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鉴赏

2024-04-26

1美术鉴赏(共6篇)

篇1:1美术鉴赏

《撑阳伞的女人》作品赏析

中心摘要:以“光为画面主角”的印象派最伟大的大师莫奈曾经画过二幅《撑阳伞的女人》,一幅作于1875年,一幅画于1886年。两副几乎同样的以撑阳伞的女人为主题的作品,但是意境却相差万里。这就是印象派的核心所在——此时此刻的光和影。而光与影永远在变,水中的浮光掠影,空中的色彩万千,地上的花朵妖娆。不变的是对影的捕捉对光的追随。

关键词:克劳德·莫奈、印象派、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撑阳伞的女人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以“光为画面主角”的印象派最伟大的大师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莫奈曾经画过二幅《撑阳伞的女人》一幅作于1875年,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画廊;另一幅作于1886年,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两幅画从表面构图上看没有多大区别,描绘的都是画面正中偏右站着一位撑阳伞的女士,而画面偏左较远处的就是她的儿子。描述的是一个晴天的早上,两母子在草地上漫步的情景。整幅画只用了简单的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画中的女仕占了画面大部份的空间,成为画的趣味中心。画面中的女仕及她的儿子面容模糊,但应着远处的天空,应着整体的幽静自然却有着神奇的和谐效果。但若将两幅画融合光与影的视角,就会发现两幅画蕴含着不同的意境。

首幅画里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画面的人物,女人半侧着身子,衣褶因为她的转动也在旋转,动态的呈现着这一微妙的动作,而平衡女子动作的是她手持的阳伞。阳伞的灰绿色调与天空融合在一起把人物既与画面结合又使人物跳出背静那澄明的天空动感在人们眼前。画面中的远处的小男孩儿又拉深了画面的层次感,不仅突出了撑阳伞的女人也把远处的天空显得更加高远。但在印象派中“光才是画面真正的主角”。在这幅画中,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黄、蓝并列,时而重叠,并把黄和绿、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光与影正是依托于这两个人物跳跃穿梭在人们眼帘中的。女人身后的天空如同水一般透明多变,仿佛一指就可以戳破。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洒到女人的衣裙上,正因为光影的作用,女人的上半身色调昏暗表明她处于伞的阴影之下。微风扬起的裙袂上有莫奈最擅长捕捉的光与影——蓝天的光彩、女子脚边墨绿的草与淡黄的花朵的颜色。它们反衬在女子的裙子上,袖肘上。女子脚下顺着微风倾斜的花草,仿佛可以闻到泥土与花草混合的清新气味。用模糊大块的笔触来描绘,是莫奈在绘画技法上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印象派不注重所描绘的主题本身而注意光影的需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这幅画中,我们尚且可以看出撑伞女人的外貌,但是她和她构成三角型起稳定画面作用的儿子的面貌却被简化成了仅有两个黑洞洞眼睛长相的人。可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必纠缠在画面的技法上而能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画面所传递的,清晨,母亲和孩子散步的惬意及其中的微风,蓝天那种恬静美好当中。所以印象派的胜利在于它不仅仅是开拓了一条奇路使人们耳目一新更在于它可以把画家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传递给他人。这种心灵上的震撼是其他流派所无法比拟的。从中也可看出当时莫奈初期作品风格强调瞬间的感官色彩来搭建一座用色彩构成的绚丽的世界。突破当时束缚绘画的古典主义,把绘画从单纯的照物写实中解放出来,开拓了一条用眼睛捕捉“瞬间美好”的新的绘画流派。在这幅画中,柔和浅蓝的基色调,耀眼的白云,飘逸的裙袂,能让观者亲切地感受到阳光、清风。

作于1886年的《撑阳伞的女人》和第一幅画在构图上相差不远,人物在衣着上更是如出一辙。十年后莫奈已是闻名欧美的大画家,他的后一幅《撑阳伞的女人》是浓郁的、富有层次的棕红基色调:灰蓝的天空背景上遍布棕红的色块,连衣裙、草地也是棕红的色调。颈间是飘扬着的纱巾。但比起第一幅,人物处于更次要的位置,印象派很少画人物,风景中的色彩变化才是莫奈的永恒主题。所以第二幅《撑阳伞的女人》足以看出莫奈及整个印象派的走向。画中大块的墨绿和棕红的,凝重的颜色。不再看见早期注意天空光影的纠缠和光影对人物的影响,换而之是大块更大块的颜色铺成一幅画甚至连人物本身都只是画中颜色的一部分,上一幅中女人的尚可辨认的面目在这里彻底被简略掉,因此这里的女人是隐藏在色彩中的模糊形象。或者说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里的风不再是清晨的微风而是夕阳落下的晚风,吹的人物身后的云彩在大块急速的运动,炽热的阳光照在草上淹没了女人的脚,女人上半身因为撑阳伞形成的阴影和下半身被阳光照耀仿佛要燃烧的裙子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飘扬的纱巾给人以视觉冲击。

画中的人物就是莫奈的妻子卡密儿和他们的孩子。莫奈把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两个人。画中的身影、轮廓,因此被一层悬滞的微光笼照辏与其说是晴空洒下的灿烂阳光把他们包围,不如说是用爱塑造了神圣。画中的主角,撑着洋伞的女人,在背光面微侧着站立,衣服被映上了绚烂的草色,裙子上的皱褶精致而自然地打着,在熏人的微风中裙裾扬起了一角。这一切在光线的明暗、色调的深浅之间,显得那么的鲜活动人,真实自然。感觉看着看着,女人就要从画中走出来了。不远处,天真的孩子在张望着,原本娇媚如少女的女人,瞬间平添了一份母性的光辉,令人感觉亲近,而不是不可触摸的高贵。

两幅作品的人物与背景完全相同,比较这二幅画,我们发现事隔十年莫奈作画时对光与色的追求更强烈了。对比这二幅画,我们也可以了解印象派发展的方向。

莫奈一生画画不注重形,在这两幅作品里我们依然是看不到具体的线条和形状,女人在画面中的出现只是为了迎合天空中直射下来的光芒、为了天空与绿地这段距离之间的空气、为了风、为了草丛中升腾起的气息,这一切大自然的美妙玄机必须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个端庄的女人,女人的出现,使这天与地的连接和承受者,顿时画面上不再有空旷和孤寂,孩子的隐约出现进一步增添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女人是孩子慈祥的妈妈,就象天与地有一个从属关系,同时孩子的出现也在画面视觉上起到了一个平衡的作用。

画家在整个画面上极力想抓住天空中射下来的光是如何跳跃的,想抓住人们认为抓不住的光和热量的那一瞬间的气息,也想抓住天上飞速行走的流云,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画家的眼睛必须直击天上强烈的光线,另外白云时刻都在高速地变换着,他必须把握好光是穿透了那么远的距离到达他眼前的感觉,虽然画面上的女人因为阳伞的问题,全身都处在阴影里,但是画家用寥寥强烈的笔触,快速地勾列出她是在温暖的光里。画家没有给我们详尽地刻画她的容颜,我们具体也看不清楚她的容颜,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她的美丽、端庄、乃至她惬意的笑容,当然也有种贵族女人无所事事的庸懒感。画家无意中也在表现着当时社会的背景。参考文献 艺术中国网

中华书画网 参考文献 中外名家网 参考文献 教育资源网

篇2:1美术鉴赏

学号: 201005332 姓名:葛相怡

《思想者》约1880年/青铜,70.80 x 34.93 x 59.69 厘米,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提到雕塑,我们会马上想到的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大卫》《思想者》这些耳熟能详的雕塑。其中,我最为熟知的就是《思想者》。它是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作,本来是放在大门顶上的。后来放大后与《地狱之门》(《地狱之门》出自但丁神曲)尺寸差不多,并取名字---《思想者·诗人》,在莫奈·罗丹巴黎联展中展出。1904年放大版石膏像在伦敦展出。同年同年铜雕像在巴黎的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宫殿中心穹顶下贵宾的位置。

这是一个形体美与性格美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被痛苦和烦恼困扰着,苦苦思索并注视着人间痛苦的形象。他的每一块肌肉都处于紧张状志,似乎身体都在帮助着头脑苦苦思索。这个形象典型地表现了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是人物外在形体与个性特征高度统一的杰作。

看到《思想者》,首先打动我们的是他健硕的身躯,裸体像将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表现得分明而有力量感。这样就不禁与我们的观念中的一些东西产生矛盾-----一个思想者不应该是一个大脑充满智慧,而身躯羸弱的人吗?从而由这个矛盾引发了欣赏着对于罗丹立意的

思考。

我想,罗丹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思想者思考的基础应该来自体力劳动的摔打和磨练,就像寓言里写的那样,一个只会抬着头仰望星空的预言家连脚下的陷阱都看不到,更不用说创造出伟大的思想了。

列宁曾经说:到巴黎去不可不看一看罗丹的这件名作。这座雕塑曾命名“诗人”,原打算把它作为但丁的形像,后来罗丹决定让它一丝不挂,坐在自己的系列雕塑作品《地狱之门》的上方。“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曾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思想者》采用了俯身低头支颏的坐姿。首先:雕像要体现的是一种直面人类死亡与苦难的思想,这应当是一种理性、冷静、深刻,充满着矛盾痛苦的心智活动过程。要体现这样一种痛苦思索的主题,雕像的总体动态趋向应当是相对比较“沉静”、“沉重”、“沉凝”的。而与站姿相比,将身躯、肢体折叠收缩起来的坐姿,更有重量感、体积感,沉稳厚重,更适于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采用这样一种俯身低头的坐姿,是因为雕像在《地狱之门》这件巨雕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使其需要与处于其下方的群雕有一种交流、呼应乃至统领的关系,而这种俯身低头下视的姿态自然是最合适的

曾有人问过罗丹,为什么要用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

你看,他的整个形态卷成一团,那隆起的骨骼非常分明,紧绷的肌肉十分显眼。作者是借此以显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苦闷、他的不安、他的挣扎,他正处在深思熟虑之中……

篇3:1美术鉴赏

一、立足“美术”课, 构思“好课堂”

(一) 具有学科特点

我们在鉴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 既可以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形式, 也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还可以从女性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 更可以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能指、所指的分析。因此, 我们在准备一堂美术课时, 需要根据课题的特点找准设计角度。

抽象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无形”, 缺乏故事性, 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由于作品最初的吸引一定是来自图画本身的形式和美感, 而非背后的故事。因此, 笔者认为对抽象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应该更多的从图像学和符号学的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二) 具有节奏感和美感

需要在满足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恰当、教学过程具有逻辑性、教学环节具有完整性的基本课堂要求的基础上, 应该具有从教学环节的设计角度具有节奏感和美感。一首音乐如果没有高低起伏的节奏感, 那肯定会缺乏音乐本身的魅力;一幅作品如果仅有一种色彩或仅有一个事物, 那不仅不真实也不会具有美感。而一堂课, 如果没有节奏感, 课堂就会失去重点, 学生就无法辨别重要的知识点。

二、分析学情把握课堂

认真的分析学情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难度和环节的控制。

(一) 教授内容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 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 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我们需要注意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突出抽象艺术的特点。本节课我课程目标从三个角度进行设计:

一是知识目标, 本节课需要掌握抽象艺术的定义、分类、代表人物、两种抽象艺术的特点及抽象艺术出现的原因;二是技能目标, 学生要能区分热抽象和冷抽象作品,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三是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抽象艺术, 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换思维看问题。

(二) 认知结构分析

认知结构1, 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 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 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会影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这对学习抽象艺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以“像与不像”评价作品的方式对本课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本节课在教授方式上应该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 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抽象艺术的另一面世界观。

比如, 在导入环节, 我采用的方式是将“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变为教学情境, 让学生做一回“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即我选择两幅莫奈的睡莲作品, 将其倒置, 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发现, 无法准确判断具体形象的画面也可以让我们感受整个画面的色彩美。然后, 教师再把作品放正, 学生们才“醒悟”出, 原来画面中画的是一塘睡莲, 这是一幅有具体形象的画面。

通过这个魔术般的情景还原, 同学们不仅对抽象艺术有了初步的概念性理解, 同时还初步了解了抽象艺术不是凭空幻想的, 也是来源于生活, 为后面的进一步探讨抽象艺术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三、环环相扣注重逻辑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环环相扣, 上一个环节要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

(一) “异质同构”, 打开鉴赏抽象艺术之门

康德认为想象力:“它有本领, 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呈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自然界”。2例如:齐白石画中的虾之所以让人感到游动嬉戏, 徐悲鸿笔下的马之所以让人感觉奔腾飞驰, 都是由于欣赏者的想象使艺术家注入到作品中生命力重新复活。

在讲授冷、热抽象艺术时, 首先解释一个心理名词“异质同构”3, 这是鉴赏抽象艺术的主要途径。然后, 请同学对直线、斜线、折线等线条以及红、黄、蓝、黑等四种色彩进行实物的联想。如, 倾斜的小短线, 让我们想到急速落下的雨滴;红色可以让我们想到太阳;黑色可以让我们想到夜晚等等;

再请同学们进行情感联想。如, 急速落下的雨滴给我们带来速度的情感体验;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太阳会给我们带来活泼、热情、大胆、新潮的情感体验;黑黑的、宁静的夜晚, 给人沉稳、庄重、冷酷、神秘、静寂、悲哀、严肃、刚健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两个小练习, 同学们发现:首先, 不同的线条、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就是美术欣赏中的“异质同构”;其次,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情感特点, 它们可以独自给人情感体验, 而不一定要有具体的形象。

(二) 巧用原理, 探析冷、热抽象之别

在理解了抽象艺术欣赏的关键途径的基础上, 请同学们运用“同质异构”原理来感受、分析、欣赏分组讨论热抽象代表作品康定斯基的《红-黄-蓝》和冷抽象代表作品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 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 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 而是内心的需要。他特别强调绘画同音乐的结合, 他认为绘画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对象相和谐的新的现实。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 它本身就能够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 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

荷兰的蒙得里安始终想象着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要素—直线和纯色组成他的画。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 个性和集体平衡, 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他认为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质的客观法则。人们称他的这种抽象画为“冷抽象”, 也称几何风格派。

有了前面的原理学习, 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两幅作品的异同点。共同点是, 两幅作品都没有具体的形象, 只有艺术语言, 而且都与音乐有关;不同点是, 《红-黄-蓝》以色彩为主, 线、点是辅助, 而且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都没有规律, 像是即兴创作的一样, 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性;《百老汇的爵士乐》则是由横平竖直的色线组成, 看上去很有有规律, 很严谨。这也是冷抽象和热抽象的基本特点。

(三) 自我创作, 增强个人抽象艺术体验

在经历了学习原理、欣赏作品后,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通过的情景进行课堂创作, 不仅检验了课堂效果, 而且增强了学生创作抽象艺术的欲望。

提供两首不同情感曲子。请同学们分组在五分钟内利用老师提供的色块和色条进行抽象艺术创作。由于有了前面很好的铺垫和学习, 同学们不再觉得抽象艺术很难理解, 很快大家就创作出了自己的抽象绘画。同学们的创作经验分享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四、注重引导,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 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主体地位不代表是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 而是需要教师有针对的引导, 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 最后总结出论点。

(一) 细化问题, 引导有方

将一个问题细化成几个不同的问题, 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例如, 在分析冷抽象和热抽象的特点时, 如果直接问“请分析冷抽象和热抽象的特点”, 那么同学们会一头雾水, 不知如何下手。但若是改成“请分析两幅作品中体现了哪些艺术语言, 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给你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那么学生就会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判断, 最后自己总结出冷抽象和热抽象的特点。

(二) 定组定工, 有效合作

小组讨论或合作创作, 教师上课常用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手段, 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则是因人而异。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定组定工的分组方式, 即指定分组、明确任务。

如, 在“听音作画”的环节中作出以下安排:

第1、2组:以冷抽象的表达方式表现 (提供彩色方块纸, 不可以随意撕扯) ;

第3、4组:用热抽象的方式表现 (提供彩色纸和油画棒, 可以随意撕扯) ;

注:每一组创作一幅作品, 并推选一名组长与大家分享本组创作的感受。

通过这种定组定工的方式, 同学们可以迅速定位自己的目标, 并进行有效的讨论。在分享的过程中, 由于一组只选一人进行分享, 既分享了经验, 也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五、小结

本堂美术课, 立足“美术”, 从图像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鉴赏。注重课堂的逻辑性和节奏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将美术鉴赏课与创作相结合, 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抽象艺术。

本节课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 在“听音作画”环节, 对音乐的选择可以再斟酌。两首曲子不一定是情感对比最强的, 可以是有所偏向的就好。

世上没有完美的课堂, 只有最求更好的课堂, 在追求好课堂的道路上, 我们任重道远。

摘要: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 课堂教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美术鉴赏则是通过鉴别之后对作品进行欣赏, 实现从理性向感性的升华。一堂好的美术鉴赏课堂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情感与逻辑的关系。本文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案例分析美术鉴赏好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情感,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1994年

[2]黄茜《抽象艺术在中学美术欣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3]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第四章.

[4]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1994年版.

篇4:1美术鉴赏

关键词:2+1填充模式;中国美术史;教学应用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作为高校美术、绘画专业的必修课,一直以来,在各高校中都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现阶段的教学中,都是以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讲授,主要是对各流派、画家、作品进行平铺式的分析讲解,教学内容过于平淡,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在学生已有统一教材、能够提前预习、并对相关内容基本都能读懂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作必要的內容填充,以丰富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各流派、画家在历史上已有定论,所以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改动。但是,对流派的成因、画家的艺术特征及艺术观念的生成等问题,还是很有探讨的必要。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该教材的内容从原始社会至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前,而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当代美术还没有涉及,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对于当下的美术发展还不能纳入到教学之中,无疑是一种缺憾。另外,在针对古代美术的讲解方面,是否在历史发展进程以外,还能形成某些线索,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提出了“2+1填充模式”,以其对中国美术史内容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尝试与探索。

“2+1填充模式”即“两条线索,一项内容”。“两条线索”即以古典哲学促进美术的发展为一条线索,以朝代更替中的战乱对社会及美术发展的影响为另一条线索。“一项内容”即在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中,加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历史。这样,以线索推引,以当代中国美术史内容的添加,形成了对中国美术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施步骤。

一、以古典哲学促进美术发展为线索展开教学

目前,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内容中,古典哲学方面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其对古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回顾中国古代美术史,它的发展是伴随着思想史的发展而展开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其实就是古代的哲学史。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这一哲学思想的起点为中国今后历史中思想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历史一直贯穿着儒家、道家思想的延续,由于在传统文人画的人生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文人画家秉承着儒家思想,同时又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两种思想一直以来在古代文人入仕与归隐的人生不同境遇中起到互补作用。儒家思想鼓舞着文人发奋苦读,为国家的前途而奋斗。道家思想让文人在挫折中自我主动地寻找慰藉。这一进一退,在古代文人中形成了人生定式,并直接对本人及其绘画思想带来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第二阶段是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它是道家思想的延续。魏晋时期形成的“魏晋风度”,即是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文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状态,这在当时的文学、艺术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才有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气韵本身就包含着玄意,也即意象的本源,这样一来,魏晋文人中自由放达的思想境界便感染到了绘画领域,它从精神层面给予绘画以意象的高度,这为中国画的形成奠基了一个高起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又一阶段是理学,它是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又称“宋明理学”。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化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教、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这场运动对于美术发展的影响来说,使传统绘画思想在画家心中根深蒂固,将古典奉为经典来传承,对于绘画在封建社会中的恒定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古典哲学促进美术发展为线索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绘画流派及画家思想的成因做全面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美术发展的来龙去脉。

二、以古代战乱对美术发展的影响为线索展开教学

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中,大多内容都产生于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封闭保守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朝代不断更替,社会动荡形成了传统人文思想的跌宕起伏。总览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我们发现,几次发生在朝代更替之间的战乱,恰是人文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不仅在中国思想领域形成了重要的文化思潮,而且对美术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所以说,以朝代更替中的战乱来谈对美术领域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

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仍。这个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诸子百家。他们的言说,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石,并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对古典人文思想形成、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这一时期绘画还处在萌发阶段,但已促成了中国绘画作品的基本面貌。

三国、两晋时期,玄学思想在社会中蔓延,形成了当时以“士人”作为社会主流的魏晋风度。魏晋玄学影响下的绘画艺术把意境的创造与神韵的表现视为最高境界,使艺术家能够按照主观的感受来创造富有东方艺术神韵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中意象造型的提出,做好了理论准备。

南宋末年的战乱,最终导致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元朝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对汉人的歧视政策,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重重。同时,元朝又取消了科举制度,这让以进科取仕为人生目标的文人理想无法得到实现,这也使他们以更加超然物外的心态,寄情于书画之中。隐逸的心境,淡泊的心态,让他们放弃对北宋壮美山水的继承,继而用枯笔淡墨来抒发自我的孤寂之情,形成了中国画历史上由古代文人确立起来的文人画的最高峰。

明清之交,满族入侵,民族矛盾又一次凝聚。明末遗民的抗清之志融于毫内,发于笔端。对满清的悲愤之情已在画家的作品中得到深刻体现。这些作品与宋元之交的绘画有些相似,都是由外族入侵促成民族矛盾,并影响到文人思想而形成绘画的面貌,只是比明清之交的绘画风格已发展的更加多样化,运用笔墨抒发悲情的绘画形式也趋多元化,这在美术史中已有非常明晰的展现。

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最为活跃的时期,外族入侵,战乱频繁,但思想上却无禁锢。回顾那段历史,不但是在美术界,就是在科学界、文学界,也出现了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大师级人物。美术界自不必说,这一时期异常的活跃,不只因为是战乱造成的,同时还有新旧社会的更替、新旧文化的转换,中西文化的冲撞等因素促成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画的创作摒弃了传统文人笔墨而加入了更多个性化色彩的笔墨语言。那些有成就的画家进行大胆的创新,甚至可以用无拘无束来形容。民国时期美术的大发展,是由特定的历史所决定的,动荡的社会,纷扰的思潮,决定当时

的美术作品必将是多元化、自由式的发展。

以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战乱为线索,重点体察画家艺术思想和创作心态如何转变,应当说,民族矛盾激励着有志之士拿起画笔阐发内心情怀,创作着感动当世、影响后人的作品。

三、在教材中填充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教學举措

在《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这部教材中,有关中国当代美术部分还没有涉猎,这对处于当代中国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美术作品,无疑是一种缺憾。当代中国美术三十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洪流发生发展的。“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状态,可以这样来概括:一是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趋势更加开放和多元,广大美术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二是美术生态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创作、展览、研究和各项活动的质与量均有所提高;三是美术各门类、各专业,包括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当代中国美术虽然只有三十年历史,但发展的非常艰辛,也异彩纷呈。包括对文革反思的伤痕美术、乡土绘画、新学院派美术、八五思潮美术、新文人画、中国当代艺术。其间多次发生的美术思潮、美术争鸣。包括八五美术思潮,中国画笔墨的论争,中国当代艺术思潮,中国抽象艺术及美术与资本市场的讨论等。这些论争与研讨,虽说是理论问题,但涉及的却是创作理念与观念的把握,也是学生最应该了解和把握的。所以说,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内容纳入到教学当中,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和绘画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艺术观念。尤其是非直辖市、非省会城市所在地的美术院校,由于美术展览、美术信息相对闭塞,那么,在教学中填充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教学内容就显得更为必要,因为它不只是理论的讲授,还要求教学内容与当代美术发展接轨,秉承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进行思考,这也是对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重要原因。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由教师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编写教案和讲稿。在讲义的编写过程中,要运用已总结的线索,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贯穿起来,思路要明确,内容要精练,线索要清晰,这样的讲解才能深入透彻。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了解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关注当下美术的发展,对其中的诸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较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储备和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使学生的收益最大化。

以上针对《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虽说只填充了三项内容,但教师对所填充的内容要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将两条线索、一项内容填充到教学中去,以改进传统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当然,针对2+1填充模式的应用还有待完善,它需要教师在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提高。

参考文献

篇5:美术鉴赏第1课

美术鉴赏第1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

2、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教学重点: 在于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势必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调动学生以往的美术知识,通过多样的美术作品来认识和讲解。

三:教具准备:相关画册 四: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 1954 》5 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B)作品分析

篇6:中国美术鉴赏教案1(范文)

第一课时:

导入:(课程简介)

本课程名称为《中国美术鉴赏》,鉴赏的对象——中国美术作品(提问),包括雕塑、绘画、书法和工艺,它们体现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美术鉴赏知识在古代散见于文学艺术家的文论和画论中,并没有系统的论述。随着我国近代学校的建立,美术史一类的课程在专业艺术院校设立。但在非专业院校,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美术史和美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的极少。

本课程以中国历史发展为经,以艺术家和美术作品为纬,主要通过艺术家的生平、审美思想和具体作品艺术语言的分析,通过学习,使得我们既获得综合的历史文明的信息,又获得具体作品的审美方法,使看的真的眼球,具备看得美的功能。

鉴赏美术作品之前

一、创作经验和审美鉴赏的基础

在我们还设有接触艺术作品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绿树、红花、蓝天、白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很少有人不被壮丽的山河和优美的风景所打动。面对着奔流不息的黄河,唐代诗人王之焕吟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首诗一是有明确的审美意象,雄阔中寓苍凉,豪迈中显哀婉;二是采用绝句的形式,简洁优美,民歌的旋律,高亢悠场。这是诗歌艺术的创造。站在黄河岸边,现代画家石鲁创作了中国画《黄河两岸度春秋》(插入图片),描绘了黄河纤夫艰难劳作的身影,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堆气概。

石鲁没有采用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插入图片),的写生油画语言,而是运用大写意的绘画手法,用充满激情的极富金石手法的皴法,皴出大面积山体,用一条线串起一排点状的纤夫,点线面的强烈对比,呈现出独待的形式美感。

也许你既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心里没有明确的审美意象,也没有掌握一门表达艺术感受的语言,但是面对对黄河,你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动。感动之余,你觉得什么也没“表达”,转身离开是种遗憾,于是你想留个“纪念”,你低下头在河滩上寻找,你“发现”了一块可以作为“纪念”的黄河石(插入图片)。这块石头的形状可以象征黄河两岸的山,石头的纹理,可以象征黄河的水。于是你的黄河之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你的黄河观感都浓缩在这块“黄河石”里。这块你选择的因而也或多或少包含了“创作”因素的石头,你没有想到它是艺术品,但你知道它有着明确的“纪念”意义的功能,其实这块“黄河石”就是用非美术目的和手法创作出来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你有类似的“创作”经验,说明你已经有了创作和审美鉴赏的基础。

我们能为在节日里,远方寄来的一片红叶而感动,它虽然不是艺术品,但是”心"字和质地有审美价值,树叶本身是自然的缩影,它映照着冬雪夏花,寄寓着春欢秋悲。一片寓意深切的树叶也许比一打无病呻吟的“艺术品”更动人。在我们进行美术创作之前,应该首先知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美术创作和审美心理

眼下书刊、影视作品充斥科许多人体形象,鱼龙混杂。有些纯粹是追求感官刺浓的东西,一眼就可明了,没有丝毫的审美价值。我们只有通过艺术欣赏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才能自觉地鄙视这类低级趣味的所谓“作品”。

创作和欣赏是纯粹的精神活动,需要实践者与物质生产活动拉开距离,当然工艺品的实用性当另作别论。艺术家在面对客体进行创作时,只会考虑客体的审美因素而不会顾及客体的物理属性。比如,我们画人体,肯定要研究人体结构,但是研究人体结构是为了绘画中的人体动态的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我们不是要在画布上复制一个活人。研究对象的结构,是为绘面的结构而服务,所以艺用解剖学和生物解剖学是不一样的。鲁迅当年在日本学医,面人体血管解剖图,用优美的曲线把一根血管不正确地面了出来,老师批评了他,告诉他科学和艺术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艺术人体确实不是科学人体,为了美感而使人体变形在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里都有表现。写实和抽象变形的分寸感是艺术家根据自已的审美体验和表现内容的不同而终身把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毕加索的 《梦》(插图)。

艺术家观察和描绘的对象是看其中所含的形式美的多少来取舍的,形式美取决于对象质感、量感、色彩构成点线面的节奏等等因素,所以艺术家经常在很不起眼或者在一般人看来并不美的对象上找到可供创作的素材。画家在黄土高原写生,老汉赶着羊走过来对他说,光秃秃的有啥好画的。画家却说:这气势,这线条,这色彩多美啊。老汉不解。因为老汉用平常的生活感觉来看眼前的事物,确实谈不上美,而面家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他看到的是抽象的形式美。所以审美是要与对象保持着适当距离的,如石鲁的《黄土高原写生》(插图)。

画家画苹果并不是因为苹果的味道好,而是因为革果的色彩、形状加以适当的组合,是构成某种形式美的合适的描绘对象。把苹果画得跟真的一样,以致于骗得人们去摘,这只能说你的视觉“骗术”很高,但是这种“骗术”永远也不会超过照相机。所以艺术几面对描绘对象,既要“随物婉转”,又要“与心徘徊”,如马蒂斯的《桃色桌布上的苹果》(插图)。

自然我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也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既要沉浸在艺术品所造成的氛围里,以所学到的审美知识去探寻艺术手法和审美内涵,又要大胆地跳出艺术品之外,以自己的艺术修养来对艺术品作出创造性的解释和补充。正体俗话所说“趣味面前无争辩”,“有一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因为越是优秀的作品,供人欣赏和解释的余地就越大。就像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插图)。

【资料: 12月17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只不过因为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像是微笑。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

朱耷的花鸟画,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越是内涵丰富,艺术语言独特的作品,欣赏活动就越是意味浓厚,弥久越新,就越是创造性的审类实践。

第二课时:

中国的美术史绵延几千年,从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相的北朝雕塑,到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宋元山水画,它们展示的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动、积淀,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们一唱三叹,留恋不已。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美的历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忙忙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得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时代开始。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美术

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原始人类在劳动工具制作的过程中,从实用的角度,逐步萌发了造型意识,把握了一定的造型技能,由此产生和发展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的创造能力。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一、旧石器时代

又称打制石器时代,以北京人、丁村人的打制石器为例,寻找人类早期造型认识。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距今40-50万年前。资料一:北京人复原象

资料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工具

丁村人,山西襄河丁村,距今20多万年前。资料三:丁村人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例,看人类早期美的意向。

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距今2-1万年前。资料四:山顶洞人复原象 资料五:山顶洞人骨针和装饰品

二、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4600年)又称磨制石器时代,以裴李岗文化为例,看人类造型意识的进步、造型技能的提高。

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约公元前5500-公元前4900年。资料六: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 资料七:江苏南京北阴阳营七孔石刀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陶塑与泥塑

1、陶塑:

人与猿的区别在于在劳动中创造了生产工具——石器。在以上所述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的祖先从简单打制石器,到把石器磨光并分类使用,是从劳动实践中变化发展而来的。同时,精神文化层面的装饰品也随着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而愈加美观。最早的雕塑萌芽,可以算作原始石器,有大量的精细石器具备了雕塑的性质。

中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插图)

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陶瓶人头像,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插图)

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体小巧,带有浓厚的人情味。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可能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古老的雕塑作品,距今有七千年了。尽管作品只有6.3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却非常生动,可见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腻。(插图)

2、石、玉雕刻:

(1)石雕:配图讲解

(2)玉雕:

①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插图)②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的程度不同,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等,也有二者相结合的形式。(插图)

③透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景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称为透雕。透雕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插图)

上一篇:2018高考语文作文素材11月热点新闻素材下一篇:新教育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