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9-12

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很多都毕业于中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 其中师范类高职院校是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主阵地。因此, 探讨和解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所有职业群体共同需要遵守的普遍行为规范, 二是特定职业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 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职业道德教育概念没有明确共识, 从现有文献来看,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形成高尚的职业情操, 为他们就业上岗、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品质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缺位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 学前教育专业普遍缺少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有关研究指出,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可分为四大部分, 即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课, 研究者对这四部分课程下的子课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但是在开设的课程中并没有“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身影。另一项调查数据表明:“98%…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64%…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 平均课时为4.8…节课;27%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是结合在就业指导里;还有…9%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显而易见, 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没有独立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 而是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或者职业指导等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辐射式教育, 并且学校将大部分课时数用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上, 职业道德教育有关课程的课时数很少。同时, 课程的缺位直接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规划。在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下, 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时内容泛化, 专业性不强。“85%…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指出其所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专业的关联度不高;…87%…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明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普遍没有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虽然确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但是在课程缺位的环境中, 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 也无法满足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需求, 学生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可度较低, 没有手段的目标俨然成为了“口号式”的教育, 学生的职业道德势必会野蛮生长。

(二)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缺乏专业师资

高职院校为降低办学成本, 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授课形式, 并且不分专业, 由德育教师或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数量稀少,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职业道德专业教育的要求。一方面, 德育教师和兼职教师大多不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 尤其缺乏一线的学前教育工作经验, 对学前教育专业领域职业道德的理解不够深入具体, 在教育教学时容易脱离专业讲道德, 缺乏专业针对性。另一方面, 兼职教师大多将其他工作任务作为自己事业的重心, 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和研究中, 上课以完成学校规定的课时数为主, 不太注重教学效果, 学校也很少提供给教师在这方面学习进修的机会, 导致兼职教师不能及时更新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不全面

首先, 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依赖于教师和学校, 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实习和见习所在的幼儿园虽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有一定的话语权, 但是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工作繁琐, 很难有时间精力关注到实习生实习时的出现的细微的职业道德问题。并且实习指导教师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 只要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的师德问题, 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 就算发现了学生的问题也不会反馈给高职院校, 更不会在学生的实习报告中体现出来, 因此幼儿园实际上放弃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评价的话语权。其次, 一些教师为降低教学成本,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时多采用笔试或者课程小论文的形式, 评价方式单一。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教师的主观判断, 无法考察学生在真实的学前教育工作情境中能否做到知行合一。最后, 由于缺乏系统的课程, 职业道德教育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缺少过程性评价, 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反馈纠正, 教师也不能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三、解决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 转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 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得以重视, 高职院校才会将行动落到实处, 才能不遗余力地组织学校资源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与强调技术技能的职业不同, 在工作时需要处理更加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 因此其职业道德内涵更加丰富, 对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尤其重要。特别是在新时代, 人们更加关注学前教育的质量, 不仅仅将幼儿园视为“临时托管”的场所, 以往存在的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 人们迫切要求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转变“重才轻德”的现象, 牢固树立“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师形象。既要让学生掌握钢琴、舞蹈等专业技能, 学习幼儿心理等专业知识, 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恪守职业道德原则, 陶冶职业情操, 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

(二) 改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有关课程

高职院校要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必须要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有关课程。首先, 应重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开发学前教育专业专门的职业道德教材。除了开发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之外, 学校也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的部分内容融入到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中, 发挥出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 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课程内容的编制,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科知识体系, 根据职业道德知识的自身逻辑分层次、分梯度的组织课程内容, 体现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原则。另一方面, 要精选在学前教育工作领域中与职业道德问题有关的案例, 充分考虑学生在以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大概率和小概率职业道德问题, 反应真实的学前教育工作情境, 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讨论。其次, 应重新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学校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保证职业道德教育有充足的课时数, 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占据一定比例。最后, 在改革显性课程的同时, 学校也要注重隐性职业道德课程的开发。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 教职工的言行, 宿舍氛围, 非正式团体等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隐性课程中,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 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转化成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因此, 学校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师德师风建设, 杜绝不道德现象, 形成文明和谐互助友爱的校园环境,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道教育土壤。

(三)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影响课程实施的优劣,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严格执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准入制度, 既要考核专业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也要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其次, 学校应增加职业道德教育投入, 灵活引进校外兼职教师。长期从事学前教育的一线教师对该职业的职业道德不仅有感性认识, 更有深刻的理性认识, 能够凭借丰富的案例和教育教学经验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有更直观的认识。最后, 高职院校应对德育课教师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教师进行定期专项培训, 组织这些教师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调研学习, 加深他们对学前教育领域职业道德的认识, 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同时, 应通过改变职业道德教育有关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 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融入到教学评估指标当中, 切实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感。

(四) 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全面评价

建立系统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落实职业道德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第一, 我们应构建以高职院校、教师、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等为主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从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 能更好的保证教育评价的连续性和反馈的即时性。特别要提高幼儿园和实习指导老师的评价话语权。为此, 学前教育机构应减轻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见习期间的教学任务, 为其留出更多时间观察、了解、指导实习生, 并将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成绩纳入该教师的年终考核中。第二、高职院校可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确定考核评价的内容和项目, 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知识和职业道德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第三、学校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量化指标和质性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课程实施的进度, 对学生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从源头上把控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摘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影响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本文运用文献法并结合国内教育实践就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缺位,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缺乏专业师资,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不全面等问题, 并提出转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改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有关课程,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全面评价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 戴娇娇.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 [4]张淑琼.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4 (05) :97-98.

[5] 严云.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7.

上一篇:高师音乐教育的“综合艺术”初探——来自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启示下一篇:浅谈中美贸易差额内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