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五观的看法

2024-04-25

马克思主义五观的看法(精选8篇)

篇1:马克思主义五观的看法

一: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一直就在哲学家们的考察范围之中。康德是首次把“实践的概念引入到哲学中。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是马克思批判的借鉴吸收先哲们的菁华。特别是在批判的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的基础上锁创造出的接触的实践结果。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特征的集中体现, 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精髓和核心内容。马克思的实践观的历史发展为当代实践提供了世界观的指导和方法论的提示。

在马克思看来, 作为实践主体的不是精神、理念, 也不是纯粹自然的个人或抽象般的人, 而是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所指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的关系, 实践范畴解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 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这里首先肯定了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 即它是以人为主体的,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化为对象, 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 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而更重要的是, 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 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 动物的存在方式是其本能活动, 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 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认为, 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主体对象化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果。生产活动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 / 不仅在客体方面, 而且在主体方面, 都是生产所生产的0, / 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0, / 在生产中, 人客体化, 在消费中, 物主体化0

人作为主体所以是现实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化为对象。而他所以能够实现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由于他的活动具有能够创造对象的活动, 即对象性的活动。所以, 作为主体的现实的对象性的人的/ 本质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0。因为, 人作为/ 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进行对象性活动的0 人。在这里, 马克思从人是 对象性的存在物出。

实践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或感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的过程中, 首先正确地揭示了实践的本质, 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他们认为,一方面,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它以现实的人为主体并以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为活动客体, 它对象化着人的各种本质力量, 包含了人类所特有的各种特征, 如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性、能动的创造性、与人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历史性等等。因而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不同。另一方面, 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实践又是人的物质活动或感性活动, 它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 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 因而它又区别于人类对世界的观念把握方式, 区别于人的精神或观念活动, 如认识、理论活动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 并使马克思主义实践从根本上区别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践观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黑

篇2:马克思主义五观的看法

参加人员:全体在岗民警 授课内容:

1、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马克思的“五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下列几方面内容构成:

(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为揭示和阐明宗教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为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二种为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第三种为“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

(3)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使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4)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不否认被压迫人民在历史的特定阶段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的事实。

(5)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将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而消亡;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和在一八六七年出第一卷的“资本论”里,都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而公式的发表出来,乃在一八五九年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在此序文里,马克思似把历史和社会对照着想。他固然没有用历史这个名词,但他所用社会一语似欲以表示二种概念。按他的意思,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喻之建筑,社会亦有基础(Basis)与上层(Uberbau)。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史,而不顾基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发展而得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就“文化”的界定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总而言之,经典的较为公认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扬弃”的观点在文化中的通俗体现。

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下,某个社会群体或者是某些社会群体÷集团所处的文明的外在表征。

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封建社会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是不同的;而原始社会的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其本质各异。

同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空间性。这一点亦显而易见。譬如,所谓之“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其类型不同;而“燕赵文化”较之以“江淮文化”,其形态亦各异。

阶级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亦有此之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先进阶级是那些更符合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社会集团,其就生产力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其所属的文化即为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对而言的,则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性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先进文化,又可以以某些标准划分为某些“亚子类”,在这些亚子类文化之间,与落后文化之间,均存在广泛联系。先进文化是鲜活的的,不断吸收正向的有力性促进发展的因素,自身才得以不断前进。

篇3: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观点

(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脱离自然界的人, 同脱离人的自然界一样, 都是空洞的抽象, 现实、事物、感性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二) 生产实践是联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桥梁。

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离不开自然界, 那么, 人是如何与自然界实现联系的?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劳动关系。劳动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生活或劳动本身,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对一般的劳动过程进行了考察。“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 作为有用劳动, 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是联系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

(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否则会受到惩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必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 “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认为,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应,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就要看它对那个时代的现象是否能够做出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题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探讨, 它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也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1.树立整体性意识, 坚持主体性原则。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们必须树立整体性意识, 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 我们必须树立整体性意识, 即不盲目追求人类利益而损害自然的利益, 要把人类的生存与人类的延续以及自然界的发展作为同等重要的问题来考虑。在适度发展的前提下, 使自然也得以保存和发展。

2.正确应用科学技术。

生产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桥梁, 科学技术是生产实践的工具之一, 必须正确应用科学技术, 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条件。生态环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而逐渐遭到破坏的, 然而,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现阶段, 我们必须有效地控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尽量减少对自然不利的科学技术的开发。

3.树立生态价值观。

从生物意义上来说, 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 动物和人一样, 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 都有着生存的权利。人类为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不断地征服其他生物, 这样的征服意味着一种不和谐的潜在。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度”的要求, 即在处理种际的时候, 要树立万物平等的观念。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毕生都在寻求人类解放的道路, 他认为, “人与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解”, 而和解的最终途径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世界观从来都不是教条, 而是一种现实的方法。马克思预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为后世的生态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自然观中所蕴涵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成为我们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同时, 人又是具有意识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能够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指导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采取正确的生态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2.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视角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建构科学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马克思指出, 解决生态问题, 对人的活动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做到合理调节,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 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3.生态文明的制度要求。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 因此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之一。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一旦确定, 就要靠一系列政策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首先在于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制, 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 “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因而, 一个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实践活动所展开的。社会和谐的实质就在于实践的和谐, 只有实践的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社会的和谐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行实践和谐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实践路径。

1.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担负三个任务:一是要找到快速增长的方式, 从而保证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三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即符合我国的国情, 又遵循了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是一项重大而正确的战略抉择。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联合行动。首先是要转变观念, 树立信心。我国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是要明确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理清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3].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篇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视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危机;生态视野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69-02

伴随生态危机的深入,生态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而也就有了西方流行一时的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然而在这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哲学的根基和本质的所在: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简述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他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16。

可以看出,在这里马克思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确立了一条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特点就是实践,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第一次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的主体形式是实际的经济活动抑或人类劳动,把现实的人和主观的精神的人联系在一起,完成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真实的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活动,是历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是历史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而是比较直观地去理解和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所以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之间不能取得客观现实的联系。譬如,我国明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王明阳曾提出“知行合一”学说,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就混淆了知与行的区别,将实践归结为人内心的意念活动,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误区。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虽然也强调实践,且认为比“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2]。黑格尔的实践观把实践看作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但并没有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注意到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如果有可能为着新原则建立某个新的机构,那么这就是实践的结果,是我们绝不容忽视的实践。”“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3]然而,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才是自由的、真正的人的活动,只把实践当作人的生活活动,根本没明白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所以,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虽把主体创造客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叫作实践,而且强调精神主体实践的能动性,但是,其实践片面地强调主体意识和精神的能动性,没有合理地看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天然的联系,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1]1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是能动的活动,其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4]。可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强调主体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把人类的活动看作对自然的改造,自然被自然地纳入人的活动范围,从而形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合理现实的沟通。这样的实践观在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方面同样有现实的意义。

二、生态学历史的简述

依据一些学者的观点,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大约在公元16世纪以前。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为了自身的生存,人类不得不对其赖以饱腹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因此,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实际上就已经从事生态学方面的工作。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大发展并日趋成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促进了生物和环境的研究。1866年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到19世纪末,随着一批经典论著的问世,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的分支科学诞生。在海克尔之后,20世纪50年代,生态学已经打破动植物的界线,进入生态系统时期,其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这段历史在生态学的发展中被称为是巩固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态学对生物的群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最为明显的是生态学学派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发展为现代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等。这些问题几乎无不涉及人类的生死存亡。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枯竭、城市化带来的连锁负效应。这些人类前所未有的问题迅速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人类未来生活的巨大威胁。这些问题无不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解决自然要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探索相结合。所以这一时期的生态学从历史的现实出发,从地球、人类、自然、环境的复合系统整体看待全球的环境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视野

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自然是要去改变自然。这样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便是实践部分关注的范畴。可是生态学从创立之初就是关注生物有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现实的实践中,生态学“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以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扩充其学科视野,扩展其理论视界,扩张其应用视域”[5]。在实践的环节上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密不可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实践背后的生态视野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理论自身的丰富性所在。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着整个世界。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气候反常,土地沙漠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生态面临危机。所以,人类在发展高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深刻反思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哲学的根基和本质的所在——实践。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危机还仅仅是处于萌芽状态,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但是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找到对这一问题的态度。马克思从不孤立地谈论自然,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社会生产中,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又要积极改造社会关系,更好地开展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人类和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始终存在,但真正的生态危机只是技术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工业的发展增强了人类自身的力量,这并不必然要以危及自然界生态平衡为代价,但关键在于技术的垄断和技术后的殖民主义。正是这种生产方式,让大部分人成为技术的一部分,真正掌握技术的才是最终的获益者。随着技术的积聚和扩张,生产的目的已经单一化,对最大量的货币财富的追求,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为纯粹的功利主义色彩。于是,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消费,为了眼前利益而导致能源和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517

四、小结

实践的核心在以往解释的基础上,实践的主体和对象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交互的关系。这就是正确对待自然及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吸取过去人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尽早解决技术的研发和转让。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减缓生态危机直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23.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5]包庆德,刘桂英.生态学:学科视野的扩充与研究层次的提升[J].科学研究,2005,23(5).

[6][英]佩珀,著.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7]刘大椿,等.科学技术哲学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篇5:马克思主义五观总结

教育活动总结

我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活动,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党的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直接负责,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了解“五观”知识。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使“五观”知识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

一、领导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五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维护稳定,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努力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学校立即成立了党政领导第一把手任组长的“五观”教育领导机构,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五观”有计划进行。

二、扎扎实实的“五观”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使全校师生对“五观”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各族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观念,推动我校的“五观”教育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

(1)通过升旗仪式对全校广大师生进行“五观”教育。

(2)发挥广播、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广播站定期向全校师生宣传“五观”知识。

(3)通过每天下午的政治学习,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五观”教育知识等的学习。

(4)为把“五观”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落实到实处,学校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上,引导师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在全校组织了以“五观”知识为主题的班会课。

在“五观”教育工作中,学校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五观”教育学习和研讨活动,并结合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学校内掀起了一个旨在树立“五观”教育学习高潮,并有重点分阶段地完成了“五观”教育学习的各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

托里二中

篇6:马克思主义五观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10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这一历史现象的总的看法,包括对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类型、国家的形式、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等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根本观点。

2.为什么说祖国与国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祖国,祖宗之国,是自己的先人和自己的生活之根,包括一定的民族、土地疆域、河流湖泊、山川平原、矿产资源、生态气候、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社会制度,等等。它反映民族成员个人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关系;祖国是统治阶级存在的前提,掌握国家机器的统治阶级必须以祖国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统治阶级必定生活在一定的国度之中,离不开祖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也就是说,掌握国家机器的统治阶级必定有一个祖国,祖国与国家相伴而生,没有国家统治的祖国是不存在的。3.怎么理解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社会历史范畴。民族是国家形成的要素,任何国家的国民或公民都是由某些民族的成员构成的,没有民族及其成员构成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一国家的统一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捍卫的,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的,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的,四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5.为什么说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

6.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地理上看,新疆地处祖国新被边陲,欧亚大陆腹地,南北方向和西面皆高山环绕,唯有唯有东面经河西走廊与中原地区相通。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使新疆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存 在着天然的东倾性,新疆与中原地区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7.为什么说“东突厥斯坦”由民族分裂的政治含义?大量的事实表明,“东突厥斯坦”恐怖势力与国际恐怖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8.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新疆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疆的资源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造福各族人民,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作用。10.为什么说民族分裂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民族分裂主义打着民族的旗号,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的一种政治主张、逆社会发展潮流而动的思想和现实的行为。他们分裂国家,破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10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纲领政策构建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什么是民族与民族问题?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问题,概括说来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或矛盾。他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并贯穿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

3、我们党是怎样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唯一正确的基本纲领和原则;坚持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让自治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职权,是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和根本保障;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过程。

5、为什么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各族人民与一小撮民族分裂势力的政治斗争?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敌我双方的一场政治斗争,是要不要民族团结、要不要国家统一、要不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问题,当然不是民族问题。

6、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首先,中华民族有着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其次,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第三,民族团结是新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第四,民族团结是新疆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

7、为什么说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

(一)民族问题的解决要同这个时期的社会总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二)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

8、为什么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首先,民族平等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其次,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第三,民族互助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第四,和谐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和目标。

9、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确立这一主题,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行动主题。

10、为什么说新疆各民族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全国各族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互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10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点。

2、怎样理解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群众性: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民族没有宗教;民族性: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国际性:宗教是一个国际性的现象;长期性:宗教资源是社会产生以来,一致流传到今;复杂性:宗教自身的复杂,宗教政治的关系复杂。

3、党的宗教信仰自有政策包括哪些内容?1.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独立自主自办宗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为什么说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自由是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自由,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

5、怎样理解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为什么说国家法律高于一切?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正像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一样,它在不同性质的国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国家法律高于一切。

6、为什么说宗教极端势力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政治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宗教极端势力是具有极端性、欺骗性、政治性和暴力性的特征;宗教极端势力具有极大地危害性。

7、为什么说爱教与爱国相统一是我国宗教界的光荣传统?爱教与爱国是统一的、是和谐有机统一的

8、怎样理解宗教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是宗教得以生存与延续的历史规律?宗教与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相适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9、怎样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三积极引导宗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四积极引导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10、为什么必须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是依法管理宗教事物的要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是维护稳定、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10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科学内涵和理论观点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指南。

2、为什么说西域都护府地建立是新疆成为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开端?

3、汉代以后历代中央政府如何治理新疆地区的?

4、为什么说新疆历史上的屯垦戍边是开发新疆、巩固边防的重要国策?

5、为什么说“丝绸之路”新疆段是历史上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

6、为什么说新疆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各族交往融合的结果?

7、清朝为什么将西域改称为新疆?

8、新疆各族人民是怎样共同反对封建统治并最终取得斗争胜利的?

9、为什么说维护祖国统一历来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民心所向?

10、为什么说新疆各族人民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是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五、马克思主义文化观10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为什么说中国各族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3、怎样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4、为什么说文化建设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怎样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既继承又创新?

6、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7、为什么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8、新形势下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9、在新疆怎样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篇7:六六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教案

六(6)班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班会时间:12月11日 参加人数:全班

主持人甲:我们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应该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提高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广泛开展了“雏鹰行动”、“手拉手”、“养成道德好习惯”、“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少先队员,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少先队员,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少先队员,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少先队员,为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人乙:我们广大少年儿童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全面发展,茁壮成长,以自己的行动为红领巾增添了新的光彩。实践证明,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标志。

主持人甲: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永远兴旺的希望所在。少先队员小朋友们,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极其宏伟,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你们的人生历程将与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紧紧相伴。今天你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天你们将成为振兴中华、建设安徽的生力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靠你们去实现。希望你们从现在起,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在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少年,为长大以后投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好全面准备。

主持人乙:我们要坚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从小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大家在历史课上都会了解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几千年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了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

主持人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主持人乙:作为新世纪的我们,不但要学习好,还要从了解和认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中,不断增强爱国情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化作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的动力,牢固树立现在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将来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远大志向,自觉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从小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要坚持砥砺优良品质与养成良好习惯相结合,从小打好做人做事的根本。无大德不成大器。不论将来你们从事什么工作,要真正能有大的作为,都必须从小养成优良品德,奠定做人之本、立业之基。

主持人乙: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在一言一行中培养,逐步养成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生活基本规范的良好习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努力培养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主持人甲: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正确认识世界、正确对待人生、正确选择生活道路、正确把握生活准则,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主持人乙: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相一致,从小培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本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无不得益于勤奋学习。

主持人甲:你们一定要牢记“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把学习作为首要的任务,刻苦钻研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开阔视野,切实增强本领。要争当勤于动脑、大胆质疑的“小问号”,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要争当勤于探索、勇于创造的“小发现”,从一个个小发明、小制作开始,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主持人乙:要坚持锻炼强健体魄与磨练顽强意志相统一,从小积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钱。当代少年儿童都要立志成为能够迎接各种严峻挑战的勇士。要从小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增强体质,为完成学业和将来担负繁重的工作,准备好身体上的本钱。要以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从小锤炼勇敢顽强的意志品格,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篇8: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地发展和升华, 那么它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其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首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它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就是人的意识与人的物质活动的关系, 而人的物质活动即为人的实践活动。因而,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为意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是马克思对世界存在状态的科学理解, 实践活动就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否定性的改造活动, 因此, 其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性, 这就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还使认识论发展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哲学的认识论是离开实践来研究认识论的问题, 而马克思指出:“人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其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的思维方式, 它改变了旧唯物主义从自然存在出发的思维方式, 强调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以及说明人的意识、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在对待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上, 从人的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本质出发来注入人的观点和态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还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确立了主客体辩证法, 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以及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形成了以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

再次,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改变世界, 而也只有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实践的意义。接下来我将从本国出发来谈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第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现实政治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明确地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 我们党根据变化着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 这些方针政策就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而将这些方针政策运用于具体的政治中, 则又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也是人类得以存在的条件。就中国而言,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 要求牢牢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文化教育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够指导人们的具体实践, 从而能使人们在新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 形成新的文化观念。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提出了实践育人的观念, 强调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弘扬并且能够践行实践精神, 以达到育人的效果。在实践育人中, 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而不只是专注于课堂教育以及书本教育。同时, 实践育人也要求加强教材与实践的联系, 倡导“务实”与“务虚”相结合。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了解, 我们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更应该牢牢树立实践的观点, 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 坚定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开拓创新,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72.

[2]高欣.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及现实意义.商业现代化, 2010, 3.

上一篇:当代书法家简介下一篇:不参赌涉赌承诺书