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2024-04-09

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精选8篇)

篇1: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数控实习小结

院(系)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讫日期

数控编程及其发展

数控编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统中最能明显发挥效益的环节之一,其在实现设计加工自动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诸如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由于生产实际的强烈需求,国内外都对数控编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下面就对数控编程及其发展作一些介绍。

1.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cutterlocationpoint简称CL点)。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表面的交点,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

1.2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概况

为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程序编制问题,50年代,MIT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语言,称为APT(AutomaticallyProgrammedTool)。其后,APT几经发展,形成了诸如APTII、APTIII(立体切削用)、APT(算法改进,增加多坐标曲面加工编程功能)、APTAC(Advancedcontouring)(增加切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PT/SS(SculpturedSurface)(增加雕塑曲面加工编程功能)等先进版。

采用APT语言编制数控程序具有程序简炼,走刀控制灵活等优点,使数控加工编程从面向机床指令的“汇编语言”级,上升到面向几何元素.APT仍有许多不便之处:采用语言定义零件几何形状,难以描述复杂的几何形状,缺乏几何直观性;缺少对零件形状、刀具运动轨迹的直观图形显示和刀具轨迹的验证手段;难以和CAD数据库和CAPP系统有效连接;不容易作到高度的自动化,集成化。

针对APT语言的缺点,1978年,法国达索飞机公司开始开发集三维设计、分析、NC加工一体化的系统,称为为CATIA。随后很快出现了象EUCLID,UGII,INTERGRAPH,Pro/Engineering,MasterCAM及NPU/GNCP等系统,这些系统都有效的解决了几何造型、零件几何形状的显示,交互设计、修改及刀具轨迹生成,走刀过程的仿真显示、验证等问题,推动了CAD和CAM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到了80年代,在CAD/CAM一体化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并行工程(CE)的概念。目前,为了适应CIMS及CE发展的需要,数控编程系统正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集成化方面,以开发符合STEP

(StandardfortheExchangeofProductModelData)标准的参数化特征造型系统为主,目前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国内外开发的热点;在智能化方面,工作刚刚开始,还有待我们去努力。NC刀具轨迹生成方法研究发展现状

数控编程的核心工作是生成刀具轨迹,然后将其离散成刀位点,经后置处理产生数控加工程序。下面就刀具轨迹产生方法作一些介绍。

2.1基于点、线、面和体的NC刀轨生成方法

CAD技术从二维绘图起步,经历了三维线框、曲面和实体造型发展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在二维绘图与三维线框阶段,数控加工主要以点、线为驱动对象,如孔加工,轮廓加工,平面区域加工等。这种加工要求操作人员的水平较高,交互复杂。在曲面和实体造型发展阶段,出现了基于实体的加工。实体加工的加工对象是一个实体(一般为CSG和BREP混合表示的),它由一些基本体素经集合运算(并、交、差运算)而得。实体加工不仅可用于零件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大面积切削掉余量,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用于基于特征的数控编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特征加工的基础。

实体加工一般有实体轮廓加工和实体区域加工两种。实体加工的实现方法为层切法(SLICE),即用一组水平面去切被加工实体,然后对得到的交线产生等距线作为走刀轨迹。本文从系统需要角度出发,在ACIS几何造型平台上实现了这种基于点、线、面和实体的数控加工。

2.2基于特征的NC刀轨生成方法

参数化特征造型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时期,但基于特征的刀具轨迹生成方法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特征加工使数控编程人员不在对那些低层次的几何信息(如:点、线、面、实体)进行操作,而转变为直接对符合工程技术人员习惯的特征进行数控编程,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

W.R.Mail和A.J.Mcleod在他们的研究中给出了一个基于特征的NC代码生成子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零件的每个加工过程都可以看成对组成该零件的形状特征组进行加工的总和。那么对整个形状特征或形状特征组分别加工后即完成了零件的加工。而每一形状特征或形状特征组的NC代码可自动生成。目前开发的系统只适用于2.5D零件的加工。

LeeandChang开发了一种用虚拟边界的方法自动产生凸自由曲面特征刀具轨迹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凸自由曲面内嵌入一个最小的长方块,这样凸自由曲面特征就被转换成一个凹特征。最小的长方块与最终产品模型的合并就构成了被称为虚拟模型的一种间接产品模型。刀具轨迹的生成方法分成三步完成:(1)、切削多面体特征;(2)、切削自由曲面特征;(3)、切削相交特征。JongYunJung研究了基于特征的非切削刀具轨迹生成问题。文章把基于特征的加工轨迹分成轮廓加工和内区域加工两类,并定义了这两类加工的切削方向,通过减少切削刀具轨迹达到整体优化刀具轨迹的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几种基本特征(孔、内凹、台阶、槽),讨论了这些基本特征的典型走刀路径、刀具选择和加工顺序等,并通过IP(InterProgramming)技术避免重复走刀,以优化非切削刀具轨迹。另外,JongYunJong还在他1991年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制造特征提取和基于特征的刀具及刀具路径。

特征加工的基础是实体加工,当然也可认为是更高级的实体加工。但特征加工不同于实体加工,实体加工有它自身的局限性。特征加工与实体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从概念上讲,特征是组成零件的功能要素,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为工程技术人员所熟知;实体是低层的几何对象,是经过一系列布尔运算而得到的一个几何体,不带有任何功能语义信息;实体加工往往是对整个零件(实体)的一次性加工。但实际上一个零件不太可能仅用一把刀一次加工完,往往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一系列工步,零件不同的部位一般要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有时一个零件既要用到车削,也要用到铣削。因此实体加工主要用于

零件的粗加工及半精加工。而特征加工则从本质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特征加工具有更多的智能。对于特定的特征可规定某几种固定的加工方法,特别是那些已在STEP标准规定的特征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标准特征都制定了特定的加工方法,那么对那些由标准特征够成的零件的加工其方便性就可想而知了。倘若CAPP系统能提供相应的工艺特征,那么NCP系统就可以大大减少交互输入,具有更多的智能。而这些实体加工是无法实现的;

特征加工有利于实现从CAD、CAPP、NCP及CNC系统的全面集成,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为CIMS乃至并行工程(CE)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实体加工对这些是无能为力的。

实习小结

实习,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事与物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教室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结束了,短短的一个学期让我对数控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数控有了更深的了解,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熟练的掌握了数控程序的编程和数控加工的操作,收获颇多。例如:①通过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熟练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刀具定义、编程坐标系的设定和对刀,能熟练编制车削和铣削的加工程序。②通过对数控车床的操作,提高一般轴类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上手了,踏入了数控这个门槛,还适当地给我们布置些作业,我们也积极认真地对待,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之余,我们还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尝试着车一些自己想要有图案零件,效果还不错。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在这里我要感谢带我们实习的老师,正是应为他的无私奉献以及谆谆教导 是我的数控车操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到最后我可以独立的将工件做出来。

篇2: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1、普通车床、铣床实习

我所做的工作是开始于切销铣床的工作,而当中的铣床又有分比较基本跟比较复杂的。

而我大部分是被指派做较简单的工作,在工厂中也比较像是学徒及打杂工。较困难及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并没有机会碰到,一方面是厂方怕有危险,一方面是技术也不够好到可以独立操作,有的机台价值好几百万,厂方也不愿意冒这个险用个实习的人来尝试。而一天当中会做到的工作大概是一开始到工厂后,看师傅指派什么工作,大部分是延续前一天的进度,因为一个模具通常得花上好几天来做,如果有新的东西,就先讲解再看该怎么做这个模具,切销的图形是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然后就是一整天的重复动作,到了快下班时就是清洗机台及打扫环境。

普车实习主要是加工各种带有旋转表面的零件,一般是车削外圆、端面、切槽、切断、钻中心孔、钻孔、镗孔、铰孔和车削各种螺纹、内外圆锥面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刀具磨削技术。刀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产品质量的优劣和生产效率的高低,因此如何磨出一把好刀是加工的前提条件。由于实习时间较短,我的磨刀水平还很不到位,还要进一步加强。

2、加工中心的实习

堡云达公司的模具中心,数控设备主要是加工中心。加工中心是一种综合机,由于各种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对加工中心的操机人员和编程人员的综合素质都要求较高。加工中心不象传统机床,工艺安排一定要全面考虑,尽量减少装夹次数,这样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产品质量也高。在编程方面,企业里基本上都使用软件。由于人才流动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企业里基本上是多中CAM软件混合使用,如堡云达模具中心就用UG和CIMATRON两个软件编程。总之,数控加工用到的知识比较广泛,在企业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有较为丰富的工艺知识。

3、 在设计部门的实习,也使我熟悉了企业进行模具设计的步骤。第一步:接受订单,和客户商讨,确认制品图和制品图上的公差尺寸;第二步:构想阶段,确定制品大致的结构,模架的大小、结构,方案确认;第三步:详细三维设计、模架设计;第四步:干涉检查;第五步:二维出图;第六步:制作表格(包括标准件订购表,加工材料订购表等);第七步:制作组装图;第八步:编程加工。

4、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三、关于实习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1、通过和企业有关人员的谈话、调查以及自己的亲身感受,我认为目前培养的数控人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如缺乏工艺意识,工艺知识欠缺,数控加工只停留在理论上;

(2) 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精,针对性不强,如数控加工专业,不能很熟练地、正确地操作典型数控设备,要进行举一反三就更加困难;

(3) 对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掌握不够,如对三维软件的应用不够熟练,编程水平较低,缺乏高速切削技术概念。

(4) 实践教学中缺乏对数控设备的检修、调试、故障分析能力和数控加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

篇3: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低于半年。为贯彻教育部的指导方针, 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 各高校都在积极实施学生顶岗实习。

二、顶岗实习必要性

总结前期教学的教学经验及学生反馈发现, 在高职三年学习阶段未经历顶岗实习的学生中, 绝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岗位认识非常模糊, 动手能力差, 毕业被企业录后, 企业再培训的时间较长。为强化训练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 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增加社会经验, 使高职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企业, 更受企业欢迎, 在高职阶段实施学生顶岗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数控技术专业简介

根据培养目标进而制定的数控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UG CAM) 、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为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课程相关知识也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主要针对的专业知识。

在就业方面, 我国数控技术人才相当紧缺, 特别缺少数控编程、操作人员。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 可从事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岗位的工作:

1.数控设备的编程 (含CAM编程) 与操作、安装调试及检测、维修、维护等工作。

2.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工装设计等工作。

3.数控设备销售、管理、数控产品检测及销售服务、数控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

四、顶岗实习实施

为了让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岗位情况, 提前树立就业意识、信念, 提前锻炼岗位工作能力, 组织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高职三年学习的必要环节。顶岗实习的实施一定要从安全教育做起, 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进入顶岗阶段。

(一) 安全教育与管理

1.安全教育

安全问题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 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维护自身安全, 也是学生顶岗前必须意识到的问题。因此, 首先应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分别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分别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方面, 由学生管理负责人通过讲座、视频案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进入企业的安全常识初步讲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企业方面, 邀请企业技能带头人为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结合自身在生产一线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经历针对生产操作安全、安全防护设备、触电安全、防火安全和环境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讲解, 使富有切身感受的讲述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分到具体的顶岗岗位后, 再由岗位班组长为学生讲解具体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管理

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应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如果纪律涣散, 轻则影响实习效果, 重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生产事故。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有关纪律, 严守工作岗位。杜绝迟到、早退、旷工现象, 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 须向校方指导老师请假, 并征得厂方指导师傅和班组长同意。只有通过严格管理, 才能提高学生劳动纪律, 强化其工作职责。把工作纪律与学生操行考核挂钩, 作为奖学金发放、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首先需要顶岗岗位师傅和带班教师的倾心指导和管理。其次, 也离不开辅导员的管理和教育。只有两方面密切配合, 实现“教”和“管”的结合, 才能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要做到位, 要做到学校企业双管齐下, 要做到车间岗位双管齐下。

(二) 顶岗实习

高职顶岗实习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不能局限于单一的顶岗, 要结合校企合作, 建立车间里的教室并安排适当的教学环节和适当的现场讲解环节, 使学生在顶岗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理论、学习和总结的统一。

在教学安排方面, 要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以柳州市高职院校为例, 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调研, 发现办学宗旨服务地方的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70%以上都是从事冷冲模具数控加工岗位。所以, 综合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 笔者认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模具结构认知和相关加工的工艺知识。为此, 学院聘请企业专家阶段性地为学生讲授相关内容 (具体安排见表1) , 使学生边做边学边听边总结, 从而获得更大的收获,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顶岗实习效果及总结

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首批为期两个月的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 学生顶岗态度良好, 学习积极性高, 展现了顶岗中学习、边学习边顶岗的积极状态。学生们都认为顶岗实习开阔了眼界, 增强了对专业的认识, 有利于确定学习方向和端正专业学习态度, 大大地提高了专业兴趣, 获得了一次与实践相结合的体会。顶岗实习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专业技能的努力方向, 而且使学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了解, 也促使其自身认真思考自己如何才能适应现代企业要求, 并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能人才, 为将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 应该大力推行并不断改进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摘要:文章从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必要性、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必要性,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海燕.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 2009, (26) .

篇4: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控实习课堂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47-01

由于中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学习上的难度就大,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就可以采取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信息化教学还解决了学院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控加工技术也在高速发展,这就使得数控技术的变化很大,因而教师必须得适应这些变化。教师只有迅速的接受这些变化,适应新环境、新知识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这样也能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使他们真正了解教育的重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由于时代的发展,必须进行教育的创新。信息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一些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因而想要真正对教育进行创新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具有主动应答、发现、策划、行动、反思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因而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呆板,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课或板书而学生在下面听课,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极大的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这种教育方式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有助于学生进行复习,对所学知识由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二、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控实习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极大的拓宽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便于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感受到比较真实可靠的学习情境,这样将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的思考学习的知识,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

(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探究。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数控技术课程学习,在刚开始时会觉得比较新鲜有趣,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他们会察觉到学习难度的增大,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开始下降,这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数控技术知识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就可以采取信息化教学。这样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今后面临困难时可以勇敢的面对。

(三)动画演示,突破学习难点。众所周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难点才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讲好学习难点,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演示可以将负责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好知识。在数控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应用动画演示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知识的学习中,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这一方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网上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网上学习需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各种数控技术难点的探究能力。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查找各种视频、图片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上与教师交流沟通,或者是与其他同学沟通,彼此交换分享各自的意见。这种学习模式需要学生自己主导完成,这就需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可以主动学习并探究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不懂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到数控实习课堂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要做好课堂笔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虽然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仍需要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不仅需要记录教师所讲解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得标注清楚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便于自己课后复习时可以重点注意。虽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但是教师也不能直接使用信息技术而忽视讲解,教师必须进行适时的讲解使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后再进行课堂记录。

(二)要注意进行辅导。要创新教学模式,就需要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情况。因而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就不能只是利用网络进行讲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他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停下来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还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注意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多给他们进行讲解,使他们可以及时跟上学习的进度。

(三)要注意让学生进行练习。课后练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课后练习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使其可以被熟练应用。而且练习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因而教师在课后需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可以练习所学知识。在布置练习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按照学习成绩的不同布置不同的练习题,而且教师要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为他们讲解不会的练习题。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必须得学会合理应用,只有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想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合理应用,教师就需要加大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力度,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平衡点,把握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力度,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控实习课堂教育中会改变我国教育模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教学中的数控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加大对数控专业知识的研究力度,找到信息技术在教學应用中的平衡点,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震宇.中职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198-198,199.

篇5:机械加工车间实习小结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来到车桥厂一个月了,回想这一个月,收获很多,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理解了良好有效的沟通在工作中的益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确定了前进的方向。这些都离不开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工人师傅们的耐心解答。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首先我基本了解了装配车间的主要生产任务和4条装配线的情况。其中N线是装配车间最老的一条生产线,但也是生产任务最重的一条线。主要负责N,K,N900 3360,4750等前桥的装配。装配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并且要严格的保证装配质量。通过和师傅们的沟通,和工艺文件,我基本熟悉了N线各种产品的零部件和装配工艺。

T线是一条新线,是由于新产品的开发而投入新建的一条产品装配线,其生产的产品包括N350 SUV 4X2,N350 SUV 4X4,N350 PK 4X2,TRF等,其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并且在产品质量方面更具有稳定性。但是如果某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将会导致该线停产,这样后面的工序只能等待,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加强TPM的推进,更好的实行JPS精益生产。

除此之外,装配车间还有两条人工装配线,主要负责T4X2前悬总成和全顺单双胎前轮毂总成的装配,在这两条线上,员工起了主导作用,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机动性,很好的提高了效率。最后我还了解了清洗探伤线,该线主要负责,转向节,弯直臂,主销,前轴等零件的探伤。通过陶主任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熟悉了探伤的工作原理,以及清洗液的配比,温度等因素对探伤的影响。

通过对车间的工艺的熟悉,并且在杨工的帮助下完成了装配车间工装快速切换的统计,将更换工装的时间数字化,备案,为生产力改善提供数据的支持。此外,我每天对现场的5s,QPS卡,设备点检表等进行检查,规范流程,推进jps精益生产的理念。

我需要了解和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对工艺和生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除此之外,通过和曹厂长,陶主任,以及各位师傅们的沟通,让我收获很多,感悟很多,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做事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做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特别是我们从事技术工作,要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我刚从学校出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虚心向我的师傅们请教,再结合自己的理论,多问,多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

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现在从事任何工作,我们讲的都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团队协作,各个部门和车间的良好沟通,能够更有效,更快的解决问题。

做事情不能盲目的凭空想象,主观臆断,发现问题也是一样,通过数据的支持,理性的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其中解决问题需要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想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且还要跟踪,归纳总结,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能从容的应对了。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我才能胜任以后的岗位。最后,感谢厂部领导,车间主任提供给我学习,锻炼的机会,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帮助。

篇6: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告范文

数控技术实习报告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针对数控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要求,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构建了以“分层培养,层层把关.先易后难,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所示)。在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侧重点不同,实践教学体系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来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着重对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的掌握,并要求熟练操作。但不能人为地隔绝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联系。只有建立在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工艺规程的基础上二,才能在实习中得心应手,才会在实践中有所什么是纳米材料创新,只有在实习中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转化为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

2.实践内容要具有连续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在实训课题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了学院的设备现状、学时安排、生源素质、理论课程的学习及不同学科实训内容的衔接等因素来统筹安排。努力做到一方面兼顾不同学科的相互衔接,使实习课题在不同学科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形成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形成从认识实践到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实践,最后再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制图测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等实训课题都可以选用减速箱,做到内容相互衔接前后连贯,有利于学生形成从设计、制造到装配成产品的整体概念。例如车削工种的qq网盘打不开怎么办实训,在前期先安排基本的操作技能的训练,如单一的车外圆、铣槽等,而在后期则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课题的训练项目,如轴类零件,既有端面、外圆面、键槽、螺纹、锥面孔等的加工,又涉及到刀具、工具夹具、量具的正确选用和工艺制定、程序编制、加工生产、产品检验、质量分析等生产及技术环节,实现了实训教学由低级到高级、由单项到综合的过渡。又例如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具体某塑料制品的生产,可以实现模具设计、cad造型、工艺编制、数控加工、注塑成型等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要求,而且最终还形成产品。

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方案

集中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效果是本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此,各办学单位就实践性教学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修课中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尽可能结合产品的生产工义乌来料加工网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来制定实训方案,务使实训体现生产实际。

2、综合实训环节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动控制、逻辑控制、检测技术为核心来制定实训方案,各办学单位可根据自己的硬件条件具体安排实训内容。

*

3、综合实训与机械行业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核结合起来,各办学单位依据资格证书考核的基本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从实际生产中的典型环节中选取素材,制定综合实训内容,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其考核成绩达到要求者方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4、实训环节的教学工作应尽可能选聘“双师型”教师担任。

集中实践环节

一、《金工实习》

本实践环节6学分,为数控技术专业必修实践环节。最好安排专业课学习之前,其目的是为继续学习专业课及施工课程,并进行某些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数控编程软件有哪些)本环节基本内容及要求:

① 普通机械加工

学习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了解普通机床组成、功用、特点;了解和掌握普通车床、铣床、刨床的使用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车床/铣床基本操作,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了解刀具的基本知识和刃磨方法。了解常用量具使用方法,并能进行正确操作。

② 现代加工技术

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基本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特点,学习数控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简单操作方法。

③ 钳工

掌握钳工各项基本操作方法及所用工、卡、量具。掌握钻孔、铰孔、攻丝、套扣的基本加工方法。了解机器部件装配与拆卸方法。

④ 焊接

了解手工电弧焊的应用及焊接过程;了解焊条的组成、作用和牌号规格,焊接工艺参数及其选择。了解常见焊接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了解气焊的原理物业管理员试题,所用设备及安全操作知识。能独立进行基本操作。

篇7: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实习小结

一、实习时间:2012.06-2013.5

二、实习地点:xxxxxxxxx

三、实习单位:xxxxxxxxxxx

四、实习主要工作:对路基,桥涵进行测量放样,以及一些试验。

五、实习过程概述

工程概况

白甸镇204国道连接线西延段道路工程BDL1标,全长约3.5km,起点桩号,西起白甸镇政府前(白古线K0+000小桥),路线向东跨越横通大桥(K0+296)沿老路布线,过江曲线(K0+820)后为新建路段,向东南方向前行约2.68km后,接二施工标段起点,终点桩号K3+500。

1、道路横断面: 本标段主线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全宽22.5m,其各部分组成为:中间带2.5m(中左侧路缘带宽2×0.5m,中央分隔带宽1.5m),行车道2×2×3.5m,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2×0.5m)2×2.5m,土路肩2×0.5m。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面横坡2.0%,土路肩横坡4.0%。

2、本标段共有桥梁三座,箱涵四座,圆管涵九座。

实习具体内容

(一)路基施工

1、路基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我们首先对沿线进行高程测量和中桩放样。

(2)、清理与掘除。用推土机辅以人工配合,清理掘除施工路段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表土、草皮、树根、树木、垃圾、淤泥等不适用材料并运到指定地点堆放,清理掘除后的填方路段按照规范规定处理、压实到规定标准后进行路堤填筑。

(3)、要修好临时便道和路基外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正常施工。路基施工过程中和成型后,随时做好路基排水,以排除路基上雨水,使路基免受浸害。

2、路基填筑施工

通过上述的准备工作,根据设计路基与路面结构,确定所采用的施工机械、需要的机械数量、土方的最大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后,即可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

(1)、分层填筑:路基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纵向分段、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填筑(2)、摊铺整平:填筑区完成一层填筑后,由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保证松铺

厚度符合要求,填铺面在纵、横向要平顺均匀。

(3)、打格放石灰:根据灰土最大干密度计算石灰用量与没车石灰摊铺面积,打成格,石灰运到现场后按格卸灰,人工摊铺。

(4)、拌和:采用旋耕机加铧犁机路拌,拌至均匀,无灰团。

(5)、含水量检测:填筑路堤时,根据规范要求,要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不符合要求时,过干要洒水湿润,过湿要摊铺晾晒,合格后再进行碾压。(6)、机械碾压:采用光轮压路机和震动式压路机碾压。

(7)、顶面修整:进行高程测量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全站仪恢复中线、放设路肩边桩,测设左、中、右三处标高,并做灰点,用平地机修筑路拱,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光洁无浮屠,横向排水符合要求。

(8)、边坡修整:土质边坡依据路肩边桩用人工按照设计坡率挂线刷坡,并进行修整拍打,整修后达到棱线分明,直线平直、曲线圆顺,做到坡面平面密实。

(9)、压实度检测:碾压完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当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可进行下一层的铺筑。

3、沟塘处理

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标段内沿线沟塘主要采取围堰、抽水、清淤后,将原河塘边坡面开挖成宽度不小于100cm向内倾斜3%的台阶,然后换填40cm碎石,然后用5%石灰土填筑至整平高程。

(二)、桥涵施工

1、管涵施工工序: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管基底夯实→碎石垫层→管道基础浇筑→管道铺设→管道接口→砌筑井→沟槽回填(分层夯实)。

2、圆管涵施工注意事项(1)、管节是在工厂集中预制。

(2)、涵洞的接缝及沉降缝构造按照图纸中的要求进行处理,另外在涵洞基础襟边以上,沿着接缝或沉降缝周围设置厚20cm,顶宽25cm粘土保护层。

(3)、在进行施工放样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管涵的全长、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要将误差弄到最小。(4)、管基分为两次浇筑,在浇筑基础前先填10cm 的砂砾垫层,并注意基础沉降缝的设置,此时还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以及管基与管壁的结合。

(5)、涵洞顶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达到96%。

(6)、对于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涵洞,首先要对对地基作必要的处理,并采取措施,使大部分地基沉降在建成以前完成。

(7)、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3、箱涵施工工序:筑围堰与抽水处理→箱涵地基处理→基础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涵身与耳墙混凝土→端墙浇筑及四角挡土墙→沟槽回填(分层夯实)→边坡防护

4、箱涵施工注意项

(1)、我们标段的箱涵施工采用的是就地浇筑施工,全箱分为两次浇筑,对沉淀厚度进行控制。(6)、钢筋笼和导管安装

钢筋笼制作和钻孔同时进行,吊入前将钢筋笼焊接成整体,布置好垫块,检查钢筋的焊接长度,对焊渣进行清理。吊钢筋笼之前先放探孔器检测孔形是否发生倾斜。钢筋笼吊入孔内要进行固定,以防浇灌混凝土时骨架上升。然后将内径为300mm混凝土导管加垫后栓接,导管接口要牢固,放入孔内。然后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要注意防止发生坍孔的现象。(7)、混凝土浇筑

灌注前做塌落度试验,并做试压块。塌落度满足要求才可以浇筑。浇筑时,每灌入一段时间,就要及时抽拔导管,抽拔导管不能提升太快,如果超过已灌混凝土表面,就会形成断桩;如果抽拔不及时,埋入过深,则有可能因为混凝土初凝,使导管不能拔除,造成工程事故。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导管提升时间。而且混泥土的浇筑必须连续进行。

(8)、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现场,清除桩头浮浆,等到混凝土强度达5Mpa时,凿除桩头浮浆混凝土,凿除浮浆混凝土时,要注意不要震坏桩身混凝土。护筒在完成浇注混凝土后马上拨出。

(9)、桩身完整性检验:用低应变动测法对桩身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6、桥台施工

(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准确放样桥台四个角的程轮廓线控制点和底高。

(2)、浇筑10㎝厚C30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强度70%后进入下一道工序。(3)、钢筋安装

钢筋在现场加工,绑扎钢筋时要控制好钢筋的间距。符合图纸设计要求。(4)、桥台模板安装

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先对模板进行打磨和铇光并刷脱模剂。在模板与模板接缝、模板与垫层接缝粘贴双面橡胶带,使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垫层之间紧密结合。模板底采用采用拉杆固定,并在模中间设横向钢管撑,在模板四周设斜撑。模板支撑牢固后,对模板进行支撑和内部尺寸进行检查,然后测量模板顶高程以控制桥台顶高程。(5)、桥台浇注

浇注时分层浇注,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浇注至台身顶面时,要严格控制标高使顶面线形平顺。浇注结束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拆模养生,养生采用专人负责覆盖养生,保证养生至少7天。

7、柱式墩台施工

施工时先整理好场地,凿除桩头,在桩顶放出中心点做上标记并测量桩顶高程。搭好施工脚手架,再焊接绑扎钢筋骨架。桩式墩模板用两块半圆形模板拼形而成,模板间用5mm橡胶嵌缝,φ16mm螺栓紧合。模板就位后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墩柱混凝土应在一次作业中浇筑完成。施工中要控制好立柱的竖直度。

8、盖梁施工

安放底模,然后进行绑扎钢筋,控制钢筋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接着装侧模,安放预埋件。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模板顶的高程以以控制盖梁顶高程。混凝土浇筑时,附着式振捣器与插入式振捣器配合振捣;因为钢筋太密,所以要加强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上部结构

9、梁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板梁高0.6m,边板宽1.495m;中板0.99m。

10、梁体安装

(1)、梁板运输用大型拖车,运输时构件要平衡放正,作用特制的固定架,防止倾复,并采取防止构件产生过大的负弯距的措施,以免断裂;

(2)、梁板吊装前,应检查混凝土质量及截面尺寸,如有缺陷要及时修补,以免安装时发生困难。并对梁板进行回弹模量的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安装

(3)、梁体吊装:采用汽车吊直接安装,起吊梁板时用吊钩钩住吊环或通过预留孔用钢丝绳起吊,起吊时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

11、桥面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1)、桥面铺装:10cm沥青混凝土+10cmC50钢筋混凝土。

(2)、桥面铺装:浇筑桥面铺装前,必须用钢刷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用水清洗后,铺设桥面带肋钢筋网片,然后放出桥面标高,做好标注,以便浇筑时控制浇筑厚度。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要切实保证钢筋网位置和振捣养护工作。混凝土桥面铺装浇注混凝土时采用平整振动器和动梁组合振实,浇注后采用提浆滚大致整平混凝土表面。然后浇筑护栏位置的桥面,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3)、护栏:护栏模板采用厂家定制钢模板,所有接缝处要整齐、平整、不漏浆。每一次立模前要对模板用电动钢丝刷除去钢模表面浮锈及水泥浆等污垢,然后刷一层薄薄的清机油作脱膜剂。立模前放样出护栏的边线立模要准确牢固,线形直顺流畅,模板撤离时

要小心操作,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边角。护栏混凝土所用水泥要一致,确保护栏色泽一致,混凝土浇筑时要加强振捣质量,不得有漏浆现象,以确保护栏外观质量优良。

(4)、桥头搭板和锥坡;搭板施工和路基结合进行,土方分层碾压,靠近桥台的边角处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时,采用蛙式打夯机人工夯实,台后填料采用砂砾土,密度必须达到96%以上,然后按设计要求填筑相应的垫层,最后绑扎搭板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

锥坡施工在桥台耳墙和搭板完成后进行,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回填,分层夯实,避免表面护砌开裂、下沉。

五、实习感受和收获

为期一年的实习结束了,在这一年的实习中让我学会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做人做事,与人相处的感悟。在这一年的实习中我每周坚持写实习周记,记录了很多资料,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新鲜经历的感想也表达了我对实习工作端正态度和实习工作更深层面的思考。

我有幸在施工单位实习,当一名实习的技术员让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想要成为一个专业、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完善的施工技术,对于各个基层的施工工艺和遇到的技术问题都能完美的解决。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突发的事情,只有掌握全面的技术才能将各个问题迎刃而解。

在工程施工中,工作态度决定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许多安全问题,稍有不慎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是不应该的。所以对于各个基层的施工,都必须持严谨的态度,小细节的完美把握决定一切。在施工时安全帽,救生衣,防滑鞋等一定要穿戴好。

工程施工中需要每个程序完美协作,才能做出好的工程。工程指挥包括人与人、人与机械、机械与机械的协作指挥。能够良好的掌握人机关系,合理统筹安排。所以锻炼个人整体调度指挥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在这一年的实习过程中,我观察并熟悉了一个工程的流程及一些施工工艺,使我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技能,才能使我在这个行业拥有立足之地。要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在工地通过向工长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的请教,将他们的施工经验融入自己的实践并不断地推敲。使我的专业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各基层的实际施工中,使我掌握了全站仪等仪器的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准确完成基层放线、闭合水准点、标高控制等基本测量工作。了解了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在各层施工中的应用,通过人员的调配和机械的运用增强了自己的指挥能力,学会了工程施工中的专业术语。将平时上课所学联系实际应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整个工程施工中,使我认识到道路各个施工工艺协调运作的重要性。工程是一个整体,只有具备完善的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才能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又能完美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将来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我们也应该学会合理统筹计划,让一个工程顺利完美的进行。

在实习阶段,工程施工中的人际交往也使我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技术人员而言,除了必要的技术之外,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我本来就是不善于交际的人,因此在实习中我也在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外向,多和别人交流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经常向校内校外指导老师请教,还会向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也”通过与施工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交流使我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更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深刻感受到一个施工单位的精神面貌,吃苦耐劳、勤劳肯干是每一个工程人员必备的精神素养。

作为一个不成熟的技术人员施工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施工中通过专业知识和实际施工的相结合,让我了解了道路以及桥梁的基本组成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施工工艺并完成了专业技能在工程应用中完美诠释。团队的合作对于工程而言很重要,在道路桥梁工程上包括施工团队、技术团队、后勤补给团队等,每一个团队的工作都能影响工程质量。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锻炼自己对于施工工作认真态度,一个严肃认真的施工态度对于一个技术人员来说是最基本的标尺。在施工中讨论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场施工中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与机械操作人员的默契配合,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不同分配,为同一个目标我们要在工作上相互理解、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造就一个精品工程。

篇8: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

我院生物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三年制高职专科,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 该专业在培养计划中规定生产实习时间为9周, 安排在第四学期的下半学期, 第五学期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第六学期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时间。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在前三个半学期内, 学生已基本完成了职业基础课程和部分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 接下来安排生产实习, 可使学生对食品生产、食品工艺和食品生产的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认识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为此, 我院对生产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 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实习单位难落实联系学生生产实习单位是使高职院校感到头痛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下降,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学生到企业实习, 由于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很难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相反会给企业带来安全生产和管理上的诸多不便; (2) 一些独资、合资和中小型私营企业, 因担心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方法外泄而拒绝接收学生实习; (3) 学校招生连年扩大,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企业无法满足同时接受大量学生实习的要求; (4) 学校提供的实习经费有限, 付给企业的实习费用少, 企业感觉接受学生实习意义不大; (5) 因往届学生就业或实习给企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致使下届学生联系实习时遭拒绝。

学生人数多, 实习单位分散, 管理和指导困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而企业无法同时接收较多的学生实习, 所以实习点较多, 地点分散, 给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有些实习点较远、实习人数少的单位, 指导教师无法亲临现场, 只能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联系, 给某些学生造假撒谎提供了方便。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学生要求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征得同意, 在实习完成后, 学生提交了实习报告及单位的实习评语等, 但教师在回访时发现该学生并没有在此单位实习过, 学生是通过亲戚或朋友拿到了单位的证明蒙混过关, 而本人在这段时间内却在干其他事情, 这样的事例在其他学校可能也会存在。

企业不愿意学生轮岗, 实习内容单一, 无法满足实习教学要求部分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时提供了多个实习岗位, 有些岗位工序比较复杂, 学生可以接触的东西较多, 而有些岗位工作比较简单, 技术含量低。学校希望学生能在不同的岗位轮换实习,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管理方式的全面了解, 而企业则不这么认为。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 某种程度上是在顶岗操作, 既然是顶岗工作, 就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所以学生上岗前, 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培训, 这其中必然包含一定的成本。在某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越长, 对工作熟练的程度越高, 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如果在短时间内轮换岗位, 有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也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便, 这不符合企业“效益至上”的原则;另外, 多数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只是为了选择人才, 并没有真心参与人才培养, 所以企业希望或要求学生在固定的岗位上实习。而如果在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岗位上实习时间过长,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积极性不高, 导致实习目的难以达到, 实习质量不高。

学生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生产实习过程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生产实习与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同等重要, 因此, 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性差,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认为实习工作辛苦, 甚至会想办法逃避生产实习。还有个别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 认定毕业后不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 对实习毫不在乎。另外, 也有部分学生对生产实习抱有很高的期望, 希望实习企业有良好的设备、舒适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指导的师傅友善可亲等等。而一旦进入岗位实习后, 会发现原来的希望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距离。同时, 学生的实习岗位一般是一些不影响生产的非关键岗位, 学生不能参与到具体、关键的生产过程中去, 只能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不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时间稍久就会失去兴趣。上述因素都会影响生产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在时间安排上生产实习难以与就业衔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从传统的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教育的时代特征。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 因此, 在实施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时, 应该考虑将生产实习与学生的就业衔接起来, 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践证明, 若将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的后半学期, 由于第五学期学生要返校上课, 很难将生产实习与就业衔接起来。

“1+1”生产实习模式

针对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对生产实习的时间、内容和管理等做了改革调整, 尝试实行“1+1”生产实习模式。“1+1”生产实习模式的具体涵义是:将第四学期下半学期的生产实习调整到第五学期, 实习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第1周至第4周, 第二阶段为第16周至第20周, 总时间9周不变, 但两个阶段实习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1+1”生产实习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原来生产实习时间的安排不能与某些企业的生产需求对接; (2) 部分实习单位不同意学生轮岗实习, 9周时间连在一起, 对某些岗位时间过长, 学生实习质量不高; (3) 原有的生产实习模式不能很好地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及学生就业衔接。

“1+1”生产实习模式的具体实践

我院在2006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进行了“1+1”生产实习模式的尝试。实践证明, 该模式可以解决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可以有效地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

“1+1”生产实习模式可与某些食品企业的生产需求对接某些食品企业的生产因受原材料、季节、销售等因素的影响, 季节性较强, 在产销旺季需要的员工多, 这个时候进行生产实习, 企业容易接收。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期间, 月饼销售量很大, 节前企业需要大量人员生产月饼, 而中秋节的时间一般在国庆节前后, 也就是在秋季开学后一个月左右, 而暑假时期是饮料饮品生产的高峰季节。我院将第五学期的第1周至第4周定为生产实习周, 同时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 将绝大部分学生安排到此季节生产需求旺盛的企业进行实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以集中统一安排为主, 具体时间及时间长短要考虑企业的需要, 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及自身情况做出选择。第4周实习完成后, 学生返校进行交流、总结, 第5周至15周在校学习。

“1+1”生产实习模式可将集中统一与分散自主的实习方式结合起来如果说第一阶段的生产实习以集中统一为主, 第二阶段的实习则以分散自主为主。第二阶段生产实习的侧重目标是能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及学生就业衔接, 因此, 实习单位主要由学生个人联系选择。学生可根据个人就业及毕业设计的意向, 由自己或教师协助选择合适的生产实习单位, 这样实习点会比较多, 而且比较分散。在管理上, 学生要到某单位实习, 必须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如实习单位的证明、家长的担保证明、个人的实习申请等, 另外还要有指导教师、辅导员、教研室主任、系领导的批准。指导教师要通过电话与实习单位联系, 还会不定期地进行指导检查, 最后根据实习单位的书面反馈意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因此, “1+1”生产实习模式可将集中统一的生产实习方式与分散自主的生产实习方式结合起来, 使学生实习的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多元化, 对学生的培养也更加全面,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更能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1”生产实习可将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及学生就业等环节衔接起来完成第一阶段实习后, 学生返校学习。学生在校的这段时间, 开始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首先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然后进行选题、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完成第一阶段实习之后, 选题可以是指导教师指定的题目, 也可以是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提出的经指导教师审定认为切实可行的题目, 还有部分选题是根据学生第二阶段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岗位的任务和目标确定的。这样, 一方面, 第二阶段的生产实习可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为毕业设计这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作好提前铺垫, 缓解毕业设计时间短、选题难的矛盾;另一方面, 由于是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 一般而言, 学生对该单位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可能是学生今后的就业单位, 学生会以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参与的心态进行实习, 有利于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另外, 对于生产实习表现出色的学生, 企业有可能同意其继续进行毕业实习, 甚至会录用他, 因此, 生产实习可以成为学生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

“1+1”生产实习模式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寒暑假期在“1+1”生产实习模式中, 第一阶段实习时间与暑假相连, 第二阶段实习时间与寒假相连。这样, 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 充分合理地利用寒暑假期, 较有弹性地安排生产实习时间, 学校和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就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总之, “1+1”生产实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矛盾, 使实习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 同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改进、完善。

摘要:针对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尝试采用“1+1”生产实习模式, 探索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谢慧明, 余顺火, 孙汉巨.食品工厂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步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3 (2) :11-14.

[2]邱树恒, 陆宇兰, 叶少峰, 等.大学工科生产实习的现状和实习方法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1 (增刊) :22-24.

上一篇:经济本体论初探下一篇:单位半年工作总结汇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