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2024-05-06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共5篇)

篇1: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1.给定二进制的位数,求其所能表示的范围;

2.掌握采用cache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的目的和管理方式。

3.掌握常用的指令格式和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4.掌握指令周期、机器周期等概念。

5.能够判断流水线中写后读(RAW)相关、读后写(WAR)相关和写后写(WAW)相关。

6. 掌握集中式总线仲裁中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查询方式和独立请求方式的优缺点和工作原理。

7.掌握中断处理过程及步骤,各寄存器的作用等内容。一维中断和二维中断的概念。

8.了解按操作数物理位置来区分的RS型、RR型和SS型 的特点和对性能的影响。

9.了解选择型和多路型DMA控制器的基本特点。

10.了解PCI总线的基本特点。

11.掌握在Cache存储器中,三种地址映射方式的特点。

12.掌握浮点加减运算方法和运算步骤。

13掌握操作码扩展和指令设计问题。

14.掌握存储器的扩展和按照要求设计存储器组成框图。

15.掌握CPU结构中各寄存器的作用、各部分之间如何连接以及信息的传送过程等问题。

篇2: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考研复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计算机考研复习中,处于复习基础阶段的考生要特别注意依据各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复习的关键及难点,严格依据最新考纲的规定各个击破,方可为整体的复习打下良好基础,保证后期复习的顺利进行。下面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复习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组成原理内容比较零乱,条理有点繁杂;并且计算机是一个内部运行状态难以直接观察、高度复杂的封闭式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保存、运算、传送等难以讲解;需要有适当的教学实验作为辅助性学习。组成原理在考研时主要考察内容有:计算机系统概述、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考生在复习时,(1)需要有数字电路的知识基础。(2)首先要重点掌握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3)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比较真实的部件组成和运行控制例子对复习非常有帮助。(4)关键的带有一定全局性的.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是重要的考点,需要把握各知识点的对应与从属关系,适当少关注细节问题,读一些试题与解。(5)做题过程中多关注基本知识与概念,针对考题找准答题思路,找准习题中包含的关键知识点,绝不会有非常复杂、高难度的计算问题。(6)课程中某些技术性指标有定性了解和定量计算两种,要把握好二者的区别。(7)复习时不用过分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全面性,以考研为主要目的。全部复习完后再把这些组成部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部件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是怎样联系的,最好在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预祝大家考研备考顺利,成功进入梦想的院校。

★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

★ 金字塔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 计算机专业项目心得体会

★ 计算机学习的心得体会

★ 员工参加“木桶原理”培训心得体会

★ 计算机维护维修之心得体会

篇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 计算机组成原理》 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该课程围绕着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全面详细的阐述了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并引申出各部件的设计实现方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对《 计算机组成原理》 这门课程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我院于2009年购置了由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开发的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将其应用于《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课程。 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本身就是一台简单的计算机,该实验系统不仅能够支持传统的硬件实验,而且创造性的在实验系统中增加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使得很多传统硬件实验在连接了硬件电路之后,不再使用手动开关向存储器输入指令和数据的方式验证电路的正确性,而是改用通过输入汇编语言程序对电路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因此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中,全体实验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现有的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以达到熟悉掌握实验系统各部分硬件的目的。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由学生利用VHDL语言设计一个8位的CPU,并利用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进行编程, 以验证CPU设计的正确性。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编程是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该实验系统,对它的汇编语言指令不熟悉,常常和已经学过的8086汇编语言指令混淆, 导致利用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编程的能力不足,对后续实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课程组全体教师就有了设计一个汇编语言转换器的想法。

二、对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的改进

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是一个优秀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实验教学平台,它最初的受益者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而我们黑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学生与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相比,动手能力、综合技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正是由于我院学生的这些差距,使我们必须对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进行改进。

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上有一个汇编语言,它和我们学过的8086汇编语言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同学们要做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就要再学一次汇编语言。 这个汇编语言一共有48条指令,只有4种寻址方式,有16个寄存器,……,一切都变了。 因此我们必须用一个方法使学生快速学会新的汇编语言,并利用它进行程序设计。

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者为了使实验系统更接近真实的计算机在指令系统中设计了与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指令,使得程序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但是遗憾的是,学生在学习8086汇编语言时, 所有的输入输出操作都是由DOS系统功能调用函数实现, 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底层硬件输入输出操作,现在在实验系统上首次自己编写输入输出函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是实验系统的第二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解决方法

基于以上两点,课程组全体教师决定自行开发一款辅助软件, 用来实现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程序与8086汇编语言程序相互转换, 进而指导辅助学生快速掌握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和相关知识。

本辅助软 件是利用windows下linux模拟环境 的flex工具和gcc编写完成的。 flex是linux下的一个用来开发编译器的工具, 主要用于词法分析器的设计开发。 由于本辅助软件需要对两种汇编语言的语句进行转换, 其过程包括大量的词法分析工作,因此我们选用flex工具,以缩短开发周期。

本辅助软件由两个可执行文件、两个示例程序和一个说明文件构成, 两个可执行文件暂时定名为my和your。my的功能是把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程序转换成8086汇编语言程序。 your的功能是 把8086汇编语言程序转换成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程序。

由于指令格式的原因,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指令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全部隐藏在操作码中,也就是说在指令译码的时候, 当指令译码器分析出指令功能的同时,也知道了指令中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这就使得实验系统无论在指令数量还是在寻址方式方面都比8086汇编语言指令系统简单, 我们把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看成是8086汇编指令系统的子集。 当my程序扫描到实验系统汇编语言指令时, 根据操作码就可以判断出它对应的8086汇编指令是什么, 寻址方式是什么, 然后转换成8086汇编语言指令即可。 通过my对两种汇编语言相互转换,提示学生注意两种汇编语言的相同点,以便学生在阅读实验系统汇编程序时快速理解它的编程目的。

your的功能是把8086汇编语言程序转换成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程序。 在具体操作中,由于8086汇编语言比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复杂,所以需要做一些简单的限制,以便程序转换。

第一, 我们约定your只能转换正确的8086汇编语言程序。辅助软件的设计目的之一是要学生在已经掌握8086汇编语言的基础上, 不需要再额外学习其他汇编语言就可以在实验系统上编写程序,因此我们假设学生能够利用8086汇编语言在通用计算机上实现实验程序的设计。 为了便于学生利用8086汇编语言设计程序,我们在软件包中增加了一个示例程序2.asm, 它本身也是一个8086汇编语言程序框架, 学生利用这个框架编程效率会更高。 为了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在软件中附带了Boland公司的Turbo Assembler汇编语言编译器 ( 简称tasm) , 学生编写的汇编语言可以用tasm编译成可执行文件,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第二, 我们要对8086汇编语言程序做简单的语法分析。由于实验系统汇编指令的操作数寻址方式都是固定的, 而8086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操作数寻址方式是不固定的,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对8086汇编语言程序进行简单的语法分析。

具体操作如下: 转换程序your扫描到一条指令首先对指令的操作码部分进行分析,判断该指令是否可以转换成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指令,如果可以就在指定变量中设置一个指令对应的数值,如果不能转换就输出一行字符串,提示用户你的程序中使用了不可转换的8086汇编语言指令, 在转换过程中把这条指令忽略。 8086汇编语言指令系统是一个复杂指令系统,指令存在大量的功能冗余,因此辅助软件采用忽略指令的方式,在这里也可以采用发现不可转换的指令就发出错误提示,然后强行结束转换的方式,但课程组老师考虑到每个人的编程习惯不同,所以采用前者比较温和的提示方式。

然后是对操作数寻址方式的判断,同样根据不同的寻址方式在指定变量中设置对应的数值,如果是实验平台支持的寻址方式,就直接转换成相应的实验系统汇编语言指令,如果不是实验平台支持的寻址方式,系统将提示出现错误,并强行结束转换。 在这一过程中最麻烦的是一些寻址方式的转换。 例如在8086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中,双操作数指令允许目的操作数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源操作数采用立即寻址方式。 例如:add ax,10,但是实验系统的汇编语言规定双操作数指令的两个操作数都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 只有MVRD指令支持立即寻址,因此一旦发现上述指令,转换程序将产生下面四条指令,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PUSH R15

MVRD R15,10

ADD R0,R15

POP R15

第三 , 我们要对 输入输出 指令单独 处理 。 由于TH- union+ 教学实验系统有自己的输入输出指令,这些指令与8086汇编语言的输入输出指令完全不同, 为了简化问题,便于学生们迅速掌握串口操作,我们约定在编写与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程序时,必须采用事先设计的宏。首先我们在示例程序2.asm中利用DOS系统功能的7号子功能和2号子功能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宏。 在编程过程中凡是遇到输入输出操作都调用这两个宏。然后我们把这两个宏名加入到转换程序中,当转换程序扫描到这两个宏名将自动生成对应的实验系统汇编指令。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实验系统的输入输出操作采用查询方式,因此每次生成的实验系统汇编程序里面一定要带一个有条件跳转指令和标号,在具体操作时,很可能出现多次使用输入输出操作, 每次产生的标号都要不同, 所以程序中必须对生成标号进行处理,这是此部分的设计重点。

本辅助软件首次应用于2012级软件学院的实验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许多热心的同学对辅助软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课程组全体教师将根据师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辅助软件, 为以后的实验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诚,刘卫东,宋佳兴.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2]王诚,刘卫东,宋佳兴.计算机组成与设计实验指导: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篇4: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工程思维 教学探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这门课程不针对具体机型,而是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角度讲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这门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较多,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懂和枯燥,是公认的学习难度和教学难度较高的一门课程。

如何让学生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努力投入的硬件知识的学习中,我在十多年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探索从“工程思维”的角度引领课程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定位

首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工科类的专业,它是在计算机这个工业产品出现后,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而诞生的一个新兴专业。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基本原理都和工程技术密不可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有关硬件部分的核心基础课程。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看,计算机硬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工程项目或者工业产品,《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的理论、原理都是在计算机产品发展过程中总结、归纳、提升出来的。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能用一种纯理论的学习方法学习,而是要用一种“工程思维”的方式学习。比如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产品的性能,而是要考虑产品功能的扩展性、可维护性、产品性价比。《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总线技术、Cache技术都体现了这样一种设计思想和理念。同时计算机的硬件结构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断改变,《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不断更新。

由于计算机硬件是和工程实际紧密相连的,作为指导计算机硬件设计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就不能像《高等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等课程一样,只是偏重从理论上讲解,而是要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讲解才能使得学生听得懂、有兴趣,同时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工程思维”引领教学的具体实践

用工程思维的方式引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是指要求学生站在一个工程师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计算机系统?在设计一个计算机系统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把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融入项目设计中。这样就带出目前计算机系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过老师在学生积极思考后的讲解,从而学到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这种以“工程思维”作为引领的教学方法的好处是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而是结合问题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形成一种“工程思维”的方式,了解工程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为学生今后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打好基础。

由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任何工程设计实践的概念,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

下面我以计算机中数据表示这一节为例,具体介绍“工程思维”引领的教学方法。

在这节中我们首先会告诉学生计算机采用的是二进制。大多数学生知道计算机使用二进制,但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模糊的。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主板电路告诉学生: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是因为二进制是最简单的数制,在电路上只要“0”和“1”两种电平状态表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时开始是用的十进制,是工程师们的不断实践,发现用二进制设计电路更简单、可靠,因而改进成二进制,这样生活中的十进制数,如果要用计算机处理,必须转换成二进制。

这时学生会疑惑,那计算机既然使用二进制,为什么要学习十六进制?我们接着会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我们在实际研发计算机产品过程中如果书写二进制,一个简单的十进制数用二进制表示会很长,这样工程师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出错,转换成十六进制后书写简单得多,而且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相互转换方法也简单。

我们会继续提问学生:生活中的十进制数可以通过转换成二进制由计算机处理,但生活中还有正数和负数呢?计算机又该如何解决符号问题呢?这样顺势讲解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计算机解决了符号问题,计算机的设计师们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小数点问题呢?我们又从这个角度讲解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告诉学生工程师们是如何巧妙解决计算机中小数点的表示问题。

接下来讲解数据的原码、反码、补码时学生会疑惑:不是有二进制了吗?原码表示不是很好吗?为什么又要学习补码呢?这时我们会告诉学生:计算机开始设计时是用原码,但是发现,如果计算机用原码设计加法电路时会很麻烦,你必须先比较被加数和加数的符号,然后才能确定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而且运算结果的符号要单独处理。如果在计算机的运算电路中采用补码,其加法、减法会统一成加法,符号位可以参与运算,在不溢出的情况下结果正确。在课堂上,通过一个原码加法和补码加法的例子,学生感到补码加法的神奇,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讲解“系统总线”一章时,我们结合实际产品中的PCI-E和USB总线,告诉学生如果产品设计过程中使用“总线”方法连接计算机各个部件比用“分散连接”方法连接各个部件,产品的扩展性、易维护性会好得多,这是会计算机系统会广泛采用总线的原因。这种从“工程思维”角度切入的教学,使得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枯燥无味。

在讲授“存储器系统”一章的“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时,Cache技术涉及工程设计的思想,也就是说这些设计理论都是为了实现产品的性价比,解决存储器速度、容量、价格的矛盾。这些课程的讲解如果不结合“工程思维”,不强调工程设计意识,对于从未参与实际设计过产品的大学生们是很难理解和意识到的。

总之,如果我们带着学生以一个工程师的角色,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硬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形成的概念和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会强得多,学习兴趣会浓厚得多。这种站在更高角度来学习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意识,为学生们毕业后从事产品设计、项目开发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根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的定义:工程是一种把科学和数学原理、经验、判断和常识用到造福人类的产品制造中的艺术,是生产某种技术产品或系统以满足特定需要的过程。计算机就是这样一种产品或系统。所以在和计算机有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中应用“工程思维”引领是一种必然,我们需要探索“工程思维”在计算机硬件学习中的价值,以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使得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未来工作中需要的工程思维方式和工程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爱红,武俊鹏,李丽洁,李静梅,张国印.“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10):37-39.

[2]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之工程思维辨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24-26.

篇5: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提纲(软件工程专业适用)

了解:指对事物有初步的认识,包括对概念、常识的必要记忆,但不要求清楚明白其内在规律或工作原理。理解:指对事物有比较深入地认识,不仅包括对概念、常识的记忆,而且要求清楚明白其内在规律或工作原理,并能用自己的言语加以陈述说明。

掌握:指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1 计算机的分类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方法。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的硬件

1)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要素(图1.2)

2)理解程序、指令的概念。以及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概念。1.4 计算机的软件

1)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2)理解软件的发展演变 1.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图1.7)

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 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1)掌握定点数、浮点数的表示方法(例

1、例2)* 2)掌握数的机器码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方法(例3、4、5)* 3)理解字符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 4)掌握奇偶校验的原理和方法 2.2 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1)掌握定点补码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掌握运算益处概念以及检测方法* 3)理解基本二进制加法/减法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3 定点乘法运算

1)了解不带符号阵列乘法器的算法和逻辑图

2)理解对2求补电路工作原理及带符号阵列乘法器的组成逻辑图。2.4 定点除法运算

1)了解原码除法算法原理和并行除法器的算法和逻辑图

第三章 内部存储器

3.1 存储器概述

1)了解存储器的分类 2)理解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3)掌握主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3.2 SRAM存储器

1)掌握SRAM存储器的存储特性* 2)理解基本SRAM的逻辑结构

3)了解SRAM的读/写周期波形图(时序图)3.3 DRAM存储器

1)掌握DRAM存储器的存储特性* 2)理解DRAM芯片的逻辑结构

3)理解DRAM刷新技术 4)掌握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3.4 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

了解常见只读存储器的种类及其特性 3.5 并行存储器

1)了解双端口存储器的特性

2)理解多模交叉存储器的编址特点及其特性 3.6 Cahe存储器

1)掌握Cache的功能,理解Cache的基本原理* 2)掌握Cache命中率h、平均访问时间ta及访问效率e的计算方法* 3)理解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方法 4)了解Cache替换策略及写操作策略

第四章 指令系统

4.1 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

了解计算机对指令系统性能的要求 4.2 指令格式

掌握指令的一般格式* 4.3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掌握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掌握有效地址EA的算法及其表示方法* 4.5 典型指令

1)掌握典型指令的分类* 2)掌握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5.1 CPU功能和组成

掌握CPU的功能和基本组成(含主要寄存器)* 5.2 指令周期

1)掌握指令周期、CPU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的概念* 2)掌握典型指令的执行流程及其分析方法* 3)掌握指令周期的方框图表示方法* 4)掌握指令周期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5.3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了解时序信号的作用和体制,理解时序的控制方式 5.4微程序控制器

1)理解微程序控制原理* 2)理解微操作和微命令* 3)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4)掌握微指令格式和微程序设计技术* 5.5 硬布线控制器

了解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5.7 流水CPU 1)理解并行处理基本方式、流水CPU的结构和时空图 2)理解流水线的主要问题(资源相关、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5.8 RISC CPU 掌握RISC机器的特点* 2 第六章 总线系统

6.1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1)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和总线的结构形态(单总线和多总线)2)掌握总线的内部结构,掌握三大总线的基本特性 6.2 总线接口

1)掌握信息传送方式(串行和并行方式)2)掌握总线接口的概念及其功能* 6.3 总线总裁

掌握集中式总裁三种方式的特点* 6.4 总线的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1)理解同步定时和异步定时的概念 2)了解总线数据传送的四种模式

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

8.1 外围设备的速度分级与信息交换方式

1)了解外围设备的速度分级 2)了解外围设备的信息交换方式 8.2 程序查询方式

1)理解外部设备的编址方式及其特点 2)理解程序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图8.2)* 3)理解程序查询输入/输出方式的流程图(图8.3)* 8.3 程序中断方式

1)理解中断的概念和中断处理流程图(图8.5)2)掌握中断方式的基本I/O接口逻辑及其功能(图8.6)3)掌握单级中断的概念和单级中断源的识别

4)掌握多级中断的概念和单级中断源的识别(图8.10)8.4 DMA方式

1)理解DMA的概念 2)理解DMA传送的3种方式 3)理解DMA控制器的逻辑结构

4)理解DMA传送数据的流程图(图8.15)

5)掌握选择型DMA控制器和多路型DMA控制器的特点

第九章 操作系统支持

9.3 存储管理

了解分区式存储管理、交换技术和分页技术 9.4 虚拟存储器

1)理解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理解页式虚拟存储器、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映射方法 3)了解虚拟存储器替的换算法 9.5 存储保护

1)理解存储区域保护的概念

上一篇:xx地球日活动方案下一篇:高中议论文题集锦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