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

2024-04-28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精选8篇)

篇1: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

1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

依宪治国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从内涵来看,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思想基础和活动准则,也就是说,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都在宪法中得到确认和体现。依法治国的过程,首先就是贯彻落实宪法中所确立的制度和原则的过程。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基础。从效力上看,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根据和基础,所有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依法治国所依之法,首先就是宪法。

依宪治国为依法治国确定了最高准则。从权威上看,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不得超越宪法,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可以说,法治的权威,首先体现为宪法的权威;对法律的遵守,首先是对宪法的遵守。

因此,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确立了宪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中的核心地位。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国百年宪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篇2: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

华图教育 胡菊星 QQ交流群:230880562

 热点概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基于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依法治国,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它的实质在于要把权力关进宪法编织的笼子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主要任务和实践过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目标、主要追求和发展愿景。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历史新起点上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严格执法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全国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 相关评论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法治实践当中,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效力无法体现,那么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稳固根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活基本原则和社会活动根本准则。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

1/1 关注新浪微博:江西华图官方 最新最全的备考资料免费下载请http://weibo.com/jxhuatu 如果您需要任何考试资料,都可以发私信或者@江西华图官方,我们会为竭尽所能为您寻找 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宪法是对国家权力运行、公民权利保障的总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依法执政,也就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树立宪法思维、维护宪法权威、遵守宪法规范、捍卫宪法尊严,真正做到依宪执政。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是党对现代法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期待与愿望的积极回应,是肩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长期以来,实践当中存在一种宪法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倾向。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导致对宪法的不尊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公务员,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宪法权威受损害,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规范。宪法必须要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实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此,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

2/2 关注新浪微博:江西华图官方 最新最全的备考资料免费下载请http://weibo.com/jxhuatu 如果您需要任何考试资料,都可以发私信或者@江西华图官方,我们会为竭尽所能为您寻找

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公民宪法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培育,就是一个宪法权威不断树立的过程,是法治信仰不断深化的过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宪法的忠诚和热爱。真正的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唯有人民尊重和热爱宪法,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全国上下唯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我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依宪治国。

为了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和敬畏宪法的观念,四中全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维护宪法权威,必须将宪法从“纸面上的宪法”变成“行动中的宪法”,必须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故此,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宪法至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工夫,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

 模拟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请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看法?

3/3 关注新浪微博:江西华图官方 最新最全的备考资料免费下载请http://weibo.com/jxhuatu 如果您需要任何考试资料,都可以发私信或者@江西华图官方,我们会为竭尽所能为您寻找

 参考解析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但进程较为缓慢,还处于法治社会的初级阶段,与人民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在总历史、汲取经验教训的时候,还应探索今后如何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政策,争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实现依法治国。为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开拓进取,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治观念,逐步把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一是要提高实施依法治国的自觉性,提升依法治国水平,时刻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二是要正确、有效地进行国家权力,严格规范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从根本上铲除各种依靠权力违法违纪现象,维护党和国家形象。三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民主,促进人民民主循序渐进发展,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四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发挥好党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步骤实施的组织领导作用。

通过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一伟大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详情请关注江西华图官方微博:江西华图官方,或者关注江西华图微信:jxhuatu。咨询电话:0791-86220675。

篇3:依法治国核心是依宪治国

回顾新中国的法治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党领导人民构建了以"五四"宪法为框架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但是,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时期, 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1978年提出了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随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针在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 1999年正式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在2012年纪念现行宪法正式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 关键是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对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科学界定, 强化了宪法在我们党依法执政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探索, 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2 依宪治国必须重尚宪法的权威

宪法至上衡量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 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统率地位,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法治就是宪法之治, 依法治国的"法", 就是由各种法律围绕宪法核心组成的完整的系统, 我国所有法律都是对宪法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所以,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3 依宪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的实现途径

(1) 坚持依宪治国, 必须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我们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已经形成, 但是在立法的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集中表现为法律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层次低, 不协调、不配套甚至会互相矛盾冲突, 立法的进程也常因部门争执拖延甚至搁浅, 究其原因在于科学、民主的立法机制还没建立完善起来。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立法机制, 首先要树立立法的权威, 也就是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做好立法规划科学的制定中长期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规划, 增强立法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整体性。健全专家有效参与立法的机制, 发挥好专家的顾问作用, 让法律专家在立法机构中直接、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 立法也需要公众的参与, 公众在立法过程中参与越广泛、讨论越充分, 越有利于形成共识, 不仅可以提高立法质量, 保证法律的可操作性、可遵循性, 而且有利于法律的贯彻落实。

(2) 坚持依宪治国, 必须增强党依宪执政的宪法思维和能力。改革开发以来, 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 社会经济结构、政治法律体制、文化形态和公民价值观念等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宪法思维就是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特别要求注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领导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直接决定党依法执政理念的落实, 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效果, 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3) 坚持依宪治国, 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我们建设的目标, 就是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公权力约束。我们要依法履行政府的职能,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来约束公权力的行使, 将程序规范细化使之更加严密, 确保每项权力都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在编制权力清单时不能只是简单的通过和公布几个简单的环节, 还应涉及如何定期更新、如何提高其执行力等问题, 这样才能为权力清单的更新、完善和执行提供制度保障。

(4) 坚持依宪治国, 必须大力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决定》提出"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这首先就要求充分认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 我国司法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 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其次从全面把握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任务出发。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司法权威化解纠纷、定分止争功能, 克服司法实践中时常发生法院裁判不受尊重、难于执行的问题,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28/c64387-25926125.html.

[2]姜明安.论法治中国的全方位建设[J].行政法学研究, 2013:4.

[3]胡晓玲.依宪执政方略选择的必然性及其制度化构建探幽[J].法政探索, 2014:4.

篇4: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我认为,依法治国就要先坚持依宪治国。”10月20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莫纪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说。

“在纪念现行宪法正式施行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莫纪宏说。

莫纪宏现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政与人权、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

在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前几年,莫纪宏曾不断呼吁宪法的重要性。早在1997年,莫纪宏就出版了专著《宪政新论》,并撰文呼吁“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关键是老百姓

能拿宪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新闻周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舆论界出现了“法治”与“专政”的争论。甚至有人撰文称要“切实把人民民主专政落到实处,而不是用法治来代替人民民主专政”,在你看来,我国宪法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莫纪宏:我个人认为,我国宪法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还是决策层和领导层的宪法意识问题。

宪法作为根本法,它首先是法。既然是法,就具有法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法律效力。违反了宪法就要承担宪法责任,就要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加以处理。如果遇到宪法问题不闻不问,遇到宪法问题绕道走,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宪法被搁置。

当前,宪法发展的瓶颈还是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和机构建设问题,没有一个专门处理违宪问题的机构,就不能发现大家都认可的违宪问题。所以,建立违宪审查机构是当务之急。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宪法权威与法治中国之间的关系?

莫纪宏:宪法是根本法,是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而法治中国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上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

宪法在保障法治中国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是宪法对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使得法律本身也受到法治原则的约束;二是通过违宪审查保证法律法规之间的统一性;三是宪法得到政府和全社会尊重,宪法至上的权威就可以确立起来,法治中国就获得了普遍认可的正当性前提。

所以,依宪治国是法治中国的核心内容,宪法得不到尊重,法治中国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法生根发芽。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应该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建设法治中国?

莫纪宏:树立宪法权威关键是要靠宪法的使用,宪法如果被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宪法就会被人们自觉地遵守,也会被人们自觉和有效地使用。

宪法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给公民带来可以看得见的确实的好处和利益,那么,即便宪法宣传得再好,宪法权威也很难树立起来。

所以,要树立宪法权威,关键是老百姓能拿宪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否则,宪法的作用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就无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用法治来保护改革成果”

中国新闻周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倡法治、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表明我们已经意识到人类社会里需要相对稳定不变的规矩。不变之道在于法治,循法而治,以不变应万变。在你看来,该如何平衡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莫纪宏: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得到古今中外开明统治者的青睐。特别是遇到重大改革时,改革者都会寄希望于用法律来推动改革,为改革助添“权威”。但由于改革者以法推进改革的措施一般都比较剧烈,打破了人们以往的陈规陋习,因此,很容易受到习惯了因循守旧的旧势力的抵抗。因此,借法改革和以法抗拒改革,自古以来都是伴随着改革并存的。

我们当前进行的改革和法治之间既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紧张关系,也存在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大量的改革措施,例如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需要特定的法律来保护;另一方面,改革中产生的过度超前立法也会破坏法治原则。要从制度上和逻辑上走出改革与法治之间紧张关系的怪圈,关键是要解决法治的权威问题。要通过改革树立新法治的权威,而新法治的权威一旦确立下来以后,就应当保持法治的权威,用法治来保护改革成果,使得改革控制在法治的范围内。如果朝令夕改,法治没有任何确定性,改革也很难定型和成功。

法治既要为改革打破旧秩序,建立新规范提供保障;同时,法治也要限制无序改革的任意而为。

中国新闻周刊:上个世纪,“依法治国”就已经写进宪法,但是,目前法治到底是什么,有些人还是不清楚。在你看来,法治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莫纪宏:法治的终极价值就是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以及基于统一的社会价值而形成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制度形态,形成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秩序。

法治的主要追求是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法治。当然,法治追求的秩序,是一种适合于个人身心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性秩序。

中国新闻周刊:在纪念现行宪法正式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以及“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那么,该如何看待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之间的关系?

莫纪宏:我认为,最高决策层已经明确肯定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事项。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化成法与宪的关系。广义上的“法”包含了宪法,狭义上的“法”,只是指根据宪法制定和产生的由国家专门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

从广义上的“法”来看,由于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率地位,因此,依法治国中的“法”最重要的应当是宪法。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如果宪法不能成为治国的依据,那么,依据广义上的“法”来实行依法治国,就可能出现法出多门、政出多门的弊端,继而妨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

从狭义上的“法”来看,如果依法治国中的“法”只是指国家专门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很显然是存在缺陷的,必须要将依宪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只讲依法治国,不讲依宪治国,那么,就无法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系统的贯彻和落实,法制的统一性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我个人认为,从理论上看,不论是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来理解依法治国中的“法”的含义,都不可能脱离依宪治国。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法规赖以存在的前提,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行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一国法制统一性的制度基础,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依宪治国,就是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的大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法治社会主义道路。

“法治可以树立中央的权威”

中国新闻周刊: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累积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前有关利益冲突和违反社会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法治在这方面有何作用?

莫纪宏:不可忽略的是,现阶段社会中客观存在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有些是改革开放前就有的,有的则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发展生产力,提高思想道德和教育水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化解某些矛盾。但是,这并不能从制度上解决社会冲突以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但法治就能做到这一点,法治不仅有规范和制度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法治通过规范各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从深层次上解决了利益冲突。法治是解决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在现阶段,通过法治可以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本国与他国关系等等最基础的社会关系。法治是要为现存的社会关系提供一种理想化的价值框架,是要树立法律权威,让人们的行为自觉地服从法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法治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法治可以树立中央的权威,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中国新闻周刊:十八大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的发达在于法治的发达,那么法治中的“治”到底是什么?其对象是官是民?

莫纪宏:传统社会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这种统治关系中,治理中的“治”的对象当然是被统治者。在现代社会,崇尚人民主权原则,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身份是合一的,因此,法治中的“治”在政治意义上是自治和自我管理,在制度意义上是多数人的意志通过法律来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实行“治”,这种“治”是纯粹规范意义上的,处理的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等。

中国新闻周刊:很多人都关心,在高压强势反腐的态势下,怎样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反腐机制。在你看来,如何把反腐与法治更好结合起来?

莫纪宏:从制度上来讲,我认为要建立干部廉政个人档案制度,通过制度化手段,让干部群体以个体的方式面向社会公众接受监督。这个制度包括干部个人财产社会公开制度、干部个人重要生活事项变化社会公开制度等。只有建立这种以干部个人廉政记录为基础的档案制度,才能真正抓住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矛盾,使反腐倡廉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为什么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014-09-26 为权利而斗争

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此前的2012年12月,习近平也曾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实际上,“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并非新提法,十年前的2004年9月,这一表述即被正式列入执政党的话语体系,但习总此次讲话中两次以强调的语气提及“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然显得不同寻常。联想到过去一年多年来围绕宪政的激烈争辩,以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官媒中若隐若现的命运沉浮,本次习总代表执政党对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的重复宣示,则更显得耐人寻味。法治的精义在于宪法之治 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这一理论主张和治国纲领在当下已取得基本社会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然而这部被视为“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的宪法很快就被束之高阁,人治替代了法治,这不仅导致了领导人个人的悲剧,更使整个国家陷入“无法无天”的**与浩劫。即便是国家主席,在遭受批斗时试图以手持宪法文本的方式捍卫其作为一名公民的尊严和基本权利,也得不到半点回响。走出“文革”劫难的人们深刻认识到,没有法制就不可能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1982年,“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被写入宪法序言,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两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由此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执政党对建国之后的前30年治国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使然。

如果仅仅将“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局限于实证法体系的理解,亦即宪法是根本法,其他普通法律都依据宪法制定,不得违反宪法。此种理解固然正确,但有失肤浅。宪法共识是最根本的国家共识。在当下中国这样阶层众多、利益多元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观念、见解必然形形色色。如何避免因观念的歧见造成行动的冲突,如何防止因利益的纷争引发彼此的对抗,如何消弭各人自以为是而带来的社会混沌无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道德、法律无疑都是重要调节手段。但只有通过理性协商、全民讨论并借由一套缜密的立宪程序外化而成的宪法,才能凝聚全民最大的共识,并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权威性。在意识形态极化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定于一尊。权力体制的高覆盖强渗透造成“行政吸纳社会”的畸形政治生态,人们的思想和言论空间被极端窄缩。在此种情况下,行政控制、运动式社会动员、口号文件治国成为可依赖的社会管控路径。领袖和其他掌握高权者的决断便代替了一切商谈和妥协,专断的意志吞没了共识存在的可能。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全面的、重大的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是全国人民根本的行为准则,一般法律的制定皆以宪法为依据和基础,宪法表征了执政者执政的合法性。因此,法治的首要之义就是宪法之治,如果治国不依宪,那就等于废弃了立国的根本,背离了最根本的国家共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是无从谈起。依宪治国可以限缩国家权力和增进公民权利 从特征层面而言,宪法以对国家权力的构造和限制为核心内容,以保障并增进公民权利为终极追求。国家和公民作为最主要的宪法主体,实行依宪治国对二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

依宪治国能够制约权力专横,防止权力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普适性真理。法治能够规约权力,民主能够让权力谦卑,这亦是政治文明的一条重要规律。作为民主制度产物的宪法能够借由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与监督制度、公民言论自由制度、真实的选举制度,来保证权力源于民、属于民、依于民、归于民,从而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宪法规定的预算决算制度、审计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如能严格恪守,则可以打造一个廉能政府,防止政府权力无限地扩张;宪法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制度构成政府权力的边界和政府施政的目的,而司法机关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则能有效防范公权侵犯公民利益,形塑公平、正义的保护者的高大形象。依宪治国能给予人民对于未来的良好预期,并能为人民提供梦想成真的机会。尽管关于幸福的理解有着强烈的主观向度,但人格有尊严、权利有保障、发展有机会、未来有预期,却是构成最大公约数的幸福衡量标准。中国有着由法律、法规、条例、政策构成的多种行为准则体系,但只有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准则,才能力避准则林立造成人们行为选择的无所适从,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统一,实质是引领人民生活的行为判断标准的统一;宪法能够把人民当家做主、自由自主支配生活的诉求制度化、法治化,使其“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避免因权力的恣意带来社会生活的彷徨无措;对宪法的忠诚集中表征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宪法被尊重和恪守,是人民对国家、民族抱有信心的力量源泉。依宪治国使依宪执政成为逻辑必然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西方政党的运行是以选举为中心来展开的,选举是政党获取、执掌权力的“合法性”方式,政党一旦进入权力体制之中,它自身就成为一个被监视和控制的对象,在严格的法治主义背景下,执政党的权力边界颇为清晰;中国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并不依靠周期性的选举“授权”,而是来自于“革命成功的事实”和“改革开放的实效”,党缔造军队、创立国家的事实即使党成为国家、军队的当然领导者。执政党的组织和执政党的领导人的权力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可以依凭,其权力的边界是极为模糊的,所以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都可以最终归结到执政党的领导权这一元中,执政党对所有国家权力的干预似乎也成为当然之义。然而,倘若执政党的角色与国家机关的角色并无区隔,那么,通过法治建立权力运行秩序几无可能,依宪治国自然也就成为空谈。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行为也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亦即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恪守依宪执政,可为执政党提供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打江山、坐江山,改革开放的政绩实效曾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依据,但依宪执政则是执政党未来长期执政的最重要前提。宪法能把执政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的根本意志,实现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根本统一;宪法确立党的民主与人民民主发展的轻重缓急秩序,避免中国民主发展陷于民粹和僵滞;宪法确立了执政党的宪法地位,使执政党的领导有了宪法和法律的支撑与保障;宪法要求“一切政党和社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而能够厘清党的行为与国家行为的边界,确保宪法和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依宪治国作为治国纲领得以确定后,依宪执政这一治国的基本方式也得到最高层的肯定,并在各类场合加以宣示。习近平曾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执政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总体任务时也特别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对现代民主和法治规律的认知和深刻把握,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习总在纪念讲话中提到了评价一个政治体制是否良善的8条标准,包括国家领导层是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个方面人才能否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些都是关乎一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性宪制指标。***、***事件曾使执政党遭受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也暴露了中国宪政体制的孱弱,因此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能力建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作者:秦前红 来源:思想者博客

@为权利而斗争,投稿邮箱: 736650015@qq.com Report

篇6: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学校

唐山市第二十中学

姓名

张鑫磊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学情及内容分析

初二学生法律知识少,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他们而言,本课内容难度大,不易理解,所以,本节课除了课本的利用,我加入了大量的法律文本。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在认知事物、分析问题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感官经验,来对事物表面现象进行加工,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学习一门课程,需要建立该课程的认知结构,掌握其基本结构以及研究它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本课通过阅读宪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框架,系统的掌握宪法的特点和法律地位,从而建立起宪法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通过宪法与他法律文本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体悟宪法是根本法。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体会宪法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目标:自觉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知识目标: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教学重难点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课前准备

资料:1.3月5日至3月15日之间的新闻报刊

2.法律文本:《宪法》每人一本;其它法律文本包括《刑法》《民法总则》《选举法》《立法法》《教育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若干。分组:学生每组6-8人,团坐。

教学过程

一、新闻直击,导入新课

阅读3月5日-3月15日之内的新闻报纸等时事资料,找出

1.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热点时事 预设答案:两会召开 2.两会全称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找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关注度非常高的重大事件 预设答案:修改宪法

思考:为什么修改宪法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呢?

预设答案:因为宪法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通过新闻阅读,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并引出今年宪法修改这一重要事件。】

二、查阅目录,初步感受

打开宪法文本,查阅宪法目目录。

1.从目录中你了解到宪法中都规定了哪些内容? 2.目录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预设答案:人民,说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19页,了解一下宪法的制定修改过程。4.结合两个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答案: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通过对宪法目录阅读,初步感受宪法内容,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完成部分知识目标。】

三、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独立思考:1.你认为谁需要遵守宪法?(也可通过阅读课本或宪法文本寻找答案)

预设答案: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

小组合作探究2.如果他们不遵守宪法,会有什么后果?

预设答案:就其本身而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整个社会和国家而言,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都不遵守宪法,宪法的权威树立不起来,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得到保障 小组合作探究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否需要遵守宪法?(教师呈现党章)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树立宪法权威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认识到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包括学生自己。完成能力目标。】

四、文本对比,深入探究 探究与分享一: 教师用图片的方式呈现我国法律体系现状。

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中的每部法律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请看课本21页,根据几部法律之间的“对话”,通过阅读手中的法律文本,完成填空。

从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预设答案: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而其他法律只是某一方面。

【通过阅读宪法及其他法律文本,进行总结概括并填空,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完成知识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 探究与分享二:

1.阅读除宪法外其他法律第一条。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答案: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如果有其他法律的条款与宪法精神和原则不相符,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3.比喻一下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预设答案: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从宪法的内容角度比较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理解。】 探究与分享三:

阅读宪法第六十四条,比较宪法的制定与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有何不同?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从宪法的制定与修改角度与其他法律相对比,进一步思考严格的原因,深入理解宪法是根本法,关系治国安邦。】 探究与分享四:

再一次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地域如此辽阔,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我国是如何做到法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的呢?

预设答案: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精神和原则相违背。

五、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先由学生总结分享本课收获,由教师对本课的知识框架进行直观呈现,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总体印象,对整个知识进行总结提升。】

六、阅读感悟,展示提升

宪法文本诵读

篇7: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体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法治、依法治国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要从“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上认识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习总书记指出:全会决定要“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工作部署,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王岐山也指出,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要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十八大精神是总源头,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的宏伟目标,三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四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这中间体现了一种由总到分,由宏观到具体的内在联系。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化。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也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正如决定中指出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如何才能使我国社会达到“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或者说既要有活力,又要有秩序,一要靠改革,改革才能增活力,二要靠法治,法治才会有秩序。所以,从这个意义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要从构建法治中国“路线图”的角度,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四中全会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 作要求、主要任务等方面,为建设法治中国绘制了详细的“路线图”,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思想:高举一面旗帜,坚持5+1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总目标:两个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五大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具体目标:“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四项工作格局。”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基本原则:五个坚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工作任务:六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三、正确把握三个关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搞清楚三个问题,把握好三个关系。

1.正确把握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坚决反对把依宪治国与西方的“宪政”混为一谈。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明确回答了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因此,四中全会强调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与西方国家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强调分权制衡、轮流执政的所谓“宪政”,有着根本的不同,决不能混为一谈。那种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的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具体来说,要做到“三统一”、“四善于”: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2.正确把握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坚决反对把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我们党依法执政、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五大体系,其 中一大体系就是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规治党是管党治党的基本原则。人们常说“党规国法”,“党规”就是“党内法规”。小平同志曾说过,“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党不治,则国不治;党无纲常,则国无纲常。依规治党搞好了,依法治国才有可能。依规治党是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依规治党首要的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党首要的是严明党纪。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对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党的奋斗目标越宏伟、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严字当头、从严治党。王岐山同志强调,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国法是所有公民的行为底线,党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立的规矩。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宣誓入党,就意味着多尽一份义务,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确保党的纪律 成为刚性约束。

篇8:关于依宪治国的几点思考

一、规范行政权力

行政方面的焦点问题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制下,如何使行政权力安全稳定运行?主要表现为:第一,行政权力相对司法权、立法权来说权力较大,所以它相对来说更难控制;这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也有关系,在清以前地方行政官员,往往集行政、审判、执法于一身,所以它相对来说比较难控制。第二,由于行政机关在国家机关中人数是最多的,所以管理难度也比较大,难免会有疏漏,也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第三,行政机关行使权利的好坏与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行政权力,是依宪治国的关键。笔者认为,为有效控制行政权力,必须遵守行政权力法定、法律优先行政规章和法规、法律保留等原则。

行政权力法定: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来行使行政权力,开展行政工作。但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立法权的膨胀,行政权力的法定并不单单是由法律的形式确定。也就是行政权力法定演变为行政权力权定。行政立法与法律有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关键是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在规范行政权力上是指,法律相对于行政立法制定的规章、条例等优先适用,在限制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上,它本质上强调的是法律对于行政立法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优越地位。”[1]其要求:如果相关事项法律没有规定,行政立法的规定一定不能违反法律;法律已有规定,行政立法不得与法律抵触;如果行政立法、法律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行政立法与法律不一致的,应当首先适用法律,这是行政机关在实行行政管理应该坚守的准则。法律保留是指行政机关实行行政管理的行为不能任意作出,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作出,法律没有规定就不得作出。总之,法律才是规制行政行为的最后准则,也是行政立法行为的最终导向。

二、法官依法独立审判

我国宪法赋予了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权,没有独立审判,也就没有公正司法,试想一个审判过程如果受到来自其他机关的干扰、威逼、利诱,还能够保证司法的公正吗?

那么如何来确保法官独立审判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又叫司法省级统管。在这之前,省以下的地方法院的财政预算必须通过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才能向同级人大、党委提交,这就意味着预算通过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时有可能被改变,所以其成为了法院财政的间接控制者,政府可以通过间接控制法院财政,可能会影响司法公正。在人事任免上,依据我国宪法、法律,各级法院、检察院的高级司法官都由人大任免,司法机关受到权力机关的掣肘,因此,司法省级统管应运而生。

那么,司法省级统管是否无懈可击呢?从财政上,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大量实权下放,财权缩小,省级财政能负担的了如此大笔费用?是不是给本来就吃紧的省级财政雪上加霜。另外就是预算编制由省级法院、检察院进行,还会不会可能造成省级法院过多干预地方法院事务呢?从人事任免上,宪法规定各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还必须由同级人大任免。关于司法的中层干部比如各级法院的副院长的任免是否由同级人大任免?如果完全由同级人大任免试想一下,每个省多则两千少则一千的司法人员,单单一个省级人大管理的过来吗?

综上,司法省级统管本身只是阶段性的步骤,在这个步骤中所出现的几个问题,包括:“行政化司法的干部、省级财务如何保障和人员的具体管理”,法学界各家都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何实施还要商榷,我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这个意识:这一争论的过程是为中央统一管理提供经验。只有中央才能够保证财政,能够减少行政对司法的干预,从而保证法院独立审判,促进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增强党的宪法思维,促进党对依宪治国的领导

党的法治思维的核心是宪法思维,是指我党在提出解决问题时,要能够以宪法为出发点,来捍卫宪法权威和促进宪法价值的实现。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共产党应该通过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处于多数地位的党员代表以立法方式将政党政策上升为法律。党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政策建议,由国家权力机关审议决定是否通过,而不是直接把党的主张上升为法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我党能够领导人大。关键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二者都最做到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增强宪法思维,尽量避免出错?

笔者认为:首先,我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尽可能多考虑是否违宪,是否违法?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应带头遵守,这样才能更好地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次,在立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必须要通过人大。为了防止权力专断,同时人大对党要进行宪法和法律监督;不仅要做的平常的方式如审议工作报告、评议、视察等,还要讲究实效性如有力度、有深度和有广度地使用质询权、撤销不适当的决议或决定的权利以及组建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最后,我党可以加强民主,包括党内民主与党外民主。党内民主一方面是要求我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另一方面,选拔政府领导时,要做好民主推荐,测评程序做到公开透明,选拔出高水平高能力的领导,这样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也才能更民主、科学、合乎法律。”[2]

参考文献

[1]张淑芳.论行政法规与行政法律的界限[J].比较法研究,2012,02:10-26.

[2]李治勇.论党内民主与党内和谐建设[D].曲阜师范大学,2010.

[3]王一涛.论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推动作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01:9-10.

上一篇:2特色学校建设策略研究中期报告下一篇:《教育研究与评论》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