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2024-05-13

《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通用18篇)

篇1:《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

赖小芬

“7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分段教学中第二段的第一课。本课设计与教学,廖老师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听完廖老师的课,我也想用一句乘法口诀:三六十八来表达我听课后的感受:课伊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愈浓;课结束,趣犹存。

细细想来,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在以下两点:

一、注重“亲历性”,落实“主体性”。

新课程特别重视变革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本课中,让学生编写7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和运用7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廖老师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编写口诀,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编写口诀、记忆口诀的探索,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特别是在如何记忆方面,老师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电视《西游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口诀,对于特别难记的口诀,让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规律,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探究心和创造欲,学生想出了“联系上句、下句记忆,或者用以前学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等方法”,孩子在交流碰撞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新知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选择、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师生的互动、智慧的碰撞,使学生对于枯燥的口诀已经生发了感情,使原本静止的、程式化的口诀记忆过程成为鲜活、生动的师生学习场景图,尽展在我们面前。新课程理念在新教师的教学中体现的这么好,真是难得,可见廖老师对这节课付出了多少艰辛。

二、教师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会感到有的课堂教学平淡无味、波澜不惊,甚至死气沉沉;而有的课堂教学则波澜起伏、热情洋溢,如沐春风、充满活力。原因何在?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种极大反差的主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激情”。而廖老师却让课堂成为“激情燃烧”的地方,能用激情来经营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她的激情,能用激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课堂上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堂课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和谐愉悦。可以说廖老师用激情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对学习的热情!

一、要很好地关注细节: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成功在细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是一堂课出彩的关键。而在廖老师的这节课上,几处细节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与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课开始时的情境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掌握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有一个良好的情景”。《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学习数学知识。如何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是每一位老师都要值得深思的地方。

本课中,廖老师通过奥运帆船引入本课,师:小朋友,暑假看奥运会了吗?说说看你喜欢哪个运动项目?(学生自由说)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廖老师也有。是什么呢,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奥运帆船比赛的一小段视频)师:我喜欢什么项目啊?(帆船)对了,廖老师不但喜欢帆船比赛,还喜欢做帆船呢。(课件出示7个三角形摆成的小帆船。)师:瞧,这就是我做的帆船,猜猜我是怎么做成的呀?生:用了7个三角形摆成的。师:真聪明,廖老师摆这只帆船就用了7个三角形。摆一只怎么够呢?再来一只,两只帆船用几个三角?„„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更加爱学数学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是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情境?情境都合理有效吗?一句“廖老师还喜欢做帆船呢!”让我不禁思考:这符合实际吗?做帆船好象是孩子们更喜欢的事情吧?我们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呀!这一处不防这样处理:师:“很多小朋友也很喜欢帆船运动,瞧,这是几个小朋友摆出的帆船,猜猜看他们是怎样做成的呀?”„„我想这样的情境创设才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关于学生思考、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问题。

本课中,廖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编7的乘法口诀并把编好的口诀写在书上,学生兴趣很浓,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但不到两分钟,老师就让学生停止了活动,而且在学生讨论期间,老师不停地说着“动作快!”“停笔”等词语。从这些可以看出,廖老师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后面的汇报内容每个学生都很好地掌握了吗?尊重学生,体现主体性又谈何而来呢?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广阔的探求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3)关于古诗的情境创设,要富有人文性。

本课中,廖老师能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乘法口诀的应用。在课的最后老师出示了一首古诗《枫桥夜泊》,直接告诉学生,在古诗中也有乘法口诀呢,小朋友们找找看。我想,在这一环节,如能配上繁星点点的夜空,再配上教师富有诗意的吟颂,把孩子们真正带入到这首古诗的意境中去,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也有乘法口诀,我想这样的设计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数学与人文的结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时时注意渗透人文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数学教学沐浴人文的阳光,我相信数学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细节——事情不大,学问可不小,而且是一些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又不容忽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注意它,研究它,采取符合你自己和你的学生情况的技巧来处理它,那课堂教学就会成为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很愉快的经历。

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二、再谈教学激情。

整节课廖老师激情洋溢,从课始到课末,始终处于浓烈的激情之中。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这是我们要追求的和谐课堂吗?教师有必要整堂课都这么激情吗?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些安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激情,更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煽情”技术。如营造意境时的抑扬顿挫和娓娓动听等;掌握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技术和策略等;重视和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等。以“激情唤醒激情,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的课堂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课堂。

篇2:《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我听了库尔勒市第一小学第七届“希望杯”教学大赛的马艳丽老师的一节数学课,题目是《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马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用七巧板摆出了美丽的图案,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马老师从七巧板游戏,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马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马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了图案个数与块数的大小表格,让学生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在巩固练习过程中,马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日历图片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我从来没有做到的。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设的教学情境。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马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马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这节数学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马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马老师的语言精练、丰富,态度和蔼可亲,声音甜美,对学生循循善诱,对学生写字和握笔的姿势给予及时纠正。

篇3:《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与同桌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磁性黑板、三角形纸片、印好题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动画片吗?(绝大部分学生说看过)你们想得到蓝猫的贴画吗?(生说:想)要想得到蓝猫的贴画,这一节课我们小组与小组同学之间要展开比赛,看看哪些小组的同学合作得好,肯动脑筋,能够解决蓝猫给我们带来的问题。表现好的一次就能为你们小组赢得7张蓝猫小贴画,最后我们要统计看哪一小组得到的贴画多,哪一小组就是优胜小组,你们可要好好表现。

1.投影出示下列题目,指名口答。

(1)3个4相加是多少?

加法算式是______,乘法算式是______或______。

(2)4个5相加是多少?

加法算式是_,乘法算式是_或_。

(3)5个6相加是多少?

加法算式是_,乘法算式是_或_。

奖励给表现好的小组同学7张蓝猫小贴画,同时鼓励没得到的小组同学,赶快争取。

2.磁性黑板出示已搭好的1只小帆船。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你们也能用三角形摆一只这样的小船吗?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内的6个同学每人摆1只小船再加上磁性黑板上的1只刚好是7只小船。

3.看了小组内同学摆的这些小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研究问题:摆一只小船你用了几个三角形?(板书:小船只数1,三角形的个数7)如果摆2只小船、3只小船、4只小船……7只小船各需多少个三角形呢?请你填在表格里。填写有困难的同学可看组内同学摆的6只小船再加上磁性黑板上的1史小船。指名一生板演。

4.指名汇报,同时检查板演。

5.提问:“21”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指答:(1)7+7+7=21。还有哪些同学和他算法不一样的?指答:(2)14+7=21。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指答:(3)3个7是21。总结奖励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画”,激发得的贴画少的小组要加油。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提问:一只小船用了7个三角形,是几个儿呢?(板书:1个7)2只小船用了14个三角形,是几个7呢?……(板书:2个7,3个7……7个7)

1个7是几?乘法算式怎么写呢?(板书:7×1=7)谁能编出一句口诀?(板书:一七得七)

2.师问:你能根据“几个7相加”自己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

有困难的可以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再相互说一说,然后再自己写出算式,编出口诀。指名一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指导纠正。

3.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填写情况,并推选出小组完成内填写“好的”(正确率高的、书写认真的)张贴到黑板上去。

4.检查评价,奖励给小组完成好的同学蓝猫贴画。5.总结规律,记住口诀。

(1)认真读口诀,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指答)

(2)小组讨论: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用什么办法来记?然后全班交流。(例如,“四七”是多少可以利用三七二十一再加七”或“五七三十五再减七”得出。)

(3)练习记口诀。读口诀、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师生对口令、小组与小组之间对口令、小组内互相检查口诀的情况。

(4)师问:如果你一时忘了“五七”是多少?这时你能有什么办法吗?(小组内相互讨论后再指答)

可能有的同学会用5个7相加得35,还有的可能用4个7是28再加1个7或用6个7是42再减I个7得出。

总结,奖励给表现好的小组同学蓝猫贴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一想”。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时指答这道算式你用了哪句口诀?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每组上下三题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观察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生共同游戏:师说一句关于7的口诀,生再根据这句口诀说两道乘法算式。小组同学之间再做这样的游戏。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抽大奖:把第4题的算式全写在做成几种水果式样的卡片上,请学生上来抽,并把上面算式的得数算出来,算对的就中奖,就可以把卡片拿走。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时问: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你有哪些收获呢?(指名说)课后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说给好朋友听,回家后也可说给爸爸妈妈听。

2.统计小组得蓝猫贴画情况:评出优胜小组。你能知道每一小组各得了多少张蓝猫的贴画吗?你能用这堂课学到的本领一下子就算出每一个小组各得了多少张蓝猫的贴画吗?第一个小组得了几个7,是多少张呢?第二个小组得了几个7,又是多少张呢?

3.自我评价:你对自己这堂课的表现满意吗?如果老师给你3颗星,你认为你自己能得儿颗星呢?(说说看,为什么呢)

五、作业

篇4:《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72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4、能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可要好好表现呢?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朋友,(课件演示)看,她是谁?美丽的白雪公主也要和我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和她打个招呼吧!白雪公主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出示一幅“七巧板”课件演示)——七巧板,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块图形?

(板书“7”)

因为它是由7块图形组成的,所以叫做“七巧板”。

【设计意图:创设白雪公主这一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图案欣賞

师:七巧板可神奇了,用它可以拼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看,老师用七巧板拼出了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拼出漂亮的图案,它还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而且这些数学知识都藏在这个表格里面,让我们去把它找出来好吗?

(1)观察发现

(2)填写表格

(3)集体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连加法,得出有关7的口诀的结果,为编制口诀打下基础。】

三、自主探索,编制口诀。

1、学编口诀。(1)师:刚才我们计算这些图案所用七巧板的块数,同学们有的用加法计算的、有的用口诀计算的,方法都很好。那么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一个图案有多少块图形吗?也就是1个7是多少?

板书:1×7=7 7×1=7

刚才同学们说用口诀算的,你能根据这两道乘法算式试着给它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七得七

你是怎样编的?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那好,也请你们用乘法算式表示出2个7、3个7、4个7、5个7、6个7、7个7分别是多少?,并给它编上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编1~6的乘法口诀,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2、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编了几句乘法口诀?观察这七句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3、板书课题

师:这些口诀都与7有关,我们就叫它7的乘法口诀吧。

4、熟记口诀。

(1)自由背口诀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1到6的乘法口诀,把口诀背下来了计算乘法非常的简单,同样,如果我们把7的乘法口诀也背下来了,计算7的乘法也就简单了。下面我们就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7的乘法口诀给背下来。

(2)指名背口诀

(3)把口诀补充完整

师:其它同学也背下来了吗?老师可要检查一下你们是否真的背到了。

【设计意图:记忆口诀的难点在于能否正确确定每一道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在编制口诀之后,让学生体会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利用乘加、乘减的计算加深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

四、分层练习、巩固知识。

1、直接说得数。

(师:同学们的表现这么出色,白雪公主把她的好朋友们也请来了(课件),小矮人们想考考大家这节课学的知识?你们愿意吗?)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计算的又对又快,小矮人们非常高兴。有一个小矮人叫“万事通”,他给大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1)课件:每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黑点,四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黑点?(2)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再过2个星期,就是白雪公主的生日了,小矮人们要买礼物,你能不能帮助小矮人们算算,2个星期有多少天?(3)师:还有14天呢,看来小矮人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礼物了,可是,白雪公主也要准备食物款待她的好朋友啊,(出示课件)谁看懂了她是怎样准备的?她准备了苹果,每行摆7个苹果,一共摆了6行,算一算白雪公主一共准备了多少个苹果?

(4)看,他们正在为白雪公主庆祝生日呢!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其中有个小矮人特别爱朗诵古诗,他为白雪公主朗诵了一首古诗,请你帮忙算算这首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再加上题目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全课小结。师:同学们,我们利用7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解决了小矮人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这节课,你开心吗?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篇5:8的乘法口诀的听课反思

上个星期,听了教研组长姚老师的一节数学课《8的乘法口诀》,这节课让我这个低年级老师受益匪浅。

姚老师的这节课思路非常清晰,由“至少要几个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大正方体?”的问题引入,有的学生说需要4个,有的`学生说要6个,也有的学生回答出需要8个。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姚老师接着提出同桌两个人一共要用多少个?有学生用加法解决,也有的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姚老师很注重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8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之前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编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问题不是很大,很快,学生就得出了8的8句乘法口诀。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填口诀时都会出现“七八五六”的错误,姚老师在新授的课堂中就做了提醒,让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足以见得姚老师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有着充分的教学经验,能预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在记忆口诀时,姚老师没有花很多的时间,但是大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没有什么问题,大部分都能熟练地运用口诀来计算,基础稍差的就有些困难。个人觉得,如果在这一环节,姚老师放慢脚步,稍微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记忆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

姚老师设计了一个“蓝猫忘了六八四十八这句口诀”该怎么办呢?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巧妙,也有学生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可以根据上面一句口诀或者下面一句口诀推倒出来。这对学生记忆口诀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6:7的乘法口诀

课 题: 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72页例1 练习十六第3、5、7、8题

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尝试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小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学习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编制、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编制和准确、快速记忆口诀,初步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奖励学生的小奖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温故导新:

1、口算。学生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4×3 5×4 3×46×1

4×63×66×56×6

5×35×5 2×31×5

2、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并说出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乘法算式: × =

篇7:7的乘法口诀

1、小组合作:根据表格写出乘法算式并汇报。

1×7 2×7 3×7 4×7 5×7 6×7 7×7

或: 7×1 7×2 7×3 7×4 7×5 7×6

这些乘法算式的积是多少呢?你想到了哪些办法计算?

2、小组合作:根据表格写出乘法算式并汇报。

篇8: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评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能背出7的乘法口诀, 能应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法式题, 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听说小朋友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七色花》, 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朵, 请小朋友看1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2 朵呢?3 朵呢?……7 朵呢?把你计算的结果 (也就是1个7、2个7……7个7相加) 填在作业纸上并说给同桌听一听。

[评析:以学生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知, 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 揭示课题。根据刚才的计算, 你觉得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跟什么有关?揭示课题, 7 的乘法口诀。

2.合情推理, 自编口诀。根据以往的经验, 请推想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 编出口诀吗?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1个7 1×7=7 () 七得七

2个7相加2×7=二七 ()

3个7相加3×7= ()

4个7相加4×7= ()

5个7相加5×7= ()

6个7相加6×7= ()

7个7相加7×7= ()

3.汇报交流, 完成口诀。

4.寻找规律, 背诵口诀。

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7的乘法口诀, 看看它有什么排列口诀?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比较容易记住?哪几句口诀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学生独立观察后, 全班交流。

5.及时练习, 巩固口诀。

(1) 对口令

(2) 完成第62页“想一想”

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只有哪句是一道?

[评析:学生在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在具体的情境中完全有能力编写出7 的乘法口诀, 所以, 新课环节, 每一个问题的设计, 都意在唤起旧知催发新知。整个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成果交流、释疑, 以学定教,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三、巩固应用

第一层次: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口诀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乘法算式。

强调:一句口诀一般可以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只有个别特殊只能说出一道乘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通过刚才的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上下三题的得数相等? (每组的三题中7的个数是相同的)

3.“想想做做”第4题。 (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第二层次:拓展应用

现在小朋友已经基本掌握了7 的乘法口诀, 7 是很奇特的数字, 生活中有许多事与7结缘。接下来就让我们用7的乘法口诀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1.自然界中捕捉害虫的高手瓢虫身上有几个美丽的星点?出示七星瓢虫图三个。问:三只瓢虫身上有多少个星点?

2.用智力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小鱼图五幅。问:5 条小鱼一共用了多少块图形?

3.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完成“想想做做”第5 题:爸爸到北京去了3 个星期。爸爸到北京去了多少天?

4.正因为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也有很多很多。 (出示唐代杜牧的《山行》)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每句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多少个字?

5.每句有七个字的诗叫七言诗, 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七言律诗, (出示唐代杜甫的《登高》) ,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一句有多少个字?

[评析:练习设计扎实、灵动, 既夯实基础又突出应用拓展, 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 而且因为充分尊重学生知识基础, 新课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练习容量得以加大, 拓展面更宽。]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学习、交流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 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 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 接下来我还有个问题请小朋友们思考, 根据以前我们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 乘法口诀除了能帮助计算乘法以外, 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对, 用口诀求商, 接下去我们就要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评析:教师激励、引导, 自然把学生带入下一节课的学习。]

篇9:《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1.情境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寻找口诀的记忆规律。

3.联系实际用口诀,熟练口诀的应用,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七色花奖卡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探新知

师:二年()班的同学,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同学习,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美丽的七色花。传说七色花的每一片花瓣都能实现你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用自己的智慧得到这样的一朵七色花。

好,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师: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了2——6的乘法口诀,听说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我问你答,开火车进行。

生:随机开火车进行背诵

师:真不错,背诵准确、声音洪亮。相信今天要学习的內容也一定难不倒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板书:7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

师:在学习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你们都有谁对7的乘法口诀有了解,请你举起手来。

呀,这么多同学呀!了不起、了不起。

那这样,今天请你们当老师,试着编制7的乘法口诀,然后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2.自主探索、尝试编制

师:同学们先别急,在编口诀之前,我要嘱咐大家几句:

课件出示:编口诀要按顺序

口诀后面写算式

口诀书写用汉字

师:好了,现在就开始尝试编口诀,如果有困难,你可以借助72页例1的主题图,数一数、算一算,然后在编写出口诀。

生: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师: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把你编制的口诀说给你身边的同学。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编制的口诀说给大家听?

请你大声读出你编制的口诀,如果他编的和你一样,就请下面的同学大声重复一遍,我呢,就把它记录到黑板上。

很棒,看我们已经把7的口诀编制出来并写在了黑板上,快来数一数7的口诀一共有多少句?你能把每句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写出来吗?

3.探索发现,记忆口诀

师: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口诀,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汇报发现

师:你们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相信这些发现也会帮助你很快的记住这些口诀。

快来试一试、背一背,看谁能快速的记住他们。

好,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生:各种形式背诵口诀

师:那,现在我要来采访一下同学,你们觉得哪句口诀最好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哪句难记一些?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汇报各自的记忆方法

师:同学们,这回7的乘法口诀你记熟了吗?

来填写书中的例1,同桌互相进行检查。

4.分层联系,强化应用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你们看,今天九九国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阿汤也来到了我们班想在游戏中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

练习一:对口令,说口诀

练习二:连连看,口诀找算式

练习三:7的乘法口诀解决身边的问题(七巧板、星期、古诗……)

练习四: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快速算一算你获得了几朵七色花,它能帮你实现几个愿望呢?

5.拓展延伸,绘本阅读

篇10:课题:7的乘法口诀

73页例2及有关的练习。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

口诀。

2. 要学生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突出四七二十八和六七四十二两句口诀。

教 具 :①7条小鱼图;②口算卡片;③自制投影片;④4个小

信箱。

学 具 :每个学生准备25个三角形。(用纸剪成的)

教学过程:

1. 复习

1. 对口令。(开小车对已学的1――6乘法口诀)

2. 出“6×5”并提问:“6×5”表示什么意思?被乘数是

多少?表示什么?乘数是多少?表示什么?

1. 讲授新课

1. 做72页准备题。

每次加7,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1. 、出示准备题到黑板上,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指名学生到黑

板填写。

2. 、评讲。

问:1个7是7,几个7相加得14?3个7相加得多少?

4个7、5个7、6个7、7个7呢?(重点突出4个7

是28,6个7是42)要求全班齐读三遍:4个7是28、

6个7是42。

1. 教学课本72页例1。

1. 出示1条小鱼图。同时创设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一天小红跟着她爸爸去钩鱼……引导学生看用三角形拼成的图。)

提问:“1条小鱼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有几个7?怎样写成乘法算式?谁能根据算式编出口诀?”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1个7 7×1= 一七得七

2. 出示2条小鱼图,学生动手操作需要几个三角形,并仿照

上面的问题提问。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个7 7×2= 二七十四

3. 摆3条小鱼用了多少个三角形?有几个7?怎样写算式和编口诀?(出示第三条小鱼图)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个7 7×3=三七二十一

4. 依次出示4条、5条、6条、7条小鱼图,提出和上面相类似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书上填完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4个7 7×4=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 七七四十九

板书完,4个7和6个7要求开单、双号火车来读,加深认识。

5. 齐读一遍口诀,再开火车读一次。

6. 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和口诀,找出规律。

篇11:7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1)班

一、教学目标

1、知道7的乘法口诀来源,能自编7的乘法口诀。

2、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课

以一首无言绝句导入课堂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5的乘法口诀 计算这首诗总共有多少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先让同学们说,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总结 5×4=20(个)

2、设疑同样计算这首诗有多少字?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赠 我 情。

让学生自由发言,怎样记算的,最后列出乘法算式7×4=?,使学生有所疑问到底等于什么,为什么又会那样呢?

过渡,那么今天我们列的是有关7乘法算式了,那有关7的口诀你们会吗?(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当看到口诀时你们有什么疑问? 想知道什么?

(二)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1、(出示幻灯片七巧板)认识它吗?这是古时候的人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叫七巧板。

(出示名称)你知道每一副七巧板由几块组成的吗?我们可以用这七块板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大家有没有玩过呀?老师也摆了一些,想看吗?(幻灯演示)

2、老师摆的怎么样?那么我一共摆了几个图案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出示编号)

刚才老师摆一个图案用了几块七巧板?(出示:7)

摆2个图案呢?(用了14块七巧板)你是怎么得到的?(学生如果说2×7=14,师:2×7=14表示什么意思?哦,2个7是14,也就是7块再加7块是14块。)

那摆3个、4个、5个、6个、7个图案又分别用了几块七巧板,你会算吗?请你把答案填在老师发给你的这张表格里。(生填)

3、(出示)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指名一生答)生:2个图案用了14块七巧板„„

4、刚才我们在算的时候,每次都是加几?(7)我们知道1个7是7。再加1个7就是(2个7),2个7相加和是(14)。3个7相加呢?那28是几个7相加?35是几个7相加?42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几个7?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来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齐说)

(三)独立思考,创编口诀

1、根据上面老师拼七巧板的情况,你能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指大屏幕)我们来试试看,你能不能根据1个7是7,编出一句7的乘法口诀?(板书:一七得七)一起说。“一七”表示什么意思?“得七”呢?

那你能根据2个7是多少,来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二七十四)一起说。“二七十四”是什么意思?就是2个7相加是十四。

2、接下去从三七开始你能自己编吗?请大家打开数学书第72页,最下面有一些口诀只写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请大家自己来编一编,行吗?(教师出示总结好的7的乘法口诀的课件)

做好的同学可以轻轻地读一读。

(四)交流,板书。

都编对了吗?编对的小朋友向老师笑一笑。这些就是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呀?咱们一起来轻轻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些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好吗?

(出示幻灯片)大家看:这是谁啊?(同学回答孙悟空),怎么孙悟空跟今天我们学的乘法口诀会有关系,想不想知道?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晴。在取经的路上只要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通过孙悟空我们还可以方便记忆口诀,大家喜不喜欢?

(五)多维应用,深化口诀。

1、一只七星瓢虫的背上有几个黑点?(出示)5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几个黑点呢?列式?口诀?

3、(出示课件)医生说,每个人一天需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需要喝多少杯水?

(六)编儿歌

通过今天点的学习,对于7的乘法口诀还能编儿歌(出示课件)一个矮人一张床,7个矮人7张床。一个矮人2只碗,7个矮人14只碗„„ 请同学跟着读

今天学的乘法口诀还能编儿歌,但是老师这里只编了1和2的口诀,今天学了7句,接下来的还没写完,请同学们接着用今天学的全部口诀编完,行吗?下节课跟老师说说好吗?

四、小结: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们都学会了吗?

五、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7×1=7

一 7×2=14

二 7×3=21

三 7×4=28

四 七 七 七 七 得 七 十 四 二十一 二十八

1×7=7

2×7=14 3×7=21 4×7=28

7×5=35

7×6=42

7×7=49

五 七 六 七 七

七 三十五

四十二

四十九

5×7=35

篇12:7的乘法口诀教案

1.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能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口诀填完整.

七二十一四()二十八

()七四十九二()十四

五()三十五()七四十二

2.先填出计算结果,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7=357()=49()7=7

7()=14()3=215()=35

()7=42()7=28()3=21

二、新授.

1.整体演示课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编出一道求几个几是多少的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

问:根据这个同学的叙述,该怎样列式?用哪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提示:这幅图既可以横着观察,也可以竖着观察.因此,根据同一幅实物图可以编出两道不同的乘法应用题.

横着观察:

编题:每组有7架飞机,3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73=21(架)

竖着观察:

编题:每组有3架飞机,7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37=21(架))

(2)教师参与编题:有21架飞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是几架飞机?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如何用乘法口诀去想商?

(3)问:根据这道题,还能再编一道题吗?(有21架飞机,每组是3架,可以分成几组?)

谁能列式解答这道题?

(4)问:观察以上四道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74=72=67=

284=142=427=

287=147=426=

提出要求:

(1)每竖着的三道题为一个小题组,分组完成下面的题目.

(2)每做完一组题,就说说这组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2.

被除数

7

211428

42

35

49

除数

1

32

7

7

57

3.训练提高.

(1)背2~7的乘法口诀.

(2)教师出示2~7的乘法口诀表.

①观察乘法口诀表,横、竖、斜找规律.

②横着、斜着、拐弯背口诀.

③倒着背口诀.

(3)21321735777

497426284355

142287427147

(4)下面各数除以几,商是7?在□里填出来.

14□28□35□42□

四、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小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解答四道题,两道乘法题,两道除法题.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拍7游戏

游戏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

2.锻炼学生们的快速反应、判断能力.

游戏过程

1.学生们围坐成一圈.任选一个学生,从1开始数,其他学生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往下数数.

2.数数的范围是1~50这50个数.

3.每当数到个位是7的数,或者数到7的乘法口诀中的任意一个乘积都不许出声音数数,只能拍一下手,下面一个人再接着数下去.

4.如果哪个同学不慎出声音地数了个位是7的数,或者数到7的乘法口诀中的任意一个乘积,就算犯规.一同游戏的小伙伴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处罚犯规的伙伴.

(1)要求犯规的伙伴唱一首歌;

(2)要求犯规的伙伴背诵7的乘法口诀.

篇13:《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第一次试教片段实录

1. 创设情境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瞧, 二 (2) 班的小朋友正在为班上的中队活动布置教室呢。我们一块去看看, 好吗? (出示课本第48页的主题图)

2.探索新知

(1) 出示课本第48页的主题图, 收集数学信息。问:告诉老师你在图中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们做了56面红旗, 要挂成8行。

生2:我们做了49颗五角星, 分给7个小组。生3:我们带来27个气球, 每9个摆一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 黑板依次出示三组信息。) (2) 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 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 要挂成8行, 每行挂多少面?

(2) 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 分给7个小组, 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

(3) 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 每9个摆一行, 可以摆多少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 板书有针对性的三个数学问题。)

(3) 解决问题

(1) 解决“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 要挂成8行, 每行挂多少面?”

(2) 解决“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 分给7个小组, 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

(3) 解决“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 每9个摆一行, 可以摆多少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有什么发现?第二次试教片段实录

1.播放全景的主题画面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对, “六一国际儿童节”)

这是咱们自己的节日, 大家都会把班上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瞧, 这是二 (2) 班的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呀?

生:在布置教室。

问:你们看看, 他们都准备了一些什么来布置教室呢?生:小旗、五角星和小汽球。

2. 讲解第一组画面 (课件出示第一组的画面, 有一行行的小旗)

师:好, 那咱们就先来看看第一组的小朋友,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做小旗) 那如果老师告诉你, 他们有56面小旗, 要你来支配你会怎样利用它来布置教室? (指名说)

(1) 教学56÷8=7。

生:我会像他这样一行一行的挂起来。

问:那你会挂成几行呢? (1行、2行、3行、4行、5行、6行、7行、8行……) 都可以。

师:你是怎么挂的?

生:有平均挂的, 也有不平均挂的。……

师:我很喜欢其中一个同学的支配方法:板书出示:有56面小旗, 挂成8行。

问:根据它的条件, 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平均每行挂几面?)

问:怎样解答? (生:56÷8=7) 谁来说说看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生:因为是把56平均分成8份, 求每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计算。

问:那你在计算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想口诀 (七) 八五十六, 所以56÷8=7。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41页) 小结:刚才咱们中把56面小旗挂成8行, 平均每行挂7面小旗。那如果老师把它挂成7行呢? (出示:要是挂成7行呢?)

(2) 教学56÷7=8。

问:你们会解答吗? (会) 请同桌的互相讨论讨论, 看看怎样列式解答。 (让学生自由地讨论)

师:哪一组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样列式?答案是几?你是怎么想的?生:用56÷7=8, 想七 (八) 五十六, 所以56÷7=8。

师: (再请一对同桌说说看) 你们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3) 对比。

师:那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在计算中有什么发现?生:这两道算式在计算中用的都是同一句乘法口诀。小结:真不错, 也就是说这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了2道不同的除法算式。所以, 我们在计算除法的时候就要想到乘法, 看看除数和几相乘会得到被除数, 然后再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3. 课件又返回到总画面, 再出示一一出现第二、三组的条件 (分别进行解答)

篇14:《7的乘法口诀》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83-01

一、教学方式

《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前面所学基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自编7的乘法口诀,并且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一次课堂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老师关于“7的乘法口诀”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深有感触。本文就部分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及思考。

【片段一】

师: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拼图,今天我们就来做拼一拼的游戏,请大家用自己学具盒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轮船,拼拼看,需要几个三角形?

生:7个。

师:拼两个轮船呢?

生:14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二七十四!

师:真聪明,老师还没讲你已经会了,那么,老师再来考考你,6个7是多少?

生:……

师:回答不上来了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片段二】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教师播放小矮人一个个走进教室的画面)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7。大家看,他们手里分别拿着什么呀?

生1:气球。

师:大家请看这些气球上面标注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啊?

生2:后面的数字分别比前一个多7。

生3:第一个数字是7,第二个是7+7=14,第三个是7+7+7=21……

师:还有些气球没有写数字,你能帮小矮人把它们写上吗?

生4:28、35、42、49。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数字读一读(7、14、21、28、35、42、49),大家再思考一下,这些数字都跟几有关系呢?

生5:7。

师: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与7有关,分别表示一个7是多少,两个7是多少,3个7是多少……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你能试着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请大家试试看,能编几句是几句。

……

二、教学反思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在执教“7的乘法口诀”时,都非常重视情境创设,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由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同、教学语言不同、活动形式不同,因而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比,笔者认为,片段二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情境设计实用、有效

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片段一中,教师创设了拼小船的操作情境,但是学生显然不感兴趣,仅仅是配合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尤其在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拼2个小船需要多少三角形时,“二七十四”,学生脱口而出。因为学生并没有对这个结果的由来进行思考,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低微。而在片段二中,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没有采取通常的做法,比如星期引入或者动手实践操作引入,而是从小学生喜欢的故事主人公引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沉浸其中,欲罢不能。这样创设的情境真正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对话贴切、深入

从片段一可以看出,教师在对话内容的设计上更注重从自己的教学意愿出发,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如“我知道同学们喜欢拼图”,真正是这样吗?显然这只是随便导入的一种方式而已。而在片段二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化氛围浓厚,使学生一听到老师的话语就自然地想亲近老师,进而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走向思维的深处。

(三)数学活动丰富、有趣

在片段一中,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了让学生“拼小船”的学习活动,但是,仔细审视整个活动过程,你就会发现这个活动的设计不够科学,七七四十九个三角形对于学生来说,现实吗?这反映了教师的考虑欠妥。而在片段二中,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回答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富有挑战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进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数学学习活动,教师都应沉下心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篇15:7的乘法口诀教案

1、结合本班具体情况,让学生独立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7以内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自主编写7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复习

63=64=55=62=67=

48=59=75=39=47=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通过对话引入新课。

2、出示表格:请同学们把这个表格填完整,(出示书本第74页表格)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哪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又有几天?4个星期、5个星期、6个?7个......?你们能算出来吗?

3.学生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表格)比一比谁写的好.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就有2个7就是27=14......7个星期就有7个7就是77=49你是怎样算出49的?)

5.如果让你看着乘法算式边能编出口诀吗?打开书本第74页:编出7的乘法口诀。编出一句口诀后能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吗?请把另一个算式写在书上。

6.学生独立编写口诀。

7.读口诀,背口诀。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口诀.

8.谁能马上背出来?你是用什么方法背的?

三.练习设计

1.看口诀写算式

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六七四十二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七八七九()三七五七()

六七()一七()七七()四七()

3.想一想,算一算

47+7=

72+7=

87-7=

47+27=

(提示:能用今天所学的口诀来计算吗?)

四.总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小测:口算比赛

17=74=37=

76=97=77=

87=27=71=

72=75=68=

47=67=57=

79=73=78=

六.作业书第75页第2-3题

七、课后反思:

篇16:7的乘法口诀教案

7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2页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及灵活思维的良好品质。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及灵活思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历验证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篇17:《7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1、课的开始,利用学生喜爱的孙悟空卡通人物形象作为学习素材,引出3个7,学习“三七二十一”的一道乘法口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其它7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基础,这里教师扶得好。

2、当学生学会了“三七二十一”的一道乘法口诀后,采用开放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其它7的乘法口诀,教师巡逻课堂,适当点拨,及时监控学生编口诀的情况,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的新课标精神。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编排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4、教师注重对口诀意义的理解,让每一位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抓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最后的拓展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篇18:《7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1~6的口诀, 能够很熟练地背出的, 请举手。

【课堂观察】所有孩子都举手, 同桌互背也很熟练。

师:我们今天要研究7的口诀, 你们认为可能有几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生:从一七得七开始, 到七七四十九结束。

师:为什么?

生:因为6的口诀有6句, 从一六得六开始, 到六六三十六结束。其他的口诀都是这样……

师:你们准备怎样编写7的口诀?

停顿几秒后, 教师出示:

(1) 自己动脑筋编;

(2) 有图让我看着, 自己编写口诀;

(3) 在老师帮助下编写。

【课堂观察】全班35人, 31个学生选择了自己动脑筋编写, 2个学生需要看图编写, 2个学生选择了在老师帮助下编写。

(二) 自主尝试

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编写7的乘法口诀。

笔者给了选 (2) 的两个学生每人一张“锦囊妙计”:翻开书本到第62页, 它为你准备了图。也给了选 (3) 的两位学生“锦囊妙计”:书中第62页上有小船图, 根据图填表格, 看表格自己试一试在书上编写口诀。然后, 笔者悄悄告诉他们: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就找老师。

【课堂观察】有1人 (得锦囊妙计的同学之一) 编写了:1×7=7, 2×7=14, 3×7……;有1位举手, 笔者与他一起看书编写:“拼1条小船用了7块板, 就是1个7, 如果拼2条小船需要几块板?”学生小声地算“7+7=14, 14块”。“3条船呢?”“自己试着填写这张表格……”27个学生自己尝试编写的口诀全对, 有6人在口诀编写过程中出错, 如从三七开始错, 如三七二十二, 依次每一句口诀的结果都多了1或者少了1;有2位得锦囊妙计的同学表格填写完成, 但口诀没能编写好。

(三) 交流验证

师 (出示3组口诀, 2组正确的, 1组错误的) :对照口诀, 看是不是都对?

生:三七不是二十二, 是二十一。

生:因为7+7+7=21。

生:我也是二十一。

生:我知道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妖怪。

生:四七不是二十九, 是二十八。

生:因为三七二十一了, 再加上1个7, 是二十八。

生:五七也不是三十六, 是三十五。

……

师:谁能发现他错误的原因?

生:我知道了, 他因为“三七二十二”一个错了, 后面就跟着错了。

生:口诀 (和口诀之间) 有关系, 他错了一句后面就连着错, 所以不能错。

师:编错的同学很快改一改, 没编完的同学继续编写, 编写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编写的口诀。

【课堂观察】出错的学生有一个很快就将后面几句口诀中的一个数字改过来。如将“二十二”改为“二十一”, “二十九”改为“二十八”, ……另外两个学生还在用连加的方式先计算后修改。

(四) 第一次背诵口诀

1.将7的乘法口诀一起读一读。

2.自己试着自由背诵。

3.师生对口诀。

【课堂观察】有序地背诵基本还可以, 到师生对口诀时学生就不是很快了。

(五) 理解意义

师:这些口诀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呢?请你选择其中的1句或者2句, 以4人小组合作式 (全班分成8组, 4组4人合作、4组5人合作) 画图表示, 并写出关键词或者数字, 列出算式 (这几个任务由不同的学生承担) 。

【课堂观察】第一组:一个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你在想什么?没有参与小组活动, 老师会批评你的。”“老师, 我想表示出教室里的情况。”“可以, 你想表示教室里的什么?”他们的谈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教室里的人, 以前我们都是分5组, 每组7人。可以用口诀的, 但现在我们分8组, 每组人数不一样,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表示?”“那你能不能不选择人, 选其他可以用7的口诀解决的问题?”“我在想桌子。”“你怎么看桌子?”“2张摆一起, 第一、二组共有这样的7组, 还多1张史文羽单独坐的, 是否可以用二七十四表示?”“你在担心什么?”“2组不止14张, 是15张。”“可以多写1个条件吗?”“当然可以。”“可以这样……”第一组的学生开始忙起来了。

第二组:对苹果比较感兴趣。画出了7个盘子, 每个盘子里画了7个苹果, 边上写出口诀七七四十九。

生:不对, 一个盘子放不下7个苹果。

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把这个数字改变一下? (这一组的学生受到了启发)

第三组:画出了2个筒, 每个筒中放了7个球。边上写出了二七十四。

“你们认为这个图可以用‘二七十四’这句口诀吗?”“可以。”其他同学都认可。“那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关键词是什么。”“1个筒里面球的个数关键吗?”“关键。”“怎么表示?”“每筒7个。”“很好, 就这样表示……你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时候也会用到7的口诀。”

第四组:我们画的是校园里的树, 算式3×7=21, 但我们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关键词?“老师不看, 你能告诉老师你们怎么用口诀的?”“3排树, 1排7棵, 一共三七二十一棵。”“几排?”“3排。”“这个关键吗?”“关键……哦, 我知道了, 1排7棵很关键。”

第五组:笔者到这一组时, 学生已经画好了5辆小汽车, 每辆车上写着“7”。口诀是五七三十五。并指出“7”很关键, 算式5×7=35。

师:车上的“7”具体表示什么意思?除了“7”很关键, 还有什么关键的也能表达出数学意思?

生:7表示1辆车上有7个人。

生:这个5辆车不是也很重要吗? (学生在小组里展开了讨论)

第六组: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待了七七四十九天, 算式7×7=49, 边上还画了一个炼丹炉。

师:这两个“7”具体表示什么, 你们能说出来吗?

生:我们不知道。

生:是不是说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待了7个星期。 (另一个学生补充)

生:不对, 一个星期5天。

生:一个星期7天, 上课5天再加星期六和星期天。

师:一个星期是7天, 几个星期?也就是说几个7天? (第六组的同学开始自己讨论表达了)

第七组:我们家以前养金鱼, 有2个鱼缸, 一个缸里有7条, 一共14条, 7+7=14, 也可以用二七十四。

第八组:对花园比较有兴趣。在一个花坛里面有7朵花。1×7=7, 一七得七。这个组的学生圈出了“7朵花”作为关键词。

师:除了花坛里的花, 还有什么情况也可以用到7的口诀?你们组可以再表示一个。

笔者回到第六组:“你们把‘炼丹炉’圈了出来, 是想说明什么?”

……

全班交流时, 各组学生都呈现了自己组的作业情况。

【课堂观察】第一组给大家呈现了教室里一、二两组的座位情况 (见图1) 。画图的学生介绍:我们教室里第一组的第一张桌子单独放, 史文羽坐的, 从第二排开始就是2人同桌, 到第二组共有7桌;写关键词的学生说图上的2人一桌很重要, 就是关键词, 7桌还多1张也重要;列算式的同学指着图说7×2=14, 就表示图上的7个2得14张, 还要多1张, 就是14+1=15, 这个算式中要用到二七十四。

其他各组和第一组一样, 如第四组呈现的 (见图2) 。第六组呈现的 (见图3) , 这组的同学介绍说, 关键数字是7和7, 表示“7个星期, 每个星期7天, 孙悟空一共在炼丹炉里待了七七四十九天, 口诀七七四十九”。画图形的学生说孙悟空是待在“炼丹炉”里的, 所以画了炼丹炉。“从炼丹炉这幅图上是否可以看出7个星期?可以怎样表达出7个7天?”学生通过讨论认为, 这幅图不能表达数学意思, 如果要表达出7个7, 可以在图上表示出“1个星期、2个星期、3个星期、4个星期、5个星期、6个星期、7个星期”。

(六) 再次背口诀, 从有序到无序

(七) 练习 (略)

【教学反思】

一、调研入手, 读懂经验和需求

很多教师在口诀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学口诀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口算能力;口诀是一种技能, 只要多背就会熟能生巧。因此每次的教学目标就是按部就班地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完成任务。于是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 有教师常常根据课本上的小船图或者类似的情景, 让学生先填写表格后再指导学生编写所有7的口诀。这样, 7的乘法口诀出来很顺, 一般也不会出错。但如果教师分析一下教材就会发现, 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 从而忽视了为学生提供合适而又重要的感性支撑!会让学生学而无味。

教材在学生学习完1~6的口诀之后安排了一次口诀复习, 见下图。

从这道复习题可以看出, 学生对“口诀的结构”和“口诀与口诀之间的关系”有过系统的认识, 这对学生学习“7的乘法口诀”提供了重要的感性支撑。案例中, 教师从调研入手, 直面问题, 全面了解学生:对1~6的口诀掌握情况、对7的乘法口诀结构的了解和7的乘法口诀学习方式的选择。结果显示:学生对于1~6的乘法口诀能又对又快地背出来,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不熟练现象。对于将要学习的7的口诀编写, 94%的学生选择自己动脑筋编, 3%的学生需要教师教, 3%的学生希望自己看着图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速度进行7的乘法口诀编写。可以说, 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自由的行为, 他们的心情也是积极主动的,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生成智慧。从实践结果看:学生自己尝试编写口诀, 有27个学生全对, 占74.8%;6人 (占16.7%) 尽管口诀编写过程中出现错误, 但他们已经掌握了口诀的结构以及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需要帮助的学生虽然没能编写出口诀, 但在校对口诀时都积极参与, 并根据算式说出具体的口诀。从这些数据看, 学生对于7的口诀编写没有问题, 教师完全可以放手。

二、顺势利导, 把握内涵和本质

乘法口诀对于一个中国的成人来讲, 耳熟能详, 很简单也很方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口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却是相当抽象, 如“二七十四”可以计算成2×7、7×2、2+2+2+2+2+2+2、7+7等算式, 甚至是一些除法算式如“14÷2”也都可以用口诀“二七十四”来解决。那么, 学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口诀, 以它浓缩的形式可以表达大量的信息?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口诀?在这个过程中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首先应从直接经验入手 (动作表征) , 然后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 (表象表征) , 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 (符号表征) 。可见,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抽象理性的知识与贴切直观的形象之间不断循环往复,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创造、领悟与转化。

案例中, 教师提出:“这些口诀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呢?请你选择其中的1句或者2句以4人小组合作式 (全班分8组, 4组4人合作、4组5人合作) 画图表示, 并写出关键词、列出算式。”就是想让学生将这些抽象的乘法口诀还原为图形、符号或者简单的语言等恰当贴切的直观形象, 让学生在这过程中真正意义上“悟”出口诀的内涵。课堂上, 第一组将教室里的座位这一实际问题符号化——以图形呈现, 有算式, 并确定其中的关系, 清晰地表达了乘法口诀的深刻内涵, 准确形象, 有思维含量;第六组, 虽然对“用西游记中的事例来编写乘法口诀”理解得不是很清晰, 虽然图形表达得不准确, 但在教师的提醒和同学的互相讨论、分析中逐渐理解了乘法口诀的实际意义。

上一篇:医院实践心得体会下一篇:五年级小学优美的作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