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2024-05-09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共8篇)

篇1: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新要求,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现就关于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思考如下:

一、严格许可准入,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1、严把食品生产许可关。全面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等生产企业换证审核和其他食品生产企业的再审核工作,对不能持续满足生产许可要求的,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每季度要对获证食品生产企业按不小于10%的比例进行飞行检查,发现企业存在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不能持续保持生产许可要求的,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

2、严把食品经营许可关。严格食品批发、商场超市和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以及学校(托幼机构)食堂许可准入条件,并每季度实行飞行检查,对不能持续满足许可要求的,一律吊销许可证。

3、现场制售食品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现场制售食品的经营者,凡达到与加工经营品种相适应的基本条件,按照具体加工经营的品种(如“炒毛栗”、“面条加工”、“酿皮”)核定经营范围,发放许可证;小食品店可按预包装食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低温冷藏冷冻食品或散装食品)核定经营范围,发放许可证。对不能持续满足许可要求的,一律吊销许可证;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缔一起。

4、严格落实市场开办方法定责任。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允许未取得许可的食品经营者进入市场销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检查、报告等义务的,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上限处以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和停止展销活动,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凡食品市场开办方、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未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连同市场开办主管单位和展销会场地出租单位,一律公开曝光。

5、实施食品安全状况“外置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量化分级、信用分类、动态监管。在食品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对应的信用等级(好、较好、一般、差)在生产经营场所入口显著位置公示,警示经营者,提醒消费者。

二、严格监督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6、严格生产企业食品质量监管。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凡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或进货查验记录不清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止生产销售,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未将原辅料及产品信息录入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未向购货商提供“电子一票通”的,要限期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7、严格餐饮服务环节原料采购监管。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肉、蛋、米、面、油和调味品等原料索证索票不全和进货查验记录不清的,或其他原料3个品种以上索证索票不全的,食品添加剂未实行“五专”管理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未实施电子追溯管理的,限期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8、严格流通环节索证索票监管。食品批发商未实行电子追溯管理、不按规定提供“电子一票通”的一律停止批发业务;商场超市未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未索取“电子一票通”的,其他食品经营者有3个以上品种索证索票不完整、不真实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经营者在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上虚构食品信息或提供虚假票证的,限期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9、坚决制止超范围生产经营现象。食品生产经营者超范围生产经营食品的,餐饮服务单位超能力接待及超范围经营凉菜、生食水产品、裱花蛋糕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

10、不按要求贮存的食品一律视为问题食品。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按储存条件要求仓储的食品、冷冻冷藏设备运转不正常存放的低温食品、常温下放置的低温食品一律视为问题食品,先行下架封存、暂停销售,并对其进行重新抽检,依据检测结果依法从严处理,抽检费用由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担。

11、散装食品管理不规范的一律视为问题食品。凡防蝇防尘设施设备不齐全、标识标签不规范的散装食品,一律视为问题食品,下架退市。经营者不落实散装食品管理规定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12、实行不合格食品同品牌、同规格暂停销售制。对检验结果判定为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实行全省范围内同品牌、同规格的食品先行下架,暂停销售。食品生产经营者按批次提供具有法定资质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允许重新上架销售。

13、数次检验不合格食品禁止销售。对一年内两次检验不合格的同一品牌、同一品种、同一型号的食品禁止在市场销售。由其食品生产企业连续提供该产品10个批次以上法定检测合格报告后,方可恢复销售。

14、安全隐患较多的儿童小食品禁止肃销售。对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的麻辣食品、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儿童小食品(如“牛板筋”、“麻辣条”“唐僧肉”等),禁止生产和销售,具体品种由省食药监局公布。

15、临近保质期食品不得退换。食品经营者要建立并严格执行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

制度,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或专柜,并设置提示牌,提醒消费者在保质期内食用。督促食品经营者做好临近保质期或超过保质期食品的销毁和记录工作,不得将其退回供货商。凡违反规定要求的,依法从严处罚。

16、不合格食品就地销毁。凡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生产经营“三无”、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山寨”食品和监督抽检不合格的食品,数量较少的可就地销毁,数量多的集中销毁。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律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

17、严格落实专区(专柜)管理和禁散销售要求。食品经营者未落实转基因食品、临近保质期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规定的,未落实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散装食用油、散装酱油、散装食醋规定要求的,责令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18、严厉查处餐饮具洗消不规范行为。餐饮服务单位卫生条件差、消毒设备未正常运转、餐饮具不洁净或用“一盆水一块布”清洗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及培训合格证明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屡次违反的,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19、加大对风险食品监督抽检频次。分级分类确定为C级(一般)以下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批次提供检测报告,且每月提供一次法定检测报告;确定为C级(一般)的食品经营者(包括餐饮),每半年要委托法定检测机构抽检一次食品;现场制售食品的经营者,必须按季度提供所加工制售食品的法定合格检测报告。对不能定期提供食品检测报告的,责令停业整顿,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三、严厉处罚惩戒,遏制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20、严厉打击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行为。对使用病死、毒死、未经检疫或来源不明的禽、畜、兽和水产动物肉类从事食品加工经营活动的,一律吊销许可证,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1、严厉打击黑作坊黑窝点。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要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对情节恶劣、影响较大或涉嫌生产加工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一律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2、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一律吊销许可证,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给予严厉处罚,并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涉嫌故意非法添加或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一律停产整顿,整改不到位,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依法查封问题食品,责令停产停业;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

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从重从快惩处。

23、严厉打击回收食品作原料生产食品行为。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过期食品倒包返场销售的、涂改生产日期的一律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或火锅店使用“回收油”的,一律吊销许可证,并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餐饮服务单位未按要求严格执行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回收处理管理规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责令停业整顿。

24、加大不合格食品处罚力度。对不合格食品按照品种批次建立“一品一表一案卷”(即:一种不合格食品对应一张清缴情况统计表和一份处罚案卷)的清查追溯机制。对省内企业生产不合格食品的,按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或责令同品种生产线停产整顿;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许可3年有效期内,凡同一类产品监督抽检累计出现3次以上不合格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列入同一目录产品的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者一年内同类食品有3次以上抽检不合格记录的,3年内不得经营该类食品;餐饮服务单位一年内3次以上抽检不合格,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25、严格落实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对以下几种情形全部列入“黑名单”:(1)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用回收食品为原料生产食品的;(2)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的;(3)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食品的;(4)生产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5)生产销售变质、过期、掺假掺杂、假冒伪劣食品的;(6)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7)拒不接受监督管理、抗拒执法的;(8)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9)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其他资格的;(10)因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的。

26、建立食品行业驱逐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被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上述人员从事食品管理工作的,依法吊销其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其法人代表不得再申办新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27、建立食品违法行为的曝光制度。对食品违法企业、食品违法犯罪案件、不合格食品实行常态化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媒体公开曝光,震慑犯罪分子。

28、严格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消费者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违规违法行为的,可拨打12331举报投诉,情况属实的予以奖励;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食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按购买食品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进行索赔。

四、严肃追责问效,确保监管职能落实

29、严格督查问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关每季度都要对下一级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飞行检查,采取横向比较、纵向排名的方式进行通报,一般事项向下一级党委政府及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重要事项直接向下一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通报;特别重大事项,同时报送同级党委政府。每次的督查通报将作为政府食品安全目标考核依据之一。

30、严肃责任追究。对辖区内多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失职渎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造成不良后果或社会影响的,一律按《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责办法》,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对违反党纪政纪的,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篇2: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刻吸取我盟“***”特大交通事故这一血的教训,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今后如何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以“***”特大交通事故为鉴,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安全

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抓紧、抓细、抓好。

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和阿盟行署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盟内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认真分析研究和排查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建章立制、强化监督、突出重点、消除死角、落实各个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并认真进行严格考核,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参与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二、要经常性地开展深入彻底、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检查内容:一是上级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有关会议精神、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三是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四是事故隐患监控和整改情况;五是安全监督管理力量配备和职责履行情况;六是对日常违章违法行为调查和处理情况;七是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

检查绝不允许搞形式主义,不能停留在听汇报、看文件上,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公路上、车站里、客车中。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亲临安全生产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检查出的问题,不仅要指出,还要书面督促整改,限期复查,坚决从严处理。

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落实整改措施,把检查和整改结合起来,以检查促整改。要针对查出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此,态度要坚决,措施要果断,工作要有实效。该停运的一律停运,该整改的一律整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效果、有总结。

检查要求:要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查出的隐患中,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责成有关人员监督执行;不能当时整改的,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检查人、被检查单位负责人都要签字。检查工作要实行首检负责制,以便追究责任。凡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定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凡因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

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全面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和防范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层层落实、层层负责。任务要层层分解,一直落实到班组、个人,切实做到人人头顶安全指标,个个肩负安全责任。

四、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监管职责。

各级运政管理机构要“把好三关、落实一监督”,全方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要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格监督各类经营业户的经营范围,严禁超范围经营,特别是加班车、包车和旅游包车,更要严格管理,一定要按照程序领取有关证照,发放给具有经营资质的单位,坚决禁止运输经营者擅自包车、自行填写有关包车牌证。对于没有经过年检审及营运手续不合格的车辆,要坚决禁止其进入运输市场。第二,要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凡不符合国家标准、非法改装、技术条件不合格?穴即禁止达不到二级以上技术标准的运输车辆或达不到一级技术标准的货车参加危险化学品运输?雪、安全性能无保障、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行车记录仪的营运客车,一律不准参加营运。对于私自改装或增加座椅的客车要强制恢复原状,对自备活动座椅超员载客的违章行为要坚决制止,严查严处。同时要加强营运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管理和二级维护管理,建立起“谁检测、谁签字、谁负责,谁维护、谁签字、谁负责”的机制。第三,要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要加强对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监督检查,凡无从业资格证的营运客车、货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驾驶员,都不得参加营运。第四,要加大汽车客运站的监督检查力度。要监督汽车客运站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做好客运车辆安全例检工作,严格定员售票、检票制度,逐一登记出站车辆乘坐人数,杜绝超员车辆出站上路,严格实行客运班车路单签证制度。

五、道路运输企业要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没有行政部门的依法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

首先,企业要研究建立自己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确保各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制,把安全生产指标分解落实,与其工资报酬等利益分配挂起钩来,促进安全生产。

第二,企业要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在每个生产环节过程中都要按照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开展工作,从而保障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必要的人员和资金投入。该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一定要配齐。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试行企业内部安全生产金提取制度,专款专用,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要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第四,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与单车经营者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协议和管理制度,建立行车记录仪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对每辆车的行车记录仪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系统平台,建立驾驶员一车一档。

第五,汽车客运站消防设施要齐全有效,旅客“三品”检查制度完善、人员落实,站内售货摊位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无乱拉电源、电线现象。

六、具体还应注重抓好的细节问题。

一是严禁汽车客运站超员售票、检票、站内无票上车以及超员出站,严格履行出站登记制度,同时要有两名运政管理人员复核签章。汽车客运站售票、检票要符合汽车客运站站务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旅客向车站购票,车站售票与旅客,严禁车站只收钱不售票或为车主整车售票。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工作一定要到位,凡进站的营运客车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例检,严禁带病车辆出站。汽车客运站“三品”检查工作要列入汽车客运站日常站务工作中,绝不允许旅客携带“三品”进站上车。营运客车报班时,汽车客运站一定要严格检查其安全例检合格证、驾驶证、行车证、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承运人责任险等营运手续情况,严禁不合格车辆报班出站。严禁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单车运距在400公里以上的营运车辆必须配备2名以上驾驶员。每辆营运客车驾驶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24小时内累计驾驶车辆不得超过8小时。

二是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必须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关。营运驾驶员申请《从业资格证》考试前,必须认真审核驾驶员的《驾驶证》原件,《驾驶证》必须在有效期内,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办理。申请的《从业资格证》与《驾驶证》准驾车型必须一致。办理从业资格证的条件必须按国家规定执行,不得擅自放宽条件。申请危险货物从业资格证,必须持有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2年以上;申请大型客车从业资格证,必须持A照2年以上;申请汽车列车从业资格证,必须持B照2年以上。从业资格档案必须按照要求填写齐全,从业人员申请《从业资格证》考试工作必须由取得自治区运管局颁发的《考核员证》的考核员进行。运输经营者在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经营、客运班线许可、客运车辆变更及调整时,须如实提供驾驶员从业人员资格证及与拟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证原件和复印件,许可机关必须对照原件审查,并留存复印件后方可办理相关营运手续。

三是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对于企业、营运车辆的审验中,每一个环节要实行首检责任制度,对于每一项检查都要签字、盖章,一旦出现差错,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公安部、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中明确指出:交通部门应将公路通行条件作为客运班线审批的一项重要指标。夜间(晚22时至早6时)运行的客运班线必须避开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路段,无法避开的不得审批。尽管班次是汽车站安排,但运管部门仍具有监管的职能,经过调整仍无法达到安全通行要求的应停止夜间运行。

五是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要加强动态管理力度,把好源头管理,严厉打击无证营运的“黑车”从事道路运输,同时要在公路出入口加强稽查力度,严防倒客、甩客、超员以及超范围经营、串线经营等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发生。

六是客运车辆承运人责任险保险到期的,由属地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投保并通知客运汽车站停班,待办理续保手续后方可恢复营运。拒不投保的,由属地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报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相关道路运输证件。

七是要加强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管理工作,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制度,运输企业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情况至少每星期抽查一次,发现问题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各汽车客运站要将汽车行驶记录仪使用情况作为客车安全例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不按规定使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车辆,一律停发班次,直至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正常使用。危险品货物运输企业至少每周采集一次数据、客运企业至少每天或每班次采集一次数据,并进行分析汇总。发现有超速驾驶、疲劳驾驶行为的,要立即停止该驾驶员上岗驾驶,接受安全教育。汽车行车记录仪的数据要长期保存(保存到营运车辆更新为止),随时接受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和公安交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八是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克服以包代管现象,消除重效益、轻管理的经营管理方式。除此之外,运输企业还要逐步取消挂靠经营和单车租赁经营,起码在更新车辆或新上车时要做到公车公营,使企业真正做到管人、管车、管经营、管安全。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运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并设立监督机制。再次,要建立严厉的奖惩制度,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明奖惩制度,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心,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和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3: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1窨井盖缺失的原因

窨井盖缺失缘何屡禁不止, 综合近些年各地相关报道, 井盖丢失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自然因素主要包括:1) 窨井盖材料不耐用、质量不过关, 车辆碾压后容易损坏, 特别是对部分非金属井盖抗冲击抗疲劳性差、容易破损、寿命短。2) 强降雨或河流潮汛导致水流倒灌, 冲走窨井盖。人为因素主要包括:1) 偷盗金属井盖谋财。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偷盗铸铁铸铜井盖换些小钱满足私欲, 可这些“蝇头小利”导致的结果却十分沉重, “窨井洞开, 虎口吞人”。井盖偷盗多发生在僻静人少的地方, 隐蔽性强, 不易发现。井盖一旦被盗, 安全隐患可能保持数月之久。2) 在建工地管理不善, 围护和安全警示措施不到位, 存在安全隐患。3) 权属单位或养护单位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存在推诿扯皮、监管处置不力现象。4) 对井盖偷盗和销赃打击力度不够, 处罚太轻。

2解决窨井盖缺失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健全窨井盖管理制度。近年来, 各地陆续出台针对“窨井盖管理”的相关监管机制和地方法规, 但还有部分城市管理制度依然缺失、部分城市管理职责依旧不明, 建议加快研究, 解决多头管理, 确认权属单位, 制定实施性的管理办法。目前, 上海围绕“窨井盖管理”问题, 已经开始制订和完善一系列长效机制,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由此建立了“发现、立案、分派、处置、核查、结案”等标准化流程, 及时发现窨井盖丢失等城市管理问题并将案件分派给对所发现的问题负有处置责任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环卫、燃气、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公共服务单位, 由这些部门或者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处置, 有效分派案件、高效监督处置, 从而形成该市网格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有效确保了窨井盖丢失等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此外, 《上海市道路检查井盖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检查井盖信息库”和《城市道路检查井盖技术规范》也在建立和修订之中。

2) 落实责任, 强化管理, 及时处置。以上海市为例, 全市有各类窨井650万个左右, 至少涉及水务、通信、电力等19个权属单位, 小小一只窨井盖, 管理上有交叉、责任上有盲点, 有时一只窨井盖丢了, “找主人”就要花费数月时间。要有效解决多头管理, 确认权属单位、明确责任, 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要明确各自职责, 承担各自的井盖管理责任, 落实井盖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定期对产权单位及养护单位执行窨井盖管理制度和现场巡查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窨井盖产权单位 (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 要制订井盖巡护包干的长效机制, 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处置及时。可实施制度性管理办法的形成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但窨井盖丢失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 政府部门应建立“先解决问题、后分清责任”的工作思路, 由有关部门率先采取应急措施:一旦发现“马路陷阱”, 由路政部门首先使用备件修补, 后续再由相关权属单位跟进处置。在防汛期间, 还将加强专人固守, 如打开井盖排水, 安排专人看防。

3) 加强宣传教育, 形成公众共同看管窨井盖的氛围。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和宣传形式, 宣传偷盗和损坏井盖的严重后果, 加强窨井盖安全教育, 增强社会公众保护井盖的责任意识;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 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窨井盖的看管, 及时发现和阻止各类损坏井盖的行为, 发现窨井盖缺失, 第一时间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12319城建服务热线举报。

4) 加强技术攻关, 推广新技术和新型窨井盖的使用。各相关部门要继续组织技术攻关, 研发新工艺、新材料井盖, 满足防盗、防坠落、防移位、坚固耐用, 无回收价值等要求。针对井盖尺寸、形状、材质不统一的问题, 修订相关技术规范, 从源头上规范井盖的设计、生产、施工和养护, 以方便管理维护和应急处置。同时按照“新账不欠, 老账限期偿还”的原则, 在新建道路中推广使用, 对于既有道路, 结合道路大中修, 逐步进行调换。近期, 上海正在试点给窨井盖加装防护网, 在嘉定陈家山路地道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等项目中, 首批进行试点采用加装“挂篮”的新材料排水窨井, 窨井“挂篮”由两个半圆形的PE塑料组成, 每个半圆上有5个长方形加半圆的孔, 开孔“篮子”既有柔性又坚硬, 可承受200斤~300斤的重量, 窨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 不易被偷盗, 即使盖子损坏, 因为有“篮子”接着, 不会发生伤人事故。

5) 严厉打击盗销窨井盖的行为。加快立法, 加重对偷盗者和收购者的处罚力度, 提高其犯罪成本。加大巡逻和检查力度, 对井盖易盗路段进行巡查或蹲守, 对废品物资回收站进行排摸和检查, 依法取缔违法违规的窨井盖收购站点, 从严从重处理偷盗井盖, 违法承运、收购井盖行为。发动广大群众, 建立起群防群治的机制, 发现盗窃行为和失窃现象及时举报, 并对举报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窨井盖虽小, 但事关人命, 它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为了避免惨剧的再次上演,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吃人”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并切切实实制订出完善的预防和保障体系, 使“城市陷阱”早日得到彻底根治。

参考文献

篇4: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摘 要:现阶段,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保证油气能源的供应,各地区都在进行大规模油气运输管网的建设,而油气运输的安全性问题逐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从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安全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提高油气管网的建造和运营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国家在进行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造的同时,更为关注其社会效应。而其中油气能源的安全管理,是当前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油气管道的使用安全性,我们需要综合分析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干预,提高管理的质量,逐步提高能源建设工程的质量。

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现状

对于油气管道来说,在建设和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油气泄漏等危险现象,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危险因素。首先,随着管道使用年限的增加,管道会出现腐蚀,长此以往管道出现开裂。其次,管道铸造时的缺陷或在管道修建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对管道造成破坏。最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危害以及人为的损害,使油气管道被破坏。在我国,虽然很多地区都进行了油气管道的建设,但是很多管道都建设时间较长,管道老旧,并且建设总体的技术水平较低,管道本身的材质不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此外,一些违规的第三方施工破坏和不法分子打孔盗油或者地质灾害等因素加速了管道的腐蚀及损害问题,造成油气管道的安全性存在严重的问题。

二、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法律不完善

现阶段,为了保证油气管道使用的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的法律与其他的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制定科学的对策。其次,关于管道的完整性管理要求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而管道完整性是保证管道使用安全的重点。如果缺乏对其日常检测、评价等工作制定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就会导致管道管理工作难以准确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风险和隐患。而针对于这一方面,国外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法律要求,我国需要在管理中引入了完整性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

(二)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职能不够明确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油气管道通常跨越多个地区,一般管道管理是由国家多部门主管进行共同参与管理。但是由于多个地区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管理模式,造成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不清,管理协调困难的问题的产生。由于职责不清,管理问题的防范工作难以进行,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处理。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的部门明确其管制权责,保证多个部门联动管理,各尽其责,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三)管道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管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管理的规定不够全面。虽然我们在相关政府的职能中进行监管检查职责的说明,但是并没有明确监管职责。而对于安全管理来说,监管以下需要进行标准化操作的活动,是为了保证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完善的监管体系的建立,以保证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

三、完善管道安全管理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管道完整性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

首先,应针对当前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标准化、专业化极强的活动,需要进行标准化的配套制度的支持。因此,我们对相关的法律进行完善,制定更为专业化的标准规范。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出与现行的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出入的问题,重点关注加强技术支持体系和配套制度的建设,提高管道安全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二)提高行业管理标准的可操作性

而针对与我国现存的油气管道建设油气管道标准化建设的理念落后、技术水平低、配套性差、覆盖不全等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原因分析,对相关标准进行改进,提高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更为先进的实践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支撑技术研究,实现以技术研究为基础,行业技术专家为主导的标准编写模式,实现以满足标准为最低要求,以安全、高效为目标,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可操作性和应用效果。

(三)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监管体制的构建

为了提高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应明确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职责,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不同的岗位和个人,合理分配工作,提高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水平,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安全监管体制的构建,在明确国家管道安全监管部门的基础上,落实管道安全运行的监管管理。在监管体制的构建时下,一定要明确不同管道管理者、政府监管部门、应急协调部门等不同单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依据职责进行问题的问责和处罚。

(四)进行专业化人才的培训

管道的建设和安全管理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为了保证管道的完整性,我们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通过一定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对相关技术人员在管道建设、日常检查和安全防范等不同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其熟悉管道工艺和日常管理的重点,能够实现管道完整性的标准化评估,这对于管道的安全来说,是本质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耀东.构建科学的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体系[J].国际石油经济,2014,Z1:178-181.

[2] 姚伟.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油气储运,2014,11:1145-1151.

篇5: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刘文庚

攸县的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在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紧扣“着力转方式,建设大交通”工作主题,严格执行道路客运安全管理法规,切实改进道路客运安全监管手段,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提高了道路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了良好的道路客运环境。

一、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攸县已经开通农村客运班线65条,投放客运班车323辆5944座,在皇图岭、黄丰桥、鸾山和坪阳庙开通了农村短途客运线路,投放客运面的53台。全县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60%。

(一)“实”字为本,注重教育强责任

今年以来,我局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年初,调整充实了局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局与运管所和3家客运公司签订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责任书。依托“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印发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通过“攸县百事通”平台向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发送安全宣传短信9500条。3家客运公司举办驾驶员安全知识学习班6期,引用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教育驾驶员要文明行车、安全营运、遵章驾驶。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宣传教育活动的推进,牢固树立了“无安不稳,无安不强”的科学发展意识,夯实了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严”字当头,突出排查治隐患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我局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突出排查整治

农村客运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采用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承运人责任险关,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着力强化客运站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无从业资格证、不按期进行二级维护和实施安全性能检测、不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等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取缔报废客车23辆,查处农村客运安全隐患22处,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

(三)“好”字落脚,创新管理树形象

结合攸县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创新安全管理手段,运用激励机制,实行客运安全“四挂钩”。一是安全监管与资源配置挂钩,将客运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与运力投放相挂钩,促使了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了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安全监管与质量信誉考核挂钩;三是安全监管与评先评优挂钩;四是安全监管与个人利益挂钩,对安全工作抓得好的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对出现安全问题的责任人追究责任。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客运安全有序、形势趋好。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了交通运输行业形象。

二、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客运为繁荣农村经济,方便群众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一)非法营运安全隐患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少数小轿车(5座)、面的(6座)车主纠集在一起,形成了有组织、集团化的非法营运态势;两轮摩托、三轮摩托、四轮摩托和残疾人代步车从事非法营运的达几百台。这些车辆无牌无证又未投保、技术状况差,驾驶员未经专业培训,安全意识淡薄,行则随意拐弯掉头、停则成群结队,聚集在公路主干道上,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无抗风险能力,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道路安保设施欠完善。受经济条件限制,已经建成的乡村公路等级偏低,基本上是四级公路或等外公路,几乎无安保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加之老百姓爱路护路意识较差,在公路上和公路两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建房搭棚等现象屡禁不绝,给客车安全行驶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车辆行驶途中难监管。由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客运行业的范围非常有限,致使对农村客运班车超速行驶、驾驶员疲劳驾驶等情况缺乏动态安全监管措施,成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的一个薄弱环节。

(四)车辆技术标准不够高。从事农村短途客运的客车有7座的和5座的面包车。这种客车未达到中级车标准,安全性能较差,车上未配备有效的安全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县级运管所未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责任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三、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对策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安全便捷的客运环境,就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一)加大打黑力度。一要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运管所与城区客运管理处要经常性地开展联合执法,形成高压态势,震慑非法营运行为。二要注重调查取证,要改善执法装备,强化执法手段,想方设法获取有力证据,依法从严查处非法营运行为。三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持久的打黑战役,避免一阵风的做法,总结打黑经验,巩固打黑成果,建立长效打黑机制。

(二)强化站场监管。要督促客运站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生产硬件设施,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突出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加大“三品”查堵力度,积极协调站务纠纷,妥善处理旅客投诉,确保

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三)突出客车管理。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严防非客运车辆、报废车辆和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要因地制宜,发展高效低耗安全性能有保证的新型运力,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准入关。要在三级以上(含三级)农村客运班线的客车上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做到能实时监控行驶中的客车安全状况。

(四)着力宣传教育。运管部门要严把经营者资质准入关和驾驶人员从业资格关。要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黑车带来的社会危害和处理黑车的相关政策,充分表达执法机关整治黑车的决心,让旅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使黑车无立身之地。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规范客运市场秩序。

(五)完善安保设施。在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时,不能一味追求村村通客车的目标,而应该脚踏实地,深入现场考察,在路况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许可客运班线。已开通的线路必须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推动农村客运健康发展。

(六)健全管理机构。建议在县级运管所设立安全股,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安排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扎实有效地开展道路客运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篇6: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标签: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

管理 隐患 论文 论文屋 文化

论文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思考论文摘要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套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论文 论文屋 经济论文论文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思考论文摘要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套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国家和各级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多次会议。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管理光靠领导重视、开会议、发文件是不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人手、注重生产日常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自己的现场工作经验、结合企业的特点,谈几点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一、把安全预防落到实处安全预防“补牢”未必为“亡羊”,只有使得预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安全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一)、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二)、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地质环境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二、安全管理必须务实抓安全管理必须务实、任何的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有危害、都不可取。安全上一时的疏忽、侥幸,虽然可以在突击、蒙骗、辩解下脱逃责任,但

却会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让人养成懒情的惯性心理。这种作风,拿来抓安全,轻则懒惰了自己,重则成了一种惯性,就会危及安全工作效率,影响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安全事大,关乎生命,人人有责。“临时抱佛脚”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却经不起明眼人的审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问题与隐患能隐藏一时,却也能在不经意时爆发,它若爆发,随之而来的,会是可怕的事故。对安全与隐患,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热衷于临时突击,当问题被查出,本身受到处罚,心里才明白平日里的不重视、不作为是多么地危险,然而此时的后悔与叹息,又有何用呢?“没有铁打的基础,撑不起高楼”。安全工作,只有一点点地日常积累,让安全真真正正地入耳入脑人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日常的、扎实的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一以贯之、常抓不懈,自然能够在“万变”地安全检查和安全事故面前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三、安全生产要强化细节管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也许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安全管理的细节,殊不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人手,想在心理、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个神经。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乏备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日常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心思缜密地注重细节,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在疏忽中失去。始终关注细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管理尤其要注重从细节入手,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需要每个细节很完美很难,但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细节不是空喊出来的,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关系着我们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

四、警惕不良习惯酿灾祸在煤矿企业里,众多的职工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其中有些是有害的。如有的地面职工见到熟人喜欢打打闹闹,骂大会;有的井下个人工作间隙喜欢躲在巷道一角打瞌睡;有的干起工作毛手毛脚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记得在我的工作中,在一个掘进工作面,亲厉了这样一事;一天夜班,有名入矿不久的新个人工作闲暇时身子习惯地歪在巷道帮上打盹,脚伸到了轨道上,谁知运输车过来了,索幸有一位老师父路过这里,见此险情,猛然用脚将打盹的新工人踢醒,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班后这名新工人挨了批评,却深深感谢这位师傅。其实,工作的过程中说笑打闹也好,干活毛手毛脚也好,都容易出现偏差酿成事故。一些企业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手指口述”操作,就是为了纠正各种妨碍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习惯,保证职工在岗位尤其是在要害岗位上正规、集中精力操作,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随时都会出现,职工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时都有规规矩矩,执行制度、规范上岗,切不可死守自己的***惯、坏习惯,那样会误了制度和纪律的执行,毁了生产的安全。

五、安全工作靠大家在现实工作中,一提到安全工作,一些人总不以为然,认为那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与自己无关,或是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形成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这种认识的职工主观上产生麻痹,思想上警惕性放松,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对安全心不在焉,能应付则应付、能走

“捷径”则走“捷径”,这就为事故发生埋下了祸根。抓安全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和安全员其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了解生产现场,班组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获取安全信息,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但是生产单位,员工多、生产面广、危险源点多,不可能派专人一直“关照”每位员工,更何况8小时以外呢?因此说,抓好安全工作更应该靠大家,靠我们每一个员工自己。只有依靠自己,安全学习的积极性、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会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其实依靠自己抓安全说到底就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就能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讲标准、讲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工作上“三不伤害”。“三不伤害”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了一个“我”字,企业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假如我们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

六、安全工作需要强化闭环管理发现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最终将安全隐患消除掉,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闭环管理,就是为了对安全隐患全部、干净、彻底消灭之,不留后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地单位在闭环管理方面做的还不够。处理起隐患来不是拖泥带水,就是不够果断,以至于旧的还没有解决,新的安全问题又接踵而至。抓好安全闭环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强调对待安全工作必须认真负责,不能遇到问题就绕道走或者互相推诿扯皮、踢皮球。一项工作如果只有开始而不收好尾,那这样的工作肯定是有缺陷的。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经常遇到。在调查事故起因时,往往会发现事故是隐患处理不彻底、留下的尾巴而致。等到人们大梦初醒时,一切都已悔之晚矣;一些安全检查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查出了问题,开出一张罚单或整改通知书,然后就万事大吉了,至于隐患有没有整改,整改到什么程度,好像已经不在关注的视线范围之内了。这样长期下去,不出问题才怪呢?有则故事颇能给我们以启发;过去有一个猎人,同时去追几只兔子,结果追来追去,什么也没有捞到,最后落得个空手而归。这个故事的教训告诉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不能旁顾左右心分散。处理安全问题也是这样,要一件一件地去解决,要盯在现场,要有一种不处理好誓不罢休的决心。大家都这样去做了,安全隐患作威的空间必然就会越来越少。抓安全要有始有终,对安全隐患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真正做到安全闭环管理,只有如此,我们的安全生产才会有可靠的保证。

七、安全应多一些“自律”说起安全的重要性,道理谁都懂。但能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做好安全工作,却很难。确保安全生产,除了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外,更需要职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律己慎独的良好心态。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安全员在现场检查监督,也决不能图省事存侥幸。要多做些准备,要坚持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是没有人监督时,个别人往往会放松安全弦,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敢贸然干。其实那些安全措施不是“秀”给检查人员看的花架子,即使一次侥幸违章行为逃避了处罚,也鼓励了冒险作业者的胆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加强自律是做好安全的关键。做善于自律的人,首先要有一颗关爱安全的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小组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应对不熟悉的人的安全多一些关心。这样.面对安全事故就会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木;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自己的作业行为多些理智

篇7: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路网不断加密,互通性不断增强,交通流量迅速增长。截止目前,我市高速公路里程已达275公里,拥有3个互通,23个出口。然而,高速公路在发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的同时,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团雾、雾天等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已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其现场之惨烈、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是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所不能比拟的。雾天是高速公路的“第一杀手”,这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者的共识,加强团雾及雾天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团雾及雾天发生的特点规律

(一)雾天的形成与特点。雾是在水气充足、风力微弱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乳白色天气,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大雾天气具有先薄后浓、弥散蔓延、连续性强、面积大等特点。

(二)团雾的形成与特点。团雾,气象用语称之为辐射雾,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直接使贴近路面的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团雾的形成条件有三大要素:晴夜、微风和充足的水汽。团雾与我们平时所见的大雾天气有所不同,呈块状,控制范围比较小,就象一大堆棉絮飘落在地面上,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顾朦胧、能见度极低。团雾具有范围不大、积 1 聚时间较长、易飘移、突然性强等特点。

(三)团雾及雾天的规律。经过对我市雾天情况的统计分析,呈现以下规律。

1、从季节分布看:暮春、初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容易起雾;深秋和初冬季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如果连续几日气温偏高,风力不大,夜间就容易起雾,只有当北方冷空气俯冲南下,刮起强劲的东北风或西北风,雾才会消散。但当冷空气消退,气温逐渐上升,雾又开始占据上风。

2、从发生时段看,一般生成于夜间的后半夜或者清晨,日出前最浓。多发时段一般为晚10时至次日早8时,特别是秋冬季节尤为严重。

3、从区域地形看:一般出现在地势低凹、河网较多、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南通滨江临海,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地表湿度相对较大,因而容易产生大雾天气。且高速公路两侧多为河流、水塘和芦苇,因此在局部路段团雾“魅影”频现。

二、团雾及雾天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从全市范围来看,各高速公路路段雾情不同,团雾分布不均,再加上雾情的突发性,不易从全局上掌握。大雾的发生尤其是团雾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路面能见度下降。由于雾气使光线发生散射,并吸收光线,驾驶人看不清前方和周围的情况,致使估计车距、车速不准确,对交通标志、路面设施识别产生困难,导致驾驶人产生犹豫、疏忽、甚至是错觉,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当遇到前方堵塞,由于雾气阻碍视线,目标轮廓清晰度下 2 降,大部分驾驶人往往采取措施不及,容易引发碰撞事故。此外,由于受到局部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条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雾气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驾驶人很难根据各路段不同的能见距离及时调整自己的车速和车间距。

二是路面附着系数下降。大雾通常发生在夜间后半夜和清晨,这一时段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入夜后路面与空气之间形成温度差,使得路面上凝结一层薄薄的水层,如同铺垫了一层薄膜。再加上雾水与积灰、尘土、油污等混合,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明显减小。尤其在冬季,雾水会在道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附着系数下降更为明显,使行驶车辆的抗侧滑能力、制动能力都较平时大为降低,容易出现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打滑、制动跑偏等现象。

三是雾天行车压力大。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更具危害性,易在车流量大的路段引发多车追尾事故。据报道,今年12月13日上午8点4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坨坨雾”袭击了成都绕城高速文家场至双流路段,能见度不足5米,造成137辆车连环追尾。由于团雾具有控制范围不大、积聚时间较长、易飘移、突然性强等特点,所以很难使驾驶人能够提前发现和掌握行踪,特别是在视线不良的后半夜和清晨,驾驶人在远处根本无法发现前方的团雾,等行驶到近处发现后,想减速已经来不及了,汽车一头扎进了能见度极低的雾中,四周白茫茫,就像掉进了牛奶中,想减速怕被后面跟车追尾,不减速又怕与前面减速的车辆或事故、抛锚车辆相撞。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心理压力增大,有的过度紧张、产生恐惧感,导致驾驶动 3 作变形,惊慌失措而引发交通事故;有的想快速通过雾区继续高速行驶,如果前方有减速车辆或者事故、抛锚车辆停放在路中,那么一起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四是缺乏雾天安全驾车意识。由于大雾影响范围广、面积大,有些驾驶人急于赶路,易产生烦躁心理,情绪急躁,就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高速行驶,同时心怀侥幸,试图在通行条件进一步恶化前通过发雾区域。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遇到紧急情况更是难以及时处置,易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引起火灾。还有一些驾驶人缺乏在雾中行车的安全意识,在事故发生或车辆抛锚后,不及时转移到高速公路外,而是留在车内或在现场查看车辆损失情况,结果被后车再次撞击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三、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应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勤务安排、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加强。

1、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牢固树立预警意识。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雾天等恶劣天气信息沟通常态化机制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切实做到天气变化“早知道”。同时,要根据辖区雾情的一般性规律特点,在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的时段,在沿线河流、水塘较多的路段,定时派出警力上路巡查,巡逻民警要牢固树立预警意识,做到“勤巡、细察、快报”,坚持路巡报告制度,一旦发现有雾情发生的迹象,必须快速上报信息,达到早发现、早准备、4 早防范的目标。

2、加强路况信息发布,提示注意行车安全。加强雾天天气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制作一批有关雾天安全行车的宣传资料、光盘,向广大驾驶人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声讯查询、手机短信、互联网、交通广播实时播发;利用交通诱导屏在城市主要道路、路口、出入口、交通集散地实时播报;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摆放雾情标志、标牌等方式,实现远程发布高速公路交通信息,让驾驶人提前了解高速公路通行状况、提前调整出行时间和选择合理线路,提示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

3、结合雾情变化情况,科学调整勤务方式。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要根据预警信息和雾情变化情况,加强交通安全形势的研判,科学调整勤务方式,加强值班备勤。在大雾多发季节要以巡逻为主、定点值守为辅,加强夜间后半夜和清晨的巡逻密度和频率,同时协调路政、清排障等部门实行错时巡逻。发现雾情,巡逻警车要通过警灯、车顶上显示屏显示字幕、喊话提示、带路通行等方式提醒驾驶人谨慎驾驶或者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将快速行驶的车速迅速降低到安全时速。同时,根据雾情的变化情况以及封道、分流等交通管制措施的要求,科学调整勤务方式,合理安排警力,果断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管理。

4、完善处置工作预案,健全多方联动机制。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要根据团雾、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辖区大雾天气发生的规律特点,在原有处置工作预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创新,使工作预案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加符合实战需要。5 同时,要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大队之间、与高速公路相邻路面大队之间以及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路政等部门的多方联动联勤机制。高速公路大队之间要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沟通交流,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共保路面安全;与相邻路面大队之间要加强配合,做好交通疏导、分流衔接工作,确保雾天等恶劣天气分流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分流车辆及时安全的驶入其它道路,同时路面大队要协助做好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宣传和提示工作;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路政部门之间,要通过“一路三方”联席会议,实行联勤机制,强化路面管理,提高管控能力,组织开展实战演练。

5、强化交通科技建设,不断提高管控效率。尽快建设覆盖我市沈海、沪陕、启扬高速公路的电子监控系统,逐步建成集管理、调度、监控为一体的电子监控系统,积极研发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有效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由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在高速公路沿线多雾段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安装气象检测器,实时检测高速公路路面能见度、风速等天气情况,并实时将信息传输至管理部门,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雾情,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针对性。同时,装备除雾车,喷射液态二氧化碳使雾凝结成水滴,以达到除雾的目的。

篇8: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考

我国海上渔业安全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 安全工作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 如何预防和管控好海上渔业生产风险, 增强渔船事故防范能力已是做好现代渔业安全管理、保障和推进渔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2014年, 我国共发生渔船海上生产安全事故237起, 死亡 (失踪) 159人, 占全年水上安全事故总量的84.64%, 同比分别减少28起、99人;海上交通事故26起, 死亡 (失踪) 58人, 同比分别减少18起、17人;自然灾害事故17起, 死亡 (失踪) 22人, 同比分别减少24起、136人。

可以说, 尽管我国渔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渔船水上安全事故明显下降, 但是渔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还存在。渔业安全隐患和影响制约渔船安全的因素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加之极端、恶劣和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不可预知性, 都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 也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难度。

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事故发生“人、机、环境、管理”4个致灾机理要素分析, 我国渔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从行业人员上看 (渔民的因素)

目前, 我国的渔业从业人员中, 传统作业渔民比例微小 (低于20%) , 大部分为内陆省份农民。尽管渔业部门每年都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但船员流动性较大。部分船东船长挣钱心切, 受利益驱动私拉乱招未持证人员擅自出海、违规生产, 加之该部分出海人员素质较低, 专业技能差,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和违章操作等因素, 出海易酿成恶性事故。

(二) 从行业机具上看 (渔船的因素)

我国渔船建造工作历史欠账较多, 大部分为老、破、旧木质渔船, 船舶质量差, 加之维修保养不善, 安全系数较低, 而安全、节能、环保型的钢制、玻璃钢制、铝合金制等标准化渔船比例较小。因此, 鉴于目前渔船现状, 作为海上生产作业工具其应对海上风险的化解和抵抗能力较弱, 一旦遭遇海上极端性天气, 险情往往演变成事故。

(三) 从行业环境上看 (海域的因素)

恶劣的海况自然条件给渔船海上生产带来一系列不安全因素, 麻烦很多。特别是秋冬时期我国北方地区风灾多发。渔船海上生产作业频繁, 加之海上大风、雾霾和风暴潮等突发极端性天气增多, 安全生产隐患和海上事故风险随之增加。同时, 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商船通航路径往往与渔场交叉重叠, 海上交通环境复杂, 也促使商、渔船碰撞事故呈多发态势。

(四) 从行业设施上看 (渔港的因素)

“十二五”期间, 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渔港建设投入, 我国渔港建设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基础薄弱, 历史欠账较多, 渔港建设规模和数量仍然不足, 建设水平和标准仍然偏低, 仍然不能有效满足渔船安全锚泊和避风的需要, 渔港正常功能发挥受到制约和限制, 一定程度影响渔船停泊和航行安全, 渔业安全隐患较大。

(五) 从行业管理上看 (渔监的因素)

我国沿海渔业行政监管力量薄弱, 监管手段滞后, 渔船跨海域、跨海区生产、作业分散的动态生产特点, 致使渔业安全管理力量明显不足, 安全管理鞭长莫及。安全宣传、技能培训、执法检查、隐患整改等管理工作难度很大, 特别是渔船异域 (军港、商港及私营渔港) 泊靠安全执法检查难, 隐患渔船一旦逃脱监管视线, 违规出海易酿成事故。

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 健全完善安全法制体系建设, 推进安全规范管理

对渔业安全生产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保障安全生产, 维护从业者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及制度等, 进一步规制渔业安全生产行为, 保证海上生产安全。

一是规范完善已实施的制度办法。转港渔船生产管理办法、养殖渔船海上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渔船编队生产管理办法、大风信息传递办法等具体行业管理办法、意见和制度已经为保障渔业生产安全起到了较好的规制作用。要提高这些规章制度的强制力和执行力, 继续搞好调查研究, 对其进行修改完善、升级, 使之上升为法规。

二是及时出台新形势下的管理规制。针对新形势下渔业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 对捕捞、养殖业安全生产条件、作业现场、安全设备, 事故防范、应急措施以及渔港渔船渔村、船主渔民、监管部门责任等进行深入研究, 探索新形势下渔业安全生产的规律, 出台管理规范及行业监管制度, 拓宽依法管理渔业安全领域, 为生产者提供更规范、更具体的行为规则。

三是加快制定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渔业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既是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服务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 更是生产者减少失误, 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的作业指南。研究对船舶安全设备的配置、海上作业及监管服务等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 运用简单、统一、协调、优选原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为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和自控水平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四是严格实行渔船海上作业准入。各类渔船须按渔船检验机构规定, 配齐消防、救生、通讯、导航等安全设备, 出海作业按规定配齐职务船员和普通船员。渔船实行渔船检验证、渔船登记证、捕捞许可证三证统一, 养殖船驾驶者及从业人员具备特定技能资质, 捕捞船员经过岗前专门培训, 其他辅助渔船员也须按相应规定执行许可制。渔船员海上生产作业全过程必须穿着救生衣, 严禁超风级、超航区出海作业。

(二) 加强渔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确保船员安全适任

海上捕捞及养殖生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岗位技能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渔船海上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一是突出教育重点, 全面抓好教育培训。船长、大副、轮机长等职务船员是渔船海上生产安全的核心圈。要建立刚性培训计划, 每年对他们强制进行一定天数的渔业安全生产职业培训。同时抓好普通船员培训和船主、船员家属的延伸培训, 为海上安全生产助力。重点渔区的中小学, 设立渔业安全生产专项知识教育课, 拓展安全生产教育范围, 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是贴近生产实际, 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首先, 设置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 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关于渔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渔业从业者相关权利和义务;其次, 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包括航行规定、避碰规定、装载规定、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知识等;再次, 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包括航行驾驶、轮机运行、下网上网、装卸货物、观察瞭望、自救互救等知识。对船主、家属等相关群体的培训教育内容, 应突出渔业安全生产权力、义务、责任及利益等内容, 切实把安全管理亲情化。

三是规范培训行为,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教育培训的技术含量, 培训教材配置数字影像技术, 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编制出台渔业海上较大以上事故案例分析影像读本, 全面覆盖渔船船东船长, 基本形成渔业安全教育培训系列教材;充分发挥海洋院校的资源优势, 搞好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推进渔船员安全生产素质全面提高。

(三)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 确保生产作业安全

一是改进渔船安全救助装备, 增强渔船自救能力。完善渔业安全通讯网, 40马力以下渔船要普及安装GPS救助定位通信终端、80马力以上渔船要安装北斗船位导航监控设备, 40马力以上渔船安装AIS自动识别避碰设备。要继续扩大渔船气胀式救生筏配备范围, 40马力以上的渔船配备率100%。

二是抓好渔港基础配套, 完善渔港服务保障功能。渔港防波堤、消防、照明、救灾船等安全基础设施要按照渔港港章确定的内容做好配备和完善, 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二级以上重点渔港安全监控系统装备率达到100%, 并实现与上一级渔业安全监控中心联网运行。在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立渔船进出港办证中心, 执法监督摩托艇和陆域执法车辆装备配齐配全。二级以上重点渔港港区渔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进驻率100%。

三是积极合作密切联动, 建立齐抓共管责任体系。渔船检验部门搞好渔船建造企业资格审定, 依法取缔不具备资质的企业, 强化对渔船用产品的安全监管, 把好源头关。渔政管理部门, 严格渔船捕捞许可, 推进老旧渔船更新改造, 彻底消除“三无”船只。渔港监督部门规划好渔港安全保障功能, 严格渔船签证管理, 把好出海安全关卡;养殖、捕捞等部门要把安全生产管理寓于生产指导服务中, 强化宣传教育, 增强渔业从业者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四是构筑应急救援体系, 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要重点抓好应急救援的指挥系统、日常值班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等各项建设。县区级指挥平台全部建立, 24小时岗位值班责任制执行率达到100%。渔业行政执法船和签约救援渔船辅助救助能力进一步提高, 与海事、救助、边防海警等部门共建渔业海上搜救 (救援) 联动机制进一步得到落实。明确各级渔业海上救助主体和辅助力量, 形成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应急救援体系新格局。

(四) 强化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防范处置能力

近年来, 渔业资源、渔业生产领域及经营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给我们以往的渔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要明确新形势下渔业安全管理任务和责任, 理清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依法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确保渔业安全管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一是组织监督检查, 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渔船安全基础设施配备、渔船安全适航检验内容要素、从业者资质配备等。有转港生产渔船的地区, 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驻转港区检查。建立安全隐患举报机制和渔业安全检查及隐患处理流程、规范, 明确工作程序、检查内容、整治方法、处理责任、奖惩机制等各项内容, 做到隐患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安全监管整体水平。要积极争取渔业安全监管部门编制、人员、经费的落实, 突出抓好渔港监督站基层一线的执法队伍建设。渔业安全监管人员按照有关要求进驻二级以上重点渔港。在重点渔业乡 (镇) 、村推进渔业安全员制度实施 (原则上100条捕捞渔船配1名、200条养殖渔船配备1名) 。适应新形势需求, 对渔业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理论、专业法律、应急处置技能、职业道德等专项培训, 为提高其执行力提供知识支撑。

三是细化监管责任, 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政府监管主体职责, 将渔业安全生产纳入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中, 并认真部署落实。突出完善基层乡、村及渔船作业组的监管责任制, 签订责任状和保证书。强化渔业生产经营单位、渔船及船东、船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按照“四不放过”原则, 认真做好渔业海损事故调查处理, 依法追究责任。

四是主动争取支持, 提高监督管理及服务效能。建立情况信息通报制度, 定期向与渔业安全监管关联密切的海事、交通、公安边防、气象、外交、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情况通报, 提高关注力。建立安全工作交流制度, 特别是要强化与海事、交通、外事部门的工作联动, 科学处理遇险渔船搜救工作。积极争取发改、财政、金融、保险部门的支持, 将渔业安全管理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 鼓励渔船雇主购买船东责任保险, 引导渔民积极参加保险。

(五) 积极搭建平安渔业文化, 增强安全生产软支撑能力

渔业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及群体众多, 渔民群众对渔业安全工作的认知程度, 直接关系到“平安渔业”建设能否顺利实现, 打造渔业安全文化, 对推进“平安渔业”建设将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一是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夯实安全生产社会根基。要大力普及渔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知识, 宣传渔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增强行业管理者及渔业从业者、家属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提高依法治理、依法监管和自觉安全生产的主动性、能动性。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作用, 进行深度宣传。在重点渔业乡镇、渔村广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讨论活动, 培植安全生产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研究推广渔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推进安全管理科技进步。要加强渔业安全信息传递、风险评估及渔业安全监管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提高安全风险与隐患的控制与处理的科学性;要抓好渔港安全设施基础保障功能、渔船用安全产品质量及配置等新技术开发, 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 夯实生产过程安全性保障基础。要以海洋院校为依托, 开展渔港规划建设、渔船生产过程监控、事故预防与处理、渔民培训等管理理论研究, 形成渔业安全管理标准规范, 努力培养渔业安全管理合格人才。

上一篇:清华学霸高三数学秘笈,不得不看的高中数学一轮复习方法下一篇:扶贫办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