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业病防治制度

2024-04-26

公司职业病防治制度(通用6篇)

篇1:公司职业病防治制度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目的与范围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各部门、单位及各级人员对各自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直接负责的责任体系,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部门、单位及全体员工。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省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 3 职责分工

3.1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3.2 分管职业健康工作的副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直接负责。

3.3 公司安全技术部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并进行综合监管。

3.4 各级管理部门是分管业务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专业监管。

3.5 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3.6 各级人员对各自的职业健康直接负责。4 各级机构工作职责 4.1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 员: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滇北分公司总经理,本部生产单位、各直属供应站负责人。

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技术部经理担任。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的具体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单位人员职责。

3)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4)直接领导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督促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5)组织、督促各部门、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法规、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有贡献的人员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定期听取各部门、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病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4.2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

1)安全技术部是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具体负责。2)负责宣传、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执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负责制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参与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方案,对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外来施工单位及外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5)负责组织开展公司职业病危害隐患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6)负责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统计上报工作,负责组织或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7)负责公司新、改、扩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协调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及项目验收工作。8)负责协调组织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对公司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进行检测与评价,督促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危害。9)负责组织上岗、在岗及离岗前员工职业健康体检。

10)负责公司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器材的配置,并督促员工正确使用。11)负责制定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12)负责建立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职业病危害事故、职业病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等相关档案台帐。4.3 基建工程部

1)基建工程部是公司职业病防治技术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技术的设计、审核,在设计中提出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把好设计关,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2)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可靠性审核,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制定公司项目发展规划时,必须把职业病防治纳入同步规划。

3)公司新、改、扩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的可靠性负责。

4)负责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5)负责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6)参与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各阶段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负责项目各阶段解决技术问题。

4.4 各部门、单位

1)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单位生产设施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运行管理负责。2)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确保生产安全。

3)负责对本单位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对培训人员的安全及培训效果负责。

4)负责开展辖区内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5)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与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维护检修及应急物资的运行管理,把好设备安全关,保证正常投入使用。4.5 人力资源部

1)宣传、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等法律法规。

2)安排新员工、外来人员(包括外来学习、实习、临时工作人员)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3)负责签订劳动合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4)负责做好职业禁忌症人员工作安排,参与工伤认定和工伤理赔工作。5)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技术培训计划的审定,并纳入员工教育总体计划中。4.6 财务管理部

提供职业病危害隐患治理、应急救援设施配置、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相关经费保障。4.7 工会

1)负责向员工宣传国家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教育员工遵纪守法。

2)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职代会的重要议事日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职业健康安全竞赛活动。

3)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4)参加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及时安排隐患排查治理工作。5 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5.1 总经理

1)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组建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工作组,设立职业病健康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资源保障。

3)定期主持召开职业病防治领导组会议,听取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职业病防治中的重大问题,批准重大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

4)批准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与各单位签订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书,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与条件。

5)批准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各部门、单位贯彻实施。

6)批准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持续改进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绩效。7)批准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费用预算,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提取和使用,保障职业病危害防治投入。

8)批准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履行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9)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或授权其他人员报告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5.2 分管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

1)按照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分管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直接负责。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统一协调和综合监管。3)贯彻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督促各单位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指示和要求。

4)听取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汇报,支持、指导其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督促各单位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5)审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批准有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技改方案,并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

6)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执行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规范建设项目管理。

7)督促各单位按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作业场所和作业行为,维护员工职业健康。

8)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隐患大检查,督促重大隐患的整改工作。

9)组织编制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开展预案培训、演练,履行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10)组织或参加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5.3 分管其他业务的副总经理

1)分管其他业务的副总经理是公司相应专业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主管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单位(部门)及分管业务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工作行使管理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2)督促贯彻国家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督促分管部门、单位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3)听取分管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支持、指导分管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搞好专业管理,研究解决业务范围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分管单位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4)督促分管单位按规定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和培训,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作业场所和作业行为,维护员工职业健康。

5)组织分管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隐患大检查,督促隐患治理工作。6)审定分管专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执行。5.5 工会主席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业务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管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2)督促各单位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各单位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3)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整改。支持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的合理要求,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4)组织或督促开展群众性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5)监督、组织、参与公司做好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等工作。6)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协调处理工伤纠纷。

7)监督公司新、改、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8)把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列入公司职代会的议事日程。5.6 各部门、单位负责人

1)是本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全面负责。2)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组织制(修)订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负责贯彻实施。

3)按照《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本部门、单位员工的宣传教育培训与考核;督促相关单位组织对外来人员(含外来用工单位和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负责。

4)组织本部门、单位及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工作,并落实隐患的整改措施。对管辖范围内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物资、应急设施等设施的可靠性承担维护、检查、报告、采取预防措施和督促隐患整改的责任。

5)按照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的要求进行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参加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预防控制措施。并按时向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报送事故管理信息。

6)积极推广应用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设备的可靠性,从工程技术上不断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

7)负责审核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应急预案,审批基层单位编制的分管专业应急处置预案,协助基层单位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完善。

8)对本单位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的正常使用和管理负责。9)执行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指令;支持、指导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工作。严格管理,对本车间员工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10)督促分管业务范围内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对各项目施工质量负责。5.7 工程技术人员

1)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研究工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

3)贯彻执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员工的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4)对业务范围内或本岗位内的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的正常使用和管理负责。

5)指导或确认业务范围内生产作业职业病防治预防措施的落实。

6)编制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操作(检修)规程和方案,充分考虑作业过程所须达到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落实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指导或确认作业前或作业过程中各项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正常生产、开停车、检维修和施工作业过程中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7)参加分管业务范围内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制订并落实防范措施。5.8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1)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的指导,有权直接向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或公司领导反映情况、汇报工作。2)负责贯彻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制(修)订、审查本单位内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组织或督促岗位技术员、班组长搞好分管岗位或班组员工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管理。

4)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隐患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等各类基础管理台帐,定期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情况。

5)组织或督促员工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参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督促实施。6)参与单位技改项目、设备检维修及工艺条件变更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审查,使之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7)督促岗位技术员、班组长及员工对其辖区内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的检查和管理。

8)参与本单位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负责事故的统计和上报工作。9)对本单位各岗位、各班组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5.9 班(组)长

1)班组长是班组职业病防治第一负责人,对本班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2)落实公司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本班员工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3)负责组织班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督促班组员工持证上岗。

4)负责组织责任区或当班期间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当班期间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在交班记录中记录检查情况。

5)负责确认辖区内或当班期间危险作业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确保作业安全。6)参与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结合本班特点制订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

7)保证当班期间辖区内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处于良好备用或正常投用状态。指导督促班组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8)组织班组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和劳动竞赛活动。5.11 员工

1)按照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公司及本部门、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管辖范围内设施设备、作业环境的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对自己的作业行为负责。2)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持证上岗。严格按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3)保持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业现场整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熟悉本岗位有毒 有害物质性质,熟悉紧急情况时自救和互救方法,熟悉职业病危害防护等知识。

4)负责本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实时监控隐患状况,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自觉学习、掌握各类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或具备与从事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

篇2:公司职业病防治制度

作者: 发布于:2013-6-17 15:47:15 点击量: 95 第一章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促进公司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

术语定义

(一)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三)职业禁忌症:是指企业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害的疾病,及个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状态。

(四)有害作业:是指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组织机构与责任

设立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主管副总经理负责监护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一)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

(二)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三)制定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四)直接领导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

(五)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六)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定期听取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八)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九)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第三章

责 第五条

职业健康职责

(一)总经理职责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由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组织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主管副总经理职责

严格遵守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标准等,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

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重大隐患和问题,不断改善劳动作业环境,保证职业危害防治设施经费等投入的有效实施;

保证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的运行所需人力、物力;

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消除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隐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必要时立即下达停产处理和人员撤离指令;

组织开展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和实施等各项工作;

及时、如实向区局、市局安全监管局报告职业危害事故,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组织进行分析处理。

(三)总工程师职责 分管技术操作、工艺、质量、科研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职业安全工作;

要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强化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装备;

对涉及技术操作、工艺、质量等方面的职业安全隐患及时组织治理整改;

组织对职业安全事故进行技术原因分析,提出并落实技术改进措施;

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必要时立即下达停产处理和人员撤离指令。

(四)设备副经理(助理)职责

负责涉及职业安全防护的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组织开展设备维护、检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遇有危及职业安全的重大隐患或紧急情况时,立即下达停产处理和人员撤离指令;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五)总会计师职责

对分管专业有关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责;

在财务预算中须确定必要的职业病防治基础设备设施投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设施投资应纳入项目建设概算;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保障疑似职业病病人及职业病患者的诊断、定期医学检查、康复等费用的落实;

(六)职能部门

1、安全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将职业健康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岗、到相关责任人员,并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落实情况;

负责组织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组织做好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组织人员做好提供从业人员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关系等相关工作;

组织人员落实好本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工作;

负责组织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公司职业病统计管理工作。

对各生产厂的粉尘、煤气、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负责组织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组织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2、人力资源处职责

负责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负责内退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

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人力资源处负责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负责建立健全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

3、技术处职责

编制公司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职业健康生产技术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职业健康文明生产。

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4、装备处职责

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管理并督促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5、退管处职责

负责退休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

6、计财处职责

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健康费用管理制度,制订费用计划,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负责职业危害防治资金落实。

7、工会职责

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公司主管领导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

8、职工总医院职责

负责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

负责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体检;

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报告公司主管领导并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负责组织职业病病人到市有诊断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将诊断报告报送安全处办理工伤认定;

(七)党委(总支、支部)书记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参加本单位职业健康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重大问题。

指导本单位党政各级领导,对职工群众进行党和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和做好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教育工作。

负责分管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发挥党对职业健康工作的保证、监督作用。

(八)各生产单位职责

各生产单位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各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事故应急柜。

各生产单位要严格管理有毒化学品、放射源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各生产单位应当主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1、厂长职责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跟进,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组织单位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车间主任(作业长)职责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公司制订的各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全面负责本车间(作业区)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负责制订和健全本车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负责制订和修改紧急事故预案。

负责对新职工和换岗职工的车间级安全教育,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对特殊工种必须坚持证上岗。

经常进行安全检查,督促职工穿戴劳保用品,做好文明生产,及时组织力量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发生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应保护好现场,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落到实处,同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充分发挥作业长、管理人员的作用,对他们的安全工作每月进行考核。

3、班组长职责

认真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根据本班组工人的技术、体力、思想等情况合理安排工作,领导本班组职业健康安全作业。

做好职业健康安全交底,组织班组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开好班前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经常组织本班组职工认真学习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本班组人员遵章守纪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对制度和规程情况进行抽考。

定期对本班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职业危害因素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对新工人(包括调换工种的工人)进行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教育,新工人未经考核合格不得上岗。

支持、接受专职安全员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要及时组织贯彻落实。

发生工伤事故、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积极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

4、从业人员职责

参加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正确使用、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主管部门报告;

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5、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管理人员职责

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单位领导研究处理。

负责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第四章

第六条

各单位应在此制度基础上,细化分解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纵到底,横到边,形成事事有人管的职业危害防治体系。

第七条

篇3:公司职业病防治制度

记者:请问, 你如何看待此次《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条文修改?

周华中: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修改《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条文不仅是法制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是应对我国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严峻形势的迫切要求。

这次修法是存在一些背景的。我国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新发现职业病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以及因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目前全国有1.6亿人受职业病危害, 其中近八成是农民工。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 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已达到72万余例。其中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万余例, 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万余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几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冶金。

我国职业病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尘肺病严重, 约占职业病病人总数的80%, 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二是职业中毒呈现行业集中趋势。三是中小企业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职业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 (尤其是私有企业) , 而这些企业多数规模小、设备简陋, 人员流动性强, 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淡漠, 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工作上欠账太多, 加之多年职业卫生监管乏力, 致使职业卫生违法现象普遍存在。

在此严峻形势下, 《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条文的修改势在必行。通过我调研的情况看, 这次修订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条文的总体思路, 社会是认可的。

记者:你对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机制有何建议?

周华中: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 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明确了机制就明确了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 它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

在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前提下, 这次修法明确设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机制是一个进步, 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的有效运作。

为此, 建议将第三条修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监督管理、群众和媒体监督的机制,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原因在于“职工”和“群众”在概念上有重合, 采用“群众”这一概念更合适。这里的“群众”不仅包括用人单位的职工, 而且包括其他人员如职工家属、职工的工友及愿意参与监督的人群。同时, 鉴于媒体的力量和媒体在职业病防治监督工作中的广泛参与性, 如2009年的“开胸验肺”事件和2010年的“新疆尘肺病患者洗出48瓶黑水”事件等报道, 因此将“职工群众监督”修改为:“群众和媒体监督”, 这样便于操作, 也给媒体系统更多的支持。

记者:对如何完善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你有何建议?

周华中:《职业病防治法》第八条规定了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但鉴于职业病防治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具体的监督制度也应随之进行修订。

何为体制?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 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鉴于体制决定机制的实际运作, 因而首先理顺体制更为重要。要做好职业病防治事业, 首先从国家大法上理顺职业病防治体制, 这一工作时不我待。

在2010年两会期间, 有政协委员指出:2003年11月, 中编办15号文将职业卫生监督职责一分为二, 明确安监部门负责作业场所监管, 2008年国务院“国办发[2008]91号”已批准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 总局也下发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但《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对此均未作相应修改, 执法主体仍是卫生行政部门。

由于国家法律规定和文件打架, 职业病防治的体系缺少法律的支持, 卫生和安监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能尚未理顺, 造成谁都管, 又谁都不管。尤其在基层有关部门, 执法力量缺乏有效协调配合, 监督执法力度薄弱,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

建议对《职业病防治法》做一次全面的修订工作, 而不是只修订少数条款。尤其是《职业病防治法》第八条的内容要首先修改, 其他条款的修订要积极跟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 充分利用行政系统和专家系统的力量, 广泛征求意见, 全面修订《职业病防治法》。

建议全面修订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修改完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颁发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23号令) , 并将其上升为国务院颁发的条例。同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应制度和标准需要积极跟进。

建议修改完善卫生部2002年颁发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24号令) , 并将其上升为国务院颁发的条例。当然, 卫生部的相应制度和标准也要积极跟进。

记者:关于“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条件”, 如何看待修改草案的特点?

周华中:《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草案) 修改得好, 修改后的条款可以达到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的, 而不是被动应对上级政府指定的工作。“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和“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既明确了政府的责任, 也增加了职业病诊断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开性、透明度。

记者:如何看待关于职业病诊断条款的修订?

周华中: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 主要包括病人的职业史,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结果, 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有专家认为, 职业病的诊断既要诊断鉴定“职业”, 又要诊断鉴定“病”。这两者都由医疗机构 (即职业病防治所) 来做不合适。理由是, 看病的机构应该只管诊断疾病, 至于是不是“职业”所导致的疾病, 完全可以由劳动保障部门来认定。而现在将两者都集中到职业病防治机构, 导致“职业病”鉴定垄断在一个机构, 如果监管不力, 那么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大了。我认为:如果对我国目前的职业病诊断体制进行大的手术, 必然导致制度执行成本大大增加。为此, 本人赞同这次修法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争议解决机制, 尽可能与现行法律制度相衔接, 以减少制度执行成本。”

本次修法将“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改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等”, 这样以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的结果代替过程, 有利于职业病诊断和分析。

记者:你对职业病诊断争议的规定有何建议?

周华中:目前解决职业病诊断争议的程序是:有异议的当事人申请鉴定→申请鉴定资料报送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有专家认为, 目前的职业病鉴定程序存在缺陷:一是本地职业病鉴定机构拥有职业病鉴定权, 职业病诊断鉴定不能异地进行, 其实是一种自我赋权和权力垄断, 使得职业病鉴定很难得到有效的制衡和监督。二是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并没有明确层级, 市级和省级的鉴定权没有明确界定。因此, 为了维护职业病患者的利益, 应该像法院审判案件一样, 建立职业病鉴定层级制。一级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鉴定出结果后, 患者如有异议, 可到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再鉴定, 上一级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应高于下一级。这样既可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也可减少患者鉴定的成本。

建议将《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增加一款:“省、自治区、直辖市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的权威性高于设区的市级鉴定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可以异地进行。”

记者:你如何看待关于“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条款的修订?

周华中:职业病患者要获得工伤保险和企业的赔偿, 最核心的问题是职业病史的确认和职业病诊断、鉴定, 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获取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只有保证了这一最核心问题的解决, 才能保证后续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

有专家认为, 按照现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申请职业病鉴定者, 必须出具由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工作场所、健康档案等, 实际上是要求用人单位“自证其罪”, 自然就导致用人单位推脱相关义务。现实的诊断鉴定过程中, 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 而职工处于弱势地位, 职工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修改后的第四十八条 (草案) 主要是关于职业病的确认、诊断、鉴定的具体规定, 它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卫生行政部门和职工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这些规定 (草案) 体现了科学发展、司法实践的要求。

记者:如何看待《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落实法律责任的条款 (草案) ?

周华中:被称为“不流血的死亡”的职业病面广量大, 有些是源于经济高速发展, 一些新的病种应运而生, 但更多是“人祸”造成的。一是少数地方违反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和环保准入制, 违法上马高污染或有毒有害项目, 而相应的防尘防毒措施不到位。二是一些企业无视《职业病防治法》, 为了省钱不安排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和治疗。

要落实法律责任, 必须首先完善法律责任制度条款。本次修法草案将第六十四条增加一项作为第 (五) 项:“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草案将第六十五条增加一项作为第 (十) 项:“隐瞒、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 或者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法律责任与前面的相应条款对应起来, 是一款合适的补充。

草案将第七十六条进行了修改, 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未依照本法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处理起来更有层次感了, 对“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思路更清晰了, 便于实际操作。

有专家认为, 《职业病防治法》是2001年制订的,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一章有不少条款中关于处罚的规定当时是合适的, 但现在显然是处罚太轻。因此, 本人建议全面修订处罚条款, 并应加大处罚力度。

记者:对《职业病防治法》有何展望?

篇4: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行为

(1)主动参与,找工作时不要忘了问“该工作是否有害健康”。在许多工作中会接触到粉尘、有毒化学物、放射线、噪声等职业有害因素,如果不注意防护就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在询问工资待遇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主动向企业询问“工作是否有害健康”。

(2)主动参与。岗前培训从我做起。职业健康知识是劳动者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机器设备和原辅材料,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劳动者要主动参与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正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了解工作岗位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种类以及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预防措施、急救方法等。

(3)主动参与,预防职业病。在工作中,粉尘、有毒化学物、噪声、放射线等职业有害因素广泛存在,难以避免,但只要了解职业危害,增加职业病预防知识,企业采取措施,自己积极参与。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要重视职业病危害,但不要过度恐慌。工作中保护劳动者健康毫无疑问企业负主要责任,但在职业活动中,员工的参与至关重要,要有职业卫生意识,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容易的自己去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企业提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有毒物质吸收,防范职业危害。

2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用众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伤亡事故而制定的。用人单位应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而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千万不能嫌麻烦,图方便,而忽视操作规程。事实上,许多职业病事故的发生,都与劳动者违章操作有关,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培训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也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禁止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1)未按职业安全卫生规程违规操作。

(2)拆除工程防护装置,或使防护装置失效的行为。

(3)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选用不当,或佩戴不安全。

(4)随意触摸未知化学品。

(5)贸然进入密闭空间。

(6)发生事故贸然相救。

3注意细节,容器加盖密闭,及时清理,减少挥发

盛放化学品的容器是有害气体重要的散发源,工作时要尽量对使用的容器加盖,减少存放量,养成随时把空容器清理出车间岗位的习惯,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4S),创建清洁工作场所。

(1)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2)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3)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漏物、灰尘和污物。

(4)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4合理通风,加快有害气体的排出

在进行岗位操作时,要确保生产设备、车间、岗位上已安装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转,开启换气扇后要选择合适的进风口,及时关闭排风扇临近的门窗,防止气流短路。夏季要注意电风扇的摆放位置,要防止电风扇的风从污染源吹向自己,做到“顺风施农药”。寒冷的冬天也应该注意通风,克服寒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然通风或开启部分换风扇。在利用自然通风时,要尽量靠近窗户。

5佩戴合适的防毒防尘口罩,减少吸收

从事有毒或有粉尘的作业,要养成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习惯,如果单位没有配备,员工应当主动索要。要注意防尘口罩的滤膜需及时更换,防毒口罩也要及时更换滤罐内起到吸收有毒气体的活性炭;防护口罩一定要坚持佩戴,要养成先佩戴防护口罩,后进岗位作业的习惯。特别是短时接触较高浓度有害气体时,一定要佩戴好防毒口罩再进行操作;,罩的面罩部分要经常进行清洗,保持清洁;清洗时要注意滤灌和滤膜的防潮、防水,滤膜一旦湿透即失去了防尘作用;防毒口罩不要存放在工作场所,要养成用干净的塑料袋密封保存的习惯,确保防毒口罩的有效性。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对皮肤的伤害

上下班要及时更换工作服装,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有条件的下班后一定要洗个澡;接触化学品前一定要戴好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万一在工作中手等皮肤碰到化学品,不论其毒性如何,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清洗;夏季不要只穿汗衫、甚至光膀子上岗;皮肤有破损或炎症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眼睛或皮肤被腐蚀陸强的化学品污染,必须先进行彻底冲洗(特别是眼睛),再送医院,千万别一慌乱,只忙着送医院,忘了现场急救处理,否则到了医院。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7熟知安全卫生警示标识并遵守

应熟知在作业场所、设备、产品包装、贮存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等醒目位置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的含义,并遵守有关使用规定。

8劳逸结合,注意饮食,提高抵抗力

工作之余,要注意劳逸结合,休闲轻松的娱乐、运动有利健康,但娱乐一定要适度,特别是要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切忌通宵达旦,否则将有害健康;要注意饮食卫生、营养,肝脏是化学毒物的解毒器官,因此,要避免酗酒,损伤肝脏;在单位纪律允许的情况下,注意工间休息,也有利工作和健康,另外,当身体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带病工作。

9听从企业安排,及时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招工要体检,看看自己有没有职业禁忌,身体健康状况是否适合上岗:工作中定期参加体检,看看是否有职业相关的损害。要关心体检结果,也要正确看待体检发现的问题,因为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一生中谁都有可能生各种各样的病,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要相信具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做出的体检结论,当然,您也随时可以向当地的卫生监督等部门咨询。如果发现了职业禁忌,要服从企业的安排,调离原岗位。一旦被确定为疑似职业病,尽量不要和企业私下解决,要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以确定是否患职业病及其程度。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主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自己健康和相关权益。

10注意车间空气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车间空气的变化。如果闻到的气味变重,或其他异味或看到灰尘很大,您要及时向企业提出,帮助查找原因,如果简单的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或许就因为您的注意,就杜绝了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您也可以向企业提出,要求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看看是否还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如果企业对您的要求置之不理,工作环境仍然恶劣,您应该及时向安全监督等部门投诉反映。

11对待急性中毒事故,应沉着冷静,正确进行现场急救

万一发生事故,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发生事故时要沉着镇定,迅速准确判断,采取规定的应急措施,组织自救互救,尽量减少伤亡损失。

立即关闭毒源,尽快将中毒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中毒人员以及其他人员一定要注意往泄露点或车间的上风侧转移,注意观察风向标),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患者的衣服、皮肤已被毒物污染时,要将患者衣服脱下,用温水、自来水或肥皂水冲洗皮肤,眼睛被污染时更要立即的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要迅速实施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抢救。

现场急救是抢救中毒者生命和减少损失的关键,要争分夺秒,但在急救过程中,抢救人员要注意自身保护,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止抢救者中毒,导致事态扩大。此外,一旦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在开展积极现场抢救的同时,一定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如同时报告消防部门(电话119,他们有专业的救援设施和人员,能及时处理泄漏点或从危险环境中救出中毒被困人员)和医疗急救部门(电话120,他们有专业的急救医师和急救设备,可以对救出的中毒人员进行医学急救处理和快速转运到医院)。

12爱护自身健康,促进企业发展

篇5: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

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

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高层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公司发生职

业病危害事故,公司内部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第二章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机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人事办公室;电话:xxxxxxxxxx

日常工作由生产管理负责。

第三章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总经理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

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

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

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

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

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企业分管职业卫生的副组长、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全厂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

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全厂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

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

措施。

8、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

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企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

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

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

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车间主任职责

在分管副组长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

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

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六、职业病危害岗位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好各种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器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篇6: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拟制: 审核: 批准:

xxxxxx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成立职业健康工作小组 和任命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决定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成立职业健康工作小组:

组 长: 组 员:

任命 组长 同志为职业卫生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XXXXXX有限公司 2016 年4月28日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单位领导到各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单位内部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工会或员工对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并及时组织救援。

9、依法承担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全面责任。

10、每年底以报告的形式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数据报表。

二、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职责

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在本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督促、指导职能部门组织对单位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指定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

4、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组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员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依法承担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直接责任。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

1、在单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全面负责本单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单位职业卫生工作方针、规划和管理制度。

3、负责编制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4、负责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协调、检查、监督、推进和考核等工作。

5、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教育活动,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员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编写、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4

并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6、配合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统计、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单位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六、车间负责人职责

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单位职业病防治的制度、措施贯彻落实到每个具体生产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加强生产现场职业卫生管理。

3、督促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格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采取整改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七、职业病危害岗位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好各种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设备。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单位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切实保护单位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劳动合同告知

1、单位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单位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单位人事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二、公告栏告知

在单位门口、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公布于作业场所,书面告知应该发到每位员工。公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及时更新。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三、岗位培训告知

单位应该组织员工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告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宣传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知识,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等。

四、现场警示告知

1、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通讯报警装置、警示语句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 6

内容与警示标识。

3、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的原材料或产品包装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五、体检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单位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六、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持警示标识牌整洁、清晰,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各车间部门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要求,对本车间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辨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所需的警示标识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根据各车间部门申报情况,审查核实后,向生产厂家采购合格规范的警示标识等,确保警示与告知制度的落实。

七、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八、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单位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九、所有警示与告知的资料或照片必须归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依法接受监督,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以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二、单位每年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或变更,保持申报数据的最新、准确和完整。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网上申报时,填完申报表及数据后打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单位所在地的安监部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监部门取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三、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监部门申报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有害作业岗位、人数、检测和体检人数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变更。

五、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安监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六、单位网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登录名和密码应该妥善保管,随人员变动做好交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及申报备案资料应归档保存。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法规、知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宣传教育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二、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单位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征求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和意见,制定、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提供相应的宣传教育培训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卫生宣传:

1、单位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四、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一)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检查发现的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分析和纠正,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和应该吸取的教训。

(二)教育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应当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单位新员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凡单位新员工、新分配来的大中专学生、来单位实习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的员工,由人事部门通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并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单位、车间、班组三级职业卫生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三)单位教育培训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令,《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个体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2、单位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管理网络、规章制度、实施措施、岗位职责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3、综合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单位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单位的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总则。

5、单位或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和操作规程。

(四)车间级职业卫生教育由车间安全员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本车间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车间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制度与规定。

3、本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五)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

1、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3、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4、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5、本班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6、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职业安全卫生。

(六)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执行。

2、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教育及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七)一般员工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1、由单位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册。

2、为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增强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感。单位每年必须对在员工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违”人员由车间进行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进行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三违”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4、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

五、培训时间: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执行。

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档案资料(应写明岗位或工种名称、接触危害因素名称、本岗位工龄等):

1、三级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卡;

2、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试卷;

3、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4、其他有关资料。

七、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应保证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的落实。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的作业环境,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车间、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有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台帐。

二、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教育培训。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三、认真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单位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暂停生产作业,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和继续生产作业。

六、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月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班工人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排除危害源,采取有效的防护和监护措施。

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九、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资料必须归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规范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使用,切实保护员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体防护用品是单位免费发给员工个人保管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单位应当确保配备个体防护用品所需的资金。配发给员工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由领用员工个人签字记录。

二、单位应当《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结合本单位工种和实际作业需要,编制《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标准》作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采购、发放、领用和督促正确佩戴使用的依据。《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三、单位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款式,必须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工作服的面料以全棉材料为主(特殊作业的例外)。

四、对于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给个体防护用品,如果发给的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作业时不能适用的,由部门提出申请,可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改发现行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原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六、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特殊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计划,购置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具有合格检验证书。

八、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九、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新更换领取时,必须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于领用绝缘工用具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其他方面的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审批、采购和验收入库登记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并签字。采购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登记、个人领用签字记录等应当归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度修订和落实监测及评价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危害岗位、监测点进行辨识,尊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点检测意见,确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名称、接害岗位名称、岗位人员名单、检测点名称及检测内容和检测周期。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分级。

三、单位应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评价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实施日常监测和报警。

五、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除每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防尘口罩、耳塞等相关个体防护用品。

八、单位有新、改、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需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由安监部门备案批复;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预评价报告由安监部门审核批复后,设计单位应当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计专篇,严重危害的项目需进行设计审查和批复,才能组织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竣工后,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和组织竣工验收,控评和竣工验收资料报安监部门备案;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需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报 14

安监部门审核,并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九、日常或定期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以及评价中需要整改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对于整改难度较大的应当制定治理规划,限期整改合格。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或评价,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使用。

十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及评价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及评价经费。

十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有责任监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有权要求其依法提供规范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对其违法行为有举报的义务。

十三、不断调整、完善检测点,确保有毒、有害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数据真实、完整,严防应检未检和漏检现象的发生。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2、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本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有职业卫生专篇,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专家技术审查,并向当地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单位取得安监部门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

较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取得安监部门对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批复,并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要求,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应当取得安监部门对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批复,并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要求,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取得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同意的批复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4、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施工安装质量可靠。

5、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有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本单位建设项目必须在竣工后180日内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需经当地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8、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竣工验收资料,向安监部门申请备案,取得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9、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经专家组技术评审通过后,向当地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经安监部门审核和竣工验收,作出合格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10、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参加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价技术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审查和竣工验收等,对职业卫生专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施工和安装质量、预评和控评报告的相关内容的审查和把关。

11、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必须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12、单位建设项目未经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或审批不合格投入生产使用的,将严肃追究单位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有计划地到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三、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核定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在委托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应当如实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人员名册;

3、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结果。

五、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员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在离岗前30日内组织员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员工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六、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员工,并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以下措施: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员工应当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员工,应当进行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的员工,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

七、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病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当地安监、卫生、劳 18

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和治疗。

八、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九、对在职业病危害事故中,参加应急救援人员及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十、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为员工职业病诊断、鉴定提供相关资料,接受安监部门的调查和监督检查。

(一)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所在作业场所或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

5、职业病诊疗资料;

6、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二)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单位每年全部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员工汇总表(包括接害,但当年未参加体检的员工),内含:姓名、工龄、岗位名称、岗位工龄、岗位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检测强度(浓度)、体检结论、被告知员工签字、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签章确认等;

2、单位检测、评价、组织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的委托书;

3、职业健康检查、检测和评价的各种报告;

4、职业病诊断报告;

5、对患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

6、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和汇总的相关资料;

7、上述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十一、对员工要求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单位应予以提供,并做好登记。员工离开单位时,可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二、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 19

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三、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单位按有关法规规定承担。

十四、单位有义务向员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和安监部门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或与员工有关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调查处理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安监函(2011)47号)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定义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某种意外原因,发生失控、防护失效或高浓(强)度接触等对劳动者造成突发的职业损伤。如毒气泄漏引起急性中毒等。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规定

1、对于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慢性群发性职业病以及导致的死亡事件,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总局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由安监部门牵头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对由急性工业中毒导致的伤亡事件,应按照《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务院349号令的有关规定由安监部门牵头负责进行调查处理。

三、事故报告受理主体

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本单位员工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的,应当向单位所在地区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职业卫生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四、事故报告规定

1、用人单位发生急性中毒等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职业卫生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3、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5)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

五、事故处置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切断危害源,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对受伤人员及时组织现场急救或转送医院抢救,及时按规定报告事故。

2、立即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及时撤离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封存造成或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5、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费用由单位承担。

6、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认真落实事故调查组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7、严格落实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整改意见。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时,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危害,减少损失,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特制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1、根据本单位各岗位存在的严重职业病危害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作业场所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1)装卸岗位(可能发生砸伤、中暑事故);(2)叉车工(可能发生中暑事故);(3)吊机工(可能发生中暑事故);

2、本单位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级别为:(1)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2)较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网路图(略)

三、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指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略)

(二)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单位,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三)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

(1)组织制定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考核救援人员的业务能力;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各项准备工作;(4)设置和审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物资、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

(5)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抢救,物资调配及相关的对外联系工作;(6)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

2、指挥部:

(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按规定向政府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2)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3)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劳动者及时抢救;

(5)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以防止事态扩大。疏通撤离通口,撤离作业人员;

(6)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的材料、设备、工具等;(7)配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修改完善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指挥部人员分工

1、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指挥部成员:

(1)生产部长(或职业安全卫生部长):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

(2)技术部长:负责迅速初步查清事故原因,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工艺方面的指导。

(3)企管部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4)保安室主任: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5)厂办主任: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

(6)车队队长: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7)物流部长:负责抢险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8)应急救援目标车间主任:负责做好日常抢险物资和防护用品的储备和检查,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发生事故时,及时报警,关停设备,组织现场抢险,疏散撤离人员。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单位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1、治安队:由保安室人员组成。

负责人:保安室主任。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2、消防队:由各车间义务消防员组成。

负责人:保安室主任。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3、抢险抢修队:由各车间保养班组成。

负责人:各车间主任。担负抢险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4、医疗救护队:由各车间班组长组成。

负责人:总经办经理。担负现场抢救受伤的人员。

5、物资供应、运输队:由单位车辆驾驶员及物资装卸队组成。

负责人:车队队长和物流部经理。保证救援物资和其他急运物资的运输供应。

五、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事故报告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生产部(职业安全卫生部)报警,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二)应急处置的基本任务

1、控制危险源;

2、抢救受害人员;

3、指挥人员防护,组织人员撤离;

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5、清查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三)应急救援措施

1、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配合安监部门进行调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安监等部门要求和措施;

7、组成整改抢修小组,清消事故现场,研究制定整改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整改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六、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必须带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服、应以2-3 25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七、应急救援的基本装备

1、配备的原则:实用性

功能性

耐用性

安全性。

2、救援装备的分类:基本装备和专用救援装备。

基本装备包括:通讯装备、交通工具、照明装备、防护装备。专用装备:主要指各专业队伍所用的专用工具(物品)。

3、装备的保管和使用。

八、单位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

九、事故的预防

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2、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并定期组织培训;

3、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时、按点进行检查;

4、使用化学品工段禁止烟火,并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5、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整改记录;

6、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的知识,组织演练,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参与救援;

7、定期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接受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治理。

十、有关规定和要求

1、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单位内所有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部门和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2、演练要求:模拟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根据应急预案处理程序进行演练,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熟悉紧急情况下的相关职责和应急联络电话;要求相关救援人员处置措施及时到位。

3、评估要求:通过演练,对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包括发生事件后的报告时间、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和应急资源准备情况等。

上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自信下一篇:关于体育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