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学

2024-05-03

自我管理学(通用8篇)

篇1:自我管理学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学习心得

《中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研究》是国家“十一五”课题,由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周韫玉、贺乐凡主持的。旨在通过实验增强大家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以前老的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了。周教授和贺教授提出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方法比较好,它不仅教会学生的知识,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终身受益。

自主性学习之所以凸显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是因为它的学习目标是“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因此,“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而后听了黄泰山教授、李世杰教授、张代英校长、周士渊教授的精彩演讲,感受颇深。

我觉得在高人的指点下,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付出行动,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漫小步,不停步。习惯取决一切,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成功的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和学生一起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篇2:自我管理学

面对成绩、荣誉与赞扬时,“自我”就是心态,管理自我就是心态要好,要谦虚,懂敬畏,会感恩。或因机遇,或因帮助,或因禀赋,或因努力,或因鼓励等而有了这些认可,所以,能够静下心来整装再发的决心,回归原点不忘初心的情感,热爱生命拥抱更大变化的豪迈,都会成为生命更有意义的强有力的注解。

有人说,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一是笑而不语,说的就是个体管理自我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吧。人们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一是万念俱灰,谈的就是个体在管理自我的路径选择不同而产生的迥异的生活状态吧。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Those who win become emperors, those who lose become bandits。有说话糙理不糙,有说世态炎凉,也有说哲理名言。其实,我们如果把自我管理的成功与否来做借喻的话,不断地突破自我,我们的信任别人的能力就变成了“王”;不断地迷失自我,信任能力就变成了“寇”。

我们每天都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睡觉都是管理自我的重要方面。睡好觉才能工作好,工作好才能生活好,那么就让我们向“不好”宣战吧!“生活就如同斗牛比赛,不是你征服斗牛,就是被斗牛刺死。”海明威说的似乎过于严酷,但要想走久远,就要过这个关。

篇3: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我的懒法是, 把班上的事情交给孩子们去做。他们能做的, 我绝不插手;他们不会做的, 我指导他们做。他们把卫生工作责任到组, 组里再到人, 哪个组如果扣了卫生分, 卫生委员可饶不了他们。这样一学期下来, 卫生流动红旗硬是一次也没流走过。

过去, 黑板报、墙报都是我指定的几个“能人”干。可这些“能人”, 总要在我的安排和亲自带领下才能完成。有了宣传部的几个“官”后, 我就有了偷懒的机会。他们分工合作, 积极热情。从此, 出黑板报不再是几个“能人”的专利, 小组轮着出, 人人要动手, 个个要出力。宣传部的“官”们还组织评委, 将每期黑板报都认真地给予评分。这样, 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局面, 黑板报的质量日渐提高。

班级的各项活动, 也是他们自己策划, 自己主持开展的。有了这些“官”们的操心, 我可真省了不少心。

这些“官”们为何现在这么肯干、能干呢?这得归功于我班的一纸班规。我班的同学活跃、好动、自控能力较差, 违规的事情常常发生:不写作业、扫地逃走等等。这些问题像浮在水上的皮球, 压下这个, 浮起那个。我是手忙脚乱地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针对班里的这些情况, 我引导学生们通过集体讨论, 制订了班规“几不准”, 一项项, 一条条, 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言行有个明确的对照。

量化管理, 实际上是把班级每个组、每个人推进了一个竞争的氛围里。“官”与“官”在竞争, 同桌在竞争, 每个人都在竞争。在竞争中, 整个班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记得在课间操比赛中, 他们那种发誓为班争光的凝重神情、斗志昂扬的姿态, 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个班级强大的凝聚力, 真令人感动。

篇4: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故事描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班刮起了一股“橡皮大战的飓风”:下课时,教师里随处可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小团体,他们激情的投入是我所无法理解的。男孩子就像着了魔似的痴迷,上课也常常忍不住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进行对抗”,其结果是学习分心了,成绩下降了,课堂秩序受到了挑战。更令我诧异的是,两个孩子竟然为了争抢“橡皮大战”中一块普通的小橡皮而大打出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新难题呢? 如果老师只是一声令下,全部杜绝,也许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极有可能转为“地下活动”;如果放任不管,它就会成为放松学习、引发品德问题的导火索,而且还会愈演愈烈,问题十分棘手。偶尔在电视里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辩论会给了我灵感,何不让学生也用这个方法来合理处理好“橡皮大战”。

利用周五下午的会课上,我组织今天学生们进行一次辩论会。共同来探讨“是否可以玩橡皮大战”。这新奇的形式立刻引起了学生参与辩论会的兴趣。一阵窃窃私语后,同学们分别根据自己的意愿站成了赞成和反对的两个阵营,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一番唇枪舌战后,双方以争得不可开交。我伺机说出了我的观点——橡皮大战虽是一种比较安静的游戏,但它有点类似于网络游戏,而且还夹杂着一种暴力的倾向,如果我们能选择更健康的活动,相信大家的课间生活会更丰富多彩。这个观点一下子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最后我班达成了午餐后的5分钟属于“橡皮大战”的时间。

但在后来的日子里,通过观察我发现,午饭后,同学们挣抢着帮老师发作,抄作业,很少有人再痴迷于“橡皮大战”,慢慢地,“橡皮大战事件”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此后在日常管理中,我班也开展了“能否在校玩悠悠球”的讨论,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虽然知道玩“悠悠球”是一种健康的娱乐活动,但明确它存在的种种危险隐患时时,都主动把“悠悠球”放在了家中。

这个案例使我明白:在班级管理工作,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把他们看作是平等的人而不是被管理者,帮助他们逐步地学习自省自律是以无为管理思想的“无为”教育艺术带来新的思路。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观点。老师一味地说教显然不能令他们心服口服,由于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还有可能会在他们的逆反心理下起反作用,达不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唯一能说服自己的就他们。选择班级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让老师最真实地了解到了学生的想法,也让学生在阐述和聆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自我教育。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实现了心悦诚服的自我教育。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最让孩子伤心、失落的师长凡事都喜欢做“交通警察”,总是用一种惩罚和评判的目光来“审视”学生,把学生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或是犯了错,需要纠正的人,这样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处于被动消极的被管理者的地位。而一个好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认识自己通常都依据他人的反馈而实现的,就像人们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通过养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

还记得我在教这个班一年级的时候,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朝会课、思品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为配合学校星级示范班的评比,有着本年级特色的“家校联系手册”在老师们的热烈讨论下孕育而生了,为了争取老师和家长的不扣分制度,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全心投入。你瞧:作业本上已明显没有了潦草的字迹,作业质量提高很快,课堂纪律、两操等学生都有了约束,因为要想得到一周的红花,不扣分可真的不容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没有我的过多说教,因为每一项都有相应的要求出台,学生自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知道自己得分的高低。因为有的较为完善的班级制度,所以在班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很轻松的,而且实践证明效果是明显的,我们年级在学校星级示范班的评比中,因为各班成绩都很突出,常常让德育处的领导评比时十分为难,还经常超出规定的百分比,

我们认为自我管理就是独立管理,“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 “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低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一定是有老师指导之下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所以我们十分看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比如科技活动月比赛、少先队礼仪竞赛、健康之园田径运动会、艺术节系列活动,年级内还定期组织组内竞赛活动,如开展了“趣味游戏比赛”,“书法比赛”,“生活自理能力系列比赛“等,我们试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们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们还注意保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们实行了领取奖票制度,奖品兑换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篇5: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在2010年的工作中,市个体私企协会本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帮助市个体私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绩,一年行将结束,回顾一年的工作,协会在上级机关的指导下,在市工商局的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三自”方针狠抓了服务性协会建设,把工作着重点放在为广大会员办实事、谋利益上。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理好财、管好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一年来,我们一方面认真抓好会员入会登记工作和会费收缴工作。会员入会率达到90%以上,入会的会员登记率达到100%,会费的收缴做到了应收尽收。另一方面重视抓工作环境的改善,协会粉刷了办公室,更新改造了门窗桌椅,使之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按规范名称重新树写牌匾。3月份,我们对市协会,基层分会的牌匾进行了更新,并都挂在醒目之处,城内的6户分会在工商局办公楼改造后,设立了秘书办公室。使秘书的工作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变。

二是各基层分会都建立了“会员之家”。现在我们的4户农村分会和城内的6户分会都建立了“会员之家”,并投资数千元购买了乒乓球台、麻将桌、象棋、军棋、杠铃等文体器材,供广大会员娱乐时使用。

三是按规定收缴会费,贯彻取之会员用于会员的原则。截止10月底,我们收取会费超百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并及时按比例回拨各分会,并督促他们开展好各项活动。

(二)经营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是开展优惠服务,让每名会员都享受到实惠。为了解决广大会员看病难,购药贵等问题,为了方便广大会员理发、洗浴, 截止10月底,我们建立优惠点21个,其中优惠医院3家,优惠药房9家,优惠理发3家,优惠洗浴1家,优惠购物超市3家。

二是搞好代理服务,为广大会员提供方便。协会机关工作人员,分会秘书为会员代理办照,年检等事500多件,其中为残疾人会员代办50多件,为困难户代办60多件,为其他会员代办400多件,仅代办为会员节省食宿,路费5000多元。

三是开展法律服务,为广大会员答疑解难。为了给广大会员解答法律法规上的疑难问题,我们聘请了长期的司法律师,今年先后两次举办了由会员代表近200人参加的法律培训班,发放法律宣传小册子XX多本,法律宣传资料5000多份。

四是搞好信息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私营经济的作用。今年,我们为全市广大会员提供各类信息160多条,其中人才信息65条,营销信息100条,为会员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效益30多万元,受到广大业户的欢迎。

五是搞好服务站建设,发挥好服务站服务广大会员的作用。目前,协会共建立各类服务站17个,已遍布##城乡,其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站受到上级机关的肯定,并在报刊上给予宣扬。

六是为下岗和无业人员再就业搭台牵线。为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无业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年初,协会集中时间、人员走访60多家私营企业和部分个体户,对用人情况及所需工种情况进行了摸底,挖掘空缺岗位900多户。3月13日与##市劳动局总工会等部门联手举办“##市民企献爱心,就业搭平台”对接洽谈会,当场鉴定用工意向就业登记338人。为使就业人员掌握一门技术,先后举办了电脑、技工培训班,有400多人参加了培训。

(三)组织宣传工作取得了新成果。

1、开展学习十七大文献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4期由协会工作人员,分会秘书和会员代表参加学习“十七大文献”培训班。一是学习领会省、市协会下发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有关文件,组织秘书撰写文章等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二是在广大会员中开展“八荣八耻”活动,通过出墙报,发传单等形式让“八荣八耻”深刻的印记在广大会员的脑海中。

2、举办“争先创优”和“建设服务型”协会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和秘书的业务素质。我们做到每个季度举办一次由协会工作人员和分会秘书参加的培训班。每次培训班都确定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收到较好效果。

3、送温暖,献爱心。今年以来协会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向特困户、残疾会员、遭受天灾病祸的个体私营会员送温暖,向他们送去大米、白面、慰问金,协会领导和分会领导先后走访慰问116家,送出钱物3万余元。

4、组织理事、组长和会员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我们先后开展了迎奥运登凤凰山活动,庆改革开放30年爱河漂流活动,缅怀先烈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活动,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

篇6: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

人的希望不同,其努力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一个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较高期望值的学生,他的学习必然会更刻苦,也就会通过刻苦努力想方设法来实现其成绩目标。而对于只希望得到中等成绩即可的学生来说,他们只会作出一般的努力,只要达到目标就可以了。而那些对成绩不抱希望的学生,往往会放弃努力,从而听之任之。

研究发现,希望在人生中有着惊人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提高工作效率,能让人忍辱负重,锐意进取,以致在各行各业中捷足先登。

自信心强的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如能激励自己,相信自己有办法实现目标,在身处挫折、逆境时能重振信心,为实现目标能随机应变,发现目标不可能实现时就能及时重新修订目标,对于那些棘手的工作擅长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种人,持有希望与自信,面临重大挑战或挫折时,也不会被焦虑所压倒,不会俯首退让,更不会悲观沮丧。

2.乐观与坚强

为要取得成就,不仅靠人的才能,而且还要看他是否能经受失败的打击,具有乐观与坚强的精神。

心理学家研究乐观态度对人们的激励作用,其研究结果极具有说服力:在推销工作中,被人拒绝是家常便饭。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约3/4的推销员干不满3年就辞职而去的原因。研究表明,天性乐观的推销人员在其工作的最初两年中,推销出去的份额比悲观者高出37%;而悲观者在第一年内辞职的人数是乐观者的两倍。乐观态度之所以对推销成功能起如此巨大的作用,就是因为每一次被拒绝都是一次失败,而失败后的情绪反应决定着他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努力。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拒之门外,其士气也就日渐低落,也就越来越不愿意找下一个客户。很显然,这种拒绝对生性悲观的人来说,简直难以承受,必然产生失败主义情绪,失去工作热情。而生性乐观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则会告诫自己:“可能我推销的方法不对”;“或许这个客户正心情不好,下一次我会时来运转”。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不行,而是从外界寻找失败的原因,由此改变下一次的推销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所以,悲观的心态会使人万念俱灰,而乐观的心态则使人充满胜利的希望。这就是心理专家所说的“自我功效”,即相信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能应付人生的挑战。自觉地发展任何一种能力都可以增强自我功效感,从而使自己敢于承担风险,不畏挑战,而战胜挑战又增强了自我功效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对自我功效做过大量研究。他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自信心会对其能力的发挥产生巨大影响。能力不是固定资产,弹性极大,关键是怎样发挥它。有自我功效感的人常化失败为动力;失败越惨,动力越强。他们遇到事情,不是担忧会出什么乱子,而是考虑怎样解决好事情。”

3.控制冲动,克制欲望,延迟满足

控制冲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技能。所有的情绪控制都以此为基础。因为任何情绪,就其性质来讲,都会产生做某事或另一事的冲动。人们取得的种种成就都有扎根于控制冲动的能力。

孩子在童年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能力,长大以后,则会在社交和情感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

有些孩子即使年仅3~4岁,就已经具备了控制冲动、延迟欲望满足的基本能力。他们能了解基本大局,知道控制冲动和延迟欲望、抵制住某些诱惑的好处,懂得如果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眼前暂时的诱惑上转移开,分散对诱惑的注意,转向其他活动。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较强的社会竞争性,较高的效率,较强的自信心,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在各种压力之下,他们不会轻易崩溃,没有手足无措,也没有惶恐不安和退缩。面对困难,他们能勇敢地迎接挑战。他们独立自主,充满自信,办事可靠,值得信任。他们做事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最终获得了成功。相反,那些缺乏控制能力的孩子,大约有1/3的人缺乏上述这些优良的品质,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相对较多,长大以后,在社会活动中,往往表现羞怯退缩,固执且优柔寡断;一遇挫折,就心烦意乱,总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他们往往疑心重,好嫉妒,爱猜忌,脾气较暴躁,动辄与人争吵,以至斗殴,最终难以获得成功。

控制冲动能力的关键在于把握情绪感受和行动的分寸,学会在行动之前先控制冲动以作出更恰当的情绪决策,并且确认选择的方案,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

控制冲动的能力对人的智力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例如,一个学生如果焦虑、生气或抑郁,他根本就无法学好知识。实际上,任何人在这种情绪状态下,都无法有效地接受信息和妥善地处理信息,一个人的消极情绪太强,就会扭曲注意力,影响人们注意力的集中,使人难以考虑眼前的工作。在激烈竞争的同一领域中,就职者的智力一般相差无几,成就却高低相差悬殊,其原因就在于成功者从小就经受过长期艰苦工作的磨砺,遇到挫折时,依然能热情满腔,继续努力。实践表明,孩提时控制冲动的能力差,是预测少年犯罪倾向的一项可靠指标。

4.每天有个好心情

篇7: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

历年来医药行业以超过20%的增长速度增长,成为市场代表中的代表,特别是在国家普及全民医保、发展社区医疗等大利好政策下,医药市场容量将有巨大突破。以下是我个人面对“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对个人要求的一些浅薄看法:

一、明确计划和任务

计划与任务,是作为一个业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很好的计划,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所以,制定相应的计划是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相信办法比困难多,结合自己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市场的需求在哪,制定好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工作计划。分解好自己市场的任务,并结合实际情况一步步开展工作。拜访、跟踪、维护。有效实施。坚信有压力才有动力。

二、不可有懒惰、松懈心理,做到积极、主动

一个勤奋、主动积极的业务人员才能更好的在医药行业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沃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业务人员特别要时刻警惕自己,树立危机感和荣誉感,只有时刻保持好这份积极主动的心态才能在自己的圈子中独占鳌头。

三、做到时刻总结、不断学习

一个好的业务人员一定是在不断学习的,汲取他人的长处,改变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最好做好每天写下自己在拜访医药公司、连锁中遇到的问题,想办法解决他;时刻思考每次拜访客户中,自己在哪方面没做到位,那些方面可以做到更好,每天增长一小步,日积月累相信滴水可以穿石。要不断挖掘客户的兴趣话题,同时不断丰富自己在历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知识,才不会碰到客户无言以对。时刻反思在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在碰到下个客户的时候能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方法取的同样的效果。这就需要自我的判断及对客户的了解。

四、专业于自己的产品 一个业务人员只有真正专业于自己销售的产品,才能够在客户提出产品的各种问题,能做到准确、合理的解答。这就要求我们对产品的特点、市场卖点、同类产品的优劣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达成和客户间的融洽沟通与合作。

五、诚信于客户

诚信是一个人立世之本,取信于客户,客户才能接受你。人们常说做业务先做人,我相信就是这个道理。答应给客户的赠品,开票员的奖励要做到及时兑现。

六、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首先要让客户对我们有信心。客户对我们有信心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济民可信的发展,与济民可信荣辱与共,为实现济民可信年销售突破百亿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济南商务:刘正洪

篇8:论自我图式、自我提升与人格管理

正确认识自我、合理期望、与环境良性互动、自我提升等问题无不与认知结构相关, 是什么因素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判断与决策?情感方式、心智模式以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如何?自我图式与品格培养之间有什么联系?境界、精神气度、人生态度与品格密不可分, 而更为本源的因素是什么?本文综合运用行为经济学、系统学、现代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与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 提出了IVIS模型, 试图对上述问题做一概述性回答。

2自我图式理论概述

2.1 自我图式的概念及功能

认知心理学认为, 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决定的, 这些认知结构可以称为图式。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自我图式是指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是有关自我的情感——认知结构, 它对自我有关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影响。Markus认为人们面对的很多信息都是自我的, 也就是说个体会在自我图式的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同时受自我图式的影响, 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或者是以前知道东西的延伸。

尽管自我图式由个体加工过的信息组成并存储于记忆中, 是对过去行为的表征, 但并不是对过去行为的一种被动反应, 而是一种主动、有力且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 它的功能不仅仅是认知表征的贮存库, 它还能令个体超越当前的信息, 对自我的未来做出决定和推断。

2.2 可能的自我

Markus和Nutrias认为可能的自我是自我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 与个体的潜能和未来有关, 包括理想的自我和害怕成为的自我。可能的自我是我们所希望的或力图要避免的, 这些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想法、感觉和体验, 对行动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

可能的自我是未来的诱因, 其功能之一是调节个体行为。当自我概念受到支持或挑战时, 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将影响个体感受并决定其以怎样的方式采取行动, 而在特定时刻被激活的自我概念是运作的自我概念, Markus认为希望的可能自我能够激励个体去行动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害怕的可能的自我则能够阻止不利的自我。可能的自我还为当前的自我提供评价和解释的情境。如果激活的可能的自我是一个消极的信息, 他就会使个体产生一连串悲观的联想。

2.3 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是人们追求积极自我意象的驱力, 它与个人适应及人际适应联系密切, 在个体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Leary认为, 自我提升等自我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人们对社会赞许和接纳的关心, 能保护人们的社会幸福感。自我提升在演化史中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 具有生物遗传性, 有助于个体自我系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自我提升是一种被打上“生物遗传”与“基因形状”烙印的心理现象, 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而被保存在人类的基因中得以遗传。近来, Kwan等人以美国人为被测试所进行的经颅磁刺激研究表明, 自我提升可能与内侧前额叶有关;自尊领域的研究结果则间接地说明了人们对积极自我评价的需求具有神经生物基础, 自尊的水平与稳定性都具有很大的遗传性, 两者均受基因与非共享环境的影响, 而共同环境的作用并不明显;现代临床证据表明, 与自我提升息息相关的自我欺骗在大脑中也具有神经基础, 自我欺骗的生物学机能在于为个体对现实知觉的协调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这说明, 对自我积极信息的内隐深度加工依赖于一定的脑生理机制, 即自我与积极概念之间具有自动化连接。

自我提升对人际关系的优化具有潜在的优势, 另外它还能促使人们在群体中获得成功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动力性自我提升意味着人们在智力、外向性、开放性等个人品质方面自我评价过高, 而群体性自我提升则表示人们在依人性、责任感、道德感等社会品质方面的自我评价过高。个人适应还是人际适应将会影响自我提升与适应之间的关系。

不过, 目前研究者对自我提升与适应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并不一致。社会心理学家发现, 自我提升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利弊掺半的, 主要存在三种理论解释:调节因素论、生态比拟论、多维功能论模型。自我提升是具有适应价值还是会破坏人际关系, 取决于具体情境。临床资讯心理学家在实践中提出的发展适应性自我提升的建议, 有助于趋利避害地将自我提升加以应用。

3文化与自我图式

博厄斯认为, 人类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不是由其生物特性决定的, 而是由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精神分析人类学派提出了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的理论, 不仅强调文化在人格形式中的作用, 而且重视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作用。

3.1 文化的活性多肽性

文化对于脑机能发育具有活性多肽功能, 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精神世界。自我图式的形成和发展与文化的活性多肽功能相关, 自我图式是个体吸收了个体的、组织的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因素, 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精神世界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文化 (品格) 形成过程, 是吸收了环境中的文化构造因素, 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 将外界的构造因素最终内化的效果取决于与自我图式相容的程度以及指导与控制的效果。

从比较静态的角度分析, 自我图式因个体间职业、身份与所处阶层甚至出身、家庭环境等不同, 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这种影响个体认知的结构性因素是历史形成的, 并是能动的, 对于社会适应、职业与伙伴选择、交往与社会实践等产生影响, 可以说, 自我图式的形成过程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建构一样与文化的活性多肽性作用密不可分。现代劳动经济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社会化和职业化对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使得个体对于组织与社会的倚重越来越强。个体后天的学习及环境因素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 不可忽视的是历史因素对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塑造。文化品位对应不同的精神自我, 对应不同的境界、人生态度包括品格, 因为这些因素相互关联, 是个体差异的表现也是欲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 这种基础性的或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是社会选择——分工的基础, 个体职业选择的依据。

3.2 文化与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随着自我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文化、环境、家庭教养都会影响自我图式的形成。尤其是文化因素在塑造自我图式上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假如认为自己有独立性的模式, 就需要我们生活在一个能给与我们展示自己独立性机会的文化中。设想一个重视依赖性缺乏独立概念的社会, 怎能形成独立性的自我图式。此外, 文化期望也影响着人们的自我图式。它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塑造着人们的自我图式。

另一方面, 文化只对那些拥有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人才有意义, 所以文化的各种性质都来自社会成员的人格与活动。每一个体的人格都是在与其文化的持续联系中发展和产生作用的, 所以, 人格影响文化, 文化也影响人格。这样, 文化与人格构成了交互作用的关系。

4自我图式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自我图式是影响人们认知的结构性因素, 具有诱导和监控自我的功能, 自我图式对于自我建构自我提升都具有重要影响, 而自我构建与自我提升是分析造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 也是分析人们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

4.1 不完全信息与非完全理性

不确定性随处可见, 不仅仅是在战争中, 不确定性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同在, 而因为不同的人的风险喜好程度自信程度不同, 所以迎接挑战的意愿存在差异, 机会把握能力也有高下之分, 另一方面, 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是普遍现象, 比如资本市场上的众多投资人, 包括具有专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信息通道, 即便具备应变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完备的投资策略, 但是不能保证事事时时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 主观预期与客观存在的不一致性, 特别是在面对事物未来一段时间变化趋势的有多种可能时, 仅凭固有知识经验难以做出正确分析判断。

进化心理学认为外界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由此人们不能总是准确地表征世界, 有时人们的行动和思维具有侧地的欺骗性, 不过, 人们决策时所犯的错误往往都是系统性偏差。在特定场合特定问题上, 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我们的判断、决定与行为, 这与个体内心的期望与自我期许以及内隐动机有关, 与环境对两种可能自我的激发有关, 至于是希望的可能的自我受到激活还是害怕的可能自我受到激活, 取决于具体情境, 即各种主客观因素。

从行为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决策可以综合检验一个人的素质, 知识、品格、获取帮助的能力、眼光、胆识等等, 而这些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与个体认知结构、心智模式和人格因素相关, 后悔内疚是对逝去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表现, 但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或许部分地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和心智模式, 人类怀旧并从历史中汲取养分经验教训和智慧, 反省有助于行为修正, 蕴含积极因素, 并非一味消极。

4.2 运作的自我

运作的自我是环境激发可能的自我。个体的自我图式与心理层面的品格、境界、人生态度甚至灵魂价值观等神秘精神世界 (潜意识、无意识等) 有着密切联系, 与客观的环境以及人文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相关。人们之所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 或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态度, 甚至有时是善的或友好的, 而在其他环境中或对其他个体或事物其行为举止又表现出恶的或敌意的一面, 个体有时是软弱卑微的, 有时又是刚健高贵的, 这与环境文化因素相关, 也与自己情绪情感甚至品格密不可分, 与自我图式中的可能自我的构建以及被激活情况相关。

在进化史上, 那些不完全依赖于理性决策的“偏执的乐观主义者”与那些总是依赖于客观现实行事的人相比更具有适应性, 所以前者受到了自然地选择, 并使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自我欺骗和认知偏差因此而得以保留并内化到人类的基因中, 对于现代人而言, 认知偏差几乎都在潜意识层面运作。

5自我提升与人格管理

人格和自我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人的心理构成的概念。人格更多地是指心理行为的特征的集合或内在心理的稳定的结构。自我更多地则是指心理意识的动态活动, 突出的是其主动性、整体性和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及决定的, 最主要的有: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习、潜意识、社会文化等。

5.1 品格、境界与自我提升

品格的形成过程中与环境良性互动十分重要, Piaget认为儿童与成人都需要与世界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 就离不开同化与顺应的过程, 同化是利用已有图式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顺应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而调整和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的过程。对于个体而言, 品格是前世 (事) 之果与后世 (事) 之因, 在磨练修为实践中养成了独特的气质, 培养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就有了不同的境界和理念 (意念) 和气度。人体的生命体验、视野与认知结构心智模式对于其人生态度都产生影响, 其世界观人生观也一定会对人格精神气度和境界产生作用。作为心理层面的自我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 我们不能只见深林不见树木, 亦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深林, 要认识和把握住他们彼此间的交互与相生相克关系。

气度、境界源于人的体验, 更有来之历史文化的滋养, 包括自己的视野修为, 以及对自己的期许定见等愿景的成分。另一方面, 对于环境的反应因人而异, 具有不同的认知结构与人格类型的个体对同一事物不同情境的反应不同, 从适应与生物遗传的角度解释, 这与脑机能有一定关系。

5.2 人格管理IVIS模型

人格管理与建构自我是相通的。人格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自己、追求和谐、变得更加纯粹……等等, 建立自我的过程是追求和谐, 实现超越的过程。境界的核心在于超越, 审美的人生态度需要良好的自我意识指导, 宏大刚健的君子品格更多依赖后天的培养和塑造, 精神气度需要在不断吸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知识的滋养, 在不断的修为、反省和实践中培养。

(1) 洞见。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真实、准确的自我认识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必要前提, 一个适应良好的人体应当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 而那些头脑中常存错觉、不能清醒认识自我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侵扰;其次要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 客观认识社会, 社会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 应作为复杂性认识, 形成正反馈机制或良性循环的前提是形成正确客观的认知, 也是良好心态的前提。

提高洞见能力, 重在培养文化敏锐性, 做到文化自觉。自我图式既是非常人格化和个性化的, 也是社会化的, 受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2) 愿景。

在洞见的基础上, 对各种信息加工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判断, 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社会发展需要, 就会对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愿景的建立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以认知判断为前提, 包含眼光胆识因素又有情感与社会价值取向在里面。愿景规划综合体现了一个人的分析、谋划能力。

愿景规划的过程就是建构自我和自我提升的过程。①在愿景规划时, 既要立足现实, 又要符合战略意图。要有所顺应, 有所坚持, 做到现实与目标并重, 用行动来支撑战略;②要有国际视野大局观, 要有好的眼光, 并善于创造思维, 必要时可以不拘一格、特立独行;③要不断磨练, 形成核心价值体系, 并坚定自己的经营哲学;④要专注不分散。坚定执著, 不轻易随机试错、改变既定方向;⑤要始终牢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不忘获取战略资源。坚持一种思维:找支点, 争空间, 用关系/文化/能力整合 (Integrate) 价值与资源;⑥要学会自我超越。不断学习, 集中精力, 培养耐心;⑦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知识, 改变 (完善) 心智模式才能够提升我们的意念、精神境界和规划水平;⑧要善于系统思考。利用一种思考模式和语言来描述和理解约束着系统行为的力量和关系;⑨要重视组织 (企业) 文化建设。关键在核心人物与全员的参与。

(3) 良性互动。

如果上述洞见与愿景是“知”的话, 接下来的良性互动就是“行”的问题。现代系统工程论认为个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个体发展也必然要求融入环境与环境良性互动, 封闭必然带来信息闭塞、沟通缺乏效率、短视、缺少人脉甚至个性紊乱。个体发展对于环境的倚重日益增强, 与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这就存在一个学习机制的问题, 正反馈机制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个人是个系统, 具有社会属性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等, 要达到目的, 必须以有效的行为支撑。

自我建构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要有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开放的系统中, 个体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在秩序的引导下, 在融合适应中坚持与实现自我, 在坚持中适应和实现超越。要追求卓越, 精诚, 开阔, 强调与他人/环境的互动, 在与环境的互动 (Interact) 中把握、提升境界。

(4) 利益相关。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教育的产物, 遗传与进化的产物, 文化的产物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选择与谁互动与谁进行能量、信息与物质的交换这个问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品格决定成败, 关系决定成败, 文化决定成败, 根基决定成败, 都是有道理的, 都是相通的。环境中的人和事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我们的判断、决定与行为, 个体行为导向与期望、自我期许以及内隐动机有关, 也与环境对两种可能自我的激发密不可分, 至于是“理想的自我”受到激活还是“害怕的自我”受到激活, 最终与自我建构的需要及个体品格、境界和人生态度密不可分。

在个体发展及社会化职业化进程中, 环境特别是人文社会环境、个人奋斗、潜意识与教育对于自我图式以及人格的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愈发重要, 品格、境界、人生态度与精神气度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与之密不可分。自我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品格决定成败不是唯意志论, 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即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寻找成败因素, 是强调个体本质及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融合观”, 所以, 这一层面讲, 关系决定论与自我决定论并不矛盾。

总之, 个体自我提升与人格管理过程中, 首先坚持尊重差异, 消除偏见、敌意与不信任, 坚持学科发展, 追求和谐;其次树立目标, 形成良好的耗散结构;再次坚持认真、科学、不向困难低头、相信自己、干中学的原则;最后通过融合与环境良性互动途径, 强调实践的作用, 强化环境与教育等文化因素对于个体发展的作用。

摘要:认知心理学认为自我图式是影响人类认知的结构性因素, 自我概念是一种主动、有力且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可能的自我既是非常人格化和个性化的, 也是社会化的, 受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表明, 境界、精神气度、人生态度与品格密不可分, 而更为本源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 就是环境与文化因素。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范式提出的IVIS模型 (Insight—Vision—Interact—Stakeholders) 本质是一种关系论, 是强调知行一致与兼容并蓄的自我建构和提升的方法或途径, 是人格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自我图式,人格管理,可能的自我,文化,建构自我

参考文献

[1]刘肖岑.自我提升的利与弊[J].心理科学进展, 2011, (6) :883-895.

[2]蒋重清.自我图式实证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1000-1751.

[3]任俊.积极幻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1290-1297.

[4]孟威佳.影响人类认知发展的机构性要素[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9) :1671-1580.

[5]董彦, 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178-185.

[6]王轶楠.有关自我增强库文化普遍性的争论[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792-796.

[7]李晓东.自我图式理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4) :1001-6201.

[8]汪丁丁.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7) :1000-176X.

上一篇:大学城空间下一篇:发现真正的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