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新农村

2024-04-26

新教育新农村(精选6篇)

篇1:新教育新农村

新教育新感受

从2011年听说朱永新教授和新教育之后,我便开始通过网络对新教育进一步了解。在朱永新教授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人性化”是朱永新教授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

朱永新教授倡导“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手机似乎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书籍正在渐渐被人们遗忘。新教育则是把建立“书香社会”、“书香校园”作为理想。学生的心灵需要一块净土,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家园,好书就是这样的净土和家园。学生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晨诵—午读—暮省”,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能在他的童年与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相知,伴随他成长,成为他的习惯,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

通过学习《新教育》,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就要教给孩子们一生受用的东西。我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的思想要变,我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应该是终生的学习者。这几年里我也慢慢成为了一个爱读书的人,书籍给我了我灵感,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更多的想法、点子。俞玉萍的《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让我认识到,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活跃一点,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薛瑞萍班级日志》是我最喜欢的一套书,在我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帮助很大。她告诉我们要让学生读好书,选择适合学生们阅读的课外书籍;要让学生们会读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画画圈圈,关键是要交给学生们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要提倡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读完书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对文章有一定的观点和想法,有自己的情怀,并且积极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多读书,多交流。

2014年我有幸去南京参加了“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聆听了新教育实验校榜样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汗水流下的背后也有他们成功的收获。新教育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师生的感情,有力度的增强我们的课程建设。我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坚持就会有奇迹”,希望我也能成为一名点灯人。

篇2:新教育新农村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我市各小学中学校的校长们纷纷表达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新学期希望。现刊发部分校长寄语,以飨读者。

用追寻的目光去看20xx年,一定感慨万千:1前的19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90年前的19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启中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纪元;70年前省靖中初创,揭开了靖江教育的新篇章。追寻国家与民族艰苦卓绝的历史,追寻学校发展的足迹,寻觅那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激发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用关注的目光来看20xx年,一定信心百倍:20xx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的发展需要转型升级,教育也需要转型提质。20xx年也是省靖中“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发扬弘毅精神,守望尊严教育,朝着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努力,以优良主动的心态,开始新的征途,用优异的成绩向学校70周年献礼!

篇3:农村寄宿制中学养成教育新探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中学,养成教育

一、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新问题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寄宿制中学生一周五天在学校学习和生活, 绝大部分家长很少来到学校或打电话过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他们在孩子学习的品质、品德的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方面无法配合学校, 使的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品德教育苍白而无效。

2.学生的网络时代开启, 加大了管理和管控的难度。尽管学校三令五申, 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到校, 可学生的网络时代已经开启, 即便是农村的初中生, 这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色情小说、图片、视频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了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周末孩子的上网情况, 家长也无法监管,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大部分农村学生身上更多地表现为弊端。

3.物质条件的改善让学生很难接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以我校为例, 在校600多学生, 95%的为寄宿生。这些学生享受国家每学年1250元的寄宿生补贴, 还享受每天4元的营养早餐, 加之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 学生的零花钱很充足。于是, 餐桌上剩饭的现象屡禁不绝, 浪费现象严重, 让人看着很痛惜。而用餐时间, 往返于学校小商店的学生众多。浪费和攀比消费的现象普遍,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基本停留在嘴上, 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方法。

二、农村寄宿制中学养成教育新探

1.把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甚至可以说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如果课堂之外, 学校管理乏力, 放任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负能量会在学生宿舍或群体中扩散, 课堂教学中的正能量就会被抵消掉。尤其是一个小群体中出现一个问题学生, 同宿舍或周边宿舍的学生都会受到影响, 歪风邪气严重影响校风和学风, 如何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寄宿制学校必须把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创新管理方法, 细化管理层面, 全面监督, 全员入手, 形成教育的合力, 对寄宿生进行有效的、积极的管理。

2.密切家校联系, 让农村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助力。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小部分,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最终要走入社会, 不能局限于学校, 而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所以我们有必要家校结合, 通过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 或者教师家访, 对农村家长进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的培训, 改善家长的行为习惯, 提升家长的文明素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将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落实到孩子生活的每一处。此外, 我们在家校结合教育之中, 还要关注社会教育的功能, 尤其是家校以外的活动, 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成果展现于社会之中。

3.迎合新时期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寄宿制学校除了在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外, 更要在宿舍管理中细化管理要求。学生的坐立行走、宿舍卫生习惯的养成、坐息时间的掌控、宿舍成员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要专人负责, 并且通过一定的手段扩大和巩固教育成果。同时, 还要在养成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举办“室雅人更美”的宿舍文化创意大赛, 宿舍成员全员参与宿舍文化的建设, 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 学生积极性高, 对创建的成果保护意识强。在这个过程中还充分发挥和展示了学生的艺术能力、动手能力, 效果非常好。随着大赛的深入进行, 学生在文化建设中从注重形式逐渐体现出自觉的行为规范的引导, 这是让我们所始料不及的。而在现代网络普及所出现的新问题上, 我认为可以利用现代网络的交流工具, 让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加入学生的班级群或朋友圈,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沟通。

4.将艺术类课目融入寄宿生的课余生活, 提供正能量。“以美储善”是艺术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也可以成为德育的组成部分, 只有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才能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基础。农村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长, 只专注于课堂学习, 学生无趣味, 教师更辛苦。利用音乐、美术、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兴趣小组, 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学校试行的学生社团活动分为音乐、美术、体育、文学鉴赏四个大组和器乐合奏、合唱、舞蹈、绘画、书法、剪贴画、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文学鉴赏11个小组。为了使这一活动有效地开展, 学校加强对各兴趣小组活动的管理, 确保活动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辅导落实到位。兴趣小组活动根据教师的优势或特长安排辅导内容, 根据学生的兴趣自愿选班, 全体教师分组负责, 学生全员参与。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 不仅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平台, 还弥补了农村艺术教育的空缺。多种社团活动的开展,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锻炼和培养一大批艺体人才, 使学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形成了真、善、美的正能量, 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形式, 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篇4:新教育新农村

[关键词]江西新农村 农村教育新体系

[作者简介]尹姗(1965- ),湖南攸县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曾青云(1958- ),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孙卫星(1957- ),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27)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3-03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江西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江西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石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之间,集中表征出过去与现在江西农村建设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孕育着江西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如何把握好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的复杂关系,进而以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度探究。

一、建设江西新农村呼唤农村教育新体系

(一)农村教育新体系是建设江西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依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尽管要求与目标涉及甚广,内涵博大精深,但只要对其本质属性与外部关联稍加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制定“20字方针”要求的初衷、目标实现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目标,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土生土长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应是第一位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技术资金的投入,更迫切地要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强势转化,否则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将由资金、技术转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江西新农村的“新”,不仅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富裕,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新在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离不开发展农村教育,但从目前江西农村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软硬件环境,都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教育格局调整、体制创新、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城乡互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而以农村新教育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新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农村新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农村教育观念扬弃基础上的创新,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格局的重新调整、教育行为方式的重新抉择,彰显着“人本”色彩和文化底蕴。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结构上,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为原点,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延伸,构建农村教育“铁三角”;在教育体制上,由以政府体制内办学为主转为政府体制内办学与社会、企业、个人体制外办学并重,加快农村教育“社会化”;在资金筹措与资源开发上,由政府财政性供给和运作为主转变为政府供给、开发与社会、村镇、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开发为主,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多元化”;在教育运行机制上,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开发农村乡土人力资源为基点,以现代教育改造传统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为切入点,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农村教育新局面。

农村新教育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一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突显持久性。它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性建设,更不是为了满足某些政府政绩需要搞的应急性建设,而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长久性教育体系建设。它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农村新教育建设强调主动性与互动性。不仅致力于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执著追求农村教育完美的主体形象,而且激励城乡教育互动和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流,最大限度地推动城乡教育和内部教育板块的无缝链接,力图通过城乡教育与内部要素的交流与交换,为农村教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农村教育潜力,延伸农村教育链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三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注重实效性。它不是样板工程,更不是亮化措施,而是面向广大农村人口、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要求在蓝图规划上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沿性,而且在建设的实践中更注重务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建设新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农村新教育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相比以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新农村建设的“新”集中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存,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三是新农村要体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而要切实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就需要有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新教育建设就是这个着力点。

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温度计”,集中反映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程度。农村新教育建设不仅是新学校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增加、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学生就读率的增长,而是当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的真实反映。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历史的惯性作用,但农村教育是否有所发展,则是一个共同话语,透过农村教育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大致估量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度。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而农村教育未有起色,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属于政绩工程之类或急功近利式的泡沫经济。同样,凡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切实有所发展,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就肯定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器”,有力推动建设新农村进程。建设新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过去,为了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国家和各级政府曾大力推行过城镇科技人才支农、企业送技术下乡等举措,但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才,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要留得住心,扎得下根,这决不是依靠外部人才支援所能达到的语境。需要大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教育,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与智力支撑。同理,一个地方的农村新教育建设搞得好,当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技术人才数量就必然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同向推力,开创当地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构建农村新教育新体系构想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新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两翼,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覆盖农村区域,跨越时空的教育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建设新农村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要点是,一要盘活农村基础教育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的多元功能与效用,构建农村新教育建设的主要基地。可以采取基础教育资源叠加利用和交错使用的方式,突显农村中小学一校多能形象,促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还可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学校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中心,还是农业科技的示范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二是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成校和职校的恢复与建设,重点解决“房子、班子、票子”问题,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

(二)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创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方法论选择。运行何种教育模式,关系到农村新教育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可以说,特定的教育模式既是农村新教育植根的土壤,又是一切教育活动运作的逻辑空间。“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首选任务就是要阐明农村新教育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实施过程和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其运作的关键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各类教育无缝对接。

一是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交换。包括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消除由于信息不通或不对称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城镇支援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要实现农村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教育链条脱节是以往农村教育的沉疴,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缺乏必然的通道。农村基础教育除部分和少数学生有幸进入高中和大学外,绝大多数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即失去了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又由于生源不足难以维系,出现“有要求而无需求”的怪现象。农村新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对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行分流分层培养。农村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纳入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轨道,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链条。

(三)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教育新环境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尽管党和国家再三强调农村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出台了多种政策与举措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被片面曲解或断章取义,有名无实,真正落实到位且发挥效应的不多,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所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恶化,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排序末位。在许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似乎可有可无,教育经费拖欠或挪用现象普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难以维系的境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搪塞推挪的借口,而更应该触发对历史症结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理性选择,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新教育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新教育建设的环境积累“要素”。作为新教育建设的重要构件与基础,应当立即着手农村新教育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与法制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以此保障和支撑新教育建设的“和谐安定”发展。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应将历来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政策方针注入农村各级政府,将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引入广阔农村;应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农村新教育未来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凝练与制定。此外,应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前瞻的眼光,对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未来做出既符合中国社经济发展潮流又重乡土实际的蓝图勾画,为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实践提供必要和卓有成效的社会与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教育评论,2006(2).

篇5:农村新教师培训总结

渔峡口中心学校 郭小靖

为期四天的新教师培训圆满结束了,教育局领导的座谈,几位专家老师的报告,深深的激励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农村教师的决心!接下来将这四天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丁局长的讲话

三月八日上午,教育局丁局长在培训前的动员大会上,他讲的三句话激励着我。第一句话:在长阳有广阔的舞台——大有作为!回想当初准备调剂到长阳的时候,我的心情是万分忐忑的,从一个熟悉的岗位到另一个陌生的岗位上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新的工作环境、新的教学内容、新的人际关系,还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种种未知数都让我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想起去年十月份陈安丽厅长接见我们时的情景,她首先充分肯定了我们几年的资教工作,感谢我们为农村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并鼓励我们说:年轻人在农村教师的岗位上是大有作为的,可能你们因为岗位的需要调剂到别的县市,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但大家要从全局来看,你们的家乡也有很多外地老师在为你家乡的农村教育作出了贡献,大家都应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祖国的解放而转战大江南北,四海为家,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现在的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陈厅长的一席话就坚定了我来长阳任教的决心,而今天丁局长的第一句话更加感染着我,那么我将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争取在长阳农村教师的“舞台”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辜负陈厅长、丁局长,还有各位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第二句话:在教师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大有作为。我将坚定坚韧的教师职业追求,坚持向老教师学习,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敢说为长阳的农村教育作多大的奉献,只敢说为我们的长阳教育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无愧于良心!

第三句话:立足岗位,勤奋工作,早日成功。我们虽然分到了长阳最西的渔峡口中心学校,并且由高中生物改教初中语文,但是我们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立足平凡的岗位,克服各种困难,在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并切实关爱学生,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学习乐园中学党老师的报告

来自乐园中学的党老师和我们分享参加资教的经历,以及她在乐园中学五年的工作经历,虽然我资教的时间比她早,在农村工作的时间也比她长,但是的事迹依然深深打动了我。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家庭条件优越,能从比我更遥远的家乡,来到工作条件比我更艰苦的乐园中学任教,我非常佩服她的勇气,和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于是我想:一个弱女子能做到的事情,而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不能做到吗?

三、学习覃孔彪老师《恪守职业,热爱事业,安平乐教》的报告

覃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不平凡是从平凡中开始的,教师是泥土,不是蜡烛。教师与医生、律师、公务员一样是服务性职业,只不过服务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内容是人的思维,要始终保持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就必须不断吸收,不断的补充,因此“教”是第一位的事,“学”也是第一位的事,不然的话,真的会误人子弟,我们不能把自己锁行于蜡烛,被动燃烧。覃老师以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他工作36年做出的业绩,让我懂得了教师应该在平凡的岗位,在不断摸萦与跌撞中成长,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回馈社会。

四、学习黄长湖老师《自觉践行爱心与民主教育,努力做合格的班主任》的报告

在众多专家老师中,黄老师是我最为熟悉的老师,因为我和他是来自同一个单位。虽然我们到渔中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但他的事迹早已在我们新老师间传颂了,而这次能亲身感受他为我们作的报告,我觉得非常荣幸,报告中他真诚的和大家分享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很多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所以我作为渔中的一名新班主任,黄老师所做出来的成绩就是我今后班主任工作的目标,我要以黄老师为榜样,多向他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五、学习漆昌琼老师《落实教学常规,争做合格教师》的报告

漆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做一名合格教师要做好的四件事: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批辅工作、校本研修,我觉得对新教师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虽然我已经有七年的教龄,但我依然要像所有新老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从最基本的做起,按照报告上的标准,上好每一堂课,多听老教师的课,认真完成批辅工作,扎扎实实搞好校本研修,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几位专家的报告没有一一详述,但是各位专家老师的报告让我在思想上受到一次全新的教育,并且让我明确了今后的教育目标和工作目标,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吸收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关爱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我的第二故乡――长阳。最后,在这里我要感谢教师股的刘股长、卢校长,我们学校的贵平校长、向玉华主任对我和姚老师的关心,还要感谢校语文组所有老师对我的帮助!谢谢您们!

篇6:农村新教师工作总结优秀

x月x日上午,教育局xx局长在培训前的动员大会上,他讲的三句话激励着我。第一句话:在xx有广阔的舞台——大有作为!回想当初准备调剂到xx的时候,我的心情是万分忐忑的,从一个熟悉的岗位到另一个陌生的岗位上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新的工作环境、新的教学内容、新的人际关系,还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种种未知数都让我打起了退堂鼓,但是想起去年x月份xx厅长接见我们时的情景,她首先充分肯定了我们几年的资教工作,感谢我们为农村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并鼓励我们说:年轻人在农村教师的岗位上是大有作为的,可能你们因为岗位的需要调剂到别的县市,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但大家要从全局来看,你们的家乡也有很多外地老师在为你家乡的农村教育作出了贡献,大家都应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祖国的解放而转战大江南北,四海为家,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现在的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陈厅长的一席话就坚定了我来xx任教的决心,而今天xx局长的第一句话更加感染着我,那么我将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争取在xx农村教师的“舞台”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辜负陈厅长、xx局长,还有各位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第二句话:在教师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大有作为。我将坚定坚韧的教师职业追求,坚持向老教师学习,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敢说为xx的农村教育作多大的奉献,只敢说为我们的xx教育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无愧于良心!

第三句话:立足岗位,勤奋工作,早日成功。我们虽然分到了xx最西的xx峡口中心学校,并且由高中生物改教初中语文,但是我们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立足平凡的岗位,克服各种困难,在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并切实关爱学生,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学习乐园中学党老师的报告

来自乐园中学的党老师和我们分享参加资教的经历,以及她在乐园中学五年的工作经历,虽然我资教的时间比她早,在农村工作的时间也比她长,但是的事迹依然深深打动了我。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家庭条件优越,能从比我更遥远的家乡,来到工作条件比我更艰苦的乐园中学任教,我非常佩服她的勇气,和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于是我想:一个弱女子能做到的事情,而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不能做到吗?

三、学习覃孔彪老师《恪守职业,热爱事业,安平乐教》的报告

覃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不平凡是从平凡中开始的,教师是泥土,不是蜡烛。教师与医生、律师、公务员一样是服务性职业,只不过服务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内容是人的思维,要始终保持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就必须不断吸收,不断的补充,因此“教”是第一位的事,“学”也是第一位的事,不然的话,真的会误人子弟,我们不能把自己锁行于蜡烛,被动燃烧。覃老师以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他工作36年做出的业绩,让我懂得了教师应该在平凡的`岗位,在不断摸萦与跌撞中成长,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回馈社会。

四、学习xx老师《自觉践行爱心与民主教育,努力做合格的班主任》的报告

在众多专家老师中,xx老师是我最为熟悉的老师,因为我和他是来自同一个单位。虽然我们到xx中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但他的事迹早已在我们新老师间传颂了,而这次能亲身感受他为我们作的报告,我觉得非常荣幸,报告中他真诚的和大家分享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很多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所以我作为xx中的一名新班主任,黄老师所做出来的成绩就是我今后班主任工作的目标,我要以xx老师为榜样,多向他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五、学习着xx老师《落实教学常规,争做合格教师》的报告

xx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做一名合格教师要做好的四件事: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批辅工作、校本研修,我觉得对新教师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虽然我已经有七年的教龄,但我依然要像所有新老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从最基本的做起,按照报告上的标准,上好每一堂课,多听老教师的课,认真完成批辅工作,扎扎实实搞好校本研修,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上一篇:1美术鉴赏下一篇:临武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