载体,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相结合,确定研究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

四是充分利用联片教研平台,促进校际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措施保障

(一)夯实学习研修

近几年在教育教学领域涌现出了很多教改实践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学校领导要带头扑下身子学习,全体教师要积极利用图书,网络开展学习,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深化学校的“青蓝共进”工程,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多上汇报课,多虚心倾听其他教师的建议,争取在经验丰富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为合格教师,以此不断优化学校教师结构。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领导不少于20节,要本着“保证质量、争取数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把听评课工作落实,听课记录必须由教科研处签字方可有效,必须有评估意见,评估意见中至少要评出两个优点和两个不足(2+2评课法)。

(二)抓实课堂实践

“研而不教则空”,要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研修,在研修中提供成功并可资借鉴的案例;加强对教师的操作实践性培训,让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去研修,带着经验去反思。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和关键。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教学研究的落脚点,坚持开展优质高效课堂的评比活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与交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改进教法、指导学法上下功夫,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生活化、学习主动化、互动有效化、学科整合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结构化、策略综合化”,通过“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的双赢。

(三)落实常规管理

要坚持各项工作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有记录。对各学科组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如实记录汇总,为学校年度考核,教师个人晋级评优提供材料。同时配合上级部门有关安排要求,加强教师校本研修工作。通过常规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不掉链子,扎实有效完成各项工作计划

(四)做实有效课堂达标活动。

篇7:初中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加强指导功能,深化课题管理

随着近三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与深入,学校的课题研究项目日趋增多。20xx年学校共承担有国家级课题二级项目《初中理科课堂教学中科技教育渗透的教学设计研究》一项,区级课题“初中实验类专题探究活动的指导对策研究”、“‘亲近大自然’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研究”、“初中理科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和“区域性数学课程统整研究”四项。此外,校内共设有校级推广课题研究“‘个性分层教育’与初中生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一项和校级教师专项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等十三项。为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本学期教科室采取了“强化重点指导,落实面上辅导”的管理策略。

随着大部分课题进入结题阶段,本学期根据需要,教科室共组织了“课题结题报告撰写辅导”、“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申报辅导”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与推进会”等三次辅导会议,借助面上辅导推进了对各类校级子课题的管理。

依据课题性质,采取有重点、个别化的指导。“‘个性分层教育’与初中生学习品质培养”是我校向区内申报的课题推广研究项目,由于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教科室采取统一规划研究内容、统筹安排研究方法、统一部署研究事项的方法落实具体工作,在此期间,教师们共同完成了“学生自我学业评价”、“学生课堂纪律跟踪单”和“学生个别辅导计划”和“个别辅导档案记录”等各项工作。

至于参与人数少、涉及面窄的课题,诸如“区域性数学课程统整研究”、“初中理科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则由教科室与教师之间组成研讨共同体,借助课题立项、课程统整指南修订、课堂教学研讨与展示、中期汇报、结题报告撰写和结题总结等阶段性任务,利用个别化的重点辅导推进课题的指导和管理。

二、参与研究实践,探索课改新路

围绕“二期课改”工作,我校共申报了包括“‘亲近大自然’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研究”等三项区级二期课改教师专项课题,在上学期参与三个课题研究的教师分别结合课题研究开设了“醋会影响‘火山’喷发吗?”、“常见物质的鉴别”、“脑的组成、作用和错觉”等三节教学研究课的基础上,本学期又分别进行了题为“废物与资源”、“咖啡与人的辨别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案的选择”等教学研讨与展示,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不仅探索了初中探究型课程中实验设计类教学的指导方法、理科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初中探究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可操作性问题等,也为课改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三项课题的有关负责教师已向区教科室分别递交了包括结题报告、课例分析、研究综述等在内的各项课题结题资料,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结题工作。

三、科研教研整合,落实课题研究

为实现科研推进教学改革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实效的目标,我校以校本教研推动课题研究。

围绕本学期“学会生存,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展示活动和“宛平杯”教学节活动,参与各项校级子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讨,结合课题研究进行了备课、说课、磨课、评课等各项教学研讨活动,使课题研究立足于校本教研、立足于课改实践、立足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

此外,为有力推动学校数学课程统整的课题研究任务,以数学教研组为试点,教科室与实验教师组成研讨共同体,共同研讨、制定数学课程统整指南、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利用教学交流,邀请有关专家,借课说课,深化探讨课程统整的教学整体设计,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进程中,课程统整研究与学校数学校本教研挂钩,并使之成为推动学校教研组建设的不竭动力。

四、科研融入实践,推进科技教育

我校是科技教育实验基地校,在近几年的科技教育工作中,我校不仅继续深化开展各项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也积极参与科技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今年我校圆满地完成了国家级子课题项目《初中理科课堂教学中科技教育渗透的教学设计研究》的结题工作,并出席和参与了上海青少年国际科技教育论坛的论文发表与交流活动。

为全面推进学校“科技类活动”的校本教材设计与开发,在已编写了“生命的律动——宛平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第一辑)”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各位科技类活动辅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共同整理和编写了一部分“科技类”专题活动设计,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以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推进我校科技教育的发展。

五、强化组织协调,积极申报项目

为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目前,我校不仅努力完成各项课题的结题工作,而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落实市、区级各项课题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篇8:初中生物教学科研论文

一、承担重要角色、运用多种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教科研并不神秘, 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新时代已经担当了教学和科研的观察者、研究者、反省者和创造者的新角色, 初中英语教师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教科研对教学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 教师开展教科研是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经常进行教科研实践, 能够发表有价值的教科研论文, 能够开展好教科研促进教学进步下的英语课堂, 能够启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初中英语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可以从教、看、想、实验等方面进行,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深入灵活运用教学观察法、教学内省法、记日记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观察法、内省法、记日记法实例谈

初中英语教师要重点运用好课堂观察法和内省法, 教师要重视这两种重要的英语教学科研方法。从科学分析的角度来看, 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发明就来自于牛顿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和实践。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观察法的研究, 培养科研素质, 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就要勤于观察生活现象, 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科学研究结果实现教科研研究, 在课堂上输入量与质的科学调查,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教科研的完整详尽的过程, 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和分发“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情况观察表”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观察表”, 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研究。

初中英语教师在运用内省法和记日记法的教学研究过程中, 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反思的手段、方法和平台, 并通过每天记录教学日记的方法, 和经常记录教学点滴的方法实现教学反省。初中英语教师通过记录教学日记, 对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总结, 实施教学反省, 并找到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教师在教学讲解的过程中要亲自做出示范, 教会学生记日记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性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研究, 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科研工作的最新突破。

三、重视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实例谈

教师要能从真实的教学和科研案例中找到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的规律和重点。教师在进行调查研究法的过程中, 要及时做好追踪调查和统计调查, 不断收集数据, 并科学合理地进行数据分析, 认真思考, 不断探索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收获, 引领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例如, 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初中生怎样开展自主性学习》的科学研究过程中, 就主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路径, 科学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全面开展自主性学习的作用等, 这些科研成果对学生课堂上自主性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访谈法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 并可以尝试运用录音笔等教学科研工具进行科学访谈。对访谈结果, 教师要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和处理, 收获新的知识和规律,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进行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中, 要认真梳理教学程序, 科学开展研究步骤, 思考确立研究问题, 客观进行文献综述, 积极实施研究目标, 认真落实科学研究。

四、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出新

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作业批改, 重视学生作业批改中的问题, 并和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和研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错误, 是学生学习发展阶段中的一种必然的态势。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有正确的认识, 并对学生所有的错误都要重视, 分析是粗心等学习品质的问题, 还是没有理解英语学习的方法, 还是没有弄清英语课程中的知识点, 在透彻明白地分析了英语错误后, 对学生的英语错误进行及时到位的纠正。通过了解学生常犯的错误, 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尽量少犯类似的错误。

英语教师进行教科研要从教学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 选择的教科研的课题要小, 要有研究的实际价值,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增加科研的意识, 并选择适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摘要:初中英语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 运用多种方法, 加强教学实例分析与研究, 提高教科研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教科研,实例

参考文献

[1]刘凌玲.适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需求的教科研方法课程建设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

上一篇:描写闲情逸致的诗句下一篇:井底之蛙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