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

2024-04-28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精选5篇)

篇1: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做职业规划以及毕就业时,会面临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大公司与小公司工作相比,有哪些职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一、首先,我们来分析在大公司和小公司工作的利弊及对以后跳槽的影响:

大公司岗位分工明细,大部分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的事情,可以把人锻炼得很专业,但跨岗位的工作技能就不够了解,除非企业安排了轮岗的机会,大公司的工作经历通常会使人跳槽时容易得到认可,做到管理层的时候,很多都要求有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大公司更合适学历高、生活求稳的人。

小公司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什么都要做,一人身兼几职,虽然辛苦,可以学到更多,且跳槽时比较能适应环境,但小公司通常没有名气,不利于跳槽时被认可你的工作能力。小公司更合适喜爱创业喜欢挑战的人。没错,通常大公司会分工明确、流程清楚,所以,容易把自己培养成专业人员。另外大公司人傻钱多,个人比较容易就借助大公司平台生存,但却因大公司层级太多无法成长。小公司则鱼龙混杂,有的小公司会成长为未来的行业霸主,但有的小公司却会在3年内倒闭,在小公司工作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人进行职业指导,一切都要自己摸索着解决问题,因而往往容易成为问题解决高手,但不够专业。

二、大公司工作职业规划案例:

1、大公司的烦恼

小霍毕业于上海一所较知名的大学,四年学的是机械专业,

毕业后通过层层筛选和面试得以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大型国有企业。那时的他是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很想在这个机械领域大展拳脚。兢兢业业、拼命工作的他,在进入公司6个月后就有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答卷,上司更是对他嘉奖有加。但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操作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所以说对于已经在工作上驾轻就熟的小霍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就不能够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和对专业技术的实践的要求了。他希望可以多做一点事,想来这可是一件好事啊。其实不然,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岗位的设置有它的一些不足之处,每个人都是死死地钉在一个地方,不能越雷池半步,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领导的忠诚。如果超越了自己被设定的范围,那么不仅上司不会满意,认为你不安分做好自己的事,还会招来周围异样的目光:“你这小子,是有意讨好上司还是抢我饭碗?!”小霍在一两次失败的尝试后就发现了这样的“怪圈”,更无可奈何的是——论资排辈,没的`商量。新来一两年的都是“晚辈”,晋升不是用业绩来衡量,而是由工作时间的长短来决定。万般不解与无奈之下,小霍选择了将剩余的精力用在外面的“自我充电”上,自发地多学一点知识,充实自己。其实,他真正的想法就是读好书,积累多一点经验,然后在不久的一两年后跳槽去其它外企大公司,说白了,就是把现在的工作看成了求职的“一块跳板”——虽然,这并不是小霍的初衷。

点评:在公司里,通常怨天尤人的职工是最不受老板喜欢的,甚至会被“炒鱿鱼”。因为“怨天尤人”的他们总是看到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将自己工作上的一次挫折或失败归结于同事的不合作甚至是老板的挑剔,而从不检讨和反省自己,当然也就不存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一说了。这样的员工不仅在自己岗位上没有作为,而且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会在言语和行动上极大地影响周围同事的工作情绪,陷入一种失落、焦躁、消极的状态,这种氛围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要不得的。

2、在大公司原地踏步

篇2: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

海上帆说:王老师:你好,我是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去年年底就跟一大企业(大学生对它的评价都不好)签了就业协议,因为当时没考虑清楚,怕找不到工作就签了。一直都不是很满意,因为大企业晋升机会小,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专业在里面的技术含量不高,这样对以后择业来说很难(因为需要工作经验)。今年亲戚的一个公司碰巧也在招人,是做软件开发的,和本专业很对口。我现在心理一直犹豫的是:我要不要去亲戚公司试哈?但是我对软件开发不是很感兴趣,我对自己是否适合做软件行业也不清楚,所以一直不知道怎么选择?希望老师给予指导!谢谢!

王泽一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选择自己想要的需要一个比较和实验的过程,做一个决策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也取决于事实。事实很难找到必要的尖锐的重要的信息,价值观在30岁之前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认知,从心理学角度看30之前的生活真是痛苦占了大半,30之前没立吗?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好,网上真是各有各种说法。我的想法是不管是真实力大公司,还是没实力大公司,先待一段时间,认识一下职场、认识一下企业,找一个工作不仅仅是需要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格局、眼光、气质、谈吐,沟通、专业、职业精神,这些东西一般的小公司很难具备。

专业对口只是一个求职指标之一,不是唯一。

好的大公司会给你打一个好的基础,一个楼的高度和质量取决于楼的地基和面积。

篇3: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

一、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差异

在《新会计准则》还没有出台之前, 母公司主要通过权益法核算的方式来控制子公司, 并不需要子公司的合并报表, 主要是通过子公司持有的权益份额来获得相关利润这也说明了母公司报表利润和合并报表利润具有相同的权利。当《新会计准则》出台后, 母公司通过成本核算的方法来控制子公司, 且公司要想获得子公司的收益就必须等子公司宣告分配利润以后才能进行。也就说当子公司不参与母公司的利润分配时, 母公司就没有权利获得子公司的收益。这样是母公司报表以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母公司报表中获得的盈余公积是通过母公司自己获得的盈余公积, 而子公司获得的盈余公积没有体现在利润分配当中, 就不需要子公司提供的合并报表, 如果子公司没有全额分红, 那么母公司获取的盈余公积要明显小于原来的盈余公积, 但是在《新会计准则》出台后, 选择的是成本核算法, 母公司享有子公司净利润只有在利润分回时才能获得法定盈余公积。

二、国家对集团公司利润分配的规定

在2006年国家出台了《新公司法》其中有明确规定, 集团公司在分配利润的过程中要把税后利润加入到其中, 并且规定公司领导人就是集团公司的法人代表, 所以说公司的利润分配受到法律的保护, 但是合并报表制作的单位不是企业的法人代表, 也就不是法律的主体单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母公司报表的净利润是公司法定利润的分配原则, 在利润分配过程中, 不能把合并报表当作净利润的基础和准则。

在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年的年报中提到了《财政部关于编制合并会计报告中利润分配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有这样的话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 利润分配要以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为主要依据”, 从此句话中可以看出,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支持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进行分配的。

在《企业会计准则》落实以后, 《财政部关于编制合并会计报告中利润分配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还能不能继续使用, 是很多母公司和子公司发生纠纷的主要问题。国家财政部门领导人曾给出明确回答, 自从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从权益法变为成本法以后, 如果企业不能获得或者不能全额获得投资利益, 就需要超前分配。从中也可以看出国家财政部门也是支持母公司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作为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

三、基于案例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利润分配

(一) 子公司不分红引起的超额分配

例1:A公司有B、C、两个全资子公司, 2015年实现的净利润如下, 如果两个子公司都不选择分红, 那么该公司的利润构成就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母公司A对B、C两个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方式进行计算, 而且都不选择分红, 母公司A在公司报表上不反映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但是从表1中可以看出, 母公司A在期末未分配的利润只有90万, 同时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有1900万元, 去除盈余公积10万元, 那么合并报表中未分配的利润就是1890万元。

合并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供分配利润。主要的原因是子公司没有分红, 如果按合并报表利润进行分红, 使得母公司出现现金大量流出, 从而出现了母公司个体报表未分配利润转负的局面, 另外子公司提出的盈余公积已经就合并报表上抵消, 没有进行恢复计算, 从而导致母公司个体报表出现了1800万元的超额分配。

(二) 子公司亏损引起的超额分配

例2:以A公司为某集团公司母公司, 旗下有五个全资子公司, 当年均为亏损, 五家子公司合计亏损300万, 母公司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400万, 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为100万, 如果该集团以母公司A的可供分配利润400万进行分配, 分配后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将出现负300万。

从例2中可以看出如果单纯的根据母公司的报告来进行分配利润, 就会出现过度超额分配的现象。无论对母公司还是子公司的利益分配有很大影响, 所以要根据结合相具体的事项来选择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集团公司也在快速发展, 使得集团公司的利润分配基础发展很大了的改变, 母公司利润分配以其财务报表中当年的净利润为基础, 既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又要符合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实际要求, 在这样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来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分配方式,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相关部门有一定帮助。

摘要:集团公司利润分配方面主要遵循两个基础, 其一是母公司的报表, 其二是合并报表。集团公司在利润分配过程应该遵循那一个基础, 一直困扰着公司领导。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 就集团公司利润分配基础进行浅要分析, 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希望对集体公司的利润分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集团公司,利润分配,母公司报表,合并报表

参考文献

[1]贺晓杰.论母公司利润分配的报表基础[J].经营管理者, 2014, 36:29.

[2]何玉润, 汪佩.个别报表基础还是合并报表基础——基于母公司利润分配基础的讨论[J].财务与会计, 2015, 06:36-38.

篇4: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

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东软(一万多人)做手机软件的功能手工的测试,另外一个是去酷我(200多人)做PC客户端的功能手工测试,两个待遇差不多,我要选哪个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呢?纠结好久了!拜托大家给个意见不胜感激!请不要说一些不轻不重的话我听了好多了!就是拿不定主意啊!拜托给个专业的答复!如果现在我选择了小公司以后还有没有进大公司的机会啊!万一要是没有了我肯定会后悔啊!!

[找软件测试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

篇5: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的职业规划

一、母公司报表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 母公司对能够实施控制的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 不管子公司是否进行利润分配, 作为母公司都可以按其持有的权益份额享有子公司实现的利润, 并在其个别利润表上体现出来。这也就相当于母公司报表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 (即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 相等。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母公司对能够实施控制的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只有当子公司宣告分配利润时, 母公司才能确认投资收益。这也就意味着, 在子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时, 母公司不确认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母公司报表利润与合并报表利润存在差异。

另外, 现行合并报表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仅是母公司本身提取的盈余公积, 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被抵销后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中。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且子公司没有全额分红的情况下, 母公司可扣减的盈余公积显著少于执行原会计制度时的盈余公积, 因为原会计制度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母公司应享有的子公司净利润当年全部体现在母公司报表的净利润中且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而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母公司应享有的子公司净利润只有待利润分回时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这种差异, 引起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重大变化, 母公司净利润、未分配利润与合并报表净利润、未分配利润产生差异。

二、利润分配的相关规定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公司利润分配基础就是该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按此理解, 母公司报表净利润应该是法定利润分配基础, 而不能以合并报表净利润为基础进行利润分配。

上交所在《2008年年报注意事项讲解》中提到了财会函[2000]7号中的规定, 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 其利润分配以母公司的可供分配的利润为依据。合并会计报表中可供分配利润不能作为母公司实际分配利润的依据”。可见上交所是支持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基础进行分配的。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财会函[2000]7号是否还适用呢?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问题》中提到:“长期股权投资中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主要是为了避免企业在不能取得或不能全额取得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出现虚增利润和超前分配, 从而避免短期行为”。可见, 财政部还是支持以母公司报表利润作为利润分配依据的。

但财政部、国资委2007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以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基础收缴国有资本投资收益。该规定与上述意见不一致, 这导致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产生困惑, 也将导致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对利润分配基础的不同意见。

三、案例分析

1. 子公司不分红等引起的超额分配。

例1:A公司有B、C两个子公司, 持股比例均为50%, 按10%计提盈余公积, 假设两个子公司都决定不分红。各公司利润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A公司对B、C两个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且子公司决定不分红, A公司报表上不反映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因此A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只有90万元。合并报表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 为1 000万元, 扣除计提的盈余公积10万元, 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990万元, 假如A公司按合并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向股东分红, 分红完成后, 母公司报表上的未分配利润将变为-900万元, 这就产生了超额分配的现象。

合并报表的未分配利润并不是真正可供分配的利润, 一是由于子公司未分红, 按合并报表利润分配将导致母公司现金大量流出且未分配利润转负;二是由于子公司实际计提的盈余公积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已抵销, 未能按相应股权比例恢复, 导致产生90万元的超额分配。

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引起的超额分配。

例2:2008年年末, A公司和D公司同受E公司控制, A公司从E公司手中收购D公司50%股权, D公司评估前所有者权益2 600万元, 评估减值200万元, A公司支付股权收购款1 200万元, A和D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008年年末A公司和D公司权益构成情况如表2所示:

单位:万元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该案例中, 被收购方是评估减值, 所以要调增收购方的资本公积, 不能调增未分配利润, 原因在于如果调增未分配利润, 则A公司因评估减值少支付E公司的股权收购款, 将以分红的形式对E公司进行分配, 这样对A公司来说并未因评估减值而减少实际出资额。

2009年, A、D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100万元, 2009年年末A公司和D公司净利润及权益构成情况如表3所示:

单位:万元

如果A公司2009年以合并报表净利润为基础进行利润分配, 则要对1 050万元净利润进行分配, 即使假定要求D公司进行分红, 但其要弥补亏损, 弥补亏损后则无利润可供分配。因此, 如果A公司以合并报表1 050万元净利润作为分配基础, 其中50万元属于超额分配。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母公司利润分配以其财务报表中当年的净利润为基础, 既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也可以避免产生本文提到的超额分配情况。

上一篇:qr岗位职责下一篇:白宫管家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