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经典诵读a

2024-04-09

一年级经典诵读a(共11篇)

篇1:一年级经典诵读a

一年级“与经典同行”诵读资料2011.9

同学们,学习这些诗句,可采用“读—背—抄—默”的方法。读诗时,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抄写、默写时,要做到坐姿端正,书写工整。

一、课外必背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1.敕(chì)勒(lâ)歌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2.水是家乡的好,人是故乡的亲。(北朝乐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3.风(唐)李 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ân)山。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6.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凉州词(唐)王翰(hàn)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出塞(sài)(唐)王昌龄

9、春晓(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课内必背古诗 1.江 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 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3.笠翁对韵(清)李渔 秋月白,晚霞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4.自立歌(现代)陶行知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课外谚语、歇后语 1.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土窝。3.最热不过是三伏,最冷不过是三九。4.三伏天的电扇

———忙得团团转。

5.三伏天孵小鸡

———坏蛋

四、课内必背谚语

1.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思乡思亲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倦鸟知还,游子思亲。

五、含有数字的成语

一刀两断两面三刀 九死一生四通八达

六神无主十万火急 七手八脚八仙过海千军万马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千方百计

六、含有动物名的成语。龙凤呈祥马到成功

狼子野心象牙之塔鱼目混珠胆小如鼠虎头蛇尾狐假虎威

篇2:一年级经典诵读a

特色项目:经典诵读

教学材料:材料一:《小学阅读》(教育科学出版社)、《品读经典》(青岛出版社)

教材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语文》一年级上课本。教材三:《小学生百科全书》(上、下)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早自习经典诵读20分钟;语文课前3分钟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课程内容:

新课标优秀古诗文推荐:

一年级上:《咏鹅》、《画鸡》、《静夜思》、《悯农》

(一)、《明日歌》、《相思》、《三字经》、《出塞》

三、实施计划: 一年级上学期

9月:《咏鹅》、《画鸡》、《小猪稀里糊噜》 10月:《静夜思》、《悯农》

(一)、11月:《明日歌》、《相思》、《木偶奇遇记》 12月:《三字经》、《木偶奇遇记》 1月: 复习、《小学生百科全书》(上、下)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利用晨读、语文课开始或结束前、自习课等零星时间,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充分、高效利用时间诵读经典。(2)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如诵读接龙、诵读传花、诵读表演等,让学生在动一动、演一演、玩一玩中快乐诵读。(3)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经典诵读亲子一刻钟”活动,将经典诵读向家庭延伸,巩固诵读效果。

(4)营造环境,持之以恒。老师和家长们关键“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润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场地:教室或多功能阅览室 设备:多媒体等音像设备 授课方法:

1、让孩子静心读

2、让孩子坚持读

3、让孩子快乐读

4、让孩子成功读

四、评价:

1、评价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将“诵读千古文章,传承文化经典”的读书教育活动作为经典诵读的中心,开展关于“三字经”的诵读活动,希望通过这项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礼仪素养,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努力做到懂事一点、孝顺一点、礼貌一点、文明一点,力争让他们走在同龄孩子的前列!

2、评价内容

(1)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保持度。

(2)学生诵读经典的量化积累及熟练程度。8首古诗必背。可申报状元。

每递减2首,降一个等级。分别是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3、评价的多维形式

篇3:二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解读

一、主要内容与编排特点

二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全册教材分为上篇和下篇, 分别对应一个学年上学期和下学期的教学。每学期按16周设定章节, 每周编排了三个固定版块引导教学, 即“每日一诵读”、“每周一大家”和“每月一名著”。

1. 每日一诵读。

二年级诵读成语,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由浅入深, 如上篇依次安排了“含数字”、“含动物”和“含植物”等16类的成语, 下篇则安排“ABAC”和“AABC”等16类的成语。每周分类积累16个成语。为了分散难点, 教材编排了“每日一诵读”版块, 即周一到周四每天积累四个成语。周五“分享会”, 设计了“一周大回放”, 通过“填一填”、“连一连”和“读一读”等形式, 巩固运用成语。我们还编排了“成语小故事”, 在给予孩子成语学习方法引导的同时,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成语的兴趣。

2. 每周一大家。

在“每周一大家”这个版块里, 二年级先介绍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6位书法家, 再介绍从贺知章到罗隐等26位大家。根据二年级孩子的阅读特点, 教材简洁通俗、重点突出地介绍了这些名家的成就, 推荐他们的书法或文学作品, 还匠心独运地编排了和这个大家有关的成语故事, 如“入木三分”、“持之以恒”等, 在增长孩子见闻的同时, 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

3. 每月一名著。

根据学生年段特点, 结合课标要求, 二年级在上下篇第一、五、九、十三周分别推荐了《格林童话》《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8本经典文学作品, 供亲子、师生共读, 也为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及交流分享创造了条件。

二、具体措施与学习效果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让孩子乐学会学。

1.“争当小老师”。

教材的编排目标指向非常明确, “每日一诵读”周一至周四每天四个成语, 每天都有“我能背给爸爸妈妈听”的家长评。孩子在家诵读时, 我们会给孩子学习的目标:争当小老师!国学课上, 我们首先了解孩子们对本周内容的诵读情况, 然后选出本周“小老师”教读。在示范引领的作用下, 孩子、家长都不甘落后, 都会主动地在家里下足功夫, 有的孩子甚至提前一周就已背完。

2.“蒙眼猜成语”。

在多形式的诵读后, 安排“蒙眼猜成语”的游戏, 既可以缓解读背的枯燥和疲乏, 又是对成语识记的再次巩固。游戏规则是:将每天的四个成语分别写在四张小纸条上装在一个信封里, 老师做考官, 请一个孩子上台猜一猜, 其他孩子做评委。被请上台的孩子蒙着眼背对着老师, 老师任意从信封里抽出一张纸条, 说:“请你猜猜它是谁。”孩子说:“我猜它是……”如果猜对了, “评委们”就会说:“对了, 对了, 你真棒!”如果没对, “评委们”就会说:“错了, 错了, 继续努力!”二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 自从有了这个游戏, 他们总是早早地就记熟了成语, 课堂上的检测自然事半功倍。

3.“看图猜成语”。

老师、家长或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些图片, 让孩子们看图说成语。这个游戏适合那些写景、写物或动作感强的成语, 比如:鸟语花香、花好月圆、对牛弹琴等。

4.“你做我猜”。

这个游戏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游戏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看到成语的同学只能用动作提示猜成语的同学, 另一种是看到成语的同学可以用动作加语言来提示, 但语言里不能出现成语里的任何一个字。孩子们往往表现得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有一次, 我出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我想它可能会难倒二年级的孩子。第一个上台的女孩子确实被难倒了, 这时有很多孩子自告奋勇, 又上来一个男生, 只见他非常自信地做了个弓箭步, 两手拉“弓”向上看, 然后收脚, 两只手臂变翅膀, 身子往下蹲。这时, 猜谜语的孩子兴奋地脱口而出——“惊弓之鸟”, 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接着孩子们个个兴趣高涨, 跃跃欲试。

5.“画成语故事”。

热闹的游戏之后, 可以让孩子们静静心, 同时, 这个活动能让每个孩子动起来。当然, 画的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及时发现优秀作品, 在全班展示, 充分利用低段孩子极强的表现欲, 激发创作潜力。

6.“故事会”。

一是班级故事会: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 每天挤出晨读课的5分钟时间, 轮流请学生讲一则成语故事或名家的逸闻趣事。利用午餐后时间, 在小组内或班级开展“故事分享会”, 以这样的形式激励孩子们读好“每月一名著”, 培养阅读表达能力。二是年级故事会:各班选出讲故事的优秀选手, 参加年级讲故事比赛。三是学校国学成果展示:年级选出的优秀学生, 再参加一学期一次的学校国学展示。在这个系列活动中, 孩子们的视野不断扩大, 要求进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篇4:一年级经典诵读a

《国学启蒙》四年级(古诗、词、古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古诗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诵读古诗文,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的熏陶。

3、通过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5、通过诵读以及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使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经典古诗文,拓展知识面。

三、各学期教学标准及评价方式

四年级上学期:

学习内容:学习古诗、词(1《观沧海》——16《登飞来峰》)

学习形式:以诵读、品悟为主。

要求背诵的篇目:

(1)《饮酒》、《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天门山》、《望岳》、《黄鹤楼》五首。

(2)教师自选词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领学生背诵。

评价方式:

优秀:能够熟练背诵五首古诗以及四段名句。

良好:能够熟练背诵五首古诗以及2段名句。

合格:能够熟练背诵3首古诗以及2段名句。

四年级下学期:

学习内容:学习古诗、词、古文。

学习形式:以诵读、品悟为主。

要求背诵的篇目: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滕王阁诗》三首。

(2)教师自选词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领学生背诵。

评价方式:

优秀: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4段名句以及熟读优秀古文。

良好: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2段名句以及熟读优秀古文。

合格: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2段名句以及会读优秀古文。

五、活动安排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在原课程设置基础上,抽出一节地方课用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并明确了各时间段的任务要求。

1、每周抽出一节地方课用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诵读课重在指导和学习新内容;

2、在每天晨检上课的前10分钟,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时间,重在复习;

3、每天上课前时间10分钟,重在检查,待诵读结束后自然转入学科课程;

经典诵读知识答题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经典诵读教材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拥有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分为小学高、中、低段。其中小学四年级为中段。内容是《弟子规》,《论语》。

二、经典诵读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每两周开展两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各班班主任担任,通过晨课让学生进行诵读活动。

三、数据统计分析

学生此次活动是通过诵读答题和问卷调查,答题有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组成,共100分。问卷调查是固定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参与,从学生的数据来看,我校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国学的重要性,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国学的途径单一,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此次活动是通过经典诵读答题和问卷调查,答题有有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组成,共100分。问卷调查是固定的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进行回答。我校共10位教师参与。从统计数据来看,我校对经典诵读十分重视,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和评价措施,但是教师认为教材太难,学生很难理解。

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总体情况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保证教师、学生人手有教材;有固定的国学课及诵读国学的时间;定期开展国学诵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取得了以下成效: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经典诵读的路子。

(2)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教师。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

(2)陶怡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怡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存在问题:

1、国学教学形式单一,仅仅在早读时间和少年宫活动时间学习、诵读。

2、活动开展不够,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诵读。

下一步工作思路:

1、经典诵读与活动结合。

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2、经典诵读与学科结合

与语文科相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3、与音体美等学科结合。

篇5:经典诵读 一年级上册

古诗

内容提要

1、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唐代诗人。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江

汉 乐 府

江 南 可 采 莲。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注释】

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诗文大意】

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3、《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唐】杜牧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词语注释】 寒山:深秋的山。石径:石子小路。白云生处:山的深处。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作者简介] 【宋】王安石

【词语注释】

凌寒:冒着寒冷气候。

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诗文解释】

4、《咏梅》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树 枝 梅,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yáo zhī bù shì xuě 遥 知 不 是 雪,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第三节

童谣

内容提要

1、小企鹅上学

小企鹅,大肚皮。样子长得真有趣!翘着尾巴去上课,其实是个小淘气!老师讲课它不听,心思飞出教室去!一会儿想起大海边 里面有虾又有鱼!一会儿想起小海鸥 盼它快来做游戏!下课前,来考试,你说它能啥成绩? 考个鸭蛋圆滚滚,就像它的大肚皮!

2、汉字谣

汉字四四方,优美世无双。

甲骨铭千载,钟鼎刻辉煌。

竹简记春秋,绢帛录诗行。

电脑传信息,妙字组华章。

楷草隶篆行,欧柳颜赵王。

横平竖又直,龙飞凤也翔。

从小学规范,长大写得棒。

、雪地给我拍照啦 下雪啦,下雪啦,遍地都是白花花。小妹妹,爱雪花,清早起床笑哈哈。跑出门,摔倒啦,雪地印个胖娃娃。小妹妹,乐坏啦,拍着小手叫妈妈: “快看啦,快看啦,雪地给我拍照啦!”3

第四节

童话故事

内容提要

1、小鸭子历险记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鸭妈妈见天气那么好,便带小鸭子到温哥华去散步。

它们来到了温哥华的大街上,小鸭子们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建筑物和各种各样的汽车,所以很好奇,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有的甚至“嘎嘎”地叫着,仿佛在说:“要是我们有这东西该多好啊。”这几只小鸭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却一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鸭妈妈连忙跑到下水道边,只见小鸭们在下水道里拼命地挣扎着,惊慌地拍着翅膀。鸭妈妈急了,连忙用嘴去叼,可惜下水道太深了,鸭妈妈的嘴根本叼不到。

就在万分紧急的时候,鸭妈妈看到了一线希望—在马路上执行任务的巡警。鸭妈妈带着满怀的希望,来到巡警身边,撕心裂肺地对巡警说着鸭语,翅膀不停地拍打着。巡警看了鸭妈妈的言行举止,仿佛知道鸭妈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便让鸭妈妈带他去“事发地点”。

鸭妈妈“拉”着巡警来到了下水道口,巡警见里面的水流十分急,小鸭子们随时有可能被水冲走。巡警抓抓后脑勺,决定用大网漏将“失足者”从下水道里捞起来。巡警把大网漏伸进了下水道里,几只小鸭们见到了希望,便纷纷爬进大网漏里。

小鸭子们得救了,鸭妈妈在巡警身边“嘎嘎”地叫着,仿佛在向巡警说谢谢。小鸭们抖了抖身子,也学着鸭妈妈的姿势向它们的救命恩人道谢。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它们得回去了,巡警目送它们,大摇大摆地上路了。

2、爱美的刺猬

最近,森林王国开了一家“彩虹理发店”,生意可好了,就连万兽服从的狮子大王每天到那儿把褪色的毛染回原本色彩,把不卷的头毛烫卷,而大王的助理—灰狼先生也时常来洗头,为此“彩虹理发店”从此名声大震,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店。“彩虹理发店”的总经理—长颈鹿高高为了答谢狮子大王,这不,把今年最流行的发型订为像狮子大王一样黄色的卷毛发型。

这消息不一会儿就传到了刺猬玲玲的耳朵里。刺猬玲玲正想去烫发时,妈妈却拦住了她,不准她烫发,可是玲玲说什么也要去,妈妈拿她没办法,只好让她去烫发了。

玲玲来到“彩虹理发店”。为她服务的是山猫小姐。山猫小姐先用手捏捏玲玲的头发(也就是刺),知道了软硬度后,就在她头发上涂了苹果香味的烫发水,那可是玲玲最爱的味道呢!随后,山猫小姐给玲玲戴上了一个高达100度烫发罩。30分钟过去后,这头发就烫好了。可是玲玲还嫌不够,说还要染发,山猫小姐无可奈何地拿出黄色染发剂,抹在玲玲头上,10分钟过去后,大功就告成了。

玲玲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头率可不少呢!

玲玲怎么也想不到苦日子还在后头呢。由于烫弯了发,苹果也不能刺了,不能刺苹果就等于不能吃虫子,害的她饿了好几天。而且几次都险些被秃鹰吃掉,这又因为黄色太显眼了。

玲玲终于明白了不要太过分的爱美了,并且换回了原来的发型。

3、不懂礼貌的小猴

星期天,阳光明媚,小猴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去公园呢!”它叫上了小熊,来到了公园。

它们来到小河边,小猴就发现河边有一块大石头,便“噔噔”两下上去了。小猴望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对小熊说:“你看,河里的水多清,咱们洗个澡吧!”小熊生气极了,说:“小猴,快下来。”小猴极不情愿地跳了下来。到了亭子里,小熊刚想歇歇脚,还没坐下来,小猴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叫了起来:“小熊,你看,柱子!”还没等小熊说话,小猴又爬上了高大的柱子。“看我老孙的厉害!”说完,便在柱子上写上了“孙大圣到此一游”七个醒目的大字。写完,它把毛笔扔给了小熊:“小熊,你也来写写吧,多威风呀!”小熊气极了,说道:“我不写!”小熊对小猴说:“小猴,破坏环境是不对的,如果我同意在河里洗澡,那么一条条小鱼就会失去美丽的家园,如果我同意让你在柱子上乱画,那么人们就不能看到美丽的环境了。”小猴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说:“小熊,我再也不乱画了,我要向你一样,做一位环保小卫士。”

太阳公公听见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第五节

亲子共读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

《小猪唏哩呼噜》是中国童话作家孙幼军的著名童话。听说这位怪老头儿以前在“五七”干校劳动时照看过猪,为了赶走到猪圈里偷食的硕鼠,他还扛着猎枪去捕杀过老鼠。说起来怪老头儿与猪也是有些交情的。小猪唏哩呼噜的系列故事于90年代初开始创作,1994年曾以《唏哩呼噜历险记》为名整理成书,这本书在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评选时获得童话类的提名奖。

《小猪唏哩呼噜》节选

三、不是打秋千?

小猪唏哩呼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打秋千。忽悠,忽悠,真好玩儿,就是脖梗子有些痒,像是有几只虫子在上面爬。他拨愣拨愣脑袋,想把虫子甩掉,谁知虫子反而死死叮住他,很疼。

他只好睁开眼睛看,一看,天亮了,可是他不在床上,而是在荒郊野外。绿色的草地正从他身底下飞快地掠过去。

“有点儿像打秋千,可是不太像做梦……”小猪嘟哝说,“这事情真怪!”

小猪想看看自己是挂在什么地方,偏偏脖子扭不过去。还好,太阳很快露出半边红脸来,在地面上映出一条细长的影子。他看出,原来自己被一个大家伙叼着,那大家伙正在飞跑。他问那个大家伙:

“请问,您是谁呀?”

“杭!”那大家伙回答说。

“杭先生,早上好!我叫唏哩呼噜……”

那个大家伙把他放下,喘着气说:

“是„狼‟,不是„杭‟!随便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不喜欢别人叫错我!”

小猪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狼先生,我没听清楚……您把我带到这地方干什么呀?我妈妈要骂的。她不许我离开家门口太远。”

大狼不生气了。他说:

“你放心。这回,我保证你妈妈骂不成你了。”

小猪说:“呀,你可不知道!别瞧我妈挺和气的,要是我太淘气,惹她发了火儿,她就用大耳朵扇我耳光,用小尾巴抽我,谁劝也没用!”

大狼说:“你躲进我孩子的肚子里,你妈就抽不着你了!”

小猪觉得很惊讶:“你孩子的肚子有那么大?”

大狼说:“一个当然没那么大,可是把你分着装进我三个孩子的肚子里,就差不多了。再说,我也正饿得要命!”

小猪吓了一大跳:“把我吃下去呀?”

大狼说:“噢,你当是我把你拖这么远,是没事干,闲的呀?”

小猪害怕极了:“那天我跟八姐闹着玩儿,她急了,咬我一口,好疼好疼!你们一口一口地吃我,难过死了!” 大狼说:“我可以照顾你一下,”他拍拍手里的枪,“我先用这东西照着你„砰‟一下子,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怎么咬都不会疼。这样对付你这么个小东西,当然也不太好。可是我的三个娃娃有好几天没东西吃了,总不能让他们都饿死吧?”

这倒也是。妈妈开饭晚一个钟头,他的肚子就会“咕咕”叫,好难过。好几天没东西吃怎么得了?小猪觉得那三个娃娃很可怜。他说:

“那就赶快让我妈妈给他们煮粥。我妈妈熬的白薯粥,又香又甜!” 大狼先生心想:这是只傻小猪!要是我们狼也吃什么“白薯粥”,我可就用不着跑这么远的路了!

他不想再跟这小东西浪费时间,点点头说:

“你的心眼儿很好。可是再回去,等你妈妈煮好粥送到我家,我的娃娃就饿死了!”

小猪唏哩呼噜叹了一口气说:“要是那样,就让他们吃了我吧。死一个总比死三个好些。”

他这么一说,大狼先生反倒有些不自在了。他干咳了两声,生气地说:

“讨厌!你成心让我觉得别扭,是不是?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你应该大吵大闹,大哭大叫:„我不让你们吃嘛!我不让你们吃嘛!‟再不然,你撒腿就跑……”

小猪说:“才不白费那劲儿。你跑得好快,我根本就逃不掉。”

大狼先生说:“算啦算啦,才没有闲功夫跟你说废话!”

他叼住唏哩呼噜的脖梗子,又跑起来。唏哩呼噜心想:

篇6:一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小娃撑小艇,偷菜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雀劳利歌辞 北朝民歌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

今日歌 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多!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江南 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 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著)花未?

懊侬歌 南北朝民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还有二千在。

台温处树旗谣 元朝民谣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时?

新安滩 青。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官仓鼠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燕子矶口占 【明】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灯花 宋 王质

造 化 管 不 得,要 开 时 并 开。洗 天 风 雨 夜,春 色 满 银 台。

纨扇 宋 张舜民

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秋来挂壁上,却被风吹动。

西村 宋 郭正祥

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赤日炎炎似火烧

民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宋 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三字经(常识篇)

节选一 宋 王应麟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字经(常识篇)

节选二 宋 王应麟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三字经(常识篇)

节选三 宋 王应麟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常识篇)

节选四 宋 王应麟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三字经(常识篇)

节选五 宋 王应麟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下册 田家 唐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幕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江日近,回首白云低。

远山 唐 张秦娥

秋水一抹绿,残霞几缕红。水穷云尽处,隐隐两三峰。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题舫子 宋 王安石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度水红蜻蜓 宋 梅尧臣

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款款。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已远。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十二月十五夜 清 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寻胡隐君 明 高启

渡山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早梅 明 道源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春游曲 唐 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马诗 唐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送兄 唐 七岁女子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江村晚眺 宋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暮秋山行 唐 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水宿闻雁 唐 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凉。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枯鱼过河泣

民歌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相教慎出入。

春昼 宋 寇准

午昼花阴静,春风数蝶飞。坐来生远思,深院燕初归。

春游湖 宋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夜泊 宋 周密

月沉江路黑,傍岸已三更。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

夜雨 宋 吕本中

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

中秋夜八绝(其一)

宋 苏辙

长空开积雨,清夜流明月。看尽上楼人,油然就西没。

微雨夜行 唐 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山行 宋 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寻隐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三字经(伦理篇)

宋 王应麟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三字经(典籍篇)

宋 王应麟 节选一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三字经(典籍篇)

宋 王应麟 节选二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三字经(典籍篇)

宋 王应麟 节选三

篇7:一年级经典诵读朗诵稿

大家好!

我是一年级1班的张鑫楠,我朗诵的题目是《三字经》之《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篇8:三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解读

一、教材内容及特点

本年级教材在“每日一诵读”中, 上册诵读歇后语、对联, 下册诵读谚语、《增广贤文》。由于歇后语生动有趣, 贴近生活, 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 特别喜欢。学生对对联理解较为困难, 恰好三四年级的“每周一大家”大概介绍到宋元明清时期, 而这段时间的大家们大多又擅长对对子, 所以, 我们在安排这些大家故事的时候, 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对联趣事, 增强可读性, 又便于学生理解。对于下篇诵读的谚语, 好读、好记也好用, 都是来自生活中形象生动的句子, 也颇受孩子们喜爱。而《增广贤文》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 明理懂礼。“每周一大家”这个部分介绍了32位大家, 结合儿童认知特点, 按照时间顺序编排, 以大家的生平、代表作品、趣味故事等形式呈现。这些小故事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便于孩子们阅读和讲述。“每月一名著”向孩子们推荐了8本书籍:《床边的小豆豆》《木偶奇遇记》《世界之最》《草原上的小木屋》《绿野仙踪》《少儿百科》《柳林风声》《夏洛的网》, 孩子们既可以沉醉于国内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又可以从科普类的书籍中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策略及效果

这套精心编写的教材, 我们可以怎样使用, 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传承呢?

1. 家校合力落实每日诵读

“每日诵读”可以安排孩子周一至周四自己诵读书上的内容。可以请孩子每天诵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父母在孩子书上做上记录和评价。实在有困难的孩子, 能熟读几遍也应该给予鼓励。家长首先要保护孩子诵读的热情, 有时甚至可以陪着孩子一齐诵读, 营造良好的家庭诵读氛围, 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进来。

我们每天早上全校都有统一的国学晨诵时间, 此外, 学校每周一还安排了国旗下诵读活动。孩子们在这个时候表现尤为自信, 他们很喜欢感受这种气势磅礴的诵读, 很乐意跻身于这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样的活动给了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 他们觉得能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2. 教材中积累生活中运用

三年级的孩子会积累很多歇后语和谚语, 这些句子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孩子们觉得这些内容特别有趣, 诵读起来也很容易。但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诵读这个层次上, 是否浅薄些了呢?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孩子来说, 鼓励他们恰当地将这些句子运用到说话或者写话中去, 孩子们会感受到更多的愉悦。

老师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尝试自己运用。你会发现, 孩子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 时不时地会冒一句出来;甚至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使用。我们在学习《滥竽充数》一课的时候, 请同学们谈谈对南郭先生的看法。有个孩子说道:“南郭先生假装自己会吹竽, 想在队伍里蒙混过关。我想送他一句, 猪鼻子插葱——装象!无论猪怎么装, 它还是猪。南郭先生靠假装是不行的, 人要有真才实学。”对于孩子这种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的意识, 我感到特别惊喜。

3. 班级故事会

教材每周都编排了“小故事”这个内容, 这些故事都短小有趣, 孩子们喜欢读, 也喜欢讲。鉴于此, 我们可以组织孩子开展班级故事会。老师可以利用午休的时间或者阅读课的时间请孩子们轮流讲故事, 每天2~3人为宜。三年级的孩子, 有些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 讲的故事可能会结结巴巴, 或者没有重点。老师不用要求过高, 只要孩子能讲就行。老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他们, 保护他们学习的热情, 让他们喜欢上这样的口头表达。其实在二年级的时候, 孩子们就经常讲成语故事, 班级故事会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到了三年级, 能上台讲故事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 而且你会发现, 通过这样的活动, 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确实越来越强。

4. 班级诵读接龙

对联和《增广贤文》中有些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 孩子能诵读就可以了, 不需要都能够理解。为了提高孩子的诵读热情,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接龙活动。先确定诵读的内容, 然后小组内的同学每人诵读一句, 比一比哪个小组诵读时间最短, 诵读得最流利、最准确。在活动中, 孩子们既熟记了诵读内容, 同时又培养了倾听能力和合作意识。

5. 班级读书会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书籍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他们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结合教材中“每月一名著”推荐的阅读书目, 我们可以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 让孩子们在读书交流活动中, 感受班级读书氛围, 让阅读走向更深的层次。

篇9:小学低年级诵读经典方法探析

那么如何诵读呢?低年级小学生处于记忆黄金期,大量的熟读和记诵有利于其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仅仅要求学生记诵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给予可操作性方法上的指导,借此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提高诵读能力,感悟成功,进一步转化为诵读经典动力。

第一,诵读要读出声来。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读出声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读书需要在用心、用眼之外,还要加上口与耳,也就是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提高背诵的效果,同时从永恒主义教育观来看,学习古人的诵读方法,即为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的发声诵读。我在实践中发现,当一个材料摆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按照拼音诉之于有声的语言,开始读第一遍,学生还有些不熟练,但是遍数多了,学生的感情就越发丰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想融合,在有声的语言中理解其中的意思,诵读效果和正确的诵读习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

第二,在诵读中尝试着回忆。

“尝试回忆法”是对一段材料诵读达到熟练之前常用的一种方法,记忆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实践中,学生自己总结后发现,并且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学生试图回忆用时越多,其记忆效果就越好,理解也越是深刻,所以,学生在诵读经典的活动中,我们教师应予以这一方面的引导,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原有的认知和诵读方法,养成回忆的诵读习惯,提升诵读的效率,实现认知和情感的持续性的积累。

第三,在诵读中寻找支撑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诵读活动中的记忆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外在表现是从原始和直接的“自然记忆”随着智力和诵读量的增智力而发展的,而发展的需要一些支撑点。拿古诗词诵读为例,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诗词中的重点词、句,借此作支撑点进行朗读、背诵。实现记忆效果的提升和思维积极性的强化。

第四,在诵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切磋。

独学而无友,经典诵读也是如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诵读,在诵读过程中互相提醒,指出诵读有误的地方,相互学习好的诵读经验和方法,实现共同进步。在一起诵读活动中,发现并指出同伴的诵读错误,有利于自己强化认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应增加诵读活动中互动效果,或采用相互提问的方式,将自己诵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质疑拿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相互切磋,提高诵读的准确性,聚集众人的智慧,提高诵读的优势。

第五,为学生营造运用经典的平台。

有用的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经典诵读亦不能外,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运用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例如,可以举办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必须胸中有货,而且有诵读的技巧和情感的投入。借助这样的竞赛,很自然地联想到在诵读诗词时要关注的音韵节奏,如果周期性进行此类竞赛无疑是激励学生去认真诵读,诵读变得更具意识性,而且由于有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平台,学生会在平时就有意识地进行准备,如诵读时更注重韵味,在诵读后就会及时地尝试调整自己诵读的情感,这些或深或浅的感受看似零碎,但是积累下来无疑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感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一个人积累的知识越多,学问越是广博,就越能成为大家,成就大的事业,从国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来看,无一不是精于诵读,勤于诵读,重视积累。科学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诵读经典,不仅仅实现了知识的积累,也能有效开挖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篇10:一年级经典诵读篇目50

1.《弟子规》节选 2.《小儿语》节选 3.《续小儿语》节选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5.《绝句》

僧志南 6.《山居秋暝》节选

王维 7.《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 8.《柳桥晚眺》

陆游 9.《夜雪》

白居易 10.《杂诗》节选

陶渊明 11.《题弟侄书堂》节选

杜荀鹤 12.《偶成》 朱熹 13.《金缕衣》

14.《明日歌》节选

文嘉

15.《今日歌》 16.《嫦娥》

李商隐 17.《春日》

朱熹 18.《元宵》

唐寅 19.《清明》

杜牧 20《望岳》

杜甫 21.《江雪》

柳宗元 22.《风》

李峤 23.《回乡偶书》

贺知章 24.《登鹳雀楼》

王之涣 25.《鹿柴》

王维

2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27.《赠汪伦》

李白 28.《池上》

白居易 29.《忆江南》

白居易 30.《寻隐者不遇》

贾岛 31.《山行》

杜牧 32.《元日》

王安石 33.《题西林壁》

苏轼 34.《夏日绝句》

李清照 35.《石灰吟》

于谦

36、《咏柳》

贺知章

37、《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38、《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39、《春夜喜雨》

杜甫

40、《早发白帝城》

李白

41、《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42、《枫桥夜泊》

张继

43、《小儿垂钓》

胡令能

44、《锄禾》(春种一粒粟)李绅

45、《古朗月行》

李白

46、《鹿柴》

王维

47、《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48、《望庐山瀑布》

李白

4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50、《出塞》

篇11:一年级学生经典美文诵读

东岗小学

欧春燕

阅读经典美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

心理学的研究规律表明,在0-13岁之间,记忆力发展非常迅速,13岁前后达到人一生记忆的最高峰。对0-13岁的儿童来讲,记忆是他的天性,背诵是他的拿手好戏。经典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让儿童充分利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一年级级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整合语文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以不同的阅读主题有机渗透于儿童的经典课外诵读中,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诵读经典书籍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和心灵震撼,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起点,点亮儿童“经典诵读”这盏明灯。

我们做法如下:一 明确诵读篇目 :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基本上都在七、八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尤其是儿童母语发展的关键期。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思维的发展主要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思维能力比较单一,比较适合背诵一些浅显、简短、朗朗上口的文章。因此,我们为学生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国学》这几本中华经典古诗文。

二、精心组织,培养兴趣

我们制定经典诵读的实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每次“读经”活动,循序渐进地安排“读经”内容。先从兴趣入手,每周抽一节校本课来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只读不须理解,可以与老师齐读、与家长比赛读,也可以边读边拍手、在游戏中背,在玩中背,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诵读。还可以人人是教师,处处是教室。我们还大胆地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诵读,学生看了我们的示范都跃跃欲试,他们对“读经”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活用教法,激励诵读

1.采用“六字”教学法。即“小朋友,跟我念”。

2.熟读成诵。让学生每天抽15-20分钟诵读。如早读利用五分钟,每逢一周一节的校本课”活动,都由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他们每人都有一本学《国学》笔记本,可以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读,同桌对读,集体读,表演读等,还重视学生的诵读活动的评价。在午间安排5-10分钟自由读,在家睡前五分钟与家长读。并指导琅琅地诵读,在读中得到情感熏陶,学生读多了,自然就会背了。

3.和着节拍读、“拍手”是学生在读中最有兴趣的一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经典的节奏和重音,而且通过温故知新地读,有感情地背,这样提高了学生“读经”质量。对诵读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使他们背得轻松,背得愉快,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班级设立“我会诵读经典”角,每周看谁背得最多、最好,就奖给一个星星贴上去,并写上姓名和日期。教室周围还张贴经典名句,让教室处处有经典。

在开展活动中,通过比赛形式,奖诵读小能手,激励学生在读中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这样注意力比较集中,记忆力会增强,整体学习能力会有较大提高。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诵读空间,不仅在课堂上读,在课间背,也可以在家里背,与伙伴交流背。除此之外,还利用不同的游戏“击鼓传花”、“抽卡片”等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边玩边背,乐中背,使诵读活动增添乐趣。

我们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和课余时间,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形成了较浓郁的经典诵读的氛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自从开展中华诵读经典活动以来,我深深觉得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朗读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例如:班级中的黄子洲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差,说话结结巴巴,朗读能力较差。通过经典诵读,他不但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较快,而且行为表现也有极大的转变。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触动学生情感的弦,同时也在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原来注入经典诵读竟会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尤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经典里的名句来进行教育。如:“借人物,及时还,用人物,须时求,倘不问,即为偷”等,使行为差的学生受到教育。在教育学习懒散的学生时,运用“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诵读“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和“称尊长,勿呼名,长者立,幼不坐”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文明礼仪修养也得到较大帮助。并且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上一篇:社会热点评论范文下一篇:六单元测试六年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