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2024-04-29

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精选8篇)

篇1: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烟云。

中国人迈着坚实的步伐,从食不果腹到大国崛起,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高歌猛进。“八千里路云和月”,由孱弱到强盛,由动荡倒退到国泰民安,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发展智慧,眼光内敛而锐利。在这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中,有过道路的曲折难行,有过革新的阵痛,有过思潮的较量,有过苦闷的彷徨,只是乐观、豁达、进取、坚韧、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支柱,承载着改革开放这艘新世纪的航船一路向前。

城市和农村,是改革开放的两个车轮。城市精英荟萃,社会资源集中丰富,是改革开放发展的龙头,引领在前;农村聚集了大量的劳动力,土地广袤,是改革开放强有力的推手。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数以万计的农民开始向东部沿海、城市迁徙。规模之大,场面之恢弘,实属中国历代人口迁徙,乃至世界人口迁徙的奇观,中国城镇化由此吹响号角。这群离开土地南下的农民,被称之为“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多是独行侠,或是夫妻携手闯荡。孩子、老人、妇女依然留守农村,“空巢”由此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毋庸置疑,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社会化转型的必然,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重轻的作用。这只劳动力大军挥师南下,进工厂、建高楼、做保姆、搞环卫,凡是需要劳动力的地方,他们义不容辞,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正是由于大批青壮年只身外出外出,儿童、妇女、留守老人逐渐凸显了“空巢”、“留守”这一中国式农村现象,同时也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

首先是留守儿童,由于父亲或父母亲离家出走,他们被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照顾,或自己独自生活,这样极易造成他们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心理失衡等。留守儿童杀人惨案、溺水案、伤害事故、涉毒涉黑等报道屡屡见诸报端,他们道德失范的拒绝被抛弃的挣扎,不能不让我们深感忧虑和反思。尽管政府、社会各界和学校都在苦苦寻求解决办法,但父母的亲情陪伴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谁能替代?

其次,“空巢”老人的生活窘境,更多让我们唏嘘。他们年老力衰,却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自己生活都需要照顾,却要照顾孙子、孙女;老年的落寞,固守家园的情感孤独,让他们形单影只,亲情的慰藉甚至超过对生活的需求。他们默默地承担着一切——繁重的劳作,照顾孙子女的重任,独自承受的落寞。

独撑一片天的留守妇女,依然有着难以诉说的艰辛和苦楚。她们干农活家务,家里缺少了主要劳动力——老的老、小的小,自然成了农活家务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要担护起子女的监管和教育。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多一份艰辛,多一份担当,她们能承受,但情感和性的需求,能暖她们心窝的“水壶”,在寂寞长夜又向谁去诉说?困惑的留守妇女,红杏出墙的她们,除了遭受谴责、抛弃、流言的攻击,谁又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关心她们真实的生存处境?谁又给她们一条健康的、不悖人伦却又符合人性需求的活路?

三十年改革的成就,城市——高楼林立,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车水马龙,商场里的物品琳琅满目,城里人钱袋鼓胀,生活富足;农村——发展迅猛,青砖绿瓦,谷物丰收,乡镇街道新房突兀,老百姓也跳起了城里人的坝坝舞。国家强盛了,一洗曾经贫穷落后挨打的屈辱,人民安居乐业,用勤劳的双手继续创造崭新的生活。是改革给了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改革让我们向大国崛起,是改革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对明天更美好的描绘。但放眼未来的眼光又让我们俯下身来,去关注这样一群人的生存困境——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妻子和孩子,因为他们在为我们无声的默默地坚守家园,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的爱、呵护和理解。请多给他们一缕亲情的阳光,多给他们一点虚寒的问候,多给他们一点宽容的理解,多给他们一点爱的抚慰,这样“留守”着亲情、关爱、情感,世界便少了一份荒凉,多了一份希望!

篇2: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两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为此,笔者对全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粗浅见解。

一、留守人群生活现状

劳务输出是我镇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尤为典型。如,**村5个小组278户895人,其中主要劳动力430个,长年外出务工378人,其中夫妻双方一起外出26户。他们主要从事建筑、餐饮、矿工等体力活,年收入平均3万余元,通过多年的积累,部分家庭经济有了好转,特别是二组临近村活动室的人家,十之八九都建起了小洋楼,但在本地投资创业的很少,地方经济发展显得后劲不足。据统计,**镇现有农村人口1.8万余人,实际在村人口1.1万左右,而且多为儿童、老人和妇女,留守儿童1027人,占农村儿童人数的28%,留守老人923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一)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艰辛

儿女外出打工,空巢老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不少老人不仅承担繁重的农活,还负担着照看孙辈的任务,他们多数无力辅导作业,加上孩子上网游戏自控力差,这让老人极度担心却又无力监管。除了大部分子女逢年过节回家团圆,平时有些老人连电话交流都没有,有的丧偶老人形单影只,倍感孤独落漠。加之各种老年病的威胁,他们抱病在家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承受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同时,普遍文化娱乐馈乏,精神世界空虚。另外,由于留守老人防范能力不强,他们已成为一些诈骗分子的青睐对象。

(二)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现状堪忧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道德教化及其有效控制和帮助,就容易在健康、安全、心理、性格等方面产生问题。在营养方面,有的家庭管理粗放,造成儿童身体发育迟缓。在看病就医方面,有的老年人往往用自己一直所信奉的土办法而错过最佳治疗。在安全管护方面,爷爷奶奶疏于管理,容易出现儿童溺水、摔伤等安全隐患。在行为养成方面,隔代扶养孩子纵容溺爱,以物质消费弥补对孩子的亲情关怀,极易形成儿童的功利和享乐观。在社会认知方面,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特别是现代传媒对留守儿童幼小心灵的不良渗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偏差,如:自卑、抗拒、不服管教等性格问题,影响他们茁壮成长。

二、关爱留守人群工作情况

留守人群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仅涉及到具体的一户,而且对整个地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的生活现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我镇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00人,其中五保供养240人,70岁以上享受老年保健金2100人,将符合条件的老人优先纳入低保,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是建立留守人群档案。学校、村两委会、民政办开展调查摸底,建立0-6周岁、6-l4周岁留守儿童和70岁以上空巢老人信息台帐,对留守人员登记建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代理家长、尊老敬老等活动,采取4321结对帮扶方式,积极为留守人群办实事解难题。

四是实施6+1春风行动。围绕留守儿童和高龄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心理情感、权益保护、环境安全等方面,深化六项行动,开展每月一次的交流沟通、文化活动、情感连线、课外辅导、医疗服务、家访六个一活动。逐步健全监护、教育、社会扶助、医疗保健、安保及维权网络体系,建立社会共同关注关爱留守人群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长效机制的思考

留守人群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可能是好几代外出务工家庭不得不承受的代价,需要基层政府在充分调动家庭养老主作用、大力张扬孝道文化的同时,承担起管理和保护的.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老年组织。各村成立老年协会,在村活动室建设老年之家,达到有办公场所、有坐班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办公及娱乐设施。结合村两委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平台,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帮助。以组或院落组建老年人互助组,达到一个牌子、一间房子、一部电话、一本登记册,建立详细的成员档案,一年更新一次,让空巢老人有归属感,单身老人每天的动向有人关心和过问。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在学校、村委会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加强留守儿童德育和情商教育,定期讲解法律知识、生活常识、遇险自救,培养他们处理事情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组织代理家长、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监护人专题讲座及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设俱乐部、爱心屋、亲情视频等,在保证正常学习之余,提供生活照料和情感关怀。

三是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多发凸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帮助弱势群体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社会组织微观层面的事务性服务职能,在社会管理中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

四是构建六大网络体系。建立以镇党委、政府及村级基层组织为主体,督促留守儿童家长和现有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的监护网络;完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心理、情感教育的学校教育网络;健全民政、妇联、关工委为主体,保障农村贫困儿童获得救助的社会扶助网络;健全以派出所、综治办为主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安保网络;健全以团委、司法所、志愿者为主体,开展亲情关爱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权网络;以镇卫生院为主体,完善定期体检、及时诊治的医疗保健网络。

五是完善老人医疗报销优待制度。农村空巢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提高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让他们生活得更加体面和尊严。

篇3: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一、留守人群面临的困境

目前, 我国因青壮年外出家庭“空巢”化而产生的农村留守人口总量已接近1.4亿左右, 其中留守儿童5000万, 留守老人4000万, 留守妇女4700万,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群。[1]这些留守人群的物质生活、精神心理都存在着较多问题。

(一) 留守老人重责凄凉

大量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种地重任。由于青壮年都外出打工, 没人下田种地, 人手紧缺, 只能由留守老人来承担本不该他们承担的工作。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指出:我国农村60~64岁的老人中, 有62.7%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中65~69岁的老人中, 有47.6%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即使是70~74岁的农村老年人中, 也还有29.2%的人在从事农业生产。[2]而在这些农村老人中留守老人占到了43.19%, 农村留守老人虽老, 依然承担着沉重的劳动。留守老人还承担着隔代教育重任。孙辈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 作为祖辈还得帮他们照看教育孩子, 成为孙辈监护人, 不仅得管供孙辈的吃住, 还得教育监管他们。据统计, 留守儿童中的79.7%就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农村留守老人孤独凄凉。由于子女不在身边, 无人照顾, 往往在突发疾病时得不到及时抢救, 生命时常受到威胁。同时, 还忍受着思念儿女的煎熬, 没人陪伴聊天, 心里有话无处诉说, 内心寂寞凄凉。

(二) 留守儿童缺爱孤僻

家教缺位, 学习较差。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 根本没有时间管理教育孩子, 在学习上给予辅导鼓励较少。作为监护人的祖辈, 由于文化素质低、或忙于沉重农业生产, 给孙辈的学习提供的辅导有限, 致使留守儿童学习得不到有效督促和引导, 结果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据广西妇联对广西留守儿童调查统计, 监管人中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占31.6%, 留守儿童中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占74.9%, 成绩很差的占19.9% (见图1) 。[3]

2.关爱稀少, 性格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家庭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4]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缺位, 缺少与家人交流, 会对他们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发生, 如内向、孤僻、自卑、任性、冲动、多疑等。他们身心发育不健康, 人格不健全, 必然对今后的成长发展带来阴影。据贺州市妇联对660名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3.2%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顽皮任性;有10.2%的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 性格变内向;有11.7%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 (见图2) 。[3]

3.监管缺位, 行为失范。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对孩子管教不到位, 祖辈由于溺爱心理, 对孙辈行为可能存在纵容, 或者年纪大了, 没有能力管教, 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厌学、逃课、迷恋网吧和电子游戏等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有的留守儿童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据桂林市妇联对300名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显示:有41.1%的学生表示自己违反过学校纪律;有29.2%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打架行为;有9%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偷盗行为 (见图3) 。[3]

(三) 留守妇女重担孤寂

1.负担甚重:种地、赡养老人、照顾小孩。女人顶半边天, 留守妇女是农村主要劳动力, 既要承担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重任, 还要承担下地干活的重担, 负担非常沉重。

2.情感压抑:烦躁、孤独、焦虑。由于夫妻长期分居, 造成留守妇女精神空虚, 内心寂寞。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 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 42.1%的留守妇女经常或有时哭泣, 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 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 39.0%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压抑 (见图4) 。[5]

3.婚姻脆弱:遭受性侵犯、离婚率高。当前部分农村社会管理存在一些死角, 农村社会治安并不是很好, 由于丈夫不在家, 缺乏安全保护, 遭到一些恶棍无赖的骚扰和性侵犯, 给留守妇女带来身心伤害。同时,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越来越令人堪忧, 离婚率较高。比如, 广西马山县人民法院2009年受理271件农村离婚案, 其中55%的离婚案的一方当事人都是农村留守妇女。[6]

二、原因分析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农村留守群体的产生, 其根本在于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农村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产生的巨大挤压, 是以农村家庭幸福为代价来汲取乡村资源、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的结果。[7]农村留守人群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体制性的原因, 也有市场经济的原因, 既有个人原因, 也有社会环境原因。

(一)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后遗症

留守人群是我们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产物, 是在城镇化改革和户口开放以后才出现的特殊群体。我国城镇化水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9%, 上升到2011年的51.3%, 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 就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三百年走过的路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从乡村型社会迈进了城市型社会, 城市向农村开放,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 导致了农村家庭结构分离, 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人群, 这些留守人群短期内难以消化, 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时间比较长, 有时间和条件去解决由此转型而产生留守人群的问题。因此, 留守人群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后遗症。

(二)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断链

户籍改革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 农村居民进城门槛过高, 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 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8]城镇户籍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完全放开, 还存在诸多的门槛, 限制一部人转为城镇户口, 比如户籍改革中, 村民变市民在某种程度上是优先给有知识有技能的中青年农民, 因为他们能够为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 所以就地转为市民机会较多。而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三部分人由于自身条件的原因, 或者缺乏市场的竞争, 在半开放的户籍制度下, 他们没有实力转为城镇户口, 也就没机会享受城镇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只能留在农村, 成为了留守人群。因此,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断链,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不够彻底, 导致了农村留守人员的产生。

(三) 市场经济下“用脚投票”的结果

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口的迁徙和流动是“用脚投票”的表现。农村青壮年有一定文化和技能, 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能够支付相对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 在城市较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相对较高的工资引诱下, 通过“用脚投票”自发地从贫穷的农村流动迁徙到富裕的城市, 最后在城市乐业安居, 成为城市市民。农村的部分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承担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难以支付迁徙流动的费用或者其他的原因, 无法通过“用脚投票”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追求, 只能不迁徙不流动, 留在农村, 成为留守人群。因此, 产生留守人群是城市淘汰性选择,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脚投票”的结果。

(四) 农村各项收益不断提高的催生

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发展, 农村各项收益不断提高, 在比较利益诱导下, 缺乏竞争力的部分村民愿意留在农村, 成为农村留守人员。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收益, 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等, 这些都给村民带来实在好处。特别是农村林改确权等能够带来可观收益。鉴于现实可观的收益, 根据经济人的假说, 缺乏竞争力的部分老人、妇女和小孩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 离开农村转为城里人, 如果他们进城转籍, 那么在农村有关的补贴、补助、保障、收益都与他们无关, 甚至在农村的宅基地都没办法保留。因此, 农村各项收益不断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催生农村留守人群的一个原因。

(五) 城市环境的不适应

部分老人、妇女和儿童进城以后没办法适应环境, 没办法融进城市生活, 又退居农村, 成为留守人群。现行城乡管理体制使得部分农民只是城市生活的过客、看客, 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成为城市的主人, 缺乏归宿感和认同感。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存在较多不平等性, 比如社区居委会的选举, 进城后的村民基本都没机会参加, 或者也没有人通知他们参加, 政治权利处于边缘状态, 政治生活无人过问, 产生失落的情绪。城市人口相对密集, 交通堵塞时有发生, 空气质量较差, 人际关系复杂, 引发部分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排斥, 相对喜欢那种空气新鲜、人际关系融洽、随意串门的乡土农村的熟人社会生活。正是对城市环境的不适应, 对乡土生活的留恋, 部分人员不愿意进城改籍, 依然居住在农村, 成为了留守人员。

三、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现状的措施

农村留守人群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是新农村建设主要承担者, 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 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环境, 解决他们存在的困难, 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生活生产环境, 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首先加快道路、水利建设和危旧房改造。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建设, 建设寄宿制学校, 重点改造农村的危旧房, 在硬件上改善他们居住环境,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物质的幸福感。其次, 强化对留守人员的心里疏导和技能培训。孤独寂寞是留守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要聘请相关的心理医生给他们疏导和化解, 减轻他们内心思念和孤独的煎熬。加强留守老人和妇女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 提高他们科学种养的水平, 培养一批种养能手, 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收入, 改善经济贫穷境况。再次, 强化农村社会的管理, 在管理上要做到心到、手到。深入了解农村留守人群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建立“留守人群”档案。树立尊重老人、妇女和爱幼的社会氛围, 做好农村社会治安建设, 对一些伤害到留守人群的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 创建幸福农村、平安农村, 为留守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

(二) 大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乡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人口流动, 特别是农村人口转为城市户口的体制性因素, 必须在城乡户籍改革上有更大的突破。清理与废止对农民带有不平等和歧视性的政策制度, 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 让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户籍制度改革中要逐步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优先向城镇转移, 有序地把农村人转化为城市市民, 给新转为城市市民的人员给予更多的保障, 特别是给那些没知识、没文化和没技能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适当的倾斜。还有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在打工所在地入学, 不应以户籍为借口拒绝接收这类儿童, 让他们平等地在城镇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留守老人随儿女、留守儿童随父母和留守妇女随丈夫进城, 这才能有效地转移农村留守人群, 减少农村留守人群比重。所以大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降低农村人转化为市民的门槛, 并给予适当的保障, 是当前有效减少农村留守人群的重要途径。

(三)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生活质量, 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学有所教。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监测体系, 督促各级政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特别是跟我们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密切相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要到位, 保险保障水平和幅度要提高, 确保他们后顾之忧得以解决。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在农村建立一批“星光老年之家”或“老年活动中心”, 为老有所乐提供场所。对农村留守妇女妇科疾病的检查实行免费, 充分保障留守妇女的权益, 对她们从事农业生产给予更多的科技服务。对农村留守儿童要尽快完善寄宿制, 两免一补落实到位, 改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硬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供免费的午餐, 保障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 因地制宜就地发展经济

首先, 做好东产西移的承接, 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二三产业, 扶持民营经济, 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拓宽投资门路, 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扩大就业渠道, 让劳动力在本地就业, 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状况, 农民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工作, 既增加家庭收入, 又可兼顾农业生产及照顾家人, 有效地减少因外出打工产生留守人群。其次, 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创造就业岗位, 让农民就在村里工作, 在家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部分人直接在村里工作, 那么留守人群自然就减少。外出打工者可以在家或者离家不远的地方就业, 而不需要到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打工, 既增加了家庭收入, 又可有效地减少留守人员。

(五) 积极开展关爱留守人群的活动

农村留守人群在农村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留守人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落实, 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全社会要形成关爱农村留守人群的氛围, 积极开展各种关爱留守人群的活动, 让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关注。比如, 为留守人员发放通讯补贴, 让留守人员跟外出打工的亲人通电话, 聊聊家常, 以减轻内心的相思之苦和孤独之痛。特别是在留守儿童方面, 通过“妇女之家”“爱心电话”“春蕾计划”等阵地关爱留守儿童。在留守老人方面, 组织计生服务所医生为留守老人开展健康检查, 建立健康档案;组织义工为农村留守老人挑柴担水, 给他们送油盐米等。

农村留守人群是弱势群体, 是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社会问题之一, 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要给予关注, 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农村留守人群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法, 阐述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重责凄凉、留守儿童缺爱孤僻、留守妇女重担孤寂等现象;同时, 文章还指出了农村留守人群的产生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断链、市场经济下“用脚投票”、农村各项收益不断提高和城市环境不适应等密切相关;最后, 文章提出要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的处境, 需从新农村建设、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就地发展经济和关爱留守人群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农村留守人群,困窘疼痛,深层原因,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强.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农村空心化难题待解[N].农民日报, 2012-03-31.

[2]庄俊康.有房无人农村遭遇“空心化”[N].甘肃经济日报, 2011-06-10.

[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广西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2007.

[4]王永娟, 沈汪兵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8) : 125-128.

[5]智春丽, 苏艺.调查称超6成农村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烦躁[N].人民日报, 2012-03-16.

[6]邓承杰.从农村离婚案看留守妇女婚姻状况[N].中国妇女报, 2010-09-02.

[7]叶敬忠.中国农村留守人群之痛是现代化之殇[EB/OL].中国江西网, 2012-5-9.http://jianghu.jxcn.cn/1389/2012-5-9/30177@ 1090590.htm.

[8]李小华, 阮积嵩.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 10) : 112-114.

篇4: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些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监控机制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缺失、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因此,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1 父母关爱缺失,儿童严重“亲情饥渴”。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这些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能从父母那里寻求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2 家庭监护不力,教育现状堪忧。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其祖父母监护或由其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家庭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3 学校教育独立难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玩电子游戏、看不健康碟片等。学校发现这些孩子犯了错误,经耐心教育效果不佳需要家长配合时,却经常联系不上家长,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的监护人,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 地方政府没有尽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太少。二是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够。学校周边有不少网吧、游戏厅,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管教,加上生活费由自己支配,就频繁光顾这些场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三是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至今没有得到改变。

三、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

1 家庭:努力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把“留守儿童”变为流动儿童,让其呆在父母身边以便于教育;或者家长调整外出方式,父母中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负责任且有时间和能力监督、指导孩子的亲朋好友。

家长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与亲子问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强亲子间沟通,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

2 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一是开展帮扶活动。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方便“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交流,让他们尽量感受到父母的呵护、亲情的温暖。二是注重心理辅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虑,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般的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以及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应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篇5: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甘肃张掖民乐三堡寄宿制小学:项秀兰

内容摘要:“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学校关心、社会关注、自我教育、家庭关爱

一、综合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的思考

(一)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的思考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亲情缺失,造成他们性格内向,自卑感强,性格孤僻,有的在爷爷奶奶姥姥等老年亲人身边,由于“隔辈亲”或出于某种愧疚、溺爱心理,无形中助长了这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蛮横霸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二)行为偏差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差,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及时客观的管教约束,部分留守儿童表现为行为散漫,目无组织纪律,存在着严重的行为偏差,迟到、旷课、逃学、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与社会闲杂人员纠合在一起等现象屡见不鲜,家长困惑,学校茫然。

(三)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扭曲的思考

通过调查、访问、咨询等渠道获悉,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来钱快,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多数人对孩子除了给予“经济补偿”外,几乎是放任自流。孩子暂时衣食无忧,极易养成好逸恶劳、攀比享乐等不良习惯,“读书无用”、“拜金主义”等思想观念也大行其道。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进取心,视节俭朴素为“另类”,却崇尚虚浮奢华,甚至直接导致辍学——跟随父母一起“挣大钱过好日子”。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

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

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2.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臵。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

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篇6: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是人生第一环境,父母是教育第一责任人。在家中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最初榜样,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大于他人。××镇共有外出务工家庭183户,其中双亲在外务工家庭149户,单亲在外务工家庭34户。留守家庭子女中由祖父母监护的127人、外祖父母监护的21人、母亲监护的32人、父亲监护的2人、伯父监护的1人。隔代抚养率高达81%、单亲监护率近19%。从承担监护责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文化程度上看,95%是小学文化,有的还是文盲。而外出务工家庭的双亲文化在初中以上的达98%。无论是从文化学识还是年龄精力上比较,隔代抚养都不及双亲抚养具有优势。实际情况是隔代抚养无法真正履行好监护责任和教育义务。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未成年子女身心发展不健全,极易给未成年人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二是学校教育失衡。学校教育得当与否至关重要。调查中发现,当前的应试教育中还普遍存在:片面重视知识教育,轻视道德教育,缺乏心理疏导和人格培养,尤其差生普遍受歧视;法制教育缺乏,学校很少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几乎成为教育盲区;忽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趣味性,学生多有厌学情绪;学校太过封闭,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重智育,轻德育,难以给未成年人提供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

三是社会关爱不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社会环境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未成年人模仿能力强,但辨别力弱。调查发现,无论在该镇社区还是农村,社会环境都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难以给未成年人一片纯净天空。一方面,娱乐场所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泡网吧”成未成年人的乐园,特别是留守家庭的子女,课余时间学校管理无法触及,许多监护人也无法管束。有的整夜地玩游戏、上网聊天或看形形色色不健康的影视资料。这些不良社会环境成为诱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社会对“问题孩子”大都持排斥态度,使他们难以真正融入主流社会,违法犯罪或重复犯罪不可避免。

二、预防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应当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下大力气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和治理。在法律保障的提前下,不断探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应该说可以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强化家庭教育,父母要尽到监护和教育责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子女。家庭结构失调、父母教育的缺位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针对外出务工的父母,一方面应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在自己务工的城市就近安排子女就学。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的,要多给留守子女联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另一方面,要落实监护人,切实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全面掌握学习情况,保证生活有人关爱,学习有人过问。

(二)落实素质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二要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在学校设置专职法制教员,开设法制课,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都能知法、用法、守法。三要全面落实在校学生的管理责任,克服重教学轻管理的弊端。

(三)解决留守未成年人问题,社会各界要齐心合力。

一是整治好校园和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镇乡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安、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采取措施治理好学校内部和周边社会治安,坚决打击危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法行为,切实保证学校有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二是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结合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三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为留守家庭办实事,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家庭人员及子女的现状和就学情况,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和支持。四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和县域经济,就地就近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工在安居乐业的同时也能照顾家庭,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篇7:对农村留守人群的思考作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样为东部的发达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同时解决了劳动力剩余问题,但是却产生了两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其中14岁以下者超过4000万,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他们主要生活在安徽、河南、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同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已发展成一个社会问题。近来出现的“两龄女童独守奶奶尸体”、“湘西留守女童带弟弟上学”等事件,不难看出留守群体所处的困境。

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同时致使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猛增。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受着晚年的孤寂,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亟待社会的关注。勤劳淳朴的农民,省吃俭用拉扯大孩子,正当他们可以稍稍歇下脚的时候,孩子们却又远走他乡,给老人留下无尽的寂寞与思念。孩子们进城打工,一方面,是可以多赚钱,改善生活,开阔视野,相比在家种地确实要好得多,他们高兴。但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子女能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力的衰退,老人们难以很好的照料自己。大量留守儿童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一般交给隔代老人照顾,不少老人需要同时照看几个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更是力不从心。

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由于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羽翼的庇护,断绝了家庭亲情的滋养,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很容易受到侵害,他们的心理与性格更容易发生扭曲。据调查,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双亲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管教和亲情缺失,给正值成长期的孩子人格健全带来负面影响,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大隐患。

2、父母进城务工,陪伴在身边的只有爷爷奶奶,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并且占一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有学业困难,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有心理偏差。如:自卑、抗拒,不服管教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导致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农民工家庭问题、学校教育与管理问题、农村社区问题、政府政策问题。

留守群体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他们的背后,是超过两亿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一边是“流动”,一边是“留守”,许多时候,正是流动人群权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种种困境。在这个意义上,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能否与父母共同生活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一本课本和一张书桌的问题;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不仅是吃饭穿衣的问题。对留守群体的关注,既要着眼于对单独个体的关切,更应扩展至对庞大流动人群的关怀。为此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建立健全相关措施,给留守老人营造一个安享晚年的环境,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当务之急。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曾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对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给与清晰定位,这种定位为农民工子女(包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就相关内容做出了修改。该意见发出时,有些地方省市对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渐重视,相关的地方部门也已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意见发出后,全国各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也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直至今日,有些地方党政已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日常工作。

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条件不同,所以必须从各地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综合各地区及地方的实情,主要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及老人问题。要把处理好留守儿童、老人问题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使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留守儿童、老人的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各镇或村委会要尽快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老人的情况,逐一登记造册;组织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老人家庭,及时了解情况;以村委会为单位,每季度或半年为留守儿童组织一次联谊或联欢活动,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关爱;组织留守老人接受“育儿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老人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教育后代。二是各中小学要将“留守儿童”“梳理”出来,分类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重点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班主任要跟踪了解这些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从各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知心人、贴心人。还要每月与学生家长书面或电话反映一次孩子在校期间情况。三是外出务工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每月向班主任了解一次孩子在校的各方面情况。

三、社会各界要多方协作,形成合力。比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老人的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等新观念,宣传国家保护儿童、老人权益的政策,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先进典型,营造关爱留守儿童、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家庭的帮扶力度,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财政部门在留守儿童、老人工作上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共青团组织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等。

四、有条件的乡镇,应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地方财政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经费补助,地方教体局、相关学校也加大了对上述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各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减免费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流出地学校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为进城务工子女办理转学手续,对短期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建立并妥善管理好外出学生的学籍档案。接收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开展关爱活动。建立信息档案、开展 “爱心家庭一帮一”活动、“关爱成长1+1”活动;利用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开通亲子视频对话功能;

设立了“留守儿童谈心室”,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之家。

随着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种种措施的施行,不少地区的情况都已有所改善。

篇8: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面临的困境

1. 部门缺少协同, 没有形成合力。

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被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近些年来, 政府积极组织教育、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对留守儿童开展了系列工作, 但各部门均有自己的一套工作计划和方案、各自开展活动、各自拥有统计口径, 部门之间缺少协同, 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没有形成合力, 在基层单位所做的一些工作甚至是重复的, 而且各个部门得到的数据也很难统一。以对留守儿童开展调研活动为例, 各部门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 目的就是统计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 以及发现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目前这种分头进行调查的方式不仅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 而且由于调研渠道和对象不同, 使得调查结果存在偏差。

2. 部门经费不足, 工作缺乏张力。

从职能定位上看, 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关工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有着显著优势, 各地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关工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部门却都面临着经费上的尴尬。各地教育局统筹当地教育, 在财政经费的预算中, 很少有针对留守儿童单列的专项基金。妇联、关工委相对于教育部门显得更为艰难, 在活动经费上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 平时工作的运行费用就相对较少, 更谈不上有大量结余资金来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除非得到政府财政的专项拨款或是企业赞助, 不然妇联、关工委很难独立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由于政府分管部门的经费不足, 大大地限制了他们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 工作中缺乏张力。从目前情况来看, 地方教育局、妇联、关工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显得力不从心。

3. 体制尚未配套, 政策落实缺乏定力。

目前, 政府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台了诸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但从当前体制环境来看, 这些政策仅仅发挥了有限的作用, 尚难达到政策的目标要求。尤其突出的是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和运行机制, 使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的经费投入利益产生冲突, 对留守儿童教育造成相当大的阻碍, 使相关政策的落实缺乏足够的定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面临困境的成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作为社会事务管理的主体, 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难看出, 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也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缓解或解决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从制度层面和政策执行层面统筹考虑。因此,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政府面临困境的成因进行必要分析, 有助于找到缓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衍生留守儿童问题。

从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上看, 留守儿童是依赖于农民工而产生的。农民工又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初期, 为了尽快建立起现代国民经济体系, 政府实施了重工业、轻农业的政策, 与这种政策相对应的产生了城市与农村相隔离的户籍制度, 从而就逐步形成“城乡分割、一国两策”基本格局。[2]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 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极不均衡, 农村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很有限,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沿海地区, 却有着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急剧增加, 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及生活条件的限制,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乡, 就产生了我们熟知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衍生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衍生物。

2. 义务教育制度助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在我国, 现行的是以户籍管理学籍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也就是说儿童到了入学年龄, 必须在其户籍所在地规定的学校入学才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国民待遇, 一旦离开户籍所在地, 就会失去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户籍管理学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制约下,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如果进城接受基础教育, 就是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 在学杂费以外还要交纳更多的其他费用, 大笔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使他们对城市学校望而却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义务教务制度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模式助推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另外, 现行的“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缺失和流入地方政府负担加重等现象, 形成了现实中学校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划拨上的重重困难。[2]

3. 政策执行不力使问题持续发展。

目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政府也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 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针对性的政策。政策中明确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落实好该政策, 很多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 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政策。毫无疑问, 责任主体的明确, 以及“借读费”的取消, 是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巨大改革和进步, 为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改变留守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制度空间, 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但实际上,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承受能力有限, 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仍然被排斥在公办学校大门之外。甚至某些公办学校在教育资源闲置的情况下, 置国家政策规定于不顾, 为了经济利益, 通过多收费、高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 把一部分农村流动儿童和渴望由留守儿童变成流动儿童的农民工子女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政策制定目标与政策执行结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责任实现的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群体, 其教育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某个组织或机构所能完成的, 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资源整合平台, 充当这个角色的非政府莫属。

1. 在政策体制上, 加快现行制度改革。

在制度层面改革, 主要是针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从而保障公民的合理权益。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社会权利, 拆除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制度壁垒,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待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适当鼓励、帮助民工将其子女带到城市生活, 充分发挥家庭的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这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

从制度层面上看, 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城乡义务教育制度分割的制约下, 留守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不合理, 以及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极不平衡, 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因此, 改革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改变户籍管学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简化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手续, 对全国九年义务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调整并完善现有义务教育格局, 以公办学校为主, 以民办学校为辅, 使农民工子弟学校逐步淡出, 并适当发展寄宿学校, 保证农民工子女有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

2. 在责任机制上, 创新教育责任机制。

在政府责任机制上, 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上, 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和设施建设, 并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该级政府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中, 创新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此外, 要特别重视乡 (镇) 政府作用的发挥, 逐步在乡 (镇)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 定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普查工作, 督促村委会、学校、监护人共同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在政府垂直管理系统中, 组织开展留守儿童调研活动, 摸清留守儿童在智育、德育及心育上存在的问题, 建立留守儿童管理系统。另外, 建立家长代管制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各级地方政府动员组织老同志、教师等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 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

横向上, 不同的政府部门应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积极发挥作用, 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及关爱教育相结合。民政部门及时为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督促建立乡 (镇) 一级的留守儿童档案系统。劳务输出部门和劳务培训机构可在劳务培训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 帮助农民工了解对留守儿童抚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 为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提供服务。同时, 在各部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以避免重复, 有效实现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3. 在资源调配上, 整合社会各界力量。

在资源调配上, 政府需推动社会的关注,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来, 形成合力,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需加强媒体宣传, 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 通过正面宣传, 呼吁并调动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 探讨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其次要充当好媒介工作, 为社会各界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护活动牵线搭桥。妇联可组织社会各界妇女对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团委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关工委可组织老年同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等。最后要严格要求政府各部门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监护质量不高, 再加之小孩子的自律能力较差, 现在的网吧、歌厅、游戏厅等对他们的影响较大, 政府需依法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厅、歌厅等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 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留守儿童已逐步由一个社会现象转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政府也在积极开展工作试图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能看到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仍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长期性。政府应该承担起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责任, 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 制定并开展积极的政策与措施, 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衍生物,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密切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政府责任的视角, 分析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并从政策体制、责任机制、资源整合调配等具体的政府责任实现途径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古桂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政府职责研究[J].黑河学刊, 2010, (8) :143-145.

上一篇: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一篇:台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