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2024-04-15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6篇)

篇1: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台商投资区

仑前小学

校 本 教 案

二 年

上册

三字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2.学习第一句到第四句。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句子 1.出示学习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2.自己根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3.同桌相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6.读读议议。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理解吗?

三、讲解句子 1.人之初,性本善

“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2.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3.讲故事: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4.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5.苟不教,性乃迁

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6.教之道,贵以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专心,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7.昔孟母,择邻处

(1)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2)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四、诵读新学的句子。

五、课堂小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变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字经》第五句到第八句。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句子,并能理解每一句的意思。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懂得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熟读成诵,理解句意。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多种形式练习背诵三字经一至四句内容。

2.说说每句的意思。

二、诵读句子 1.出示授课内容: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2.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三、讲解句子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每一句的理解。2.教师逐句讲解句意。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3.出示课件讲解其余三句的意思

四、指导背诵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三字经》第九句到第十一句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句子,并能理解每一句的意思。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懂得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熟读成诵,理解句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三字经前两段试背或朗读。

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一个阳光的人。

二、出示授课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初读感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谁敢来跟他比试比试?注意读准字音!

2.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女生先读,香九龄——(引读)

四、讲解故事

其实,这段话蕴藏着两个小故事呢!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吧!(配乐,结合动画叙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1、师:古时候,有一位叫黄香的小朋友。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与体弱的父亲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非常心疼父亲。夏天天热,每晚他都先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以便让父亲安睡。冬天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体温把被褥焐热,以免父亲着凉。正因为黄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长大后在做人、求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咱们也要向他学习!《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呢?(相机出示句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3.学生练读

4.师: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叫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谁来说说?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 5.师:对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一起来读!

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6.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五、指导背诵 1.补充句子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悌,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2.练习背诵。

六、课外延伸

刚才我们认识了黄香和孔融。他们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们身边也一定有许多这样的小黄香、小孔融。利用下课时间,去收集他们的故事交流。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三字经》第十一句到第十五句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所学内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朗读理解 1.出示学习内容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读两遍:

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4.讲解句子(1)三才者 天地人

“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2)三光者 日月星

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

(3)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4)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总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感恩”主题相呼应)

(5)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5.内容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扩展知识

齐诵古诗《迢迢牵牛星》。

四、指导背诵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三字经》第十六句到第十九句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所学内容,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2.引入新课

二、诵读新句子

1.出示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学生开火车读 3.展示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4.解释概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

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义指得体,礼指合乎规范,智指明辨是非,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不容紊”。这五种品质现在仍然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

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米(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五谷”是更早的提法,没有包括稻,因为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除了黄米,其他几种作物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把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

5.连起来说说每一句的意思。6.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7.内容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

三、指导背诵

四、总结与回顾

童真童趣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活动方式: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小儿垂钓》。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

唐诗,好吗?

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2.指名读。3.集体读。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

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稚子)这个稚还是什么稚?(幼稚 稚嫩 幼稚愿)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 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所见》一首诗。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出示《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玩的事做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验,好吗?

感受亲情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前准备: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检查课前搜集的资料。(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

秋意浓浓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秋景的古诗。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夜书所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这首诗《夜书所见》。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秋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学习《山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正值秋天,寒意袭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秋天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牡《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3.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在秋天的气息里,我们感到丰收、喜悦的时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秋风习习,寒意逼人。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祖国风光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准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引的不少诗人墨客写出了流芳千古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望天门山〉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2.学生练读,互评。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意)

2.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四、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有动作表演背诵。

六、拓展延伸:搜集其他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集体背诵〈望天门山〉这首诗;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名句诵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人文修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诵读古诗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是文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耀眼,请同学们接诵古诗文名句。

二、名句接诵

岁月悠悠,大浪淘沙,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例: a.明月松间照,________。b.江碧鸟逾白,________。c.山重水复疑无路

d.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e.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f.水南水北重重柳,________。

三、自由诵读 1.直接诵读

中华民族璀璨的诗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阐明人生哲理的,有吟咏深厚情谊的,有陶冶高尚情操的,它们深得人们喜爱,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自己最喜爱的古诗文。(只要说得恰当均可。)

2.联想诵读

四、小结活动

中国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无数的优美诗篇给人以美的享用受,情感的熏陶。希望同学们今后更要多读多记,在生活中恰当运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祖国的经典文化,不但包括古诗词还有名人名言和谚语。今天我们来诵读名人名言和谚语。

二、初读名句,整体感知 1.出示名人名言。2.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读。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三、细读名言,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句中含义。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四、出示谚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1.自己读一读。2.教师范读。3.抽生读。

五、诵读名句,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名人名言和谚语。

2.带有感情地诵读。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祖国文字灿烂辉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篇2: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47-49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47-49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无为而无不为。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二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50-52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过程:

三、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50-52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出生入死。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三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53-55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过程:

五、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六、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53-55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2)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3)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四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56-58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过程:

七、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八、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56-58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五课时

课题:《论语》卫灵公第15篇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15篇21-27句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让学生明白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一书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子贡、曾皙等,都称得上是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5篇21-27句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小不忍,则乱大谋。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六课时

课题:《论语》卫灵公第15篇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15篇28-33句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只思考而不学习是没有好处的。

4、让学生明白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三、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论语》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5篇28-33句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君子忧道不忧贫。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七课时

课题:《论语》卫灵公第15篇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15篇34-40句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君子贞而不谅”。

4、让学生明白言“有教无类”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五、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论语》的主要内容。

六、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5篇34-40句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当仁不让于师。2)有教无类。3)道不同,不相为谋。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八课时

课题:《孙子兵法》第10篇

教学内容:《孙子兵法》第10篇—地形 目的要求:

1、熟读成诵。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古人的智慧。

4、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教学过程:

一、师简介《孙子兵法》及作者。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孙子兵法》第10篇—地形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2)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3)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九课时

课题:《论语》第13篇 教学内容:子路篇节选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凡是不能急功近利,有可能事倍功半。

4、让学生明白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要性。

5、让学生知道戒骄戒躁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避免类似情形。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七、师生共同回顾《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一书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子贡、曾皙等,都称得上是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八、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3篇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欲速则不达。3)言必信,行必果。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十课时

课题:《论语》第14篇 教学内容:宪问篇节选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苦们面前屈服。

4、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5、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切不可相互利用。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回顾《论语》第13篇中重点的内容。重点句: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欲速则不达。3)言必信,行必果。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4篇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骥 辟 奚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点句:

1)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十一课时

课题:《笠翁对韵》

教学内容:《笠翁对韵》下卷第4-7篇节选

1、能够熟读,体会《笠翁对韵》结构的严谨,节奏的明快,对仗的工整。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天地间,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能找到另一个对应的事物。

4、启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收获学习的乐趣和人生的感悟。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句子。重点句:

1)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二、简单介绍《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李渔的著作。他素有才子之誉,在戏曲创作、戏曲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今天的研究者成为“东方莎士比亚”。

三、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笠翁对韵》下卷第4-7篇节选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嘉 吝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对接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掌握里边的一些近义词

四、小组创编花样,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创编明星

第十二课时

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教学内容:《二十四孝》故事十三-十八 教学目标:

1、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2、传承中华孝亲的美德。

3、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4、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沟通。教学过程:

一、导入调查

1、教师:同学们说出最疼爱你们的人。结果:最疼爱我们的人-父母。

2、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二、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1、导入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2、调查学生对故事的了解。

3、解读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十三-十八,了解并学习古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4、学生们自己读文中的故事,读后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读后的启示。(1)学生小组讨论学后的感想。(2)学生发言。

(3)教师总结:要及时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能等。

6、小组讨论:怎样处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三、情感升华-爱的延伸

学生齐声诵读一首歌颂父母的小诗。

四、游戏-《爱的天平》

规则:天平两边的砝码各代表父母关爱子女的事例和子女关爱父母的事例,让同学们例举,看看天平倾向哪边。

五、探究实践:

父母是那么辛苦,相信同学们都想好了回报的方式。回到家,请你按照你心中想的做一做吧,父母一定会很高兴的!

第十三课时

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教学内容:《二十四孝》故事十九-二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2、传承中华孝亲的美德。

3、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4、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沟通。教学过程:

一、谈谈上节课的收获

二、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1、导入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2、调查学生对故事的了解。

3、解读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十九-二十四,了解并学习古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4、学生们自己读文中的故事,读后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读后的启示。(4)学生小组讨论学后的感想。

(5)学生发言。

(6)教师总结: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要多为父母着想,当他们生病时,无微不至地进行照顾。

6、小组讨论:怎样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三、情感升华-爱的延伸

播放小乌鸦爱妈妈和感恩的心歌曲。

四、让学生讲自己照顾父母的例子。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宋词选录五首

《清平乐.村居》 《卜算子.咏梅》 《清平乐》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教学重点 :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简介宋词的文学价值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做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教师读两遍。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引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合作练习读,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4、小组展示读。

5、指名读。师生针对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否注意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等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7、学生进行背诵

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诵读评价,张贴诵读明星榜。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宋词选录五首

《千秋岁》 《鹊仙桥》 《清平乐》 《木兰花》

《少年游》

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教学重点 :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宋词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做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教师读两遍。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引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合作练习读,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4、小组展示读。

5、指名读。师生针对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否注意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等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7、学生进行背诵

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诵读评价,张贴诵读明星榜。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

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 教学目标:

1.知道使用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的好处。

2.熟记积累的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并在写作中、生活中恰当运用。教学过程:

一、学习关于时间的名言

1、出示关于时间的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学生自己读

3、同桌互相读

4、男女生分别读

5、指名读,师生根据声音是否响亮、吐字是否清楚、停顿是够恰当等进行评价。

6、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二、学习谚语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三、学习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四、学习对联

篇3:二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解读

一、主要内容与编排特点

二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全册教材分为上篇和下篇, 分别对应一个学年上学期和下学期的教学。每学期按16周设定章节, 每周编排了三个固定版块引导教学, 即“每日一诵读”、“每周一大家”和“每月一名著”。

1. 每日一诵读。

二年级诵读成语,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由浅入深, 如上篇依次安排了“含数字”、“含动物”和“含植物”等16类的成语, 下篇则安排“ABAC”和“AABC”等16类的成语。每周分类积累16个成语。为了分散难点, 教材编排了“每日一诵读”版块, 即周一到周四每天积累四个成语。周五“分享会”, 设计了“一周大回放”, 通过“填一填”、“连一连”和“读一读”等形式, 巩固运用成语。我们还编排了“成语小故事”, 在给予孩子成语学习方法引导的同时,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成语的兴趣。

2. 每周一大家。

在“每周一大家”这个版块里, 二年级先介绍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6位书法家, 再介绍从贺知章到罗隐等26位大家。根据二年级孩子的阅读特点, 教材简洁通俗、重点突出地介绍了这些名家的成就, 推荐他们的书法或文学作品, 还匠心独运地编排了和这个大家有关的成语故事, 如“入木三分”、“持之以恒”等, 在增长孩子见闻的同时, 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

3. 每月一名著。

根据学生年段特点, 结合课标要求, 二年级在上下篇第一、五、九、十三周分别推荐了《格林童话》《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8本经典文学作品, 供亲子、师生共读, 也为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及交流分享创造了条件。

二、具体措施与学习效果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让孩子乐学会学。

1.“争当小老师”。

教材的编排目标指向非常明确, “每日一诵读”周一至周四每天四个成语, 每天都有“我能背给爸爸妈妈听”的家长评。孩子在家诵读时, 我们会给孩子学习的目标:争当小老师!国学课上, 我们首先了解孩子们对本周内容的诵读情况, 然后选出本周“小老师”教读。在示范引领的作用下, 孩子、家长都不甘落后, 都会主动地在家里下足功夫, 有的孩子甚至提前一周就已背完。

2.“蒙眼猜成语”。

在多形式的诵读后, 安排“蒙眼猜成语”的游戏, 既可以缓解读背的枯燥和疲乏, 又是对成语识记的再次巩固。游戏规则是:将每天的四个成语分别写在四张小纸条上装在一个信封里, 老师做考官, 请一个孩子上台猜一猜, 其他孩子做评委。被请上台的孩子蒙着眼背对着老师, 老师任意从信封里抽出一张纸条, 说:“请你猜猜它是谁。”孩子说:“我猜它是……”如果猜对了, “评委们”就会说:“对了, 对了, 你真棒!”如果没对, “评委们”就会说:“错了, 错了, 继续努力!”二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 自从有了这个游戏, 他们总是早早地就记熟了成语, 课堂上的检测自然事半功倍。

3.“看图猜成语”。

老师、家长或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些图片, 让孩子们看图说成语。这个游戏适合那些写景、写物或动作感强的成语, 比如:鸟语花香、花好月圆、对牛弹琴等。

4.“你做我猜”。

这个游戏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游戏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看到成语的同学只能用动作提示猜成语的同学, 另一种是看到成语的同学可以用动作加语言来提示, 但语言里不能出现成语里的任何一个字。孩子们往往表现得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有一次, 我出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我想它可能会难倒二年级的孩子。第一个上台的女孩子确实被难倒了, 这时有很多孩子自告奋勇, 又上来一个男生, 只见他非常自信地做了个弓箭步, 两手拉“弓”向上看, 然后收脚, 两只手臂变翅膀, 身子往下蹲。这时, 猜谜语的孩子兴奋地脱口而出——“惊弓之鸟”, 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接着孩子们个个兴趣高涨, 跃跃欲试。

5.“画成语故事”。

热闹的游戏之后, 可以让孩子们静静心, 同时, 这个活动能让每个孩子动起来。当然, 画的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及时发现优秀作品, 在全班展示, 充分利用低段孩子极强的表现欲, 激发创作潜力。

6.“故事会”。

一是班级故事会: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 每天挤出晨读课的5分钟时间, 轮流请学生讲一则成语故事或名家的逸闻趣事。利用午餐后时间, 在小组内或班级开展“故事分享会”, 以这样的形式激励孩子们读好“每月一名著”, 培养阅读表达能力。二是年级故事会:各班选出讲故事的优秀选手, 参加年级讲故事比赛。三是学校国学成果展示:年级选出的优秀学生, 再参加一学期一次的学校国学展示。在这个系列活动中, 孩子们的视野不断扩大, 要求进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篇4: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启蒙》四年级(古诗、词、古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古诗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诵读古诗文,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的熏陶。

3、通过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5、通过诵读以及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使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经典古诗文,拓展知识面。

三、各学期教学标准及评价方式

四年级上学期:

学习内容:学习古诗、词(1《观沧海》——16《登飞来峰》)

学习形式:以诵读、品悟为主。

要求背诵的篇目:

(1)《饮酒》、《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天门山》、《望岳》、《黄鹤楼》五首。

(2)教师自选词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领学生背诵。

评价方式:

优秀:能够熟练背诵五首古诗以及四段名句。

良好:能够熟练背诵五首古诗以及2段名句。

合格:能够熟练背诵3首古诗以及2段名句。

四年级下学期:

学习内容:学习古诗、词、古文。

学习形式:以诵读、品悟为主。

要求背诵的篇目: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滕王阁诗》三首。

(2)教师自选词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领学生背诵。

评价方式:

优秀: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4段名句以及熟读优秀古文。

良好: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2段名句以及熟读优秀古文。

合格: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2段名句以及会读优秀古文。

五、活动安排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在原课程设置基础上,抽出一节地方课用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并明确了各时间段的任务要求。

1、每周抽出一节地方课用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诵读课重在指导和学习新内容;

2、在每天晨检上课的前10分钟,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时间,重在复习;

3、每天上课前时间10分钟,重在检查,待诵读结束后自然转入学科课程;

经典诵读知识答题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经典诵读教材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拥有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分为小学高、中、低段。其中小学四年级为中段。内容是《弟子规》,《论语》。

二、经典诵读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每两周开展两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各班班主任担任,通过晨课让学生进行诵读活动。

三、数据统计分析

学生此次活动是通过诵读答题和问卷调查,答题有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组成,共100分。问卷调查是固定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参与,从学生的数据来看,我校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国学的重要性,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国学的途径单一,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此次活动是通过经典诵读答题和问卷调查,答题有有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组成,共100分。问卷调查是固定的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进行回答。我校共10位教师参与。从统计数据来看,我校对经典诵读十分重视,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和评价措施,但是教师认为教材太难,学生很难理解。

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总体情况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保证教师、学生人手有教材;有固定的国学课及诵读国学的时间;定期开展国学诵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取得了以下成效: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经典诵读的路子。

(2)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教师。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

(2)陶怡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怡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存在问题:

1、国学教学形式单一,仅仅在早读时间和少年宫活动时间学习、诵读。

2、活动开展不够,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诵读。

下一步工作思路:

1、经典诵读与活动结合。

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2、经典诵读与学科结合

与语文科相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3、与音体美等学科结合。

篇5: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学习《弟子规》片段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6、一株紫丁香

夏天爱什么 秋天喜爱

把树上的黄叶抖掉,冬天喜爱 给小河贴上冰的封条,春天喜爱

撒处处花花草草,夏天喜爱什么? 只有我知道。我知道

夏天爱吹口哨。你听:

“知了„„知了„„” 一只蝉儿,一只口哨,吹得多么热闹。

其实我是 „„ 其实我是一朵云,当我在天空,自由的飘动时,我想这样告诉你。其实我是一只蝴蝶,当我在花尖飞舞着,看见了很多昆虫,我想这样告诉你。其实我是一片黄叶,当我从树上飘落了,把大地染成金色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妈妈

我一定要说出来,说出你给我的 一片感激之情。

你给我这么多我喜欢的树,你给我这么多我喜欢的鸟,7、有趣的发现

8、小鹰学飞

你给我这么多张开花瓣的星星,你给我这么多写诗作歌用的词语,你给我这么多向我敞开的心灵,你给我这么多歌喉甜润的少女,你给我这么多供我紧握的亲善的手,还给了我这颗童稚的心—— 它对生活无所企求,就只希望有一阵阵风,把我理想的风筝送上蓝天。

9、青蛙看海

善良

要是苹果只有一个,它准装不满大家的提篮。要是苹果树只有一个,挂苹果的树杈也准覆不满一园。然而一个人,要是他把 心灵的善良分给大家,那就到处都会有明丽的光,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了果园

10、狼和小羊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狐狸和乌鸦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识字5 四 季 歌

春天是绿色的 听

“布咕布咕”的声音

是布谷鸟在宣告春天来了

夏天是红色的百花像刚起床的小朋友,从被窝里钻出一个个小脑袋。

“知了知了”的声音

是蝉在叫“热死了热死了”

西瓜像一个个小皮球,在田野里滚来滚去。

秋天是金色的听枫叶沙沙作响 落叶像红蝴蝶飞舞在空中看小柿子挂满枝头,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梢。

冬天是白色的 听

“噼里啪啦”的声音

是烟花在说“好美哇好美哇”

白色的雪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地毯。

识字6 描写山水风光诗词名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识字7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识字 8 蜻 蜓 蜻蜓

红的绿的小的大的; 都好看,都有掠微波的薄翼。

荷叶

半卷的,全开的; 都可爱,都是蜻蜓的小绿伞。

12、要好好学字

会飞的小星星 夏天的夜晚。

是什么在闪闪发光—— 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一忽儿西,一忽儿东。哥哥说:

“这是萤火虫。” 妹妹说

“怎么是‘虫’!明明是一颗颗

会飞的小星星。”

13、朱德的扁担

衣 袖

金子美铃

穿上长袖子夏衣 我好高兴啊。

就像要出门做客一样。葫芦花

明晃晃开在后门外 我悄悄地学跳舞。

咚、咚、拍拍手又摆摆手 生怕被人看到了。靛蓝染料新新的味道

闻着夏衣袖子,我好高兴啊。

14、梅兰芳学艺

有关勤奋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5、大禹治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6、孔繁森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金 波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 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

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17、登鹳雀楼

站得高看得远的谚语故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8、青松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9小动物过冬

会飞的叶子

钱万成

说都怕冬天,说冬天冷,小麻雀却说不,在光秃秃的树丫上,朗诵小诗。

谁都说冬天难看,孤孤单单没有绿意,小麻雀站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

会飞的叶子。

20、美丽的丹顶鹤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1、水乡歌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2、云房子

小鸟

蓝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小鸟,你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冈 小鸟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爱春天,爱阳光,爱湖水,爱花香 小鸟小鸟,我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飞翔歌唱。夕阳真美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篇6: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dìzǐɡuī

弟子规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ɡzãwēnxiàzãqingchãnzãxǐnɡhūnzãdìnɡfùmǔjiàoxūjìnɡtīnɡfùmǔzãxūshùnchãnɡfùmǔhūyīnɡwùhuǎnfùmǔmìnɡxínɡwùlǎn

rùzãxiào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yǒushānɡyíqīnyōudãyǒushānɡyíqīnxiūqīnsuǒhǎolìwãijùqīnsuǒâjǐnwãiqùwùsuīxiǎowùsīzànɡɡǒusīzànɡqīnxīnshānɡshìsuīxiǎowùshànwãiɡǒushànwãizǐdàokuīchūbìɡàofǎnbìmiànjūyǒuchánɡyâwúbiàn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bùrùyuâfùjiànhàoqìsuítàwúyuànqīnyǒuɡuîjiànshǐɡânɡyíwúsârïuwúshēnɡqīnàiwǒxiàohãnánqīnzēnɡwǒxiàofānɡxiá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ànɡsānniánchánɡbēiyànjūchùbiànjiǔrîujuã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ɡzhîuyâshìbùlíchuánɡ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ànɡjìnlǐjìjìnchãnɡshìsǐzhěrúshìshēnɡ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二

qīn rãn 【亲 仁】

tïng shì rãn lâi bù qí liú sú zhîng rãn zhě xī 同 是 人 类 不 齐 流 俗 众 仁 者 希

guǒ rãn zhě rãn duō wâi yán bú huì sâ bú mâi 果 仁 者 人多 畏 言 不 讳 色 不 媚

nãng qīn rãn wú xiàn hǎo dã rì jìn guî rì shǎo 能 亲 仁 无 限 好 德 日 进 过 日 少

bù qīn rãn wú xiàn hài xiǎo rãn jìn bǎi shì huài 不 亲 仁 无 限 害 小 人 进 百 事 坏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三

yǒngã

咏鹅

táng

jiàbīnwáng

(唐)骆宾王

ã

ã

ã

鹅鹅鹅,qǔxiàngxiàngtiāngē

曲项向天歌。

báimáofúlǜshuǐ

白毛浮绿水,hïngzhǎngbōqīngbō

红掌拨清波。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四

yǒngliǔ

咏柳

táng

hâzhīzhāng

(唐)贺知章

bìyùzhuāngchãngyīshùgāo

碧玉妆成一树高,wàntiáochuíxiàlǜsī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búzhīxìyâshuícáichū

不知细叶谁裁出,âryuâchūnfēngsìjiǎn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五

chūnxiǎo

春晓

táng

mânghàorán

(唐)孟浩然

chūnmiánbújiàoxiǎo

春眠不觉晓,chùchùwãntíniǎo

处处闻啼鸟。

yâláifēngyǔshēng

夜来风雨声,huāluîzhīduōshǎo

上一篇:新技术与食品安全下一篇:郑煤集团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